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醫學如何認識小兒感冒
感冒是抄小兒時期最常見的外感病之一。其發病原因,主要由於小兒臟腑嬌嫩,肌膚疏薄,衛外不固,加之寒暖不知自調,易於感受外邪,常因氣候驟然變化,冷熱失常,外邪乘虛入侵,就會發生感冒。
若養育不當,孩子經常厚衣重被,深居室內,缺乏鍛煉,則抵抗力弱,更加重其易感性。
小兒感冒若能及時治療,一般症狀較輕,預後較好。但年幼體弱病兒臨床表現則較重,病情復雜,兼證較多。
小兒感冒的特點如下。
(1)熱多於寒。小兒感冒,易於入里化熱化火,辨證時對咽喉紅腫,即使舌苔薄白而潤,也要考慮為風熱感冒,縱有寒象,亦以寒包熱郁者多,辨證應當注意。
(2)易於夾痰。肺為嬌臟,易受外邪,小兒肺臟尤嬌,肺臟受邪,失於清肅,氣機不利,津液凝聚成痰,以致痰阻氣道、肺氣上逆,表現為咳嗽較劇,咳聲重濁,喉中痰鳴,苔膩脈滑,甚則肺氣郁閉。
(3)易於夾滯。小兒脾常不足,飲食失節,感冒之後往往影響運化功能,常致乳食停滯不化,出現脘腹脹滿,不思飲食,或伴有噯氣酸腐,嘔吐,泄瀉等症。
(4)易夾驚厥。小兒神氣怯弱,筋脈未盛,又易於熱化,若高熱傷津,筋脈失養,容易出現熱擾神明,常見驚惕啼叫,睡卧不寧,甚則驚厥抽搐、痙攣強直,舌邊尖紅,脈弦數。
B. 用中醫方式調理小兒感冒有效嗎
可以嘗試試一下,一定要在正規的中醫醫院嘗試,還是要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平時不要太矯情了,該鍛煉就得出去鍛煉一下的,你看村裡的小孩一般免疫力都很好的。
C. 防治小兒感冒中醫有哪些方法
方法很多哦,我給你講講
D. 關於小兒感冒,請中醫高人指點
你這是外感風寒內有積熱 俗話說的飲食夾寒 你不想用西葯的話就找一個專業中醫師看了 川貝蒸梨,蘿卜煮水這些現階段都沒用
E. 中醫怎樣看待小兒感冒
感冒是小兒最常見的疾病。中醫認為,小兒臟腑嬌嫩、肌膚疏薄、衛外不固,加之寒暖不能自調,易於感受外邪,常因四時氣候驟變二冷熱失常,外邪乘虛侵襲,就會發生感冒。究其原因,一是由於小兒在這一年齡階段,機體抵抗力弱,造成了其對感冒的易感性,這是內因;二是由於養育不當,更加重了易感性。因此,減少小兒感冒的發生是有可能的,主要應從養育著手,具體來說就是平時不要穿得太厚,遇有氣候突變及時增減衣服等。 小兒患了感冒,容易人里化熱。中醫稱小兒為「純陽之體」。金元醫家劉河間在其《 河間六書》 中說:「大概小兒病在純陽,熱多冷少也。」清代名醫葉夭士在其所著《 幼科要略》 中也說:「按被裸小兒,體屬純陽,所患熱病最多。」他們均揭示出,在病理情況下,因為機體陽亢陰虧,所以容易從熱化火。感冒當然也不例外,往往表現熱多於寒。如對咽喉紅腫者,即使舌苔薄白而潤,也要考慮為風熱感冒,縱有寒象,亦以寒包熱郁居多,臨證應當注意。 小兒感冒最重要的特點是,病情復雜,兼證較多。中醫認為,小兒肺常不足,肺失清肅,氣機不利,津液凝聚為痰,以致痰阻氣逆,此為感冒挾痰,表現咳嗽較劇、咳聲重濁、喉中痰鳴。舌苔厚膩,脈象浮滑。小兒脾常不足,飲食不節,感冒之後,往往影響運化功能,以致乳食積滯不化,阻滯中焦,此為感冒挾滯,即「挾食感冒」,表現院腹脹滿、不思飲食、嘔吐酸腐、口氣穢濁、大便酸臭或腹痛、腹瀉,或大便秘結,數日1 次,小便短赤,舌苔薄膩,脈滑礦小兒神氣怯弱、筋脈未盛,又因容易發熱,若被高熱熏灼,容易出現熱擾神明、抽痙動風,此為感冒挾驚,表現為驚惕啼叫、卧睡不寧、睡中咬牙,甚至驚厥,舌尖紅,脈弦。
