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治療眩暈症的中成葯有哪些
眩暈有的是因為血壓比較低,腦供血不足,甚至還會昏倒。比如,在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上,我國著名的射擊選手王義夫昏倒在賽場,就是這個原因所致。
80%的眩暈與頸椎椎間關節錯位有關。眩暈是怎麼發生的呢?我認為,除去腦神經畸形等先天因素或外傷引起的器質性病變外,大約有80%的眩暈與頸椎椎間關節錯位有關。
2009年7月18日,由北京市中醫管理局、北京市衛生局、中國醫葯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中國民間中醫醫葯研究開發協會共同舉辦的「中醫刁氏正脊」治療「眩暈""心臟神經官能症」市級科研項目啟動儀式暨發展研討會在北京召開。
刁文鯧教授對眩暈的研究結果是:對於確診是由於枕寰關節或寰樞關節錯位導致的眩暈,治癒率83%,有效率96%。怎麼治的呢?那就是採用「中醫刁氏脊椎關節五點一線手法復位術」,針對錯位的椎間關節進行手法復位。隨著錯位的椎間關節復正,其相對應的組織器官達到相對平衡,眩暈等症狀自然就會緩解、消除。
眩暈能治,自然也能防。平時我們如何預防眩暈呢?多練習刁氏脊椎保健操的第一、二、三節。另可取足臨泣穴、外關穴,每天進行點揉,天天堅持。外關穴是手少陽三焦經上的經穴,取這個穴位,最好是坐或仰卧,此穴在前臂的背側,手腕橫皺紋向上3指寬處,與正面的內關穴相對。每天點揉足臨泣穴、外關穴能夠防治眩暈。
2. 眩暈病中葯治療方法
你好,眩暈症的病因有很多,比如美尼爾綜合征,比如因為低血壓引起的腦供血不足等等。需要找到具體的病因,那麼治療會好治療一些,建議可以先到正規的耳鼻喉科醫院檢查檢查。
3. 治療眩暈中葯選哪些好
眩暈症發作時應立即採取卧位、避免頭部活動、保持安靜,有可能短時間內就可緩解。若病情反復、嚴重者可以口服眩暈靈,消除頭暈目眩,舒張大腦微循環及供血障礙,斷絕眩暈再次復發。希望我的回答能給你帶來幫助!
4. 中葯是怎麼治療眩暈症的呢
頸性眩暈是指由頸部疾病引起而出現的眩暈。眩是視物昏花或眼前發黑;暈是自感身體或外界景物旋轉擺,站立不穩。二者常並見,故統稱為眩暈。祖國醫學認為,眩暈可由風、痰、虛引起,故有「無風不作眩」、「無痰不作眩」、「無虛不作眩」的說法。
頸性眩暈的臨床表現中,眩暈是最突出的症狀,患者有旋轉感、浮動感、失定位感、昏沉感等,多於回頭轉頸、起床卧床、伸屈脖子等頭頸體位改變時發生,發作時間有瞬現即逝、持續數秒的,也有長達一天甚至數天者,症狀多為偏頭痛,並伴有惡心、嘔吐、胸悶、心慌、出汗異常等症狀。多數人還有頸項強直,活動受限。此外,還常伴有耳鳴、聽力下降、鼻塞、咽痛、咽喉異物感、聲音改變、視物模糊等症狀。
一旦發生眩暈病,應及時進行治療,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改善腦血液循環的葯物。在治療的同時,要注意飲食富於營養和新鮮清淡,忌食肥甘辛辣之物,並補充鈣質,缺鈣可導致頸椎骨質疏鬆和增生,與頸性眩暈密切相關。補充鈣質除了牛奶、蛋類、魚蝦、大豆和豆製品等食物外,最好的補鈣方法是經常適度曬太陽,每天曬15分鍾,陽光中紫外線可促進機體對鈣磷的吸收和利用。最後,要養成良好的姿勢,這對預防眩暈發病和減輕發作十分重要。
