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做足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足療注意事項
1、按摩前准備
按摩者要先提前修剪好自己的指甲,將指甲剪短,避免在足療過程中將他人的皮膚劃傷,用肥皂將洗凈雙手,將被按摩者的雙腳也用肥皂洗凈。喜好後將按摩乳或者凡士林油塗抹在需要按摩的身體部分,這樣能夠讓按摩的時候更加的順滑,防治擦傷按摩者和被按摩者的肌膚。
2、被按摩者按摩前要放鬆心情
被按摩者要先用熱水泡腳,這樣可以起到穩定情緒、放鬆心情的效果,泡腳後,被按摩者仰卧在床上,按摩者坐旁邊,膝蓋上蓋上毛巾,然後將被按摩者的腳放在膝蓋上。
3、反射疼痛點
腳底的穴位很多,按摩每個穴位前要先測定一下病理反射區的反射疼點。可以用尖端如圓珠筆尖端的檢查棒輕輕扎一下,如何患者覺得有扎刺那樣的疼痛感,則這個穴位是病理穴位,需要進行按摩。
4、老人按摩
兒童的肌膚比較薄,肉比較嫩,老人的骨質脆而且容易碎,老人的關節也比較僵硬,因此,按摩老人和兒童時不能夠太用力,可以用指腹來施力,這樣可以減輕力道,避免損傷。
(1)中醫養生足浴養生要點擴展閱讀:
足療的好處:
1、足底按摩防治頸椎病
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征,是一種骨骼的退行性病理改變。醫學專家研究發現,通過按摩頸椎在足部的反射區,可產生令人興奮的療效。力度最初較輕,漸漸增強,以稍有痛感為宜。
按摩時間可自選抽空進行,最好是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10~30分鍾,堅持兩周以後對一般頸椎病患者即可出現意外效果。
2、足底按摩可治失眠
現代人精神經常處於緊張高亢狀態而使抑制機能失調,神經官能症、失眠、健忘就應運而生。臨睡前如果能靜心做一下足底按摩,注意力興奮點落在雙腳足底,而使大腦皮層得到抑制,經過一段時間的足底按摩刺激,使興奮與抑制自然轉換、循環正常而保持平衡。
黑夜睡眠香,白天精神足,生活有規律,臟腑失調也會得到改善。食慾大增,精神充沛,工作效率提高,似有百病消散脫胎換骨的功效。
每晚臨睡時盤腿打坐,足底向上,然後屏氣靜心排除雜念,用雙手大拇指時重時輕地按摩兩足底「湧泉穴」數百下(「湧泉穴」位於足底前部的凹陷處)。一段時間後睡眠改善,讓你一覺睡至大天亮足底按摩可緩解壓力。
3、足底按摩防治孕婦嘔吐
有些孕婦呈持續性劇烈嘔吐,甚至不能進食、全身乏力、明顯消瘦、小便少、皮膚黏膜乾燥、眼球凹陷等,必須及時治療,以免影響母體和胎兒發育。足部按摩療法對此症見效甚快。
4、足底按摩可防癌排毒
科學證明,唾液有防癌作用,而按摩足底湧泉穴,唾液會源源不斷湧出,病者一小口一小口慢慢咽下,對身體大有益處。另外,足底按摩結束後飲一杯冷開水以排毒。
按醫理:足療促進血液循環,飲水後既補充水分,又增強廢料毒素的排泄,腎臟功能得以改善,新陳代謝正常,人就顯得輕快而正常。
5、足底按摩可美容
足底按摩可以最大限度的排出你身體里的毒素,讓你的臉重新綻放出耀人的光彩。只要你掌握一點足底按摩的知識,堅持幾周,你會驚奇的發現你的臉白凈而光滑。對於臉上長青春痘的女性來說,足底按摩還可以消除青春痘。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中醫足療竟有5個驚人好處中醫足療注意事項
『貳』 足浴養生法的正確方法
