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醫中葯 > 小兒驚風的中醫治療

小兒驚風的中醫治療

發布時間:2021-02-05 20:35:13

1. 怎樣用葯浴治療小兒驚風

驚風又稱驚厥、抽風,是以抽搐伴神昏為特徵的小兒常見危急病。根據發病的性質和特點可分為急驚風和慢驚風兩種。急驚風起病急驟,以身體壯熱、痰涎壅盛、四肢拘急、項背強直、目睛上視、牙關緊閉、抽搐、昏迷為臨床特徵;慢驚風起病緩慢,時抽時止,面色蒼白或萎黃,神疲倦怠,嗜睡或昏迷,體溫不高,或四肢發冷為臨床特徵。
方一【組成】銀花30克,薄荷25克。
【用法】先將上葯放入清水中浸潤,然後蒸餾收集葯液,葯渣加水適量,溫浸1小時,浸沒沉澱並濃縮至適量,合並餾液加入乙醇15毫升,再加蒸餾水至100毫升,用以重點擦洗曲池、大椎、風池、風府及腋下。
【功用】清熱解毒。
【適應證】外感發熱所致高熱驚厥。
【說明】銀花能清熱解毒,且有輕宣疏散功效,常配伍薄荷,以增強其疏散清熱之力。
方二【組成】天麻、硃砂各3克,烏蛇肉(酒浸)5克,白礬、青黛各6克,麝香1.5克。
【用法】上葯共研細末為散,貯瓶密封備用。使用時,每取本散9克,桃枝葉1扎,加清水適量煎10沸,待溫用毛巾蘸葯水外洗前胸、腹、頭面及四肢。每日1次。
【功用】清熱熄風,開竅護腦。
【適應證】小兒驚風。
【說明】天麻功能熄風止痙,為治肝風內動常用之葯,用治驚風抽搐之證,不論寒證、熱證皆可配用,治療小兒驚風,則以本品配伍硃砂、青黛、麝香等。
方三【組成】石膏150克,石菖蒲60克,雷丸90克。
【用法】先將上葯搗碎,以水適量煎煮,濾出葯液,適溫浴患兒,並洗頭面尤佳。
【功用】祛風解毒,鎮靜定驚。
【適應證】小兒驚風。
【說明】石膏為大寒之品,功能清熱瀉火,可用於實熱亢盛之證。菖蒲不但具有芳香開竅、寧心安神之功,且兼有化濕豁痰之效,故配伍雷丸辟穢,更有利於對驚風所致的高熱神昏的治療。
方四【組成】麻黃、柴胡、雷丸各60克,鬱金、蛇蛻各30克,石膏150克。
【用法】上葯共研細末,以水適量煎煮,濾得葯液,適溫時浴患兒。
【功用】清熱解毒,鎮靜解痙。
【適應證】小兒驚風。
【說明】麻黃主風寒外來,有宣肺氣,開腠理之功。故治肺病多用,小兒驚風多由風寒外襲肺而致邪熱壅盛,故本方以麻黃祛邪平喘化痰為主,配伍鬱金理氣,石膏清熱,蛇蛻透邪,雷丸辟穢,其作用更強。

2. 中醫:小兒驚風是什麼樣的症狀

以四肢抽畜,頸項強直,兩目上視,牙關緊閉,神智昏迷為主症。可因外感時邪(症見高熱頭痛,咳嗽咽紅)、痰熱內蘊(症見發熱,咳吐不利,食少嘔吐,腹痛)、暴受驚恐(症見夜寐不安,昏睡不醒,醒後啼哭)引起。推薦針灸治療,作用很好。希望可以幫到你!

3. 中醫認為天麻: 息風止痙:驚癇抽搐,小兒驚風,破傷風 平肝潛陽:肝陽上亢,頭暈頭痛 祛風除痹:

抽搐,小兒驚風、這個是不是熱驚厥啊? 有沒有到醫院檢查確診啊,這個是不是癲癇疾病,最好去檢查確診一下。另外中醫是很好的治療方式,如果是精神內科方面的疾病,最好是採用外科的方式治療,具體是需要根據檢查結果看的。

4. 中醫如何治療小兒高熱驚厥

高熱驚厥屬於中醫的「急驚風」范疇。中醫認為,小兒高熱驚厥的發生是由於感受外邪,入里化熱,熱極生風所致。中醫治療小兒高熱驚厥採用急則治標,緩則治本的原則。在驚厥發作之時,急予針刺人中、湧泉等穴位,以盡快控制抽搐,然後再行中葯治療

