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治療腎虛脾虛 學中醫食療方基本原則
男人不管腎是否虛空,最好都做一些強腎的事宜,這樣才能夠有效的預防腎虛。而強腎的方法有很多,如按壓腰部。人們在為腰部做按摩之時,能夠起到疏通血脈的目的。
『貳』 食養的八大原則是什麼何為食療食療的優點
食養原意指食物的營養、滋養作用,後擴展成為合理選擇、製作、使用膳食而養生。中醫食養的概念,針對的是非疾患人群,充分體現了中醫預防為主的思想,是研究合理膳食,使其充分發揮營養保健作用的學術。
食療則是指食物的治療作用。因此,中醫食療的概念,針對的是已患病的人,體現的是中醫葯食同源,食先於葯的思想,是研究運用適當的食物,或運用食物配合葯物,通過日常飲食的方式治療疾病的學術。食療的作用和重要性,唐朝時葯王孫思邈的《千金方》作了高度概括:「食能排邪而安臟腑,悅神爽志以資血氣,若能用食平痾,釋情遣疾者,可謂良工……當須先洞曉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療不愈,然後命葯。」這句話告訴我們,食物能祛邪保健,滋養人體氣血,如果僅用食物就能治好疾病的人,可稱高明的醫生。治病的一般規律是,洞悉疾病的病因,明了病情,然後先用食物調治,食物治療不好,再使用葯物。
此外尚需強調,食療雖有效,但不可盲目替代葯物。因為食物雖然也有性味的偏性而有糾正機體陰陽失衡的作用,但其偏性總不及葯物明顯,故單純的食療主要適用於病情較輕淺的疾病初期或恢復期,或慢性疾病的緩解期。葯物畢竟偏性較大,治療疾病效果遠強於食物。食療也不能替代西葯,從中西醫比較的角度而言,中醫治療的著眼點主要在於調理臟腑陰陽升降出入的氣機,注重整體卻局部針對性不足;西醫則強調針對性的靶點治療,在全身機能的整體調節方面又有所欠缺。二者配合,各施所長,往往能事半功倍。這正是對於某些疾病尤其是慢性病,配合中醫食療後能減少西葯用量的原因所在。但如果盲目停葯,僅用食養、食療維持,必然導致病情的短期反彈。對於這種情況,正確的作法應該是,在兩者配合的情況下,根據病情逐漸減少西葯用量,通過一個緩慢的過程,力求將西葯用量降到最低或者單純用食療控制恢復。
可見,食療、食養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范疇。由於中醫治病的根本原則是「調理陰陽、以(葯食之)偏糾(人體之)偏」,也就是說運用各種治療介質的偏性,去糾正已經發生偏頗的人體陰陽失衡狀態,使其恢復陰陽平衡的常態。如果健康人群服用食療方,由於食療方偏性明顯,則非但起不到保健作用,還會打破原本的陰陽平衡而導致疾病。所以養生者一定要分清哪些是食養方、哪些是食療方,平時看到相關信息的時候,一定要仔細弄清其作用和適用范圍,切不可胡亂使用。
『叄』 什麼是中醫的食療
我國古代大醫家有許多關於食療的論述,孫思邈曾說過:「夫為醫者,當須先曉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療不愈,然後命葯。」這是我們祖先在同疾病長期作斗爭和尋求健康長壽的過程中積累起來的極為豐富的寶貴經驗。
中醫歷來認為葯食同源,我國最早的葯學專著《神農本草經》中列為上品的葯大部分是日常食物。食品與葯品之間沒有絕然的界限,只是一般稱為食品的性味偏於平和,比如:大米、小麥、紅棗、山葯、乾薑、茴香、花椒、木耳、杏仁、百合、核桃、蓮子、蜂蜜、香油、西瓜、大蒜等等,都是我們常吃的食品,又都是常用的中葯。
食療,或者叫食品療法,愈來愈引起人們的興趣。食品,可以提供人們必需的各種營養成分,強身防病;在已患疾病後,又有可能配合治療;疾病治癒後,又有協助康復的作用。注意飲食,對健康有益,對防病、康復也有益。
『肆』 中醫上的治療原則是什麼
一、未病先防、未病先防指的是採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發生和發展。
中醫學早在二千多年前就提出了未病先防的理論。《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說:「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葯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鑄錐,不亦晚乎!」強調了預防疾病的重要性。
治未病的內容包含兩方面:一是未病先防,二是既病防變。即在未得病的時候,加強調養,防止疾病的發生。發生疾病以後,就要注意遏止疾病向深層次發展。
(一)未病先防