一般來說,每晚一次足浴即可達到養生的目的,也可一天數次或早晚各一次。晚上臨睡眠前足浴養生收效最佳,每次足浴時間以20~30分鍾為宜,足浴完畢最好在半小時內上床。
下面是詳細方法:
一、先取適量水放入腳盆中,水溫應因人而異,以腳感溫熱為准,過燙、過涼都不好;水深開始以剛覆腳面為宜。
二、將雙腳在盆水中浸泡5~10分鍾,然後用手或毛巾反復搓揉足背、足心、足趾。
三、為強化效果,可有意識地搓揉中部一些穴位,如位於足心的湧泉穴等;必要時,還可用手或毛巾上下反復搓揉小腿直到腿上皮膚發紅發熱為止。
四、為維持水溫,需邊搓洗邊加熱水,最後水可加到足踝以上。
五、洗完後,不要晾乾,用干毛巾反復搓揉干凈最好。
『叄』 足浴店中醫養生的好處是什麼概念
「春天洗腳,升陽固脫;夏天洗腳,暑濕可祛;秋天洗腳,肺潤腸濡;冬天洗腳,丹田溫灼。」這首民謠道明了足浴能夠養生的道理。從經絡學的觀點看,人的五臟六腑的功能在腳上都有相應的穴位。腳不僅是足三陰經的起始點,還是足三陽經的終止處,這6條經脈之根都分別在腳上的6個穴位中。僅足踝以下就有33個穴位,雙腳穴位達66個,佔全身穴位的1/10.經常進行足浴,使足部的湧泉、太沖、隱白、昆侖等諸多穴位受到熱力刺激,就會促進人體血脈流通,調理臟腑,平衡陰陽,舒通經脈,強身健體,推遲衰老,祛病延年。
現代醫學也已證實,「人老腳先老」、「寒從腳下起」、「小看腳一雙,頭上增層霜」,它們說明了腳的健康不僅關繫到人的健康,而且和壽命有很大關系。因為腳掌有無數神經末梢,與大腦緊緊相連,同時又密布眾多的血管,故有人的「第二心臟」之稱。另外,腳掌遠離心臟,血液供應少,表面脂肪薄,保溫力差,且與上呼吸道尤其是鼻腔粘膜有密切的神經聯系,所以腳掌一旦受寒,就可引起上呼吸道局部體溫下降和抵抗力減弱,導致感冒等多種疾病。而足浴作為一種良性刺激,可使植物神經和內分泌系統得到調節,並有益於大腦細胞增生,增強人的記憶力,同時,能使體表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得到改善。可見,足浴對人的身心健康是大有裨益的。
實踐表明,足浴不失為一種可靠的局部浸潤療法。它不僅可防治足部疾患如腳氣、腳凍、腳乾裂,以及下肢麻木、酸痛、發涼、腫脹等病症,而且因為經絡的作用,對於感冒、關節炎、高血壓、神經衰弱、眩暈、失眠、便秘等病症,也都有確實療效。
怎樣進行足浴才能達到最佳的養生效果呢?
研究表明,足浴養生的最佳方法是:先取適量水於腳盆中,水溫因人而異,以腳感溫熱為准,或燙或涼都不好。水深開始以剛覆腳面為宜,先將雙腳在盆水中浸泡5~10分鍾,然後用手或毛巾反復搓揉足背、足心、足趾。為強化效果,可有意識地搓揉中部一些穴位,如位於足心的湧泉穴等;必要時,還可用手或毛巾上下反復搓揉小腿,直到腿上皮膚發紅發熱為止。為維持水溫,需邊搓洗邊加熱水,最後水可加到足踝以上。洗完後,不要晾乾,用干毛巾反復搓揉干凈最好。一般來說,每晚一次足浴即可達到養生的目的。當然,也可一天數次或早晚兩次。實踐表明,晚上臨睡前足浴的養生收效最佳,因此,保證每晚足浴是十分必要的。每次足浴時間以20~30分鍾為宜,足浴完畢最好在半小時內上床睡覺。
足浴養生,簡便易行。關鍵是持之以恆,日久必見奇效。
浸足療法
浸足療法是用葯液浸泡雙足,達到防治疾病的一種外治療法。
我國傳統醫學認為:春天洗腳可升陽固脫;夏天洗腳能祛溫除邪;秋天洗腳可潤痛肺腑;冬天洗腳,能暖和丹田。
本療法用於防病治病,通過葯、熱摩擦等共同作用於人體足心湧泉穴,使人體經血流暢,心、腎、肝、脾諸臟腑得養,病痛祛除、身體康健。
