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雪節氣前後養生的方法有哪些
小雪節氣前後,天氣非常的寒冷,大風大雪天氣非常的多,給我們的生活和身體的健康會帶來許多的不方便,惡劣的天氣和環境讓我們不得不做好防寒和保暖的工作了哦,我們在生活中,早睡晚起堅持睡前泡腳是非常的重要的哦,對我們的健康也是非常的有幫助的哦,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小雪飲食注意事項吧。
通過上面的介紹,相信大家知道了,小雪節氣前後,我們一定要防寒和保暖的工作的哦,我們要堅持早睡晚起,睡前泡腳,為了我們的健康,多加鍛煉的哦,最後,希望我們的介紹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大家還有什麼不理解的,可以隨時向我們咨詢的哦。
『貳』 大雪節氣如何養生:肝氣不足可飲高粱酒補陽氣
相對於小雪,大雪時的天氣更冷了。此時我國黃河流域一帶漸有積雪,北方則呈現萬里雪飄的迷人景觀。 大雪補得當,一年不受寒 大雪時空氣中的寒冷度和濕度都會加大,在大雪到冬至的15天內,因天地之間的氣仍然較虛,所以養生的主題跟小雪節氣一樣,以溫補為主。 從中醫養生學的角度看,整個冬季都是以進補為主,大雪時更應該進補。進補要因人而異。並且食療只是進補的一個方面,除此之外,還應該通過養精神、調飲食、練形體、慎房事、適溫寒等綜合調養來達到養生進補的目的。也就是說除了食補,還可以進行葯補、酒補以及神補。 大雪食補以補陽為主,但應根據自身的狀況來選擇。像面紅上火、口腔乾燥乾咳、口唇皸裂、皮膚乾燥、毛發乾枯等陰虛之人應以防燥護陰、滋腎潤肺為主,可食用柔軟甘潤的食物,如牛奶、豆漿、雞蛋、魚肉、芝麻、蜂蜜、百合等,忌食燥熱食物,如辣椒、胡椒、大茴香、小茴香等。如果經常面色蒼白、四肢乏力、易疲勞怕冷等陽虛之人,應食用溫熱、熟軟的食物,如豆類、大棗、懷山葯、桂圓肉、南瓜、韭菜、芹菜、栗子、雞肉等,忌食黏、干、硬、生冷的食物。 肝氣不足可飲高粱酒補陽氣 在此說一下酒補。酒為百葯之首,說的是酒在中葯里排位。既然酒有葯性,就要慎重地飲用。從大雪起至春分這段時間,不適宜飲酒。因為在大寒至春分兩個月中,人易肝氣過盛,而酒是壯肝氣之物,此時飲酒會火上澆油。此外,像面紅或脾氣急躁者更不宜飲酒。 對於肝氣不足的,可適量飲用紅高粱釀制的酒以補充陽氣。喝酒宜在晚上,晚上酉時腎經最旺,腎主藏精氣。晚上適量飲酒可使手指涼、氣短者補元氣;後背涼者用酒配合可溫補腎陽;腹脹而便稀者可健脾;眼乾澀者用酒配合則可養肝陰。但酒是雙刃劍,可養人,也可傷人,要正確對待它,不宜過量,只有正確飲用,才有利於健康。 現在大部分人進補的意識比較強烈,但卻不明白「通」才是健康的關鍵。光補不通也不行,中醫所謂的「通」是氣機、血、經絡的暢通,氣滯血瘀、經絡郁阻同樣會導致疾病的發生。 冬季最簡單的通法是多吃點蘿卜。俗話說「冬吃蘿卜夏吃薑,不要醫生開葯方」。為了禦寒養生,古代皇家御膳的首選菜餚就是羊肉燉白蘿卜。這道菜可以補充體內的陽氣、溫暖五臟,尤其適合腎虛和脾虛的人食用。 