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醫的治療原則和治療大法內容是什麼
中醫的治療原則是指導立法、處方、用葯的重要一環,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在許專多方面基屬本體現了辯證法的精神,值得繼承和提高。在強調整體觀方面,提出了協調陰陽、間接補瀉、表裡互治、扶正祛邪以及攻補兼施的原則,在強調抓主要矛盾方面,提出了治病求本、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標本俱急則標本兼治的原則;在強調透過現象抓住本質方面,提出了正治與反治等原則;在要求注意疾病的個性方面,提出了同病異治、異病同治及因時、因地、因人制宜的原則。 常用的治療大法有汗、吐、下、和、溫、清、補、消八法。
採納哦
❷ 中醫治療原則是什麼
中醫的治療原則來是指導自立法、處方、用葯的重要一環,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在許多方面基本體現了辯證法的精神,值得繼承和提高。在強調整體觀方面,提出了協調陰陽、間接補瀉、表裡互治、扶正祛邪以及攻補兼施的原則,在強調抓主要矛盾方面,提出了治病求本、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標本俱急則標本兼治的原則;在強調透過現象抓住本質方面,提出了正治與反治等原則;在要求注意疾病的個性方面,提出了同病異治、異病同治及因時、因地、因人制宜的原則。 常用的治療大法有汗、吐、下、和、溫、清、補、消八法。
❸ 中醫治病的原則是什麼
中醫認為,人有自我恢復能力。非常強大。中醫治病只不過是把影響陰陽平衡的因素戒掉。或者從正面輔助陰陽平衡。讓肌體得以自我修復。
❹ 全面闡述中醫理論和治療原則
東漢末年,張仲景收集了許多民間葯方,寫成了《傷寒雜病論》,全面闡述了中醫理論和治病原則,奠定了中醫治療學的基礎,他醫術高明,醫德高尚,後世尊稱他為「醫聖」.
故選C.
❺ 中醫治療的方法有哪些
中醫的治療方法很多,但是歸納起來大體可分為汗、吐、下、和、溫、清、補、消八法。
汗法是運用各種發汗葯物組成方劑,來開泄腠理,逐邪外出的一種方法。比如日常生活中有人偶感寒涼,老年人往往提醒要喝碗薑糖水或酸辣湯,發一發汗,就不容易患感冒了。因為生薑或辣椒都是辛散之物,趁熱喝下去,可以擴張周圍小血管,刺激毛孔發汗,驅散體表寒邪。汗法的基本道理也是這樣。常用的方劑有桂枝湯、銀翅散等。
吐法是利用催吐葯引導病邪或有害物質從口涌吐而出的一種方法。吐法大都用於病情嚴重急迫,必須迅速吐出的積結實證。如痰涎壅塞、食停胃脘或誤食的毒物還在胃中,都急需用吐法救治。金元時代的大名醫張子和就很擅長這種治法,提倡「攻病三法」(汗、吐、下),喜用峻烈的瀉劑和吐劑。他在《儒門事親》一書中有記載:一位患風癇病的婦女,偶吃一種像蔥一樣的章,吐涎如膠,大約有一二斗,不想從此不再發病,而且身體也一天天健壯起來。張子和對這件事很重視,他走訪了許多人才知道這種像蔥一樣的草叫「憨蔥苗」,在《本草經》中稱「藜蘆苗」。從這件事以後,張子和認識了吐法的重要,高興地說,「亦偶得吐法耳」。
下法是運用瀉下葯物攻逐體內結滯(如宿食、水飲、瘀血等)的一種方法。這種治法可以排除蓄積,起到推陳出新的作用。《儒門事親·偶有所遇厥疾獲療記》中記載,有一次,張子和看見一個小孩因為誤吞銅鐵而患病,身體很瘦弱,足不勝身。那時正好是六七月份,淫雨不止,沒有木柴煮飯,小孩挨餓幾天。一天早晨,鄰居牛死了,煮牛肉葵菜飯吃,病孩乘機飽吃一頓。不久,覺腸中痛,泄注如傾,瀉下所誤吞的東西。張子和因而明白《內經》中所說的「肝苦急,食甘以緩之」的道理。因「牛肉、大棗、葵菜皆甘物也,故能寬緩腸胃。且腸中久空,又遇甘滑之物,此銅鐵所以下也」。張子和高興地說:「亦偶得瀉法耳。」
