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醫怎樣治療梅核氣
你好!中醫治療梅核氣主要以行氣散結,降逆化痰為主,可以使用厚朴半夏湯等葯物治療,最好到中醫科就診進行辨證,根據檢查選擇治療。
❷ 昨天看中醫,說是痰濕,梅核氣,給開了一大堆中葯,以前沒看過中醫,想讓大家看看
您好
梅核氣的特點就是感覺喉中有異物,但是不影響吞咽。其病機就是痰濕。
葯方治療梅核氣沒有問題
❸ 哪位高人知道治療梅核氣的最有效秘方和方法
中醫上就沒有絕對的秘方,因為葯治百病,不治百人。每個人情況不一,梅核氣是古中醫的說法,聲力茶對梅核氣和慢性咽炎是分開對待的,二者不等同,
❹ 中醫如何治療梅核氣
甘麥大棗湯
❺ 中醫所說的「梅核氣」是怎麼回事
「梅核氣」又有梅核、梅核風、回食丹等名,多發於中年女性。《金匱要略?婦人雜病脈證並治》最早描述了「婦人咽中如有炙臠」的症狀。明?《赤水玄珠》卷三立梅核氣病名:「生生子曰:梅核氣者,喉中介介如梗狀。又曰:痰結塊在喉間,吐之不出,咽之不下者是也。」本病不影響呼吸、吞咽等正常生理功能,但由於咽喉的異物感,常令患者憂心忡忡,精神負擔過重,甚至有嚴重的恐癌心理,以致影響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中醫所說的「梅核氣」屬於咽喉部位的異常感覺,以咽喉異物感如梅核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時發時止為特徵,與七情郁結,氣機不利有關。本病相當於咽部神經官能症或癔球,但本病不完全等同於西醫所說的咽異感症。也就是說本病主要是由精神因素所致,應與局部或全身疾病所致的咽部異物感仔細鑒別。現就咽異感症的常見病因介紹如下: 咽異感症是臨床經常遇到的症狀。咽部神經分布極為豐富,感覺和運動神經主要來自於咽後壁內的咽叢,含有迷走、舌咽、副神經顱根和頸交感神經的分支。此外,尚有三叉神經第二支司喉咽、扁桃體區及軟齶的感覺,舌咽神經直接分支分布於扁桃體下極及舌根,故咽部感覺非常敏感,全身許多器官的疾病,可通過神經的反射和傳導作用,使咽部發生異常感覺。故咽異感症的產生機制較為復雜。 一、咽及咽臨近器官的因素:無論原發性或繼發性,凡病變累及咽腔或咽壁的任何一層組織(粘膜層、 腱膜層、肌層 、筋膜層、 咽後壁的頸深間隙等),使咽部的神經受到刺激,或已誘發神經炎症,咽縮肌痙攣或強直,或使吞咽機能受到影響。上述種種情況均可產生咽異感症。 二、遠端器官和全身性因素:迷走神經胸腔和腹腔諸臟器中有著廣泛的分布,這些臟器患病時可在咽部產生各種異常感覺。這種異常感覺的產生,可能是迷走神經的反射作用引起,也可能是迷走神經受到刺激後,使內臟運動增強,食管蠕動增加,或環咽肌發生痙攣之故。 三、精神因素:對於咽異感症(無論是精神性的或器質性)的發生和輕重有著顯著的影響。這可能與間腦,尤其是丘腦下部的機能狀態有關。已患咽異感症的病人,常常企圖通過咳嗽、咯痰或空咽等動作來解除咽部的不適感覺,結果不僅不能達到目的,反而因為咽部總在不停地運動和將大量空氣吞入胃內,使原有的異常感覺更為加重。 四、器質性疾病:咽部疾病,如各型咽炎,扁桃體炎、扁桃體角化、囊腫、結石、瘢痕及膿腫,咽囊炎,懸雍垂過長,鼻咽炎,口咽及喉的異物、瘢痕及腫瘤,慢性咽扁桃體炎,會厭囊腫,舌扁桃體炎,舌根部的靜脈曲張、囊腫及腫瘤,舌甲狀腺,咽部憩室等。