小兒高熱驚厥發作之時,熱勢較高,四肢抽搐,兩目直視。大約持續 3 ~ 5 分鍾後一般能夠緩解。抽搐緩解後,患兒發熱仍很高, 這時如不積極退熱,可能還會再次發生驚厥。在這種情況下,中醫治療應採用清熱解毒,平肝熄風的方法。中葯可選用羚羊角、生石膏、鉤藤、菊花、生地、桑葉、寒水石、黃芩、鬱金等。也可以選用牛黃鎮驚丸、救急散、小兒牛黃散等中成葯。還可以用羚羊角粉沖服。

小兒高熱驚厥緩解後,發熱漸退,病情平穩之後,中醫應根據患兒所患疾病,臨床主要證候特點,進行辨證治療。如果是因為一般感染性疾病導致的驚厥,中葯治療應側重清熱解毒。如果是某種傳染病導致的驚厥,中葯應針對不同的傳染病進行治療。在治療原發病的同時,中葯應加用平肝熄風之品,如鉤藤、生牡蠣、僵蠶、地龍、全蠍、蟬蛻等,這樣可使肝風平熄,陰陽平衡,避免驚厥再度發作。

有的孩子高熱驚厥反復發作,這是因為驚厥緩解後臟腑功能沒有得到調理,或者余邪仍然存在。因此,提醒家長們注意,孩子高熱驚厥以後應該用中葯進一步調理,以防驚厥反復發作。

5. 小兒急驚風怎樣根治

小兒驚厥:驚厥又稱抽風,是小兒時期較常見的緊急症狀,各年齡小兒均可發生,尤以6歲以下兒童多見,特別多見於嬰幼兒。多由高熱、腦膜炎、腦炎、癲癇、中毒等所致。驚厥反復發作或持續時間過長,可引起腦缺氧性損害、腦腫,甚至引起呼吸衰竭而死亡。本病初發的表現是意識突然喪失,同時有全身的或局限於某一肢體的抽動,還多伴有雙眼上翻、凝視或斜視,也可伴有吐白沫和大小便失禁。而新生兒期可表現為輕微的全身性或局限性抽搐,如凝視、面肌抽搐,呼吸不規則等。中醫學認為驚厥是驚風發作時的證候。

6. 小兒驚風是怎樣導致的

小兒在病變中發生抽搐、神昏時,中醫稱為驚風。

如發病迅速,病勢急驟者,稱為內急驚風;如病容情緩慢,病程日久,稱為慢驚風。急驚風多由外感風溫、暑濕熱邪,或飲食所傷、卒受驚恐等所致;慢驚風多因久吐、久瀉,或大病久病之後,或急驚風遷延不愈而致。

7. 小兒驚風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1.敷貼法

()新鮮蛆!洗凈搗爛,蜂蜜調勻成膏,貼敷門處。適用於急驚風。

(2)桃樹內層皮120克,蔥白20個,燈心6條,上葯共搗爛如泥,外敷患兒兩足心處,每日換葯1次,3-5日為1療程。適用於急、慢驚風。

(3)桃仁、郁李仁各14粒,黃梔子6克,雞蛋清適量,前葯研為細末,入雞蛋清和勻,攤於布上,敷於患兒手腕脈搏處,24小時後去掉,以敷處出現青黑色為度。適用於急、慢驚風。