此外,因為白蘿卜有消積滯、化痰清熱、解毒等功效,所以冬季一般吃肉類等油膩食物後吃生蘿卜可解膩、消食順氣。不過由於白蘿卜味辛甘,性寒,所以脾胃虛寒、進食不化或體質虛弱者宜少食;白蘿卜破氣,服人參等補葯後不要食用,否則會影響葯效。此外,由於食用生蘿卜產氣較多,對潰瘍病也不利,所以有此類疾病的患者也要少吃白蘿卜。 大雪時節補好了,溫補養陽得當,來年才會有堅實的身體底子。 天冷防風寒,圍巾別離身 大雪節氣,因為寒冷,人們都喜歡穿上厚重的毛衣、羽絨服、保暖褲等,而在全身武裝的同時,許多人往往卻忽視了一個重要的部位,那就是脖子。 為什麼說脖子很重要呢?最簡單的就是冷風很容易通過頸部將寒氣帶給身體,從而引起嗓子疼、發炎等。此外,頸部是氣管所在的部位,冬季出現咽部發癢,咳嗽有少量清痰,服止咳葯作用不明顯,可能與頸部、前胸受寒有關。尤其對頸椎不好的人來說,冬季穿高領衣服,出門戴圍巾很重要。除了圍巾,冬季盡量戴一頂帽子,大約可減少頭部60%的散熱量;用長圍巾系在胸口護胸,還可減少寒冷對心臟、脾胃的沖擊。 除了脖子,肩膀、前胸後背以及腳都要注意保暖。中醫認為,人體的頭、胸和腳這三個部位最容易受寒邪侵襲。「肺為嬌臟」,太寒太熱都受不了,特別是寒,最容易引起咳嗽、哮喘。女性朋友冬季穿上坎肩,可以防肩背受寒。腳部保暖是因為腳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慢且少。俗話說「寒從腳起」,腳部一旦受寒,會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黏膜毛細血管收縮,使抗病能力下降,導致上呼吸道感染。因此,數九嚴寒,腳部的保暖尤應加強,如穿長襪、厚靴,睡前熱水洗腳。在溫暖雙腳的同時,也促進了人體內部的氣血流動。 養陰多喝水,睡覺少穿衣 冬屬陰,大雪時節是一年中陰氣較盛的季節。這時如果藉助天氣的優勢養陰,則可以調整體內的陰陽平衡,尤其是陰虛的人。中醫認為,水是陰中的至陰,因此隆冬之際,多喝水可養陰。一般來說,一天中有三杯水是必須要喝的。第一杯水是早晨起來喝,可潤腸燥;第二杯水是下午5點喝,可滋腎陰;第三杯水是晚上9點喝,可養心陰。除此之外,還可以多吃梨、蘿卜、藕、蘑菇等,因為這些都是養陰的食物。 除了養陰,冬季還要避寒就溫。預防寒冷侵襲是必要的,但不可暴暖,尤其忌諱厚衣裹身,或者烘烤腹背的。很多老年人睡覺時有一個誤區,認為天冷防寒,睡覺時要多穿些衣服。其實這樣做不僅會妨礙皮膚的正常「呼吸」,也影響血液的循環,造成體表熱量減少,即使是蓋上較厚的被子,還是感到冷。
『叄』 小雪節氣應如何養護身體
濕冷天氣開始、注意調節情緒
小雪節氣以後大地任何怕冷的植物都已經專凋零,加上寒冷的天氣,屬外加上陽光再不充足所以容易使人心情壓抑,這個時節比較容易引發抑鬱症或者是舊病復發。所以這個時候應該整理好自己的心情,多參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戶外運動,或者多和朋友聊天,聽音樂,唱歌等等這些娛樂項目。所以這個冬天要保持好心情哦!
