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醫中葯 > 夏至養生中醫

夏至養生中醫

發布時間:2021-02-03 22:39:15

⑴ 夏至如何養生進補

夏至的由來
夏至英文翻譯:the Summer Solstice
夏至就是炎熱的夏天來臨。
夏至時,北斗指向乙。太陽黃經為90°。太陽在黃經90°「夏至點」時,陽光幾乎直射北回歸線上空,北半球正午太陽最高。這一天是北半球白晝最長、黑夜最短的一天,從這一天起,進入炎熱季節,天地萬物在此時生長最旺盛。所心以古時候又把這一天叫做日北至,意思是太陽運生到最北的一日。過了夏至,太陽逐漸向南移動,北半球白晝一天比一天縮短,黑夜一天比一天加長。
夏至三侯
鹿角解:夏至日陰氣生而陽氣始衰,所以陽性的鹿角便開始脫落。
蜩始鳴:雄性的蟬在夏至後因感陰氣之生便鼓翼而鳴。
半夏生:半夏是一種喜陰的葯草,因在仲夏的沼澤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
夏至養生
中醫養生理論中,夏至是陽氣最旺的時節,這一時節的養生保健,一方面要順應夏季陽盛於外的特點,注意保護陽氣;另一方面,夏至也是所謂「陰陽爭死生分」的時節,俗話說「夏至—陰生」,也就是說,盡管天氣炎熱,可陰氣已開始生長。
夏至後入伏有初伏、中伏、末伏之分,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最炎熱的時期,容易中暑、生病。因此,舊時在這時多驅鬼以求安,同時也講究中午歇晌,講究吃補食。此外,還要特別注意防暑。盡管如此,夏天對人體的消耗也是較大的,因為吃不好、睡不實,受到炎熱的煎熬,因此稱為枯夏。北方有一個風俗,即定期為小孩稱體重,看看他的體重是否增加或減少,以觀察兒童的生長情況。
起居養生
起居嵇康《養生論》中說:「更宜調息靜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熱亦於或心少減,不可以熱為熱,更生熱矣。」意念中存想心中有冰雪,便不會感到天氣極其炎熱了。為順應自然界陰陽盛衰變化,一般夏季宜晚睡早起,盡量保持每天有7小時左右的睡眠時間。
夏至宜晚睡早起不宜夜晚露宿
起居調養,以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衰的變化,宜晚睡早起。夏季炎熱,「暑易傷氣」若汗泄太過,令人頭昏胸悶,心悸口渴,惡心甚至昏迷。安排室外工作和體育鍛煉時,應避開烈日熾熱之時,加強防護。合理安排午休時間,一為避免炎熱之勢,二可恢復疲勞之感。每日溫水洗澡也是值得提倡的健身措施,不僅可以洗掉汗水、污垢,使皮膚清潔涼爽消暑防病,而且能起到鍛煉身體的目的。因為,溫水沖澡時的水壓及機械按摩作用,可使神經系統興奮性降低,體表血管擴張,加快血液循環,改善肌膚和組織的營養,降低肌肉張力,消除疲勞,改善睡眠,增強抵抗力。另外,夏日炎熱,腠理開泄,易受風寒濕邪侵襲,睡眠時不宜扇類送風,有空調的房間,室內外溫差不宜過大,更不宜夜晚露宿。
運動養生
夏至運動宜在清晨或傍晚
夏季運動最好選擇在清晨或傍晚天氣較涼爽時進行,場地宜選擇在河湖水邊,公園庭院等空氣新鮮的地方,有條件的人可以到森林、海濱地區去療養、度假。鍛煉的項目以散步、慢跑、太極拳、廣播操為好,不宜做過分劇烈的活動,若運動過激,可導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傷陰氣,也宜損陽氣。在運動鍛煉過程中,出汗過多時,可適當飲用淡鹽開水或綠豆鹽水湯,切不可飲用大量涼開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沖頭、淋浴,否則會引起寒濕痹證、黃汗等多種疾病。
飲食養生
夏至飲食宜食苦酸咸
飲食調養,有夏時心火當令,心火過旺則克肺金之說(五行的觀點),故《金匱要略》有「夏不食心」的說法。根據五行(夏為火)、五成(夏為長)、五臟(屬心)、五味(宜苦)的相互關系,味苦之物亦能助心氣而制肺氣。夏季又是多汗的季節,出汗多,則鹽分損失也多,若心肌缺鹽,心臟搏動就會出現失常。中醫認為此時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鹹味以補心。《素問·臧氣法時論》曰:心主夏,「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心欲耎,急食咸以耎之,用咸補之,甘瀉之」。就是說藏氣好軟,故以咸柔軟也。從陰陽學角度看,夏月伏陰在內,飲食不可過寒,如《頤身集》所說:「夏季心旺腎衰,雖大熱不宜吃冷淘冰雪,蜜水、涼粉、冷粥。飽腹受寒,必起霍亂。」心旺腎衰,即外熱內寒之意,因其外熱內寒,故冷食不宜多吃,少則猶可,貪多定會寒傷脾胃,令人吐瀉。西瓜、綠豆湯、烏梅小豆湯,雖為解渴消暑之佳品,但不宜冰鎮食之。按中醫學的臟與臟之間的關系講「腎無心之火則水寒,心無腎之水則火熾。心必得腎水以滋潤,腎必得心火以溫暖」從中不難看出心、腎之間的重要關系。
