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傳統中醫中有心理醫生嗎
中醫心理療法亦稱「意療」,是一種運用中醫心理學的理論和技術,治療情緒、精神障礙和某些軀體疾病的方法。可用於精神科臨床且較為獨特的主要有情志相勝法、陰陽相勝法、移精變氣法及祝由法等。
一、情志相勝法
是按五行相剋的規律,採用一種情志克制另一種過亢的情志。《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怒傷肝,悲勝怒;喜傷心,恐勝喜;思傷脾,怒勝思;憂傷肺,喜勝憂;恐傷腎;思勝恐。」神經症患者多見的情志為:怒、思、悲,當崩普通心理療法無效時,採用此法,往往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現代心理學認為其作用機理是:可解除致病情志量,改變情志刺激方向,並可使刺激內容重新組合。具體方法有憤怒療法、喜樂療法、驚恐療法、悲哀療法等。臨床上可用憤怒之法治療因思慮過度損傷脾土的不能食、不寐、郁證等疾患,另外某些癲狂、癰證的治療也可配台使用此法。對於因為過度悲傷所致的心痛、心下痞結、胸膈不舒諸症可以喜樂療法治之。
驚恐療法可用來治療過喜所致之病,如笑不休、不寐、癲狂等。在使用本法時要注意控制刺激強度,用作治療的情致刺激,必需超過、壓倒致病的情致因素,而又中病即止,且要根據病因選用有針對性的情致刺激;
二、陰陽相勝法
是根據陰陽屬性的不同,多採用相反方向的調節,以打亂病人原有的病理節律。如氣逆所致人體上部發生的病症,為了降逆,須選用恐嚇的情感治之。因「恐則氣下」,可鎮上逆之氣。《靈樞一雜病》篇說:「噦,……大驚之,亦可已。」
即是本法的具體應用。又如,氣血瘀結人體上部,為了行氣破瘀,根據其在上者「因而越之」的原則,選用怒的激烈情感治之。「怒則氣下」.氣行則血行,瘀血隨上逆之氣而吐出,病漸轉愈。另外用此法調節不良情感,在臨床運用上有其廣泛的實用性,值得借鑒。
❷ 中醫心理治療為什麼對葯物治療比較重視
中醫的基礎理論是對人體生命活動和疾病變化規律的理論概括,它主要包括陰陽、五行、版運氣、臟象、經絡等權學說,以及病因、病機、診法、辨證、治則治法、預防、養生等內容。
中醫心理治療,是靈活的運用傳統的中醫療法去作用於有機體,使之漸進性的趨於一個有機平衡!
❸ 幾種中醫常見的心理療法
心理治療方法在中醫學中的內容是十分豐富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在心身疾病的治療中, 它的作用有時比葯物治療更顯得很重要。因為心理治療通過語言行為直接影響患者的認知和情緒, 影響著心身疾病的發生、發展與轉化, 所以運用好心理療法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做一個好的心理醫生、心身疾病科醫生其難度亦是很大的。 當今社會, 尤其是經濟發達的國家, 心理治療的應用愈來愈普遍。美國臨床心理學具有龐大的網路系統,上至總統, 下至普通百姓離不開心理醫生。處於經濟不發達的我國,「心病還須心葯醫」, 一直是流傳悠久、臨床廣為使用且極為實用的醫學格言, 對人類的健康和醫學的發展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現將中醫常見的心理療法介紹如下。 1.疏神開心法 醫者待患者如知己, 以誠相待,使患者把心中的疑慮講出, 再針對性的加以解釋, 使患者心情舒暢, 心身健康, 謂之疏神開心法。 疏神開心法, 是一種最基本的心理治療方法, 類似於現代醫學的心理咨詢、心理疏導。疏導的前提是患者疏泄, 或為自動疏泄, 或為引導疏泄, 不論是哪種疏泄方式, 都要給予同情、關懷, 並以十分耐心的態度、巧妙的語言, 引導其無所顧慮, 暢所欲言。疏泄完畢, 要科學地分析與解釋。分析要客觀、要現實、要指出患者認知系統中的非理性成分, 讓患者了解不良情緒來源於自己本身, 只要能夠使患者改變其想法, 放棄非理性信念, 接受理性的生活哲學, 就可避免非理性信念的困擾, 即避免負性情緒的困擾。 2.