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醫中葯 > 中醫養生包括哪些內容

中醫養生包括哪些內容

發布時間:2021-02-22 13:17:36

中醫養生有哪些方法

中醫養生
1、食物養生:
老中醫的順口溜,
可做參照與踐行。
生梨潤肺化痰好,
蘋果止瀉營養高。
黃瓜減肥有成效,
抑制癌症獼猴桃。
番茄補血助容顏,
蓮藕除煩解酒妙。
橘子理氣好化痰,
韭菜補腎暖膝腰。
蘿卜消食除脹氣,
芹菜能治血壓高。
白菜利尿排毒素,
菜花常吃癌症少。
冬瓜消腫有利尿,
綠豆解毒療效高。
木耳搞癌散血淤,
山葯益腎浮腫消。
海帶含碘散淤結,
蘑菇抑制癌細胞。
胡椒驅寒兼除濕,
蔥辣姜湯治感冒。
魚蝦豬蹄補乳汁,
豬肝羊肝明目好。
益腎強腰吃核桃,
健腎補脾吃紅棗。
2、中醫養生源遠流長養生境界是「治未病」
中醫學從《黃帝內經》開始就把養生防病作為主導思想,講「上醫治未病」。「養生」最早見於《莊子•內篇》,所謂「生」,生命、生存、生長之意;所謂「養」,保養、調養、補養、護養之意。「養生」的內涵,一是如何延長生命的時限,二是如何提高生活的質量。
3、中醫養生講究四時陰陽,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這是自然界的規律。人應該順應大自然的規律,比如,春天的時候,要有一種生發之氣,被發緩形,夜卧早起。冬天不能太張揚、太發散,萬物處於秘藏。中醫養生主張因時、因地、因人而異。中醫養生包括形神共養、協調陰陽、順應自然、飲食調養、謹慎起居、和調臟腑、通暢經絡、節欲保精、益氣調息、動靜適宜等一系列養生原則,而協調平衡是其核心思想。
4、房中養生:男女居室,人之大倫。孤陰不生。獨陽不長,人道不可廢者。成年之男女,若長期沒有性生活,對身體也是不利的。但是也要防止另一個極端,這就是縱欲。《黃庭經》曰:「長生至慎房中急,何為死作令神泣?」這方面歷代養生家論述極多,毋用贅言。至於有的人淫樂成性,嗜欲無度,說什麼「寧可花下死,作鬼也風流」,那是咎由自取。漢代枚乘《七發》雲「明眸皓齒,命曰伐性之斧,如戲猛獸之爪牙」。呂純陽詩雲:「二八佳人體如酥,腰間代劍斬愚夫,雖然不見人頭落,暗裡教君髓骨枯。」這些決非聳人聽聞之語,而應永為警戒的。
5、氣功養生:學會吐納法:陶弘景在《養性延命錄》里提出:「納氣有一,吐氣有六。納氣一者,謂吸也;吐氣六者,謂吹、呼、唏、呵、噓、呬,皆出氣也。」吐氣的時候,不能把嘴張得太大,要無聲,長氣,吐完為止。吐氣的時候,根據每個字發音的不同,口型有輕微的變化,吐氣的部位也不同,要把氣出到最長。練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可以達到胎吸。胎兒在母親身體里,雖然沒有呼吸,但也有生命,這就是胎吸。練氣功之前,首先把心定下來,去除一切雜念,進入狀態。按照方法做完氣之後,會發現滿口生津,古書稱「上池之水」,然後把津液咽下去。津液是一種重要的生命物質,不能隨便吐掉,應做到「津常咽」。

㈡ 中醫養生有哪些

中醫養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養生是以培養生機、預防疾病、爭取健康長壽為目的。

中醫養生主要包括:經絡養生、體質養生、氣功養生、運動養生、房事養生、情志養生、睡眠養生、環境養生、起居養生、食療養生、順時養生、四季養生、樂娛養生、部位養生、葯物養生、沐浴養生、減毒養生、靜神養生、瑜伽養生等內容。


中醫養生中特色療法分為:


針灸:針法是把毫針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體內,運用捻轉與提插等針刺手法來治療疾病。灸法是把燃燒著的艾絨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膚,利用熱的刺激來治療疾病。如今人們生活中也經常用到。