飲食夏季氣候炎熱,人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弱,因此,飲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雜糧以寒其體,不可過食熱性食物,以免助熱;冷食瓜果當適可而止,不可過食,以免損傷脾胃;厚味肥膩之品宜少勿多,以免化熱生風,激發疔瘡之疾。
在這里,還要向大家隆重推薦一種食材—生薑。有俗話說:「飯不香,吃生薑」、「冬吃蘿卜,夏吃薑」、「早上三片姜,賽過喝參湯」,都是對生薑所具有的營養價值和醫療作用所做的精闢的概括。夏季暑熱,多數人食慾不振,而生薑有利於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對於防暑度夏有一定益處。另有「男子不可百日無姜」的說法。夏季萬物生長,陽極陰生,心旺腎衰,因此,適量進補對男子性功能的保護和提升還是很有好處的。
精神養生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曰:「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就是說,夏季要神清氣和,快樂歡暢,心胸寬闊,精神飽滿,如萬物生長需要陽光那樣,對外界事物要有濃厚的興趣,培養樂觀外向的性格,以利於氣機的通泄。與此相反,舉凡懈怠厭倦,惱怒憂郁,則有礙氣機通跳,皆非所宜。嵇康《養生論》對炎炎夏季有其獨到之見,認為夏季炎熱,「更宜調息靜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熱亦於吾心少減,不可以熱為熱,更生熱矣。」即「心靜自然涼」,這里所說就是夏季養生法中的精神調養。
夏至的習俗
夏至,古時又稱「夏節」、「夏至節」。古時夏至日,人們通過祭神以祈求災消年豐。《周禮·春官》載:「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為清除疫癘、荒年與飢餓死亡。《史記·封禪書》記載:「夏至日,祭地,皆用樂舞。」夏至作為古代節日,宋朝在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遼代則是「夏至日謂之『朝節』,婦女進彩扇,以粉脂囊相贈遺」(《遼史》),清朝又是「夏至日為交時,日頭時、二時、末時,謂之『三時』,居人慎起居、禁詛咒、戒剃頭,多所忌諱……」(《清嘉錄》)。夏至接近遠日點,冬至接近近日點,且近日點地球公轉速度快,遠日點地球公轉速度慢,夏長冬短由此得來。
從周代時起,在夏至日已經有了祭神儀式,到了清代仍然被視作「國之大典」,民間的百姓們在這一天吃夏至面,有的地方還將新麥做成餅、饃等,有嘗新的意思,分別用自己的方式慶祝夏至。
清代之前的夏至日,文武百官要放假三天,回家與親人團聚暢飲,以避夏日酷暑,名曰「歇夏」。
自古以來,中國民間就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說法,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區的重要習俗,民間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說法。因夏至新麥已經登場,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嘗新的意思。在西北地區如陝西,此日食粽,並取菊為灰用來防止小麥受蟲害。在南方,此日秤人以驗肥瘦。農家擀麵為薄餅,烤熟,夾以青菜、豆莢、豆腐及臘肉,祭祖後食用或贈送親友。
廣東地區,人們喜好在夏天滋補涼食避暑,因此居民在夏季普遍煲清補涼湯、涼茶、酸梅湯等比較傳統而且十分清甜的食物。而且夏天食物多調醋,少鹽、少姜、少蒜、味清淡,以粉面、瘦肉、青菜、瓜類等為主。
諺語
不過夏至不熱
夏至三庚數頭伏
夏至有雷三伏熱
愛玩夏至,愛眠冬至夜
嬉,要嬉夏至日;困,要困冬至夜。
冬至餃子夏至面
夏至餛飩免疰夏
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線
夏至
過了夏至節,夫妻各自歇
芒種火燒天,夏至雨漣漣。
芒種火燒天,夏至水滿田。
芒種火燒天,夏至雨淋頭。
芒種不下雨,夏至十八河。
芒種雨漣漣,夏至火燒天。
芒種雨漣漣,夏至旱燥田。
芒種夏至是水節,如若無雨是旱天。
芒種夏至常雨,台風遲來;芒種夏至少雨,台風早來。
芒種夏至天,走路要人牽。
芒種怕雷公,夏至怕北風。
芒種西南風,夏至雨連天。
夏至楊梅滿山紅,小暑楊梅要出蟲
芒種栽薯重十斤,夏至栽薯光根根
芒種火燒雞,夏至爛草鞋
愛玩夏至日,愛眠冬至夜
夏至楊梅滿山紅,小暑楊梅要生蟲
不到冬至不寒,不至夏至不熱
夏至大爛,梅雨當飯
夏至無雨三伏熱
夏至餛飩冬至團,四季安康人團圓
冬至一場風,夏至一場暴
夏至悶熱汛來早
夏至
夏至東風搖,麥子水裡撈
夏至東南風,平地把船撐
冬至始打霜,夏至干長江
冬至江南風短,夏至天氣旱
夏至東風搖,麥子坐水牢
初頭夏至十頭割,十頭夏至兩頭割,兩頭夏至騎拉著割
夏至狗無處走
夏至有雨三伏熱,重陽無雨一冬晴
夏至食個荔,一年都無弊
芒種栽秧日管日,夏至栽秧時管時
夏至伏天到,中耕很重要,伏里鋤一遍,賽過水澆園
日長長到夏至,日短短到冬至
夏至風從西邊起,瓜菜園中受熬煎
夏至落雨十八落,一天要落七八砣
夏至雨點值千金
夏至一場雨一滴值千金
夏至東南風十八天後大雨淋