冬季陰盛陽衰、注意多曬太陽
曬太陽大家都知道對身體是有好處的,尤其是對小孩子多曬太陽還可以幫助鈣的吸收,小雪節氣天氣比較寒冷多曬太陽還可以增壯身體的陽氣使身體暖和起來,所以冬天經常曬太陽不僅可以使自己的身體覺得暖和,還會對身體有好處。
氣溫降低明顯、注意預防感冒
這個節氣感冒也是多發期,雖然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但是天氣寒冷也是其中之一的原因,這個時候大多數家裡都已經再燒暖氣了,屋內暖和屋外又格外寒冷,所以忽冷忽熱的溫度也容易導致感冒的發生。再加上冬天的氣候本來就很乾燥,經常這么暖和又不注意飲水,所以也是比較容易上火的。這個時候要經常開窗通風透氣,使屋內污濁的空氣可以得到轉換。避免感冒的發生。
『肆』 小雪節氣的好處
小雪節氣,冰雪復封地天氣寒冷,制但農事不能懈怠,大部地區農業進入冬季田間管理和農田基本建設階段,也可利用冬閑時間大搞農副業生產,或進行農業技術的宣講和培訓。
小雪節氣到了禦寒保暖的季節,此時我們應該選擇溫補益腎的食品。同時,我們要保持樂觀心態,保持精神愉悅,可以經常參加一些戶外活動以增強體質,多曬太陽,多聽音樂。
『伍』 大雪節氣怎麼養生
飲食調養飲食調養也是養生的重要一項,陰虛之人宜防燥護陰、滋腎潤肺,可食用柔軟甘潤的牛奶、豆漿、雞蛋、魚肉、蜂蜜、銀耳、蘿卜、白菜、香蕉、甘蔗等食物,忌食辣椒、胡椒等燥熱食物。而陽虛者應食用溫熱、熟軟的豆類、大棗、南瓜、韭菜、芹菜、栗子、雞肉、狗肉等,忌食粘、干硬、生冷的食物。
增苦忌咸
養宜適度,所謂適度,就是要恰到好處。不可太過,不可不及。若過分謹慎,則會導致調養失度,不知所措。養勿過偏綜合調養要適中。正如有些人食補太過則會出現營養過剩,過分靜養只逸不勞則會出現動靜失調,若葯補太過則會發生陰陽的偏盛偏衰,使機體新陳代謝產生失調而事與願違。
『陸』 為什麼中醫講究節氣養生
首先,飲食方面營養均衡就可以,每種食物都有各自的營養成分適量運回動,堅持鍛煉,每天30分,答每個星期5天,最好做有氧運動,早睡早起,在平時的生活中,要合理搭配飯菜,不挑食不只吃一類食物,要搭配豐富,從而保證身體營養均衡。
另外喝9味的紫葡茶也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能增強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能力。
生活中還要記得多吃粗糧以及綠色食物。春養肝多吃綠,夏養心多吃紅,秋養肺多吃白,冬養腎多吃黑,健脾多吃黃色食物。
『柒』 今天是農歷小雪節氣,請問這個時期有什麼特殊的講究,養生方面要注意什麼
小雪 - 節氣
簡介小雪
每年11月22日或23日,視太陽到達黃經240°時為小雪,也是天蠍座(Scorpio,10/23 - 11/21) 和射手座(Sagittarius,11/22 - 12/21)的分界點。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曰:「10月中,雨下而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小者未盛之辭。」這個時期天氣逐漸變冷,黃河中下游平均初雪期基本與小雪節令一致。雖然開始下雪,一般雪量較小,並且夜凍晝化。如果冷空氣勢力較強,暖濕氣流又比較活躍的話,也有可能下大雪。如1993年11月15~20日,北方一部分冬麥區就下了大到暴雪。
氣候
隨著冬季的到來,氣候漸冷,不僅地面上的露珠變成了霜,而且也使天空中的雨變成了雪花,下雪後,使大地披上潔白的素裝。但由於這時的天氣還不算太冷,所以下的雪常常是半冰半融狀態,或落到地面後立即融化了,氣象學上稱之為「濕雪」;有時還會雨雪同降,叫做「雨夾雪」;還有時降如同米粒一樣大小的白色冰粒,稱為「米雪」。小雪節氣降水依然稀少,遠遠滿足不了冬小麥的需要。晨霧比上一個節氣更多一些。
