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醫外治療法學習什麼技術好
推薦學習中醫針灸和中醫正骨,81項疑難雜症和張氏正骨。
㈡ 治小兒咳嗽 小兒咳嗽的中醫外治方法有哪些
小兒咳嗽的中醫外治方法包括:
1、中葯貼劑貼於特定的穴位,如天突等穴位;回
2、中葯泡腳可答提高小兒抵抗力;
3、隔物灸;
4、三伏貼、三九貼和二十四節氣貼,可用於治療特定的過敏性咳嗽;
5、通過辨證分型進行推拿,對咳嗽也有益處。 具體用葯請結合臨床,由醫生面診指導為准。
㈢ 小兒癲癇的中醫治療方法有幾種
一般來有兩種,葯物治療和源手術治療。葯物劑量從常用量低限開始逐步增加,一般不隨意更換、間斷、停止用葯,所以對葯物有依賴性,甚至加重病情,病情有過敏反應及副作用。手術治療有一定的風險,可能出現對麻醉葯品的過敏反應、術後流血、腦腫、傷口感染和神經功能障礙等風險,所以一般不考慮手術治療。
㈣ 本草兒齋小兒外治療法三法合一是什麼
技術調理、中葯外敷、穴外帖敷
㈤ 中醫外治有哪些療法
中醫外治法是運用非口服葯物,通過刺激經絡、穴位、皮膚、粘膜、肌肉、筋骨等方法以達到防病治病為目的的一種傳統醫學療法。它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是我國醫學的瑰寶。
外治技術萌芽於原始社會。我們的祖先用砭石放瘀血、草莖敷裹創傷、乾草烤石禦寒等,被認為是針法、敷貼、熱熨法的雛形。《內經》記載的外治法有砭石、九針、導引、按摩、灸、熨、漬、浴、蒸、塗、嚏等,並開創了膏葯的先河。《傷寒論》還創用了塞鼻、灌耳、舌下含葯、潤導、粉身等外治方法。《太平聖惠方》則記載有淋渫、貼爝、膏摩等法。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所用的外治技術,就有27種之多。明清時期,外治技術開始趨於成熟並泛化。如清代醫家吳謙在《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中所言:「有瘀血者,宜攻利之;亡血者,宜補而行之;但出血不多亦無瘀血者,以外治之法治之。」由此可見,外治的應用頗為廣泛。清代吳尚先所著《理瀹駢文》,集《黃帝內經》至清朝時外治技術之大成,是一部劃時代的實踐總結。它對外治方葯進行了系統的整理和理論性的探討,初步完善了外治理論,申明了內治外治的意義,為外治理論的系統化和完善化做出了偉大的貢獻。吳尚先大力推崇外治,曾熱情洋溢地指出「世有博通之醫,當於此見其才」。吳氏在《理瀹駢文》中以敷貼(膏劑)為主,不僅創制了數十種膏葯方劑,還總結出敷、熨、罨、塗、熏、浸、洗、擦、搭、抹、眩、嚏、吹、吸、捏、咂、坐、塞、踏、卧、華清出浴圖刷、攤、點、滴、燒、照、縛、扎、刮痧、火罐、按摩、推拿等八九十種不同的外治療法。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中醫外治技術這門最古老而獨特的學科又增添了新內容,外治技術已由原創的自身領域,迅猛地向當今內科、外科、婦科、兒科、骨傷科、皮膚科和五官科等多學科領域延伸;由對局部體表病變的治療發展到了對全身性疾病的治療,並且一直朝著更深、更廣的方向發展。
現代中醫外治法已包括葯敷、葯結、葯熏、葯貼、葯擦、葯枕、葯罩、葯撲、葯滴、探吐、吸入、針刺、艾灸、按摩、牽引、氣功、刮痧、穴位注射、足底外治、人體白肉際全息診療、中葯離子導入、頻譜照射、超聲霧化、超短波療法等60多種,可謂百花齊放、百草爭鳴。在此,我們將幾種最常見、應用最廣泛的外治療法向讀者作以簡單介紹。
敷貼——神奇的自然療法
敷貼是一種將葯物敷於體表某特定部位以治療疾病的方法。
