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中醫中治療方法的具體應用
這個講的是:五行對五臟的基礎知識了:五行就是:金水木火土,對應五臟專就是:肺屬腎肝心脾。它們有相生相剋的原理,現在我來一個舉例說明你的問題:比如說你肝臟虛弱了,肝屬木,那麼生木的是水,也就是腎臟,意思就是補養腎臟的水,然後去滋養肝臟的木。又如肝臟太過(也就是實)肝是木,木可以生火,那麼火在五臟里是心,那麼就要清心火,來達到養肝的目的。就是你說的上面這個問題了。
B. 請問,「中醫調理」是什麼意思請舉例詳細解釋和說明。
中醫調理
開放分類: 健康、中醫、調理
中醫調理就是在傳統中醫理論的指導下應用中醫葯物與針灸、按摩等中醫方法對人體進行糾正性的改善,使身體向健康方面發展的一種方法和手段。
C. 為什麼現在別人都說,中醫治療比較健康穩當點能舉例說明嗎
現在有些人說中醫得不好,其實也是一種媚外,是一種盲從。請這些人先去了解一下中醫再去評論,不要被別人欠著鼻子走,沒有逐漸地認識最可悲的。。
中醫是深奧的,不要因為不懂就拒絕她。望聞問切,是多麼的經典!針灸是多麼的神氣!把脈是多麼的博大精深!
中醫我所知道的優點:1,治根,2,沒有或者很少副作用,3,可以治療很多西醫不能治療的慢性病,怪病,如矽肺
其實西醫的盛行,只是因為它的經濟強大,靠經濟護航
相信隨著中國實力的增強,中醫必將有一個光明的未來。現在西方對中醫的關注就可以說明這種趨勢
D. 舉例說明中醫如何運用科學的方法幫助治療疾病。
中醫食療的臨床意義是多方面的: 古往今來,中國人都十分講究養生之道,而中國的飲食文化又是博大精深,吃可是大有學問的。利用食物來保健強身,預防和治療疾病,或促進機體康復以及延緩衰老的方法,在中國醫學中稱為「飲食療法」,或稱之「食療」、「食治」。早在唐代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中就曾指出:「安身之本,必資之於食,救疾之速,必憑於葯。不知食宜者,不足以生存也;不明葯忌者,不能以除病也。斯之二事,有靈之所要也。若忽而學,誠可悲夫,是故食能排邪而安臟腑。悅神爽志以資血氣。若能用食平病,釋情遭疾者,可謂良工。」由此可見,中醫食療的重要作用及臨床意義。 1、因人制宜。不同的人體的素質稟賦、體質強弱、性格類型各不相同,各人之嗜好也不一樣,即使在同一人體,於一生中各個時期其體質及血氣盛衰也有所變化。進行食療時,必須充分考慮到這些情況,區別對待,採取最適宜的食療方案。不同的性別、不同的年齡的人,其飲食宜忌有所不同。不同形態的人,其飲食宜忌也有差異。例如體胖的人多痰濕,適宜多食清淡化痰的食物:體瘦的人多陰虛,血虧津少,所以宜多吃滋陰生津的食物。 2、因時制宜。人與自然界是息息相關的整體,自然界有寒、熱、溫、涼四時不同的氣候。食物也有不同的四性、五味,人民日常生活飲食要與氣候相適應,才能調養機體,健身防病。如春天氣候漸暖,飲食既不能過溫,也不能過寒。當選擇平淡清補的食品,如蛋類、山葯、蘿卜等為宜。夏天氣候炎熱,人體水分蒸發過多,津液耗傷,消化功能減弱,加之貪食生冷,極易引起消化不良,日常生活應減少肉食,宜選擇清熱生津,易消化的食物,如魚類、粥類、蔬菜、蓮藕、西瓜之類。秋天氣候漸涼而乾燥,人們胃腸功能經過夏天的耗損逐漸增強,但不宜過食葷腥油膩,防止胃腸負擔過重,應選擇平補生津潤燥之品,食宜配合乳製品、蛋類、梨子、蘋果、香蕉和蜂蜜等食品。冬天氣候寒冷,食宜溫補,增強禦寒能力,如配食牛、羊、雞肉之類,適當佐些辛辣調味之品,但不能過多,以免生痰助熱。上述四季食補,若氣候異常,應當酌情掌握。 3、因地制宜。我國地域廣闊,各地的自然條件、人文情況均不一樣,因而人們的飲食習慣、體質以至所患疾病亦各有異。食療中,也必須注意到地域的不同,相應地採取不同的手段。綜上所述,「三因」制宜是食療中必須遵循的原則。只有在「三因」制宜原則指導下辨證配膳,才能充分體現中醫食療的科學性、實用性,突出中醫特色,更好地發揮食療強身健體、防治疾病的作用。
