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中醫特別適合養生
中醫是我國從古流傳下來的傳統醫學,時至今日依然是我國重要的醫學治療手段。普通百姓也時常會使用中醫的方法保健養生和治病,以達到長壽的目的。現在大家都懂得防病勝於治病的道理,因此希望通過中醫調理。但是,現今的養生信息良莠不齊,很容易對大眾存在誤導。對於現今存在的養生現象,一位老中醫給出了他的建議,一共有6句話。1、養生要選擇適合自己的現在電視上有很多養生類節目,一些中老年人會按照節目中的養生專家所說的症狀對號入座,以此得出自己的「診斷」。且不說有很多冒充的「養生專家」,真正的養生專家所說的內容沒錯,但其提出的建議不一定適合每個人。況且,中醫講究望、聞、問、切,通過一套嚴謹的診斷程序才能斷定患者的體質和病因,以此來對症用葯。所以,中老年人群體通過觀看養生節目就自行斷定是不可取的,如果感到自身情況與節目中的養生專家所說的差不多,也先要去正規醫院咨詢醫生之後,再選擇適合的養生或治療的葯方。
2、養生有時要順其自然中醫學的理論基礎是陰陽五行,把人看成形、氣、神的統一,這表達了中醫講究適時而動,順應自然的理念。從古人流傳下來的俗語就能看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是反應了養生要順其自然,人的生活習慣也要有一定的規律。生活規律即是養生的基礎。3、治病主要還是需要自我保重,醫生不是萬能的部分人認為,平時生活可以肆意而為不需要保重自身,睡不著就熬夜、想減肥就節食,抽煙喝酒樣樣精通,身體出現問題了就想到找醫生開葯治療。這種完全把健康交給醫生的想法是完全不可取的。因此,平時就需要養成養生保健的想法和習慣,這其實並不難,只要飲食有時,作息有常就可以了。
4、養生主要先從自我調節開始,亂吃補品不可取現在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就開始購買許多的補品,希望以此達到延年益壽、身強體健的目的。其實大多數人都搞錯了這點,首先如果飲食不規律、經常不運動、作息混亂、有不良嗜好,無論再如何進補也是無用的。而且,進補也分要分證型,針對每個人不同的體質選擇不同的進補方,還有的人虛不受補,盲目進補反而會給身體造成負擔。5、不要自尋煩惱,保持愉快心情很重要凡事看開,保持精神愉悅是非常重要的。《黃帝內經》中就有「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6、不貪食,懂節制現在很多肥胖患者大部分都是因為管不住嘴,而大多數的疾病都是因肥胖而起。都說「吃飯七分飽,健康活到老」。不要大魚大肉,暴飲暴食。各種營養均衡攝入才可以預防疾病。
㈡ 醫療保健中醫養生
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運動還有要吃健康的綠色食品
㈢ 中醫養生保健專業,出來做什麼
2006年8月27日,由中國老年保健協會主辦,德聖集團、華能葯業協辦的健康進社區「中醫養生保健工程」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啟動。衛生部原部長錢信忠出席大會,並為「中醫養生保健工程」揭牌。
環境污染、不良的飲食習慣、缺乏運動是現代人生命質量迅速下降的重要原因。中醫葯的「辨證施治」對於預防和治療中老年慢性病及各種疑難雜症,提高現代人的生命質量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弘揚中醫養生文化,普及中醫養生知識,提高我國中老年人健康水平是中醫養生保健工程的根本目的。中醫養生工程啟動之後,將組織百名專家,深入社區,進行中醫養生科普知識講座,在全國各地級市指定合作醫院對中老年人進行健康體檢,並為參與活動的每個中老年人制訂個性化的中醫養生保健方案,切實提高廣大中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中國老年保健協會會長李深在啟動儀式上講話指出:中醫葯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世界醫葯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醫療保健事業中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應該得到重視。
中國老年保健協會副會長、衛生部首席健康教育專家洪昭光出席大會,並為「中醫養生保健工程」做首場中醫養生科普講座。洪昭光教授在講座中指出:健康是和諧,健康是責任,健康是金,健康重於泰山。中醫葯在預防、保健、養生方面具有不可比擬的獨到優勢。每個中老年朋友一定要重視中醫養生保健,積極參與到「中醫養生保健工程」中來。
為促進工程的順利開展,華能葯業向「中醫養生保健工程」贈送了價值10萬元的金能量。
㈣ 如何使用中醫進行養生保健