未病先防關鍵在於注重養生。扶持人體正氣,增強人體抗病能力,同時有效地做好防範。《素問》中提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內經》強調預防疾病發生主要從三個方面著手:一是加強精神修養,注重心理健康,保持良好的情緒;二是順應四時氣候變化,躲避病邪的侵襲;三是注意生活調適,飲食有節,力戒偏嗜,起居有常,勞逸適度,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從而提高抗病能力,使機體遠離疾病。另外,在傳染病流行的季節里,還可採用葯物進行消毒防病,如用雄黃、艾葉、蒼術等熏煙以防疫癘。
(二)既病防變
既病防變指對疾病要積極地進行早期治療,防止疾病的發展與傳變。在疾病發展的過程中,都有其一定的發展傳變規律,如傷寒論的六經傳變、臟腑辨證中的臟腑傳變、衛氣營血辨證中的傳變等,我們在掌握了這些基本的傳變規律以後,在治療疾病的時候,就要積極預防,阻斷病邪的深入。如《金匱要略》所說:「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所謂「先安未受邪之地」。既病早治、注意防變對於控制疾病的發展,減輕疾病的惡化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標本論治
「標」和「本」,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有多種含義,可用以說明病變傳變過程中各種矛盾的主次關系。標,即現象;本,即本質。標與本是互相對立的兩個方面。標本的含義是多方面的。從正邪兩方面來說,正氣為本,邪氣為標;從疾病而說,病因為本,症狀為標;從病位內外而分,臟腑為本,肌表為標;從發病先後來分,原發病(先病)為本,繼發病(後病)為標。總之,「本」含有主要方面和主要矛盾的意義;「標」含有次要方面和次要矛盾的意義。標本的原則一般是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和標本同治三條。
(一)急則治其標
指「標」危急,先採用治標的原則,多採用驅邪的方法進行治療,若不及時治之,會危及病人生命,或影響本病的治療。如脹滿、大出血、劇痛等病,皆宜先除脹、止血、止痛。正如《素問標本病傳論》所說:「先熱後生中滿者,治其標……先病而後生中滿者,治其標……小大不利,治其標。」待病情相對穩定後,再考慮治療本病。
(二)緩則治其本
指「標」不甚急的情況下,採取治本的原則,即針對主要病因、病證進行治療,以解除病之根本。如陰虛發熱,只要滋陰養液治其本,發熱標乃不治自退。故《素問標本病傳論》說:
「先寒而後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後寒者,治其本;先熱而後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後泄者,治其本;先泄而後生他病者,治其本。必先調之,乃治其他病。」
(三)標本同治
指標病本病同時俱急,在時間與條件上皆不宜單治標或單治本,只可採取同治之法。如腎不納氣的喘咳病,本為腎氣虛,標為肺失肅降,治療只宜益腎納氣,肅肺平喘,標本兼顧。
標本論治還必須遵循「治病必求其本」的原則。即謂治療尋找疾病的根本原因,並針對根本原因進行治療,這是辨證論治的基本原則。醫者必須透過現象找到疾病之本質所在,然後針對其本質進行治療,只有從根本上除去了發病原因,疾病的各種症狀才會得以徹底消除。
疾病的標本關系不是絕對的,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因此,在臨證中要認真觀察,注意掌握標本轉化的規律,以便正確地不失時機地進行有效的治療。
三、扶正祛邪
疾病的發生與發展是正氣邪氣斗爭的過程。正氣充沛,則人體抗病能力強,較少罹患疾病,或者患病較輕;若正氣不足,疾病就會發生和發展,因此,治療的關鍵就是改變正邪雙方力量的對比,扶助正氣,祛除邪氣,使疾病好轉或痊癒。各種治療措施皆離不開「扶正」與「祛邪」這兩方面。
(一)扶正
扶正即使用扶助正氣的葯物或其他療法,以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以達到戰勝疾病、恢復健康的目的。這種「扶正以祛邪」的原則,適用於正氣虛為主的疾病,是《內經》「虛則補之」(《素問三部九候論》)的運用,包括益氣、養血、滋陰、壯陽等不同方法。
(二)祛邪
祛邪即使用葯物或其他療法,以祛除邪氣,達到邪去正復的目的。這種「祛邪以扶正」的原則,適用於邪氣盛為主的疾病,是《內經》「實則瀉之」(《素問三部九候論》)的運用,包括攻下、清解、消導、催吐、發汗等不同方法。
