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人傳統思維方式與中醫有何聯系
中國人傳統思維才式方式與中醫大有關系,因為么漢返至商周,傳統思想領導人都幾乎涉足中醫。
Ⅱ 學完《中醫養生學》的收獲
中醫靠的是個人理解,中醫是運動的,是圓的,用整體的思維去看待你會收獲很多。
Ⅲ 中葯養生傳統理念是什麼
中國傳統養生文化在其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從未拘泥於一法一術,而是形成版了以自身修持實踐為基礎 ,涉及權科技、哲學、宗教等諸多學科的文化系統。它具有自己的傳統風格和文化特色 ,它的基本內涵就是人們在長期的社會生產和生活中,通過調形、調息、調意的運動表現形式 ,形成的一系列價值觀念、行為規范、思維方式和情感方式 ,它們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國傳統體育養生文化體系,對人們的身心修養和對社會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同時,中國傳統養生文化體系也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Ⅳ 中醫養生學
養生原則,是指實施養生活動時所必須遵循的總的法則。古人在長期的養生實踐活動中,不斷地研究人體生命活動現象和規律,探索衰老的機理,研究致病和導致早衰的原因和條件,並在中國古代哲學和傳統文化的影響下,逐漸形成了一系列的養生原則。遵循這些原則,對於養生方法的制訂、運用及其發展創新,都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1.順應自然
在「天人合一」的整體觀思想指導下,《素問·寶命全形論》提出:「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人類生存於自然界中,人的生命活動與自然界息息相關。《靈樞·邪客》稱之為「人與天地相應」。在自然界的變化中,存在著以四時、朔望、晝夜為標志的年月日周期性節律變化,並由此產生了氣候變化和物候變化所呈現的生長化收藏規律等。人類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形成了與之近乎同步的生理節律和適應外界變化並做出自我調適的能力。因此,人若能順應自然而攝生,各種生理功能便可循其常性,節律有序而穩定,機體則處於陰陽和諧的健康狀態;若違逆自然,則各種生理功能節律紊亂,適應外界變化和防禦抗邪能力減弱,而易罹患疾病。誠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所說:「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所以,順應自然是中醫養生學的重要原則之一。養生順應自然,旨在要求人們在掌握自然規律的基礎上,主動採取各種綜合措施來順應其變化,使人體生理活動與自然變化節律同步,保持機體內外環境的協調統一,以避邪防病,保健延衰。對此,《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提出了根據四季變化以調養形神的原則與方法,並強調指出:「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
2.形神共養
形,指形體,即臟腑身形;神,指以五神、五志為特徵的心理活動。形神共養,是以形神統一的生命觀為其理論基礎。一方面,形體為生命的基礎,形具而神生,五臟及其所藏的精氣是產生「五神」活動的物質基礎。《靈樞·天年》說:「血氣已和,榮衛已通,五藏已成,神氣舍心,魂魄畢具,乃成為人。」葛洪《抱朴子·內篇·至理》以堤和水、燭和火的關系比喻人體形與神關系時說:「形者,神之宅也。故譬之於堤,堤壞則水不留矣;方之於燭,燭糜則火不居矣。身勞則神散,氣竭而命終。」強調神依賴於形。另一方面,神乃形之主,為生命的主宰。人體臟腑的功能活動、氣血津液的運行,都受神的主宰和影響。張介賓《類經·攝生類》說:「雖神由精氣而生,然所以統馭精氣而為運用之主者,則又在吾心之神。」強調神可以反饋地作用於精和氣,影響甚至調控整個生命過程。對於形神的辯證關系,明末醫家綺石在《理虛元鑒》中曾精闢地歸納說:「以先天生成之本體論,則精生氣,氣生神;以後天運用之主宰論,則神役氣,氣役精。」正由於形神統一是生命的基本特徵,故中醫養生強調形神共養,養形以全神,調神以全形,最終達到「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素問·上古天真論》)的目的,正如《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原道論》所言:「全生之術,形氣貴乎安,安則有倫而不亂;精神貴乎保,保則有要而不耗。故保而養之,初不離於形氣精神。」
3.惜精固本
精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有形精微物質,是生命之源,具有促進生長發育和生殖繁衍、化生血液、抗禦邪氣等多方面的作用,在人體生命活動中居於重要地位。《素問·金匱真言論》說:「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於精者,春不病溫。」後世醫家將精、氣、神合稱為人身之三寶,故在養生中,中醫學很重視保養精氣以固先天之本。
類》即明確指出:「善養生者,必寶其精,精盈則氣盛,氣盛則神全,神全則身健,身健則病少,神氣堅強,老而益壯,皆本乎精也。」要達到惜精固本之目的,一方面對性慾要有所節制,做到既不禁慾,也不縱欲;若縱情洩慾,可使精液枯竭,真氣耗散而致未老先衰,如《千金要方·養性》所言:「精竭則身憊。故欲不節則精耗,精耗則氣衰,氣衰則病至,病至則身危。」另一方面,精稟於先天,有賴後天水谷精氣以充養,若後天充盛,五臟安和,則精自然得養,故惜精固本也可通過養五臟以不使其過傷,調情志以不使其過極,忌勞傷以不使其過耗,葯食調補以壯其精,來達到養精保精之目的。
4.綜合調養
