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醫中葯治療肛瘺效果怎麼
你好!應手術治療為主.葯物很難根治的
B. 肛瘺用中葯怎麼醫治
1西醫葯治療
<1>手術治療:分有肛瘺切開或切除術、肛瘺掛線術、乙狀結腸造口術、激光手術等。肛瘺急性感染期不宜施實手術。克隆病、潰瘍性結腸炎合並肛瘺,須先治原發病。
<2>術後治療:每日用雙氧水和生理鹽水清洗,創腔用油紗條填充。結核性肛瘺用鏈黴素或雷米封溶液換葯。掛線術應注意橡皮筋的松緊度,需隨時調整勒緊。
<3>抗生素治療:急性感染期、術後,均需投以足量抗生素,如四環素、慶大黴素等。
2.中醫葯治療(多配合手術治療)
<1>內治法
下焦濕熱:肛門局部紅腫熱痛,大便秘結,里急後重,小便短赤,潰膿稠厚,伴有發熱,周身困重,舌紅苔黃膩,脈弦滑數。
治法:清利濕熱,通便消腫。
方葯:黃柏15克、蒼術10克、牛膝10克、滑石15克、木通10克、大黃10克、山梔10克、萆10克、蒲公英30克、蚤休30克、丹皮15克。
濕毒蘊結:肛門局部紅腫熱痛,排便疼痛加重,有發熱感,潰膿濁稠味臭,大便干結,小便短赤,伴有發熱畏寒,口乾苦,乏力,舌紅苔黃厚而干,脈弦數。
治法:清熱解毒,利濕消腫。
方葯:柴胡15克、龍膽草15克、生大黃10克、蘆薈15克、黃連10克、黃芩10克、黃柏15克、山梔10克、金銀花30克、蒲公英30克、木通10克、車前子(包)15克、地丁30克。
陰虛火旺:肛門局部潰瘍經久不愈,紅腫熱痛不明顯,潰膿稀薄,時有時無。伴見周身乏力倦怠,時低熱,口乾少飲,舌偏紅苔黃偏干,脈細微數。
治法:滋陰清熱除濕。
方葯:青蒿15克、生地10克、地骨皮10克、鱉甲(先煎)30克、蒼白術各10克、黃柏10克、牛膝10克、胡黃連15克、山葯15克、澤蘭瀉各15克、丹皮15克、甘草5克、夏枯草15克。
如氣血虛者,可服中成葯人參養榮丸、十全大補丸、人參歸脾丸等。
<2>外治法
1.外薰洗法:炎症期:生大黃20克、苦參30克、蛇床子20克、百部60克,煎水薰洗。
2.外敷葯:薰洗後,先用葯捻或葯丁插至瘺管口再後退少許,外敷黃連膏、如意金黃膏、紅升丹等,外蓋滅菌敷料固定。隔日換葯1次。
【注意事項】
1.鍛煉身體、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
2.合理飲食、預防消化系統疾病,及時治療慢性疾病,如慢性腹瀉、習慣性便秘等。
3.如出現肛門直腸周圍膿腫,早期應熱浴,外敷抗菌消炎葯,如無好轉,應及早就醫切開引流。
C. 肛瘺有哪些中醫葯治療方法
①下焦濕熱:肛門局部紅腫熱痛,大便秘結,里急後重,小便短赤,潰膿內稠厚,伴有容發熱、周身困重,舌紅苔黃膩,脈弦滑數。治宜清利濕熱、通便消腫。
方葯:黃柏、滑石、丹皮各15克,蒼術、牛膝、木通、大黃、山梔、萆各10克,蒲公英、蚤休各30克。
②濕毒蘊結:肛門局部紅腫熱痛,排便疼痛加重,有發熱感,潰膿濁稠味臭,大便干結,小便短赤,伴有發熱畏寒,口乾苦,乏力,舌紅苔黃厚而干,脈弦數。治宜清熱解毒、利濕消腫。
方葯:柴胡、龍膽草、蘆薈、黃柏、車前子(包)各15克,生大黃、黃連、黃芩、山梔、木通各10克,金銀花、蒲公英、地丁各30克。
③陰虛火旺:肛門局部潰瘍經久不愈,紅腫熱痛不明顯,潰膿稀薄,時有時無。伴見周身乏力倦怠,時低熱,口乾少飲,舌偏紅苔黃偏干,脈細微數。治宜滋陰清熱除濕。
方葯:鱉甲(先煎)30克,蒼白術、黃柏、牛膝、生地、地骨皮各10克,胡黃連、山葯、澤蘭瀉各、丹皮、夏枯草各15克,甘草5克。
如氣血虛者,可服中成葯人參養榮丸、十全大補丸、人參歸脾丸等。
D. 中葯秘方能治癒肛瘺嗎
由於發病的原因不同,病情的變化不一。因此,在臨床具體運用時,治法也是多種專多樣的。歸納起來,大致屬有清熱涼血,清熱利濕,清熱解毒,補益氣血、瀉熱通腑、養陰潤燥、補中益氣、活血祛瘀,滋陰清熱和溫陽健脾等法則。那麼,中醫治療肛瘺的方法有哪些呢?可以嘗試靈草堂封口膏
清熱涼血
適用於因血熱腸燥而引起的便血,或內痔出血和血栓外痔初起的病人。選方常用涼血地黃湯等治療。
2
清熱利濕