1、益氣養心粥
材料:太子參30克,山葯30克,蓮子(蓮心)30克,粳米200克。
做法:將太子參、山葯、蓮子、粳米洗凈同放入鍋內,加適量水同煮至米爛粥成,溫熱服食。
功效:有健脾益氣,養陰清心的功效。
2、沙參百合鴨湯
材料:北沙參30克,百合30克,肥鴨肉150克,精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先將鴨肉洗凈切成小塊;百合洗凈。將鴨肉與百合、沙參同入沙鍋,加水適量,文火慢燉,待鴨肉熟後,加入少許精鹽、味精調味,飲湯食肉。
功效:具有滋陰清熱、潤肺止咳的效用。
3、蓮子豬肚湯
材料:豬肚一個,蓮子肉50克,香油、精鹽、生薑、蔥、蒜各適量。
做法:先將豬肚洗凈,蓮子(去心)用水泡發,然後放入豬肚內,用線縫合,將豬肚放入鍋內,加清水燉熟;後撈出晾涼,將豬肚切成均勻細絲,同蓮子放入盤中,將香油、精鹽、蔥、蒜調料與豬肚絲拌勻即成。
功效:具有益氣補虛、健脾益胃的效用。

⑵ 夏至養生吃什麼

夏至節氣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已經到來,而且往後氣溫將持續的升高不減,我想大家都應該清楚2016年6月2日是夏至,對於許多的年輕人來說,僅僅只知道這是個節日,已經不了解在夏至這天該吃什麼了,為了讓大家都能夠很好的了解,以下是萬年歷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有關夏至吃什麼
夏至的習俗該吃些什麼的內容,一起來了解下吧。
夏至吃什麼
夏至的習俗該吃些什麼
一、吃餛飩
「餛飩一吃,不長痱子」。江南地區夏至日講究要吃餛飩,說是吃了餛飩,可包夏日不苦夏,健康度過。餛飩,因其形「有如雞卵,頗似天地混沌之象」,其音又與「混沌」諧音,所以民間還有夏至吃餛飩有助於孩子聰明的說法。
二、吃苦瓜
夏至的飲食調養,應多吃苦味、鹹味,和清涼的食物。夏時心火當令,心火過旺則克肺金,根據五行(夏為火)、五成(夏為長)、五臟(屬心)、五味(宜苦)的相互關系,味苦之物亦能助心氣而制肺氣。所以苦瓜不失為夏至日的最佳蔬菜。
三、吃面條
民間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說法,說的是夏至以後,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漸南移,北半球的白晝日漸縮短。但卻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民間夏至吃面條的習俗之廣。特別是在中國的北方,很多地方都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說法。
四、吃新麥
山東部分地區,夏至日有煮新麥粒吃的習俗,孩子們用新麥秸編的小笊籬,在湯水中撈取新麥粒吃,既嘗新,又是一種游戲。
五、吃冷飲
各地夏至日的飲食雖有不同,但皆有消暑解熱之意。夏至日吃涼粉、涼皮、飲酸梅湯、吃西瓜、服冰塊等等,也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相傳早在周朝就已經有了掌冰的官吏和冰窖設備,宋代就有人當街列凳售冰飲,明清時有刨冰。清廷則在立夏這一天,賞賜文武大臣冰塊。
六、吃大蒜、大蔥
夏季雨水多,蚊蟲也進入高繁殖期,很容易引發各種傳染疾病,特別是染痢疾等腸道疾病。《本草綱目》中有大蒜、大蔥「通五臟,達諸竅,去寒濕,避邪惡,消腫痛,化瘕積肉食」之效。所以在夏至時節飲食中有吃大蔥、大蒜習俗,以減少傳染病的發生。
七、吃烏飯紀念龐涓
浙江杭州喜吃烏飯,據傳說是紀念戰國龐涓。浙江建德民謠說:「立夏日,吃補食。」說明夏至補食從立夏就開始了。一般都吃紅棗燒雞蛋和黃芪燉雞,以滋補身體,為投入緊張的秋季農業勞動做准備。
八、好吃不過夏至狗
在廣東省開平市就有夏至吃狗肉的風俗。開平人夏至吃狗肉的習俗流傳至今,一方面有避邪等迷信的原因,也有一些市民認為「夏至吃狗肉可以精神旺運氣旺」,「可以陞官發財」;另一方面是因為狗肉滋補、暖胃,夏至過後,農民要收割和耕種,體力消耗非常大,吃狗肉能增強體力。

⑶ 夏至養生注意事項 夏至怎麼養生

1.夏至養生先養心
中醫專家指出,在中醫理論中,人和自然界是一個統一的整體,自然界的四季消長變化和人體的五臟功能活動相互關聯對應。心對應「夏」,也就是說夏季心陽最旺,同時提醒人們,在春夏之交要順應天氣的變化,重點關注心臟保養。
2.夏至養生須防暑
夏至期間,全國氣溫高、光照足、雨水也多,農作物生長旺盛。夏至過後,一年中最熱的時期就要到了。人的胃腸功能因受暑熱刺激,其功能就會相對減弱,容易發生頭重倦怠、胸脘郁悶、食慾不振等不適,甚至引起中暑,傷害健康。天氣熱,盡量避免在強烈陽光下進行戶外工作或活動,特別是午後高溫時段和老、弱、病、幼人群;在進行戶外工作或活動時,要避免長時間在陽光下曝曬,同時採取防曬措施:穿淺色或素色的服裝,帶遮陽帽、草帽或打遮陽傘;多喝水,特別是鹽開水,隨身攜帶防暑葯物,如:人丹、清涼油、風油精等。在高溫作業場所,企業要採取有效的防暑降溫措施,加強對工人防暑降溫知識的宣傳,合理調配工人的作業時間,避免高溫時段室外作業,減輕勞動強度。
還可以在飲食上加以調節,喝些綠豆湯,用蓮子、薄荷、荷葉與粳米、冰糖煮粥不僅香甜爽口,還是極好的清熱解暑良葯,可以有效地防暑降溫,避免發生中暑。一旦發生中暑,應將病人抬到陰涼通風的地方,躺下休息,給病人解開衣扣,用冷毛巾敷在病人的頭上和頸部,然後送往附近的醫院治療。
3.飲食養生
夏至時節氣候炎熱,人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弱,因此,飲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雜糧以寒其體,不可過食熱性食物,以免助熱;冷食瓜果當適可而止,不可過食,以免損傷脾胃;厚味肥膩之品宜少勿多,以免化熱生風,激發疔瘡之疾。
4.運動養生
運動調養也是養生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夏季運動最好選擇在清晨或傍晚天氣較涼爽時進行,場地宜選擇在河湖水邊,公園庭院等空氣新鮮的地方,有條件的人可以到森林、海濱地區去療養、度假。鍛煉的項目以散步、慢跑、太極拳、廣播操為好,不宜做過分劇烈的活動,若運動過激,可導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傷陰氣,也宜損陽氣。在運動鍛煉過程中,出汗過多時,可適當飲用淡鹽開水或綠豆鹽水湯,切不可飲用大量涼開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沖頭、淋浴,否則會引起寒濕痹證、黃汗等多種疾病。
5.起居養生
起居調養,以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衰的變化,宜晚睡早起。夏季炎熱,「暑易傷氣」若汗泄太過,令人頭昏胸悶,心悸口渴,惡心甚至昏迷。安排室外工作和體育鍛煉時,應避開烈日熾熱之時,加強防護。合理安排午休時間,一為避免炎熱之勢,二可恢復疲勞之感。每日溫水洗澡也是值得提倡的健身措施,不僅可以洗掉汗水、污垢,使皮膚清潔涼爽消暑防病,而且能起到鍛煉身體的目的。因為,溫水沖澡時的水壓及機械按摩作用,可使神經系統興奮性降低,體表血管擴張,加快血液循環,改善肌膚和組織的營養,降低肌肉張力,消除疲勞,改善睡眠,增強抵抗力。另外,夏日炎熱,腠理開泄,易受風寒濕邪侵襲,睡眠時不宜扇類送風,有空調的房間,室內外溫差不宜過大,更不宜夜晚露宿。
6.夏至養生念好「三字經」
6月21日,夏至。酷暑來了,飲食自然不能再按秋冬「菜單」來,否則很可能造成部分營養成分不足和失衡,進而影響正常神經調節與免疫調節等生理機能,引發疾病。專家表示:「念好『均、鹼、水』這三字訣就好辦了!

