『壹』 風燥熱中醫怎麼治
中醫專家認為:燥易傷肺。在乾燥氣候環境中,人體可由此產生諸多的「乾燥症」。比如咳嗽專,常為乾咳屬無痰,謂之「燥咳」。秋燥所襲,往往會導致咽干、口燥、音啞等不適。秋季出現的皮膚干澀,甚至毛發不榮,都和秋燥有關。盡管秋燥對人體的影響涉及方方面面,但防治方法也有很多。秋日在飲食上要注意滋養津液,可適量飲開水、淡茶、豆漿等飲料,並適當選食能夠潤肺清燥的食物,如秋梨、柿子、百合、銀耳等。少吃辛辣、油炸、酒及乾燥的膨化食品,因為此類食品易生燥化熱,多食無益。對於人體出現的「乾燥症」,要根據情況不同來調治。如鼻燥,平時有萎縮性鼻炎、鼻中隔偏曲的人,可點些薄荷滴鼻油,具有清涼宣燥之功;咽燥飲用玄麥甘桔沖劑,可獲良效;柿霜能清熱寧嗽,用於「燥咳」頗為適宜;膚燥當以珍珠霜潤而護之;腸燥可擇有滑腸作用的蜂蜜、芝麻服食通秘。在日常生活中,預防秋燥對人體的損害,還應注意調節空氣濕度,保持環境中的水分。
『貳』 中醫如何治療狂躁症
中醫看病必須辨症論治,網上看不見病人怎麼診病?最好去民間找個老中醫看看,會有較理想的效果。
『叄』 怎樣治療內熱
1)解決「內熱上火」的葯物療法:
1.滋陰中葯如天冬、麥冬、玄參等。
2.清熱瀉火葯如大黃、黃連、黃柏等。
3.解毒消腫葯如連翹、金銀花、大青葉等。
4.小兒上火可以服用王氏保赤丸、小兒化食丸等。
這些用於降火的葯物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火分為虛火和實火,還要看病人是肝火旺還是肺火旺或者別的類型,所以葯物不要隨便吃,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2)解決「內熱上火」的中醫療法:
中醫針灸、拔罐、推拿、按摩等對於治療上火也有很好的輔助作用。生活中要注意勞逸結合,飲食上要注意多吃含維生素的蔬菜水果,多喝水少喝酸甜飲料,少吃辛辣煎炸食品,少抽煙喝酒。上火和心理狀態也有密不可分的關系,保持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其實是人們最好的滅火劑。
3)解決「內熱上火」的食物療法:
就食物而言,「苦」味食品是「火」的天敵。苦味食物之所以苦是因為其中含有生物鹼、尿素類等苦味物質,中醫研究發現,這些苦味物質有解熱祛暑、消除疲勞的作用。最佳的苦味食物首推苦瓜,不管是涼拌、炒還是煲湯,只要能把苦瓜做得熟且不失「青色」,都能達到「去火」的目的。除了苦瓜,還有其他苦味食物也有不錯的「去火」功效,如杏仁、苦菜、苦丁茶、芹菜、芥蘭、等,同樣能清熱解暑。
除了多吃苦味食物,夏季蔬果多,還要多吃甘甜爽口的新鮮水果和鮮嫩蔬菜。專家指出,甘藍菜、花椰菜和西瓜、山楂、蘋果、葡萄等富含礦物質,特別是鈣、鎂、硅的含量高,有寧神、降火的神奇功效,因此在夏季應多吃和常吃這些食品。
1.牛奶很多人認為夏季喝牛奶會加重「上火」,引起煩躁,其實,夏飲牛奶不僅不會「上火」,還能解熱毒、去肝火。中醫認為牛奶性微寒,可以通過滋陰、解熱毒來發揮「去火」功效,而且牛奶中含有多達70%左右的水分,還能補充夏季人體因大量出汗而損失的水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牛奶凍成冰塊食用,否則很多營養成分都將被破壞。
2.草莓草莓不但好吃,還有葯用價值。中醫認為它有「去火」功效,能清暑、解熱、除煩。
3.西瓜西瓜性涼,吃了不會引起「上火」、心煩,而且含有豐富鉀鹽,能彌補人體大量造成的體內鉀鹽缺乏。但注意西瓜放入冰箱不要超過3個小時。
4.大豆大豆在滋陰、「去火」的同時還能補充因為高溫而被大量消耗的蛋白質。
