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慢性蕁麻疹的中葯治療(經驗之談--急求)
蕁麻疹中醫稱為「癮疹」,是皮膚科常見病、多發病之一。以突然發作、皮膚出現鮮紅色或蒼白色風團、癢而不痛、時隱時現、消退後不留痕跡為特徵。本病多發生於冬春季節,病史長短不一易反復發作,一般病程在3個月以上者稱為慢性蕁麻疹。
本病病因復雜,現代醫學認為,與機體對某些物質過敏、產生變態反應有關。中醫則認為是由於「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所造成。由於人體正氣相對虛弱,且患者體質各異,或內有食滯、邪熱,復感風寒、風熱之邪;或平素體弱,陰血不足,皮疹反復發作,經久不愈,氣血被耗;或患有慢性疾病(如腸寄生蟲、肝炎、腎炎、月經不調等)致內不得疏泄,外不得透達,郁於皮膚腠理之間,邪正交爭而發病。臨床上多發於女性,尤以中青年為多見。
本病西醫除給以抗過敏、封閉、自血療法外,尚無確切療效。中醫在治療本病時,各家辨治不一,筆者在臨床上多應用治療皮膚病「扶正祛邪」的基本治法,採用明代陳實功所創「消風散」為主方加減,以臟腑辨證統之,取得較好療效。
簡介如下:1、凡本病患者證見脘腹脹滿或惡心嘔吐,或泄瀉,或便秘者,均可從脾胃辨證。其濕熱者用霍香正氣散去燥熱之品。加入茵陳、苦參、白鮮皮等;其虛寒者宜用建中,理中之輩;中虛渲滯,陽氣不伸者宜用升陽益胃腸;寒熱錯雜者宜辛開苦降用半夏瀉心湯;大便秘結者宜表裡雙解用防風通聖丸。
2、凡本病患者證見咽喉干疼,或咳嗽,或有過敏性鼻炎史,易感冒等,均可從肺系辨證。其氣虛表不固者宜用玉屏風散;肺熱者,可選用麻杏石甘湯、麻黃連翹赤小豆湯。
3、凡本病患者性情急躁、煩躁易怒或情志抑鬱者,或女性伴有月經不調、痛經者,均可從肝經辨證。遵「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治法,其血熱者宜用犀角地黃湯加荊芥、防風、白蒺藜等,或用羚角鉤藤湯加減;肝鬱者宜用逍遙散;血虛者宜用當歸飲子,血瘀者宜用通經逐瘀湯。
4、凡本病患者伴有心悸、怔忡或失眠多夢者,均可從心系辨症。其心陰虛者宜用天王補心丹,心陽虛者宜用桂枝加龍骨牡蠣湯。
5、凡本病患者證見腰膝酸軟者,均可從腎辨證。腎陰虛者宜用六味地黃丸,腎陽虛者宜用二仙湯。
慢性蕁麻疹除內服葯外,使用中葯外洗亦有一定療效。外洗方:白礬、蠶砂、芒硝、荊芥、苦參各二十克水煎外洗,一日數次。
蕁麻疹也叫風疹塊或鬼風疙瘩,是一種過敏反應性疾病。起病快,皮膚出現大小不等的淡紅色或蒼白色風團狀皮疹,瘙癢,並伴有刺痛或燒灼感,皮疹消退迅速,常反復發作。中醫將蕁麻疹分為三型。
風寒型:皮疹呈淡紅色,瘙癢,每逢天氣寒冷容易發作,發作時病人感周身怕冷 ,可有低熱, 舌苔薄白。治療時,可酌情選用以下具有疏風散寒的驗方。
荊芥6克,防風6克,蟬衣3克,銀花10克,甘草3克。
用法:每日一劑,水煎分2次服。
浮萍6克,麻黃3克,地膚子10克,防風4克,皂角刺4克。
用法:每日一劑,水煎分2次服。
荊芥穗30克。
用法:研成細粉,用紗布包好,撒在皮膚上,用手來回揉搓,直至皮膚發熱為度。
風熱型:皮疹呈深紅色,常在天氣溫暖時發生,瘙癢難忍,全身發熱,口乾心煩,大便干,尿黃,舌苔黃。治療時,可酌情選用以下具有祛風清熱的驗方。
麻黃3克,連翹10克,赤小豆10克,白蘚皮10克。
用法:每日一劑,水煎分2次服。
僵蠶12克,蟬蛻6克,苦參6克,姜黃3克,米酒50毫升,蜂蜜15克。
用法:將前四味葯共研成細粉,然後用米酒和蜂蜜調服。
青蒿適量。
用法:用青蒿直接搓患處,如無鮮品,可用干品泡濕後搓患處。