和法是通過調整人體機能,達到祛病除邪的目的一種方法。病邪既不在里,又不在表,或者氣血營衛不和,或者臟腑關系失調,採用汗、吐、下、溫、清、補、消都不適宜的,就可以採用和解的方法。目前許多中醫都用「加味逍遙丸」來治慢性肝炎,這種葯也是一種和劑。
溫法是用溫性或熱性葯物補益陽氣、驅除寒邪的一種治法。人們吃辛辣的食物,如辣椒、胡椒、桂皮、生薑等,胃中常有一種燥熱的感覺,不僅食慾增加,消化旺盛,甚至整個身子都會有熱感,於是我們就說這類東西屬於熱葯。使用溫熱葯可以起到溫中祛寒、回陽救逆、溫經散寒等作用。
清法是用寒涼葯物以達到清熱作用的一種治療方法。人們在氣候酷熱、氣悶難忍的時候,常喜歡吹風納涼,冷飲冰水,目的是為了消除煩熱。由此推論,遇到內熱燔熾、煩渴神昏的病證,服用苦寒清涼葯物,也能達到清熱的作用。
補法是運用補葯補益人體氣血,增強體質,達到扶正祛邪作用的一種治法。補法有補氣、補血、補陰、補陽的種種區別。醫聖張仲景用當歸羊肉湯治癒貧窮百姓的故事被傳為佳話。
消法是採用消食、化瘀、軟堅、化痰、化濕、利水等葯物,對慢性積聚脹滿進行漸消緩散而不傷正氣的一種治療方法。
中醫在臨床治療過程中對於上述八法的運用是相當靈活的。由於有不少病的情況相當復雜,往往不是單獨使用某法,而是把許多治療方法配合起來使用,如汗下並用、溫清並用、攻補並用、消補並用等等。除去「八法」之外,歷代醫家還提出了許多其他的治法,並且還創造了相當豐富的外治法。如熏蒸法、洗浴法、敷貼法、熨法、含漱法、塞法、摩擦法、撲粉法、起泡法、探吐法、導引法等。
中醫靈活運用八法以及其他方法治病的向時必須遵守一些原則。
第一條原則是治病必求於本。「本」,指的是疾病的本質。「必求於本」,是強調一定要透過錯綜復雜的現象,抓住疾病的實質,找出治療的關鍵。有些疾病的症狀往往是很復雜的,在一大堆頭緒紛亂的症狀中,不僅有主次本末、輕重緩急的區別,而且有時候還會出現某些假象。所以,中醫治病的時候首先要注意識別那些「真熱假寒」、「真寒假熱」、「至虛有盛候」(真虛假實)、「大實有贏狀」(真實假虛)的虛假證狀。否則寒熱不分,虛實不辨,以假當真,被表面現象所迷惑,非但治不好病,甚至會造成醫療事故。
第二條原則是扶正祛邪。中醫認為,一切病證都是正邪雙方力量的消長變化所造成的。「正」,指人體的抵抗力和修復能力;「邪」,指病邪。「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意思是說,人體的正氣旺盛,就不容易受到病邪的侵犯;相反,受了病邪的侵犯,人體的正氣就要受到損傷。所以醫生治病的時候,一定要努力扶助人的正氣,增強人的體質,同時又要設法驅除病邪,以求邪去正復,使疾病朝著治癒的方面轉化。這一原則就叫做扶正祛邪。
在治病的時候,首先要看正邪雙方的盛衰情況,如果病邪顯著而正氣又不太虛,應以「祛邪」為主,如果正氣虛而病邪不盛,則應以「扶正」為主,如果正氣已虛而病邪又盛,就應該採用「扶正」和「祛邪」兼施的原則。但應該注意的是,扶助正氣不要造成「留邪」的惡果。有些人得了病,總喜歡服補葯,而庸醫也喜歡投人所好。結果往往「閉門留寇」,遺害很多。尤其是有些急性傳染病,發病急遽,如果正氣不很虛弱,更應該及時驅邪。另一種情況是祛邪不要傷害正氣。《紅樓夢》中的胡太醫就不懂得這個道理。他在給睛雯治病的時候就犯了祛邪傷正的大忌。晴雯本來是偶感風寒的小病,可是胡大醫卻搬出了一大堆紫蘇、桔梗、防風、荊芥等解表葯,又用上了枳實、麻黃一類的猛峻葯物。這就難怪賈寶玉罵他「該死,該死」。賈寶玉說:「雖疏散,也不可太過。舊年我病了,卻是傷寒,內里飲食停滯……還禁不起麻黃、石膏、枳實等虎狼葯。我和你們(指丫環們)就如……那才開的白海棠似的。我禁不起的葯,你們哪裡禁得起?」
