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三叉神經痛有哪些中醫葯可以治療
(1)風寒阻絡:顏復面陣發性制疼痛,緊束感,遇寒則甚,遇熱稍減,或伴惡寒發熱,鼻流清涕,口不渴,舌淡苔薄白,脈浮緊。治宜祛風散寒、通絡止痛。
(2)風熱傷絡:面部灼熱疼痛,遇熱則甚,惡風,微渴,舌邊尖紅苔薄黃,脈浮數。治宜疏風散熱、通絡止痛。
(3)痰火上擾:面部陣發性悶脹灼痛,常進食時發作,局部喜冷涼,頭昏而沉,口渴不欲飲,時吐痰涎,胸脘滿悶,舌苔厚膩,微黃,脈弦滑。治宜化痰清熱、通絡止痛。
(4)肝膽火熾:顏面陣發劇痛,刀割樣,灼熱感,煩躁易怒,脅痛口苦,頭暈目赤,咽干口渴,尿赤,舌紅苔黃,脈弦數。治宜清肝瀉火止痛。
(5)陽明胃熱:顏面灼痛,前額脹痛,齒痛口臭,大便秘結,舌紅苔黃膩或燥,脈弦滑。治宜清胃瀉熱。
(6)陰虛陽亢:顏面灼痛伴抽搐,頭目眩暈,面色潮紅,腰膝無力,耳鳴失眠,舌紅無苔或少苔,脈細數。治宜滋陰潛陽、熄風通絡。
㈡ 三叉神經痛有哪些中醫療法
①風寒阻絡:顏面陣發性疼痛,緊束感,遇寒則甚,遇熱稍減,或伴惡寒發熱,鼻流清涕,口不渴,舌淡苔薄白,脈浮緊。治宜祛風散寒、通絡止痛。
方葯:川芎20克,荊芥、防風、羌活各10克,白芷12克,薄荷、生甘草6克,細辛3克,全蠍5克,蜈蚣3條。
②風熱傷絡:面部灼熱疼痛,遇熱則甚,惡風,微渴,舌邊尖紅苔薄黃,脈浮數。治宜疏風散熱、通絡止痛。
方葯:桑葉、白菊花、連翹各12克,薄荷、生甘草各6克,葦根15克,忍冬藤20克,蔓荊子10克,川芎9克,全蠍5克。
③痰火上擾:面部陣發性悶脹灼痛,常進食時發作,局部喜冷涼,頭昏而沉,口渴不欲飲,時吐痰涎,胸脘滿悶,舌苔厚膩,微黃,脈弦滑。治宜化痰清熱、通絡止痛。
方葯:半夏、川芎各10克,茯苓15克,橘紅、枳實、竹茹、瓜蔞、厚朴各12克,全蠍5克,甘草6克。
④肝膽火熾:顏面陣發劇痛,刀割樣,灼熱感,煩躁易怒,脅痛口苦,頭暈目赤,咽干口渴,尿赤,舌紅苔黃,脈弦數。治宜清肝瀉火止痛。
方葯:梔子、黃芩、柴胡、菊花、僵蠶豆各10克,石決明(先下)、生地、白芍、龍膽草各15克,木通、甘草、蟬衣各6克。
⑤陽明胃熱:顏面灼痛,前額脹痛,齒痛口臭,大便秘結,舌紅苔黃膩或燥,脈弦滑。治宜清胃瀉熱。
方葯:生石膏30克,川芎9克,薄荷12克,生地、菊花各15克,丹皮10克,生大黃(後下)、甘草、黃連各6克。
⑥陰虛陽亢:顏面灼痛伴抽搐,頭目眩暈,面色潮紅,腰膝無力,耳鳴失眠,舌紅無苔或少苔,脈細數。治宜滋陰潛陽、熄風通絡。
方葯:生熟地各16克,知母、丹皮、元參、蜈蚣各10克,青葙子、龜板(先下)各20克,全蠍5克。
㈢ 中醫能治療三叉神經痛嗎
中醫當然可以治療三叉神經痛了,中醫中葯對於治療三叉神經痛也有一定的幫助作用,一些中醫的物理治療方法也可以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㈣ 三叉神經痛中醫怎麼治療 主要有什麼方法
