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醫中葯 > 中醫臨床治療特色與優勢指南

中醫臨床治療特色與優勢指南

發布時間:2021-02-27 09:22:52

中醫治療的優勢在哪

中醫對許多疾病的人是有數千年的歷史,在臨床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有著無可替代的特長,其中整體調理是中醫治療疾病的特色之一。中醫認為,每一種疾病除其病變部位外,與其它五臟六腑均密切相關,因為人是個整體,必須進行整體調理,而不能機械孤單地把病變部位鎖定在某一部位,去採取呢種「頭痛指頭,腳痛醫腳」的指標不治本的治療方法。特別是慢性疾病患者往往使多個系統和器官受累,病情復雜,相互影響,給治療帶來麻煩,處理較為棘手。在這種情況下,中醫運用陰陽五行學說,整體調理、扶正怯邪、標本兼治、補瀉結合等豐富多樣的治療原則,臨床療效顯著。
辨證論治是中醫治療疾病特色之二。中醫治療疾病,對不同的病人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疾病階段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這就是辨證論治的方法。就是說,極其注重疾病的個體特殊性,採取靈活的針對性治療。
毒副作用小,降低西葯副作用是中醫治疾病特色治三。中醫治療疾病,使用的葯物是自然界生長的純天然葯物,避免了那種人工化學合成葯物毒副作用的弊病,同時避免了各種疾病的不良反應。是葯三分毒,中醫能夠在治療疾病過程中,將葯物的毒副作用降到最低,並在中西醫結合治療中降低西葯的副作用。
防治並重是中醫治療疾病的特色之四。中醫強調「陰平陽秘,精神乃治」,「正氣存內,邪不可干」,「聖人不治已病,治末病」等防治思想,提示中醫腎病學在預防慢性疾病中發揮重要的作用。隨著中醫專家的不斷探索,目前中醫葯在治療疾病發面取得了日新月異的成績。氣辨證與辨病相結合、防病與治病相結合、中醫與西醫相結合的新理念大大提高了中醫治療疾病的療效與研究水平。

❷ 中醫治療哪些疾病比較有優勢,詳細說明

臨床實踐證明中醫在很多疾病的治療上比西醫更有效,尤其對肝炎、腎炎、支氣管炎、慢性腸炎、胃炎、肺氣腫、貧血、糖尿病及老年期的消化、內分泌、神經、心血管等系統的慢性疾病有相當好的效果。 中醫有著悠久的歷史,千百年來積累了豐富的診療經驗,與西醫相比,對許多疾病具有獨到見解、獨特治療方法和確切療效。那麼,哪些疾病適宜看中醫呢?武漢市中醫醫院副主任醫師黃金元認為,中醫葯治八類疾病有優勢。 功能性疾病 許多人自覺身體不適,出現頭暈目眩、乏力、心悸、盜汗、失眠、健忘、肢麻、便秘、腹瀉等症狀,但經西醫化驗、透視、拍片等檢查後未發現器質性病變,這時宜看中醫。 病毒感染性疾病 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等病毒感染性疾病,用抗生素治療沒多大效果,而採用中醫「扶正祛邪」的方法效果明顯。中醫葯在「非典」和「甲流」的防治中發揮的作用,就證實了這一點。 婦科疾病 痛經、月經不調、功能性子宮出血、乳腺增生、更年期綜合征、妊娠反應、產後無乳、回乳等婦科疾病宜看中醫。對這類疾病,西醫往往採用激素療法,不僅有副作用且容易復發,而中醫治療較安全,可以減少葯物的副作用給孕產婦、嬰兒帶來的危害,採用健脾、固腎、調氣血等方劑,往往能葯到病除。 兒科疾病 兒童尤其是嬰幼兒患病時,不僅幼兒無法表述病情,家長也很難准確地陳述病況,而中醫兒科可採用望、聞、問、切的傳統方法,加上現代化的化驗檢查,經過綜合分析,可准確診斷病情,並對症下葯。對小兒的消化不良、哮喘、遺尿、厭食、貧血等疾病,中醫葯能達到治療和強身的雙重作用。 慢性病和老年疾病的防治和康復 中醫注重整體觀念,診療時特別注意根據臟腑間的相互關系,綜合分析人體各臟腑的功能平衡,進行辨證論治,對慢性消化系統疾病、慢性呼吸系統疾病以及中風後遺症、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耳目失聰等老年疾病的防治和康復有較好的效果。 疑難雜症 中醫治療腫瘤是從整體提高人體的綜合抗病能力與機體恢復能力,減少病痛,提高生活質量,延長存活期,減少放療、化療的副作用,增強其療效。再如,對陽痿、遺精、神經官能症、面癱、麻痹、脫發、牛皮癬、白癜風等疑難疾病,看中醫也會收到意想不到的療效。 對西葯過敏的人所患的疾病 中葯的起源和發展與人類尋找食物的過程密切相關,所以有葯食同源一說。對西葯有過敏反應的人所患的疾病,用中醫葯治療有明顯優勢。 大病初癒 大病一場後,患者往往會出現乏力、厭食、失眠、消化不良、盜汗、低熱等體虛症狀。此時,採用中醫葯治療,能使患者較快地恢復健康。 此外,對精神疾病、皮膚病等疾病的治療,中醫葯也能起到不錯的效果。