定情安神法 《素問·上古天真論》說:「恬淡虛無, 真氣從之, 精神內守, 病安從來。」患重病或傷殘者的心理壓力很大。或因工作、經濟、家庭等原因, 亦可導致患者悲觀厭世情緒產生。臨床上安定病人的情緒,鼓勵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消除雜念, 積極配合治療, 謂之定情安神法。 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 惡性腫瘤患者的心身障礙研究日益受到國內外醫學界的重視。對於癌症可否告知患者本人等問題臨床仍有爭議。筆者通過臨床觀察發現, 對於陰陽平和型性格的患者, 把病情告知患者有利於安神, 利於治療, 利於避免不必要的猜疑, 利於患者盡快穩定病情, 恢復鎮定和自信, 利於提高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 3.情志相勝法 依據五行相勝的制約關系, 用一種情志去糾正相應所勝的另一種情志, 可以有效地治療心身疾病, 為之情志相勝法, 它包括悲勝怒、怒勝思、恐勝喜、喜勝悲五種情志相勝的心理療法。 情志相勝療法, 又稱五志相勝、以情勝情、以情治情、以情移情、心理制約等療法。它是應用情志相勝的機理, 通過轉移病人的思想情緒, 改變其心理狀態, 達到心態平衡的一種方法。張子和在《儒門事親》中對此有精闢的論述:「悲可以制怒, 以愴惻苦楚之言感之; 喜可以治悲, 以虐浪喜樂之言娛之; 恐可以治喜, 以禍起倉卒之言怖之; 怒可以治思, 以侮辱欺罔之言觸之; 思可以治恐, 以慮彼忘此之言奪之。 4.以理譴情法 以理譴情法, 是一種以理智駕馭情感的治法, 實際上是說理開導式療法。《醫說·心疾健忘》:「求醫若明理, 以求與其有病而治以葯, 孰若抑情而予治情, 斯可順理亦漸明, 若能任理而不任情, 則所養可謂善養者矣, 防患卻疾主要在於滋也。」可見, 以情譴情式的心理治療, 就是通過給患者講解清楚病因、危害、後果後, 使患者通達情理。因為「人之情, 莫不惡死而樂生」《靈樞·師傳》。 《內經》「告之以敗」, 即告訴患者患病原因、危害與禁忌;「語之以善」, 即指出治療疾病的正確途徑, 鼓勵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導之以便」, 即誘導患者根據具體情況, 創造治癒疾病的條件和方法;「開之以苦」, 即開導病人, 排除精神上的苦悶, 解除思想包獄,使其心態平衡。 5.移情調志法 中醫認為, 當憂愁、悲哀、抑鬱之情纏繞心際, 難以解除之時, 當用移情調治法治療。治療手段是通過言語、行為、環境影響, 將其注意轉移、負性情緒排遣, 心志改移, 使之從不良心態中解脫出來。其機理在於給患者一個「在於彼而忘於此」的良好環境, 即移情調治的環境。實際上, 移情調治法與中醫文獻中的移情變氣法類同, 同是一種「心機一轉的妙術」。如聽曲、談笑、弈棋、書法、賦詩、種花、垂釣、登城觀山、益友清談, 都是舒暢和轉移情志的重要手段。 6.支持性心理治療 支持性心理治療也稱一般性心理治療, 是其他各種心理療法的基礎。支持性心理治療的特點是, 按照病人的具體情況, 給予感情上的安慰和支持, 消除他們對疾病的誤解和疑慮, 鼓勵他們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增強心理防禦能力, 不觸及患者的隱私, 不揭露患者內心的矛盾沖突, 包括致病的情緒因素。其治療特點是解釋、保證、安慰、鼓勵。假如患者的精神壓力過大, 患者暫時處於心理代償失調狀態時,醫生給患者首先提供心理上的支持, 減輕焦慮、緊張,使患者在較短的時間內安定下來。有些患者只有軀體症狀, 查不出相應的體征, 或僅有輕微的體征, 但主訴較重, 疑慮較多, 對醫生的診斷和治療不大相信, 在這種情況下, 醫生要用較多的時間予以心理上的支持, 鼓勵他們盡可能地放鬆情緒, 必要時予以保證的言語, 以消除患者的疑慮。 7.暗示療法 暗示療法是指醫者通過給患者施以積極的暗示來消除或減輕病痛的一種方法。暗示是個體無意中接受了人或環境, 以非常的方式向其發出信息後做出反應的一種特殊心理現象。