你好,這個是面部三叉神經痛,應該進行射頻治療或者化學葯物毀專損治療,很簡單屬的,損傷范圍比較小,不建議行三叉神經節毀損、腦外可血管減壓術、伽馬刀治療。一般當地的三甲醫院都能治療。 您好,三叉神經痛治療的目的應是長期鎮痛。鎮痛的方法至今仍是多種多樣。可大概分為無創和有創治療方法。無創治療方法包括葯物治療、中醫中葯針灸療法、理療等。適用於病程短、疼痛較輕的患者。也可作為有創治療方法的補充治療。有創治療方法包括手術療法、注射療法和射頻熱凝療法。
㈤ 三叉神經痛的中醫葯治療法是怎樣的
①風寒阻絡:顏面陣發性疼痛,緊束感,遇寒則甚,遇熱稍減,或伴惡寒發熱,鼻流清涕,口不渴,舌淡苔薄白,脈浮緊。治宜祛風散寒、通絡止痛。
方葯:川芎20克,荊芥、防風、羌活各10克,白芷12克,薄荷、生甘草6克,細辛3克,全蠍5克,蜈蚣3條。
②風熱傷絡:面部灼熱疼痛,遇熱則甚,惡風,微渴,舌邊尖紅苔薄黃,脈浮數。治宜疏風散熱、通絡止痛。
方葯:桑葉、白菊花、連翹各12克,薄荷、生甘草各6克,葦根15克,忍冬藤20克,蔓荊子10克,川芎9克,全蠍5克。
③痰火上擾:面部陣發性悶脹灼痛,常進食時發作,局部喜冷涼,頭昏而沉,口渴不欲飲,時吐痰涎,胸脘滿悶,舌苔厚膩,微黃,脈弦滑。治宜化痰清熱、通絡止痛。
方葯:半夏、川芎各10克,茯苓15克,橘紅、枳實、竹茹、瓜蔞、厚朴各12克,全蠍5克,甘草6克。
④肝膽火熾:顏面陣發劇痛,刀割樣,灼熱感,煩躁易怒,脅痛口苦,頭暈目赤,咽干口渴,尿赤,舌紅苔黃,脈弦數。治宜清肝瀉火止痛。
方葯:梔子、黃芩、柴胡、菊花、僵蠶豆各10克,石決明(先下)、生地、白芍、龍膽草各15克,木通、甘草、蟬衣各6克。
⑤陽明胃熱:顏面灼痛,前額脹痛,齒痛口臭,大便秘結,舌紅苔黃膩或燥,脈弦滑。治宜清胃瀉熱。
方葯:生石膏30克,川芎9克,薄荷12克,生地、菊花各15克,丹皮10克,生大黃(後下)、甘草、黃連各6克。
⑥陰虛陽亢:顏面灼痛伴抽搐,頭目眩暈,面色潮紅,腰膝無力,耳鳴失眠,舌紅無苔或少苔,脈細數。治宜滋陰潛陽、熄風通絡。
方葯:生熟地各16克,知母、丹皮、元參、蜈蚣各10克,青葙子、龜板(先下)各20克,全蠍5克。
㈥ 三叉神經痛的中醫治療方法有哪些
中醫治療三叉神經痛的針灸治療以手法為主,治療過程中不加用葯物或電針。專
治則:祛風通絡。
處方:屬合谷、太沖、牽正、頰車、地倉、風池、下關、迎香、承漿或頰承漿。每次選三或四穴。
加減法:眼瞼不能下合、露睛流淚者,加攢竹、魚腰、絲竹空。
耳後痛者,加翳風。味覺減退者,加廉泉。手法:平補平瀉。
操作:合谷、太沖、風池穴針用瀉法,下關、牽正、迎香穴用平刺,採用平補平瀉法,陽白向下平刺透魚腰,地倉向頰車平刺,頰車向地倉斜刺,並採用抽針法,使面肌向後抽動,留針20分鍾。余穴均用平補平瀉法。
針刺療法對治療三叉神經痛有一定療效,尤其適用於急性發作期,它的特點就是見效快。