❸ 請問中醫治療那些病比較有優勢和特色

頑固性皮膚病

使用激素類抗生素 較易產生耐葯性 適應性的 炎症類疾病

慢性過敏疾病...

中葯治療的特色及其優點和不足是什麼

中醫並不是你們說的,有時候也需要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所謂急治標,緩治本,或標本兼治 中醫的特色在哪裡呢?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一、天人相應學說 二、生成整體論 三、辨證論治 四、個體化診療模式 五、扶正祛邪 六、維持陰陽平衡 七、對人不對病 八、人性化互動診療服務 九、仁心仁術 十、尊重生命及其完整性 十一、開放包容 內容豐富 十二、重視醫者的自我修煉 十三、師傳授受 十四、追求 「平衡」與「和諧」十五、親近自然的生活方式 十六、強調預防和養生 中醫的八大優點 1、★綜合性★中醫學的綜合性體現在看待問題的多維性視角,知識構成上的多學科滲透和維護健康的綜合性措施等多方面。 2、★實用性★中醫學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它從數以萬計民眾的養生、保健、治病及日常生活的實踐中發展而來,又經數千年得力市洗滌,不斷被後人重復檢驗,比較篩選,優而精者留,劣而粗者汰,經歷史大浪淘沙而成,體現出了既能切實解決實際問題,且簡、便、廉、安全、持久等明顯優勢。 3、★療效性★中醫葯學具有悠久的歷史,是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形成的。中醫葯學能夠流傳至今的關鍵在於它的臨床實踐和臨床療效。 4、★安全性★中葯方劑治病是中醫治療學的主體,中葯絕大多數來自自然,大多葯性平和,副作用小,不幹擾人體正常的生理過程,有的並有適應原樣的雙向調節作用,特別是經過數千年實踐驗證發展起 來的方劑配伍理論,用以指導用葯,可以產生各個單味中葯所沒有的,同時也不是各單味葯物供銷簡單疊加所能產生的整體功效。 中葯方劑的安全有效,不僅使得健康知識日益豐富、保健意識日趨強烈得閑帶社會群體對其青睞有佳,而且,提示她有著值得進一步深入發掘,以貢獻於明天醫葯事業的巨大潛能。 5、★注重自身內因★,重在調整狀態 注重內因,注重調整機體狀態,是中醫學在治療方面的一大優勢。中醫學始終把調整人體內在機能狀態放在養生保健和防病治病的核心地位。中醫學的絕大多數治病方 法,都是通過調整個體自身機能,改善機體內在環境後起效的,且常能針對病本加以根治。 6、★整體觀念★中醫學非常重視人本身的統一性、完整性和內在臟腑器官之間,心理、生理活動之間,以及人與外界之間的相互聯系,形成了獨特整體觀念。這一觀念始終貫穿在中醫學對生理、病理、診法、辨證、治療等各個方面的理性認識中。 7、★恆動觀念★,恆動就是不停頓的運動、變化和發展。恆動觀念是指在分析研究生命、健康和疾病等醫學問題時,應持有運動的、變化的、發展的觀點,而不可拘泥一成不變的、靜止的、僵化的觀點。 8、★辨證論治★ 辨證論治,包括辨證和論治兩大方面。它是中醫認識疾病和治療疾病的基本特點之一。辨證論治,既不是對症施治,根據病人的主訴,或者抓住一兩個症狀進行治療;也不是某病用某葯的 辨病施治。辨證包含著如何作出具體深入的分析,並找出病症的主要矛盾;論治指的是如何採取針對 性措施,來解決主要矛盾。 中醫的缺點在於沒有標准化,跟西醫相比,西醫具有著明確化,標准化傻瓜化的特點,所謂的傻瓜化的意思是說只要診斷正確了,國家是有規定一個治病的標准,你按照那個標准去開葯方就行。中醫還有個缺點就是, 想成為一個真正的好中醫, 對醫生本身的能力實在要求在高了! 甚至還要有看著人家西醫大把大把撈錢而不眼紅的高尚品格, 如果德才兼備的人上哪去找呀? 如果做到了, 甚至留芳千古都有可能, 可是現代人能嗎?

