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醫飲食療法
你的問題太大。中醫飲食療法有許多分支 你要問什麼具體問題?
㈡ 如何治療腎虛脾虛 學中醫食療方基本原則
男人不管腎是否虛空,最好都做一些強腎的事宜,這樣才能夠有效的預防腎虛。而強腎的方法有很多,如按壓腰部。人們在為腰部做按摩之時,能夠起到疏通血脈的目的。
㈢ 食療基本原則有哪些
食療有一些基本原則,首先飲食的量要有節制,對某一種食品也版不能偏愛偏食,食權品中的四氣五味最好能比較調和等等。其次針對不同的體質實施食療。作為一般的食品,當然一般人都可食用。但是作為一種食療,就需要根據不同的體質,有的食品比較適宜吃,有的食品則不太相宜。不相宜的食品,從病的角度看,通常就稱為忌口。比如胃口不太好的人通常就適宜吃些芳香的、幫助消化的食品,而不宜吃太甜、太油膩,以及茶、酒之類。
一般來說飲食講究色、香、味、皿,從現代化生活基礎條件來看,特別是從科學養生的視角來認識食療問題,還應該加一個「平」字,也就是說,人體可以通過食療,達到陰陽、氣血處於相對性的平衡狀態。因此,飲食應該講究色、香、味、皿、平。
㈣ 食療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食療的基本原則有哪些?:飲食治療要根據每個人的個體因素,因人制宜,因此,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㈤ 中醫食療里怎樣利用食療治療消瘦的
消瘦是營養不良的表現之一,通常因攝入食物熱量不足或體內熱量消耗增多產生熱量的負平衡,以致體內蓄積的脂肪及蛋白質日漸消耗所引起。患者一般呈體重減輕、皮膚粗糙、鬆弛而缺乏彈性,皮下脂肪減少,肌肉萎縮,骨骼顯得突出。嚴重者往往極易疲勞,對四周環境缺乏興趣、反應遲鈍、智力減退。由於抵抗力的低下,甚易感染,誘至死亡。
引起消瘦的原因頗多,常見的有以下幾方面:
1.食物攝入不足:食慾不振而進食過少;由於胃腸道、口腔及咽部疾病而影響到食物的攝入;服用某些對胃有副作用的葯物如氨茶鹼、呋喃坦啶等,導致食慾減退、飲食減少等。
2.消化作用的紊亂:如老年人因牙齒脫落而影響了對食物的咀嚼,影響了食物的消化;唾液中含有澱粉酶,能使部分澱粉轉化為糊精和麥芽糖,胃蛋白酶能使蛋白質分解,並能水解簡單多肽分子中含苯丙氨酸或酪氨酸的肽鍵,其作用後主要產物為眎和腖、多肽和氨基酸,膽汁對脂肪的消化具有重要意義,由膽鹽或膽汁酸起著作用,胰澱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等分別對澱粉、脂肪、蛋白質起分解作用。如果以上提及的消化液及酶類缺乏,則直接影響食物消化和營養的吸收。
3.吸收作用的紊亂:食物主要的吸收是在小腸中進行,對營養物質吸收的減少,即可引起消瘦,如慢性腹瀉、斯潑盧征等。
4.慢性肝臟疾病,可引起糖、脂肪、蛋白質代謝的紊亂,引起消瘦。
5.消耗的增加。如青少年活動多,熱量消耗多;婦女妊娠期間對各類營養素需要量增多;過度的勞動;較長時間的發熱,慢性創傷或患有腫瘤等消耗性疾病。
由於引起消瘦的原因很多(還有內分泌系統、神經系統病變的原因),故治療消瘦要針對其病因來進行,但對營養不良所引起的消瘦,則主要是通過飲食的調養來治療。
[飲食原則]1.增加蛋白質的攝入量,如多吃瘦肉、雞蛋、牛奶、魚類、蝦、禽類、豆製品等。
2.適當增加糖類和脂肪類食品,多供熱量以增加體重。
3.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做到烹調可口、容易消化,提高病人食慾。