F. 家中應常備小兒感冒的中成葯有哪些
中成葯劑量小,療效高,小兒感冒服用方便。常用者如下。
(1)九寶丹。具有發汗解表、止嗽化痰、健胃消食的功能。主要用於風寒感冒,症見怕冷發熱、頭痛肢酸、無汗、鼻塞、流清涕、咳嗽痰多、食慾不振等。每服1 丸(每丸3g),每日服2 次,溫開水送下。周歲以下小兒酌減。
(2)妙靈丹。具有清熱解表、止咳化痰的作用。適用於小兒外感風邪、肺胃蘊熱引起的頭痛、發熱、怕冷、無汗或微汗、鼻塞流涕、咳嗽痰多、咽喉腫痛、氣促作喘、口渴、面赤唇紅,甚至高熱不退,出現驚風抽搐等症。此丹是治療小兒感冒發熱、咳嗽痰多的常用成葯。
每服1 丸(每丸重1.5g),每日服2 次,薄荷煎湯或溫開水送下。
(3)回生救急散。簡稱救急散,大瓶重3g,小瓶重1.2g。該葯具有清熱解表、鎮驚化痰的作用。適用於小兒內有積熱、傷風感冒引起的身熱無汗、咳嗽痰盛、咽喉腫痛、大便秘結、小便黃赤、煩躁不安,甚至驚風抽搐等症,是治療小兒感冒發熱的常用成葯。尚可用於流感、肺炎喘嗽、隱疹不透、急熱驚風等症。每用0.6g,每日服2 次,溫開水沖服。周歲以內小兒酌減。
(4)小兒保元丹。具有清熱解表、鎮驚化痰之功。適用於小兒感冒風寒、痰熱內閉引起的怕冷發熱、無汗、鼻塞不通、流清涕、咳嗽痰盛、氣促作喘、面赤唇紅,甚至高熱不退、煩躁不安、神昏抽搐等症,是治療小兒感冒未解、里熱熾盛引起的高熱喘促為主症的常用中成葯。每服1 丸(每丸重0.9g),每日服2 次。薄荷、鉤藤煎湯或溫白開水送下。周歲以內小兒酌減。
(5)小兒感冒沖劑。能夠清熱解表,主要用於小兒感冒發熱,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均可應用。每袋24g,1 歲以內每袋分4 次服,1 ~ 3 歲每袋分3 次服,4 ~ 7 歲每袋分2 次服,8 ~ 12 歲每袋1 次服,每日服2 次。溫開水沖服即可。
(6)小兒至寶錠。簡稱至寶錠,是治療小兒感冒夾滯的常用成葯之一。該葯能夠清熱導滯、祛風化痰。適用於外感風寒、停食停乳引起的發熱、咳嗽痰多、嘔吐惡心、不思飲食、大便酸臭、手心發熱、煩躁不安,甚至神昏抽搐等症。蜜丸,每丸重1.5g,每服1 丸,每日服2 次,焦三仙煎湯或溫開水送下。周歲以內小兒酌減。
(7)香蘇正胃丸。又稱香蘇正胃丹,亦為蜜丸,每丸重1.5g,是治療小兒暑濕外感兼夾傷食停乳的常用成葯。該葯具有解表和中、消食行滯的功能。只要是夏暑季節貪涼飲冷所致的發熱怕冷、嘔吐、腹瀉、不想吃飯、尿少、腹痛、腹脹等症,均可應用。每服1 丸,每日服2 次,用溫開水送服。周歲以內小兒用量酌減。
(8)牛黃鎮驚丸。是治療小兒感冒夾驚的主要成葯之一。為蜜丸,每丸重1.5g。該葯具有清熱鎮驚、散風化痰的功能。適用於小兒素有內熱、感受外邪、痰熱內閉引動肝風所致的頭痛無汗、高熱不止、痰涎壅盛、氣促作喘、煩躁不寧、睡中驚惕,甚至神志不清、手足抽搐等症。每服1 丸,每日服2 次,薄荷煎湯或溫開水送下。周歲以內小兒酌減。
