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醫中葯 > 痹症的中醫治療

痹症的中醫治療

發布時間:2021-02-02 16:37:32

❶ 中醫中痹症包含中醫哪幾種疾病

痹症;風寒濕三氣合而為痹。痹症大致包括風濕痛,風濕性關節炎(痛),神經痛,肌肉痛等。風濕性關節炎,關節酸痛,鮮嫩桑枝三尺,剪碎水煎服,或用酒炒水煎服。

❷ 中醫如何去痹症

養清補益湯
第一步,健運脾胃,人體的氣血是由脾胃將食物轉化而來,故脾胃乃後天之本。脾胃五行屬土,屬於中焦,共同承擔著化生氣血的重任,所以說脾胃同為「氣血生化之源」,認為人體的氣血(相當於我們所說的能量)是由脾胃將食物轉化而來的。又說脾胃是「後天之本」就是人生存的根本。脾主運化,是指脾具有把水谷(飲食物)化為精微,並將精微物質轉輸至全身的生理功能。使得人體具有一個良好的吸收能力,能夠完成飲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其精微的輸布,血行暢通,關節疏利,筋骨強健,肌肉發達,肢體活動有力。
第二步,補益肝腎「肝腎同源」,肝與腎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肝藏血,腎藏精,精血相互滋生。在正常生理狀態下,肝血依賴腎精的滋養。腎精又依賴肝血的不斷補充,肝血與腎精相互資生相互轉化。精與血都化源於脾胃消化吸收的水谷精微,故稱「精血同源」。在脾胃功能虛損較輕或是運化能力尚可,可以兼顧肝腎不足的問題,根據患者個人病情體質情況也可一二步同時進行。
第三步,修復正氣,固本培元,增強機體免疫力。中醫的理論中有這么兩句話「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正氣」即人體的抵抗力。祖國醫學很重視人體的「正氣」,認為在一般情況下,只要人體的正氣旺盛,如功能正常,氣血充沛,衛氣固密,使得外邪的侵襲得到防禦,不易發病。

❸ 中醫所說的」痹症「是怎麼回事

痹症:就是現在的風濕、類風濕之類的病症。中醫認為,「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回,說的很明答顯了。原因是肌體陽氣不足或正氣虛虧復感風、寒、濕邪,滯留經絡不去,阻塞經絡不通,不通則痛,所以痹症大都有疼痛症狀的。供參考。

❹ 痹症中醫治療方法

您好!痹症用中醫中葯治療的方法很有特色,用辨證論治,対證治療的方法,變化無窮,療效很好。

❺ 痹症能治好嗎

痹症是一個中醫的術語 的 這個疾病建議你檢查一下風濕或者是類風濕因子看一下如果是風濕是不能治癒的如果不是這個疾病通過合理的治療是可以好轉的

❻ 痹症應怎樣治療

痹,即痹阻不通。痹症是指人體機表、經絡因感受風、寒、濕、熱等引起的以肢體關節及肌肉酸痛、麻木、重著、屈伸不利,甚或關節腫大灼熱等為主症的一類病證。臨床上有漸進性或反復發作性的特點。主要病機是氣血痹阻不通,筋脈關節失於濡養所致。
古代痹證的概念比較廣泛,包括內臟痹和肢體痹,本節主要討論肢體的痹症,包括現代醫學的風濕熱(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骨性關節炎、痛風等。
一、散風宣痹法

即用疏散風邪的方葯來治療由於風邪外襲,邪留肌表、經絡所致痹證的方法。主要用來治療行痹。臨床表現以肢體關節、肌肉筋骨竄痛為特點,可伴有惡風發熱等表證。脈象多浮,舌苔正常。

二、祛寒通痹法

即用葯性溫熱,能祛除寒邪的方葯來治療由於寒邪外襲,或素體陽虛、寒邪乘虛深入所致痹證的方法。主要用來治療痛痹。臨床表現以肢體關節、肌肉筋骨劇痛,痛處固定為特點自覺局部發涼或觸之冰冷,得溫痛減,遇寒痛增。脈象多弦或緊或遲,舌體胖大,舌苔薄白或白潤。
三、除濕蠲痹法

即用具有除濕作用的方葯來治療以濕邪為主所致之痹證的方法。主要用來治療著痹。臨床表現以肢體關節、肌肉筋骨疼痛重著,痛有定處為特點。脈象濡緩或滑,舌胖有齒痕,苔白或白膩或水滑。
四、清熱散痹法

即用除熱燥濕、清熱利濕、清熱涼血方葯來治療熱邪為主所致痹證的方法。主要用來治療熱痹,當其它諸痹在邪郁化熱時也可配合使用。臨床表現以肢體關節煩痛,局部紅腫灼熱為特點。痛處遊走,痛不可及,尤如刀割,不能屈伸,得冷則舒。脈多滑數,舌質或紅,舌苔黃或黃厚膩。

