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治療肺炎的中草葯
一種治療肺炎的中葯,屬於治療肺病的中葯。主方劑:石膏30克,麻黃內5克,杏仁15克,甘草5克,魚腥容草30克,黃芩24克,蒲公英30克,虎杖30克,穿心蓮30克,大青葉15克;輔助方劑:兼胸痛者加鬱金、延胡索、木香各10克;兼喘甚者加桑白皮10克,葶藶子15克;兼小便黃短赤者加車前草15克,黃柏10克;兼熱盛傷津者加天花粉15克,蘆根30克,麥冬、石斛各10克。該中草葯配伍簡單,葯物配方中所使用的葯物完全使用天然草葯,取、用方便,製作方法簡單,服用治療效果好,葯物價格低廉,特別能夠適應居住在遠離鄉鎮、較邊遠的村落的人們使用,對患有肺炎疾病的人們治療費用低廉,解決了由於家庭收入低,生活貧窮,當地缺少醫療條件治病的問題。
2. 中醫治療肺炎效果好嗎
肺炎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一般由感冒引起,專家說目前中醫葯治療肺炎的方法有很多,但是常常是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況來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法的,經過臨床實驗表明中醫葯治療肺炎效果還是比較好的,那麼中醫葯治療肺炎的方法主要有哪些呢?
1、有效治療和改善發熱,有汗,口渴,咳嗽痰黏或黃,氣促鼻煽,面赤唇紅,咽紅症狀的可採用杏仁10克、生石膏(先下)25克、桔梗6克、生甘草3克、黃芩10克、麻黃3克、全瓜萎15克、桑自皮10克等等。
2、有效治療和改善咳嗽而喘,呼吸困難,氣急鼻煽,口唇紫紺,面紅口渴,喉間痰鳴症狀的可採用麻黃3克,射干6克,葶藶子、杏仁、地龍、鉤藤、黃芩、竹茹各10克,生石膏(先下)25克等來進行治療。
除了以上的中醫葯治療肺炎的方法外,還包括採用人參10克、附子10克、乾薑3克、炙甘草6克等等可以有效的治療益氣健脾、喉中痰鳴、咳嗽無力等等病症。
3. 用中醫葯怎樣治療肺炎
〈1〉風熱犯肺:發熱,惡寒,頭痛,全身疼痛,咳嗽,無汗或少汗,口乾咽痛專,舌紅苔薄黃,脈浮數。屬
治法:疏風清熱,宣肺止咳。
中成葯:羚羊清肺丸。
〈2〉邪熱壅肺:高熱,咳嗽,咳痰色黃,氣急,胸痛,咽干口渴,汗出,便秘尿赤,舌紅苔黃,脈滑數。
治法:清熱解毒,宣肺止咳。
中成葯:雙黃連口服液,清開靈口服液。
〈3〉熱入營血:高熱咳嗽,煩躁不安,神昏譫語,面青肢冷,舌紅絳、苔黃或少苔,脈細數。
治法:清營透熱開竅。
中成葯:安宮牛黃丸、紫雪散。
〈4〉余邪留戀:氣陰兩傷、余熱不退或午後潮熱,乾咳少痰,口咽乾渴,神疲乏力,自汗盜汗,舌干紅少苔,脈細微數。
治法:甘寒生津,滋養肺胃。
中成葯:養陰清肺膏、升脈口服液。
4. 中醫是怎樣治療人體肺炎的
肺炎的中醫葯治療:①風熱犯肺:發熱
5. 這是什麼中草葯說是治療肺炎的
我怎麼看著像魚腥草根呢?
6. 肺炎有哪些中醫葯治療方法
①風來熱犯肺:發熱,自惡寒,頭痛,全身疼痛,咳嗽,無汗或少汗,口乾咽痛,舌紅苔薄黃,脈浮數。治宜疏風清熱、宣肺止咳。
中成葯:羚羊清肺丸。
②邪熱壅肺:高熱,咳嗽,咳痰色黃,氣急,胸痛,咽干口渴,汗出,便秘尿赤,舌紅苔黃,脈滑數。治宜清熱解毒、宣肺止咳。
中成葯:雙黃連口服液,清開靈口服液。
③熱入營血:高熱咳嗽,煩躁不安,神昏譫語,面青肢冷,舌紅絳、苔黃或少苔,脈細數。治宜清營透熱開竅。
中成葯:安宮牛黃丸,紫雪散。
④余邪留戀:氣陰兩傷、余熱不退或午後潮熱,乾咳少痰,口咽乾渴,神疲乏力,自汗盜汗,舌干紅少苔,脈細微數。治宜甘寒生津,滋養肺胃。
中成葯:養陰清肺膏,升脈口服液。
7. 中醫怎麼治療肺炎
中醫復治療肺炎講究制對症下葯、標本兼治,且相較於西醫的各種抗生素,副作用要小得多。根據引起肺炎的病因不同,中醫治療肺炎分為以下幾種方法:1.風熱犯肺型:症狀表現為呼吸急促,有汗,口微渴,輕度煩躁,咽紅,舌苔薄黃,舌尖紅,治療重點在於散風清熱,宣肺止咳。2.風寒閉肺型:症狀為咳嗽,呼吸急促,發熱不高,無汗,惡寒,舌苔薄白,舌質淡紅,脈浮緊。治療重點在於祛風散寒,止咳定喘。3.痰熱閉肺型:症狀表現為發熱無汗或少汗,咳嗽,喘憋,痰鳴,腹脹,胸滿,煩躁不安,舌苔黃膩,舌質紅,脈滑。治療時以清熱化痰,宣肺開閉,降逆平喘為重點。4.表寒里熱型:症狀為高熱無汗,咳嗽喘憋,煩躁不安,鼻唇周圍發青,鼻翼扇動,舌質紅,舌苔黃。在治療過程中則要以宣肺散寒,清熱平喘作為重點。
8. 什麼中葯可以治療肺炎,謝謝
常用復青黴素類、第一代頭孢菌素制等,由於我國肺炎鏈球菌對大環內酯類抗菌葯物耐葯率高,故對該菌所致的肺炎不單獨使用大環內酯類抗菌葯物治療,對耐葯肺炎鏈球菌可使用對呼吸系感染有特效的氟喹諾酮類(莫西沙星、吉米沙星和左氧氟沙星)。
不過得了肺炎必須去醫院,以免惡化
希望採納!
9. 中醫治療肺炎的方法
中醫治療肺炎的方法,一是按照肺炎的不同常分為三種,一是細菌性肺版炎,二是病毒性肺炎權,三是中毒性肺炎,治療上用葯有所不同,如果是病毒性肺炎,以清熱解毒為主,常用大青葉,蒲公英,銀花,生米仁,杏仁,桃仁,鮮蘆根等為基本方,再根據不同的情況,加入對應的,如痰粘黃,加干竹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