❺ 中醫中葯的特色和優勢,具體表現在哪幾方面拜託各位了 3Q

長期以來,中醫學界都把整體觀作為中醫的特色與優勢之一。但是,作為特色和優勢,都是在比較中產生的。中醫的特色與優勢,應該是指與西醫相比較而言的,即人無我有、人有我異。這才能真正稱得上特色和優勢。是否真的如此呢?今以第六版中基教材上關於中醫整體現的闡述為基礎,對中西醫理論進行一個簡單的比較,對這個問題也許會有些新的認識。 1整體觀念並非中醫獨有 1.1首先是就中醫整體現的醫學內涵來看:「中醫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人體的結構互相聯系,不可分割;人體的各種功能互相協調,彼此為用,在患病時,體內的各個部分亦相互影響。同時,中醫認為人和環境之間相互影響,是一對不可分割的整體。」西醫其實也有著同樣的思想。西醫《生理學》在緒論中指出:「人體生理學的任務就是研究構成人體各個系統的器官和細胞的正常活動過程,特別是各個器官、細胞的功能表現的內部機制,不同細胞、器官、系統之間的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從而使人們認識人體作為一個整體,其各部分的功能活動是如何互相協調、互相制約,在復雜多變的環境中能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過程。」「生理學研究就是從細胞、器官和系統以及整體這樣三個水平上進行的。」 1.2就人體的整體性,中基教材從中醫的生理、病理、診斷治療和養生幾個方面進行了論述。但如果與西醫對比,我們會發現,在這幾個方面,西醫都具有同樣意義上的整體現。 1.3就人與環境的密切聯系而言,教材論述了時間、地域及社會條件對人的影響。而西醫則是通過大規模的流行病調查來形成相關內容。比如西醫所論的地方病、職業病、冠心病高危人群等。在具體內容上與中醫存在差別,但就指導思想而言卻完全一樣。如果有不同,則是西醫注重由對現實情況的統計學分析得出結果,而中醫較為注重從古人經典中的論述尋找依據。 也許可以用這樣一段話來結束這個簡單的比較:「中醫界普遍認為中醫學在思維方法上具有整體系統性,這優越於以還原論為特徵的西醫學分析方法。這種靜態的認識無視了西醫學在方法上已經發生和正在發生的二次大的變革,即由科學的以理性認識為特徵的還原論代替原始樸素的直觀方法和由科學的以辨證認識為特徵的構成論的建立,正在克服還原論的機械唯物論缺陷。」 2中醫整體觀並非獨具優勢 2.1從方法論上講,中醫的整體觀不是現代意義上的系統(整體)思想。現代意義上的系統思想,其突出的一個特徵是強調整體與局部之和之間的非線性(非加和)關系。也就是常說的整體可大於、等於或小於局部之和,而整體中的局部與單獨的局部之間屬性上存在差異。這種思想是對機械還原論的糾正,也是用於對復雜研究對象分析的重要原則。但中醫的整體現並不具備這兩方面的內涵。 2.1.1中醫的整體與局部之間呈加和關系。如心的功能加氣的功能就是心氣的功能,心病的症狀加上氣虛的症狀就是心氣虛的症狀,治療上也如此。需要指出的是,這里指的是中醫的理論認識。比如當歸配黃芪的實際葯理作用肯定不等於兩味葯物葯理作用的簡單相加,但在中醫的理論認識上卻恰恰就是一個簡單的相加:一個益氣一個養血,配起來就是益氣養血了。 2.1.2局部屬性問題。由於中醫對局部的認識不足,局部的性質都是由整體所衍生的,所以,在中醫整體觀指導下的認識中,局部沒有自己獨立的屬性。比如:雖然耳是聽覺器官,但實際卻是腎或說是腎系統在「聽」。 2.2中醫整體觀的哲學屬性。中醫整體現之所以不具優勢,還在於它主要是一種哲學思辨產物,而不是科學知識產物。盡管其中包含了許多真理,但仍然無法改變它自然哲學的本來面目。這可以從以下方面加以認識。 2.2.1模式化的理論表述。中醫理論的表述形式具有模式化的特點,往往顯得非常整齊。如論及五臟系統構成,每一系統都必有一臟、一腑、一體、一竅。五臟系統之間的五行生剋關系更是非常的機械。