中醫養生方法眾多,不同的方法作用於人體不同的系統、層次,具有不同的效能。如順時攝養重在協調人體機能活動與外環境的關系;調攝精神主要是通過對神調養以保養精氣;慎起居、防勞傷以養生,可使臟腑功能協調;運動鍛煉、針灸、推拿,調節經絡、臟腑、氣血,可使經絡通暢,氣血周流,臟腑機能協調;葯物保健則藉助葯物,以強壯身體,益壽延年。誠如李梴《醫學入門·保養說》中所言:「避風寒以保其皮膚六腑」,「節勞逸以保其筋骨五臟」,「戒色慾以養精,正思慮以養神」,「薄滋味以養血,寡言語以養氣」。所以,養生應綜合各種方法,動靜結合、勞逸結合、補瀉結合、形神共養,從機體全局著眼,進行全面調理保養,使機體內外協調,適應自然變化,增強抗病能力。要避免出現過偏、失度,過偏、失度則失去了養生的意義,雖有延年益壽的願望,也很難達到預期的目的,不但無益,反而有害。只有按照生命活動的自然規律,綜合適度、持之以恆地進行調攝,才能真正達到「盡終其天年」(《素問·上古天真論》)的目的。誠如《太平御覽·方術部·養生》所言:「凡養生者,欲令多聞而貴要,博聞而擇善,偏修一事,不足必賴也。」
5.因人施養
因人施養,是根據年齡、性別、體質、職業、生活習慣等不同特點,有針對性地選擇相應的攝生保健方法。人類本身存在著較大的個體差異,這種差異不僅表現於不同的種族,而且存在於個體之間。不同的個體由於年齡、性別、體質、職業、生活習慣等因素的影響,可有生理和心理上的差異。所以,養生只有因人施養,方能有益於健康,達到養生之目的。如就年齡因素而言,少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但生機蓬勃,生活尚不能自理,故少兒養生應注意合理喂養、寒溫適度、體格鍛煉、免疫防病,並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40~60歲時,生命活動開始由盛轉衰,工作繁忙,壓力較大,養生應注意靜神少慮、切勿過勞,並節制房事。《景岳全書·中興論》說:「故人於中年左右當大為修理一番,則再振根基,尚余強半。」即強調了中年養生的重要性;進入60歲以後的老年期,臟腑機能衰退,生理與心理適應能力減退,養生應注意知足謙和、老而不怠,加強飲食調養,生活起居有節,運動鍛煉動靜結合。就性別而言,女性有月經、胎孕、產育、哺乳等特點,養生自當有所區別。人的體質又有偏於氣虛、血虛、陰虛、陽虛、血瘀、痰濕、氣郁之異,養生方法亦各有特點。另外,人的體質、生活習慣又受所處地域環境的影響,故養生尚需考慮不同區域的地理特點,採取相應的保健措施,充分利用有利於健康的各種因素,努力克服不良地理條件對人體的影響,使人類與自然的關系和諧統一,以達到防治疾病、益壽延年的目的。
Ⅳ 中醫養生的認識
樓主你好! 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 中醫養生,就是指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中醫養生重在整體性和系統性,目的是提前預防疾病,治未病。中醫理論的著名代表作品是《黃帝內經》。中醫養生來自古代精華醫學,當代中醫水平有所下降,而古代中醫值得後人繼續開發和研究。 簡述 所謂 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長之意;所謂養,即保養、調養、補養之意。總之,養生就是保養生命的意思。以傳統中醫理論為指導,遵循陰陽五行生化收藏之變化規律,對人體進行科學調養,保持生命健康活力。 精神養生是指通過怡養心神,調攝情志、調劑生活等方法,從而達到保養身體、減少疾病、增進健康、延年益壽的目的。 中國傳統養生強調對人與自然的關系,認為人應順應自然環境、四時氣候的變化,主動調整自我,保持與自然界的平衡以避免外邪的入侵。《周易》雲「一陰一陽之謂道」;「法象莫大乎天地,變通莫大乎四時」。(《易·系辭上》)《老子》雲「道法自然。」就是中醫養生的基本要求。 中醫養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養生是以培養生機、預防疾病、爭取健康長壽為目的。中醫養生有食養、葯養、針灸、按摩、氣功等豐富多樣的養生技術。 古人認為養生之法莫如養性,養性之法莫如養精;精充可以化氣,氣盛可以全神;神全則陰陽平和,臟腑協調,氣血暢達,從而保證身體的健康和強壯。所以精、氣、神的保養是最重要的內容,為人體養生之根本。中醫學把人身最重要的物質與功能活動概括為精、氣、神,認為這是生命之根本,是維持人體整個生命活動的三大要素。早在兩三千年前,《周易》、《黃帝內經》、《老子》裡面已經有一套很完整的養生原理,就像一個永遠也挖不完的寶庫,值得我們再三探索。中醫的養生觀包括天人合一、陰陽平衡、身心合一三大法寶。 編輯本段歷史古代中醫 中國歷史上有"神農嘗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傳說,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在與自然和疾病作斗爭的過程中發現葯物、積累經驗的艱苦過程,也是中葯起源於生產勞動的真實寫照。 早在夏商周時期(約公元前22世紀末--前256年),中國就已出現葯酒及湯液。西周(約公元前11世紀--前771年)的《詩經》是中國現存文獻中最早記載有葯物的書籍。現存最早的中醫理論典籍《內經》提出了"寒者熱之,熱者寒之","五味所入","五臟苦欲補瀉"等學說,為中葯基本理論奠定了基礎。 現存最早的葯學專著《神農本草經》是秦漢時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眾多醫學家搜集、總結了先秦以來豐富葯學資料而成書的。本書載葯365種,至今尚為臨床所慣用。它的問世,標志著中葯學的初步確立。 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中,中國已經有關於醫療衛生以及十多種疾病的記載。周代已經使用望、聞、問、切等診病方法和葯物、針灸、手術等治療方法。秦漢時期,形成了《黃帝內經》這樣具有系統理論的著作。此書是現存最早的一部中醫理論性經典著作。張仲景所著的《傷寒雜病論》,專門論述了多種雜病的辨證診斷、治療原則,為後世的臨床醫學奠定了發展的基礎。漢代外科學已具有較高水平。據《三國志》記載,名醫華佗已開始使用全身麻醉劑"麻沸散"進行各種外科手術。 從魏晉南北朝(公元220--589年)到隋唐五代(公元581--960年),脈診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晉代名醫王叔和所著的《脈經》歸納了24種脈象。該書不僅對中國醫學有很大影響,而且還傳到了國外。這一時期醫學各科的專科化已趨成熟。