⑷ 中醫在不同季節的養生之道

春季的到來,正是萬物復甦之時,春季養生也是四季養生之開始,所以春季體質的養生保健之道非常重要。 中醫認為,受四時之氣影響,人體的氣血陰陽會隨之發生變化。春季陽氣始生,氣血漸趨於表,毛孔初開,血氣稍減,所以有「困」的感覺。夏季陽氣流溢,氣血通達於表,毛孔開,汗大泄,所以常有「昏昏欲睡」的感覺。而秋季陽氣始衰,陰氣始生,氣血漸趨於里,但充而不實,所以仍有「乏」的感覺。這就是「春困、秋乏、夏打盹」的原因。 針對這種情況,中醫制定了相應的養生方法,那就是「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春季養生要順應春天陽氣生發的特點,注意保護陽氣。 首先是精神養生。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懷憂郁,要保持心胸開闊,樂觀向上,保持心境恬靜的好心態。 春季是肝旺之時,因時養肝可避免暑期的陰虛。可有目的的根據醫生的推薦選擇一些柔肝養肝、疏肝理氣的草葯和食品,草葯如枸杞、鬱金、丹參等,食品可選擇辛溫發散的大棗、豆豉、蔥、香菜、花生等靈活地進行配方選膳。但對於體質過敏,易患花粉過敏、蕁麻疹、皮膚病者,應禁食如羊肉、蟹之類易過敏食品。 再就是飲食養生。春屬木,與肝相應,「養肝之體用酸,舒肝之氣用辛」。春季陽氣初生,宜食辛甘發散之品,清淡可口(如黃豆芽、綠豆芽、柑橘、蔥、蒜、香菜、蜂蜜之類),忌油膩、生冷、粘硬食物,以順應春季陽氣之升暢。還要多吃些新鮮蔬菜,如春筍、菠菜等,以補由於冬季新鮮蔬菜較少,攝入維生素不足的缺憾。 二、夏季中醫養生注意事項 用熱來除熱才是比較好的養生方法。 ●熱毛巾擦身夏天,人的臉面和軀干難免多汗,及時擦汗可促使皮膚透氣,但必須用熱毛巾,才能適應人體降溫節律。 ●洗熱水澡夏天洗冷水澡會使皮膚收縮,洗後反覺更熱。而熱水洗澡雖會多出汗,但能使毛細血管擴張,有利於機體排熱。夏天該出汗時出汗,這才是符合自然規律和人體節律的方式。 ●熱水洗腳腳有第二心臟之稱,人的腳上分布有全身的代表區和五臟六腑的反射點。熱水洗腳,當時雖然感覺有點熱,但事後反而會帶來涼意和舒適。 ●喝熱茶冷飲只能暫時解暑,不能持久解熱、解渴,而喝熱茶卻可刺激毛細血管普遍舒張,體溫反而明顯降低,這是簡便易行的降溫良方。 一般宜晚睡早起,並利用午休來彌補夜晚睡眠的不足。年老體弱者則應早睡早起,盡量保持每天有7小時的睡眠時間。夏至時節,大多數人會有全身睏倦乏力以及頭痛頭暈的症狀,嚴重者可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究其原因,首先是由於這一時節氣溫高,人體只能通過排汗來散熱,使人體內的水分大量流失,此時若不及時補充水分,就會使人體血容量減少,大腦會因此而供血不足,進而造成頭痛頭暈。造成頭痛頭暈的另一種原因是,人體出汗時體表血管會擴張,更多的血液會流向體表,這種血液的再分配可使血壓偏低的人血壓更低,從而發生頭痛頭暈。 夏至時節氣候炎熱,人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弱,因此,飲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雜糧以寒其體,不可過食熱性食物,以免助熱;冷食瓜果當適可而止,不可過食,以免損傷脾胃;厚味肥膩之品宜少勿多,以免化熱生風,激發疔瘡之疾。 夏季又是多汗的季節,出汗多,則鹽分損失也多,若心肌缺鹽,心臟搏動就會出現失常。中醫認為此時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鹹味以補心。冷食不宜多吃,少則猶可,貪多定會寒傷脾胃,令人吐瀉。西瓜、綠豆湯、烏梅小豆湯,雖為解渴消暑之佳品,但不宜冰鎮食之。 運動調養也是養生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夏季運動最好選擇在清晨或傍晚天氣較涼爽時進行,場地宜選擇在河湖水邊,公園庭院等空氣新鮮的地方,不宜做過分劇烈的活動,若運動過激,可導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傷陰氣,也宜損陽氣。 在運動鍛煉過程中,出汗過多時,可適當飲用淡鹽開水或綠豆鹽水湯,切不可飲用大量涼開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沖頭、淋浴,否則會引起寒濕痹證、黃汗等多種疾病 。 