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醫中葯 > 中醫便秘治療

中醫便秘治療

發布時間:2021-02-06 02:16:27

中醫治療便秘,中醫是怎樣治療便秘的

治療便秘最好了解一下產生便秘的原因。如腸道有益菌不足病因者:食用抗生素或其他葯物後,腸道內有益菌群遭到破壞,消化不良,引起便秘。飲食中缺少粗纖維病因者:在外進餐、不規律進食、無暇顧及均衡營養的攝取,粗纖維食物攝入就常常不足,建議多吃些菜和粗糧。飲水不足者:忙起來顧不上喝水,腸道內乾燥,腸內容物就不易排出,有些人即使補了水,便秘問題也沒有得到改善。這是因為飲水方式不正確,一口口慢慢喝水,水幾乎全都吸收入血,通過尿液排出體外。
另外建議多喝水,特別是早上起床後!如果便秘還不解決可以食用泊卡妮活膚組合!泊卡妮對排毒養顏、潤腸通便、排宿便具有奇高的效果、可迅速改善人體腸胃功能及皮膚狀況。長期服用還可維護人體健康,保持皮膚光滑,細膩有彈性。
對於便秘的話,日常的生活習慣注意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1.
多吃含粗纖維豐富的蔬菜和水果,多飲水及飲料。多食富含B族維生素及潤腸的食物,如粗糧、豆類、銀耳、蜂蜜等,炒菜時適當增加烹調油。忌酒、濃茶、
椒、咖啡等食品。

2.
保持精神愉快,情志調暢。若情志失和,憂愁思慮過度,可致氣機郁滯而傳導失職造成便秘。平時宜多聽柔和的音樂,避免觀看感官刺激及情節緊張的影視。心胸應豁達,遇事勿怒。養成養花、養鳥、養魚等習慣來陶冶情操。

3.選擇適合的食療,如綠豆粥、天花粉粥、三仁粥、黃芪粥等。

4.
選成熟、新鮮、個大的土豆,用冷開水洗凈,然後用潔凈的器具搗碎,用干凈的紗布擰出汁,便可服用。用法是,每天早飯和午飯前各服半茶杯,可收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5.
養成按時排便的習慣,使直腸對排便運動產生條件反射。每天早晨飲一杯淡鹽水,能增加糞便,並刺激腸子蠕動而有利於排便。

② 中醫治療便秘

你以前是不是吃過泄葯,便秘有好幾種類型,我估計你的是虛症引起的便秘了,我建議你到北京中醫醫院或東直門醫院去看。不要吃瀉葯,有一種葯,小麥纖維素顆粒,不會出現依賴性,就是價格貴。

③ 中醫應該如何治療便秘

便秘是個極常見的病證,可是中醫治療便秘卻寓有豐富的內容。
諸病之愈
貴在一通
中醫認為,通瀉大便並非單純的對證療法。有許多疾病往往在病理上直接或間接地與大便秘結有關,治療時投以通瀉葯,名為通便,實質上是促使病邪(燥、火等)排出體外,真可謂「醉翁之意不在酒」。例如,滿嘴口舌潰瘍,或牙齦腫痛蘊膿,累用清火消炎葯亦難以收效,倘正確辨證,抓住口苦,口臭,便秘,苔黃膩,脈滑等特徵,診斷為心胃火炎、胃腸積熱上蒸。處方以黃連、黃芩、山梔、連翹、薄荷、竹葉、生甘草等清泄心胃之火,配大黃、芒硝瀉胃腸積熱由大便而泄,常獲良效。又如高血壓頭劇痛,伴面紅目赤、心煩失眠、情志暴躁易怒,大便秘結,苔黃膩,舌質紅,脈弦有力。按辨證乃屬肝火上亢,大腸蘊熱。治以龍膽草、黃芩、山梔清肝瀉火,大黃、芒硝、蘆薈瀉熱通便。葯後不僅頭痛等證緩解,血壓亦隨之趨於正常。再如急性眼結膜炎,目虛腫痛,伴有頭痛、便秘,亦可用瀉肝降火,瀉熱通便法而獲卓效。總之,凡頭、目、口、舌諸火熱證,瀉熱通便而導熱下行,確有釜底抽薪之妙。
外感熱病,病人體溫達40℃左右,面赤氣粗,口渴引飲,神志昏糊,甚至譫妄、驚厥,兼有燥便內結,腹部梗滿;苔焦黃起芒刺,舌質紅,脈滑數有力。據《傷寒論》理論,此屬陽明腑實證。治療用大黃、芒硝、枳實、厚朴,以急下腸中燥熱結滯。瀉下之後,高熱顯退,神志亦清。此法用於腦震盪神志昏迷、病毒性腦炎、中毒性休克等病,常能力挽狂瀾,化險為夷。另有肺熱咳嗽、氣喘、咯痰黃黏,兼腹脹便秘,舌紅苔黃,脈滑者,常根據肺移熱於大腸的理論,予以石膏、黃芩、山梔、桑皮、地骨皮、葶藶子、竹瀝、半夏等清肺化痰葯,加入大黃、枳實、厚朴等行氣通腸之品,可助其肺氣肅降而咳喘得止,療效倍增。類似病例,不勝枚舉。
巧妙配伍
相得益彰
中醫應用通瀉葯,既不輕易妄投,用之也十分講究。拿通瀉要葯大黃來說,其炮製、劑量、配伍之異,效用截然不同。生用、劑量重,煎時後下,或沸水浸泡沖服,攻下之力峻猛;經過酒制,或少量用之,則性緩而潤腸。單味大黃,有時用之也未必能瀉,倘配芒硝,則有瀉實潤燥之功;得枳實、厚朴,則收行氣瀉實之效。即使大黃、厚朴、枳實三味相合,各自用量的偏重、方義、效用也不同。重用大黃,方曰「小承氣湯」,主要攻下腸中實熱氣滯,腹部脹滿之便秘;重用厚朴,名為「厚朴三物湯」,著重治實熱內積,氣閉腹痛;重用厚朴、大黃,喚做「厚朴大黃湯」,以咳喘、痰飲壅盛兼有腹脹,便秘為其主證。