針灸專著有《針灸甲乙經》;《抱朴子》和《肘後方》是煉丹的代表著作;制葯方面有《雷公炮炙論》;外科有《劉涓子鬼遺方》;《諸病源候論》是病因專著,《顱囟經》是兒科專著;《新修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葯典;眼科專著有《銀海精微》等等。另外,唐代還有孫思邈的《千金要方》和王燾的《外台秘要》等大型方書。 唐代(公元618--907年)經濟繁榮,促進了中葯學的發展。唐政府率先完成了世界第一部葯典性本草--《唐本草》的編修工作。全書載葯850種,還增加了葯物圖譜,進一步完善了中葯學的規模格局。 在宋代(公元960---1279年)醫學教育中,針灸教學有了重大改革。王惟一著有《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後來,他又設計製造等身大針灸銅人兩具,教學時供學生實習操作。這一創舉,對後世針灸的發展影響很大。明代(公元1368--1644年)時,有一批醫學家提出把傷寒、溫病和溫疫等病區分開。到了清代,溫病學說達到成熟階段,出現了《溫熱論》等專著。 從明代開始,西方醫學傳入中國,一批醫學家們主張"中西醫匯通",成為當代中西醫結合的先聲。 到了明代(公元1368---1644年),醫葯學家李時珍歷時27年,完成了中葯學巨著《本草綱目》,全書載葯1892種,成為中國本草史上最偉大的集成之作。 現代中醫 1、西方醫學進入 1568年澳門區主教卡內羅在澳門創辦了中國境內的第一所西醫教會醫院,從此西醫來華就未曾間斷,但那時他們的主要活動只是在澳門、廣州一帶,而且大多是傳教士醫生,主要工作是傳教,行醫是接近民眾獲得良好印象的傳教輔助方式。 現代醫學進入中國時,奎寧等一些中國原來沒有的葯物豐富了治病手段。但是,當時西方西學是相對落後的。那是西方西學也自覺地把自己的醫術作為針對中醫病症所進行的補充治療。他們所使用的漢文概念大都直接取自中醫學。如感冒、傷風等。 晚清進士唐容川,認為中醫比西醫高明,但西醫也有所長,「西醫初出,未盡周詳;中醫沿訛,率多差謬」,所以應該「不存疆域異同之見,但求折中歸於一是」,這是他著名的《中西匯通醫經精義》的基本主張。 甲午戰爭之後,中醫丁福保和海歸西醫顏福慶創辦的兩個醫學團體「中國醫學會」和「中華醫學會」。那時,醫學會內部並不強分中西門戶,因為醫學會的宗旨是博採各種醫理,改良醫學。丁福保主持的中國醫學會其章程中明確說:「研究中西醫葯學,交換知識,振興醫學。」引進西醫的目的依然體現了改良主義的主張。也就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2、現在醫學的沖擊 辛亥革命後,再次重新制定政策,1912年,北洋政府在新頒布的學制及各類學校條例中,只提倡醫學專門學校,這針對的只是西醫,因為只有西醫有專科學校,而中醫是師徒傳習的。因為條例中完全沒有涉及中醫,各地中醫以為,「是可忍,孰不可忍」。揚州中西醫學研究會創始人袁桂生首先公開批評北洋政府的醫學教育政策,並指責清末民初兩次制訂學制都以日本體制為藍本,日本早在明治維新就已推行廢除中醫的政策,不列中醫的意圖無非是效法日本。這就是近代醫史上的「教育系統漏列中醫案」。此後,廢除中醫與捍衛中醫的問題一直存在至今。 可見,現代醫學沖擊中醫行為開始於政治家的治國方略。在此背後,是西醫學不斷吸收現代科學成果,逐步發展成為現代醫學科學。 3、中西醫結合 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主席提出中西醫結合的指示。這從表面上看,依然是政治下的醫學發展。背後的原因是,中醫學在現代醫學的不斷沖擊下,並沒有真正失去市場。中醫學對眾多疾病的治療效果,成為其存在的療效基礎。中醫學完整的體系,符合中國人的思維模式,這成為中醫學存在的文化基礎,或者說因為中醫文化的存在。目前的中西醫結合,更主要的是表現在臨床上中西醫技術的同時獨立使用。因此,聶文濤先生認為,這更多的是技術層面的結合,還為實現理論上的結合。 4、中醫現代化 改革開放以來,中醫界眾多科技工作者都在嘗試用現代科學來理解中醫學。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的院士們為此進行了長期的努力。影響了一代學者。比如上個世紀末,本世紀初,1996年,清華學界對中醫氣本質,經絡實質,陰陽,五行,藏象,中醫哲學觀等都有了新的全面整體創造性的認識和解說。如,鄧宇等發現的:氣是流動著的『信息-能量-物質』的混合統一體;分形分維的經絡解剖結構;數理陰陽;中醫分形集:分形陰陽集-陰陽集的分形分維數,五行分形集-五行集的分維數;分形藏象五系統-暨心系統、肝系統、脾系統、肺系統、腎系統;中醫三個哲學觀-新提出的第三哲學觀:相似觀-分形論等。 編輯本段理論基礎 中醫具有深度的養生思想。 其一,天人合一的養生觀。中醫認為,天地是個大宇宙,人身是個小宇宙,天人是相通的,人無時無刻不受天地的影響,就像魚在水中,水就是魚的全部,水的變化,一定會影響到魚,同樣的,天地的所有變化都會影響到人。所以中醫養生強調天人一體,養生的方法隨著四時的氣候變化,寒熱溫涼,做適當的調整。其二,陰陽平衡的健康觀。陰陽平衡的人就是最健康的人,養生的目標就是求得身心陰陽的平衡。什麼是陰呢?陰就是構成身體的物質基礎。什麼是陽呢?陽就是能量,陰陽是相對的,凡是向上的、往外的、活動的、發熱的、都屬於陽;凡是向下的、往裡的、發冷的、都屬於陰。身體所以會生病是因為陰陽失去平衡,造成陽過盛或陰過盛,陰虛或陽虛,只要設法使太過的一方減少,太少的一方增加,使陰陽再次恢復原來的平衡,疾病自然就會消失於無形了。所以,中醫養生高度強調陰陽平衡,健康一生。其三,身心合一的整體觀。中醫養生注重的是身心兩方面,不但注意有形身體的鍛煉保養,更注意心靈的修煉調養,身體會影響心理,心理也會影響身體,兩者是一體的兩面,缺一不可。 養生的目的就是為了延長生命、預防衰老和擁有健康。 《黃帝內經》在開篇《上古天真論》首起問題就是關系功能衰退和壽命的問題:「余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神農本草經》則不斷提出「不老」的概念。聶文濤在《求索神農智慧》一書中指出:中醫學和中葯學的發展不是依靠偶然的經驗積累,而是大量先哲為追求更高健康水平所進行的探索。 《道德經》上曾經講到,那些善於養生的人們懂得如何避免身心受到傷害。