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醫針灸用什麼圖標表示
好像沒有特定標志吧
你是打算做廣告嗎?
2. 針灸養生
當然沒有,只要沒有心理恐懼感,做做無妨。當然要找有中醫背景的針灸醫師,別找那些只會針而不知道針的理論的那類人,針灸很容易被真類人糊弄群眾
3. 針灸養生常用的主要穴位有哪幾個
針灸養生抄經常用到的主要是五大穴襲位,《四總穴歌》里說「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頭項尋列缺,面口合谷收」,深入淺出地概括了足三里、委中、列缺、合谷4穴位的功能與主治,後世又加上內關穴,這五大要穴對全身起到了重要的養生保健作用。
4. 中醫針灸穴點陣圖
可以到書店買一本書叫:拔罐與針灸(圖片上的穴位真實清楚)可以為你提供一些幫助
5. 中醫穴點陣圖
推薦你看中醫《針灸學》在這里。每一部分分開看。很清楚的。也很標准。
http://www.zysj.com.cn/lilunshuji/zhenjiuxue/index.html另外介專紹你看這個圖也很標屬准http://www.wujue.com/Photo/rtxt/有不懂的可以問我。我會幫助你的。
供你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6. 中醫學人體108個穴點陣圖
一、頭頸部位要害穴(共9個) 1、百會穴 位置:在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聯線的交點處。 經屬:為督脈,為手足三陽、督脈之會,被擊中腦暈倒地不省人事。 2、神庭 位置:頭前部入發際五分處。 經屬:為督脈、督脈與足太陽膀胱經之會穴。被擊中後頭暈、腦脹。 3、太陽穴 位置:在眉梢與外眼角之間向後約一寸凹處。 經屬:奇穴,被點中後頭昏、眼黑耳鳴。 4、耳門穴 位置:在耳屏上切跡前、張口呈現凹陷處。 經屬:為手少陽三焦經。被點中後,耳鳴頭暈倒地。 5、睛明穴 位置:在眼內眥角上方0.1寸處。 經屬:為足太陽膀胱經。為手足太陽、足陽明、陽蹺、陰蹺五脈之會。被點中後頭昏眼花倒地。 6、人中穴 位置:在人中溝偏上(溝下沿上量2/3處) 經屬:屬督脈,為手、足陽明,督脈之會。被點中後頭暈眼昏。 7、啞門穴 位置:在頂部後正中線上,第一與第二頸椎棘突之間的凹陷處,(後發際凹陷處) 經屬:為督脈、系督脈與陽維脈之會穴,被點中後,沖擊延髓中樞,失啞、頭暈、倒地不省人事。 8、風池穴 位置:在枕骨粗隆直下凹陷處與乳突之間,在當斜方肌和胸鎖乳突之間取穴。 經屬:足少陽膽經系手足少陽陰維之會。被擊中後,沖擊延髓中樞,暈迷不醒。 9、人迎穴 位置:喉結旁開1.5寸 經屬:足陽明胃經,被點中後氣滯血淤、頭暈。 二、胸腹部要害穴(共14個) 1、膻中穴 位置:在體前正中線,兩乳頭中間。 經屬:任脈,是足太陰、少陰,手太陽、少陽;任脈之會。氣會膻中心包募穴。被擊中後,內氣漫散,心慌意亂,神志不清。 2、鳩尾穴 位置:位於臍上七寸,劍突下半寸。 經屬:任脈,系任脈之絡穴。擊中後,沖擊腹壁動、靜脈、及肝、膽,震動心臟,血滯而亡。 3、巨闕穴 位置:在體前正中線,臍上六寸處。 經屬:任脈、繫心之募穴。擊中後,沖擊肝、膽、震動心臟而亡。 4、神闕穴 位置:位於臍窩正中。 經屬:任脈。擊中後,沖擊肋間神經,震動腸管,膀胱,傷氣,身體失靈。 5、氣海穴 位置:位於體前正中線,臍下1寸半。 經屬:任脈。擊中後,沖擊腹壁,動靜脈和肋間,破氣血淤,身體失靈。 6、關元穴 位置:位於臍下三寸處。 