G. 中醫如何確診小兒感冒分型及治療
1.主證
(1)風寒感冒
發熱輕,惡寒重,無汗,頭痛,流清涕,噴嚏,口不渴,咽不紅,舌淡紅,苔薄白,脈浮緊或指紋浮紅。
治法:辛溫解表,疏風散寒。 方葯:荊防敗毒散
常用中成葯:風寒感冒顆粒、小兒解表顆粒等
(2)風熱感冒
發熱重,惡風,有汗或少汗,頭痛,鼻塞,流濁涕,噴嚏,咳嗽,痰稠色白或色黃,咽紅腫痛,口渴,舌質紅,苔薄黃,脈浮數指紋浮紫。
治法:辛涼解表,疏風清熱。 方葯:銀翹散 常用中成葯:風熱感冒顆粒、復方金銀花顆粒、銀翹解毒顆粒等
(3)暑邪感冒
發熱,無汗或汗出熱不解,頭暈,頭痛,鼻塞,身重睏倦,胸悶泛惡,口渴心煩,食慾不振,或有嘔吐、泄瀉,小便短黃,舌質紅,苔黃膩,脈數或指紋紫滯。
治法:清暑解表 、化濕和中 方葯:新加香薷飲
常用中成葯:暑濕感冒顆粒,藿香正氣顆粒等
(4)時邪感冒
起病急驟、全身症狀重、高熱、惡寒、無汗或汗出熱不解、頭痛、心煩、口赤咽紅、肌肉酸痛、腹痛、或惡心、嘔吐、舌質紅,苔黃,脈數。
治法:清瘟解表消毒 方葯:銀翹散合普濟消毒飲
常用中成葯:復方金銀花顆粒、抗病毒顆粒、四季抗病毒合劑
2、兼證
(1 )感冒夾痰
感冒兼見咳嗽較劇、痰多,喉間痰鳴。
治法:風寒夾痰者,辛溫解表,宣肺化痰;風熱夾痰者,辛涼解表、清肺化痰。
方葯:在疏風解表的基礎上,風寒夾痰者加二陳湯、三拗湯;風熱夾痰者加桑菊飲
(2)感冒夾滯證
感冒兼見脘腹脹滿、不思飲食、嘔吐酸腐、口氣臭濁、大便酸臭、或腹痛泄瀉,或大便秘結、舌苔厚膩。
治法:解表兼以消食導滯
方葯:在疏風解表基礎上加保和丸
(3)感冒夾驚證
感冒兼見驚惕哭鬧、睡卧不寧、甚至驟然抽風,舌質紅、脈浮弦
主證:解表兼以清熱鎮驚
方葯 : 在疏風解表基礎上加鎮驚丸
H. 中醫治療小兒感冒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1)辛溫辛涼並用。小兒感冒雖也分為風寒、風熱兩大證候,但臨專床以風熱證者為多。因屬為小兒一般里熱較盛,縱然屬風寒邪氣所傷,也容易化熱,若挾食滯則更易化熱,或熱為寒閉,反而引起其他變化。此時,單用辛涼葯則往往汗出不透,寒邪不去;單用辛溫葯,又常常熱不能解,反而助溫增熱。所以臨床一般採用辛溫辛涼並用,方能風寒風熱兩解。如熱仍不退,還需佐以清熱葯。
(2)注意標本兼顧。小兒感冒與成人感冒不同,主要區別在於兼夾證多。以感冒為本,則兼證為標,治療必須標本兼顧。小兒感冒常見兼證有三型:兼痰者宜佐以宣肺化痰,兼滯者宜佐以消食導滯,夾驚風者則佐以安神鎮驚或平肝熄風。
(3)結合小兒年齡、病情特點選擇用葯。葯物既要有效,還要容易為小兒接受。葯量與成人相比要酌情減少,不可過量。
(4)小兒衣食因不能自己調節,要加強護理,避免著涼,吃易消化的飲食。
(5)小兒感冒變化迅速必須注意密切觀察病情,以便及時做出處理。
I. 中醫怎麼治感冒
