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中葯治療小兒癲癇效果好呢
看是那個類型的發作。
治療也有個體差異,建議去兒科找相對固定的醫生指導治療。不能隨便加減和更換葯物。
B. 用什麼中葯治療小兒癲癇發作
你好,患者年齡較小,各個組織器官柔嫩,功能不完善,建議你採用中葯對症治療無內副作用。建議你用傳容統中葯天麻,琥珀,羚羊角,麝香,柴胡,桂枝,石菖蒲,青陽參,白僵蠶,鉤藤,羊癇草,珍珠母,鐵膽粉,龍戟草,甘草治療,見效快療效確切,許多患者治癒後不復發,這些傳統中葯具有扶正祛邪,安神鎮靜,活血化淤,祛濕化痰,醒腦開竅,健脾補氣,填精益髓等功效,從根本上調理臟腑機能,是徹底治癒癲癇病這一頑症的最有效葯物.這些葯物的有效成分極易透過血腦屏障,直搗病灶核心組織,抑制腦組織細胞異常放電,迅速與神經間質受體產生競爭抑制,同時修復受損的腦神經細胞,從根本上治癒癲癇發作這一頑疾,成功的突破了以往只能控制,不能除根的治療方法,從而使癲癇患者得到徹底康復.希望你正確治療,早日康復!
C. 中葯治癲癇
你好,中葯在緩解期的癲癇治療上有明顯優勢,從理氣化痰,息風止痙逐漸轉為調理脾腎,補益心脾為主,從而使患者在中斷治癒康復的前提下,盡快恢復體能增加抗病能力。方法如下,僅供參考:
1、地龍:性味咸、寒,入肝、脾、膀胱經。能熄風通絡、清熱鎮驚、平喘、利尿,適用於溫熱、神昏、抽搐或瘀滯等癇證。《本草拾遺》中說:「療溫病太熱,狂言,主天行諸熱,小兒熱病癲癇」。地龍含蚯蚓解熱鹼、蚯蚓素、蚯蚓毒素、膽固醇、膽鹼、氨基酸等。葯理試驗研究表明,地龍熱浸液、醇提取液有鎮靜、抗驚厥作用。常用量:煎湯5~15克,鮮品10~20克,研末內服1~2克。
2、蟬蛻:性味甘、寒,入肝、肺經。能疏散風熱,又可涼肝熄風止痙,多用於癲癇抽搐之證。蟬蛻主要成分是甲殼質,動物實驗證明有鎮靜、抗驚厥、解熱、抗過敏、免疫抑制、鎮痛作用和神經節阻斷作用。常用量:3~10克,水煎服,或單味研末沖服。
3、全蠍:味辛、微溫,入肝經,能熄風止痙、通絡止痛、解毒散結,適用於風邪引起的驚癇,發作時有抽搐之症,被譽為「止痙抽之要葯」。全蠍含蠍毒素,是一種毒性蛋白,能麻痹呼吸中樞,有溶血作用,實驗證明有抗驚厥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全蠍有毒,使用時要注意劑量。常用量一般是2~5克(或1~3
條),蠍尾1~2克。
4、蜈蚣:性味咸、溫,入肝經,能熄風止痙、通絡止痛、攻毒散結。熄風止痙作用強,適用於癲癇發作引起的驚厥抽搐及口眼歪斜。蜈蚣含有兩種類似蜂毒的有毒成分,即組織胺樣物質和溶血蛋白,有一定毒性,實驗證明有中樞抑制、抗驚厥和鎮痛作用。止痙作用比全蠍強。其常用量為1~3克(1~3條),入丸、散量減半,研末吞服,每次0.6~1克。
5、僵蠶:性味咸、辛,平,入肝、肺經。功效熄風止痙、祛風清熱、化痰散結,適用於肝風內動和痰熱引起的癲癇病。僵蠶主要含蛋白質和脂肪。動物實驗有抗驚厥和催眠作用。常用量:3~10克,研末吞服,每次1~1.5克。
D. 小兒癲癇的中醫治療方法有幾種
一般來有兩種,葯物治療和源手術治療。葯物劑量從常用量低限開始逐步增加,一般不隨意更換、間斷、停止用葯,所以對葯物有依賴性,甚至加重病情,病情有過敏反應及副作用。手術治療有一定的風險,可能出現對麻醉葯品的過敏反應、術後流血、腦腫、傷口感染和神經功能障礙等風險,所以一般不考慮手術治療。
E. 治小兒癲癇的中葯有哪些
兩次火攻荊州的博望坡和新野城,諸葛亮大破曹軍。劉表病逝,蔡瑁暗裡擁立專幼子劉琮,並將荊屬襄九郡獻了曹操。曹操83萬大軍下追趕劉備。劉備被迫攜民渡江,飽經挫折屈辱。趙雲為救幼主劉禪,屢次單騎闖入曹操軍營,闖下一世英明。同時張飛大喝長坂橋,又使曹營許多將士從此聞風喪膽。在關羽、諸葛亮與劉表長子劉琦的接引下,劉備入了江夏。[2] w
F. 中葯治小兒癲癇
癲癇因為是腦神經異常放電,所以不太好治啊,而且吃葯時間一般內比較長要兩三年呢容啊,我班同學都結婚了還吃著呢,中葯比較好,不太傷胃,有個叫個癇愈膠囊還是顆粒的吧,好像是她吃的不是很清楚,不過控制的還可以。再看看好的話,給她就要孩子了啊。
G. 小兒癲癇中醫能治療嗎
您好,不管你去哪個醫院治療,我給您兩點建議,必須要選擇專門治療癲癇的醫院版,專門治療癲癇的醫院整權個資金都用於癲癇醫療設備,醫技更精湛.治療的方法多種多樣,對症治療才是關鍵,找到疾病的根本原因,就可以對症治療,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可以少華冤枉錢,又可以快速治癒疾病。
H. 小兒癲癇中醫葯治療
小兒在復得了癲癇之後,也有一些制前兆反應,包括前驅症狀和先兆症狀兩部分情況。前驅症狀:是指患兒在癲癇大發作,即全身性強直-陣攣發作。在大發作前的數日或數小時內,可出現全身不適、易激惹、煩躁不安、情緒憂郁、心境不佳、愛挑剔或愛抱怨等情況。先兆症狀:是指患兒在癲癇大發作前的數秒鍾內出現錯覺、幻覺、自動症、局部肌肉陣攣
或其他特殊感覺等。《癲癇治療36招》手機可直接下載,了解更多癲癇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