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疝氣如何治療
疝或叫赫爾尼亞,是指腹部的內臟從自然孔道或損傷後的破裂孔脫到皮下、肌間和其他解剖腔的一種常見病,如豬的臍疝和陰囊疝等。
疝可分為先天性疝和後天性疝兩類。先天性疝多發生於幼畜,如臍孔、腹股溝環等的擴大等。後天性疝則可見於各種年齡的豬,如機械性外傷、小母豬閹刻不當等原因引起。
(1)豬臍疝臍疝是仔豬的常見病之一。腸管通過臍扎進入皮下,稱為臍疝。常見先天性臍孔閉鎖不全,加之仔豬便秘、過食、奔跑、捕捉等誘因,使腹壓增大,腸管由臍部脫入皮下。病豬的臍部突出一個似核桃、雞蛋至拳頭大的球狀腫脹,用手按壓時柔軟,無熱、無痛,容易把疝內容物(腸管)推回腹肌,當手鬆開和腹壓增高時,又可再現。仔豬在飽食或掙扎時,臍部腫脹物可增大。用聽診器可聽到腸管蠕動音。病豬精神、食慾不受影響。如不及時治療,下墜物可以逐漸增大。如果疝囊內腸管嵌閉,發生阻塞或壞死,病豬則出現不安,食慾減少或廢絕,排糞減少,脹氣,局部硬固,有疼痛,體溫升高,心跳加快等全身症狀。如不及時進行手術治療,常可引起死亡。
治療的方法有非手術療法(保守療法)和手術療法兩種,兩種方法各有優缺點,可根據病情選擇應用。
非手術療法凡是疝輪較小的幼齡豬,可在摸清和疝孔後,用95%酒精或磺液等刺激性葯物,在疝輪周圍分點注射,每點注射2~3毫升,以促進疝孔四周組織發炎而瘢痕化,使疝孔重新閉合。在農村也有採用貼膠布治療的辦法,作法是:病豬停食一頓,仰卧保定,洗凈病豬患部,剃毛後,將脫出的胸管推回腹腔,用一塊比患部稍大的膠布貼牢即可。此法不能治好時,可考慮手術療法。手術療法術前給豬停食1~2頓,仰卧保定,患都剪毛、洗凈、消毒;術部用1%普魯卡因10~20毫升作浸潤麻醉。按外科無菌操作技術切開皮膚,鈍性剝離(不要損壞疝囊),將腸管送回腹腔,多餘的囊壁及皮膚作對稱切除,撒消炎葯於腹腔內,將疝環作煙包縫合,以封閉疝輪,撒上消炎粉,最後給節縫合皮膚,外塗碘酒,如果腸管與腹壁粘連,可用外科刀小心切一小口,用手指伸入進行分離,剝離後再按前法處理及縫合。
手術後將病豬養在清潔乾燥的圈舍內,喂給易消化的稀食。並限制豬劇烈奔跑,防止腹壓過高。手術後可用綳帶包紮數日,減少污染和復發。必要時可用抗菌葯物。
(2)豬陰囊疝仔豬出生後睾丸下降到陰囊中,腹股溝管關閉。若腹股管內環過大,就可以發生疝;豬突因尖叫,追趕抓捕等,使腹壓增高,腸管從鼠蹊部進入陰囊內而引起。豬陰囊疝又稱疝氣。
發生陰囊疝時,豬的一側或兩側陰囊部膨大,皮膚緊張發亮,觸摸局部柔軟,有彈性,但多不疼痛,可以摸到疝的內容物(多為小腸),也可摸到睾丸。聽診時可聽到腸蠕動音。如將豬兩後肢提起或用手推壓時,則增大的陰囊消失,但復原後又出現。少數病豬腸管與囊壁粘連變成鉗閉性疝,此時病豬常有明顯的全身症狀。
主要採用手術療法。將豬後肢吊起,腸管自動縮回腹腔。術部剪毛、洗凈,消毒後切開陰囊,暴露鞘膜管,用手指將鞘膜腔內腸管送入腹腔,然後將鞘膜管和精索一起扭轉數圈,用縫線穿過已扭轉的鞘膜管和精索,縫在皮下環的兩側緣,結扎、切斷。切口內撒上抗菌消炎葯,結節縫合皮膚,最後用碘酊消毒。若是沒有去勢的小公豬,可切開陰囊(不要劃破睾丸),用手將睾丸往後拉,在精索部結扎兩道,然後切開摘出睾丸,外撒抗菌葯物,最後縫合皮膚,用碘酒消毒。術後豬只不宜早餵食或喂得過飽。
『貳』 中醫治療成人疝氣的方法
凡是自然長成之物都可自然消除,只有外來之物才需要手術,比如中彈,那坑定是要手專術才能取屬出,但是身體本身長的,就算是骨刺那樣的頑固之物,它在形成時也是由流質形成的,所以也可以化為流質,這樣就可以排除體外,那些說不可能的人只是技術不到家。中醫書上說得陰疝並不是指的精索靜脈脈曲張,多是指的,睾丸縮入腹中、積液等給出的方子也多是腹部受寒的方,恰好和精索靜脈曲張相反。
『叄』 疝氣怎樣治療
在臨床上,保守療法很難治癒疝氣,確實的方法是手術治療,方法如下。版
1.手術前准備,禁食一天,權局部剪毛消毒。