經屬:任脈、系三陰、任脈之會,小腸之募穴。擊中後,沖擊腹壁下動、靜脈及肋間神經震動腸管,氣滯血淤。 7、中極穴 位置:體前正中線,臍下4寸。 經屬:任脈、系足三陰、任脈之會,膀胱之募穴。擊中後,沖擊腹壁動、靜脈和神經震動乙結腸,傷氣機。 8、曲骨穴 位置:腹下部恥骨聯合上緣上方凹陷處。 經屬:任脈,系足厥陰肝經與任脈之餘。擊中後,傷周天氣機,氣滯血淤。 9、鷹窗穴 位置:在胸骨中線第三肋間玉堂穴旁開四寸。 經屬:足陽明胃經。擊中後,沖擊肋間神經和胸前神經及動、靜脈,震動心臟停止供血、休克。 10、乳中穴 位置:在乳頭中央。 經屬:足陽明胃經。擊中後,沖擊肋間神經和動脈充血破氣。 11、乳根穴 位置:在乳頭中央直下一肋間處。 經屬:足陽明胃經,左側內為心臟。擊中後,沖擊心臟,休克易亡。 12、期門穴 位置:位於乳下兩肋間當第六肋間。 經屬:屬肝經,肝之募穴。足太陰,厥陰,陰維之會。擊中後,沖擊肝、脾,震動膈肌、氣滯血淤。 13、章門穴 位置:在腋中線,第一浮肋前端,屈肘合腋時正當肘尖盡處。 經屬:足厥陰肝經,系足太陰、厥陰,陰維之會,肝之募穴。擊中後,沖擊肝臟或脾臟,破壞膈肌膜,阻血傷氣。 14、商曲穴 位置:位於腹中部當任脈、下脘穴的外側五分處。 經屬:足少陰腎經,系足少陰與沖脈之會。擊中後,沖擊肋神經和腹壁動脈、震動腸管,傷氣滯血。 二、胸腹部要害穴(共14個) 1、膻中穴 位置:在體前正中線,兩乳頭中間。 經屬:任脈,是足太陰、少陰,手太陽、少陽;任脈之會。氣會膻中心包募穴。被擊中後,內氣漫散,心慌意亂,神志不清。 2、鳩尾穴 位置:位於臍上七寸,劍突下半寸。 經屬:任脈,系任脈之絡穴。擊中後,沖擊腹壁動、靜脈、及肝、膽,震動心臟,血滯而亡。 3、巨闕穴 位置:在體前正中線,臍上六寸處。 經屬:任脈、繫心之募穴。擊中後,沖擊肝、膽、震動心臟而亡。 4、神闕穴 位置:位於臍窩正中。 經屬:任脈。擊中後,沖擊肋間神經,震動腸管,膀胱,傷氣,身體失靈。 5、氣海穴 位置:位於體前正中線,臍下1寸半。 經屬:任脈。擊中後,沖擊腹壁,動靜脈和肋間,破氣血淤,身體失靈。 6、關元穴 位置:位於臍下三寸處。 經屬:任脈、系三陰、任脈之會,小腸之募穴。擊中後,沖擊腹壁下動、靜脈及肋間神經震動腸管,氣滯血淤。 7、中極穴 位置:體前正中線,臍下4寸。 經屬:任脈、系足三陰、任脈之會,膀胱之募穴。擊中後,沖擊腹壁動、靜脈和神經震動乙結腸,傷氣機。 8、曲骨穴 位置:腹下部恥骨聯合上緣上方凹陷處。 經屬:任脈,系足厥陰肝經與任脈之餘。擊中後,傷周天氣機,氣滯血淤。 9、鷹窗穴 位置:在胸骨中線第三肋間玉堂穴旁開四寸。 經屬:足陽明胃經。擊中後,沖擊肋間神經和胸前神經及動、靜脈,震動心臟停止供血、休克。 10、乳中穴 位置:在乳頭中央。 經屬:足陽明胃經。擊中後,沖擊肋間神經和動脈充血破氣。 11、乳根穴 位置:在乳頭中央直下一肋間處。 經屬:足陽明胃經,左側內為心臟。擊中後,沖擊心臟,休克易亡。 12、期門穴 位置:位於乳下兩肋間當第六肋間。 經屬:屬肝經,肝之募穴。足太陰,厥陰,陰維之會。擊中後,沖擊肝、脾,震動膈肌、氣滯血淤。 13、章門穴 位置:在腋中線,第一浮肋前端,屈肘合腋時正當肘尖盡處。 經屬:足厥陰肝經,系足太陰、厥陰,陰維之會,肝之募穴。擊中後,沖擊肝臟或脾臟,破壞膈肌膜,阻血傷氣。 14、商曲穴 位置:位於腹中部當任脈、下脘穴的外側五分處。 經屬:足少陰腎經,系足少陰與沖脈之會。擊中後,沖擊肋神經和腹壁動脈、震動腸管,傷氣滯血。 三、背腰骶部的要害穴位(共8個) 1、肺俞穴 位置:第三胸椎棘突旁開1.5寸 經屬:足太陽膀胱經。