他們知道如何通過正確的飲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疾病的侵害,從而獲得健康,也會比一般人的生命更長久。當人們能夠遠離病痛,自然就能延緩衰老,延長壽命。 編輯本段因素 首先,中醫養生貴在養德,這是健康和長壽的最重要條件。中醫養生歷來重視精神衛生,早在兩千多年前的醫書《黃帝內經》中所言"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就明確提出養生應注重精神方面的保養。道家也強調人應該善良,忠誠、富於愛心、友好、仁慈、同情心以及願意幫助他人的美德。這些美德不但有益於自身更有益於社會。而那些可以擁有這些美德的人則會更能體會到生活中的愉快,享有健康的身心。 養生的第二個關鍵因素就是進行有規律的運動。生病的人需要運動,沒有生病的人也需要通過運動從而得以預防。在運動的同時,達到強身健體,增強意志、促進消化循環,增強免疫力的目的。 第三點就是要保持精神、情感、以及心理上的健康。養生要求我們要培養健康的精神,穩定的情緒,這樣才能避免精神極端、心理波動,和情感不穩定。根據中醫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 肺、恐傷腎的觀點,進一步說明情緒,精神心理保健是人體健康的一個重要環節,一切對人體不利因素的影響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就是不良的情緒。人的精神狀態正常,機體適應環境的能力以及抵抗疾病的能力就會增強,從而可以起到防病的作用。 健康、平衡的飲食也是養生的必備因素。數千年以來,健康的食物,平衡膳食一直被認定是達到長壽的關鍵因素,不合理的飲食習慣責備認為是使健康出現問題的根源。預防疾病也是養生的重要一環。通過有規律的鍛煉,正確使用葯物,適當的進行食補,以及其他的有益於健康的活動,每個人都可達到強身健體,延緩衰老之目的。 希望我能夠幫到你! 呵呵~
Ⅵ 養生觀包含哪些內容
天人合一的養生觀,主張養牛與自然界和諧統一。簡要地說,這一養生觀念包含二個方面的內容,以下分別作一分析。
1.養生要講究天人相應我國古典醫學名著《黃帝內經》首次提出「天人相應」觀。提出:人們生活在自然界中,同時也是自然界的組成部分之一,人體的生理活動受自然的影響而不斷地調整和適應。一年四時寒熱溫涼的變化,是由一年中陰陽消長所形成的,由於四時陰陽消長的變化,所以有舂生夏長秋收冬藏的生物發展規律。
自然界的復雜變化,也必然會影響到人體的各個方面。中醫學理淪認為,天有三陰三陽六氣和五行的變化,人體也有三陰三陽六氣和五行的運動,自然氣候的變化,直接影響到陰陽六氣和五行的運動,而人體的生理活動和病理變化取決於六經和五臟之氣的協調。
自然界陰陽五行的運動,與人體五臟六經之氣的運動是相互收受同應的。人與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整體,人的生命活動與大自然息息相關。可見,對於大自然的各種變化,人們必須與之相適應。只有如此,才能順應自然,求得人體與大自然環境的統一而保持健康。這是養生保健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則。
在天人相應的整體觀的指導下,祖國傳統的養生學認為,人體的一切生命活動都必須順應四時陰陽消長、二十四節氣轉換替代的客觀規律。
在一年四季中,春夏屬陽,秋冬屬陰。自然節氣也隨著氣候的變遷而發生舂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變化。因此,人們在春夏之時,要順其自然保養陽氣;秋冬之時,亦應保養陰氣,故有「舂夏養陽,秋冬養陰」之說。這就要求人們凡精神活動、起居作息、飲食五味等都要根據四時的變化,進行適當的調節。在作息時間上,也要順應四時的變化,做到「起居有常」,春夏「夜卧早起」,秋季「早卧早起」,冬季「早卧晚起」。在飲食五味上,攝取更要有規律,過飢、過飽或飲食偏嗜均能傷害臟腑,影響身體健康。
2.養生需要形神合一「形與神俱」、「形神台一」,是中醫學的又一養生觀,其主旨在於強凋形體運動與精神調攝的統一。所謂形,是指人的整個機體的外在表現,是物質基礎;而所謂神則是指人的精神意識、思維以及生命活動的內在表現,是功能作用。神為形主,無神則形不可活。神是一切生命活動的主宰,它既能協調臟腑、氣血陰陽的變化,維持人體內環境的平衡,又能調節臟腑等組織使之主動適應自然界的變化,緩沖由外部因素引起的情志刺激,從而維持人體與外環境的平衡。
神為形生,無形則神無以生。神是形的產物,形是神的基礎。從病理上看,形的病變可導致神的異常,神的改變也可影響形的生理功能的變化。形與神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約,體現出人的機體的整體辯證關系。
《黃帝內經》明確提出了「形與神俱」的形神共養觀點,如,《素問·上古天真問》說「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並提出了外辟邪氣(虛邪賊風避之有時)以養形,內養真氣以充神(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的形.神合養方法。中醫養生學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具體的養生方法更是多種多樣,但歸納起米,實際上不外乎「養形」與「養神」兩種:
「養形」:主要指臟腑、氣備津液、肢體、五官九竅等形體的攝養,「形乃神之宅」,故只有形體完備,才能有正常精神的產生。養形的具體內容非常廣泛,凡調飲食、節勞逸、慎起居、避寒暑等攝生方法,以及體育鍛煉、氣功等健身運動,大都屬於養形的重要內容。「養形」須與四時陰陽消長、二十四節氣轉換替代相適應。
「養神」主要指安定情志、調攝精神。「養神」受四時陰陽消長、二十四節氣轉換替代的影響。中醫學認為,人的精神、情志變化是人體生理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正常情況下,「神」是機體對外界各種刺激因素的「應答性反應」。它不僅體現了生命過程中正常的心理活動,而且可以增強體質、抵抗疾病、益壽延年,但如果情志波動過於劇烈或持續過久,越過了生理的調節范疇,則會傷及五臟,影響人體的氣血陰陽,導致多種疾病的發生。
神不能離開形體,但形體若無神,則生命也就結束了。形與神是統一的,養生只有做到「形神俱在」、「形神共養」才能維護生命的健康長壽。