2.將奶牛保定,一般採用側卧保定。
3.麻醉,採用5%水合氯醛全身麻醉,或腰旁神經傳導麻醉,局部進行浸潤麻醉。
4.將內容物還納腹腔,將疝囊提起後切開疝囊。如果發生粘連,則小心剝離。
5.如果嵌入的腸管壞死則切除,然後進行腸吻合,再送入。
6.首先縫合疝輪,塗抹青黴素,然後縫合肌肉,塗抹青黴素,最後縫合皮膚。
7.術後處理,靜注10%安鈉咖10~20毫升,維生素C50毫升,10%葡萄糖1500毫升,生理鹽水1000毫升,連用3天。
『肆』 中醫治療疝氣有什麼好辦法
中醫治療疝氣主要是使用補氣的葯物,其實效果是有的,而時間太長,不是很合適。建議手術治療,避免因長期的疝氣而出現嵌頓,那可是要急診手術的,不然腸壞死就很麻煩了。
『伍』 中醫疝氣如何治療
有疝氣症狀會有腹痛,腹脹的情況。如果用中醫治療,可以服用一些改善疝氣症狀的葯物比如疝氣內消丸,補中益氣丸等,但是無法控制疝氣脫出。要根治的方法,只有做手術治療。
『陸』 用中醫如何解釋疝氣
中醫認為,疝氣病是由於小孩發育不健全,老年人體質虛弱、中氣不足、寒氣、濕氣、濁氣、怒氣乘虛進入導致氣血運行受阻不暢滯留,腹腔內產生負壓,導致腹腔內氣壓增大,迫使腹腔內的游離臟器如:小腸、盲腸、大網膜、膀胱、卵巢、輸卵管等臟器見孔就鑽,也就是說導致疝氣的根本原因就是氣血不暢。 疝氣的症狀最主要的是在腹股溝區,可以看到或摸到腫塊。嬰兒多系母親在換尿布時發現,較大的小兒則多於入浴時或健康門診時發現的。引起腫塊出現的誘因是腹壓的上升,最常見的原因是哭泣,其他的還有咳嗽、排便、排尿等。較年長的小孩可令其站立,腹部用力也可誘發腫塊的出現,腫塊可能只見於腹股溝區,有些則會到達陰囊或陰唇。當病兒安靜或睡眠時,則忽隱忽現。腫塊系由腹腔內的器官脫出到疝氣袋所形成,脫出的器官以小腸居多,因此摸起來感覺柔軟,退回去時常會伴有咕嚕咕嚕的雜音,其他如大腸、闌尾、大網膜等亦可能脫出。女性則以卵巢脫出較多,因此常可摸到似拇指大、較硬且多半有壓痛的腫塊。 除了可以看到或摸到腫塊之外,有些小孩會有便秘、食慾不振、吐奶等現象,也有些可能會變得易哭、不安等。陰囊疝氣太大則會引起行動的不便。 編輯本段|回到頂部 分類 疝氣可分為兩大類,即水疝和小腸疝。 水疝 :分為睾丸鞘膜積液和精索鞘膜積液。同時分為交通性與非交通性兩種。 症狀:逐漸增大,按壓不可消失,無痛感。 小腸疝 :分為直疝、斜疝、股疝、臍疝、白線疝、嵌頓疝、絞窄疝、切口疝等。 一般症狀:站立時突出,仰卧後消失,按壓即可回入腹腔。但嵌頓疝、絞窄疝則有疼痛感且很難推回腹腔。小腸疝若任其發展極易發生粘連和嵌頓,因此應及早接受治療。 編輯本段|回到頂部 疝氣類型 腹股溝疝氣:此類疝氣可能出現、發生在任何年齡,但高峰發生在初期的童年時期,80%——90%發生在男孩,其次為老年人。 腹壁疝:這類疝氣主要發生在肚臍周邊部位,婦女疝氣患者主要佔多數。多數發生在20---50歲之間。 臍疝:發生在肚臍,肚臍內部呈圓環凸起。臍疝10%----20%發生在嬰兒、兒童,其次成年女性比較常見。 陰疝(陰囊墜脹):男士發生在陰囊部位,產生陰囊墜脹,嚴重時明顯腫大,行走極為不便。女性發生在卵巢部位,使得下身明顯腫大,伴有墜脹疼痛感。 切口疝:(腹壁切口疝*會陰切口疝)此類疝氣發生早先原外科手術切口創傷疤痕部位。切口疝可能發生在疝氣手術後幾個月或幾年後。 疝氣的食療方法 (1)羊睾丸、雞蛋各4個,水煮後吃蛋喝湯,每日1劑,連服數日。用於本病氣虛者。 (2)補骨脂50克,鹽炒研末,加入黑芝麻25克,每次服9克,每日2次。 (3)全蠍一個研末,裝入雞蛋孔內蒸熟食之。 (4)豬肉120克、梧桐樹根,八月瓜根、蒼耳子各10克。燉服,每日1次。 (5)蒜頭皮20克,熬水,每日服用數次。蒜頭皮即粘貼蒜肉之衣,約1000克的蒜頭,可剝皮20克。本方適用於小兒疝氣者。 (6)小茴香15克,食鹽4克,青皮鴨蛋2個。 【用法】將小茴香和食鹽同炒熟研未,與打入碗中的鴨蛋拌勻,在油鍋中煎成蛋餅,每晚臨睡時以溫米酒送服,每4日為一療程。 