百部15克,白酒100毫升。
用法:用白酒煎煮百部,然後用紗布蘸葯酒擦患處。
血虛型:皮疹紅色,瘙癢輕,常在午後或晚間發生,伴有低熱,心煩不安,口乾不想喝水,舌質淡紅無舌苔,治療時,可酌情選用以下具有養血疏風的驗方。
當歸10克,熟地15克,白芍10克,川芎10克,黃芪10克,白蒺藜15克,何首烏10克,荊芥9克,防風10克,甘草6克。
用法:每日一劑,水煎分2次服。
當歸10克,生地15克,赤芍10克,僵蠶10個,蟬蛻6個。
用法:每日一劑,水煎分2次服。
干荔枝14個,紅糖30克。
用法:將荔枝加水適量,煎沸15分鍾,加入糖,喝湯吃荔枝,連用7日。
蛇蛻6克,雞蛋2個。
用法:先煎蛇蛻,煮沸後打入雞蛋,待雞蛋熟後,吃蛋喝湯。
蒜苗30克,雞蛋皮20克。
用法:共入鍋中,加水煎煮,熏洗患處,每日1~2次。
㈡ 慢性蕁麻疹中葯治療法
你好,患了蕁麻疹可吃些抗過敏葯物氯雷他定,也可用中葯治療,如防風通聖丸,浮萍丸等.但中內葯同西葯一樣,只起抗過容敏作用,若過敏原不除,停葯後病情同樣會反復.目前還很難說通過長期服中葯調節人體免疫力,就能把過敏狀態轉為正常,使患者再遇塵蟎,蟑螂等過敏原不會發生過敏.所以,還是建議在遠離過敏原的同時努力提高自身免疫力.
㈢ 治療慢性蕁麻疹的中葯
中醫治療【蕁麻疹方葯】荊芥穗6克,防風6克,僵蠶6克,金銀花6克,回牛蒡子9克,丹皮9克,紫背浮萍答6克,干生地9克,薄荷5克,黃苓9克,蟬衣5克,生甘草6克。水煎時間不宜過長,每日一劑,分兩次涼服。忌辛辣、發物。
最好不要相信偏方,到醫院進行治療。
㈣ 治療慢性蕁麻疹吃什麼中葯
淘寶搜索 劉景軍中醫蕁麻疹散專業治療慢性蕁麻疹寒冷性蕁麻疹劃痕蕁麻疹
㈤ 中葯治療慢性蕁麻疹好嗎
蕁麻疹俗稱風團、風疙瘩、風疹塊,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由各種內因素致使皮膚粘膜血管發生暫容時性炎性充血與大量液體滲出,造成局部水腫性的損害。 蕁麻疹要及早治療,後期治療更困難,專家為你解答早期中葯治療慢性蕁麻疹: 1、凡本病患者伴有心悸、怔忡或失眠多夢者,均可從心系辨症。 2、凡蕁麻疹患者證見脘腹脹滿或惡心嘔吐,或泄瀉,或便秘者,均可從脾胃辨證。 3、凡本病患者證見咽喉干疼,或咳嗽,或有過敏性鼻炎史,易感冒等,均可從肺系辨證。 4、凡本病患者證見腰膝酸軟者,均可從腎辨證。。 5、凡蕁麻疹患者性情急躁、煩躁易怒或情志抑鬱者,或女性伴有月經不調、痛經者,均可從肝經辨證。 以上是山東省皮膚病醫院 專家就中葯治療慢性蕁麻疹做了簡單介紹,如果您還在尋找治療蕁麻疹的辦法,切不可聽信偏方,一定要咨詢專家,不要錯過治療的最佳期限。您可以在線咨詢我院在線專家。
㈥ 慢性蕁麻疹最佳中葯治療方法
慢性蕁麻疹的最佳治療方法是中醫辯證治療。慢性蕁麻疹,因其病勢專纏綿,歷久不愈,反復發屬作,故有時又稱為頑固性蕁麻疹。80年代以後,臨床上對此病頗為重視,其病機多責之於虛、濕、風、瘀;治療方面,主張益氣固表、清理濕熱、祛風止癢、養血和營、活血祛瘀等,尤其是久病風邪人絡,認為宜選用內服中葯調理過敏體質。
治療慢性蕁麻疹除了採取治療措施外還需做好生活調理、防護措施。
【生活調理
】
(1)對麻疹患兒應早發現、及時隔離、及早治療。隔離患兒不要出門,易感小兒不串門。
(2)良好的護理有助於本病的恢復,並可減少並發症。有的護理得當,可不治而愈。假如護理不當,就會發生嚴重的並發症,此時要及時採取其他治療措施。
(3)室內溫度要適宜,不可忽冷忽熱。保持空氣新鮮。燈光要柔和,避免強光刺激眼睛。
(4)勤擦洗皮膚,注意清潔口鼻,假如眼眵過多者,可用生理鹽水或溫開水輕輕擦洗。