④ 便秘有哪些中醫治療方法

(1)熱秘:大便干結,小便短赤,面紅心煩,或有身熱,口乾口臭,腹脹或痛,舌紅苔黃或版黃燥,脈滑數。治宜清熱權潤燥通便。

中成葯:新清寧片。

(2)氣秘:排便困難,大便干或不幹,伴噯氣頻作,胸脅痞滿,腹中脹痛,舌苔白,脈弦。治宜順氣行滯。

中成葯:開胸順氣丸。

(3)氣虛:大便秘而不結,雖有便意,臨廁努掙乏力,掙則汗出氣短,伴見神疲氣怯,肢倦懶言,舌淡苔白,脈弱。治宜益氣潤腸通便。

中成葯:補中益氣丸。

(4)血虛:大便干結,面色無華,頭暈目眩,心悸健忘,唇舌色淡,脈細澀。治宜養血、潤燥、通便。

中成葯:潤腸丸。

(5)陰虛:大便干結如羊屎狀,伴形體削瘦,口乾思飲,或有心悸,顴紅,失眠,眩暈,腰膝酸軟,舌紅少苔,脈細數。治宜滋陰潤腸。

中成葯:增液口服液。

⑤ 中醫如何治療便秘

嗯,今天剛看了「抄中華醫葯」,我襲就現學現賣了:有一個老奶奶90歲了,頭發黑黑的,胃口也特別好。。。
她的治療便秘的秘方:早上空腹喝一小碗溫開水,裡面加上一勺蜂蜜,一勺陳醋,然後再吃飯。。時間呢,最好是早上5點至7點,因為這個時間是卯時,中醫講這是大腸經旺盛的時間。。
電視上還說,有這么一句古話叫「便秘喝陳醋,勝過葯無數」,所以我也准備讓我媽試試。。。
嗯,現代醫學葯理研究呢,蜂蜜是可以促進腸蠕動的,而這個陳醋是可以促進胃的蠕動。。。
但是,一定要注意,有胃酸過多,胃潰瘍的病人千萬別用。。。
祝您健康快樂~

⑥ 中醫辨證治療便秘有哪些

(1)熱秘

熱秘即古稱之陽結,腸胃積熱是其主要病機,故治療宜清熱潤腸,方常用麻子仁丸,其葯物組成為:麻子仁20g,白芍15g,枳實10g,生大黃(後下)10g,厚朴10g,杏仁10g,白蜜12g。方中以大黃、麻仁泄熱潤腸通便為主葯,輔以杏仁之降氣潤腸,白芍之養陰,枳實、厚朴之下氣、破氣以行氣除滿,再加白蜜加強潤腸通下的作用。