鄰近器官疾病,如鼻竇炎,莖突過長,頸部腫塊、瘺管及淋巴結炎,食管疾病(如痙攣、憩室、蹼、失弛緩症狀、早期惡性腫瘤、食管神經官能症等)。頸綜合征(由頸椎及其軟組織病變引起),喉病(如喉上神經炎、早期喉外癌、風濕性環杓關節炎、一側聲帶麻痹等),牙病,耳病,舌甲囊腫,甲狀腺腫,甲狀腺的炎症及腫瘤。舌咽神經痛,頸動脈炎等。原發性口腔乾燥症,也可引起咽異物感。遠離器官的疾病,如左心室擴大,高血壓性心臟病,心包炎伴積液,肺腫瘤及膿腫,主動脈瘤,膈疝,胃或十二指腸潰瘍病,胃癌,幽門痙攣,蛔蟲逆行症,膽石症等。 上述諸病常易為醫生所忽視,或雖經有關科室予以確診,仍未認識到與咽異感症有密切聯系。臨床上常可見到,許多患消化道潰瘍病人,經治療後潰瘍症狀得到控制,咽部的異常感覺也隨之減輕。所以在臨床分析病情時要考慮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精神性疾病或精神因素:癔病、疑病症、疑癌症、神經衰弱、焦慮狀態、精神分裂症、神經官能症、外傷後精神創傷等。 二、注意器質性因素與精神性因素的關系:患咽異感症的病人,尤其是病期較長者,常兼備器質性和精神性兩種因素,或因器質性疾病為時已久,精神疑慮隨之叢生,其中以疑癌者多見,不可誤作純精神因素而忽視之。 三、全身因素與局部因素的關系:許多局部器質性病變引起的咽異感症,可在全身健康狀況發生變化時(如經絕期、月經期、全身情況衰弱時等)方出現。另外,咽部是許多全身性疾病,如急性傳染病、造血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疾病的重要反映部位,有時咽部病變繼發於上述疾病,即產生咽異感症的根本原因,不在咽而在全身。認識此點有助於全面分析病情。 四、分清主要的和次要的方面:一是原發病較隱蔽,而咽部病變較明顯,診斷中易致顛倒本末,誤果為因。例如將缺鐵性貧血或頸綜合徵引起的咽粘膜萎縮誤診為萎縮性咽炎;鼻竇炎引起的舌扁桃體肥大誤診為舌扁桃體炎;糖尿病引起的口腔、咽部粘膜乾燥誤診為原發性口腔乾燥症等。另一種情況是兩病並存,一主一次,但因次者易查,而忽視另有主病存在。例如慢性咽炎是一常見病,又易發現,故臨床上曾有將早期食管癌同時患有慢性咽炎的患者單純診斷為慢性咽炎,幾致延誤病情。故在診斷中宜詳詢症狀,尤其是咽部以外的伴發症狀,細加分析,仔細檢查,一遇可疑,不可輕易放過。對一時無把握確診的病例。還須繼續觀察,反復檢查。 綜上所述,咽異感症包括了「梅核氣」,而「梅核氣」不能等同於咽異感症。在臨床工作中因此而誤診誤治者屢見不鮮,所以切不可忽略兩者的鑒別。
❻ 梅核氣的中醫治療
《金匱要略》:「婦人咽中如有炙臠,半夏厚朴湯主之。」 所謂「炙臠」,是中內醫容常用以比喻堵塞咽喉中的痰涎,吐之不出,吞之不下,古人稱之為「梅核氣」,女性尤其多見。表現為有咽喉中異物感,吞吐不得,情志不暢,胸悶,舌苔白膩,脈弦滑。此證多見於現代醫學的咽神經官能症、慢性咽炎。《金匱要略》半夏厚朴湯:半夏,厚朴,茯苓,生薑,干蘇葉。治療宜行氣解郁,清熱化濕,活血利咽,降逆化痰。
情志而致痰濕阻滯,治以疏肝理氣解郁,鬱金15g,香附12g,半夏10g,厚朴10g,桔梗10g,柴胡12g,茯苓20g。胸脅苦悶者,加柴胡12g,薤白15g;口乾,舌質偏紅者,加夏枯草12g,杭菊10g。