由於各種信息都能起到暗示作用, 故語言、文字、表情、手勢、姿態等均可作為暗示手段。如醫生給患者「沒關系, 不要緊,病不重」的暗示, 可以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 又如同病室同種的患友痊癒出院, 這是環境暗示。實踐證明, 醫者根據病情需要, 給予積極的語言、表情、榜樣、情境等暗示, 可以取得較好療效。其適應證除癔病和其他神經症(如恐懼性神經症、焦慮性神經症) 外, 對疼痛、哮喘、心率過速、陽痿、性冷淡等心身疾病都有療效。另外, 醫護人員應盡量避免給患者造成「病重」「預後不良」等悲觀消極暗示。中醫心理療法除上述七種療法之外, 還有默坐澄心心法、以詐治詐法、解除心因法以及現代醫學應用的生物反饋法、行為療法、催眠療法、精神分析法等。這些療法在心身疾病的治療上同樣具有重要的作用。 心理治療方法的選擇是心理療法成敗的關鍵, 像「性好吉」而詐病時, 張仲景認為以「危言」恐嚇效果好;對多慮不解之症, 如果過分安慰不僅無效反而認為是假的, 故張子和不用安慰開導法, 而用怒勝思的情志相勝療法; 對於達官貴人、性多驕子, 常難聽於忠告, 不論於理者, 華佗文摯只好以怒治之。 現在, 心理療法已得到廣大醫者和患者的普遍認可, 在心身疾病的治療中發揮著較大的作用。但不容否認, 中醫心理療法還不夠全面、系統, 故在實際應用中可根據患者的自身症狀選擇有針對性的一項或數項心理治療方法合用或並用, 只要選擇好治療方法, 發揮好醫生的藝術和技巧水平, 心理治療就會成功。
❹ 心理問題是越來越常見,抑鬱症如何通過中醫的手段治療
隨著心理問題的日益頻繁,人們對這種情況越來越感興趣。對人來說,生活中很多人的情緒是波動的,正常的情緒起伏是常見的,所以沒有必要迴避,首先,情緒問題比較嚴重。如果情況變得嚴重,我們必須採取一些措施。改進。越來越多的人對它感興趣。隨著心理問題的日益頻繁,人們對這種情況越來越感興趣。對人來說,生活中很多人的情緒是波動的,正常的情緒起伏是常見的,所以沒有必要迴避,首先,情緒問題比較嚴重。如果情況嚴重,我們必須採取措施加以改善。
抑鬱症患者除了葯物治療外,心理治療也不容忽視。心理治療對患者的後續發展和預後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治療抑鬱症患者的過程中,要注意保持生活規律,安排好活動和娛樂時間,外出參加活動,多與外界接觸,增加生活樂趣,增強自信,提高生活質量。
治療抑鬱症有很多方法。其中,中醫葯是最常用的治療方法之一,但抑鬱症的治療需要更多的適應,只有冷靜下來才能更好的治療。這種療法可以更快地看到治療抑鬱症的效果。
❺ 中醫心理學的中醫心理學(董湘玉著)
書 名: 中醫心理學
作者:董湘玉
出版社: 人民衛生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7
ISBN: 9787117089937
開本: 16
定價: 19.00 元 第一章中醫心理學概論
第一節中醫心理學的概念
第二節中醫心理學簡史
第三節學習和研究中醫心理學的意義和方法
第二章中醫心理學理論基礎
第一節形神合一論
第二節心主神明論
第三節心神感知論
第四節五臟神志論
第五節人格體質論
第六節陰陽睡夢論
第三章中醫心理學臨床基礎
第一節中醫心理疾病的病因病機
第二節中醫心理疾病診法與辨證
第三節中醫心理疾病治療原則
第四章心理疾病中醫常用治療方法
第一節意療
第二節中醫行為療法
第三節氣功療法
第四節音樂療法
第五節針灸療法
第六節葯物療法
第五章常見中醫心理疾病
第一節郁證
第二節卑栗
第三節不寐
第四節臟躁
第五節百合病
第六節梅核氣
第七節癲狂
第六章中醫心理養生
第一節中醫心理養生原則
第二節中醫心理養生常用方法
第三節中醫個體心理保健
主要參考書目
……
❻ 中醫能治療心理疾病嗎
什麼是健康的人來,
西醫說先做自病變檢查所有檢查做完了,看看單子各指標都沒超過,西只能說沒查你有病。
中醫說,神守、身壯,能吃能睡,無病。所以中醫更多的關注在神識方面,心理也是神識的一部分,而西醫只關注形態,也就是生理。
希望你能懂
❼ 常用的中醫心理治療方法