(4)新鮮蛆叫(洗凈)7條,白糖100克,共搗為泥膏狀,貼敷於自門處。24小時後換葯再敷。適用於急、慢驚風。

(5)胡椒、梔子、蔥白各7個,飛面、雞蛋清適量,前2味研細,與後3味搗和,攤布上,貼心窩,24小時除下。適用於慢驚風。

(6)灶心土、雞蛋清,兩葯調敷頭頂、心口。適用於慢驚風。

2.敷臍法

(1)車前子巧克,炙黃蔑、白術、炒白芍各9克,炮附子、肉豆范、丁香各6克,炙甘草、炮姜炭各3克,共研細,蜜調成膏劑,敷臍。適用於慢驚風。

(2)燕子巢1個,雞蛋清適量,將燕子巢搗爛,入雞蛋清和勻,敷臍上,綳帶固定,干則更換新葯,連續敷2-3次。適用於慢驚風。

(3)全蠍5個,娛蛤1條,僵蠶5條,蟬蛻7個,諸葯研成細末,填臍中,外蓋煮熟雞蛋1枚,用布袋束好,每日換葯1次,連敷3-5日。適用於急、慢驚風。

(4)活蟾蛛(即癩蛤蟆)破腹除去內臟,放臍上,蟾蛛發熱後,另換1隻。適用於慢驚風。

3.葯熨法

(1)麻黃120克,甘草60克,蟬蛻、白僵蠶、全蠍各21枚,陳膽星30克,白附子、防風、川烏、天麻、川芍、白芷、木香各15克,乾薑12克,牛黃、冰片、輕粉各6克,察香3克,硃砂、雄黃各24克,研為細末,前14味葯煎取濃汁,加蜂蜜收膏,加入後6味葯末,和捏成錠子,臨用時,以淡姜湯摩錠,溫熨小兒前胸、後背。適用於急驚風。

(2)生營蒲、生艾葉各等份,搗為粗末,再取生薑汁、蔥白汁、麻油、醋拌炒葯末,布包熱熨,臨證熱熨時,分別從頭頸、胸背及四肢由上往下反復推揉熨引3遍。適用於急驚風,喉中痰鳴,昏沉不醒,四肢抽搐者。

(3)黨參、黃蔑、白術、甘草、酒白芍、陳皮、半夏、天麻、川烏、全蠍、南星、丁香各6克,硃砂1克,姜3克,棗5枚,將諸葯炒熱,布包熨臍部。適用於慢驚風。

(4)黃土1000克,入酒醋各半,調和炒熱,布包熨腹部。適用於慢驚風。

4.葯浴法

蜂房30克,加水1000毫升煎煮,取葯液沐浴,或用燕窩泥亦可。適用於小兒驚風,發熱手搐者。

5.取嚏法

(1)開竅通關散(牙皂、雄黃、細辛、蟾賒、寮香、冰片等)吹在取嚏。適用急驚風神昏抽搐者。

(2)皂角、半夏各等份為末,吹在取嚏。適用於急驚風初起者。

6.擦牙法

(1)烏梅(生者)1個,擦牙。適用於急驚風牙關緊閉不能服葯者。

(2)母丁香1粒,人中白適量,將母丁香細嚼,人中白研細,以其母的中指血共調擦牙上,即蘇。適用於急驚風牙關緊閉,不能服葯者。

7.灌腸法

(1)安宮牛黃丸1粒,大黃蘇打片10片,以溫水100毫升溶解,注射器直接推入肛門,保留15分鍾,腸鳴腹瀉,燥屎排盡,熱退抽止。適用於急驚風。

Z)薄荷葉、寒水石各15克,青黛、白僵蠶、硃砂各3克,全蠍2枚,炒豬牙皂角、槐角各1.5克,共為細末,燈草湯和乳汁調,時時灌腸。適用於急驚風。

8.搽葯法

薄荷、防風各15克,麥冬9克,膽星6克,黃連3克,當歸6克,羚羊角3克,上葯水煎,以葯汁搽抹胸背。適用於急、慢驚風。

9.推擦法

(1)銀花20克,薄荷15克,上葯放入清水中浸潤,蒸餾收集餾液,葯渣加水適量,溫浸1小時,浸液沉澱並濃縮至適量,合並餾液加入乙醇15毫升,加蒸餾水至100毫升,重點推擦曲池、大椎、風池、風府及腋下。適用於急驚風高熱、神昏抽搐者。

(2)花椒15克,用熱水浸泡1小時,以拇指、食指蘸葯液,按以下順序推擦:①掐百會穴3次,手法宜輕,再在百會穴前後左右各1寸處各掐1次,最後掐前額眉上陽白至曲鬢一帶共7次。男掐左額(女掐右額)及眉心7次。②兩側肩井穴各掐7次。③八邪穴(包括合谷)掐7次,太淵穴掐7次。④沿脊柱兩側自上而下推7次。⑤雙委中及足跟各掐7次。推擦完畢後,再取生薑3克,花椒1克,蔥白1根,冬瓜皮6克,鹽1.5克,菜油30毫升,加水少許,熬煎待溫,用手指蘸葯液再按上述順序推擦1遍。適用於慢驚風。