3.養生追求動態平衡中醫學認為,人體的生命活動是機體在內外環境的作用下,由多種因素相互作用而維持的一種動態的、相對平衡的過程。內環境包括人體臟器的功能狀態、精神心理狀態等;外環境包括人們所處的自然環境(地域、氣候)、社會環境等。平衡失調,就會導致器質性和功能性的疾病。
人體的各種生理活動是在動態中進行的,並通過調節達到「以平為期」。中醫養生學非常重視陰陽、氣血、臟腑的動態平衡,認為達到平衡才能實現祛病、強身、延年益壽之目的,所以養生追求的是平衡或者說是和諧。
①陰陽平衡陰陽,是中醫學里最重要的概念。所謂陽,…般是指活動的、上升的、機能亢進的,或屬於功能方面的;昕謂陰,一一股是指沉靜的、下降的、機能衰減的.或屬於器質方面的。陰陽有著彼此消長、相互轉化的關系,二者相互對立又相互制約。所謂協調陰陽,就是要使陰陽平衡、穩定,一『是指機體自身各部分問的正常生理功能的動態平衡;二是指機體功能與自然界物質交換過程中的相對平衡。關於這一點,《黃帝內經》里早就指出:「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絕,精氣乃絕。」意思是說,只有陰陽和平固秘,精神才能活而不亂,如果陰陽分離決絕,人的精氣也就竭絕了。這是對人體生理、病理的高度概括,說明調和陰陽在保持人體健康,防止疾病的發生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人體陰陽平衡是健康長壽、養生祛病的前提.只有機體陰陽達到動態的平衡,人體才能保持健康穩定的狀態。
②氣血平衡氣血是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氣可生血、行血,血可化氣、裹氣,二者如影隨形,同行同止。若氣血平衡失調,則會出現氣血不生、不行等病理變化,從而引起臟腑、經絡功能失調而發病。因此,保持氣血的正常化生和流通,是維系健康的必要條件,調理氣血,以期平衡也就成為防病治病的重要方法。
③臟腑平衡人體復雜的生命活動是以五臟為主體,是臟腑功能的綜合反映,養生就要協調臟腑的生理功能,使其成為一個有機整體。「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世不殆,以為天下則大昌。」(《素問.靈蘭秘典論》)就是說若人體五臟六腑在心的統率下,彼此相互配合使用,就能壽命久長。可見,養生必須保持人體所有的臟腑(尤其是心、肝、脾、肺、腎)功能活動正常。要保持人體臟腑功能的健全且活動正常,一是要保持五臟與外界環境相適應;二是要使五藏、六腑瀉,三是要及時運用中醫五行學說的規律糾正臟腑的偏盛偏衰。
Ⅶ 為什麼中醫特別適合養生
中醫是我國從古流傳下來的傳統醫學,時至今日依然是我國重要的醫學治療手段。普通百姓也時常會使用中醫的方法保健養生和治病,以達到長壽的目的。現在大家都懂得防病勝於治病的道理,因此希望通過中醫調理。但是,現今的養生信息良莠不齊,很容易對大眾存在誤導。對於現今存在的養生現象,一位老中醫給出了他的建議,一共有6句話。1、養生要選擇適合自己的現在電視上有很多養生類節目,一些中老年人會按照節目中的養生專家所說的症狀對號入座,以此得出自己的「診斷」。且不說有很多冒充的「養生專家」,真正的養生專家所說的內容沒錯,但其提出的建議不一定適合每個人。況且,中醫講究望、聞、問、切,通過一套嚴謹的診斷程序才能斷定患者的體質和病因,以此來對症用葯。所以,中老年人群體通過觀看養生節目就自行斷定是不可取的,如果感到自身情況與節目中的養生專家所說的差不多,也先要去正規醫院咨詢醫生之後,再選擇適合的養生或治療的葯方。
2、養生有時要順其自然中醫學的理論基礎是陰陽五行,把人看成形、氣、神的統一,這表達了中醫講究適時而動,順應自然的理念。從古人流傳下來的俗語就能看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是反應了養生要順其自然,人的生活習慣也要有一定的規律。生活規律即是養生的基礎。3、治病主要還是需要自我保重,醫生不是萬能的部分人認為,平時生活可以肆意而為不需要保重自身,睡不著就熬夜、想減肥就節食,抽煙喝酒樣樣精通,身體出現問題了就想到找醫生開葯治療。這種完全把健康交給醫生的想法是完全不可取的。因此,平時就需要養成養生保健的想法和習慣,這其實並不難,只要飲食有時,作息有常就可以了。
4、養生主要先從自我調節開始,亂吃補品不可取現在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就開始購買許多的補品,希望以此達到延年益壽、身強體健的目的。其實大多數人都搞錯了這點,首先如果飲食不規律、經常不運動、作息混亂、有不良嗜好,無論再如何進補也是無用的。而且,進補也分要分證型,針對每個人不同的體質選擇不同的進補方,還有的人虛不受補,盲目進補反而會給身體造成負擔。5、不要自尋煩惱,保持愉快心情很重要凡事看開,保持精神愉悅是非常重要的。《黃帝內經》中就有「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6、不貪食,懂節制現在很多肥胖患者大部分都是因為管不住嘴,而大多數的疾病都是因肥胖而起。都說「吃飯七分飽,健康活到老」。不要大魚大肉,暴飲暴食。各種營養均衡攝入才可以預防疾病。
Ⅷ 中醫學的思維特點(詳細點)
中醫學思維方法的特點
中醫學的思維方法,是中醫學理論體系構建過程中的理性認識的方法學體系,它藉助於語言,運用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形式反映人體內外的本質聯系及其規律性。它是在長期醫療實踐活動的基礎上,運用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和方法,並採納了古代的天文、歷算、地理、氣象、生物、物理、心理等學科知識,對人體的組織結構、生理功能、病因、發病、病機、養生和治則等進行了總結、分析、歸納和整理,經過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多次循環過程而形成的。中醫學的思維方法對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建構起了決定性的作用,獨特的思維方法才創造了中醫學特有的理論體系。這種思維方法能動地從宏觀上把握了人體這個客觀世界的某些生命活動規律,反映了人體與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之間的密切聯系,強調從傳統文化、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不同層面全方位考察研究人體的生命、健康和疾病,在養生防病中注重順應自然,適應社會環境,在治療中注重因時因地因人制宜。因此,了解並掌握中醫學的特有思維方法,是學習和理解中醫學基本理論的入門途徑,也是其後登堂入室、深入研究中醫學的必要手段。