建議先用中葯調養,治癒後再來食療,避免再犯。
❼ 中醫(梅核氣)請詳解
中醫的梅核氣是指:咽喉部有異物感,咯之不出嚥之不下,多由肝氣郁結,痰濕阻滯,氣滯於上,氣機升降失調所致。
❽ 中醫中所說的「梅核氣」是什麼樣的症狀,如何治療
梅核氣是指咽喉中有異常感覺,但不影響進食為特徵的病症。是痰氣互結的一種病證。脅肋竄痛是肝鬱氣滯的表現,頭痛如果顛頂是屬於肝經的,建議用柴胡疏肝散疏肝理氣治療。
❾ 中醫說的 梅核氣有治好的么請說說方法
梅核氣是以咽喉中常有異物感如梅核阻於喉頭,咯之不出,咽之不下,但不影響進內食為特徵的病證容
梅核氣多由情志不暢,肝氣郁結,循經上逆,結於咽喉;或肝鬱脾滯,津液不得輸布成痰,痰氣結於咽喉引起。
患者自覺咽喉中有異物感,無疼痛,咯之不出,咽之不下,不礙飲食,時輕時重,伴精神抑鬱,胸脅脹痛,納呆,睏倦,消瘦,婦女月經不調,舌暗,脈弦。治宜疏肝解郁,消痰散結,方用半夏厚朴湯、逍遙散等。
梅核氣的主要特點是咽喉、胸膜間有異物感.所以你現在的症狀來看不太像,至於具體的什麼病,得根據你的脈象和舌象來定
❿ 中醫中所說的「梅核氣」是什麼樣的症狀,如何治療
中醫里梅核氣是指咽喉中有異常感覺,但不影響進食為特徵的病症。如梅核塞於咽喉,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時發時止為特徵的咽喉疾病。主要的治療就是根據中醫辨證用葯主要分為
肝鬱氣滯型
【證見】 咽喉內有異物感,或如梅核堵塞,吞之不下,吐之不出,甚則感到窒悶難忍,但不礙飲食。患者常精神抑鬱,多慮多疑,並覺胸悶脅脹,善太息,郁怒,噯氣。舌質淡紅,苔白,脈弦。
【治法】 疏肝理氣解郁。
【方葯】
1.主方半夏厚朴湯加減
處方:法半夏12克,厚朴10克,茯苓15克,香附12克,紫蘇12克,白芍15克,薄荷6克(後下),甘草6克,生薑3片。水煎服。
胸脅苦悶者,加柴胡12克、薤白15克。口乾,舌質偏紅者,加夏枯草12克、杭菊10克。
2.中成葯
(1)逍遙丸,口服,大蜜丸每次2丸,水蜜丸每次10~15克,每日1—2次;水泛丸每次8~10丸,每日1。3次。
(2)丹梔逍遙丸,每次6—8片,每日2次。
脾虛痰聚型
【證見】 咽喉內異物感,常覺痰多難咯。或有咳嗽痰白,肢倦,納呆,脘腹脹滿。舌胖苔白膩,脈滑。
【治法】 健脾理氣化痰。
【方葯】
1.主方二陳湯(陳師文等《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加減
處方:法半夏12克,陳皮6克,茯苓15克,神曲12克,黨參15克,白術12克,砂仁6克(後下)。水煎服。
若痰黃舌紅者,加黃芩12克、薄荷6克(後下)。心煩者,加合歡花10克、素馨花10克。
2.中成葯
(1)四君子丸(沖劑、液、袋泡劑),口服,水泛丸每次3—6克,沖劑每次15克,袋泡劑每次1~2袋,每日3次;合劑每次5—10毫升,每日2次。
(2)陳夏六君子丸,口服,大蜜丸每次1丸,小蜜丸每次9克,水蜜丸每次6克,每日2—3次。
(3)香砂養胃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2次。 你可以找當地中醫生看一下
網上是不可能一次性決絕問題的,而且還具有片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