針刺療法有電針、耳針、水針、頭針、足針及深刺療法。從現代醫學解剖觀點來看,針刺的部位大多和三叉神經分支部位相符,針刺後可能由於神經系統的調和作用,以致三叉神經痛減輕甚至消失。
㈦ 中醫如何治療三叉神經痛
中葯還能治三叉神經抄痛能有效果嘛,至於中葯能不能有效果是一說,關鍵中葯起效慢這是大家都知道的。
民航總醫院於炎冰教授認為:三叉神經痛是由於動脈血管壓迫三叉神經,引起的三叉神經脫髓鞘病變。脫髓鞘病變後相當於電線脫皮一樣。導致三叉神經異常放電從而引發疼痛,而顯微血管減壓術是針對三叉神經痛的病因進行治療的方法,能夠保留三叉神經的解剖完整是目前治療三叉神經痛安全 有效的方法。
㈧ 三叉神經痛的中醫治療
中葯經典醫理秉承中華悠久的醫學理論《素問》述:「肝主身之筋膜,肝血充盈,內筋脈得以濡養,否則致虛風內動容,致筋脈拘急。」本病多發於年齡大,平均歲數為59.3歲。臨床 發現:「凡是女性皮膚細膩,密度較薄、生活在靠近江海湖泊或生活在「水」邊的人發病率較高!甚至是同一條河流邊的人有多人發病。如長江邊的鎮江、靖江、張家港等地。年 齡最小的8歲,最大的85歲,30---55歲以上佔72.3%。病程最短的一個月,最長34年,平均6.5年,有的合並原發性高血壓病、冠心病、高血脂、心率失常、老慢支、糖尿病、腫瘤 等。而且患者體質虛弱,氣血虛損,血虛生風,血虛氣滯,經絡阻困而發病。由此推測改善了神經的微循環,達到鎮痛作用。
有關三叉神經痛的中醫治療具體得根據病人的自身情況,你可以聯系下3年前幫我三叔治好的大夫聯系下,q號是180開頭的,後面的是325和2074,十位的q號,我三叔3年前治的, 到現在沒復發過,你可以咨詢咨詢下他
㈨ 中醫如何有效治療三叉神經痛
三叉神經痛屬於中醫面痛的范疇,臨床可分為多種證型,治療時根據辨證使用不同的方法。 1、活血化瘀法 中醫認為通則不痛,痛則不通,本法適用於瘀血阻絡所致的三叉神經痛。多用血府逐瘀湯加減,由川芎、當歸、升麻、生地、地龍、甘草、赤芍、柴胡、紅花、桔梗、全蠍、蜈蚣等葯物組成。 2、補氣活血法 本法適用於氣血不足,絡脈空虛所致的三叉神經痛。治宜補氣活血佐以通絡之法,多用大劑量八珍湯加阿膠、紅花、桃仁、雞血藤、全蠍、天麻治療。 3、滋陰平肝法 4、清肝利膽法 本法適用於肝膽火盛,熱邪隨膽經上攻所致的三叉神經痛。處方:生地、黃芩、大黃、僵蠶、龍膽草、澤瀉、炒梔子、蜈蚣、當歸、甘草、全蠍。 5、清胃瀉火法 素食辛辣厚味,或胃熱素盛,致經脈郁滯不通而發生面部疼痛,治宜清胃瀉火,通絡止痛。處方:煅石決明、石膏、大黃、白芷、川芎、升麻、全蠍、桔梗、蜈蚣隨證加減治療。 6、痰瘀同治法 本法適用於瘀血挾痰濁所致的三叉神經痛。處方:桃仁、生地、天麻、半夏、紅花、全蠍、蜈蚣、僵蠶、木香、山甲珠、甘草。三叉神經痛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