拔罐法:古稱「角法」。這是一種以杯罐作工具,借熱力排去其中的空氣產生負壓,使吸著於皮膚,造成鬱血現象的一種療法。古代醫家在治療瘡瘍膿腫時用它來吸血排膿,後來又擴大應用於肺癆、風濕等內科疾病。


按摩:是以中醫的臟腑、經絡學說為理論基礎,從性質上來說,它是一種物理的治療方法。從按摩的治療上,可分為保健按摩、運動按摩和醫療按摩。


刮痧:它是以中醫皮部理論為基礎,用牛角、玉石等工具在皮膚相關部位刮拭,以達到疏通經絡、活血化瘀之目的。刮痧可以擴張毛細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進血液循環,對於高血壓、中暑、肌肉酸疼等所致的風寒痹症都有立竿見影之效。經常刮痧,可起到調整經氣,解除疲勞,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


氣功:是一種以呼吸的調整、身體活動的調整和意識的調整(調息,調形,調心)為手段,以強身健體、防病治病、健身延年、開發潛能為目的的一種身心鍛煉方法。


葯膳食療:發源於我國傳統的飲食和中醫食療文化,葯膳是在中醫學、烹飪學和營養學理論指導下,嚴格按葯膳配方,將中葯與某些具有葯用價值的食物相配伍,採用我國獨特的飲食烹調技術和現代科學方法製作而成的具有一定色、香、味、形的美味食品。

㈢ 中醫養生小知識有哪些

整體觀念是中醫的一種思想方法,它貫穿於中醫的生理、病理、診法、辯證、養生和治療版等所有的領域中。它權認為:人體是一個以心為主宰、五臟為中心的有機整體;人與自然環境有密切關系,人體和自然環境是一個整體,所以當自然環境發生變化時,人體也會發生與之相適應的變化,中醫歷來重視人和自然環境的聯系。中醫認為,養生即保養生命,主要用於未病之時,包括強身、防病、延壽等三項內容。養生的原則有:適應自然規律、重視精神調養、房事有節、加強形體鍛煉、謹和五味、防止病邪侵害等。 而治療主要用於已病之後,是盡可能快地使疾病痊癒和減輕病人痛苦的手段。治療的原則主要包括:早治防變、治病求本、扶正去邪、調整陰陽、調理氣血、調理臟腑和因時、因地、因人制宜等七項。

㈣ 中醫養生有哪些方面

養生內容是在養生理論指導下,歷代逐漸建立起來的,並不斷發展與完善。主要包括以下七方面:

1.神養:包括精神心理調養、情趣愛好調養和道德品質調養等方面。融合了傳統醫葯、宗教和民俗文化內容。

2.行為養:包括衣、食、住、行和性生活等生活起居等行為調養。融合了傳統醫葯、宗教、民俗、藝術文化等內容。

3.氣養:主要為醫用健身氣功的「內養功」。融合了傳統醫文化、宗教文化和武術文化內容。

4.形養:主要包括形體鍛煉、體育健身活動。內容融合了醫文化和武術文化內容。

5.食養:主要內容為養生食品的選配調制與應用,以及飲食方法與節制等。內容包括了醫、葯、食、茶、酒以及民俗等文化方面。食養包涵在日常生活之中,其應用范圍廣,適合人群較多。

6.葯養:主要內容為養生葯劑的選配調制。其制劑多為純天然食性植物葯;其製法也多為粗加工調劑,其劑型也多與食品相融合。對此,古代常有葯膳、法膳之稱。其應用范圍也較廣,適合人群較多,營養內容也涉及到醫、葯、飲食文化等方面。

7.術養:是以上養生之術以外的一種非食非葯的養生方法,即利用按摩、推食、針灸、沐浴、熨燙、磁吸、器物刺激等方法進行養生。其內容主要涉及醫葯文化。

總之,養生的特點是強調個體行為,所採用的方法應因人之不同而不同。所謂審因施養,因人施養,在群體中並不強求統一。例如,甲需要重點鍛煉形體,而乙需要著重調理飲食,而丙則需要著重調攝精神等等。如果我們對甲乙丙三人不分青紅皂白,一律要求他們加強形體鍛煉或改變某種飲食結構,就不一定符合每個人養生需要了。

㈤ 什麼是中醫養生

中醫養生復,就是指通過各種方法制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所謂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長之意;所謂養,即保養、調養、補養之意。總之,養生就是保養生命的意思。以傳統中醫理論為指導,遵循陰陽五行生化收藏之變化規律,對人體進行科學調養,保持生命健康活力。
精神養生是指通過怡養心神,調攝情志、調劑生活等方法,從而達到保養身體、減少疾病、增進健康、延年益壽的目的。