精氣學說、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本是中國古代的哲學思想,是樸素的唯物論和辯證法,屬自然哲學的范疇。它們以思辯的方法認識自然,認識宇宙,是中國傳統文化認識世界的根本觀點和方法,因而屬於世界觀和方法論范疇。中醫學將此三學說的基本觀點和方法,廣泛用於闡釋人體的生命活動、病理變化、疾病的防治以及人與自然的關系等重大問題。
精氣學說作為一種自然觀,奠定了中醫學理論體系的方法論基石。它認為,精或氣是世界的本原,是構成天地萬物的最基本的質料;人是天地自然的產物,人體也是由精或氣構成的;宇宙萬物的發生、發展和變化,是精或氣自身運動變化的結果。精氣學說,幫助中醫學構建了同源性思維和類比性思維方法,構建了整體觀念、精氣血津液神理論乃至藏象理論。
陰陽學說是中國古代樸素的對立統一理論。陰陽學說認為,陰陽的對立統一是宇宙的總規律,生命過程就是陰陽對立統一的結果。五行學說是中國古代樸素的系統論,含有辯證法的思想。五行學說認為,木、火、土、金、水是構成物質世界的基本元素。天地萬物的運動都要受五行生剋制化勝復法則的支配,人體臟腑、組織、器官之間也不例外。五行學說以系統結構觀點,闡述了人體臟腑經絡等各系統之間以及人與外界環境之間的統一性。
精氣學說和陰陽五行學說雖然各自從不同角度闡釋了人體生命活動、病理變化及養生防病等重大問題,但它們之間又相互聯系、相互補充。與陰陽五行學說相比較,精氣學說更具「本體論」性質,旨在說明天地萬物的同源性及物質統一性,為中醫學建立天人一體觀以及人體自身完整統一的整體觀奠定了方法學基礎。精或氣是宇宙萬物的構成本原的思想,類比到人體,則產生了人體之精是人體生命的本原,人體之氣是人體生命之維系的理論。類比宇宙之精或氣的升降聚散運動推動著宇宙萬物的生成、發展和變化,則產生了人體之氣的升降出入運動推動和調控著人體的生命進程的理論。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作為方法論,則構築了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基本框架。陰陽學說與五行學說相比較,陰陽學說旨在說明一切生命現象都包含著陰陽兩個矛盾方面,陰陽的對立統一、協調平衡維持著人體的生命進程。「天地之道,以陰陽二氣而造化萬物;人生之理,以陰陽二氣長養百骸」(《類經附翼·醫易義》)。而五行學說則具體說明了人體臟腑經絡的結構關系及其調節方式,即人體整體功能動態平衡的特殊規律。精氣、陰陽、五行學說之間相互聯系、相互補充。中醫學藉助於古代哲學的精氣―陰陽―五行的矛盾運動,闡述了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規律以及人與自然界的聯系,構建了獨具特色的中醫學理論體系。
精氣、陰陽、五行學說等古代哲學思想,作為中醫學的思維方法,具有注重宏觀觀察、注重整體研究、擅長哲學思維、強調功能聯系等四個方面的基本特點。
一、注重宏觀觀察
中醫學理論體系形成於戰國至秦漢之際。受當時社會歷史條件的影響和限制,古代醫家在對人體組織結構、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進行力所能及的觀察推測和自身體悟的同時,對人類生活的周圍事物,如天文、地理、氣象、動物、植物、礦物以及社會變動等情況進行了廣泛的觀察和分析,並將觀察分析的結果與人的生理、病理結合起來進行研究,從而得出許多科學的結論。
中醫學理論體系中的精氣學說、陰陽學說、五行學說、藏象學說及病因病機學說等的形成,莫不是注重宏觀觀察的結果。這里的宏觀包括兩層意思:一是總體地動態地觀察和把握人體的生命活動規律。把人類看作是自然界的一個物種,它不是孤立地存在著,而是與整個自然界是息息相關的,具有密不可分的聯系。因此,對於人體生命的正常活動和異常變化,不能從孤立的人體去看,而是把人體放在自然界的總體運動和廣闊的動態平衡之中進行考察和研究。故中醫學雖是關於人體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學,但它確實綜合運用了與人體生命活動有關的各門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的知識。宏觀的另一層含義是,客觀存在的自然界和人類都是由有形可見的萬事萬物和無形可見的「氣」構成的,而有形可見的萬事萬物包括人類,都是從無形的「氣」派生出來的。它認為無形的「氣」是構成自然界的基礎,而有形之物與無形之氣都是客觀存在的物質,只不過是存在和運動的方式不同而已,即無論是肉眼可見的自然界中的萬事萬物,還是肉眼不可見的「氣」,都統一於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所謂「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道德經·四十章》),「通天下一氣耳」(《莊子·知北游》)。中醫學正是在這種思維方式中建立了自己的生命觀、疾病觀,並依據宏觀整體理論指導養生延壽和防病治病。
二、注重整體研究
整體研究是在整體觀的基礎上形成的。哲學的整體觀是關於如何理解整體的一個基本觀點。它主要從整體與部分的關繫上,回答什麼是整體,以及整體的特徵是什麼。
中醫學整體觀認為,人是一個有機整體,人與環境之間存在著「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聯系,即人體本身的統一性和人與自然環境的統一性。基於這一觀點,中醫學研究人體正常生命活動和疾病變化時,注重從整體上,從自然界變化對人體的影響上來認識。它既注重人體解剖組織結構、內在臟腑器官的客觀存在,更重視人體各臟腑組織器官之間的聯系及功能,強調人體自身內部以及人與外界環境之間的統一和諧。
