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治療脾胃虛弱泄瀉有哪些中葯處方
【中葯處方】
(1)陳皮半夏湯
[主治]健脾益胃,補氣。
[處方]陳皮、半夏各10克,內黨容參15克,白術、茯苓、蒼術各10克,砂仁8克(研末,沖入葯湯內服),木香7克,扁豆10克,山葯12克,甘草7克。
[用法]水煎服,1劑分2次服。
(2)骨脂豆蔻湯
[主治]健脾溫胃。
[處方]補骨脂12克,肉豆蔻、五味子各10克,砂仁9克,仙靈脾、蒼術各15克,肉桂10克,甘草8克。
[用法]水煎服,1日1劑,分2次服。
(3)白術乾薑湯
[主治]補氣健脾。
[處方]白術30克,乾薑6克,雞內金15克,熟棗肉250克,麵粉適量。
[用法]白術、乾薑、雞內金研粉,加棗肉,製成棗泥,再加麵粉、清水,合面作薄餅烙熟進食。
Ⅱ 小兒泄瀉時中醫常用的治療法則有哪些
葉孝禮老中醫從事兒科臨床工作30 余年,總結出了十大治療法則:
(1)去積消食法:按「傷食宜消」法則,臨床上對傷食瀉多採用去積消食法。常用消食葯品如山楂、雞內金、神曲、麥芽、谷芽等。
若乳積或魚肉積滯者,應重用山楂、雞內金;由谷類致積者,重用麥芽、谷芽;若積滯原因不明,而伴腹脹,應選用神曲、厚朴。
(2)導滯攻下法:按「實則瀉之」法則,臨床上對實積可用導滯攻下法。常用導瀉葯品如大黃、枳實等。
(3)清熱利濕法:由於外感暑邪、內蘊濕熱引起腹瀉,按「熱則清之」法則,可採用清熱利濕法。常用清熱葯物如葛根、黃芩、黃連、銀花、連翹、白頭翁、馬齒莧、魚腥草、鐵莧菜等。因這類葯物具有消炎、利尿、抗感染的作用,故臨床上多用於感染性腹瀉。
(4)溫中祛寒法:因寒冷引起腹瀉,按「寒者溫之」的法則,應採用溫中祛寒法。常用葯物如乾薑、附子、吳茱萸、肉豆蔻等。
(5)健脾益氣法:久瀉必虛,按「虛者補之」的法則,常用健脾益氣法。常用葯物如炒白術、懷山葯、茯苓、炒扁豆、芡實、蓮肉、黨參、黃芪、炙草等。
(6)利水滲濕法:「濕勝則濡瀉」,中醫治療腹瀉重視調中分利,常採用利水滲濕法。常用利水滲濕葯物如茯苓、豬苓、澤瀉、車前子等。
(7)澀腸止瀉法:久瀉腸滑不止,按「滑需固澀」法則,可採用澀腸止瀉法。常用固澀葯物如訶子、赤石脂、石榴皮、烏梅、罌粟殼等。
(8)行氣消脹法:腹瀉出現腸胃氣滯,腹脘脹滿時,應採用行氣消脹法,常用理氣葯物如陳皮、木香、厚朴、砂仁、枳殼等。
(9)養陰清熱法:泄瀉日久,津液虧損,出現傷陰證候時,宜採用養陰清熱法。常用養陰清熱葯物如西洋參、沙參、元參、石斛、烏梅、杭芍等。
(10)扶陽固攝法:泄瀉日久,陽氣衰微,出現傷陽證候時,宜扶陽固攝。常用扶陽葯物如附子、乾薑、肉桂、補骨脂、益智仁等。
以上所舉治瀉十法,皆為常用之法。其中溫、清、消、補法是主要的,特別是分利法在治療腹瀉時應用更廣,如「清熱化濕」、「祛寒燥濕」、「溫中健脾利濕」等,因「瀉皆兼濕」、「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從臨床實踐來看,泄瀉病機雖然變化多端,總不離乎脾傷積濕,治法初宜調中分利,繼用芳香燥濕,虛者補之,寒者溫之,有食積則消導,有濕熱則清利,久必升提,滑須固澀。掌握辨證施治法則,則不至顧此失彼。但臨床上寒、熱、虛、實證候往往不是單純存在著,如虛與寒、實和熱多並存,故治法也不能截然分開,臨床上須隨證應變。此外,還應注意下列之點:
①清熱苦寒湯葯,不可長期飲服,因過服苦寒,則損傷脾胃;②淡滲利濕之劑,不可用之過多,因淡滲分利太過,則招致津枯陽陷;③補虛葯品,不可純用甘溫,因太甘則生濕;④固澀之劑,不可過早使用,因固澀過早,則積滯未消,余邪殘留;⑤攻下之劑,不可多用,因攻伐過甚,則損傷元氣,對體弱患兒更應慎用。
Ⅲ 怎樣通過中醫治療脾胃虛弱泄瀉
【中醫治法】
[主治]健脾益胃,助運止瀉。
[常方]參苓白術散加減。內
[處方]黨參12克茯苓15克白術12克淮山葯容15克扁豆12克蓮子肉12克生薏苡仁15克砂仁3克桔梗3克甘草6克。
[方義]人參、白術、茯苓、甘草健脾益氣,砂仁、陳皮、桔梗、扁豆、山葯、蓮子肉、薏苡仁理氣健脾化濕。若脾陽虛衰,陰寒內盛,症見腹中冷痛,喜溫喜按,手足不溫,大便腥穢者,可用附子理中湯以溫中散寒;若久瀉不愈,中氣下陷,症見短氣肛墜,時時欲便,解時快利,甚則脫肛者,可用補中益氣湯,減當歸,並重用黃芪、黨參以益氣升清,健脾止瀉
[用法]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
[加減]脾陽虛衰,陰寒內盛,腹中冷痛,手足不溫者,可加附子9克(先煎)、乾薑6克、肉桂3克,以溫中散寒;若久瀉不止,中氣下陷,脫肛者,可加黃芪15克、升麻9克、柴胡9克,以益氣升提。
Ⅳ 怎樣通過中醫治療腎陽虛衰泄瀉
【中醫治法】
[主治]溫腎健脾,固澀止瀉。
[常方]四神丸加味。
[處方]補骨脂12克,肉豆蔻12克,吳茱萸內3克,五味子6克,炮容姜6克,茯苓15克,白術12克。
[方義]補骨脂溫陽補腎,吳茱萸溫中散寒,肉豆蔻、五味子收澀止瀉。可加附子、炮姜,或合金匱腎氣丸溫補脾腎。若年老體弱,久瀉不止,中氣下陷,加黃芪、黨參、白術益氣升陽健脾,亦可合桃花湯固澀止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一般服3~5劑即能止瀉。
[加減]畏寒肢冷明顯者,可加附子9克(先煎)、乾薑6克,以溫陽散寒;久瀉不止,中氣下陷者,可加黃芪15克、黨參12克、河子肉9克、赤石脂9克,以益氣健脾,固澀止瀉。
Ⅳ 怎樣通過中醫治療感受濕熱泄瀉
【中襲醫治法】
[主治]清熱利濕。
[常方]葛根芩連湯加味。
[處方]黃芩12克,黃連3克,葛根15克,茯苓15克,車前子15克(包煎),金銀花12克。
[方義]葛根解肌清熱,煨用能升清止瀉,黃芩、黃連苦寒清熱燥濕,甘草甘緩和中。若熱偏重,可加金銀花、馬齒莧以增清熱解毒之力;若濕偏重,症見胸脘滿悶,口不渴,苔微黃厚膩者,可加薏苡仁、厚朴、茯苓、澤瀉、車前仁以增清熱利濕之力;夾食者可加神曲、山楂、麥芽;如有發熱頭痛,脈浮等風熱表症,可加金銀花、連翹、薄荷;如在夏暑期間,症見發熱頭重,煩渴自汗,小便短赤,脈濡數等,為暑濕侵襲,表裡同病,可用新加香薷飲合六一散以解暑清熱,利濕止瀉。
[用法]水煎,每日1劑,分2次服。
[加減]若熱偏甚者,可加連翹9克、黃柏9克,以加強清熱利濕之功;挾食滯者,加神曲9克、山植9克、麥芽12克,以消食化滯;如濕邪偏重者,症見胸腹滿問,苔黃膩,可加蒼術9克、厚朴6克、陳皮9克,以燥濕寬中;感受暑濕,則可加藿香9克、荷葉9克、香薷12克、扁豆衣9克,以清暑化濕。