其療法源遠流長,早在遠古時期,先民就已學會用泥土、草根、樹皮外敷傷口止血。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載有許多外敷方劑,用以治療創傷等疾。晉代葛洪的《肘後備急方》載用雞子、白醋、豬脂、水、蜜、酒等作為外敷葯和調和劑。清代的《理瀹駢文》則標志著本療法的臨床應用達到了更為完善的水準。由此可見,敷貼療法在古代就已廣泛應用於臨床了。
穴位敷貼的葯性或直接作用於病所,或通過經絡氣血的傳導到達病所,具有溫通經絡,散寒去濕,理氣活血,調整臟腑,補養陽氣,增強體質等作用。由於該法操作簡使,費用低廉,內病外治,又無副作用,連「良葯苦口」的程序都免了,所以深受患者歡迎,最易為兒童所接受。可見敷貼將成為人們日益喜愛的外治療法之一。
熏洗——風靡全球的一枝獨秀
熏洗療法,是利用葯物煎湯趁熱在皮膚或患處進行熏蒸、淋洗的治療方法(一般先用葯湯蒸氣熏,待葯液溫時再洗)。它是藉助葯力和熱力,通過皮膚、作用於肌體,促使腠理疏通、脈絡調和,氣血流暢,從而達到預防和治療疾病的目的。清代民間療法大師趙學敏在《串雅外編》中專立了熏法門,詳細介紹了熏蒸洗滌等療法。清代吳尚先還提出,熏洗、熨、敷諸法即使是虛弱的病人也能接受得了,不會產生虛虛實實的禍患。現代醫學實驗證實,熏洗時濕潤的熱氣能加速皮膚對葯物的吸收,同時皮膚溫度的升高,可導致皮膚微小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環,因此有利於血腫和水腫的消散。此療法是藉助葯力和熱力,通過皮膚、粘膜作用於肌體,促使腠理疏通、脈絡調和、氣血流暢,從而達到預防和治療疾病的目的。
其療法有局部熏洗法和全身熏洗法。局部熏洗法又有手熏洗法、足熏洗法、眼熏洗法、坐浴熏洗法等多種方法。
葯浴可以認為是全身熏洗的外治法,是中醫葯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選配適當的中草葯,利用經煮沸後產生的蒸氣熏蒸,或葯物煎湯取液進行全身或局部洗浴,如坐浴、足浴、面浴、目浴、手臂浴等,以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其法源遠流長,歷史悠久,早在3000多年的殷商時期,宮廷中就盛行用葯物進行沐浴,以防治疾病,至清代其治療范圍已遍及內、外、婦、兒、五官、皮膚等科疾病,在葯浴種類上有洗、沐、浴、浸、漬、澆等法。熏洗法在現代仍被人們寵愛有加。
刺血——嶄新的世界奇葩
刺血療法,又稱「針刺放血療法」,在現代醫學診療中仍應用極為廣泛。它是一種用針具或刀具刺破或劃破人體特定的穴位和一定的部位,放出少量血液,以治療疾病的方法。
刺血療法的產生可追溯至遠古的石器時代:人們在勞動實踐中發現用銳利的石塊——砭石,在患部砭刺放血,可以治療某些疾病。砭刺的工具隨著科學的發展,產生了金屬針,以後又根據醫療實踐的需要,出現了專門用來放血治療的「鋒針」。本療法最早的文字記載見於《黃帝內經》,如「絡利者,刺小絡之血脈也」;「菀陳則除之者,出惡血也」。並明確地提出刺絡放血可以治療癲狂、頭痛、暴喑、熱喘、衄血等病證。相傳扁鵲在百會穴放血治癒虢太子「屍厥」,華佗用針刺放血治療曹操的「頭風症」。唐宋時期,本療法已成為中醫大法之一。近代,放血療法仍為人們廣為使用,其價值可見一斑。
現代臨床上刺絡放血的方法多種多樣,代表性的刺血手法有點刺法、散刺法、瀉血法、挑刺法、叢刺法、順刺法、逆刺法等。其治病安全可靠,危險性極小。針刺放血療法不僅對許多常見病、多發病有效,而且對某些疑難病症也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放血療法不僅是中醫葯學的重要治療手段之一,而且也是其他民族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該法也是藏醫、蒙醫、苗醫、維醫等在治療學中極具特色的一種治療技術。在公元1世紀前後成書的古代傳統醫學巨著《月王葯診》中,就有專章論述了藏醫的放血療法。《四部醫典》的問世使放血療法的理論進一步完善、經驗進一步豐富。