三、秋季中醫養生注意事項 進入立秋以後,天氣由熱逐漸轉涼,人體的消耗也會逐漸減少,食慾也開始增加。因此,闡釋時節正是人體最適宜進補的時間,人們可根據這一節氣的特點進行科學有效地營養攝取及飲食調整,以補充夏季的消耗,並為越冬做好准備。 在此節氣期間,氣候乾燥,根據中醫「燥則潤之」的養生原則,飲食應以養陰清熱、潤燥止渴、靜心安神的食品為主,可多食一些芝麻、蜂蜜、百合、銀耳、乳品之類的具有滋陰、潤肺、養胃、生津作用的食物;患有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的人,可以服食具有健脾補胃功效的蓮子、山葯、扁豆等;秋天肺氣宜收不宜散,所以立秋期間要適當多食酸味果蔬,盡量少吃蔥、姜、蒜等辛味之品。 起居方面,立秋後應「早卧早起,與雞俱興」,這是因為早卧可以順應陽氣之收斂,早起可使肺氣得以舒展、防止收斂太過。立秋乃初秋之季,雖有涼風時至,但暑熱未盡,因而著衣不宜太多,否則會影響機體對氣候轉涼的適應能力,易受涼感冒。立秋後清晨是運動鍛煉的好時機,此時氣溫不冷且不熱,氣候舒適,天高氣爽,使人精神抖擻。找一個清靜或江河湖畔,或林蔭道中進行運動,對人的身心健康十分有益 秋季天氣十分乾燥,中醫稱之為「秋燥」。肺與秋天在五行中同屬於金,肺也喜潤惡燥,所以秋季最重要的是要勤潤肺。 秋燥容易引起咳嗽,由於現在正處於季節交替時期,早晚天氣較涼、中午熱,一天之內溫差較大,身體比較虛弱的人和免疫能力較差的人如果不注意保暖,就容易感冒、受涼,而且一旦感冒了就不容易痊癒,存在乾咳的現象。 秋燥也容易讓小朋友患上「秋瀉」,夏秋換季時節,天氣時暖時熱,腹瀉的小朋友就會多起來,孩子腹瀉的原因以感染最為常見。有些皮膚比較敏感的人,在這個季節里也不好受,秋燥容易讓這些人感到皮膚瘙癢,甚至引發過敏。而對於有慢性支氣管炎或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人,在這個季節也要特別注意。 有些上班族會感覺入秋以來,身體容易乏力,對於「夏困秋乏」這一說法,由於夏季人們消耗體內太多氣,到了秋季,氣還沒有補過來,而且現在氣候也涼爽,有些人的睡眠時間就會比較長。 水能解「燥」,所以秋季最重要是補水,最佳飲料是淡茶水、白開水,也可喝些添加蜂蜜的水果汁和蔬菜汁。秋季上市的雪梨、鴨梨、葡萄、蘋果含水量大,有生津滋陰的作用,宜多吃。蘿卜有生津作用,當作水果生吃尤宜。也可以多做運動,比如跑步、游泳,多接觸大自然,呼吸新鮮空氣。 四、秋季中醫養生注意事項 立冬後,就意味著今年的冬季正式來臨。草木凋零,蟄蟲休眠,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人類雖沒有冬眠之說,但民間卻有立冬補冬的習俗。 從中醫養生學的角度來看,這確實是進補的好時節。因為進入冬季後,人體新陳代謝減慢,消耗相對減少。冬令進補能夠使營養物質轉化的能量儲存於體內,從而扶正固本,增強抵抗力。 進補以食補為上。《內經》有「秋冬養陰」之說,而北方冬季氣候乾燥,常有大風天氣,因此,滋益陰精是冬季養生的重要內容,最好能多吃白菜、銀耳、木耳、枸杞、梨、獼猴桃等補益陰液的食物;辛辣厚味、燒烤油炸食物少吃為妙,平時還要注意多喝水,以免上火。飲食要以溫熱為主,如食用糯米、狗肉、羊肉、大棗、桂圓、芝麻、韭菜等,少吃冷飲、海鮮等寒性食物。可多吃些堅果類食物,如核桃仁、榛子、松子、栗子等。煮粥熬湯可以加一些沙參、黃芪、麥冬,但量不需要很多,因為畢竟是食補而非葯補。 菜品可首選羊肉燉蘿卜。它對腰膝酸軟、睏倦乏力、腎虛陽痿、脾胃虛寒者更為適宜。其次是炒雙菇(香菇和平菇),它能補益腸胃,化痰散寒,可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對高血脂患者更為適宜。 冬季的風常為北風,其性寒。同時,「寒」也是冬季氣候變化的最主要特點。中醫認為,寒為六淫邪之一,故冬季應保暖避寒,老人尤其要暖好背。人起居宜早睡晚起,讓睡眠的時間長一點,最好是等到太陽出來以後再起床活動,且不要做劇烈運動。卧室內要適當通風,並注意保持一定的濕度,預防上呼吸道感染疾病。 此外,冬季的傳統養生方法還有很多,比如叩齒、乾洗澡、揉腹、艾灸等。在日常生活中都可做,對身體很有益處。尤其是艾灸,可以灸一下保健穴位:足三里、中脘、關元、氣海,還可以在肚臍里放些鹽,艾灸肚臍,那裡是神闕穴,這個穴位對補益元氣十分重要。