感冒是感受風邪,邪犯衛表而導致的常見外感疾病。臨床表現以鼻塞、流涕、噴嚏、咳嗽、頭痛、惡寒、發熱、全身不適、脈浮為特徵。本病四季均可發生,尤以冬春兩季為多。病情輕者多為感受當令之氣,稱為傷風、冒風、冒寒;病情重者多為感受非時之邪,稱為重傷風。在一個時期內廣泛流行、病情類似者,中醫稱為時行感冒。 1....風寒感冒 當出現惡寒重、發熱輕、無汗、頭痛、肢節酸痛,或鼻癢噴嚏、時流清涕、咽喉發癢、周身不適、咳嗽痰稀白、口不渴或喜熱飲、舌苔薄白、脈浮或浮緊時,為風寒感冒。治療以辛溫解表,可選用荊防敗毒散、通宣理肺丸、麻黃止嗽丸、小兒四症丸和參蘇理肺丸。可用生薑、蔥白煎湯為葯引。忌用桑菊感冒片、銀翹解毒片、羚翹解毒片、復方感冒片等。 2.風熱感冒 當出現惡寒輕、發熱重、汗泄不暢、頭漲痛、面赤、咳嗽、痰黃或黏、咽燥或咽喉乳蛾紅腫疼痛、鼻塞流黃濁涕、口乾欲飲,舌苔薄白或微黃、舌邊尖紅、脈浮數時,為風熱感冒,是感冒中最為常見的一種類型。值得一提的是,人們常說的流行性感冒(俗稱流感)往往屬於風熱感冒這一類。治療以辛涼解表為主,應選用桑菊感冒片、銀翹解毒片、VC銀翹片、清熱解毒口服液、復方感冒靈片等。忌用羌活丸、參蘇理肺丸、通宣理肺丸等。 3. 暑濕感冒 當出現身熱、微惡風、汗少、四肢倦怠或疼痛、頭重頭痛、鼻流濁涕,或口中黏膩、渴不多飲、胸悶脘痞、泛惡、腹脹、大便或溏、小便短赤,苔薄黃、脈濡數時,為暑濕傷表。治療以清暑祛濕解表,應選用藿香正氣水、香薷散等。不能選用保和丸、山楂丸、香砂養胃丸等。 4. 體虛感冒 體虛之人,衛外不固,感受外邪後,常纏綿難愈,或反復不已。其病邪屬性仍不外四時六淫。陽氣虛者,感邪多從寒化,且易感受風寒之邪;陰血虛者,感邪多從熱化、燥化,且易感受燥熱之邪。治療不可過於辛散,單純祛邪,強行發汗,當扶正祛邪,在疏散葯中酌加補正之品。 氣虛感冒多見於久病體質虛弱的患者,當氣候變化稍微大一些的時候就容易患病。惡寒較重、發熱、無汗、頭痛身楚、咳嗽、痰白、咳痰無力、氣短懶言、反復易感,舌淡苔白,脈浮無力。治則應以益氣解表為宜,常用參蘇飲加減。常用葯物:黨參、茯苓、甘草、蘇葉、葛根、前胡、半夏、枳殼、桔梗等。 陰虛感冒多出現身熱、微惡風寒、少汗、頭昏、心煩、口乾、乾咳少痰,舌紅少苔、脈細數。治則以滋陰解表為主。常用加減葳蕤湯為宜。常用葯物:玉竹、甘草、大棗、豆豉、薄荷、蔥白、桔梗、白薇等。 注意事項 本病在流行季節須積極防治。生活上應該慎起居、適寒溫,在冬春季尤其注意防寒保暖,盛夏也不可貪涼露宿。注意鍛煉,增強體質,以御外邪。 易患感冒者,可以堅持每天按摩迎香穴,冬春風寒當令季節,可服貫眾湯(貫眾、紫蘇、荊芥各10克,甘草5克);夏令暑濕當令季節,可服藿佩湯(藿香、佩蘭各5克,薄荷1.5克);如時邪毒盛,流行廣泛,可用貫眾、板藍根、甘草煎服。流行季節,應該盡量少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場所,防止交叉感染。室內可用食醋熏蒸,每立方米空間用5~10毫升,加水1~2倍,加熱熏蒸2小時,每日或隔日1次,以消毒空氣。 中葯煎服法要注意,湯劑煮沸後10分鍾即可,趁熱服,成葯用溫開水送服,服後避風覆被取汗或進熱粥、米湯以助葯力。得汗、脈靜、身涼為病邪外達之象,無汗是邪尚未去。出汗後尤應避風,以防復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