一、浸足療法的適應症
浸足療法多用於防治人體心、肝、脾、腎、子宮等臟腑疾病,常期應用可有增強心腎功能之效。
二、浸足療法的操作方法
應用浸足療法時首先應辨病辨證選用有效的方劑。用清水將葯物加水煎煮、去渣,待葯液溫度降至40~50度時,將雙足浸泡於葯液中。浸泡時患者可自行用手按摩雙足穴位,每晚睡前一次,每次浸泡20~30分鍾(葯液涼了加溫)。浸泡完畢後用熱水洗凈雙足,毛巾擦乾,平卧並抬高雙足20~30分鍾。
三、浸足療法臨床應用舉例
1、失眠:磁石、荊芥、夜交藤、丹參、獨活、遠志各15克,水煎去渣,加熱水至3000毫升(水溫約攝氏40度)浸足,每晚睡前1次。
2、高血壓:夏枯草、磁石、決明子、生龍骨、川芎各15克,草葯煎汁去渣倒入米醋合熱水至3000毫升浸足。每日1~2次,每次20~30分鍾。
3、遺精、早泄:熟地、澤瀉、杜仲、防風、巴戟天、公丁香各15克,水煎去渣加熱水至3000毫升浸足,每晚睡前1次。
4、急性結膜炎:野菊花、木賊草、薄荷葉各15克,煎水去渣加熱水至3000毫升,浸足每日1~2次,每次20分鍾。
5、足部凍傷:桂枝、茄秧、白芷、防風、細辛各15克,水煎加熱水至3000毫升浸足。每日2次,每次20分鍾。
四、浸足療法的注意事項
1、浸足療法水溫應保持在攝氏40度左右,水溫不能過高防止燙傷。
2、智力障礙、小兒、葯物過敏者禁用此療法。
『肆』 足療要注意什麼
要注意以下情況不宜足療:
1.對於正處在大怒、大悲、大喜之中或精神緊張、身體過度疲勞的人都是不適合做足療的。
2.說腳上有傷、水皰、疥瘡,或腳上發炎、化膿、潰瘍、水腫及較重的靜脈曲張的人,是不適合做足療的。
3.對於妊娠及月經期中的女性,不能做足療,因為中葯浴足可能會刺激到婦女的性腺反射區,從而影響婦女及胎兒的健康。
5.患有各種嚴重出血病的人,如咯血、吐血、便血、腦出血、胃出血、子宮出血及其他內臟出血等,在進行足底按摩時,可能會導致局部組織內出血,所以說也不適合做足浴。
6.飯前足浴可能抑制胃液分泌,對消化不利。飯前後1小時內進行足浴的人。由於足浴時足部血管擴張、血容量增加,造成胃腸及內臟血液減少,影響胃腸消化功能。飯後立即足浴可造成胃腸的血容量減少,影響消化。
足療可防治感冒、過敏性哮喘、神經衰弱、高血壓、糖尿病、胃腸病、更年期綜合症、風濕性關節炎、靜脈炎、脈管炎、坐骨神經痛、耳鳴、目疾等病症。尤其是對中老年人的動脈硬化、血脂增高、血管病變、末梢循環障礙、末梢神經感覺遲鈍、抵抗力下降等有較好輔助療效。
(4)中醫養生足浴養生要點擴展閱讀
足療養生的原則:
1.足療時要注意溫度適中(最佳溫度在40-45℃),既防止水溫過灼傷皮膚,尤其是昏迷、生活不能自理者,同時涼水對血管的收縮作用而有利健康。最好能讓水溫按足部適應逐步變熱。
2.足浴的時間在30-40分鍾為宜,足浴時間內水溫要保持,尤其進行足浴治療時,只有保持一定的溫度和確保規定的足浴時間,才能保證葯物效力的最大發揮,從而起到治療的效果。
3.足葯浴時,如給予足部以適當的物理刺激,如按摩、捏腳或搓腳等,有條件者也可使用具有加熱和按摩功能的足浴盆進行足浴,效果更佳。
4.足療治療時,有些葯物外用可起泡,或局部皮膚發紅、瘙癢。有的病人屬特異體質,用葯後可出現過敏反應。出現這些症狀後,應停止用葯。
5.足療所用外治葯物,劑量較大,有些葯物尚有毒性,故一般不宜入口。同時,足葯治療完畢後,應洗凈患處,拭乾。
6.有傳染性皮膚疾病者,如足癬病人,應注意自身傳染和交叉傳染的可能。同一家庭成員,最好各自使用自己的浴盆,以防止交叉感染或傳播傳染病。