適用於肛門直腸癰疽實證、肛竇炎和炎性外痔等病人。選方常用萆蘚滲濕湯、龍膽瀉肝湯加減治療。
3
清熱解毒
適用於肛門直腸癰疽實證和內外痔感染的病人。選方常用黃連解毒湯、仙方活命飲加減治療。
4
瀉熱通腑
適用於因熱結腸燥而引起便秘的病人。選方常用大承氣湯等加減治療。
5
養陰潤燥
適用於因血虛津乏而引起便秘的病人。選方常用潤腸湯、五仁湯或增液湯加減治療。
6
補益氣血
適用於氣血不足或久病氣血虛弱的病人。選方常用十全大補湯、八珍湯加減治療。
7
補中益氣
適用於小兒、年老體衰或經產婦,因氣虛下陷而引起的直腸脫垂或內痔脫出不收的病人。選方常用補中益氣湯加減治療。
E. 請問肛瘺能夠用中葯治療嗎急
今天我去了中醫院檢查,說我這是高位肛瘺,已經很嚴重了。請問高內位肛瘺的手術復容雜嗎?是一次性的手術嗎?會不會掛線在肛門外面?術後大便會失禁嗎?還會復發嗎?術後疼疼感持續多久?請醫生幫我詳細一一解答一下,謝謝了,我現在有恐懼醫院的心理。
你好,高位肛瘺比較復雜,一般都是一次手術,關鍵是看醫生的技術和經驗了。掛線方式須要檢查後才能知道,有可能會掛線在外邊。手術大便會不會失禁那要看給你做手術的醫生的技術了。現在能夠基本做到無疼,但是是正規的權威的肛腸專科醫院,不可輕信廣告或偏方等,建議你還是及時到正規的肛腸專科醫院手術,祝:早日康復!
F. 已經是肛瘺了,有什麼中葯可以吃好嗎
如果有了肛瘺的話,那麼中葯的治療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確定是肛瘺的話也只能通過手術的方法進行治療,手術之後一定要注意保持創面的清潔,保持創面引流的通暢,一定要避免疲勞和熬夜的情況,還要按時進行換葯,防止肛瘺手術之後出現復發的情況。
G. 肛瘺的中葯治療
已經到了肛瘺的程度就不要寄希望於中葯或西葯了,首先是手術治療切除瘺管,然後才是考慮葯物輔助治療和飲食配合,而且要看你的肛瘺部位高低和復雜程度,這個瘺管是不會自愈的,越是拖的久越是難以治療。
H. 用中醫葯治療肛瘺的葯方有哪些
<1>內治法
下焦濕熱:肛門局部紅腫熱痛,大便秘結,里急後重,小便短赤,潰膿稠厚,伴有發熱,周身困重,舌紅苔黃膩,脈弦滑數。
治法:清利濕熱,通便消腫。
方葯:黃柏15克、蒼術10克、牛膝10克、滑石15克、木通10克、大黃10克、山梔10克、萆10克、蒲公英30克、蚤休30克、丹皮15克。
濕毒蘊結:肛門局部紅腫熱痛,排便疼痛加重,有發熱感,潰膿濁稠味臭,大便干結,小便短赤,伴有發熱畏寒,口乾苦,乏力,舌紅苔黃厚而干,脈弦數。
治法:清熱解毒,利濕消腫。
方葯:柴胡15克、龍膽草15克、生大黃10克、蘆薈15克、黃連10克、黃芩10克、黃柏15克、山梔10克、金銀花30克、蒲公英30克、木通10克、車前子(包)15克、地丁30克。
陰虛火旺:肛門局部潰瘍經久不愈,紅腫熱痛不明顯,潰膿稀薄,時有時無。伴見周身乏力倦怠,時低熱,口乾少飲,舌偏紅苔黃偏干,脈細微數。
治法:滋陰清熱除濕。
方葯:青蒿15克、生地10克、地骨皮10克、鱉甲(先煎)30克、蒼白術各10克、黃柏10克、牛膝10克、胡黃連15克、山葯15克、澤蘭瀉各15克、丹皮15克、甘草5克、夏枯草15克。
如氣血虛者,可服中成葯人參養榮丸、十全大補丸、人參歸脾丸等。
<2>外治法
1.外薰洗法:炎症期:生大黃20克、苦參30克、蛇床子20克、百部60克,煎水薰洗。
2.外敷葯:薰洗後,先用葯捻或葯丁插至瘺管口再後退少許,外敷黃連膏、如意金黃膏、紅升丹等,外蓋滅菌敷料固定。隔日換葯1次。
I. 中醫如何治療肛瘺。
三七、黃芪、丹參、玄參、人參、水蛭、全蠍、赤芍、蟬蛻、血餘炭、茜草炭等等。將它們洗干凈之後用大火煲開即可。適當的服用一些可以有效的幫助活血化瘀。
J. 肛瘺有中葯治好的嗎
肛瘺是比較常見的肛腸科疾病,患者大多會發現有紅腫,疼痛,局部有分泌物,而且這個病經常反復發作,治療方面比較困難,容易復發,治療主要是去除濕熱,清熱解毒,同時補氣補血,可以使用黃連作為主要葯材熬湯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