若病情重則可改用湯劑。大便干結而堅硬者,可加入芒硝以軟堅散結,瀉熱通便;如口乾舌燥,津液耗傷者,可加入生地、玄參、石斛之類以養陰生津;如兼痔瘡、便血,宜加入地榆、槐花以清腸止血;如兼郁怒傷肝,目赤易怒,脈弦數者,宜加入蘆薈、硃砂(更衣丸)以清肝通便;如因痰熱壅肺,以致大腸結熱便秘者,宜加入黃芩、瓜蔞仁之類以清肺潤腸泄熱。

但須注意不可長期服用清下苦寒之劑,一般情況下當大便通後即應停葯,長期服用清下之劑易傷津耗液,對於便秘傷陰者可佐加養陰之品。歷代醫家所用方葯很多,如《類證治裁》治熱秘用四順清涼飲(生大黃10g,赤芍10g,歸身10g,薄荷10g,炙甘草6g);火盛者用涼膈散(生大黃12g,芒硝8g,梔子10g,薄荷8g,黃芩10g,連翹10g,甘草6g);或小承氣湯(生大黃12g,枳實10g,厚朴10g)。

(2)氣秘

氣秘的病機在於氣機郁滯,故治宜順氣導滯,方常用六磨湯(《證治准繩》),其葯物組成:檳榔18g,沉香6g,木香10g,大黃10g,枳實12g,烏葯10g。方中檳榔、枳實破氣下氣,檳榔並能攻下;烏葯、木香行氣;沉香降氣;合大黃共奏理氣通下導滯之功。

如氣郁化火,證見口苦咽干、苔黃、脈數者,加梔子、夏枯草之類清熱瀉火;七情郁結,憂郁寡歡者,可加柴胡、白芍、合歡皮之類疏肝解郁;如蟲積阻滯氣機者,重用檳榔,並加雷丸、使君子等;如跌仆損傷或術後腸粘連者,於理氣之外宜加活血化瘀之品,如桃仁、紅花之類;如痰飲阻滯氣機者,宜加皂莢、甘遂之類逐飲通下。

氣秘由於肺氣不降者,當肅降肺氣,因肺與大腸相表裡,方用蘇子降氣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葯物組成:蘇子15g,半夏10g,陳皮10g,當歸10g,前胡10g,厚朴8g,肉桂6g,甘草6g,生薑6g,大棗5 枚。如中風、癱瘓致氣滯便秘者,可用搜風順氣丸(《類證治裁》),其葯物組成:生大黃12g,麻仁15g,郁李仁12g,山萸肉10g,山葯10g,車前子10g,牛膝10g,菟絲子10g,防風10g,獨活10g,檳榔12g,枳殼10g。

(3)冷秘

冷秘即是陰結,其病機在於腎陽不足,陰寒內生,留於腸胃,陰氣固結,陽氣不運,使腸道傳送無力而排便困難,故治宜溫潤通便,方用濟川煎為主,其葯物組成為:當歸15g,肉蓯蓉20g,牛膝10g,澤瀉10g,升麻10g,枳殼10g。方中肉蓯蓉溫陽補腎,並能潤腸以通便;當歸辛甘而潤,養血和血,又能潤腸;牛膝強腰腎,善於下行;澤瀉性降而潤,配牛膝引葯下行;枳殼寬腸下氣;升麻輕宣升陽,與當歸、肉蓯蓉相配亦可通便潤燥;升麻與澤瀉、枳殼相合,能升清降濁。氣虛者加黃芪。

老人虛冷便秘,尚可用半硫丸《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其葯物組成為半夏、硫黃,其中硫黃性大熱,能補命門火衰,推動陽氣以疏利大腸,佐半夏之降濁,葯簡力專。如無成葯,亦可於方中加硫黃1 ~ 2g 沖服。冷秘尚可用附桂八味丸,加肉蓯蓉、當歸、鎖陽,或用四神丸、理中丸等加味治療。

(4)虛秘

虛秘可分氣虛便秘、血虛便秘、陰虛便秘三種。

①氣虛便秘。病機在於肺脾氣虛,運化失職,大腸傳導無力。

治宜補氣健脾,常用黃芪湯,其葯物組成:黃芪30g,陳皮10g,麻仁15g,白蜜10g。本方以黃芪峻補肺脾之氣,為君;以麻仁、白蜜潤腸通便為臣;陳皮理氣為佐。氣虛下陷脫肛者,可加升麻、柴胡、桔梗、黨參,協同黃芪以益氣升陷。肺虛久咳短氣者加生脈散及紫菀、白前。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氣虛日久,服上方不效者,宜兼補腎,可用大補元煎加味。