總之,運用扶正祛邪這一原則,要認真細致地觀察邪正消長的盛衰情況,根據正邪雙方在疾病過程中所處的不同地位,分清主次、先後,靈活地運用。單純扶正僅適用於正虛為主者,單純祛邪僅適用於邪盛為主者,先祛邪後扶正則適用於邪盛而正不甚虛者,先扶正後祛邪則適用於正虛而邪不甚者,扶正與祛邪並用則適用於正虛邪實者,即所謂「攻補兼施」,要做到「扶正不留邪,祛邪不傷正」。
四、因時因地因人制宜因時、因地、因人制宜又稱「三因制宜」,指的是治療疾病必須根據季節、地區以及人體各方面的不同而制定相應適宜的治法。人體與自然界息息相關,疾病的發生、發展深受自然氣候和地域的影響。人體自身的因素也決定了疾病的發生和發展,如年齡不同、體質不同、性情不同、飲食調攝不同,則疾病的發生、發展皆不同。
(一)因時制宜
因時制宜指不同季節治療用葯要有所不同。《素問六元正紀大論》說:「用溫遠溫,用熱遠熱,用涼遠涼,用寒遠寒」。夏暑之季,酷暑炎炎,腠理開泄,用葯應避免過用溫熱葯,以防開泄太過,損傷氣津;嚴冬之時,腠理緻密,陽氣內藏,用葯應避免過用寒涼葯,以防折傷陽氣,故皆曰「遠」之。
(二)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即根據不同地區的地理環境來考慮不同的治療用葯。如我國西北地高氣寒,病多寒證,寒涼劑必須慎用,而溫熱劑則為常用;東南地區地處氣熱,雨濕綿綿,病多濕熱,溫熱劑必須慎用,寒涼劑、化濕劑較為常用。
(三)因人制宜
因人制宜指治療用葯根據病人的年齡、性別、體質、生活習慣等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一般來說,成人葯量宜大,兒童宜小;形體魁梧者葯量宜大,形體弱小者宜小;素體陽虛者用葯宜偏溫,陽盛者用葯宜偏涼;婦人有經、帶、胎、產之特點,用葯與男子則差別更大。
以上三者是密切相關而不可分割的,它既反映了人與自然界的統一整體關系,又反映了人群的不同特性。三者有機地統一起來,才能有效地治療疾病。
『伍』 中醫食療里怎樣利用食療治療傷寒的
傷寒是由傷寒桿菌引起的一種急性腸道傳染病。細菌進入消化道,使腸道和腸黏膜淋巴結發生炎症,導致細菌及其毒素進入血液。臨床上有發冷寒戰,頭及腰背疼痛,鼻出血,食慾減退,四肢無力,發熱等症狀。於發病後第二周時病人多出現稽留性高熱,中毒症狀極為顯著。到發病的第三、四周時,容易出現腸出血、腸穿孔等並發症。如無並發症發生,體溫則漸呈弛張熱,約一周左右,體溫漸趨正常。
在整個治療期間都應給予隔離,用氯黴素、復方新諾明或痢特靈等治療,但在飲食與護理方面亦十分重要,若能注意這一點,就可加快病情的恢復和減少並發症的發生。
[飲食原則]總的原則是,應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
1.高熱量:一般每日供給熱量每公斤體重40~60千卡,也可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酌情增減。
2.碳水化物:為熱量的主要來源,應占總熱量的50%以上,每人每日約400~500克。因為糖類容易被人體吸收和利用,同時,充足的糖類可以減少體內脂肪和蛋白質的氧化,避免產生代謝性酸中毒。
3.高蛋白質:每公斤體重按1.5~2.0克計算,全日需蛋白質100克左右。因患者持續高熱,蛋白質分解加強,引起機體消瘦,在傷寒極期,有的病人每天可減少體重0.5公斤。可選用乳類、蛋類、鮮魚、新鮮豆製品等。
4.脂肪:在無腹瀉的情況下,每日可供給60~70克。宜選用易消化的脂肪,以提高熱量及幫助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
5.水分:每日經口攝入液體量應為2500~3000毫升(包括流質或半流質飲食中的水分),以有利於各種代謝廢物和細菌毒素的排出。
6.維生素:供應要充足,以維生素B及C為主,攝入量應遠遠高於正常人。
7.無機鹽:鉀、鈉等無機鹽也應供給充足。
[食療驗方]1.茶葉:治傷寒。以100%茶葉煎劑10毫升口服,每日3次,試治傷寒及副傷寒各1例。1例傷寒患者於服葯3天後體溫降至正常。另1例副傷寒則於服葯9天後體溫完全正常,其它症狀亦隨之好轉。
2.烏梅:治傷寒(肥達氏反應陽性者):酸梅流浸膏曾治癒傷寒患者數十例,有的一星期自覺症狀消失,有的兩星期退熱,也有3~4星期退熱的,而且無一例腸出血的或致死的結果。在治療期間,應多飲流質的營養食物,如鮮菜湯、米湯。
3.烏梅膏:治腸傷寒。烏梅洗凈,加水燉至熟爛,紗布過濾取汁,用文火熬成膏(每克膏約用梅實30克),成人每次服1克,每日服4次,或用30克梅實加清水1碗煎至半碗,加糖少許1次服,每日服4次。以上法曾治癒腸傷寒3人。
『陸』 什麼是中醫食療