E. (中醫學基礎)舉例說明陰陽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
陰陽學說貫穿於中醫理論體系的各個方面,用以說明人體的組織結構、生理功能、病理變化,並有效指導著臨床診斷、治療、護理、預防和養生。
(一)說明人體的組織結構
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根據部位和功能活動特性可分為陰陽兩部分。就人體部位來說,上為陽,下為陰;背部為陽,腹部為陰;體表為陽,體內為陰。按照臟腑功能特點劃分,心、肝、脾、肺、腎五臟為陰;膽、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六腑為陽:五臟之中,又各有陰陽所屬,即心、肺居於上部(胸腔)屬陽;肝、腎位於下部(腹腔)屬陰;脾為至陰。若具體到每一臟腑,則又有陰陽之分,如心有心陰、心陽;腎有腎陰、腎陽。總之,人體組織結構的上下、內外、表裡、前後各部分之間,以及內臟之間,無不包含著陰陽的對立統一。所以,《素問·寶命全形論》說:「人生有形,不離陰陽。」
(二)說明人體的生理功能
人體正常的生理活動,是陰陽兩方面保持著對立統一的協調關系,使之處於動態平衡狀態的結果。從陰陽角度來看,功能屬陽,物質屬陰,即組織結構和精、氣、血、津液等物質屬陰,臟腑組織器官和精、氣、血、津液的生理功能屬陽。物質是功能的基礎,功能是物質的反映,兩者之間不僅互相對立,而且互相依存。各種功能活動(陽)的產生,必然要消耗一定的營養物質(陰);而各種營養物質(陰)的新陳代謝,又必定要消耗一定的能量(陽)。正常情況下,這種陰陽消長處手一種動態平衡之中,保證了臟腑功能的健全和正常的生理活動。如果陰陽不能保持相對的動態平衡而失調,乃至分離,人體就會生病以至死亡。所以說:「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絕,精氣乃絕」(《素問·生氣通天論》)。
(三)說明人體的病理變化
人體所有疾病的發生均可用陰陽失調來概括說明。一切疾病的發生、發展決定於正氣和邪氣兩個方面。正氣分陰陽,包括陰精和陽氣兩部分;邪氣(致病因素)也有陰邪和陽邪之分。疾病發生、發展的過程,就是邪正斗爭的過程,無論其病理變化如何復雜,都不外乎陰陽的偏勝或偏衰。陰或陽任何一方高於正常水平,必然導致另一方的相對不足而發病,即「陽勝則陰病」、「陰勝則陽病」、「陽勝則熱」、「陰勝則寒」。反之,陰或陽任何一方的不足,必然導致另一方的相對亢盛而發病,即「陽虛則寒」、「陰虛則熱」。此外,由於陰陽互根互用,當陽虛至一定程度時,因陽虛不能生化陰液而同時出現陰虛的現象,稱「陽損及陰」;陰虛至一定程度時,因陰虛不能化生陽氣而同時出現陽虛的現象,稱「陰損及陽」。陽損及陰或陰損及陽最終可導致「陰陽兩虛」。因陰陽失調而出現的病理現象,在一定的條件下,可向各自相反的方向轉化,即陰證可以轉化為陽證,陽證可以轉化為陰證,所謂「重寒則熱,重熱則寒」,「重陰必陽,重陽必陰」(《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四)用於疾病的診斷
任何疾病,盡管臨床表現錯綜復雜,千變萬化;病理變化復雜多端,究其基本機制是陰陽失調。用陰陽來概括疾病的病變部位、性質及各種證候的基本屬性,作為辨證的綱領。故《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
臨床上常用的八綱辨證,是各種辨證的綱領,陰陽又是八綱的總綱,以統領表裡、寒熱、虛實,即表證、熱證、實證屬陽;里證、寒證、虛證屬陰。正確的診斷,首先要分清陰陽,才能抓住疾病的本質,做到執簡馭繁。