⑸ 夏至日的養生保健

古人對於夏季的養生也是很有講究的。《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曰:「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就是說,夏季要神清氣和,快樂歡暢,心胸寬闊,精神飽滿,如萬物生長需要陽光那樣,對外界事物要有濃厚的興趣,培養樂觀外向的性格,以利於氣機的通泄。與此相反,舉凡懈怠厭倦,惱怒憂郁,則有礙氣機通跳,皆非所宜。嵇康《養生論》對炎炎夏季有其獨到之見,認為夏季炎熱,「更宜調息靜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熱亦於吾心少減,不可以熱為熱,更生熱矣。」即「心靜自然涼」,這里所說就是夏季養生法中的精神調養。
飲食
飲食調養,有夏時心火當令,心火過旺則克肺金之說(五行的觀點),故《金匱要略》有「夏不食心」的說法。根據五行(夏為火)、五成(夏為長)、五臟(屬心)、五味(宜苦)的相互關系,味苦之物亦能助心氣而制肺氣。夏季又是多汗的季節,出汗多,則鹽分損失也多,若心肌缺鹽,心臟搏動就會出現失常。中醫認為此時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鹹味以補心。《素問?臧氣法時論》曰:心主夏,「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心欲耎,急食咸以耎之,用咸補之,甘瀉之」。就是說藏氣好軟,故以咸柔軟也。從陰陽學角度看,夏月伏陰在內,飲食不可過寒,如《頤身集》所說:「夏季心旺腎衰,雖大熱不宜吃冷淘冰雪,蜜水、涼粉、冷粥。飽腹受寒,必起霍亂。」心旺腎衰,即外熱內寒之意,因其外熱內寒,故冷食不宜多吃,少則猶可,貪多定會寒傷脾胃,令人吐瀉。西瓜、綠豆湯、烏梅小豆湯,雖為解渴消暑之佳品,但不宜冰鎮食之。按中醫學的臟與臟之間的關系講「腎無心之火則水寒,心無腎之水則火熾。心必得腎水以滋潤,腎必得心火以溫暖」從中不難看出心、腎之間的重要關系。
在農歷夏至後第三個庚日即進入伏天。此時天氣炎熱,人們食慾不振,開始消瘦,即「枯夏」。民間開始偷閑消夏,注意飲食補養,官府也停止辦公事。江蘇夏令飲食有三鮮:地上三鮮為莧菜、蠶豆和杏仁,樹上三鮮為櫻桃、梅子和香椿,水中三鮮為海絲、鮒魚和咸鴨蛋。浙江杭州喜吃烏飯,據傳說是紀念戰國龐涓。浙江建德民謠說:「立夏日,吃補食。」說明夏至補食從立夏就開始了。一般都吃紅棗燒雞蛋和黃芪燉雞,以滋補身體,為投入緊張的秋季農業勞動做准備。廣東有喜吃狗肉之習,俗語說:「夏至狗,沒啶走(無處藏身)。」夏至殺狗補身,使當天的狗無處藏身,但不能在家宰殺,要在野外加工。北京流行有「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冬至餃子,夏至面」。
養生食譜防暑主要注重兩個方面:
首先是多吃冷食、涼食、瓜果。古代的鬥茶、涼湯都是極好的防暑品。蘇州立夏節喝「七家茶」,小孩要吃「貓狗飯」。同時多飲食涼粉、酸梅湯,服用冰塊。說明周代已有掌冰的官吏和冰窖設備,冬季貯冰,夏季食用。清代就有刨冰。清廷在立夏這一天,賞賜文武大臣冰塊。此時又是瓜季,人們坐在瓜棚下乘涼,品賞西瓜。西瓜、苦瓜都是清熱消暑食品,是夏至季節的重要佳品。另外,夏季蚊蟲繁殖,雨水多,易感染痢疾等腸道疾病,因此在夏令飲食中有吃大蔥、大蒜習俗。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認為大蒜有「通五臟,達諸竅,去寒濕,避邪惡,消腫痛,化瘕積肉食」之效。此外,涼亭賞夏也是人們盛夏中進行的一項防暑活動。
夏季氣候炎熱,人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弱,因此,飲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雜糧以寒其體,不可過食熱性食物,以免助熱;冷食瓜果當適可而止,不可過食,以免損傷脾胃;厚味肥膩之品宜少勿多,以免化熱生風,激發疔瘡之疾。
荷葉茯苓粥:
[配料]荷葉1張(鮮、干均可),茯苓50克,粳米或小米100克,白糖適量。
[做法]先將荷葉煎湯去渣,把茯苓、洗凈的粳米或小米加入葯湯中,同煮為粥,出鍋前將白糖入鍋。
[功效]清熱解暑,寧心安神,止瀉止痢(對心血管疾病、神經衰弱者亦有療效)。
涼拌萵筍:
[配料]鮮萵筍350克,蔥、香油、味精、鹽、白糖各適量。
[做法]萵筍洗凈去皮,切成長條小塊,盛入盤內加精鹽攪拌,腌1小時,潷去水分,加入味精、白糖拌勻。將蔥切成蔥花撒在萵筍上,鍋燒熱放入香油,待油熱時澆在蔥花上,攪拌均勻即可。
[功效]利五臟,通經脈。
奶油冬瓜球:
[配料]冬瓜500克,煉乳20克,熟火腿10克,精鹽、鮮湯、香油、水澱粉、味精各適量。
[做法]冬瓜去皮,洗凈削成見圓小球,入沸水略煮後,倒入冷水使之冷卻。將冬瓜球排放在大碗內,加鹽、味精、鮮湯上籠用武火蒸30分鍾取出。把冬瓜球復入盆中,湯倒入鍋中加煉乳煮沸後,用水澱粉勾芡,冬瓜球入鍋內,淋上香油攪拌均勻,最後撒上火腿末出鍋即成。
[功效]清熱解毒,生津除煩,補虛損,益脾胃。
兔肉健脾湯:
[配料]兔肉200克,淮山30克,枸杞子15克,黨參15克,黃芪15克,大棗30克。
[做法]兔肉洗凈與其它配料武火同煮,煮沸後改文火繼續煎煮2小時,湯、肉同食。
[功效]健脾益氣。
此外,西紅柿炒雞蛋,也是夏季時令菜。
起居
起居調養,以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衰的變化,宜晚睡早起。夏季炎熱,「暑易傷氣」若汗泄太過,令人頭昏胸悶,心悸口渴,惡心甚至昏迷。安排室外工作和體育鍛煉時,應避開烈日熾熱之時,加強防護。合理安排午休時間,一為避免炎熱之勢,二可恢復疲勞之感。每日溫水洗澡也是值得提倡的健身措施,不僅可以洗掉汗水、污垢,使皮膚清潔涼爽消暑防病,而且能起到鍛煉身體的目的。因為,溫水沖澡時的水壓及機械按摩作用,可使神經系統興奮性降低,體表血管擴張,加快血液循環,改善肌膚和組織的營養,降低肌肉張力,消除疲勞,改善睡眠,增強抵抗力。另外,夏日炎熱,腠理開泄,易受風寒濕邪侵襲,睡眠時不宜扇類送風,有空調的房間,室內外溫差不宜過大,更不宜夜晚露宿。
運動
運動調養也是養生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夏季運動最好選擇在清晨或傍晚天氣較涼爽時進行,場地宜選擇在河湖水邊,公園庭院等空氣新鮮的地方,有條件的人可以到森林、海濱地區去療養、度假。鍛煉的項目以散步、慢跑、太極拳、廣播操為好,不宜做過分劇烈的活動,若運動過激,可導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傷陰氣,也宜損陽氣。在運動鍛煉過程中,出汗過多時,可適當飲用淡鹽開水或綠豆鹽水湯,切不可飲用大量涼開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沖頭、淋浴,否則會引起寒濕痹症、黃汗等多種疾病。

⑹ 「夏至一陰生」,夏至養生都需要做哪些

夏季不要穿得太厚,很多年輕人喜歡穿牛仔服飾,夏季不適合穿這種衣物。衣服顏色盡量以淺色為主,這樣才能少吸熱。衣服的布料盡量選用棉質及亞麻,這樣容易吸汗和透氣。居室宜清涼,早晚室內氣溫低,應將門窗打開,通風換氣。

每日溫水洗澡也是值得提倡的措施,不僅可以洗掉汗水、污垢,使皮膚清潔涼爽,消暑防病,而且能起到鍛煉身體的作用。另外,夏日炎熱,毛孔開泄,易受風寒濕邪侵襲,睡眠時不宜扇類送風,有空調的房間,室內外溫差不宜過大,更不宜夜晚露宿。