5.西紅柿盡管一年四季都可見,但西紅柿在夏季最多,最甜,營養也最豐富。它同樣可以清熱解毒、平肝「去火」。
吃水果也要引起注意,有的水果屬於熱性水果,比如荔枝、橘子、菠蘿、桂圓、石榴等。食品中的蔥、姜、蒜、辣椒、酒、胡椒、花椒、熏蒸食品,四川的麻辣燙等都是容易上火的。
4)解決胃火過盛的療法:
患者一般除了嘴裡有味以外還有大便乾燥、口苦、打嗝等問題。現在西醫研究認為這種病人很多都是屬於幽門螺桿菌感染,中醫認為一般都是胃火過盛,但是有時候也表現為肝火過盛。調理主要還是飲食調理,要多飲水,改變不好的生活習慣。如果是胃火可以吃一些三黃片等葯,如果出現肝火可以用丹參逍遙丸等。
『肆』 燥熱中醫怎麼治療 燥熱中醫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中醫治療原則是熱者寒之,寒者熱之。至於確切的治療方法還得看症狀的病因病機。
『伍』 身體五臟燥熱怎麼辦
引用
tjmwxq 的 抗高溫 「五臟」食療祛除燥熱
抗高溫 「五臟」食療祛除燥熱
來源:YOKA社區
2010年07月13日09:32
「上火」的基本知識
高熱量食品引發上火
「上火」是中醫學專用名詞。如果出現咽喉干痛、兩眼紅赤、鼻腔熱烘、口乾舌痛以及爛嘴角、流鼻血、牙痛等症狀,中醫就認為是「上火」。引發上火的因素很多。情緒波動過大、中暑、受涼、傷風、嗜煙酒以及過食蔥、姜、蒜、辣椒等辛辣之品,貪食羊肉、狗肉等肥膩之品和中毒、缺少睡眠等都會上火。
治療"上火"要注意兩點:一是選用中葯,而不盲目投用西葯。因前者是調理全身以治本,後者卻只能針對症狀治其標。二是遵照中醫理論辨證施治。如果有一種療法既健康,又享受,那麼你一定要試下食療方法啦!
五臟去火食療
清火蓮子湯
中醫把頭昏、咽喉腫痛等偏上部位的火熱症狀叫「上焦火」,把煩熱口渴、胃脘痛等中間部位的叫「中焦火」,把便秘、尿赤等偏下部位的叫「下焦火」。又按臟腑開竅,把目赤腫痛稱「肝火」,鼻扇氣喘稱「肺火」,口舌生瘡稱「心火」等等。根據上火的不同類型,有與之對應的「五臟」去火法。
一、喝蓮子湯去心火
心火常表現為五心煩熱、咽干、口燥、口舌生瘡等症。中醫有心在地為火之說故稱。
症狀:分虛實兩種,虛火表現為低熱、盜汗、心煩、口乾等;實火表現為反復口腔潰瘍、口乾、小便短赤、心煩易怒等。
食療法:蓮子30克(不去蓮心),桅子15克(用紗布包紮),加冰糖適量,水煎,吃蓮子喝湯。蓮子可以補脾止瀉,益腎澀精,養心安神。桅子可瀉火除煩,清熱利尿,涼血解毒。
吃豬肝可去肺火
二、吃豬肝可去肺火
因氣候驟然變化,身體不能適應;或由於勞倦過度,消耗了超量的體內陰液,從而引發肺火亢奮,這在老年群體中是比較多見的。
症狀:乾咳無痰或痰少而粘、潮熱盜汗、手足心熱、失眠、舌紅。
食療法:豬肝1付,菊花30克(用紗布包好),共煮至肝熟,吃肝喝湯。豬肝含有豐富的鐵、磷,它是造血不可缺少的原料,在炎熱的夏天吃豬肝可以去肺火。
喝綠豆粥去胃火
三、喝綠豆粥去胃火
對於嗜酒、嗜食辛辣、過食膏粱厚味等飲食不當引起的火氣,中醫稱之為胃火。在春節期間,很多人攝入甜膩、高熱量的食物較多,易引致胃火。
症狀:分虛實兩種,虛火表現為輕微咳嗽、飲食量少、便秘、腹脹、舌紅、少苔;實火表現為上腹不適、口乾口苦、大便干硬。
食療法:石膏粉30克,粳米、綠豆各適量,先用水煎煮石膏,然後過濾去渣,取其清液,再加入粳米、綠豆煮粥食之。綠豆含有豐富營養元素,有增進食慾、降血脂、降低膽固等作用,夏日喝綠豆粥可以去胃火,但身體虛寒者不要多食。
喝梨水去肝火
四、喝梨水去肝火
中醫上的肝燥火旺,是屬人體內臟氣血調節出了問題,飲食和睡眠不合理會令肝臟工作過勞,形成肝臟充血及下腔靜脈受壓,結果肝火上升。
症狀:頭痛、頭暈、耳鳴、眼乾、口苦口臭、兩肋脹痛。