(五)用於疾病的防治
疾病發生、發展、變化的基本機制是陰陽失調,調整陰陽是中醫學治療、護理疾病的基本原則,也是陰陽學說用於疾病防治、護理的主要內容。調理陰陽,就是損其有餘,補其不足,使陰陽重新恢復相對平衡狀態。針對疾病陰陽偏勝、偏衰的狀況,採取「實則瀉之」、「虛則補之」的方法,達到「陰平陽秘」,使陰陽和調,恢復平衡。
陰陽學說也可用來概括中葯的性能。葯物的性能包括四氣、五味、升降浮沉,都可以用陰陽來歸納說明。葯物有寒、熱、溫、涼四氣,寒涼葯屬陰,溫熱葯屬陽;葯物有辛、甘、酸、苦、咸五味,辛、甘屬陽,酸、苦、咸屬陰。葯物有升、降、浮、沉四種作用趨向,升、浮葯屬陽,沉、降葯屬陰。在臨床治療、護理中,根據疾病陰陽盛衰的情況,結合葯物的陰陽屬性,調整陰陽,恢復陰陽平衡,從而達到治癒疾病的目的。
陰陽學說還可用於指導疾病的預防。善於調理陰陽是防病攝生的關鍵,養護正氣的法則要求人體內部的陰陽變化與天地自然之間的陰陽變化協調。人與自然息息相通,大自然的陰陽消長及轉化也必然影響人體陰陽變化,善於保養陰精陽氣,則邪氣不侵,中醫學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人以正氣為本。
F. 你相信中醫嗎 舉例子說明
信啊,我扎過針灸,很管用的
採納噢
G. 舉例整體觀念在中醫診病過程中的運用
中醫是通過 望、聞、問、切的手段運用於整個診斷過程。
例如看(望)到患者臉色潮紅、聞到患者口臭、問了患者哪裡不適、再通過切脈確診。這些手段都是中醫診病的基本要素。至於是否掌握得透徹精準,因人而異,也體現醫術的高低。
但由於中醫的診病手段及理論,至今未能提供科學的數據支持,所以西方國家不承認、不允許中醫師執業為患者行使處方權。不過這不是樓主在此提問的話題了。
H. 中醫真的能治病嗎大家能舉例中醫治療了你的什麼病
BS你!
中國悠悠幾千年的文化結晶,你竟然懷疑?
難道你天真的以為古代的天花,狂犬都是自己好的嗎?
中醫和西醫不同,首先西醫見效快,但是它同時有一個最大的缺點,那就是同樣的病下次再得時,用同樣的葯效果一定大大降低,
中葯則是重在補,因為中葯認為人體會發生病變,就是因為人體的各種元素不平衡了,現在我們也可以理解為各種營養物質,所以這樣中葯的療效會非常慢,並且中葯的療程都會很長,但有個很大的長處,就是同樣的病,用中葯治好後,再得的機率基本為零,並且還沒有任何的副作用,而西葯,再牛比的也有副作用!
我媽媽前兩年得病,什麼病我忘了,症狀就是大便出血,並且還很嚴重,就是靠中葯治好的,現在就好像沒事人一樣!
I. 舉例陽陰學法說在中醫學中的具體運用
陰陽五行學說是我國古代樸素的辨證唯物的哲學思想。因此,古代醫學家借用陰陽五行學說來解釋人體生理、病理的各種現象,並用以指導總結醫學知識和臨床經驗,這就逐漸形成了以陰陽五行學說為基礎的祖國醫學理論體系。
一、陰陽學說的基本概念
陰陽學說,認為宇宙間任何事物都具有既對立又統一的陰陽兩個方面,經常不斷地運動和相互作用。這種運動和相互作用,是一切事物運動變化的根源。古人把這種不斷運動變化,叫做「生化不息」。《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陰陽者天地之道也(對立統一的存在,是一切事物的根本法則),萬物之綱紀(一切事物都不能違背這個法則而存在),在變化之父母(事物的變化是由事物本身陰陽兩個方面,不斷運動和相互作用形成的),生殺之本始(事物的生成和毀滅都是來自於這個根本法則),神明之府也(這就是自然一切奧妙的所在),故治病必求於本(所以要想治好病,就必須從這個根本問題-陰陽上求得解決)」。闡明了宇宙間一切事物的生長、發展和消亡,都是事物陰陽兩個方面不斷運動和相互作用的結果。因而,陰陽學說也就成為認識和掌握自然界規律的一種思想方法。醫學屬於自然科學范圍,認為人體生理活動,疾病的發生發展,也超越不出陰陽這個道理。因此,我們想要掌握疾病的發展過程,探求疾病的本質,從而獲得滿意療效,就必須探求人體的陰陽變化情況。