除上述原則外,還有正治反治、同病異治、異病同治等原則,以及因人、因時、因地制宜原則等等。
從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中醫治療的原則,始終貫徹了從整體出發,又聯系時間、地點和人的各種不同的情況,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精神。
❻ 中醫上的治療原則是什麼
一、未病先防、未病先防指的是採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發生和發展。
中醫學早在二千多年前就提出了未病先防的理論。《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說:「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葯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鑄錐,不亦晚乎!」強調了預防疾病的重要性。
治未病的內容包含兩方面:一是未病先防,二是既病防變。即在未得病的時候,加強調養,防止疾病的發生。發生疾病以後,就要注意遏止疾病向深層次發展。
(一)未病先防
未病先防關鍵在於注重養生。扶持人體正氣,增強人體抗病能力,同時有效地做好防範。《素問》中提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內經》強調預防疾病發生主要從三個方面著手:一是加強精神修養,注重心理健康,保持良好的情緒;二是順應四時氣候變化,躲避病邪的侵襲;三是注意生活調適,飲食有節,力戒偏嗜,起居有常,勞逸適度,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從而提高抗病能力,使機體遠離疾病。另外,在傳染病流行的季節里,還可採用葯物進行消毒防病,如用雄黃、艾葉、蒼術等熏煙以防疫癘。
(二)既病防變
既病防變指對疾病要積極地進行早期治療,防止疾病的發展與傳變。在疾病發展的過程中,都有其一定的發展傳變規律,如傷寒論的六經傳變、臟腑辨證中的臟腑傳變、衛氣營血辨證中的傳變等,我們在掌握了這些基本的傳變規律以後,在治療疾病的時候,就要積極預防,阻斷病邪的深入。如《金匱要略》所說:「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所謂「先安未受邪之地」。既病早治、注意防變對於控制疾病的發展,減輕疾病的惡化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標本論治
「標」和「本」,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有多種含義,可用以說明病變傳變過程中各種矛盾的主次關系。標,即現象;本,即本質。標與本是互相對立的兩個方面。標本的含義是多方面的。從正邪兩方面來說,正氣為本,邪氣為標;從疾病而說,病因為本,症狀為標;從病位內外而分,臟腑為本,肌表為標;從發病先後來分,原發病(先病)為本,繼發病(後病)為標。總之,「本」含有主要方面和主要矛盾的意義;「標」含有次要方面和次要矛盾的意義。標本的原則一般是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和標本同治三條。
(一)急則治其標
指「標」危急,先採用治標的原則,多採用驅邪的方法進行治療,若不及時治之,會危及病人生命,或影響本病的治療。如脹滿、大出血、劇痛等病,皆宜先除脹、止血、止痛。正如《素問標本病傳論》所說:「先熱後生中滿者,治其標……先病而後生中滿者,治其標……小大不利,治其標。」待病情相對穩定後,再考慮治療本病。