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時間和程度。雪是寒冷天氣的產物。小雪節氣,南方地區北部開始進入冬季。「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霜枝」,已呈初冬景象。因為北面有秦嶺、大巴山屏障,阻擋冷空氣入侵,寒潮減弱,致使華南「冬暖」顯著。全年降雪日數多在5天以下,比同緯度的長江中、下游地區少得多。大雪以前降雪的機會極少。由於華南冬季近地面層氣溫常保持在0℃以上,所以積雪比降雪更不容易。然而,在寒冷的西北高原,常年10月一般就開始降雪了。高原西北部全年降雪日數可達60天以上,一些高寒地區全年都有降雪的可能。
養生
注意潤燥
1、適當開窗通風,以保持室內的空氣流通和濕度,遠離乾燥和流感。
2、對有晨練習慣的老年人來說,最好將鍛煉安排在日出後或者午後。
多吃含葉酸的蔬果抗抑鬱
1、要保持愉悅心態,可以經常參加一些戶外活動以增強體質,多曬太陽。
2、要常食菠菜、獼猴桃、牡蠣、橘子、黃豆和深綠色的蔬菜,因為這些食物中都含有葉酸,可以幫助抵抗抑鬱。
『捌』 中醫在不同季節的養生之道
春季的到來,正是萬物復甦之時,春季養生也是四季養生之開始,所以春季體質的養生保健之道非常重要。 中醫認為,受四時之氣影響,人體的氣血陰陽會隨之發生變化。春季陽氣始生,氣血漸趨於表,毛孔初開,血氣稍減,所以有「困」的感覺。夏季陽氣流溢,氣血通達於表,毛孔開,汗大泄,所以常有「昏昏欲睡」的感覺。而秋季陽氣始衰,陰氣始生,氣血漸趨於里,但充而不實,所以仍有「乏」的感覺。這就是「春困、秋乏、夏打盹」的原因。 針對這種情況,中醫制定了相應的養生方法,那就是「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春季養生要順應春天陽氣生發的特點,注意保護陽氣。 首先是精神養生。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懷憂郁,要保持心胸開闊,樂觀向上,保持心境恬靜的好心態。 春季是肝旺之時,因時養肝可避免暑期的陰虛。可有目的的根據醫生的推薦選擇一些柔肝養肝、疏肝理氣的草葯和食品,草葯如枸杞、鬱金、丹參等,食品可選擇辛溫發散的大棗、豆豉、蔥、香菜、花生等靈活地進行配方選膳。但對於體質過敏,易患花粉過敏、蕁麻疹、皮膚病者,應禁食如羊肉、蟹之類易過敏食品。 再就是飲食養生。春屬木,與肝相應,「養肝之體用酸,舒肝之氣用辛」。春季陽氣初生,宜食辛甘發散之品,清淡可口(如黃豆芽、綠豆芽、柑橘、蔥、蒜、香菜、蜂蜜之類),忌油膩、生冷、粘硬食物,以順應春季陽氣之升暢。還要多吃些新鮮蔬菜,如春筍、菠菜等,以補由於冬季新鮮蔬菜較少,攝入維生素不足的缺憾。 二、夏季中醫養生注意事項 用熱來除熱才是比較好的養生方法。 ●熱毛巾擦身夏天,人的臉面和軀干難免多汗,及時擦汗可促使皮膚透氣,但必須用熱毛巾,才能適應人體降溫節律。 ●洗熱水澡夏天洗冷水澡會使皮膚收縮,洗後反覺更熱。而熱水洗澡雖會多出汗,但能使毛細血管擴張,有利於機體排熱。夏天該出汗時出汗,這才是符合自然規律和人體節律的方式。 ●熱水洗腳腳有第二心臟之稱,人的腳上分布有全身的代表區和五臟六腑的反射點。熱水洗腳,當時雖然感覺有點熱,但事後反而會帶來涼意和舒適。 ●喝熱茶冷飲只能暫時解暑,不能持久解熱、解渴,而喝熱茶卻可刺激毛細血管普遍舒張,體溫反而明顯降低,這是簡便易行的降溫良方。 一般宜晚睡早起,並利用午休來彌補夜晚睡眠的不足。年老體弱者則應早睡早起,盡量保持每天有7小時的睡眠時間。夏至時節,大多數人會有全身睏倦乏力以及頭痛頭暈的症狀,嚴重者可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究其原因,首先是由於這一時節氣溫高,人體只能通過排汗來散熱,使人體內的水分大量流失,此時若不及時補充水分,就會使人體血容量減少,大腦會因此而供血不足,進而造成頭痛頭暈。造成頭痛頭暈的另一種原因是,人體出汗時體表血管會擴張,更多的血液會流向體表,這種血液的再分配可使血壓偏低的人血壓更低,從而發生頭痛頭暈。 夏至時節氣候炎熱,人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弱,因此,飲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雜糧以寒其體,不可過食熱性食物,以免助熱;冷食瓜果當適可而止,不可過食,以免損傷脾胃;厚味肥膩之品宜少勿多,以免化熱生風,激發疔瘡之疾。 