❼ 中醫:什麼是痹症

痹症 痹證
--------------------------------------------------------------------------------
【概念】
痹證(Bi syndrome)是由風、寒、濕、熱等引起的以肢體關節及肌肉酸痛、麻木、重著、屈伸不利,甚或關節腫大灼熱等為主症的一類病證。
古代痹證的概念比較廣泛,包括內臟痹和肢體痹,本節主要討論肢體的痹證,包括西醫學的風濕熱(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骨性關節炎等。
--------------------------------------------------------------------------------
【病因病機】
本病與外感風寒濕熱之邪和人體正氣不足有關。風寒濕等邪氣,在人體衛氣虛弱時容易侵入人體而致病。汗出當風、坐卧濕地、涉水冒雨等,均可使風寒濕等邪氣侵入機體經絡,留於關節,導致經脈氣血閉阻不同,不通則痛,正如《素問·痹論》所說: 「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根據感受邪氣的相對輕重,常分為行痹(風痹)、痛痹(寒痹)、著痹(濕痹)。若素體陽盛或陰虛火旺,復感風寒濕邪,邪從熱化,或感受熱邪,留注關節,則為熱痹。總之,風寒濕熱之邪侵入機體,痹阻關節肌肉筋絡,導致氣血閉阻不通,產生本病。
--------------------------------------------------------------------------------
【辨證】
主症 關節肌肉疼痛,屈伸不利。
若疼痛遊走,痛無定處,時見惡風發熱,舌淡苔薄白,脈浮,為行痹(風痹);疼痛較劇,痛有定處,遇寒痛增,得熱痛減,局部皮色不紅,觸之不熱,苔薄白,脈弦緊,為痛痹 (寒痹);若肢體關節酸痛重著不移,或有腫脹,肌膚麻木不仁,陰雨天加重或發作,苔白膩,脈濡緩,為著痹(濕痹);關節疼痛,局部灼熱紅腫,痛不可觸,關節活動不利,可累及多個關節,伴有發熱惡風,口渴煩悶,苔黃燥,脈滑數,為熱痹。
--------------------------------------------------------------------------------
【治療】
1.基本治療
治法 通痹止痛。以病痛局部穴為主,結合循經及辨證選穴。
主穴 阿是穴 局部經穴
配穴 行痹者,加膈俞、血海;痛痹者,加腎俞、關元;著痹者,加陰陵泉、足三里;熱痹者,加大椎、曲池;另可根據部位循經配穴。
操作 毫針瀉法或平補平瀉法。寒痹、濕痹可加灸法。大椎、曲池可點刺出血。局部穴位可加拔罐法。
方義 病痛局部循經選穴,可疏通經絡氣血,使營衛調和而風寒濕熱等邪無所依附,痹痛遂解。風邪偏盛為行痹,取膈俞、血海以活血,遵「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義。寒邪偏盛為痛痹,取腎俞、關元,益火之源,振奮陽氣而祛寒邪。濕邪偏盛為著痹,取陰陵泉、足三里健脾除濕。熱痹者,加大椎、曲池可瀉熱疏風、利氣消腫。
2.其他治療
(1)刺絡拔罐法 用皮膚針重叩背脊兩側和關節病痛部位,使出血少許,加拔火罐。
(2)穴位注射法 採用當歸、丹皮酚、威靈仙等注射液,在病痛部位選穴,每穴注入0.5~1毫升,注意勿注入關節腔內。每隔1—3日注射1次。
(3)電針法 選擇上述處方穴位,針刺得氣後,通電針機,先用連續波5分鍾,後改疏密波,通電10-20分鍾。
--------------------------------------------------------------------------------
【按語】
1.針刺治療痹證有較好的效果,尤其對風濕性關節炎。由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病情纏綿反復,屬於頑痹范疇,非一時能獲效。
2.在風濕熱的急性期要應用西葯迅速控制病情,以免心臟出現嚴重的損傷。
3.本病應注意排除骨結核、骨腫瘤,以免延誤病情。
4.患者平時應注意關節的保暖,避免風寒濕邪的侵襲。

❽ 治療痹症有哪些好的方法

除了針來灸,還可以結合推拿、刮源痧、拔罐、熏蒸等中醫的物理療法。不論何種痹證,除針對病因施治外,均應輔以通經活絡法。臨床表現以肢體關節、肌肉筋骨疼痛、麻木為特點。常用中葯:風濕熱痹用秦艽、稀簽草、絡石藤、金銀藤;風寒濕痹用松節。另外,根據疼痛、麻木部位可選用適宜引經葯。上肢用羌活、川芎、姜黃、桂枝、桑枝、下肢用牛膝、木瓜、防已、木通;頸項用葛根;腰脊用寄生、狗脊、杜仲;全身用雞血藤、金銀藤。

❾ 中醫痹症的介紹

痹症有瘀血說 凡肩痛、臂痛、腰疼、腿疼,或周身疼痛,總名曰痹症。一般地,強直性脊柱炎亦屬於此類。

閱讀全文

與痹症的中醫治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萬博動物醫院在線電話 瀏覽:380
臨淄愛佳寵物醫院 瀏覽:582
蘇泊爾養生壺怎麼樣打開 瀏覽:104
肝轉移的治療方法 瀏覽:845
養生壺如何做現磨咖啡 瀏覽:787
中醫治療失眠能根治嗎 瀏覽:391
望京附近看婦科好的醫院 瀏覽:773
治療葯物依賴的醫院 瀏覽:100
閔行區中醫院地址 瀏覽:543
治療頑固性失眠的葯物 瀏覽:489
石龍人民醫院體檢 瀏覽:507
盛京醫院婦科哪個醫生好 瀏覽:613
甘肅省人民醫院燒傷科 瀏覽:724
老年痴呆嚴重送康復醫院好嗎 瀏覽:185
治療糖尿病陽痿的中葯方 瀏覽:565
汕頭潮陽哪裡有寵物醫院 瀏覽:984
醫院婦科治療儀 瀏覽:758
興義博愛醫院婦科 瀏覽:749
湖北武漢兒童醫院電話 瀏覽:190
最好的傳染病醫院 瀏覽: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