中醫學整體觀反映在研究思路和方法上,往往是採用由整體到局部的考察研究方法,即把個體或局部的事物或現象放在整體中去考察和研究。這種注重整體研究的方法體現在中醫學理論的各個方面。例如精氣、陰陽學說認為,精氣是構成宇宙天地萬物的最基本物質,精氣自身的運動變化產生了天地陰陽二氣,天地陰陽二氣交感合和產生了宇宙間包括人在內的萬事萬物。人產生於自然,人的生命活動規律也就必然受自然界的規定和影響。人與自然在構成上的同源性決定了人體生命活動與自然運動規律的統一性。在人與自然統一性這一整體觀思想影響下,中醫學在研究人體的生理活動和病理變化乃至疾病的診斷、預防和治療等方面,都把人體放在自然界中去考察,進而形成了中醫學特有的天人一體的整體觀。
中醫學不僅認為人與自然界有著密切的聯系,同時認為人體本身也是一個有機聯系的統一的整體。構成人體的臟腑、組織、器官都是這個有機整體的一部分。在這一思想指導下,中醫學在討論人體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時,總是認為構成人體的各個局部出現的變化都與整體機能有關。人體是由精構成和分化的有機整體,人體的某一部分,是整體中的部分,都具有整個生命活動的全部信息,局部實際上是整體的縮影。因而人體外部可診察的某些部分,如舌、耳、寸口、面部、足掌面等,都是人體整個生命信息的表達部位,都可反映整體生命活動的情況。在診斷中診察這些局部部位的變化,包括色澤、壓痛點、舌質舌苔和脈象的變化,皆可測知內在臟腑的不同性質和不同層次的病變。因而中醫學在治療疾病和養生保健方面,往往比較注重整體層次的調整。中醫治療學中耳針療法、足部療法及「從陰引陽,從陽引陰」和「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上取之」等,都是中醫學注重整體調整的具體體現。
三、擅長哲學思維
中醫學是運用哲學思維進行理性認識的集大成者。它在中醫實踐活動的基礎上,以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思想為指導,以儒家道家的「中和」平衡思想為思維方法的主線,以類比、演繹、外揣等為具體的思維方法,對人體生命活動的正常和異常以及維持正常和糾正異常過程進行理性的認識、歸納和總結。因此,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建立可以說是中醫臨床實踐過程中所積累的豐富經驗與哲學思維相融合的產物。中醫學藉助中國古代的哲學思維和原理,將其在醫療實踐活動中積累的經驗和通過觀察而獲得的大量感性資料上升為理性認識。在這個過程中,中醫學對哲學本身也做出了重要貢獻。
(一)中和思維
中和,又稱「中庸」、「中行」、「中道」,是中國古代哲學中重要的思維方式。中,即不偏不倚,無太過、無不及的平衡狀態;和,是對一切有內在聯系的事物進行協調,使之達到和諧狀態的過程。因此,中和包涵著平衡與和諧兩層意思。在中國古代,幾乎所有的哲學家都把「中和」這種平衡、和諧、適中、適應等看作是事物內在的最好也是最理想的狀態。「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庸》)。「天地之氣,莫大於和,和者,陰陽調」(《淮南子·★氾論訓》)。
哲學家研究的對象是客觀存在的世界秩序,提出「中和」思想,正是為了維持已經建立起來的世界秩序,並保持它的平衡或和諧。中醫學研究的對象是人體,人體要保持其內外環境的平衡與和諧,人的生命活動才能正常進行下去。「中和」這種哲學思想正好反映了中醫學這種本質的內在要求,因而「中和」思想成為中醫學的重要思維方式。
「中和」思想的核心是平衡與和諧。這種平衡與和諧的思想貫穿在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各個方面。如陰陽學說認為,在正常情況下,人體的陰陽相對平衡協調意味著健康,所謂「陰陽勻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素問·調經論》);「陰平陽秘,精神乃治」(《素問·生氣通天論》)。若體內陰陽的相對平衡被打破,出現陰陽的平衡失調,則人體由生理狀態轉為病理狀態。針對疾病發展過程中出現的陰陽平衡失調,治療的原則是「損其有餘,補其不足」,即所謂「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素問·至真要大論》)。此外,五行的相生相剋,自然界的氣候變化,人的情志活動,都不能太過,也不能不及。只有保持這種無「太過」、無「不及」的狀態,一切才能歸於平和,才能使人的生命活動、自然現象及世界萬事萬物在有序的「治」的狀態下產生、存在和發展變化,否則就會出現「逆」的病的狀態或異常的存在、變化和發展。中醫學對於疾病的治療,在於糾正失「中和」的無序狀態,使其達到「中和」有序。中醫學理論中的整體觀、陰陽五行學說、辨證論治思想、生命觀、發病觀、對病和「證」的治療等,無不是圍繞著不偏不倚的「中和」思想來展開的。「中和」思想雖源於哲學,但它已深深地植根於中醫學之中,並與之融為一體,密不可分,成了中醫學的「核心」和「靈魂」。這種思想之所以能貫穿於中醫學的始終,主要的不是外在的影響,而是中醫學內在本質的必然選擇。中醫學的實踐證實,「中和」思想不僅對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建構起了重要作用,而且對指導養生防病、診療用葯都有重要指導意義。
(二)類比思維
類比,是根據兩個(或兩類)對象之間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而推出它們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似或相同的一種邏輯方法,是一種由一事物推到另一事物的推理方法。這種方法是科學認識過程中獲得新知識的一種重要手段,歷來為學者們所重視。在科學史上,許多重要的發明都曾經直接藉助於類比法。
類比是以比較為基礎的。人們為了變未知為已知,往往藉助於類比方法,把陌生的對象和熟悉的對象相比較,把未知的東西和已知的東西相比較,進而找出它們之間的相同點或相似點,然後以此為依據,把其中某一對象的有關知識推移到另一對象中去,產生新的理論或知識。這種類比的方法,在科學研究中具有啟發思路、提供線索、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作用。