4.少吃粗纖維食物,以免影響消化吸收。
5.攝入充足的維生素A、B1、B2及C。
6.少吃多餐,定時進餐。
食療驗方1.牛乳粥:牛乳200毫升左右,粳米或糯米100克,入砂鍋內,再加水500毫升左右,煮為稀稠粥,食時加入白糖少許,每日晨起空腹食用。
2.雞汁粥:取1.5~2公斤母雞一隻,剖洗干凈後,濃煎雞汁,以原汁雞湯分次同粳米100克煮粥。先用旺火煮沸,再改用微火煮到粥稠即可,可供早晚餐或點心,溫熱服食。
3.動物肝粥:每次取動物肝100~150克,洗凈切成小塊,粳米100克,蔥、姜、油、鹽適量,加水約100毫升煮成稀粥,待肝熟粥稠即可食。每日早晨空腹頓食。動物肝包括豬肝、羊肝、牛肝、雞肝、鴨肝等,均含有肝糖、維生素A、維生素B12,鐵質等成分,營養相當豐富。
4.豬肚粥:每次用豬肚各100~150克,切成小塊,加大米200~300克,加水如常法煮粥,熟後分數次以醬調食。
5.人參雞粥:高麗參(參須亦可)3克,淮山葯6克,大米50克,雞全只,雞肝150克。雞肝用開水燙過後待用,以雞全只煮出15杯的清湯,雞肉撕成絲狀,將人參切成片,和米一起放入雞湯內同煮粥,煮至米粒漲大時加入淮山葯片。米煮軟時加入切成薄片的雞肝和雞絲,並加鹽調味。
6.胡桃粥:胡桃肉30~50克,去皮搗爛。粳米50克,加水如常法煮粥,粥熟後把胡桃肉加入,調勻。浮起粥油時即可食用。一般早晚各溫服1次。
7.歸參燉母雞:當歸15克,黨參15克,母雞1隻(約1.5公斤),蔥、生薑、料酒、食鹽各適量。將母雞宰殺後,去毛樁和內臟,洗凈,將當歸、黨參放入雞腹,置砂鍋內,加入蔥、生薑、料酒、食鹽、清水各適量。將砂鍋置武火上燒沸,改用文火煨燉,直至雞肉炮爛即成。食用時,可分餐食,吃肉,喝湯。
8.歸芪蒸雞:當歸20克,炙黃芪100克,子母雞1隻。味精、料酒、胡椒面、生薑、蔥、食鹽各適量。將子母雞宰殺後,去凈毛樁和內臟,然後用開水汆透,撈在涼水內沖洗干凈,瀝凈水分,當歸洗凈,視其塊頭大小,順刀切幾刀;姜蔥洗凈,姜切大片,蔥切長段,待用。將當歸、黃芪由雞的襠部裝入腹中,然後放入盆內(腹部向上),擺上蔥、生薑,加入清湯、食鹽、料酒,胡椒面。加蓋蓋好,用濕綿紙將盆口封嚴,上籠蒸約2小時取出。揭去綿紙,揀出生薑、蔥,加味精,調好味即成。
9.清燉烏骨雞:活烏骨雞1隻(約重1500克),黃酒30克,蔥結2個,生薑4片,精鹽5克。將活烏骨雞宰殺、燙毛,在背脊處開刀,取出內臟洗凈,斬去雞爪,投入沸水鍋中燙一燙,洗一洗。取砂鍋1隻,洗凈,放入雞及洗凈了的肫、肝、心等內臟和黃酒、蔥結、姜塊,上旺火燒沸,撇去浮沫,蓋上砂鍋蓋,移小火燜約3小時左右,直至雞肉酥爛時,加入精鹽,再略燜片刻後,即成。
10.清蒸人參雞:人參15克,母雞1隻,火腿10克,水發玉蘭片10克,水發香菇15克。精鹽、料酒、味精、蔥、生薑、雞湯各適量。將母雞宰後,退凈毛樁和內臟,放入開水鍋里燙一下,用涼水洗凈,將火腿、玉蘭片、香菇、蔥、生薑均切片。將人參用開水泡開,上蒸籠蒸30分鍾,取出。將母雞洗凈,放在盆內,加入人參、火腿、玉蘭片、香菇、蔥、生薑、精鹽、料酒、味精,添入雞湯(淹沒過雞),上籠,在武火上蒸爛熟。將蒸爛熟的雞放在大碗內,將人參(切碎)、火腿、玉蘭片、香菇擺在雞肉上(除去蔥,生薑不用),將蒸雞的湯倒在勺里,置火上燒開,撇去沫。
11.豆腐蛋:豆腐鍋粑60克,豆腐皮1張,雞蛋1個,白糖適量。先以水煮豆腐鍋粑及豆腐皮,水開後將雞蛋打入鍋內蒸熟,蛋熟後加白糖,晨起做早點。
12.蘑菇炒雞蛋:雞蛋200克,蘑菇100克,素油50克,香蔥2根,精鹽2克。
13.枸杞葉炒雞蛋:新鮮枸杞葉150~200克洗凈,雞蛋2隻,花生油適量,食鹽少許。雞蛋攪拌打勻,用花生油炒雞蛋及鮮枸杞葉,熟後加食鹽調味服食。