⑺ 夏至如何養生 身體飲食的調理

1、清淡飲食多吃蔬果雜糧
夏至時節氣候炎熱,人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弱,因此,飲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雜糧以寒其體,不可過食熱性食物,以免助熱 ; 冷食瓜果當適可而止,不可過食,以免損傷脾胃 ; 厚味肥膩之品宜少勿多,以免化熱生風,激發疔瘡之疾。

2、冬至餃子夏至面
民間的百姓們在這一天吃夏至面 ( 冬至吃餃子 ) 。為什麼同樣是麵食,卻有餃子和面之分 ? 這些其實也是有講究的。專家稱,麵食是高熱量的,餃子用麵包裹起來,這也就意味著把熱量也包裹了起來,這就符合冬至主藏的意思。而夏至節氣,與冬至相反,要把陽氣放出來,同樣是麵食,可面切成條後,就意味著把熱適當地放出來了。另外,面湯最好要放鹽,吃面要學會喝面湯。

3、要清涼
這個多指穿著及生活環境。夏季不要穿得太厚,很多年輕人喜歡穿牛仔服飾,夏季不適合穿這種衣物。衣服顏色盡量以淺色為主,這樣才能少吸熱。衣服的布料盡量選用棉質及亞麻,這樣容易吸汗和透氣。居室宜清涼,早晚室內氣溫低,應將門窗打開,通風換氣。中午室外氣溫高於室內,宜將門窗緊閉,拉好窗簾。陰涼的環境,會使人心靜神安。

4、忌夜食生冷
夏季夜短,年事稍長之人,或體質稍弱者,腹中常冷,不易消化飲食,生菜、瓜類等,本為夏季忌食之品,夜間尤其要注意食用此類食物。夜間亦要注意不要吃肉、面、生冷、粘膩之物,否則可見腹脹、吐瀉交作等病症。

5、晚睡早起睡午覺
此時節,公眾起居調養應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衰的變化,宜晚睡早起,而老弱者則應早睡早起,盡量保持每天 7 小時左右的睡眠時間。從這天開始,一定要睡午覺。夏至陰生,在中醫理論中,午覺是以陽養陰,子覺是以陰養陽。只要能合上眼睛一會,就能達到很好的養陰效果。

6、每天 2000ml 水防頭痛頭暈
夏至時節,大多數人會有全身睏倦乏力以及頭痛頭暈的症狀,嚴重者可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究其原因,首先是由於這一時節氣溫高,人體只能通過排汗來散熱,使人體內的水分大量流失,此時若不及時補充水分,就會使人體血容量減少,大腦會因此而供血不足,進而造成頭痛頭暈。造成頭痛頭暈的另一種原因是,人體出汗時體表血管會擴張,更多的血液會流向體表,這種血液的再分配可使血壓偏低的人血壓更低,從而發生頭痛頭暈。

7、靜息調心
根據中醫五行理論,夏天是養心的季節。三國琴師嵇康是著名的養心學家,他認為夏季炎熱,更宜調息靜心,應 " 常如冰雪在心 ",即 " 心靜自然涼 "。聽慢音樂是一個調息的好方法。音樂中的音符也含有陰陽五行的元素,和節奏快的音樂能增強體內陽氣、助人興奮的效果相反,舒緩音樂可以幫助呼吸慢下來,讓心臟得到休息。

8、溫水洗澡
每日溫水洗澡也是值得提倡的健身措施,不僅可以洗掉汗水、污垢,使皮膚清潔涼爽消暑防病,而且能起到鍛煉身體的目的。因為,溫水沖澡時的水壓及機械按摩作用,可使神經系統興奮性降低,體表血管擴張,加快血液循環,改善肌膚和組織的營養,降低肌肉張力,消除疲勞,改善睡眠,增強抵抗力。

9、忌夜卧貪涼
不可晚上睡覺整夜開空調冷氣,這種習慣易導致傷風、面癱、關節疼痛、腹痛腹瀉,對身體的損傷是嚴重的。對小兒甚至不要在其睡著之後扇風取涼,否則,易於罹患手足抽搐、口噤不開、風痹等病症,人們往往不知其害,所謂愛之深,則害之甚。諺語有 " 避風如避箭,避色如避亂,加減逐時衣,少餐申後飯 " 的養生口訣,均可以理解為夏季的養生要求。

10、綠豆勝冰消暑煩
中國人在夏天的時候喜歡喝傳承了成百上千年的綠豆粥,那就是一劑消暑的好方。綠豆性甘寒,能入心經和胃經。夏天體熱小便黃赤的時候喝起來效果最好。很多人不知道煮綠豆的時候要不要把豆衣去掉。其實綠豆衣也是一味中葯,葯效跟綠豆一樣,只是稍弱而已。所以作為一般清熱消暑之品的話,不用特意將豆衣去掉。喜歡吃甜的人還可以加些蜂蜜,對熱毒的癰腫也有很好的效果。但綠豆畢竟是寒性的,體質虛弱的人不宜多食。久服會把體內的虛寒坐實,這樣以後就更不容易調理了。

11、適當鍛煉身體
鍛煉的時間最好選擇在清晨或傍晚天氣較為涼爽的時候進行,場地可選擇在河湖水邊、公園庭院等空氣清新的地方,鍛煉的項目以散步、打太極拳、做廣播體操為好,劇烈的運動不宜做。

12、外出採取防曬措施
此時節,公眾應避免在強烈的陽光下暴曬,外出時,應採取防曬措施,如打傘、戴遮陽帽、塗防曬霜等 ; 隨身要備有人丹、藿香正氣水、十滴水、清涼油等。另外,從服裝的顏色上來講,最好穿紅色的衣服,因為紅色的衣服可大量吸收日光中的紫外線,進而保護皮膚,防止皮膚老化甚至癌變。