②血虛便秘。病機在於血虛不能下潤大腸,腸道干澀。故治宜養血潤燥,方用潤腸丸,葯物組成如下:當歸15g,生地15g,麻仁15g,桃仁10g,枳殼10g。本方重在補血潤下,方中當歸、生地補血養陰;麻仁、桃仁潤腸通便;枳殼破氣下行。若血虛有熱,兼見口乾、心煩,苔剝、脈細數,宜加生首烏、玉竹、知母以生津清熱;若津液已復而大便仍乾燥者,可用五仁丸以潤滑腸道。

③陰虛便秘。病機主要在於陰虛不能下潤大腸,腸道干澀。治宜滋陰補腎,常用六味地黃丸,葯物組成:熟地20g,山萸肉10g,山葯10g, 丹皮10g, 雲苓8g, 澤瀉8g, 並可加麻仁15g, 玄參15g,玉竹15g,蜂蜜10g,以滋陰潤腸通便。此外《溫病條辨》的益胃湯和增液湯等亦可選用。

臨床上常見虛、實夾雜之便秘,如熱秘兼氣虛者宜黃龍湯加減,以芒硝、大黃攻下泄熱,以黨參、當歸補益氣血。

(5)濕滯便秘

濕滯大腸,氣機不暢,便溏而滯,或有殘便感,或伴里急後重,可表現為大便難,此便秘的主要病機是濕滯大腸,因此清利大腸之濕,調達氣機是主要治則,治療分濕熱和寒濕兩種。

濕熱者,大便困難,努責不下,或里急後重,腹脹脘悶,便溏而滯,納呆,舌質紅苔膩或黃膩,肛門灼熱或腹中熱,可試用下方治療:枳實、黃連、白頭翁、厚朴、半夏、蒼術、澤瀉、葛根、防風等,水煎服。

寒濕者,大便溏滯不爽,腹脹或不適,舌質淡苔膩,納呆,困疲無力,胸悶脘痞,或下肢浮腫,可服下方:厚朴、枳實、蒼術、茯苓、砂仁、蘇子、乾薑、桔梗、大腹皮、半夏等。

⑦ 便秘有哪些中醫葯治療方法

①熱秘:大便干結,小便短赤,面紅心煩,或有身熱,口乾口臭,腹脹或痛,舌紅苔版黃或黃燥,脈滑數。治宜清權熱潤燥通便。

中成葯:新清寧片。

②氣秘:排便困難,大便干或不幹,伴噯氣頻作,胸脅痞滿,腹中脹痛,舌苔白,脈弦。治宜順氣行滯。

中成葯:開胸順氣丸。

③氣虛:大便秘而不結,雖有便意,臨廁努掙乏力,掙則汗出氣短,伴見神疲氣怯,肢倦懶言,舌淡苔白,脈弱。治宜益氣潤腸通便。

中成葯:補中益氣丸。

④血虛:大便干結,面色無華,頭暈目眩,心悸健忘,唇舌色淡,脈細澀。治宜養血、潤燥、通便。

中成葯:潤腸丸。

⑤陰虛:大便干結如羊屎狀,伴形體削瘦,口乾思飲,或有心悸,顴紅,失眠,眩暈,腰膝酸軟,舌紅少苔,脈細數。治宜滋陰潤腸。

閱讀全文

與中醫便秘治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萬博動物醫院在線電話 瀏覽:380
臨淄愛佳寵物醫院 瀏覽:582
蘇泊爾養生壺怎麼樣打開 瀏覽:104
肝轉移的治療方法 瀏覽:845
養生壺如何做現磨咖啡 瀏覽:787
中醫治療失眠能根治嗎 瀏覽:391
望京附近看婦科好的醫院 瀏覽:773
治療葯物依賴的醫院 瀏覽:100
閔行區中醫院地址 瀏覽:543
治療頑固性失眠的葯物 瀏覽:489
石龍人民醫院體檢 瀏覽:507
盛京醫院婦科哪個醫生好 瀏覽:613
甘肅省人民醫院燒傷科 瀏覽:724
老年痴呆嚴重送康復醫院好嗎 瀏覽:185
治療糖尿病陽痿的中葯方 瀏覽:565
汕頭潮陽哪裡有寵物醫院 瀏覽:984
醫院婦科治療儀 瀏覽:758
興義博愛醫院婦科 瀏覽:749
湖北武漢兒童醫院電話 瀏覽:190
最好的傳染病醫院 瀏覽: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