夏季又是多汗的季節,出汗多,則鹽分損失也多,若心肌缺鹽,心臟搏動就會出現失常。中醫認為此時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鹹味以補心。冷食不宜多吃,少則猶可,貪多定會寒傷脾胃,令人吐瀉。西瓜、綠豆湯、烏梅小豆湯,雖為解渴消暑之佳品,但不宜冰鎮食之。 運動調養也是養生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夏季運動最好選擇在清晨或傍晚天氣較涼爽時進行,場地宜選擇在河湖水邊,公園庭院等空氣新鮮的地方,不宜做過分劇烈的活動,若運動過激,可導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傷陰氣,也宜損陽氣。 在運動鍛煉過程中,出汗過多時,可適當飲用淡鹽開水或綠豆鹽水湯,切不可飲用大量涼開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沖頭、淋浴,否則會引起寒濕痹證、黃汗等多種疾病 。 三、秋季中醫養生注意事項 進入立秋以後,天氣由熱逐漸轉涼,人體的消耗也會逐漸減少,食慾也開始增加。因此,闡釋時節正是人體最適宜進補的時間,人們可根據這一節氣的特點進行科學有效地營養攝取及飲食調整,以補充夏季的消耗,並為越冬做好准備。 在此節氣期間,氣候乾燥,根據中醫「燥則潤之」的養生原則,飲食應以養陰清熱、潤燥止渴、靜心安神的食品為主,可多食一些芝麻、蜂蜜、百合、銀耳、乳品之類的具有滋陰、潤肺、養胃、生津作用的食物;患有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的人,可以服食具有健脾補胃功效的蓮子、山葯、扁豆等;秋天肺氣宜收不宜散,所以立秋期間要適當多食酸味果蔬,盡量少吃蔥、姜、蒜等辛味之品。 起居方面,立秋後應「早卧早起,與雞俱興」,這是因為早卧可以順應陽氣之收斂,早起可使肺氣得以舒展、防止收斂太過。立秋乃初秋之季,雖有涼風時至,但暑熱未盡,因而著衣不宜太多,否則會影響機體對氣候轉涼的適應能力,易受涼感冒。立秋後清晨是運動鍛煉的好時機,此時氣溫不冷且不熱,氣候舒適,天高氣爽,使人精神抖擻。找一個清靜或江河湖畔,或林蔭道中進行運動,對人的身心健康十分有益 秋季天氣十分乾燥,中醫稱之為「秋燥」。肺與秋天在五行中同屬於金,肺也喜潤惡燥,所以秋季最重要的是要勤潤肺。 秋燥容易引起咳嗽,由於現在正處於季節交替時期,早晚天氣較涼、中午熱,一天之內溫差較大,身體比較虛弱的人和免疫能力較差的人如果不注意保暖,就容易感冒、受涼,而且一旦感冒了就不容易痊癒,存在乾咳的現象。 秋燥也容易讓小朋友患上「秋瀉」,夏秋換季時節,天氣時暖時熱,腹瀉的小朋友就會多起來,孩子腹瀉的原因以感染最為常見。有些皮膚比較敏感的人,在這個季節里也不好受,秋燥容易讓這些人感到皮膚瘙癢,甚至引發過敏。而對於有慢性支氣管炎或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人,在這個季節也要特別注意。 有些上班族會感覺入秋以來,身體容易乏力,對於「夏困秋乏」這一說法,由於夏季人們消耗體內太多氣,到了秋季,氣還沒有補過來,而且現在氣候也涼爽,有些人的睡眠時間就會比較長。 水能解「燥」,所以秋季最重要是補水,最佳飲料是淡茶水、白開水,也可喝些添加蜂蜜的水果汁和蔬菜汁。秋季上市的雪梨、鴨梨、葡萄、蘋果含水量大,有生津滋陰的作用,宜多吃。蘿卜有生津作用,當作水果生吃尤宜。也可以多做運動,比如跑步、游泳,多接觸大自然,呼吸新鮮空氣。 四、秋季中醫養生注意事項 立冬後,就意味著今年的冬季正式來臨。草木凋零,蟄蟲休眠,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人類雖沒有冬眠之說,但民間卻有立冬補冬的習俗。 從中醫養生學的角度來看,這確實是進補的好時節。因為進入冬季後,人體新陳代謝減慢,消耗相對減少。冬令進補能夠使營養物質轉化的能量儲存於體內,從而扶正固本,增強抵抗力。 進補以食補為上。