中國傳統養生強調對人與自然界的關系,認為人應順應自然環境、四時氣候的變化,主動調整自我,保持與自然界的平衡以避免外邪的入侵。《周易》雲「一陰一陽之謂道」;「法象莫大乎天地,變通莫大乎四時」。(《易·系辭上》)《老子》雲「道法自然。」就是中醫養生的基本要求。

㈥ 中醫養生項目,有哪些中醫養生項目

一、推拿按摩

:

中醫推拿按摩不受時間、地點、設備等其他因素的限制,隨時隨地都可實行,推拿按摩是深受廣大群眾喜愛的中醫養生項目之一。對於有扭傷,關節脫位,腰肌勞損、偏頭痛、四肢關節痛、因風濕而引起的肩、背、腰、膝等部的肌肉疼痛的朋友們適用。

二、艾灸

艾灸就想圖中所示一樣,採用艾葉製成的艾炷、艾條等製品,點燃通過熏烤人體的穴位,已達到保健治病的一種自然療法。具有增強局部血液、淋巴循環,促進炎症、粘連、滲出物、血腫等病理產物消散吸收,還可以有發揮鎮靜、鎮痛作用。這也是一個很有代表性的中醫養生項目呢。

三、針灸

針灸與艾灸非常相似,但是針灸是用針刺入人體穴位以達到治病的目的。可用於內、外、婦、兒、五官等科多種疾病的治療。如患有感冒、嘔吐、痛經、牙痛、便秘、哮喘、失眠等疾病就可以用針灸進行治療。而且還了解到,針灸並且沒有副作用,基本安全可靠,還可以與其他療法進行綜合治療。

四、經絡養生

經絡養生是在經絡理論基礎上,通過人類生命規律,尋找增強生命活力,預防疾病的方法,同時探索衰老的機理以及益壽延年的原則。經絡養生可以削減無害物質在體內積累和停頓的時間,為人體各構造器官的細胞供給精良的留存環境。通過疏通經絡,可使體內氣血通順,促成各類養分物質和能量的流暢,促進新陳代謝,加快血液循環,進而起到濡養臟腑、加速推陳出新速率的感化。

五、養生保健茶

:

飲茶不但是傳統飲食文化,同時,由於茶中含有多種抗氧化物質與抗氧化營養素,對於消除自由基有一定的效果。因此喝茶也有助防老,具養生保健功能,每天喝三兩杯茶可起到防老的作用。茶葉中含有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喝茶對於清油解膩,增強神經興奮以及消食利尿也具有一定的作用,這些都對於保健養生有一定的幫助。 但並不是喝得越多越好,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喝茶。一般來說,每天1-2次,每次3-5克、400毫升的飲量是比較適當的。一般,人們說喝茶還指喝水。

㈦ 養生觀包含哪些內容

天人合一的養生觀,主張養牛與自然界和諧統一。簡要地說,這一養生觀念包含二個方面的內容,以下分別作一分析。

1.養生要講究天人相應我國古典醫學名著《黃帝內經》首次提出「天人相應」觀。提出:人們生活在自然界中,同時也是自然界的組成部分之一,人體的生理活動受自然的影響而不斷地調整和適應。一年四時寒熱溫涼的變化,是由一年中陰陽消長所形成的,由於四時陰陽消長的變化,所以有舂生夏長秋收冬藏的生物發展規律。

自然界的復雜變化,也必然會影響到人體的各個方面。中醫學理淪認為,天有三陰三陽六氣和五行的變化,人體也有三陰三陽六氣和五行的運動,自然氣候的變化,直接影響到陰陽六氣和五行的運動,而人體的生理活動和病理變化取決於六經和五臟之氣的協調。

自然界陰陽五行的運動,與人體五臟六經之氣的運動是相互收受同應的。人與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整體,人的生命活動與大自然息息相關。可見,對於大自然的各種變化,人們必須與之相適應。只有如此,才能順應自然,求得人體與大自然環境的統一而保持健康。這是養生保健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則。