(3)先取熊膽0.2克,化入5毫升水中,將葯液滴入患兒臍中2-3滴,再以手掌輕輕推擦,每次1分鍾,每小時1次,直至症狀消失。適用於慢驚風。

(4)天竺黃9克,青黛、輕粉各3克,黑丑15克,共為末,白蜜為丸,薄荷湯調,摩擦胸口。適用於急驚風。

(5)龍膽草、防風、青黛、鉤藤各9克,黃連1克,共為末,加入牛黃、冰片、香少許為丸,用金銀花湯調,摩擦胸口。適用於急、慢驚風。

8. 中醫裡面說的驚風發病時要怎麼急時治療

提問
網路知道
該問題下回答為網友貢獻,僅供參考。
中醫裡面說驚風
我來答
1條回答

獨自馳騁的風
LV.7 2019-02-13

驚風是小兒時期常見的一種急重病症,以臨床出現抽搐、昏迷為主要特徵。又稱「驚厥」,俗名「抽風」。任何季節均可發生,一般以1~5歲的小兒為多見,年齡越小,發病率越高。其症情往往比較凶險,變化迅速,威脅小兒生命。所以,古代醫家認為驚風是一種惡候。如《東醫寶鑒•小兒》說:「小兒疾之最危者,無越驚風之證」。《幼科釋謎•驚風》也說:「小兒之病,最重惟驚」。
驚風的症狀,臨床上可歸納為八候。所謂八候,即搐、搦、顫、掣、反、引、竄、視。八候的出現,表示驚風已在發作。但驚風發作時,不一定八候全部出現。由於驚風的發病有急有緩,證候表現有虛有實,有寒有熱,故臨證常將驚風分為急驚風和慢驚風。凡起病急暴,屬陽屬實者,統稱急驚風;凡病勢緩慢,屬陰屬虛者,統稱慢驚風。
病因病機
急驚風的病因多由外感時邪或暴受驚恐所致。新生兒肌膚薄弱,腠理不密,寒暖不能自調,極易感受外邪,由表入里,由衛轉氣,郁而化熱化火,火甚生痰,熱極生風。主要病機為熱、痰、驚、風互相影響,互為因果。病位主要在心肝二經。
慢驚風的病因多由喂養不當,或吐瀉之後,脾胃損傷,脾虛肝旺,肝風內動,而引起虛風。亦可由於急驚風邪戀不解,遷延不愈,正氣已虛,腎陰虧損,水不涵木,致虛風內動。病在肝經,與脾腎有關。

9. 小兒驚風能治好嗎

小兒驚風的意思,也就是說孩子出現了抽風的症狀。多是在學齡前的孩子版發病,年齡愈小,權發病率愈高,7歲以上則逐漸減少,有急、慢驚風之分。建議使用一些中葯來進行調理。也應該積極查明導致孩子驚風的原因,及早治癒病症。

10. 我女兒在5個多朋時突然抽畜,中醫說是小兒驚風,吃了兩個月的中葯,還沒徹底好,請問哪裡看的好,非常著急

一般有 脾虛原因引起的 建議 中成葯 參苓白術散(丸)和琥珀抱龍丸調理一段看 結合針灸

閱讀全文

與小兒驚風的中醫治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萬博動物醫院在線電話 瀏覽:380
臨淄愛佳寵物醫院 瀏覽:582
蘇泊爾養生壺怎麼樣打開 瀏覽:104
肝轉移的治療方法 瀏覽:845
養生壺如何做現磨咖啡 瀏覽:787
中醫治療失眠能根治嗎 瀏覽:391
望京附近看婦科好的醫院 瀏覽:773
治療葯物依賴的醫院 瀏覽:100
閔行區中醫院地址 瀏覽:543
治療頑固性失眠的葯物 瀏覽:489
石龍人民醫院體檢 瀏覽:507
盛京醫院婦科哪個醫生好 瀏覽:613
甘肅省人民醫院燒傷科 瀏覽:724
老年痴呆嚴重送康復醫院好嗎 瀏覽:185
治療糖尿病陽痿的中葯方 瀏覽:565
汕頭潮陽哪裡有寵物醫院 瀏覽:984
醫院婦科治療儀 瀏覽:758
興義博愛醫院婦科 瀏覽:749
湖北武漢兒童醫院電話 瀏覽:190
最好的傳染病醫院 瀏覽: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