1.進補的時間。 早在唐代,大醫學家孫思邈就曾指出:年五十以上,四季勿闕補葯。認為人在中年以後,進補不分季節。一般來講,進補的時間應掌握以下原則: 季節性進補: 根據不同季節的特性,選用不同的進補葯物。如冬季以滋補、溫補為主,秋季以潤補為主因秋季較為乾燥,夏季以清補為主,春季以柔補為主,而平補則可用於一年四季。 冬令進補: 其 一,冬季為封藏之令,也是生發之氣始萌之季,在冬季進補可以預防來年的春季患病,所謂冬令進補,春季打虎。 其 二,冬至前後,氣候寒冷,各種活動減少,人的代謝活動相對較為低下;同時人的胃口較好,對各種物質容易吸收。因此,冬令進補有利於對補品的吸收。 其 三,大多數滋補品容易變質,不宜儲存,遇熱則更易變壞。而冬至前後,氣候寒冷,一般補品易於儲存而補變質。其 四, 中葯的葯品中以溫性居多,而冬季對人體的陽氣要求較高,損耗也較多,因而需要溫補。 隨時進補:有些老年人體質虛弱,但靠冬令進補顯然無法在短時內改善其虛弱狀態,必須長期進補,不分季節。 2、進補原則: 總的原則就是必須遵循虛則補之,無論是生理性的還是病理性的,只要出現了虛損現象,就可進補。在具體使用時應堅持一下幾點: 長期性。 堅持少量、長期、多次、平衡的原則,做到細水長流。老年人的虛損並非短時內所致,有的是生理性,有的是因疾病因素引起。因此在進補時切忌有一口就想吃成胖子的想法。短時內服用大量的補益葯物,不但無效,反而會有反作用。只有堅持細水長流的原則,才能從根本上改善體質。同時必須認識到任何一種或一類補益葯的長期使用都有可能導致機體的不平衡,因此必須綜合進補保持平衡的原則。 個體性。 堅持辨證施補,缺啥補啥的原則,做到進補用葯有針對性,因人而異。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則。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可以見到朋友之間互相推薦某種補品,但服用以後,有的有效,而有的則無效,甚至出現副作用。這是為什麼呢?究其原因就在於每個人的身體、體質狀況和虛損狀況不一樣,自然補益葯物的選用也應不同。也就是說,補益葯物的選用必須具有個體性。如氣虛則補氣,可用黃芪、人參類的葯物;血虛則補血,用熟地、何首烏、當歸等葯物;陰虛則補陰,用沙參、枸杞、麥冬等葯;陽虛則補陽,可用菟絲子、補骨脂、仙靈脾、杜仲等葯物。如是氣陰兩虛或氣血不足,則氣陰雙補、益氣補血。 多樣性。 堅持在辨證施補的基礎上,強調全面綜合的原則這其實是上面所提到的個體性、時段性、季節性的綜合。多樣性至少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服用內容的多樣性。因人的身體狀況隨時在發生變化,服用的保健品的內容也必須隨之改變,包括季節性的改變。二是服用形式的多樣性。既可以服用包裝考究的保健品,也可以是菜餚、食品、點心、茶水等形式。 服用保健品的個體性、時段性和季節性。 所謂個體性是指保健品的服用應因人而異。如有的人腦功能減退明顯,記憶力、學習能力明顯下降、反應遲緩、注意力集中困難等。就可以選用有一定健腦補腦作用的保健品。還有的人怕冷明顯,手足不溫。中醫認為主要屬於陽氣不足,應選用溫補性質的保健品。而有的人則面紅,怕熱、性急、煩躁、口乾,屬於陰虛內熱,應選用具有一定的養陰瀉火作用的保健品。每個人的體質、身體狀況不同,表現形式不一,自然,選用的保健品也就不一樣。切不可不加區分,隨意選用。這就是選用保健品應注意的個體性原則,也是最為重要的原則。 所謂的時段性是指保健品的服用必須根據人體的身體狀況、氣候變化、環境改變等因素而隨時調整、停用。 這是在服用保健品期間必須遵循的原則。人的身體狀況隨時在發生變化。在服用某種保健品期間,如發生了感冒、發熱,或者腹瀉 ,或其他問題,就應暫時停用該保健品。即便該保健品對其很有作用,也應如此。因為在感冒期間, 治療上當以發散祛邪為主,如同時服用保健品,一則浪費,二則惟恐閉門留寇,從而不利於感冒的治療。同樣,發生腹瀉時,應以止瀉為主。待感冒或腹瀉治癒,再開始服用有關保健品。而季節氣候、地理環境的改變,同樣會引起人的身體狀況的變化,對保健品的服用也應有所調整。 所謂季節性是時段性原則的一個方面。春、夏、秋、冬,季節氣候的變化是非常明顯的,對人體影響也是很大的。人的養生保健也應隨著季節氣候的變化而有所調整。保健品的選用也必須隨季節氣候的變化而有所不同。象在梅雨的夏季,一方面溫度高,氣候炎熱;另一方面,雨水不斷,濕氣很重。人居於上曬下蒸之中,非常的難受。有不少人出現所謂的疰夏,就是因為季節氣候所致的濕熱困脾,脾胃功能不和,從而出現食慾不振,神疲乏力、肢體困重、口粘乏味、舌苔厚膩等。因此,在夏季就應適當的選用具有調理脾胃、祛濕功能的保健品。如綠豆、米仁等。而在秋季,則秋高氣爽,少雨乾燥。人體往往會出現一些乾性表現,尤其是對肺的影響最為明顯。因此,在秋季就應適當選用具有養肺潤燥作用的保健品,如百合、白木耳等。
㈤ 中醫學(養生保健方向)
具體還是屬於中醫學專業,但還沒有單獨分科,因此成為方向,學習中醫學專業知識,只是在此基礎上著重加強關於養生保健的學習,
㈥ 按摩保健養生老中醫
才一萬?你有料的話一萬太少了。乘上十就差不多了。不過阿伯一把年紀還泡網路,真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