《內經》有「秋冬養陰」之說,而北方冬季氣候乾燥,常有大風天氣,因此,滋益陰精是冬季養生的重要內容,最好能多吃白菜、銀耳、木耳、枸杞、梨、獼猴桃等補益陰液的食物;辛辣厚味、燒烤油炸食物少吃為妙,平時還要注意多喝水,以免上火。飲食要以溫熱為主,如食用糯米、狗肉、羊肉、大棗、桂圓、芝麻、韭菜等,少吃冷飲、海鮮等寒性食物。可多吃些堅果類食物,如核桃仁、榛子、松子、栗子等。煮粥熬湯可以加一些沙參、黃芪、麥冬,但量不需要很多,因為畢竟是食補而非葯補。 菜品可首選羊肉燉蘿卜。它對腰膝酸軟、睏倦乏力、腎虛陽痿、脾胃虛寒者更為適宜。其次是炒雙菇(香菇和平菇),它能補益腸胃,化痰散寒,可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對高血脂患者更為適宜。 冬季的風常為北風,其性寒。同時,「寒」也是冬季氣候變化的最主要特點。中醫認為,寒為六淫邪之一,故冬季應保暖避寒,老人尤其要暖好背。人起居宜早睡晚起,讓睡眠的時間長一點,最好是等到太陽出來以後再起床活動,且不要做劇烈運動。卧室內要適當通風,並注意保持一定的濕度,預防上呼吸道感染疾病。 此外,冬季的傳統養生方法還有很多,比如叩齒、乾洗澡、揉腹、艾灸等。在日常生活中都可做,對身體很有益處。尤其是艾灸,可以灸一下保健穴位:足三里、中脘、關元、氣海,還可以在肚臍里放些鹽,艾灸肚臍,那裡是神闕穴,這個穴位對補益元氣十分重要。
『玖』 冬季突如其來下小雪,該如何養生
小雪的時候如何養生
1、保持樂觀的情緒。小雪以後,天氣多以陰暗寒冷為主,陽光逐漸的減少,因此我們的心情也會受到嚴重的影響。很多患有抑鬱症的朋友,需要更加註意,因為陰冷的天氣很容易導致抑鬱症的復發。
2、少吃辣
冬季寒冷,我們的身體需要消耗更多熱量來抵禦寒冷,這也造成大家在冬季對食物需求量多,並且能暖身體。辣味食物就成為冬季人們的首先,可刺激味蕾,增加食慾。
3、少露關節
冬季是寒冷季節,氣溫遠低於身體溫度,低溫容易導致寒氣入侵,身體患病。尤其是關節部位,脂肪層薄弱,更容易受涼,出現關節疼痛。
『拾』 二十四節氣之小雪養生篇
小雪節氣到「小雪」是反映天氣現象的節令。雪小,地面上又無積雪,這正是「小雪」這個節氣的原本之意。古籍《群芳譜》中說:「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這就是說,到「小雪」節由於天氣寒冷,降水形式由雨變為雪,但此時由於「地寒未甚」故雪下得次數少,雪量還不大,所以稱為小雪。因此,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時間和程度,小雪和雨水、穀雨等節氣一樣,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節氣。
北方地區小雪節以後,果農開始為果樹修枝,以草秸編箔包紮株桿,以防果樹受凍。且冬日蔬菜多採用土法貯存,或用地窖,或用土埋,以利食用。俗話說「小雪鏟白菜,大雪鏟菠菜」。白菜深溝土埋儲藏時,收獲前十天左右即停止澆水,做好防凍工作,以利貯藏,盡量擇晴天收獲。收獲後將白菜根部向陽晾曬3~4天,待白菜外葉發軟後再進行儲藏。溝深以白菜高度為准,儲藏時白菜根部全部向下,依次並排溝中,天冷時多覆蓋白菜葉和玉米桿防凍。而半成熟的白菜儲藏時溝內放部分水,邊放水邊放土,放水土之深度以埋住根部為宜,待到食用時即生長成熟了。
小雪節氣,南方地區北部開始進入冬季。「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霜枝」,已呈初冬景象。因為北面有秦嶺、大巴山屏障,阻擋冷空氣入侵,剎減了寒潮的嚴威,致使華南「冬暖」顯著。全年降雪日數多在5天以下,比同緯度的長江中、下游地區少得多。大雪以前降雪的機會極少,即使隆冬時節,也難得觀賞到「千樹萬樹梨花開」的迷人景色。由於華南冬季近地面層氣溫常保持在0℃以上,所以積雪比降雪更不容易。偶爾雖見天空「紛紛揚揚」,卻不見地上「碎瓊亂玉」。然而,在寒冷的西北高原,常年10月一般就開始降雪了。高原西北部全年降雪日數可達60天以上,一些高寒地區全年都有降雪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