在天人相應的整體觀的指導下,祖國傳統的養生學認為,人體的一切生命活動都必須順應四時陰陽消長、二十四節氣轉換替代的客觀規律。

在一年四季中,春夏屬陽,秋冬屬陰。自然節氣也隨著氣候的變遷而發生舂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變化。因此,人們在春夏之時,要順其自然保養陽氣;秋冬之時,亦應保養陰氣,故有「舂夏養陽,秋冬養陰」之說。這就要求人們凡精神活動、起居作息、飲食五味等都要根據四時的變化,進行適當的調節。在作息時間上,也要順應四時的變化,做到「起居有常」,春夏「夜卧早起」,秋季「早卧早起」,冬季「早卧晚起」。在飲食五味上,攝取更要有規律,過飢、過飽或飲食偏嗜均能傷害臟腑,影響身體健康。

2.養生需要形神合一「形與神俱」、「形神台一」,是中醫學的又一養生觀,其主旨在於強凋形體運動與精神調攝的統一。所謂形,是指人的整個機體的外在表現,是物質基礎;而所謂神則是指人的精神意識、思維以及生命活動的內在表現,是功能作用。神為形主,無神則形不可活。神是一切生命活動的主宰,它既能協調臟腑、氣血陰陽的變化,維持人體內環境的平衡,又能調節臟腑等組織使之主動適應自然界的變化,緩沖由外部因素引起的情志刺激,從而維持人體與外環境的平衡。

神為形生,無形則神無以生。神是形的產物,形是神的基礎。從病理上看,形的病變可導致神的異常,神的改變也可影響形的生理功能的變化。形與神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約,體現出人的機體的整體辯證關系。

《黃帝內經》明確提出了「形與神俱」的形神共養觀點,如,《素問·上古天真問》說「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並提出了外辟邪氣(虛邪賊風避之有時)以養形,內養真氣以充神(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的形.神合養方法。中醫養生學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具體的養生方法更是多種多樣,但歸納起米,實際上不外乎「養形」與「養神」兩種:

「養形」:主要指臟腑、氣備津液、肢體、五官九竅等形體的攝養,「形乃神之宅」,故只有形體完備,才能有正常精神的產生。養形的具體內容非常廣泛,凡調飲食、節勞逸、慎起居、避寒暑等攝生方法,以及體育鍛煉、氣功等健身運動,大都屬於養形的重要內容。「養形」須與四時陰陽消長、二十四節氣轉換替代相適應。

「養神」主要指安定情志、調攝精神。「養神」受四時陰陽消長、二十四節氣轉換替代的影響。中醫學認為,人的精神、情志變化是人體生理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正常情況下,「神」是機體對外界各種刺激因素的「應答性反應」。它不僅體現了生命過程中正常的心理活動,而且可以增強體質、抵抗疾病、益壽延年,但如果情志波動過於劇烈或持續過久,越過了生理的調節范疇,則會傷及五臟,影響人體的氣血陰陽,導致多種疾病的發生。

神不能離開形體,但形體若無神,則生命也就結束了。形與神是統一的,養生只有做到「形神俱在」、「形神共養」才能維護生命的健康長壽。

3.養生追求動態平衡中醫學認為,人體的生命活動是機體在內外環境的作用下,由多種因素相互作用而維持的一種動態的、相對平衡的過程。內環境包括人體臟器的功能狀態、精神心理狀態等;外環境包括人們所處的自然環境(地域、氣候)、社會環境等。平衡失調,就會導致器質性和功能性的疾病。

人體的各種生理活動是在動態中進行的,並通過調節達到「以平為期」。中醫養生學非常重視陰陽、氣血、臟腑的動態平衡,認為達到平衡才能實現祛病、強身、延年益壽之目的,所以養生追求的是平衡或者說是和諧。

①陰陽平衡陰陽,是中醫學里最重要的概念。所謂陽,…般是指活動的、上升的、機能亢進的,或屬於功能方面的;昕謂陰,一一股是指沉靜的、下降的、機能衰減的.或屬於器質方面的。陰陽有著彼此消長、相互轉化的關系,二者相互對立又相互制約。所謂協調陰陽,就是要使陰陽平衡、穩定,一『是指機體自身各部分問的正常生理功能的動態平衡;二是指機體功能與自然界物質交換過程中的相對平衡。關於這一點,《黃帝內經》里早就指出:「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絕,精氣乃絕。」意思是說,只有陰陽和平固秘,精神才能活而不亂,如果陰陽分離決絕,人的精氣也就竭絕了。這是對人體生理、病理的高度概括,說明調和陰陽在保持人體健康,防止疾病的發生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人體陰陽平衡是健康長壽、養生祛病的前提.只有機體陰陽達到動態的平衡,人體才能保持健康穩定的狀態。