放血療法法不僅在國內針灸界有一定影響,在國外也備受重視。
我國的中醫外治法是一門有著悠久歷史的古老醫術,然而卻具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它起源於我國而傳向世界,隨著整個人類科學的進步和中醫外治法的進一步發展,以及同其他學科的日益結合,中醫外治法將會更加造福於人類。
㈥ 沈陽哪裡有正規的、有資質的、切實有效的中醫外法、小兒臍療
㈦ 小兒泄瀉時中醫常用的治療法則有哪些
葉孝禮老中醫從事兒科臨床工作30 余年,總結出了十大治療法則:
(1)去積消食法:按「傷食宜消」法則,臨床上對傷食瀉多採用去積消食法。常用消食葯品如山楂、雞內金、神曲、麥芽、谷芽等。
若乳積或魚肉積滯者,應重用山楂、雞內金;由谷類致積者,重用麥芽、谷芽;若積滯原因不明,而伴腹脹,應選用神曲、厚朴。
(2)導滯攻下法:按「實則瀉之」法則,臨床上對實積可用導滯攻下法。常用導瀉葯品如大黃、枳實等。
(3)清熱利濕法:由於外感暑邪、內蘊濕熱引起腹瀉,按「熱則清之」法則,可採用清熱利濕法。常用清熱葯物如葛根、黃芩、黃連、銀花、連翹、白頭翁、馬齒莧、魚腥草、鐵莧菜等。因這類葯物具有消炎、利尿、抗感染的作用,故臨床上多用於感染性腹瀉。
(4)溫中祛寒法:因寒冷引起腹瀉,按「寒者溫之」的法則,應採用溫中祛寒法。常用葯物如乾薑、附子、吳茱萸、肉豆蔻等。
(5)健脾益氣法:久瀉必虛,按「虛者補之」的法則,常用健脾益氣法。常用葯物如炒白術、懷山葯、茯苓、炒扁豆、芡實、蓮肉、黨參、黃芪、炙草等。
(6)利水滲濕法:「濕勝則濡瀉」,中醫治療腹瀉重視調中分利,常採用利水滲濕法。常用利水滲濕葯物如茯苓、豬苓、澤瀉、車前子等。
(7)澀腸止瀉法:久瀉腸滑不止,按「滑需固澀」法則,可採用澀腸止瀉法。常用固澀葯物如訶子、赤石脂、石榴皮、烏梅、罌粟殼等。
(8)行氣消脹法:腹瀉出現腸胃氣滯,腹脘脹滿時,應採用行氣消脹法,常用理氣葯物如陳皮、木香、厚朴、砂仁、枳殼等。
(9)養陰清熱法:泄瀉日久,津液虧損,出現傷陰證候時,宜採用養陰清熱法。常用養陰清熱葯物如西洋參、沙參、元參、石斛、烏梅、杭芍等。
(10)扶陽固攝法:泄瀉日久,陽氣衰微,出現傷陽證候時,宜扶陽固攝。常用扶陽葯物如附子、乾薑、肉桂、補骨脂、益智仁等。
以上所舉治瀉十法,皆為常用之法。其中溫、清、消、補法是主要的,特別是分利法在治療腹瀉時應用更廣,如「清熱化濕」、「祛寒燥濕」、「溫中健脾利濕」等,因「瀉皆兼濕」、「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從臨床實踐來看,泄瀉病機雖然變化多端,總不離乎脾傷積濕,治法初宜調中分利,繼用芳香燥濕,虛者補之,寒者溫之,有食積則消導,有濕熱則清利,久必升提,滑須固澀。掌握辨證施治法則,則不至顧此失彼。但臨床上寒、熱、虛、實證候往往不是單純存在著,如虛與寒、實和熱多並存,故治法也不能截然分開,臨床上須隨證應變。此外,還應注意下列之點:
①清熱苦寒湯葯,不可長期飲服,因過服苦寒,則損傷脾胃;②淡滲利濕之劑,不可用之過多,因淡滲分利太過,則招致津枯陽陷;③補虛葯品,不可純用甘溫,因太甘則生濕;④固澀之劑,不可過早使用,因固澀過早,則積滯未消,余邪殘留;⑤攻下之劑,不可多用,因攻伐過甚,則損傷元氣,對體弱患兒更應慎用。
㈧ 請說出四種中醫外治療法
針灸、按摩、熏洗、針刀、敷貼、膏葯、臍療、足療、耳穴療法、物理療法等百餘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