Ⅵ 治療寒濕侵襲泄瀉有哪些中葯處方
【中葯處方】
(1)散寒茶
[主治]疏風散表,適用於外感風寒,嘔吐泄瀉。
[處方]大黃、木香、豆蔻、陳皮、檀香、厚朴、藿香、紫菜葉、香薷、薄荷、木瓜、枳殼、羌活、前胡、澤瀉、白術、明黨參、肉桂、丁香、山楂、肉豆蔻、小茴香、茯苓、砂仁、檳榔、香附、白芷、法半夏、蒼術各80克,茶葉120克。
[用法]開水浸泡,或煎煮取汁,去渣,日1次,每服12克,小兒酌減,代茶飲之。
(2)黃酒紅糖飲
[主治]散寒溫胃。
[處方]黃酒50毫升,紅糖10克。
[用法]上葯同置小鍋內,以小火煮沸,待糖溶化後,停後,趁熱頓服。
(3)防風白芍飲
[主治]清熱燥濕,疏風解表。
[處方]荊芥炭10克,防風6克,白芍10克,黃芩10克,黃連5克,葛根10克,陳皮6克,木瓜10克,茯苓10克,灶心土50克。
[用法]先將上葯用適量清水浸泡30分鍾,再用文火煎煮30分鍾,每劑煎2次,將2次煎出之葯液混合,每日1劑,上、下午各服1劑。
Ⅶ 怎樣通過中醫治療寒濕侵襲泄瀉
【中醫治法】
[主治]解表散寒,芳香化濕。
[常方]藿香正氣散
[處方]蕾香9克,紫蘇9克,白內芷6克,白術容12克,茯苓15克,陳皮9克,半夏5克,厚朴6克,大腹皮6克,甘草3克,大棗5枚。
[方義]藿香解表散寒,芳香化濕,白術、茯苓、陳皮、半夏健脾除濕,厚朴、大腹皮理氣除滿,紫蘇、白芷解表散寒,桔梗宣肺以化濕。若表邪偏重,寒熱身痛,可加荊芥、防風,或用荊防敗毒散;若濕邪偏重,或寒濕在里,腹脹腸鳴,小便不利,苔白厚膩,可用胃苓湯健脾燥濕,化氣利濕;若寒重於濕,腹脹冷痛者,可用理中丸加味。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加減]表邪較重者,見發熱惡寒,可加劑芥9克、防風9克,以增疏風散寒能力;濕邪偏重者,症見胸悶,腹脹,尿少,肢體倦怠,可加蒼術6克、豬苓12克、澤瀉12克,以健脾除濕,淡滲分利。
Ⅷ 怎樣通過中醫治療食滯腸胃泄瀉
【中醫治法】
[主治]消食導滯。
[常方]健脾消食湯
[處方]山楂9克,神曲9克,萊菔子12克,茯回苓答15克,陳皮9克,半夏9克,連翹12克。
[方義]神曲、山楂、萊菔子消食和胃,半夏、陳皮和胃降逆,茯苓健脾祛濕,連翹清熱散結。若食滯較重,脘腹脹滿,瀉而不暢者,可因勢利導,據通因通用的原則,可加大黃、枳實、檳榔,或用枳實導滯丸,推盪積滯,使邪有出路,達到祛邪安正的目的。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加減]食積化熱者,加大黃9克(後下)、枳實9克,通因通用,以消導積滯,清利濕熱;傷於生冷者,可加於姜6克、肉豆蔻9克,以溫中散寒。
Ⅸ 經行泄瀉的中醫療法是什麼
經行泄瀉的診斷應與經期偶因飲食不節或外感風寒而致的泄瀉相區別,治療可選擇中醫療法。
中醫治療
①脾虛:健脾益氣,化濕調經。以參苓白術散加減:白術、茯苓、山葯、白扁豆、蓮子肉、薏苡仁各15克,砂仁、甘草、人參、桔梗各10克。煎服。
②腎虛:溫腎扶陽,暖土固腸。以健固湯合四神丸:白術、茯苓、薏苡仁、吳茱萸、肉豆蔻各15克,五味子、黨參、補骨脂各20克。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