14.糖醋鯉魚:活鯉魚1條(約250克),蔥、姜、蒜絲各1克,筍尖1克,麵粉40克,干團粉5克,荸薺1克,植物油500克(耗用50克),白糖40克,干木耳、醬油、精鹽、醋、料酒、清湯各適量。
15.歸參鱔魚:鱔魚500克,當歸15克,黨參15克。黃酒、蔥、姜、蒜、味精、鹽、醬油各適量。將鱔魚宰殺後去頭、骨、內臟,洗凈切成絲備用。當歸、黨參裝入紗布袋內,扎緊袋口。將鱔魚、紗布袋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用武火燒沸後,撇去浮沫,加黃酒,轉用文火煮熬1小時,撈出紗布葯袋,加鹽、味精即成。
㈥ 中醫上的治療原則是什麼
一、未病先防、未病先防指的是採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發生和發展。
中醫學早在二千多年前就提出了未病先防的理論。《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說:「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葯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鑄錐,不亦晚乎!」強調了預防疾病的重要性。
治未病的內容包含兩方面:一是未病先防,二是既病防變。即在未得病的時候,加強調養,防止疾病的發生。發生疾病以後,就要注意遏止疾病向深層次發展。
(一)未病先防
未病先防關鍵在於注重養生。扶持人體正氣,增強人體抗病能力,同時有效地做好防範。《素問》中提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內經》強調預防疾病發生主要從三個方面著手:一是加強精神修養,注重心理健康,保持良好的情緒;二是順應四時氣候變化,躲避病邪的侵襲;三是注意生活調適,飲食有節,力戒偏嗜,起居有常,勞逸適度,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從而提高抗病能力,使機體遠離疾病。另外,在傳染病流行的季節里,還可採用葯物進行消毒防病,如用雄黃、艾葉、蒼術等熏煙以防疫癘。
(二)既病防變
既病防變指對疾病要積極地進行早期治療,防止疾病的發展與傳變。在疾病發展的過程中,都有其一定的發展傳變規律,如傷寒論的六經傳變、臟腑辨證中的臟腑傳變、衛氣營血辨證中的傳變等,我們在掌握了這些基本的傳變規律以後,在治療疾病的時候,就要積極預防,阻斷病邪的深入。如《金匱要略》所說:「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所謂「先安未受邪之地」。既病早治、注意防變對於控制疾病的發展,減輕疾病的惡化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標本論治
「標」和「本」,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有多種含義,可用以說明病變傳變過程中各種矛盾的主次關系。標,即現象;本,即本質。標與本是互相對立的兩個方面。標本的含義是多方面的。從正邪兩方面來說,正氣為本,邪氣為標;從疾病而說,病因為本,症狀為標;從病位內外而分,臟腑為本,肌表為標;從發病先後來分,原發病(先病)為本,繼發病(後病)為標。總之,「本」含有主要方面和主要矛盾的意義;「標」含有次要方面和次要矛盾的意義。標本的原則一般是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和標本同治三條。