『伍』 真正的養生泡腳應該是什麼步驟呢
泡腳對於我們來講要真的是太重要了,而且當我們泡腳的時候就會發現自己的身心非常放鬆,而且也會讓我們感覺到自己壓力少了不少,所以說光泡腳就已經有這樣的好吃了,更何況是真正的養生泡腳,下面我們來了解以下正確養生泡腳的步驟。
無論我們能夠否掌握真正養生泡腳的步驟,我們都應該堅持泡腳,因為泡腳對於我們來講,只有好處沒有壞處,而且泡腳還能讓我們辛苦了一天的壓力得到解放,讓自己的身心能夠感覺到因為泡腳帶來的輕松愉快。
『陸』 足浴怎樣養生都有哪些好處
「春天洗腳,升陽固脫;夏天洗腳,暑濕可祛;秋天洗腳,肺潤腸濡;冬天洗腳,丹田溫灼。」這首民謠道明了足浴能夠養生的道理。從經絡學的觀點看,人的五臟六腑的功能在腳上都有相應的穴位。腳不僅是足三陰經的起始點,還是足三陽經的終止處,這6條經脈之根都分別在腳上的6個穴位中。僅足踝以下就有33個穴位,雙腳穴位達66個,佔全身穴位的1/10.經常進行足浴,使足部的湧泉、太沖、隱白、昆侖等諸多穴位受到熱力刺激,就會促進人體血脈流通,調理臟腑,平衡陰陽,舒通經脈,強身健體,推遲衰老,祛病延年。 現代醫學也已證實,「人老腳先老」、「寒從腳下起」、「小看腳一雙,頭上增層霜」,它們說明了腳的健康不僅關繫到人的健康,而且和壽命有很大關系。因為腳掌有無數神經末梢,與大腦緊緊相連,同時又密布眾多的血管,故有人的「第二心臟」之稱。另外,腳掌遠離心臟,血液供應少,表面脂肪薄,保溫力差,且與上呼吸道尤其是鼻腔粘膜有密切的神經聯系,所以腳掌一旦受寒,就可引起上呼吸道局部體溫下降和抵抗力減弱,導致感冒等多種疾病。而足浴作為一種良性刺激,可使植物神經和內分泌系統得到調節,並有益於大腦細胞增生,增強人的記憶力,同時,能使體表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得到改善。可見,足浴對人的身心健康是大有裨益的。 實踐表明,足浴不失為一種可靠的局部浸潤療法。它不僅可防治足部疾患如腳氣、腳凍、腳乾裂,以及下肢麻木、酸痛、發涼、腫脹等病症,而且因為經絡的作用,對於感冒、關節炎、高血壓、神經衰弱、眩暈、失眠、便秘等病症,也都有確實療效。 怎樣進行足浴才能達到最佳的養生效果呢? 研究表明,足浴養生的最佳方法是:先取適量水於腳盆中,水溫因人而異,以腳感溫熱為准,或燙或涼都不好。水深開始以剛覆腳面為宜,先將雙腳在盆水中浸泡5~10分鍾,然後用手或毛巾反復搓揉足背、足心、足趾。為強化效果,可有意識地搓揉中部一些穴位,如位於足心的湧泉穴等;必要時,還可用手或毛巾上下反復搓揉小腿,直到腿上皮膚發紅發熱為止。為維持水溫,需邊搓洗邊加熱水,最後水可加到足踝以上。洗完後,不要晾乾,用干毛巾反復搓揉干凈最好。一般來說,每晚一次足浴即可達到養生的目的。當然,也可一天數次或早晚兩次。實踐表明,晚上臨睡前足浴的養生收效最佳,因此,保證每晚足浴是十分必要的。每次足浴時間以20~30分鍾為宜,足浴完畢最好在半小時內上床睡覺。 足浴養生,簡便易行。關鍵是持之以恆,日久必見奇效。 浸足療法 浸足療法是用葯液浸泡雙足,達到防治疾病的一種外治療法。 我國傳統醫學認為:春天洗腳可升陽固脫;夏天洗腳能祛溫除邪;秋天洗腳可潤痛肺腑;冬天洗腳,能暖和丹田。 本療法用於防病治病,通過葯、熱摩擦等共同作用於人體足心湧泉穴,使人體經血流暢,心、腎、肝、脾諸臟腑得養,病痛祛除、身體康健。 一、浸足療法的適應症 浸足療法多用於防治人體心、肝、脾、腎、子宮等臟腑疾病,常期應用可有增強心腎功能之效。 