⑻ 夏至怎樣養生

夏至養生注意這幾個事項1、夏至養生先養心中醫專家指出,在中醫理論中,人和自然界是一個統一的整體,自然界的四季消長變化和人體的五臟功能活動相互關聯對應。心對應「夏」,也就是說夏季心陽最旺,同時提醒人們,在春夏之交要順應天氣的變化,重點關注心臟保養。2、夏至養生之飲食養生夏至時節氣候炎熱,人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弱,因此,飲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雜糧以寒其體,不可過食熱性食物,以免助熱;冷食瓜果當適可而止,不可過食,以免損傷脾胃;厚味肥膩之品宜少勿多,以免化熱生風,激發疔瘡之疾。3、夏至養生之運動養生運動調養也是養生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夏季運動最好選擇在清晨或傍晚天氣較涼爽時進行,場地宜選擇在河湖水邊,公園庭院等空氣新鮮的地方,有條件的人可以到森林、海濱地區去療養、度假。鍛煉的項目以散步、慢跑、太極拳、廣播操為好,不宜做過分劇烈的活動,若運動過激,可導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傷陰氣,也宜損陽氣。在運動鍛煉過程中,出汗過多時,可適當飲用淡鹽開水或綠豆鹽水湯,切不可飲用大量涼開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沖頭、淋浴,否則會引起寒濕痹證、黃汗等多種疾病。4、夏至養生之起居養生起居調養,以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衰的變化,宜晚睡早起。夏季炎熱,「暑易傷氣」若汗泄太過,令人頭昏胸悶,心悸口渴,惡心甚至昏迷。安排室外工作和體育鍛煉時,應避開烈日熾熱之時,加強防護。合理安排午休時間,一為避免炎熱之勢,二可恢復疲勞之感。每日溫水洗澡也是值得提倡的健身措施,不僅可以洗掉汗水、污垢,使皮膚清潔涼爽消暑防病,而且能起到鍛煉身體的目的。因為,溫水沖澡時的水壓及機械按摩作用,可使神經系統興奮性降低,體表血管擴張,加快血液循環,改善肌膚和組織的營養,降低肌肉張力,消除疲勞,改善睡眠,增強抵抗力。另外,夏日炎熱,腠理開泄,易受風寒濕邪侵襲,睡眠時不宜扇類送風,有空調的房間,室內外溫差不宜過大,更不宜夜晚露宿。5、夏至養生念好「三字經」夏至來了,飲食自然不能再按秋冬「菜單」來,否則很可能造成部分營養成分不足和失衡,進而影響正常神經調節與免疫調節等生理機能,引發疾病。專家表示:「念好『均、鹼、水』這三字訣就好辦了!6、夏至養生須防暑夏至期間,全國氣溫高、光照足、雨水也多,農作物生長旺盛。夏至過後,一年中最熱的時期就要到了。人的胃腸功能因受暑熱刺激,其功能就會相對減弱

⑼ 夏至節氣如何養生防病

明天是我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節氣——夏至。夏至後不久,一年中最熱的時候隨即到來,人們除了感覺疲乏燥熱、心悸氣短之外,食慾也會明顯下降,原因是暑熱會傷害脾胃。在該節氣養生應著重健脾養心。中醫認為夏至節氣進入陽氣最旺時節,這一時節的養生保健,要順應夏季陽盛於外的特點,注意保護陽氣;飲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

夏至時節,大多數人會有全身睏倦乏力以及頭痛頭暈的症狀,嚴重者可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究其原因,首先是由於這一時節氣溫高,人體只能通過排汗來散熱,使人體內的水分大量流失,此時若不及時補充水分,就會使人體血容量減少,大腦會因此而供血不足,進而造成頭痛頭暈。造成頭痛頭暈的另一種原因是,人體出汗時體表血管會擴張,更多的血液會流向體表,這種血液的再分配可使血壓偏低的人血壓更低,從而發生頭痛頭暈。
飲食注意清淡
適當吃「苦」
夏至是一年中人體代謝最旺盛的節氣,此時人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弱,因此,飲食宜清淡可口,避免油膩、難消化的食品。早、晚喝點粥,既能生津止渴,又能補養身體,助陽氣。在蔬果方面,蘋果、葡萄、木瓜、枇杷這類平和的水果適合各種體質的人吃。
夏至除了飲食清淡,還可多吃苦味蔬菜,如苦瓜、香菜等。因苦味食物具有除燥祛濕、清涼解暑、促進食慾等作用。不過,苦味食物均屬寒涼,但體質較虛弱者不宜食用。
宜晚睡早起
注意午睡
夏季要神清氣和,快樂歡暢,心胸寬闊,精神飽滿,如萬物生長需要陽光那樣,對外界事物要有濃厚的興趣,培養樂觀外向的性格,以利於氣機的通泄。起居調養,以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衰的變化,宜晚睡早起。順應陽氣的充盛,利於氣血運行。此時天氣是晝長夜短,中午午休一會兒,對恢復體力消除疲勞有一定好處。

⑽ 中醫關於夏至這句話如何理解

詞典中標為chang
(1).指陰歷六月。《素問·六節藏象論》:「春勝長夏。內」 王冰註:「所謂長夏者,六月也。容」
(2).指夏日。因其白晝較長,故稱。 唐 沉佺期《有所思》詩:「坐看長夏晚,秋月照羅幃。」 金 蔡珪《寄通州王倅》詩:「長夏少人事,官閑簾戶深。」 清 劉大櫆《游百門泉記》:「亭外廊四,周廊之內,老柏十數株蔽日,長夏坐其內不知有暑也。」
夏至,取其「白晝較長」之意吧。

不過素問中也有把長做動詞用的,理解為生長,在中醫中也有很多人讀zhang夏,讀音歷來有爭論,而無定論。

與夏至養生中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萬博動物醫院在線電話 瀏覽:380
臨淄愛佳寵物醫院 瀏覽:582
蘇泊爾養生壺怎麼樣打開 瀏覽:104
肝轉移的治療方法 瀏覽:845
養生壺如何做現磨咖啡 瀏覽:787
中醫治療失眠能根治嗎 瀏覽:391
望京附近看婦科好的醫院 瀏覽:773
治療葯物依賴的醫院 瀏覽:100
閔行區中醫院地址 瀏覽:543
治療頑固性失眠的葯物 瀏覽:489
石龍人民醫院體檢 瀏覽:507
盛京醫院婦科哪個醫生好 瀏覽:613
甘肅省人民醫院燒傷科 瀏覽:724
老年痴呆嚴重送康復醫院好嗎 瀏覽:185
治療糖尿病陽痿的中葯方 瀏覽:565
汕頭潮陽哪裡有寵物醫院 瀏覽:984
醫院婦科治療儀 瀏覽:758
興義博愛醫院婦科 瀏覽:749
湖北武漢兒童醫院電話 瀏覽:190
最好的傳染病醫院 瀏覽: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