中醫中的「食療」由來已久。早在周代,宮廷之中就有「食醫」一職,專門負責為皇室內調配飲食,容以保證性味均衡,養護健康。
中醫有句話叫「葯食同源」。中醫認為,大部分常用的食物有四氣五味的區分,因而有一定的葯用價值。雖然食物一般性味平和,正常人長期食用不會有不良作用,但如果患有疾病,最好也注意食物的葯性,有針對性地選用,更有利於治療和康復。這在食療學中稱為辨證施食。
辨證施食的原理與葯性原理是一致的。例如甘味入脾,吃甜食具有調和脾胃、補養氣血、補充熱量等作用,但過食甜膩之品,則會造成脾胃氣機壅塞或痰濕內生;酸味入肝,適量吃酸食可促進食慾,健脾開胃,但過量食用反而會傷胃;苦味入心,具有清心火、解熱毒等作用,多食卻會傷脾胃;辛辣入肺,可祛風散寒、行氣、活血,但過食會上火動血;鹹味入腎,補充鹽分,能軟堅潤下,過食則會傷腎,導致水濕停滯。不同季節的飲食也有講究,如夏天宜清淡,秋季須滋潤,冬季應補益等。
『柒』 中醫的食療是怎樣的
我國古代大醫來家有許多源關於食療的論述,孫思邈曾說過:「夫為醫者,當須先曉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療不愈,然後命葯。」這是我們祖先在同疾病長期作斗爭和尋求健康長壽的過程中積累起來的極為豐富的寶貴經驗。
中醫歷來認為葯食同源,我國最早的葯學專著《神農本草經》中列為上品的葯大部分是日常食物。食品與葯品之間沒有絕然的界限,只是一般稱為食品的性味偏於平和,比如:大米、小麥、紅棗、山葯、乾薑、茴香、花椒、木耳、杏仁、百合、核桃、蓮子、蜂蜜、香油、西瓜、大蒜等等,都是我們常吃的食品,又都是常用的中葯。
食療,或者叫食品療法,愈來愈引起人們的興趣。食品,可以提供人們必需的各種營養成分,強身防病;在已患疾病後,又有可能配合治療;疾病治癒後,又有協助康復的作用。注意飲食,對健康有益,對防病、康復也有益。
『捌』 食療的應用原則有哪五條
一、 辨證施膳
辨證施治是中醫治療疾病的指導原則,即在臨床治療時要根據病情的寒熱虛實,結合病人的體質以相應的治療。只有在正確辨證的基礎上進行選食配膳,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否則,不僅於病無益,反而會加重病情。
二、全面膳食
所謂全面膳食,就是要求在飲食內容上盡可能做到多樣化,講究葷素食、主副食、正餐和零食等之間的合理搭配。現代營養學認為人體所需要的各種營養素主要包括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礦物質、水和纖維素七大類物質。這幾大類營養素分別存在於不同種類的食物中,如糧食類食物主要含有豐富的糖類,蔬菜、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礦物質和纖維素,魚、肉、奶、蛋類則是蛋白質的良好來源。如果一味追求素食,進食谷類、蔬菜類食物,摒棄或限制動物性食品的攝入,久則使蛋白質的供給不足,不能滿足機體新陳代謝的需要,可引起低蛋白血症,也影響脂溶性維生素D、維生素E等的吸收,引起一系列症狀。而效仿西方的膳食結構模式,大量攝入動物性食品,勢必使某些腫瘤如乳腺癌、前列腺癌、結腸癌、直腸癌等的發病率明顯升高,也使動脈硬化、冠心病、糖尿病、痛風等病的發生增多。所以,為了保持身體健康,必須採用平衡膳食,全面膳食。
三、飲食有節
飲食有節是指每天進食宜定時,定量,不偏食,不挑食。主要有兩層含義,一是指進食的量,一是指進食的時間。
『玖』 食療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食療的基本原則有哪些?:飲食治療要根據每個人的個體因素,因人制宜,因此,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拾』 中醫的治療原則和治療大法內容是什麼
中醫的治療原則是指導立法、處方、用葯的重要一環,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在許專多方面基屬本體現了辯證法的精神,值得繼承和提高。在強調整體觀方面,提出了協調陰陽、間接補瀉、表裡互治、扶正祛邪以及攻補兼施的原則,在強調抓主要矛盾方面,提出了治病求本、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標本俱急則標本兼治的原則;在強調透過現象抓住本質方面,提出了正治與反治等原則;在要求注意疾病的個性方面,提出了同病異治、異病同治及因時、因地、因人制宜的原則。 常用的治療大法有汗、吐、下、和、溫、清、補、消八法。
採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