陰陽的含意及普遍性:古代思想家認為,宇宙間一切事物都是由互相對立又互相依存的兩個方面構成的。這兩個方面就稱為陰陽。
一般來說,陽代表事物具有動的、活躍的、剛強的等屬性的一方面,例如,動、剛強、活躍、興奮、積極、光亮、無形的、機能的、上升的、外露的、輕的、熱的、增長、生命活動等。陰代表事物的具有靜的、不活躍、柔和的、等屬性的另一方面,例如,靜、柔和、不活躍、抑制、消極、晦暗、有形的、物質的、下降的、在內的、重的、冷的、減少、肉體等。
當兩件事物發生一定聯系時,可以把它們分為陰陽。例如,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火為陽、水為陰、男為陽、女為陰;白天為陽,黑夜為陰……。
若是以一個動物為例,則它的肉體為陰,生命活動為陽;它內在的臟腑為陰,外露的皮毛為陽;它向下的腹為陰、向上背為陽……。
由以上例子說明,陰陽是指宇宙間萬事萬物,最基本的也是最高度的區別和概括。
二、陰陽變化的規律
陰和陽之間,並不是孤立和靜止不變的,而是存在著相對,依存、消長、轉化的關系。現分述如下:
(一)陰陽的相對性:陰陽是說明事物的兩種屬性,是代表矛盾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是自然界相互聯系的事物和現象對立雙方的概括。如天為陽、地為陰;白天為陽、黑夜為陰;上為陽、下為陰;熱為陽、寒為陰;陽電與陰電等。諸如此類,說明了不論任何事物,都是對立存在宇宙間的,但是,事物的陰陽屬性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必須根據互相比較的條件而定。就人體而言體表為陽,內臟為陰;就內臟而言,六腑屬陽,五臟為陰;就五臟而言,心肺在上屬陽、肝腎在下屬陰;就腎而言,腎所藏之「精」為陰,腎的「命門之火」屬陽。由此可見,事物的陰陽屬性是相對的。
(二)陰陽的互根:古代醫學家稱為「陰陽互根」。中醫學有「陽根於陰,陰根於陽,」,「孤陰不生,獨陽不長」和「無陽則陰無以生,無陰則陽無以化」等論點。意思是說,陽依附於陰,陰依附於陽,在它們之間,存在著相互資生、相互依存的關系――即任何陽的一面或陰的一面,都不能離開另一面而單獨存在。以自然界來說,外為陽、內為陰;上為陽,下為陰,白天為陽、黑夜為陰。如果沒有上、外、白天,也就無法說明下、內、黑夜。以人體生理來說,機能活動屬陽,營養物質(津液、精血等)屬陰。各種營養物質是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有了足夠的營養物質,機能活動就表現得旺盛。從另一方面來說,營養物質的來源,又是依靠內臟的功能活動而吸取的。
以上說明二者是相互依傍、存亡與共的,如果沒有陰,也就談不上有陽。如果單獨的有陰無陽,或者有陽無陰,則勢必如《內經》所說:「孤陽不生,獨陰不長」,則一切都歸於靜止寂滅了。
(三)陰陽的消長:指陰陽雙方在對立互根的基礎上是在永恆地運動變化著,不斷出現「陰消陽長」與「陽消陰長」的現象,這是一切事物運動發展和變化的過程。例如:四季氣候變化,從冬至春至夏,由寒逐漸變熱,是一個「陰消陽長」的過程;由夏至秋至冬,由熱逐漸變寒,又是一個「陽消陰長」的過程。由於四季氣候陰陽消長,所以才有寒熱溫涼的變化。萬物才能生長收藏。如果氣候失去了常度,出現了反常變化,就會產生災害。
臨床上常常以陰陽偏盛偏衰(即陰陽消長)來說明臨床的不同證候。例如,寒屬陰、陰盛則見寒證,如受冷後出現的胃寒腹痛、腹瀉等;熱屬陽、陽盛則見熱證,如一般的急性肺炎、有高熱口渴、皮膚紅等急性熱病症狀。有些虛弱的病症,其發病機制不是因為陰或陽的偏盛,而是因為偏虛。如果某臟腑的陰偏虛,稱為「陰虛」,此為陰消,「陽」相對的突出,因為熱屬陽,故陰虛見熱證。這種現象稱為「虛熱」。如果某臟腑的陽偏虛,此為陽消,稱為「陽虛」,此時「陰」相對突出,因寒屬陽,故陽虛見寒證,這種現象稱為「虛寒」。