②氣血平衡氣血是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氣可生血、行血,血可化氣、裹氣,二者如影隨形,同行同止。若氣血平衡失調,則會出現氣血不生、不行等病理變化,從而引起臟腑、經絡功能失調而發病。因此,保持氣血的正常化生和流通,是維系健康的必要條件,調理氣血,以期平衡也就成為防病治病的重要方法。

③臟腑平衡人體復雜的生命活動是以五臟為主體,是臟腑功能的綜合反映,養生就要協調臟腑的生理功能,使其成為一個有機整體。「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世不殆,以為天下則大昌。」(《素問.靈蘭秘典論》)就是說若人體五臟六腑在心的統率下,彼此相互配合使用,就能壽命久長。可見,養生必須保持人體所有的臟腑(尤其是心、肝、脾、肺、腎)功能活動正常。要保持人體臟腑功能的健全且活動正常,一是要保持五臟與外界環境相適應;二是要使五藏、六腑瀉,三是要及時運用中醫五行學說的規律糾正臟腑的偏盛偏衰。

㈧ 請問中醫養生知識有哪些

甩手治失眠
每天練5分鍾甩手功,會感到神清氣爽,精神抖擻。很多人用此功治好神經衰弱、失眠、健忘等症狀。
具體方法:馬步,十趾輕輕抓地,微微提肛,舌抵上齶。緩緩上抬手臂至與肩平行,再自然甩落至身後。1次5—10分鍾,1日2—3次。這套動作可以活動手三陰手三陽六條經絡,因此能調節氣血,平衡陰陽,升清降濁。

抖身治慢性病
抖一抖軀體,在氣功中叫做「斗翎」,即仿效倦鳥棲枝,振羽翼、渾身顫動,用以去疾解乏。堅持「斗翎」練習,可改善血液循環,使心腦獲得充足的血氧,促進胃腸蠕動,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甘油三酯。
具體方法:挺胸直立,兩足分立與肩同寬,兩臂自然下垂,雙腿微屈,軀體有節奏地左右顫抖,顫抖時盡量使臀部擺動,以牽動上身及兩臂顫抖。全身放鬆,其速度由緩慢而逐漸加快,幅度以自我感覺胸肌振動為度,不宜用力過猛,以舒服為佳。時間3 ̄5分鍾,亦可適當延長。

揉腹治消化不良
對於消化不好的人來說,睡前或起床前揉揉「神闕穴」,也就是肚臍,可很好地幫助消化。
具體方法:平躺,全身放鬆,雙手重疊,以肚臍為中心旋轉按揉,男性宜順時針由小圈到大圈,然後逆時針由大圈到小圈來按摩,女性則是先逆時針後順時針。按摩時以感覺到胃腸的蠕動為標准。一般按摩後好好睡一覺,白天會感覺消化功能有所改善。但潰瘍出血者禁揉腹,以免出血增多,加重病情。

每天下蹲可強腎
中醫認為腎是先天之本,腎強則抵抗力強,下蹲動作可有效按摩命門,從而起到補腎的作用。
具體方法:先鬆鬆腰,輕輕旋轉一下腰部,然後做下蹲動作,同時挺直腰板。下蹲時將意念集中在腰部,腰部的命門處為腎之所在。
站起時意念則集中於頭頂的百會穴處,感覺自己的頭上有一根線提拉著,這樣能保證身體挺拔。下蹲站起為1次,根據時間共做9或9的倍數次,每天也就花幾分鍾,最好早晨做這套補腎操,如果忘記了,中午前一定得補上。

㈨ 健康養生包括哪些方面

在傳統文化裡面,養生包括四個方面:養性情、養睡眠、養居處、養房事。我們專必須按照這四個方面去做,才屬能夠使生命長生。

健康養生,它包含的內容十分的廣泛,首先我們對於健康的定義是身體和心理上兩個都要是健康的。對於養生,在詞典當中它是這樣定義的,其原指道家通過各種方法來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

在現代意義上的養生指的是根據人的生命過程規律,主動進行物質與精神的身心養護活動。所以根據健康養生的定義,我們就能知道,只要是有利於我們身心健康的行為或活動都屬於健康養生的范疇。