陳小野研究後認為,這種表述方式「符合人的記憶心理,……所以在人的印象中,中醫理論的相互聯系觀念就很強了。」也就是說,中醫的整體現在一定程度上,不是理論的內涵而是由於理論的表述方式給人的一種主觀感覺。而從另一角度講,客觀事物的相互聯系是豐富多彩的,之所以會在中醫理論中表述得如此整齊劃一,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據哲學理論進行邏輯演繹的結果。這樣的表述必然是對客觀事實進行了相當的主觀取捨,因而不可能是對事物本身的真實整體再現。對比西醫,我們也可以看到,中西醫的整體現的形成是有很大不同的。中醫的整體觀是由哲學而醫學,更多的來自於語言上的邏輯推演;西醫的整體觀是由醫學而哲學,依賴於對事實的分析綜合。中醫的哲學意味濃而科學意味淡;西醫的哲學意味淡而科學意味濃。 2.2.2醫學內容上的真實性問題。盡管中醫的整體觀有其合理性,但由於它更多的是哲學層面上的認識,因而,它的合理性和深刻性並不等於作為具體學科知識的真實性和先進性。中醫學中與整體觀相關的許多知識,其中一些是正確的,但也有一些是牽強附會臆造的,有一些是甚至是唯心的。這也正是自然哲學的特點。恩格斯對此有一段精闢的論述:「自然哲學只能這樣來描繪:用觀念的、幻想的聯系來代替尚未知道的現實的聯系,用想像來補充缺少的事實,用純粹的臆想來填補現實的空白。它在這樣做的時候提出了一些天才的思想,預測到一些後來的發現,但是也發表了十分荒唐的見解,這在當時是不可能不這樣的。」 2.3整體調節問題。醫學理論最終是靠治療來實現目標。其實我們所談論的整體優勢更主要的是指中醫在治療上的整體性,即所謂的整體調節作用。它強調中醫的治療作用不是針對某個特定的致病因素(如細菌)或病理環節而是通過對全身的影響實現的,所以它有時有著比西醫更好的療效和更小的副作用。但這里有幾點要注意:(1)不論有沒有整體觀的指導,中葯的作用一般都主要是通過對全身的影響來實現,這是中葯本身的固有特性。(2)中葯的非針對性作用並不能說明它比西葯的針對性作用更有優勢。在很多時候,我們其實更需要針對性作用。(3)中葯的副作用的確比西葯的小,但西葯的副作用是明確的並且具有最終可控性,中葯的副作用則是不明確和難以控制的。(4)在西葯能確切治療的病症范圍內,西葯有著比中葯明顯的優勢;在西葯不能有確定療效的病症范圍內,中葯比西葯可能有優勢。這並不由是否有整體現的指導來決定。 3難以向現代整體思想發展 許多學者都提出如何將傳統中醫的整體思想發展為先進的現代整體(系統)思想。這是非常困難的。(1)從哲學上講,現代整體(系統)思想是古代整體觀螺旋式發展的結果,有形的相似卻有質的不同;(2)從實際操作上看,現代整體(系統)思想是建立在嚴密的數學方法基礎之上的,而中醫的概念大多模糊、抽象、思辨,致使中醫的數學化進程舉步維艱;(3)中醫理論對具體細節缺乏把握。其整體觀下的中醫理論實際是從整體到局部的單向性認識,與現代整體思想所表現出的對整體與局部的辯證認識有著巨大的差別;(4)中醫試圖通過整體觀的發展來改變其模糊、抽象、思辨,但中醫整體觀要發展成為現代意義上的整體現又必須要先實現確定、具體。這是一個更難解的結。可以說,相比於西醫,中醫的整體觀要具備現代的意義,有著漫長的路要走。 本文試圖說明的是,有了整體觀並不等於一定就可稱此為特色,而更不等於這就是優勢。中醫的整體觀是中醫進行思維的重要工具,它使中醫可以在無法了解機體內部的和細節的情況時依然可以進行分析。盡管這種分析帶有很大的主觀猜測成分,較之於不講求任何理由的試錯法而言仍然是一個巨大的進步,並且也確實為許多新現象的發現,為許多經驗的積累提供了有益的啟示。但它與西醫相比較,並非獨有,也並沒有特別的優勢。如果筆者的結論是正確的,那麼,那些以整體觀作為中醫發展的特色與優勢前提的議論有必要重新思考:中醫的特色與優勢究竟是什麼?或者說:中醫的整體觀與現代西醫學的相比「特」在哪裡,「優」在哪裡?對這些問題的思考和回答,對中醫特色、優勢的正確定位和評價,並賦之以新的含義,具有積極的意義。