二、浸足療法的操作方法 應用浸足療法時首先應辨病辨證選用有效的方劑。用清水將葯物加水煎煮、去渣,待葯液溫度降至40~50度時,將雙足浸泡於葯液中。浸泡時患者可自行用手按摩雙足穴位,每晚睡前一次,每次浸泡20~30分鍾(葯液涼了加溫)。浸泡完畢後用熱水洗凈雙足,毛巾擦乾,平卧並抬高雙足20~30分鍾。 三、浸足療法臨床應用舉例 1、失眠:磁石、荊芥、夜交藤、丹參、獨活、遠志各15克,水煎去渣,加熱水至3000毫升(水溫約攝氏40度)浸足,每晚睡前1次。 2、高血壓:夏枯草、磁石、決明子、生龍骨、川芎各15克,草葯煎汁去渣倒入米醋合熱水至3000毫升浸足。每日1~2次,每次20~30分鍾。 3、遺精、早泄:熟地、澤瀉、杜仲、防風、巴戟天、公丁香各15克,水煎去渣加熱水至3000毫升浸足,每晚睡前1次。 4、急性結膜炎:野菊花、木賊草、薄荷葉各15克,煎水去渣加熱水至3000毫升,浸足每日1~2次,每次20分鍾。 5、足部凍傷:桂枝、茄秧、白芷、防風、細辛各15克,水煎加熱水至3000毫升浸足。每日2次,每次20分鍾。 四、浸足療法的注意事項 1、浸足療法水溫應保持在攝氏40度左右,水溫不能過高防止燙傷。 2、智力障礙、小兒、葯物過敏者禁用此療法。
『柒』 足療養生知識
足療的注意事項:
1、洗腳時,水溫以40至50℃為宜,水量以淹沒腳的踝部為好,雙回腳浸泡答5至10分鍾。這是因為:一方面,水溫太高,雙腳的血管容易過度擴張,人體內血液更多地流向下肢,容易引起心、腦、腎臟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尤其對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朋友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另一方面,水溫太高,容易破壞足部皮膚表面的皮脂膜,使角質層乾燥甚至皸裂。
2、正在發育期的小孩尤應注意,如果常用過熱的水泡腳,會使足底韌帶因受熱而變形、鬆弛,不利於足弓發育,日久容易誘發扁平足。糖尿病患者對水溫的高低也應特別留意,因為這類患者容易並發周圍神經病變,使末梢神經不能正常感知外界溫度,即使水溫很高,他們也感知不到,就容易被燙傷。
3、飯後半小時不宜泡腳。吃完飯後,人體內大部分血液都流向消化道,如果飯後立即用熱水泡腳,本該流向消化系統的血液轉而流向下肢,日久會影響消化吸收而導致營養缺乏。因此,最好吃完飯過1小時後再洗腳。
『捌』 怎麼樣進行足浴才能達到最佳的養生效果
研究表明,足浴養生的最佳方法是:先取適量水於腳盆中,水溫應因人而異,以腳感溫熱為准,或燙或涼都不好;水深開始以剛覆腳面為宜,先將雙腳在盆水中浸泡5~10分鍾,然後用手或毛巾反復搓揉足背、足心、足趾;為強化效果,可有意識地搓揉足部一些穴位,如位於足心的湧泉穴等;必要時,還可用手或毛巾上下反復搓揉小腿直到腿上皮膚發紅發熱為止,為維持水溫,需邊搓洗邊加熱水,最後水可加到足踝以上;洗完後,不要晾乾,用於毛巾反復搓揉干凈最好。一般來說,每晚一次足浴即可達到養生的目的;當然,也可一天數次或早晚兩次。實踐表明,晚上臨睡前足浴的養生收效最佳,因此,保證每晚足浴是十分必要的。每次足浴時間以20~30分鍾為宜,太短效果不佳,過長也無必要;足浴完畢最好在半小時內上床睡覺。
足浴養生,確實是切實可行而又簡便易行。關鍵是持之以恆,日久必見奇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