【功效】行氣止痛,消腫散結。 【主治】疝氣。 食療對疝氣有很好的輔助治療效用,現介紹幾則民間小驗方: 茄子有收斂止血、健脾止帶等多種效用。民間用茄子50克,水煎取汁服,飯前溫服,每日2次,對輕度疝氣有收斂固提之效,並可改善疝氣帶來的不適感。也可根據自己的口味將茄子涼拌、煎炒、油炸食用,對疝氣皆有作用。 刀豆《本草綱目》認為刀豆「溫中下氣,利腸胃、止呃逆、益腎補氣」。可用其煮粥服,刀豆50克,粳米50克,每日2次。也可將刀豆研末,開水沖服,每次5克。 柚子核柚子核有理氣寬中,燥濕化痰之效。柚子核30克,水煎服,每日2次,連服1個月。也可取柚子皮10克,煎湯服,每日2次。兩種方法都對疝氣疼痛有一定效果。 荔枝核《本草衍義》曰:荔枝核「治心痛及小腸氣」。《本草綱目》認為可「行散滯氣,治癲疝氣痛,婦人血氣痛」。荔子核30克、小茴香10克,水煎服,每日2次。有行氣散結、止痛之效。 無花果無花果有理氣健脾之效。取無花果5個,小茴香10克,水煎服,每日2次。 絲瓜老絲瓜250克(焙乾),陳皮10克,共研細末,用白酒沖服,每次3克,每日2次,連服1個月。 橘核橘核30克,山楂核30克,水煎服,每日2次。有行氣散結、通絡止痛之效。
『柒』 中醫如何治療疝氣
以上方法未必有效抄。襲還是需要你把具體的情況說得明白些。
讓人明白,你是先天不足,還是因氣陽不足,還是以寒氣盛為主。
不能針對主症者,用也不效。
嘿嘿。
中醫好學難透,所以,提議多了,問題也多了。
只希望這些行為上的情況,別影響中醫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呵呵
『捌』 治疝氣的中草葯有哪些
身體中的各種器官都有其一定的位置,如果這些器官發生位移而出現在不該出現的地方,卡住了,無法復位的話,這種情形就被稱為疝氣。中醫認為,疝氣根本原因就是氣血不暢。了解中醫治療疝氣的常見偏方,通過中葯內服調理全身多位臟器,補腎固本,化氣利水,清熱去濕。
中醫治療疝氣常見偏方1
、羅晃子7 個。酒煎服。
中醫治療疝氣常見偏方2、
巴茅果3 個,茴香根15g ,香附米3 個。蒸甜酒服。
中醫治療疝氣常見偏方3、
玉鳳花根15~30g 。水煎服。也可加小豬睾丸2 個,煎服。
中醫治療疝氣常見偏方4、
仙桃草(水苦蕒)15g ,雙腎草3g ,八月瓜根3g ,小茴香根3g 。
中醫治療疝氣常見偏方5、
白櫟蔀3~5 個。煎湯加白糖服。
中醫治療疝氣常見偏方6、
白背葉根15~30g 。水煎服。
中醫治療疝氣常見偏方7、
地菍干根60g ,龍眼肉15g ,橘核15g 。水煎服。
中醫治療疝氣常見偏方8、
地黃瓜適量。水煎服。
中醫治療疝氣常見偏方9、
金絲桃不拘多少。加水、酒煨服。
中醫治療疝氣常見偏方10、
向日葵根30g 。和紅糖煎水服。
中醫治療疝氣常見偏方11、
楊梅新根60g 。水煎,酌加酒或紅糖服。
中醫治療疝氣常見偏方12、
豆鼓草根9g ,襄荷根9g ,茴香根9g 。水煎服。
中醫治療疝氣常見偏方13、
小果上葉9g ,姜昧草3g ,小楠木香6g 。紅糖水煎服。
中醫治療疝氣常見偏方14、
金盞菊鮮根60~120g 。酒水煎服。
中醫治療疝氣常見偏方15、
疝氣內消丸,每日2次,每次服9克。
中醫治療疝氣常見偏方16、
桔核丸,每日2次,每次服9克。
中醫治療疝氣常見偏方17、
補中益氣丸,每日3次,每次9克。
中醫治療疝氣常見偏方18、
小茴香10克、荔枝核10克、桔核6克、吳茱萸6克、木香3克、用水煎服,每日1劑。
因此中醫治療疝氣的偏方雖好,對症選擇方是上策。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選擇用葯是保證療效的前提,正規醫院科學診療是您的最佳選擇。
『玖』 疝氣中醫能治好不怎麼治
中醫治不好,只能開刀做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