食療法:川貝母10克搗碎成末,梨2個,削皮切塊,加冰糖適量,清水適量燉服。經常吃梨,可保護肝臟,緩解肝硬化,幫助消化,健脾滋陰。喝梨水更可以去肝火。
吃豬腰去腎火
五、吃豬腰去腎火
腎臟一般不言火旺,一般都是因虛而導致火旺,即我們通常所說的相火旺動。另外,體內毒素太多,而且無法排出體外,淤積在體內,也會影響腎臟功能。
症狀:頭暈目眩、耳鳴耳聾、腰脊酸軟、潮熱盜汗、五心煩躁。
食療法:豬腰2隻,枸杞子、山萸肉各15克,共放入砂鍋內煮至豬腰子熟,吃豬腰子喝湯。豬腰有補腎、強身的功效,吃豬腰可以去腎火,但不宜長吃,因為它的脂肪含量和膽固醇含量極高。
補充:降火氣要少吃兩種食物
上火少吃辣椒
1、高熱量食物:諸如紅肉、雞蛋、乳製品和糖類。這些食品含熱量高,易增加膽固醇,在炎炎夏季,不利於心臟呼吸到充足氧氣,所以要減少攝入。
2、茄屬植物:如辣椒、茄子、土豆,這些食物也不利於心臟呼吸到充足氧氣,應盡量少吃
『陸』 身體燥熱怎麼辦
可能是陰虛火旺的症狀,陰虛火旺主要採用中醫中葯方法調理,建議回養陰清熱。同時也答要調整自己的心態,保持情緒穩定,心平氣和。陰虛火旺的人在乾熱少雨的夏季症狀容易加重,推薦以下既能滋陰又能調理脾胃的食療方,
(1)生地黃粥:生地黃汁150毫升(或乾地黃煎濃汁150毫升)、大米100克。大米煮粥,粥熟加入地黃汁,攪勻食用。
(2)天門冬粥:天門冬60克、大米100克。天門冬煎濃汁去渣,加入大米煮粥,作早餐食用。
(3)百合粥:鮮百合50克、大米100克、冰糖適量,先將大米煮粥,將熟時放入百合,煮熟,冰糖調味後食用。如無鮮百合,可用干百合粉30克,與米同煮粥亦可。
『柒』 能去體內燥熱的中葯方
臉上有痘痘,你怎麼知道是體內燥熱呢?
看過醫生嗎?
其實臉上版有痘痘不一定是內熱權,反而有可能是假象,病的本源說不定是陽虛,陰盛而逼陽上浮呢~~~比如女孩子臉上的痘痘,尤其月經期間加重的,很可能就是這種情況~~~
我覺得你最好去找個醫生看看吧,畢竟網友們也不是很專業的
身體要緊
祝你早日康復~~~~
『捌』 中醫大夫說我內燥肝火旺盛便秘該如何調理謝謝
用生的決明子微微炒黃,袋裝的直接服用就可以了,每用6-15克泡水日常飲用,可以清肝瀉火,潤腸通便。
『玖』 體內燥熱,如何食療
熱性體質者少碰燥熱食物,如辛辣、龍眼
平常應多攝溫涼性食物
鴨肉、蛋白、蟹、海帶、紫菜、西瓜、香蕉、梨、甘蔗、柿子、奇異果、楊桃、竹筍、冬瓜、黃瓜、絲瓜、苦瓜、黃豆、豆腐、芹菜、菠菜、金針、茄子、蓮藕、筊白筍、薏仁、茶葉、綠豆、綠豆芽、鹽、醬油、白糖。
一般民間所說的冷、涼或退火的食物即指寒涼性食物。
對於先天體質燥熱、長時間得待在太陽下工作者,
中醫師建議,以冰品、冷飲來解熱,還不如從調整體質著手。例如先天燥熱者可以苦寒的黃連膠囊來中和;
如果是後天的燥熱體質或長時間在太陽底下,則可請中醫師依照體質及需要,開給中葯從補氣、養陰、提神、清熱來調整體質,較能提高身體的耐熱度。
燥紅體質之人性情急躁,常常心煩易怒,這是陰虛火旺,火擾神明之故,尤應遵循「恬淡虛無,精神內守」之養神法。
平時要加強自我涵養,自覺地養成冷靜、沉著的習慣。
部分燥熱體質的人形體瘦小,中醫認為瘦人多火,冬寒易過,夏熱難受,故平時可用六味地黃丸、大補陰丸等中葯來調理。
在飲食方面,燥熱體質者宜清淡飲食,可多吃芝麻、蜂蜜、水果(柿、梨、荸薺、枇杷等)、蔬菜(番茄、冬瓜、蘿卜、藕等)、魚類、豆製品等清淡食物,還可以食用百合粥、枸杞粥、山葯粥等。 另一方面忌食肥膩厚味、辛辣燥烈之物如羊肉,溫熱性食品及蔥、姜、蒜、韭、椒等辛味也要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