(二)緩則治其本
指「標」不甚急的情況下,採取治本的原則,即針對主要病因、病證進行治療,以解除病之根本。如陰虛發熱,只要滋陰養液治其本,發熱標乃不治自退。故《素問標本病傳論》說:
「先寒而後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後寒者,治其本;先熱而後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後泄者,治其本;先泄而後生他病者,治其本。必先調之,乃治其他病。」
(三)標本同治
指標病本病同時俱急,在時間與條件上皆不宜單治標或單治本,只可採取同治之法。如腎不納氣的喘咳病,本為腎氣虛,標為肺失肅降,治療只宜益腎納氣,肅肺平喘,標本兼顧。
標本論治還必須遵循「治病必求其本」的原則。即謂治療尋找疾病的根本原因,並針對根本原因進行治療,這是辨證論治的基本原則。醫者必須透過現象找到疾病之本質所在,然後針對其本質進行治療,只有從根本上除去了發病原因,疾病的各種症狀才會得以徹底消除。
疾病的標本關系不是絕對的,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因此,在臨證中要認真觀察,注意掌握標本轉化的規律,以便正確地不失時機地進行有效的治療。
三、扶正祛邪
疾病的發生與發展是正氣邪氣斗爭的過程。正氣充沛,則人體抗病能力強,較少罹患疾病,或者患病較輕;若正氣不足,疾病就會發生和發展,因此,治療的關鍵就是改變正邪雙方力量的對比,扶助正氣,祛除邪氣,使疾病好轉或痊癒。各種治療措施皆離不開「扶正」與「祛邪」這兩方面。
(一)扶正
扶正即使用扶助正氣的葯物或其他療法,以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以達到戰勝疾病、恢復健康的目的。這種「扶正以祛邪」的原則,適用於正氣虛為主的疾病,是《內經》「虛則補之」(《素問三部九候論》)的運用,包括益氣、養血、滋陰、壯陽等不同方法。
(二)祛邪
祛邪即使用葯物或其他療法,以祛除邪氣,達到邪去正復的目的。這種「祛邪以扶正」的原則,適用於邪氣盛為主的疾病,是《內經》「實則瀉之」(《素問三部九候論》)的運用,包括攻下、清解、消導、催吐、發汗等不同方法。
總之,運用扶正祛邪這一原則,要認真細致地觀察邪正消長的盛衰情況,根據正邪雙方在疾病過程中所處的不同地位,分清主次、先後,靈活地運用。單純扶正僅適用於正虛為主者,單純祛邪僅適用於邪盛為主者,先祛邪後扶正則適用於邪盛而正不甚虛者,先扶正後祛邪則適用於正虛而邪不甚者,扶正與祛邪並用則適用於正虛邪實者,即所謂「攻補兼施」,要做到「扶正不留邪,祛邪不傷正」。
四、因時因地因人制宜因時、因地、因人制宜又稱「三因制宜」,指的是治療疾病必須根據季節、地區以及人體各方面的不同而制定相應適宜的治法。人體與自然界息息相關,疾病的發生、發展深受自然氣候和地域的影響。人體自身的因素也決定了疾病的發生和發展,如年齡不同、體質不同、性情不同、飲食調攝不同,則疾病的發生、發展皆不同。
(一)因時制宜
因時制宜指不同季節治療用葯要有所不同。《素問六元正紀大論》說:「用溫遠溫,用熱遠熱,用涼遠涼,用寒遠寒」。夏暑之季,酷暑炎炎,腠理開泄,用葯應避免過用溫熱葯,以防開泄太過,損傷氣津;嚴冬之時,腠理緻密,陽氣內藏,用葯應避免過用寒涼葯,以防折傷陽氣,故皆曰「遠」之。
(二)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即根據不同地區的地理環境來考慮不同的治療用葯。如我國西北地高氣寒,病多寒證,寒涼劑必須慎用,而溫熱劑則為常用;東南地區地處氣熱,雨濕綿綿,病多濕熱,溫熱劑必須慎用,寒涼劑、化濕劑較為常用。
(三)因人制宜