㈩ 中醫養生知識有哪些

中醫養生,就是指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所謂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長之意;所謂養,即保養、調養、補養之意。總之,養生就是保養生命的意思。以傳統中醫理論為指導,遵循陰陽五行生化收藏之變化規律,對人體進行科學調養,保持生命健康活力。
精神養生是指通過怡養心神,調攝情志、調劑生活等方法,從而達到保養身體、減少疾病、增進健康、延年益壽的目的。
中國傳統養生強調對人與自然界的關系,認為人應順應自然環境、四時氣候的變化,主動調整自我,保持與自然界的平衡以避免外邪的入侵。《周易》雲「一陰一陽之謂道」;「法象莫大乎天地,變通莫大乎四時」。(《易·系辭上》)《老子》雲「道法自然。」就是中醫養生的基本要求。
中醫養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養生是以培養生機、預防疾病、爭取健康長壽為目的。中醫養生有食養、葯養、針灸、按摩、氣功等豐富多樣的養生技術。
古人認為養生之法莫如養性,養性之法莫如養精;精充可以化氣,氣盛可以全神;神全則陰陽平和,臟腑協調,氣血暢達,從而保證身體的健康和強壯。所以精、氣、神的保養是最重要的內容,為人體養生之根本。中醫學把人身最重要的物質與功能活動概括為精、氣、神,認為這是生命之根本,是維持人體整個生命活動的三大要素。早在兩三千年前,《周易》、《黃帝內經》、《老子》裡面已經有一套很完整的養生原理,就像一個永遠也挖不完的寶庫,值得我們再三探索。中醫的養生觀包括天人合一、陰陽平衡、身心合一三大法寶。
中醫養生的方法有哪些
首先,中醫養生貴在養德,這是健康和長壽的最重要條件。中醫養生歷來重視精神衛生,早在兩千多年前的醫書《黃帝內經》中所言"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就明確提出養生應注重精神方面的保養。道家也強調人應該善良,忠誠、富於愛心、友好、仁慈、同情心以及願意幫助他人的美德。這些美德不但有益於自身更有益於社會。而那些可以擁有這些美德的人則會更能體會到生活中的愉快,享有健康的身心。北京最好的男科醫院是哪家
養生的第二個關鍵因素就是盡心有規律的運動。生病的人需要運動,沒有生病的人也需要通過運動從而得以預防。在運動的同時,達到強身健體,增強意志、促進消化循環,增強免疫力的目的。
第三點就是要保持精神、情感、以及心理上的健康。養生要求我們要培養健康的精神,穩定的情緒,這樣才能避免精神極端、心理波動,和情感不穩定。根據中醫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
肺、恐傷腎的觀點,進一步說明情緒,精神心理保健是人體健康的一個重要環節,一切對人體不利因素的影響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就是不良的情緒。人的精神狀態正常,機體適應環境的能力以及抵抗疾病的能力就會增強,從而可以起到防病的作用。
健康、平衡的飲食也是養生的必備因素。數千年以來,健康的食物,平衡膳食一直被認定是達到長壽的關鍵因素,不合理的飲食習慣責備認為是使健康出現問題的根源。
預防疾病也是養生的重要一環。通過有規律的鍛煉,正確使用葯物,適當的進行食補,以及其他的有益於健康的活動,每個人都可達到強身健體,延緩衰老之目的。

閱讀全文

與中醫養生包括哪些內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萬博動物醫院在線電話 瀏覽:380
臨淄愛佳寵物醫院 瀏覽:582
蘇泊爾養生壺怎麼樣打開 瀏覽:104
肝轉移的治療方法 瀏覽:845
養生壺如何做現磨咖啡 瀏覽:787
中醫治療失眠能根治嗎 瀏覽:391
望京附近看婦科好的醫院 瀏覽:773
治療葯物依賴的醫院 瀏覽:100
閔行區中醫院地址 瀏覽:543
治療頑固性失眠的葯物 瀏覽:489
石龍人民醫院體檢 瀏覽:507
盛京醫院婦科哪個醫生好 瀏覽:613
甘肅省人民醫院燒傷科 瀏覽:724
老年痴呆嚴重送康復醫院好嗎 瀏覽:185
治療糖尿病陽痿的中葯方 瀏覽:565
汕頭潮陽哪裡有寵物醫院 瀏覽:984
醫院婦科治療儀 瀏覽:758
興義博愛醫院婦科 瀏覽:749
湖北武漢兒童醫院電話 瀏覽:190
最好的傳染病醫院 瀏覽: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