在正常情況下,陰陽常處於相對平衡的,如果「消長」關系超出一定的限制,不能保持相對的平衡時,便將出現陰陽某一方面的偏盛偏衰,導致疾病的發生。
(四)陰陽的轉化:指同一體的陰陽,在一定的條件下,當其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其雙方可以各自向其相反方面轉化,陰可以轉為陽,陽可以轉為陰,稱之為「陰陽轉化」。
如果說「陰陽消長」是一個量變過程的話,則轉化便是一個質變的過程。《素問》所謂「重陰必陽,重陽必陰」、「寒極生熱」,「熱極生寒」。寒「極」時,便有可能向熱的方向轉化,熱「極」時,便有可能向寒的方向轉化。如某些急性熱病,由於邪熱極重,大量耗傷機體正氣,在持續高熱的情況下,可以突然出現體溫下降,四肢厥冷,脈微欲絕等一派陰寒危象,這種病症變化,即屬由陽轉陰。若搶救及時,處理得當,使正氣恢復,四肢轉溫,色脈轉和,陽氣恢復,為由陰轉陽,病情好轉。此外,臨床上常見的各種由實轉虛,由虛轉實、由表入里、由里出表等病證變化,也是陰陽轉化的例證。
三、陰陽在醫學中的應用
(一)陰陽與人體解剖部位的關系:根據上述之外為陽、內為陰;上為陽,下為陰;背為陽,腹為陰的規律,則人之皮毛在外為陽,臟腑在內為陰;頭在上為陽,足在下為陰。
(二)陰陽與人體生理的關系:人體的健康與否,決定於陰陽的是否調和,如《內經》所說:「陰平陽秘,精神乃治」。人體攝取飲食後,經過脾、胃的腐熟運化,將營養物質運送至全身各處,使肉體增長強壯、使生命活動力旺盛。食物消化後有形的廢料,由前後二陰排出。人體之陰陽若是保持在平衡的情況下,人體就健康。
(三)陰陽與人體病理的關系:人體陰陽失去平衡後,就會表現出各種症狀來,古人對症狀的分類,也是用陰陽來代表和說明的。陽證,一般表現的症狀是:發熱、口渴、脈數(快)等,這類症狀,古人又稱為熱(即陽)證。陰證,一般表現的症狀是:不發熱,口不渴、手足冷、脈遲(慢)等,這類症狀,古人又稱為寒(即陰)證。這就是《內經》所說的:「陽勝則熱,陰勝則寒」。
另陰陽偏衰,是指陰或陽低於正常水平的失調,其一方低於正常水平,而另一方保持正常水平,或雙方都不同程度的低於正常水平,故出現虛證。陰不足,陽正常則陰虛生內熱;陽不足,陰正常則陽虛生外寒;陰陽雙方都不同程度的不足,則虛寒、虛熱並見或陰陽兩虛。這就是「內經」所說的「陰虛生內熱,陽虛生外寒」、「陰陽兩虛」證。
(四)陰陽在診斷上的應用:陰陽是診斷的總綱。疾病雖然很多,但其屬性不外陰陽兩類,如從疾病發展部位來看,不在表(陽),就在里(陰)。從疾病性質來看:熱證(陽),寒證(陰),從疾病發展趨勢來自看:實證(陽)虛證(陰)。總之,陰陽可以概括疾病的屬性。
(五)陰陽在治療上的應用:中葯種類甚多,但就其性能不外陰陽兩類,從葯性來看:寒、熱、溫、涼、溫熱屬陽,寒涼屬陰。從治療上總原則是「調整陰陽,以平為期」,這就是治療的基本出發點。針對陰陽盛衰,採取補其不足,瀉其有餘,使陰陽偏盛偏衰的異常現象得到糾正,恢復其相對平衡狀態。中醫常用「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實者瀉之,虛者補之」的治療原則,促使失調的陰陽重新恢復到相對的平衡。臨床上借葯性之偏,來糾正人體陰陽之偏,使達到「陰平陽秘,精神乃治」。臨床具體用法:①陽虛和陰勝則寒,治法:寒者熱之(用熱葯);②陰虛和陽勝則熱,治法:熱者寒之(用寒葯);③正氣不足,治法:虛者補之;④邪氣偏勝,治法:實者瀉之;⑤陰不足、陽偏亢,治法:滋陰潛陽;⑥陰陽兩者均不足,治法:滋陰助陽(陰陽雙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