眩暈康復湯主要是補虛而瀉實,調整陰陽。虛證以腎精虧虛、氣血衰少居多,精虛者填精生髓,滋補肝腎;氣血虛者宜益氣養血,調補脾腎。實證則以潛陽、瀉火、化
痰、逐瘀為主要治法。
5. 眩暈用什麼中葯治
有多種病症可從導至眩暈,比如肝陽上亢,肝、腎不足、氣血陰虛,總之應對症下葯才能有效,建議還是看醫生。
6. 中葯治療眩暈的原則有哪些
1.無風不作眩(由肝氣不調引起的眩暈症)。中醫認為,肝為風木之臟,主動主升。憂郁惱怒,可致肝氣不調,氣郁化火,肝陽上亢,肝風內動,上擾清竅,發為眩暈。此型眩暈症的臨床表現為頭暈目眩,頭脹或痛,心煩易怒,失眠多夢,耳鳴口苦,面色紅赤,血壓偏高等。此症多因情志刺激而誘發。治療此症應以平肝熄風為主。方葯可用鎮肝熄風湯加減:取杭芍15克,玄參15克,龍骨20克,牡蠣20克,代赭石15克,龜板10克,天麻10克,鉤藤15克,夏枯草15克,夜交藤15克,牛膝10克。將上葯水煎2次,將葯液混勻。每日一劑,早晚分服。
2.無痰不作眩(由痰阻引起的眩暈症)。飲食失節,過食肥甘,會使脾胃運化失常而聚濕生痰,痰濁中阻,蒙蔽清陽,發為眩暈。此型眩暈症的臨床表現為頭重昏蒙,胸悶惡心,時嘔痰涎,不思飲食。治療此症應以化濕祛痰為主。方葯可用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取半夏10克,白術15克,茯苓20克,橘紅10克,天麻10克,牡蠣30克,澤瀉15克,竹茹10克。將上葯水煎2次,將葯液混勻。每日一劑,早晚分服。
3.無虛不作眩(由氣血虧虛引起的眩暈症)。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思慮勞倦或飲食不節,可損傷脾胃,或因脾胃素虛,皆能導致氣血不足,氣虛清陽不升,血虛使腦失濡養,發為眩暈。腎為先天之本,主藏精生髓。腦為髓海。房勞過度,或有遺精滑泄之疾,或年老體衰,腎精耗傷,腦髓不足,也為眩暈之因。氣血虧虛型眩暈者,動則加劇,勞則即發,面色萎黃或蒼白,唇甲無華,心慌氣短,食少身倦。治療此症應以補益心脾,培補氣血為主。方葯可用歸脾湯:取黃芪20克,黨參20克,白術10克,茯神15克,當歸15克,炒酸棗仁15克,遠志10克,龍眼肉15克,木香10克,甘草10克,大棗10枚。將上葯水煎2次,將葯液混勻。每日一劑,早晚分服。若腎精耗傷引致的眩暈,可伴有腰膝酸軟,神疲健忘,遺精耳鳴,記憶減退等。方葯可用補腎定眩湯:取枸杞子30克,菊花15克,熟地15克,山葯30克,菟絲子15克,女貞子15克,肉蓯蓉20克,山萸肉15克,杜仲10克。將上葯水煎2次,將葯液混勻。每日一劑,早晚分服。
7. 怎樣用中醫葯治療眩暈
①肝陽上亢:眩暈伴面紅目赤
8. 治療眩暈症的中葯有哪些呢
應該多吧!眩暈症的原因有很多,腦供血不足、頸椎基底供血不足、美尼爾氏綜合專症、耳石症等都會造成眩暈的屬情況,而他們歸根結底是由於微循環不暢造成的,蜜環菌的主要作用就是提高供血供氧能力,促進各部分組織的微循環,以達到攻克眩暈的效果。