❻ 中醫葯有哪些特色和優勢以及如何發揮其優勢

中醫內科是最好的,治療的病不復發,但是療效較慢。

❼ 中醫傳統特色療法的特點及優勢

中國傳統的療法就是體現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優勢就是用純天然的葯材,對症下葯。

❽ 如何發揮中醫在臨床上的優勢和特色

有一天, 一個病人進葯店,,他自述說::"我兩肋脹痛,這兩天睡不好,也吃不好,口苦".我說:"我看看你的舌苔",他伸出舌頭,我一看,舌苔灰暗有點腫脹.我開口就問,你喝酒了吧?他說是.前天喝了一天.我說,那當然兩肋脹痛,睡不好,吃不好.我給了遙逍丸和小柴胡湯丸,病人走了。第二天,葯店剛一開門,病人就來了,向我打手勢。說走,」我請你吃早餐「。我說不用了,謝謝你!他說了一句:「專業就是專業。我昨天吃了兩次葯,兩肋就不脹了。」我一看,氣色也轉過來了。 其實,這位病人,是酒喝多了,造成肝失疏泄,氣機郁滯,兩肋脹痛。用葯,就是要疏肝理氣止痛。肝的功能是疏泄,藏血,開竅於目,其華在爪,在志為怒,在液為淚,與春季相應。 其實,看舌苔,學好了,一看一目瞭然,不信,你可以去試試看,這就是中醫的舌診。望,聞,問,切。我們葯師,只要學好三診,不用切。也能治病,況且高明的醫生,不用切,不用問,可能只看「神」 這個神,這個「神」 在臉上,哪就是一個人的氣色。 我希望葯師多學一點舌診,提高自己的舌診技能。
葯師,面對的是患者,要發揮中醫中葯的優勢和特色,就要學習中醫診斷,學習中葯,用好中葯,為患者服務,為大眾服務,倡導一個良好的學習中醫中葯的氛圍!