(一)急則治其標
指「標」危急,先採用治標的原則,多採用驅邪的方法進行治療,若不及時治之,會危及病人生命,或影響本病的治療。如脹滿、大出血、劇痛等病,皆宜先除脹、止血、止痛。正如《素問標本病傳論》所說:「先熱後生中滿者,治其標……先病而後生中滿者,治其標……小大不利,治其標。」待病情相對穩定後,再考慮治療本病。
(二)緩則治其本
指「標」不甚急的情況下,採取治本的原則,即針對主要病因、病證進行治療,以解除病之根本。如陰虛發熱,只要滋陰養液治其本,發熱標乃不治自退。故《素問標本病傳論》說:
「先寒而後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後寒者,治其本;先熱而後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後泄者,治其本;先泄而後生他病者,治其本。必先調之,乃治其他病。」
(三)標本同治
指標病本病同時俱急,在時間與條件上皆不宜單治標或單治本,只可採取同治之法。如腎不納氣的喘咳病,本為腎氣虛,標為肺失肅降,治療只宜益腎納氣,肅肺平喘,標本兼顧。
標本論治還必須遵循「治病必求其本」的原則。即謂治療尋找疾病的根本原因,並針對根本原因進行治療,這是辨證論治的基本原則。醫者必須透過現象找到疾病之本質所在,然後針對其本質進行治療,只有從根本上除去了發病原因,疾病的各種症狀才會得以徹底消除。
疾病的標本關系不是絕對的,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因此,在臨證中要認真觀察,注意掌握標本轉化的規律,以便正確地不失時機地進行有效的治療。
三、扶正祛邪
疾病的發生與發展是正氣邪氣斗爭的過程。正氣充沛,則人體抗病能力強,較少罹患疾病,或者患病較輕;若正氣不足,疾病就會發生和發展,因此,治療的關鍵就是改變正邪雙方力量的對比,扶助正氣,祛除邪氣,使疾病好轉或痊癒。各種治療措施皆離不開「扶正」與「祛邪」這兩方面。
(一)扶正
扶正即使用扶助正氣的葯物或其他療法,以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以達到戰勝疾病、恢復健康的目的。這種「扶正以祛邪」的原則,適用於正氣虛為主的疾病,是《內經》「虛則補之」(《素問三部九候論》)的運用,包括益氣、養血、滋陰、壯陽等不同方法。
(二)祛邪
祛邪即使用葯物或其他療法,以祛除邪氣,達到邪去正復的目的。這種「祛邪以扶正」的原則,適用於邪氣盛為主的疾病,是《內經》「實則瀉之」(《素問三部九候論》)的運用,包括攻下、清解、消導、催吐、發汗等不同方法。
總之,運用扶正祛邪這一原則,要認真細致地觀察邪正消長的盛衰情況,根據正邪雙方在疾病過程中所處的不同地位,分清主次、先後,靈活地運用。單純扶正僅適用於正虛為主者,單純祛邪僅適用於邪盛為主者,先祛邪後扶正則適用於邪盛而正不甚虛者,先扶正後祛邪則適用於正虛而邪不甚者,扶正與祛邪並用則適用於正虛邪實者,即所謂「攻補兼施」,要做到「扶正不留邪,祛邪不傷正」。
四、因時因地因人制宜因時、因地、因人制宜又稱「三因制宜」,指的是治療疾病必須根據季節、地區以及人體各方面的不同而制定相應適宜的治法。人體與自然界息息相關,疾病的發生、發展深受自然氣候和地域的影響。人體自身的因素也決定了疾病的發生和發展,如年齡不同、體質不同、性情不同、飲食調攝不同,則疾病的發生、發展皆不同。
(一)因時制宜