梅尼埃(美尼爾)氏綜合症,美尼爾病現在的正式名稱叫"梅尼埃病",它幾乎成了眩暈症的代名詞。其實梅尼埃病只是引起眩暈的疾病之一。梅尼埃症是一種伴有旋轉感的頭暈,病人往往伴有惡心、嘔吐、不敢睜眼、出冷汗、四肢發冷等症狀。能引起眩暈的疾病有多種,如中耳炎的並發症迷路炎、美尼爾氏病、流行性眩暈、位置性眩暈、引起內耳病變的葯物中毒、頸椎病等。其中以美尼爾氏病最為常見。
美尼爾氏綜合症屬於眩暈症中比較嚴重的一種,它因為內耳迷路積水造成,究其原因也是微循環不暢造成,積水使內耳迷路堵塞,而水本方蜜環菌能夠疏通積水暢通迷路,解決美尼爾氏綜合症引起的眩暈耳鳴等,效果都是經過科學驗證的。
9. 治眩暈的中葯有哪些
治療眩暈,一般可以使用藿香正氣水,還可以用風油精塗抹太陽穴和人中。
10. 眩暈症中醫怎麼治療
祖國醫學認為,眩暈可由風、痰、虛引起,故有「無風不作眩」、「無痰不作眩」、「無虛不作眩」的說法。
1.無風不作眩(由肝氣不調引起的眩暈症)。中醫認為,肝為風木之臟,主動主升。憂郁惱怒,可致肝氣不調,氣郁化火,肝陽上亢,肝風內動,上擾清竅,發為眩暈。此型眩暈症的臨床表現為頭暈目眩,頭脹或痛,心煩易怒,失眠多夢,耳鳴口苦,面色紅赤,血壓偏高等。此症多因情志刺激而誘發。治療此症應以平肝熄風為主。方葯可用鎮肝熄風湯加減:取杭芍15克,玄參15克,龍骨20克,牡蠣20克,代赭石15克,龜板10克,天麻10克,鉤藤15克,夏枯草15克,夜交藤15克,牛膝10克。將上葯水煎2次,將葯液混勻。每日一劑,早晚分服。
2.無痰不作眩(由痰阻引起的眩暈症)。飲食失節,過食肥甘,會使脾胃運化失常而聚濕生痰,痰濁中阻,蒙蔽清陽,發為眩暈。此型眩暈症的臨床表現為頭重昏蒙,胸悶惡心,時嘔痰涎,不思飲食。治療此症應以化濕祛痰為主。方葯可用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取半夏10克,白術15克,茯苓20克,橘紅10克,天麻10克,牡蠣30克,澤瀉15克,竹茹10克。將上葯水煎2次,將葯液混勻。每日一劑,早晚分服。
3.無虛不作眩(由氣血虧虛引起的眩暈症)。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思慮勞倦或飲食不節,可損傷脾胃,或因脾胃素虛,皆能導致氣血不足,氣虛清陽不升,血虛使腦失濡養,發為眩暈。腎為先天之本,主藏精生髓。腦為髓海。房勞過度,或有遺精滑泄之疾,或年老體衰,腎精耗傷,腦髓不足,也為眩暈之因。氣血虧虛型眩暈者,動則加劇,勞則即發,面色萎黃或蒼白,唇甲無華,心慌氣短,食少身倦。治療此症應以補益心脾,培補氣血為主。方葯可用歸脾湯:取黃芪20克,黨參20克,白術10克,茯神15克,當歸15克,炒酸棗仁15克,遠志10克,龍眼肉15克,木香10克,甘草10克,大棗10枚。將上葯水煎2次,將葯液混勻。每日一劑,早晚分服。若腎精耗傷引致的眩暈,可伴有腰膝酸軟,神疲健忘,遺精耳鳴,記憶減退等。方葯可用補腎定眩湯:取枸杞子30克,菊花15克,熟地15克,山葯30克,菟絲子15克,女貞子15克,肉蓯蓉20克,山萸肉15克,杜仲10克。將上葯水煎2次,將葯液混勻。每日一劑,早晚分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