❾ 中醫治病有哪些特長和特點

中醫葯學是在數千年的醫療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古代樸素的哲學思想而逐漸形成的一種醫學體系。它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組成部分,幾千年來為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做出了卓越貢獻,它歷經數千年長盛不衰,顯示了自身強大的生命力,它能與現代醫學並存於我國醫療體系,與中醫學本身所具有的特色和優勢密不可分。 中醫治病的特色與我們前面第一個問題就談到中醫基本特點有關。中醫強調整體觀念與辨證論治。因此,中醫在治病時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從人的整體出發,重視調整臟腑器官的功能及其相互之間的平衡與協調。中醫治療關注的重點,不在於人體感染了何種細菌、何種病毒,或何種其他的致病因素,而在於這些致病因素作用於人體之後,人體產生了哪些反應?治療的目的,著重於增強人體本身的抗病能力與恢復能力,而殺滅病菌、緩解症狀,主要是通過增強了的人體自身功能去實現。 近年來,中醫在治療非典、休克、昏迷、驚厥、出血、急性呼吸衰竭、循環衰竭、腎功能衰竭、心功能衰竭、腦血管意外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不但療效好,而且安全簡便,很少出現不良反應。中醫對現代所謂的疑難病症如流行性出血熱、流行性腦膜炎、乙型腦炎、重症肌無力、中風後遺症等也獨具特色,解決了不少西醫棘手的問題。 1.在保健方面 對於先天發育不良,後天調理不當,以及病後失調所致的體質虛弱,採用中醫中葯進行治療或調理,可強壯身體,提高機體免疫能力。 2.在亞健康方面 有一部分人員由於社會環境、工作、生活壓力大,節奏快而不能適應,現代醫學檢查又沒有什麼問題,甚至電子計算機X線體層攝影(Computed Tomography,簡稱CT)、核磁共振檢查也未出現異常,卻總會出現頭暈頭痛,腹脹不舒、情緒緊張、煩躁易怒、睡眼差、多夢、沒有食慾等等現象,這與工作環境差、肝氣郁結,氣滯血瘀、肝氣犯胃、肝胃不合等等有關,西醫這時恐怕就不知該如何開葯了,可能會用谷維素、維生素等來調理植物神經紊亂。這時中醫中葯的優勢和特點就顯示出來了,我們可以開一些舒肝解郁、調養氣血、活血化瘀等的中葯調理,也可以用飲食來調理治療。比如我們平時可以吃一些清淡、稀軟、易消化、富於營養的食物,忌油膩厚味、辛辣生冷、魚腥之物,食物宜煮食,忌煎炒烤烙,宜多喝開水,少食多餐。比較適合的食物有米粥、水果清涼性質的蔬菜瓜果,不宜食用的食物有辣椒、蒜菲、桃李、冷飲之類。相信對於改善亞健康的狀況是大有益處的。 3.在疾病的治療方面 (1)對呼吸道疾病的治療有較好療效,尤其是對上呼吸道感染(包括感冒、咳嗽、鼻炎、咽炎等)療效更好。大家知道,這些感染性疾病主要是由病毒或細菌引起,中葯具有抗菌殺菌作用,對病毒感染尤其具有良好的作用。目前西葯在抗病毒方面尚無特效葯物,因此中葯常常作為治療的首先葯物。中葯在治療病毒感染發熱等病症方面療效滿意。另外在治療呼吸道疾病中,中葯對肺炎、哮喘之類疾病有較好療效。 (2)對消化道病症的治療具有特長:中醫十分注重脾胃,對脾胃疾病有豐富的治療經驗,調理脾胃是中醫的特長。對於一些兒童疾病如小兒厭食、偏食、積滯、嘔吐、腹瀉、腹痛、疳積蟲症等療效甚好。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由消化道疾病引起營養不良等,通過調理脾胃能達到從根本上治療的目的,來提高消化吸收能力。 (3)對泌尿系統的治療也很好,比如急性腎炎、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征、腎結石、尿路感染等,中醫積累了很多好的經驗,事實上這類疾病看中醫的特別多。 (4)對於一些傳染性疾病如麻疹、水痘、腮腺炎、百日咳、小兒麻痹症、肝炎等,特別是經歷了2003年非典的檢驗,中醫中葯的作用和療效已為廣大群眾所認識。這些疾病大多是由於病毒感染引起的,如麻疹、水痘、肝炎、乙腦等,因此中葯的療效較好。

閱讀全文

與中醫臨床治療特色與優勢指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萬博動物醫院在線電話 瀏覽:380
臨淄愛佳寵物醫院 瀏覽:582
蘇泊爾養生壺怎麼樣打開 瀏覽:104
肝轉移的治療方法 瀏覽:845
養生壺如何做現磨咖啡 瀏覽:787
中醫治療失眠能根治嗎 瀏覽:391
望京附近看婦科好的醫院 瀏覽:773
治療葯物依賴的醫院 瀏覽:100
閔行區中醫院地址 瀏覽:543
治療頑固性失眠的葯物 瀏覽:489
石龍人民醫院體檢 瀏覽:507
盛京醫院婦科哪個醫生好 瀏覽:613
甘肅省人民醫院燒傷科 瀏覽:724
老年痴呆嚴重送康復醫院好嗎 瀏覽:185
治療糖尿病陽痿的中葯方 瀏覽:565
汕頭潮陽哪裡有寵物醫院 瀏覽:984
醫院婦科治療儀 瀏覽:758
興義博愛醫院婦科 瀏覽:749
湖北武漢兒童醫院電話 瀏覽:190
最好的傳染病醫院 瀏覽: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