類比法在中醫學中叫做「援物比類」或「取象比類」法。中醫學從整體觀念出發,常以自然界和社會的事物與人體內的事物相類比去探索和論證人體生命活動的規律、疾病的病理變化以及疾病的診斷防治等問題,對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起了重要的方法學作用。
精氣學說、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中都蘊涵著類比思維方法。精氣學說認為,精或氣是構成宇宙萬物包括人類的共同本原。宇宙萬物包括人類都是精或氣的同源異構體,它們之間必然存在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即所謂「天人一體」。以這一思想類比人體,則人體也是一個小宇宙,或稱一個小天地。人體的各個部分、各個臟腑組織器官,都是由稟受於父母的先天之精化生而成的,因而它們之間也是同源異構體,也存在著密切的不可分割的聯系。宇宙萬物的發展變化,依賴於精或氣的升降聚散運動;人體的生命活動,由氣的運動變化所維系。氣的運動停止,人體的生命活動則終止。
陰陽學說認為,物質世界的形成和發展變化,是由陰陽二氣運動變化的結果。類比到人體,人體的生命進程也由陰陽二氣的運動變化所維系,並時時受到自然界陰陽二氣運動變化的影響。因此,人的生命活動正常與否,不但與人體內的陰陽運動平衡狀態有關,而且與自然界中陰陽的運動平衡狀態也有密切聯系。中醫學還依據自然界中隨著太陽的升落而出現的一天之中陽氣的變動情況與人體相類比,指出「陽氣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氣(即陽氣)生,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氣已虛,氣門乃閉」(《素問·生氣通天論》)。
五行學說把自然界的萬事萬物依據木、火、土、金、水的特性歸為五大類,並認為自然界各種事物和現象的發展變化,都是這五種物質不斷運動和相互作用的結果。中醫學採用取象比類的方法,把人體的臟腑組織等根據五行各自的特性,將與自然界「木」相類的臟腑組織及功能活動歸屬於肝,將與「火」相類的臟腑組織及功能活動歸屬於心,以此類推而形成了人體的肝系統、心系統、脾系統、肺系統、腎系統等五大生理病理系統。五大生理病理系統按照五行生制化的規律運動變化,維持人體各臟腑組織之間的動態平衡,保證人體生命活動的有序進行。
中醫學還把人體疾病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症狀和體征與自然界中的某些事物和現象進行類比推理,形成了病因理論中的「六淫學說」。例如:自然界的風具有輕揚向上、善動不居的特性,類比到人體的病理變化,則凡具有輕揚開泄、善行數變而主動等特性的病理表現,如肢體關節遊走性疼痛、皮膚瘙癢無定處、頭痛汗出、抽搐等,皆屬外感風邪為患,治療時應採用祛風的方法。
此外,中醫學還運用類比思維創造了不少治療方法。如中醫在治療火熱上炎時,受到爐火正旺,抽掉爐底柴薪,則火勢自減的啟示,採用寒涼攻下的方法治療。大便一通,火熱下行,上部火熱徵象頓消,這種方法稱之為「釜底抽薪法」。在治療陰虛腸液乾枯、大便秘結時,受到水能行舟的啟發,採用滋陰增液而通便的方法,腸液增多,大便自然通暢。這種方法稱之為「增水行舟法」。其他如「提壺揭蓋法」、「導龍入海法」等亦屬類比思維而創立的治療方法。
類比方法在許多情況下是十分有效的,但也存在著局限性。因為類比推理是一種或然推理,事物之間既有同一性,又有差異性。同一性提供了類比的邏輯依據,差異性則限制著類比結論的正確性。類比推理的結論可能是真實的、正確的,但也可能是虛假的、錯誤的。因此,類比推理結論的真實性有待於進一步的科學驗證。
為了避免或減少類比推理的虛假性,運用類比推理方法時,應該盡可能多地搜集類比雙方的有關資料,擴大可比項,增加已知項和未知項之間的相關性,使已知屬性和欲推導的屬性存在著本質的聯系。同時還要正確運用哲學思想作指導,進而提高類比推理結論的可靠性。
四、強調功能聯系
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受到道家「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道德經·四十章》)思想和《周易》象數思維方式的影響,強調事物和事物之間的功能性聯系。中醫學藏象理論的形成,雖然有中國古代解剖學實踐為基礎而進行的直觀觀察,但更主要的還是通過對臟腑功能活動表現於外的「徵象」進行整體觀察而得來的。如《素問·五藏生成》所說:「五臟之象,可以類推;五臟相音,可以意識,五色微診,可以目察。」這里的「音」、「色」,都是臟腑功能活動的外在表現,也就是五臟的「象」。中醫學通過對這些「象」的「目察」、「類推」和「意識」,去探索內在臟腑的奧秘。中醫學運用這種方法確定了五臟與官竅、五體、外榮的關系。即心開竅於舌,主脈,其華在面;肝開竅於目,主筋,其華在爪;脾開竅於口,主肌肉,其華在唇;肺開竅於鼻,主皮,其華在毛;腎開竅於耳和二陰,主骨,其華在發。
人體較為簡單的生命活動,各臟腑形體官竅的某些機能,雖然通過分析臟腑形體官竅的形態結構可以認識,但復雜的生命活動,臟腑之間的機能聯系,靠分析其形態結構是難以做到的。因此,在藏象理論的建立及對復雜生命活動的解釋方面,中醫學主要不是以分析其形態結構,而是採用功能聯系的思維來認識的。中醫學以五行學說將臟腑形體官竅構成一個以五臟為中心的生理病理系統,再以臟腑藏精,精化為氣,氣分陰陽,陰陽二氣動靜協調的理論建立起一個臟腑機能的解釋性模型,來闡釋各臟腑的復雜機能及其相互關系,闡釋人體生長壯老已的生命過程。因而中醫學臟腑的概念,不僅是一個形態學的概念,而更重要的是一個生理病理學的概念,一個功能性的概念。臟腑的結構,可以認為是一個在形態性結構框架的基礎上賦予了功能性結構的成分而形成的形態功能合一性結構。臟腑的內涵,是其形態與功能的合一。
中醫學的藏象理論依據「內外相應,同類相從」的基本原則,從人體局部與整體的關系入手,按照一定的規律,通過司外揣內的功能觀察和取象類比的思維方法去揭示生命的奧秘,同時又通過功能之間的聯系,運用五行生剋理論去探討臟與臟之間的關系,這在當時缺少微觀實驗觀察手段的情況下,形成廣泛聯系的藏象理論無疑是成功的。但也應指出,中醫學理論思維由於過分強調功能聯系,而忽視了對物質實體的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醫學理論的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