因時制宜指不同季節治療用葯要有所不同。《素問六元正紀大論》說:「用溫遠溫,用熱遠熱,用涼遠涼,用寒遠寒」。夏暑之季,酷暑炎炎,腠理開泄,用葯應避免過用溫熱葯,以防開泄太過,損傷氣津;嚴冬之時,腠理緻密,陽氣內藏,用葯應避免過用寒涼葯,以防折傷陽氣,故皆曰「遠」之。
(二)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即根據不同地區的地理環境來考慮不同的治療用葯。如我國西北地高氣寒,病多寒證,寒涼劑必須慎用,而溫熱劑則為常用;東南地區地處氣熱,雨濕綿綿,病多濕熱,溫熱劑必須慎用,寒涼劑、化濕劑較為常用。
(三)因人制宜
因人制宜指治療用葯根據病人的年齡、性別、體質、生活習慣等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一般來說,成人葯量宜大,兒童宜小;形體魁梧者葯量宜大,形體弱小者宜小;素體陽虛者用葯宜偏溫,陽盛者用葯宜偏涼;婦人有經、帶、胎、產之特點,用葯與男子則差別更大。
以上三者是密切相關而不可分割的,它既反映了人與自然界的統一整體關系,又反映了人群的不同特性。三者有機地統一起來,才能有效地治療疾病。
㈦ 食療的應用原則有哪五條
一、 辨證施膳
辨證施治是中醫治療疾病的指導原則,即在臨床治療時要根據病情的寒熱虛實,結合病人的體質以相應的治療。只有在正確辨證的基礎上進行選食配膳,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否則,不僅於病無益,反而會加重病情。
二、全面膳食
所謂全面膳食,就是要求在飲食內容上盡可能做到多樣化,講究葷素食、主副食、正餐和零食等之間的合理搭配。現代營養學認為人體所需要的各種營養素主要包括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礦物質、水和纖維素七大類物質。這幾大類營養素分別存在於不同種類的食物中,如糧食類食物主要含有豐富的糖類,蔬菜、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礦物質和纖維素,魚、肉、奶、蛋類則是蛋白質的良好來源。如果一味追求素食,進食谷類、蔬菜類食物,摒棄或限制動物性食品的攝入,久則使蛋白質的供給不足,不能滿足機體新陳代謝的需要,可引起低蛋白血症,也影響脂溶性維生素D、維生素E等的吸收,引起一系列症狀。而效仿西方的膳食結構模式,大量攝入動物性食品,勢必使某些腫瘤如乳腺癌、前列腺癌、結腸癌、直腸癌等的發病率明顯升高,也使動脈硬化、冠心病、糖尿病、痛風等病的發生增多。所以,為了保持身體健康,必須採用平衡膳食,全面膳食。
三、飲食有節
飲食有節是指每天進食宜定時,定量,不偏食,不挑食。主要有兩層含義,一是指進食的量,一是指進食的時間。
㈧ 中醫食療具體是什麼
食療,是個偽概念。食物,只能提供給人體營養物質,沒有治療作用專。別說食物里沒有有葯屬性的成分,即便食物里有葯性成分,吃進去也不可能對病原體產生抑制、殺滅作用,因為葯物濃度遠遠不夠。舉個熟悉的葯物來做個比喻,青蒿素知道吧?青蒿(青蒿素是從黃花蒿素里提取出來的,不是從青蒿里提取出來的。這里暫且還用青蒿、青蒿素)用中葯的炮製法或直接像菜那麼吃,對治療瘧疾半點用都沒有。因為第一,青蒿素成分遇水、遇熱水或其他物質就失去了葯理活性;第二,胃液會將葯物成分分解掉很多。這就是為什麼西方人拋棄了他們自己古老的草本醫學——西醫的緣故。葯物成分成分必須達到一定濃度,才能在體內經過胃液分解後還能保持葯理濃度,才能發揮治病作用。所以必須提取出青蒿素,再經過去雜質,結晶成成分單一、化學結構明確、葯理濃度達到體內殺滅瘧原蟲的濃度,才成為臨床上能使用的抗瘧葯——雙氫青蒿素。
你看,葯物能治病都必須要具備一定的條件,何況食物呢。