擊中後,沖擊第三脅動、靜脈和神經,震動心肺、破氣機。 2、厥陰俞穴 位置: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 經屬:屬足太陽膀胱經。擊中後,沖擊心、肺,破氣機、易死亡。 3、心俞穴 位置:位於第五胸椎棘突、旁開1.5寸。 經屬:足太陽膀胱經。擊中後,沖擊心臟,破血傷氣。 4、腎俞穴 位置:在第二腰椎棘突旁開1.5寸處。 經屬:足太陽膀胱經。擊中後,沖擊腎臟,傷氣機,易截癱。 5、命門穴 位置:在第二腰椎與第三腰椎棘突之間。 經屬:督脈。擊中後,沖擊脊椎破氣機,易截癱。 6、志室穴 位置:在第二腰椎棘突旁開三寸處(命門旁開三寸) 經屬:足太陽膀胱經。擊中後,沖擊腰動、靜脈和神經,震動腎臟,傷內氣。 7、氣海俞穴 位置:在第三腰椎棘、旁開1.5寸處。 經屬:足太陽膀胱經。擊中後,沖擊腎臟,阻血破氣。 8、尾閭穴 位置:位於尾骨端與肛門之間 經屬:督脈、督脈之絡穴,別走任脈。擊中後,阻礙周天氣機,丹田氣機不升。 四、上、下肢要害穴位(共5個) 1、肩井穴 位置:在大椎穴與肩峰連線三中點,肩部最高處。 經屬:足少陽膽經,系手少陽、足少陽、足陽明與陽維脈之會。擊中後,半身麻木。 2、太淵穴 位置:仰掌、腕橫紋之撓側凹陷處。 經屬:手太陰肺經。肺之原穴,百脈之會。擊中後,陰止百脈,內傷氣機。 3、足三里穴 位置:外膝眼下三寸,脛骨外側約一橫指處 經屬:足陽明胃經,足陽明之脈所入為合。擊中後,下肢麻木、不靈。 4、三陰交穴 位置:在內踝尖直上三寸,脛骨後緣。 經屬:足太陽脾經,系足太陰、厥陰、少陰之會。擊中後,下肢麻木,失靈,傷丹田氣。 5、湧泉穴 位置:在足掌心前三分之處,當屈足趾時出現凹陷處。 經屬:足少陰腎經。擊中後,傷丹田氣,氣機不能上升,破輕功。 總之,以上36個要害穴,被點中後,都有性命危險,但初傷時,可能感覺不大,但後果嚴重,凡被點中者,不可輕視. 想看圖可以登錄這個網址,是專業的針灸網站 http://www.acucn.com/college/Index.htm 這個就是詳細的網址
記得採納啊
7. 中醫針灸對身體各部位最深能扎多深
看中醫針灸書,目前,現代針灸書書寫比較明確。 有些針灸醫生; 1,有可以整內穿左右腹部。 2,從上不可以整容穿下之一米許。--------------------------------------記住;五臟所屬,背腰,眼睛,耳朵,頭頸,肺,動脈接近處,小心。
8. 針灸養生有哪些注意事項
針灸是中醫治療疾病和養生的重要技術,但是要注意針灸養生七大事項:回
首先,過於疲勞、精神高答度緊張、飢餓者不宜針刺;年老體弱者針刺應盡量採取卧位,取宜穴少,手宜法輕。
其次,懷孕婦女針刺不宜過猛,腹部、腰骶部及能引起子宮收縮的穴位如合谷、三陰交、昆侖、至陰等禁止針灸。
第三,小兒因不配合,一般不留針。嬰幼兒囟門部及風府、啞門穴等禁針。
第四,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或常有自發性出血,損傷後不易止血者,不宜針刺。
第五,皮膚感染、潰瘍、瘢痕和腫瘤部位不予針刺。
第六,眼區、胸背、腎區、胃潰瘍、腸粘連、腸梗阻患者的腹部,尿瀦留患者的恥骨聯合區針刺時應掌握深度和角度,禁用直刺,防止誤傷重要臟器。
第七,針刺對某些病症確實有極好的療效,但並非萬能,特別是一些急重病的治療,應根據情況及時採用綜合治療,才能更有利於病人,也可充分發揮針灸的作用。
9. 學中醫針灸養生的,需要考證嗎
自己用就不需要!開診所必須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