用中葯調理肝臟的燥郁,平衡機體。
❽ 中醫怎麼治療心理疾病
傳統中醫認為身心不二、身心一源,即身體狀態與心理活動及情緒有直接的關系內,互相影響。
人們平容時產生的壓抑、悲觀、失落、易緊張,愛發火等負面情緒,除了與自己的心理有直接關系,也有可能是由於身體不調,進而影響到心理活動。打開經脈,開闊心胸,可以使情緒得以有效的控制,人的心情也會變得良好。
同樣良好的心情又會改善人的身體狀態,使人輕松愉快。負面情緒過多容易損害身體。人不能總處於自我封閉,或長時間壓抑的環境中,不然身體會變得越來越差,只有走出來,多交流正能量,與開朗樂觀愛動的人在一起,人的身心才能共同提高。
❾ 中醫能治心理疾病么
可以治療的,這個情況與中醫病名「臟燥」有一比。有興趣的話,你不仿翻閱資料(或網路)了解一下。
❿ 中醫為什麼能治療心理疾病
心理類疾病--強迫症、自閉症、焦慮症、恐懼症等諸多癥候是西醫的稱謂,中醫對上述諸多癥候歸納為--情志類疾病。強迫症、自閉症、焦慮症、恐懼症只是疾病的發生,發展不同階段與程度輕重變化的不同反應症狀;例如最初出現的自閉症,不願與人接觸,進而發展為強迫症,強迫症病理特徵是反復加重復的思考或行為動作,其發病機制是心虛脾郁,進而可發展為焦慮症;焦慮症的病理特徵是:敏感、煩躁、悲觀、憂愁、悲傷、易怒、心情沉重等等,其發病機制是體內的經絡、脈道被痰飲、淤血等實邪物質所阻塞;另一方面體內的氣血虧虛,而運行不暢,最終導致人體的五臟六腑及大腦都受到損傷、故發病。焦慮症的繼續發展可發生為恐懼症,恐懼的病理特徵是:緊張、驚慌、惶惶不可終日,一有風吹草動(平常人看來很正常的種種現象)患者都感到極度難受,驚恐萬狀,不能鎮定自己的情緒,嚴重患者常有大難臨頭,瀕於死亡之感,不可言狀。恐懼症的發病機制是:心、肝、腎三臟皆受到傷害所致。 患者們會問為什麼心理情志類疾病與人體的氣血,內臟有關系?簡單的講,人體的構造是由內、外兩大部分構成。外表:身體軀干,大腦、皮膚肌肉等、內部:血液、經絡、五臟六腑等 。而人體的任何一個地方出現故障或問題都會直接影響到人的整體,因為人體內有豐富的血、氣、神經,它們在人體內已形成了一張非常密集的網,任何微小的感覺都會被作為訊息、訊號迅速傳遞全身,因此如果人的大腦出了故障,信息可傳遞給體內的各個器官,從而對這些器官(中醫叫五臟六腑心、肝、脾、肺、腎、大小腸、膀胱、胃、膽、子宮等)造成影響或者傷害,一旦這些器官受到損傷就會導致一系列的體內重大病理反應。自然大腦的受到的反應和病理損害就最為直接和強烈。因此,人首先在感覺上就很難受,這種感覺上的難受就是我們今天談到的各種症狀的心理情志類疾病。 前面談到的諸多症狀,心理感覺與難受盡管千奇百怪,千變萬化,其實都是虛無的,我們不要去追逐這些感覺和情緒,更不要去研究這些如煙雲的思緒由來,回過頭來找准疾病的發生根源—源頭、才能徹底根治心理疾病。 中醫依靠什麼治療心理類疾病?中醫的基礎理論是建立在對人體從外及里的透徹理解以及把人體看成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這個整體不僅僅指人體物質本身,更包含這個肉體所煥發的精神與思想,如果精神與思想出現了故障,很容易的自然而然的就會找到精神思想的發源地—人的大腦,以及與大腦密切相關的人體氣血、津液、經絡、臟、腑一系列血肉關系!找到了發病根源就等於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這就是傳統中醫治療心理疾病的強大理論根據。當然,心理情志類疾病總的發病病機和病因我知道,但不同患者的病因和患病時間長短是有區別的,因此在辨證和治療上應有所區分。 關於中醫的「辯證「一詞之解釋:中醫通過對病人的觀望:看氣色、舌苔、聞聽對病人的氣味、氣息、呼吸,問詢具體症狀;切脈,這四個程序就叫「四診」。然後根據醫者所掌的中醫理論知識如:八綱,六經,衛氣營血,氣血津液,三焦,臟腑,經絡,陰陽五行理論等來加以綜合分析判斷,從而得出結論:得病的部位,性質,氣血,陰陽盛衰,臟腑之間的相互影響等等,進而確立治療法則,組方用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