食物要真能治病,就會出現和化學葯一樣的副作用和不良反應(不是食物特異過敏反應)。
㈨ 食養的八大原則是什麼何為食療食療的優點
食養原意指食物的營養、滋養作用,後擴展成為合理選擇、製作、使用膳食而養生。中醫食養的概念,針對的是非疾患人群,充分體現了中醫預防為主的思想,是研究合理膳食,使其充分發揮營養保健作用的學術。
食療則是指食物的治療作用。因此,中醫食療的概念,針對的是已患病的人,體現的是中醫葯食同源,食先於葯的思想,是研究運用適當的食物,或運用食物配合葯物,通過日常飲食的方式治療疾病的學術。食療的作用和重要性,唐朝時葯王孫思邈的《千金方》作了高度概括:「食能排邪而安臟腑,悅神爽志以資血氣,若能用食平痾,釋情遣疾者,可謂良工……當須先洞曉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療不愈,然後命葯。」這句話告訴我們,食物能祛邪保健,滋養人體氣血,如果僅用食物就能治好疾病的人,可稱高明的醫生。治病的一般規律是,洞悉疾病的病因,明了病情,然後先用食物調治,食物治療不好,再使用葯物。
此外尚需強調,食療雖有效,但不可盲目替代葯物。因為食物雖然也有性味的偏性而有糾正機體陰陽失衡的作用,但其偏性總不及葯物明顯,故單純的食療主要適用於病情較輕淺的疾病初期或恢復期,或慢性疾病的緩解期。葯物畢竟偏性較大,治療疾病效果遠強於食物。食療也不能替代西葯,從中西醫比較的角度而言,中醫治療的著眼點主要在於調理臟腑陰陽升降出入的氣機,注重整體卻局部針對性不足;西醫則強調針對性的靶點治療,在全身機能的整體調節方面又有所欠缺。二者配合,各施所長,往往能事半功倍。這正是對於某些疾病尤其是慢性病,配合中醫食療後能減少西葯用量的原因所在。但如果盲目停葯,僅用食養、食療維持,必然導致病情的短期反彈。對於這種情況,正確的作法應該是,在兩者配合的情況下,根據病情逐漸減少西葯用量,通過一個緩慢的過程,力求將西葯用量降到最低或者單純用食療控制恢復。
可見,食療、食養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范疇。由於中醫治病的根本原則是「調理陰陽、以(葯食之)偏糾(人體之)偏」,也就是說運用各種治療介質的偏性,去糾正已經發生偏頗的人體陰陽失衡狀態,使其恢復陰陽平衡的常態。如果健康人群服用食療方,由於食療方偏性明顯,則非但起不到保健作用,還會打破原本的陰陽平衡而導致疾病。所以養生者一定要分清哪些是食養方、哪些是食療方,平時看到相關信息的時候,一定要仔細弄清其作用和適用范圍,切不可胡亂使用。
㈩ 什麼是中醫食療
中醫中的「食療」由來已久。早在周代,宮廷之中就有「食醫」一職,專門負責為皇室內調配飲食,容以保證性味均衡,養護健康。
中醫有句話叫「葯食同源」。中醫認為,大部分常用的食物有四氣五味的區分,因而有一定的葯用價值。雖然食物一般性味平和,正常人長期食用不會有不良作用,但如果患有疾病,最好也注意食物的葯性,有針對性地選用,更有利於治療和康復。這在食療學中稱為辨證施食。
辨證施食的原理與葯性原理是一致的。例如甘味入脾,吃甜食具有調和脾胃、補養氣血、補充熱量等作用,但過食甜膩之品,則會造成脾胃氣機壅塞或痰濕內生;酸味入肝,適量吃酸食可促進食慾,健脾開胃,但過量食用反而會傷胃;苦味入心,具有清心火、解熱毒等作用,多食卻會傷脾胃;辛辣入肺,可祛風散寒、行氣、活血,但過食會上火動血;鹹味入腎,補充鹽分,能軟堅潤下,過食則會傷腎,導致水濕停滯。不同季節的飲食也有講究,如夏天宜清淡,秋季須滋潤,冬季應補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