因人制宜指治療用葯根據病人的年齡、性別、體質、生活習慣等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一般來說,成人葯量宜大,兒童宜小;形體魁梧者葯量宜大,形體弱小者宜小;素體陽虛者用葯宜偏溫,陽盛者用葯宜偏涼;婦人有經、帶、胎、產之特點,用葯與男子則差別更大。
以上三者是密切相關而不可分割的,它既反映了人與自然界的統一整體關系,又反映了人群的不同特性。三者有機地統一起來,才能有效地治療疾病。
❼ 中醫的治療原則是什麼是主要通過提高人體免疫力達到治病目的嗎
糊塗醫治療糊塗病,治好了就是中醫的原則。
再看看別人怎麼說的。
❽ 今日新鮮事中醫養生及治療原則是什麼
中醫的文化博大精深,中醫養生及治療是講究原則的,根據病症的不同,推薦內不同食物進行食療和葯容物治療。辨證施治是中醫治療疾病的指導原則,即在臨床治療時要根據病情的寒熱虛實,結合病人的體質以相應的治療。只有在正確辨證的基礎上進行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❾ 中醫康復學的治療原則
通過上述研究與分析,中醫康復學在治療原則上既不同於現代康復學,也與中醫臨床學有區別,是在中醫學基本理論指導下,針對功能障礙採取地治療措施。
1.整體康復
中醫認為人體是由臟腑、經絡、肢體等組織器官所構成,任何一種組織器官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臟腑之間、經絡之間、臟腑經絡與肢體之間都存在著生理功能或結構上的多種聯系,這就使人體各部分形成一個完整統一的有機體,以維持正常而協調的生理活動。其特點是以五臟為中心,配合六腑,聯系五體、五官九竅等組織器官。肢體、官竅局部的功能障礙常超人體其他部位甚至全身的臟腑功能狀態有關,因此,在康復過程中,對局部的功能障礙也應從整體出發,採取全面的康復措施。
2.辨證康復
中醫治療疾病方法的選擇與應用,離不開辨證論治。在中醫康復學中,這些方法多數同樣適用於功能障礙的改善,因此辨證是康復的前提和依據.在中醫康復臨床過程中,辨證包含有對內在生理功能障礙的辨識,而生理功能障礙的改善與外在形體及行為障礙的改善有因果關系。因此,通過辨證論治改善造成各種功能障礙的內在原因,體現了中醫學「治病求本」和整體康復的原則。這是中醫康復學的又一特色。
3.功能康復
康復學以功能障礙為作用對象,因此,功能康復是其主要治療目的。在中醫康復「形神合一」是功能康復的基本原則。中醫認為神是生命活動的主宰,形神合一構成了人的生命。《淮南子·原道訓》曰:「夫形者生之舍也,氣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功能康復即是訓練「神」對「形」的支配作用。如導引、運動訓練、氣功等方法,即是形與神俱的康復方法。如偏癱運動功能的喪失,就是神對肢體的主宰作用的喪失,強調主動運動訓練的重要性,與現代康復學的運動再學習的指導思想完全相同。可惜,中醫學的這些康復治療方法未能形成體系和進一步的應用於臨床治療。
4.綜合康復
中醫學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經過歷代醫家的發展和完善,由簡單到復雜,創造了多種多樣的治療和養生康復的方法。各種方法均具有不同的的治療范圍和優勢。將這些辦法綜合起來,發揮各自的優勢、以取得好的療效是中醫學的特色之一。中醫康復學治療的對象是殘疾者、老年人、慢性病者等,單一的治療方法難以取得好的療效,因此,在康復過程中主張採用《素問·異法方宜論》提倡的「聖人雜合以冶,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異而病皆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