(5)足夠飲水,在出疹期給於清淡易消化食物,進入恢復期應及時適量添加營養豐富的食物。
㈦ 中葯治療蕁麻疹
蕁麻疹是一種過敏性炎症性皮膚病,是臨床上的常見病、多發病。患病初期,在皮膚出現紅斑、水腫的基礎上出現密集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皰等,泡破後出現糜爛、滲水、結痂、脫屑等。覺瘙癢,搔抓可以引起糜爛、膿泡、出血、苔癬樣變等,另外可以從原發部位向周圍擴散,泛發全身,形成紅皮玻患病後瘙癢難忍。
【蕁麻疹治法】健脾除濕,疏風和血
【蕁麻疹方葯】多皮飲地骨皮9克,五加皮9克,桑白皮15克,乾薑皮6克,大腹皮9克,白蘚皮15克,粉丹皮9克,赤苓皮15克,冬瓜皮15克,扁豆皮15克,川槿皮9克
【用法】水煎,一日兩服,忌辛辣油膩腥滋膩之品。
【蕁麻疹按語】方中赤e68a847a6431333335333164苓皮、冬瓜皮、扁豆皮、大腹皮健脾利濕,滌清腸胃之積滯;乾薑皮取其幸溫和胃,固表守而不走;白蘚皮、川槿皮驅風止癢;丹皮涼血和血化斑;地骨皮、桑白皮瀉肺而清皮毛。
血熱症【蕁麻疹症狀】皮疹紅色,遇熱則加劇,得冷則減輕,多夏季發病,苔薄黃,脈浮數。
【蕁麻疹治法】疏風解表,清熱止癢。
【蕁麻疹方葯】荊芥穗6克,防風6克,僵蠶6克,金銀花6克,牛蒡子9克,丹皮9克,紫背浮萍6克,干生地9克,薄荷5克,黃苓9克,蟬衣5克,生甘草6克
【用法】水煎時間不宜過長,每日一劑,分兩次涼服。忌辛辣、發物。
【蕁麻疹按語】此方以荊芥、防風、薄荷、蟬衣為主要葯。荊芥辛苦而溫,芳香而散,氣味輕揚入氣分,驅散風邪;防風其氣不輕揚,能散入於骨肉之風,故宣散在表之風邪,用防風必用荊芥;薄荷清輕涼散,善解風熱之邪,又能疏表透疹解毒;蟬衣涼散風熱,開宣肺竅,其氣清虛,善於誘發。以上四味葯,表散作用較強。牛蒡子疏散風熱解毒透疹;浮萍輕浮升散,善開主竅;僵蠶祛風散結,協助上述四味主要葯以透達表熱之邪。金銀花、黃苓解毒清肺熱以泄皮毛之邪;丹皮、干生地理血和血;生甘草解毒調和諸葯。
溫馨提示:中醫治療蕁麻疹固原很好,但是見效比較慢。目前,經國內外皮膚病專家多年的臨床實踐經驗,針對蕁麻疹發病機理入手,精心研製的歐淇貝康抗菌乳膏,具有清毒化濕、清血除風、化瘀解毒的良好治療效果,對久治不愈的慢性頑固性蕁麻疹以及急性蕁麻疹都有很明顯的療效,此法可以從根本上解決了蕁麻疹患者的病痛和煩惱
㈧ 有沒有徹底根治慢性蕁麻疹的中葯方
夏季一到,有人歡喜有人愁,喜的是終於可以拿出壓在箱底的漂亮夏衣了,愁的是蕁麻疹又來了,及其影響美觀,還經常犯癢,嚴重影響正常生活。
案例一:孫女士家住廣東中山,7歲的兒子仔仔,每到夏天一出汗一熱然後就起蕁麻疹,每天晚上都癢得睡不著,一直撓。
案例二:北京的趙先生,有慢性蕁麻疹已經三年了,夏天他最愛做的事情就是吹著冷風,吃著西瓜、冷飲,好不快活,可是隨之而來的是蕁麻疹的發作,而且越抓越癢,越抓越腫。
案例三:廣州的衛先生,今年35歲,去年五一假期,外出旅遊回來後,他發現自己的皮膚發癢起疙瘩,而且一抓就連成片。起初,他並沒有在意,直到最近症狀越來越重,吃葯已經完全控制不住了,衛先生才去醫院看。
專家分析:春末夏初是蕁麻疹的多發季節,蕁麻疹對很多人來說雖不是什麼大病,但一旦發作,患者會出現皮膚發癢、起小紅疹子等症狀,非常折磨人。因此,患了蕁麻疹之後,要積極治療。
引起蕁麻疹的發病原因:
1、天氣炎熱,人體出汗較多,汗腺的分泌消耗很多能量。
2、晝長夜短,悶熱天氣影響人們的睡眠和休息,導致睡眠不足。
3、夏天,許多人食慾減退,營養攝取不足,體質變弱。
4、過敏體質的人,遇到悶熱潮濕的環境容易引發蕁麻疹發作。
蕁麻疹應該如何治療呢?
1、消除症狀。目前,治療蕁麻疹的常用葯物是抗組胺葯,可有效減輕症狀和皮損數目,但有嗜睡和抗膽鹼等不良反應;研究發現,抗組胺葯物對蕁麻疹起效很快,可是吃上葯就能控制,不吃葯依然會起蕁麻疹,從急性蕁麻疹到慢性蕁麻疹,葯物治療斷斷續續,依然是無法擺脫蕁麻疹困擾。
2、避免誘因。應保持身體涼爽,避免出汗,避免受熱、避免過度抓撓、不用熱水洗燙、精神緊張、進食熱飲或酒精飲料等。
3、改善過敏體質。過敏體質只是人們對容易發生過敏人群的一種體質上的定義。當接觸相同物質時,健康體質的人不會出現過敏,而過敏體質的人則會發生過敏反應。那麼經常發生蕁麻疹是否就說明是過敏體質?這確實有可能說明你就是過敏體質,因為蕁麻疹本身與機體的變態反應關系密切,短時間內多次發生蕁麻疹,說明機體處於高敏狀態。
大量的動物實驗和臨床實驗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增加消化道內益生菌數量就能預防甚至治療蕁麻疹,而且可以避免因接觸有害微生物而患病的風險。益生菌改善蕁麻疹的作用機理:當人體內益生菌的數量,遠低於正常值時,會使血清中的IgE抗體升高和脾臟細胞IFN-γ分泌量不足,誘發皮膚、黏膜出現多種過敏反應。而如果保持人體腸道內益生菌的數量充足,即便持續接觸過敏原也不會發生過敏反應。
台灣研究中心研發長、台灣國立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研究所謝佩珊博士研究發現,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所選用的6種專利抗過敏菌株科學配比,耐酸性更強,膽鹽耐受性也優於雙歧桿菌,具有更好的耐高溫能力,能夠在常溫下保持長久活性,服用後可直達腸道,發揮最大抗過敏作用。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通過增進TH1型免疫反應來調控因過敏而反應過度的TH2型免疫反應,從而減少蕁麻疹者血清中過高的IgE特異性抗體,緩解過敏症狀,調整過敏體質,相比單純葯物治療蕁麻疹可產生良好的整體療效,有效的改善過敏患者的生活質量。
4、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每天堅持適當的體育鍛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清淡飲食,規律作息,避免暴飲暴食和經常熬夜,把身體養好。提高免疫力,增強自身的抗病能力,是降低蕁麻疹發作幾率的好辦法。
㈨ 中葯治療慢性蕁麻疹
你好抄,慢性蕁麻疹很難治斷根,但是中葯可以控制一段時間,以後只要不接觸或者進食過敏原,一般不會再發作,服中葯期間不要吃魚蝦辛辣等,要多鍛煉增強,可以口服一點葡萄糖酸鈣,葡萄糖酸鈣可以降低毛細血管敏感度,從而降低蕁麻疹發作
㈩ 慢性蕁麻疹中醫治療方法
蕁麻疹中醫稱為「癮疹」,是皮膚科常見病、多發病之一。以突然發作、皮膚出版現鮮紅色或蒼白色風團、癢而不權痛、時隱時現、消退後不留痕跡為特徵。蕁麻疹多發生於冬春季節,病史長短不一易反復發作,一般病程在3個月以上者稱為慢性蕁麻疹。
中醫治療本病的治療應以祛風宣肺、固護衛表、化濕透熱、化瘀消腫為治療准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