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貴陽市第一人民醫院的張鈺醫生跟貴陽市第二人民醫院中醫科張鈺是一個人嗎
我覺得他們應該不是同一個人,因為他們每天都要上班的,不可能去兼職兩個醫院
❷ 李德輝字仲實……的翻譯
李德輝,字仲實,元朝通州潞縣人。生五歲,父且卒,官至安西行省左丞。
時世祖在潛籓,用劉秉忠薦,使侍裕宗講讀,乃與竇默等皆就辟。癸丑,憲宗封宗親,割京兆隸世祖潛籓,擇廷臣能理財賦者俾調軍食,立從宜府,以德輝與孛得乃為使。時汪世顯宿兵利州,扼四川衿喉,以規進取,數萬之師仰哺德輝。乃募民入粟綿竹,散錢幣,給鹽券為直,陸挽興元,水漕嘉陵,未期年而軍儲充羨,取蜀之本基於此矣。
中統元年,為燕京宣撫使。燕多劇賊,造偽鈔,結死黨殺人。德輝悉捕誅之,令行禁止。然事多不白中書,由是忤平章王文統意,去位。三年,文統以反誅,德輝遂起為山西宣慰使。權勢之家籍民為奴者,咸按而免之,復業近千人。
至元元年,罷宣慰司,授太原路總管。時潛籓故傅相無有出為二千石者,帝以太原難治,故以德輝為守。至郡,崇學校,表孝節,勸耕桑,立社倉,一權度,凡可以阜民者無不為之。嘉禾瑞麥,六齣其境。五年,征為右三部尚書。人有訟財而失其兄子者,德輝曰:「此叔殺之無疑。」遂竟其獄。權貴人為請者甚眾,德輝不應,罪狀既明,請者乃慚服。七年,帝以蝗旱為憂,命德輝錄囚山西、河東。行至懷仁,民有魏氏發得木偶,持告其妻挾左道為厭勝,謀不利於己。移數獄,詞皆具。德輝察其冤,知其有愛妾,疑妾所為,將構陷其妻也。召妾鞫之,不移時而服,遂杖其夫而論妾以死。
皇子安西王鎮關中,奏以德輝為輔,遂改安西王相。至則視瀕涇營牧故地,可得數千頃,起廬舍,疏溝澮,假牛、種、田具與貧民二千家,屯田其中,歲得粟麥芻藁萬計。十二年,詔以王相撫蜀。時重慶猶城守不下,朝廷各置行樞密院於東、西川,合兵萬人圍之。德輝至成都,兩府爭遣使咨受兵食方略,德輝戒之曰:「宋已亡矣,重慶以彈丸之地,不降何歸?政以公輩利其剽殺,民不得有子女,懼而不來耳。向日兵未嘗戰,中使奉璽書來赦,公輩既不能正言明告,嚴備止攻,以須其至,反購得軍吏杖之,偽為得罪,使懼而叛去,水陸之師雷鼓繼進,是堅其不下也。中使不諭詐計,竟以不奉明詔復命。如是者,非玩寇而何!況復軍政不一,相訾紛紛,朝夕敗矣,豈能成功哉!」德輝出,未至秦,瀘州叛,而重慶圍果潰,再退守瀘州。十四年,詔以德輝為西川行樞密院副使,仍兼王相。諸軍既發,德輝留成都給軍食。是年,復瀘州。十五年,再圍重慶,逾月拔之,紹慶、南平、夔、施、思、播諸山壁水柵皆下。而東川樞府,猶故將也,懲前與西川相觀望致敗,惡相屬,願獨軍圍合州。德輝乃出合俘系順慶獄者縱之,使歸語州將張珏,以天子威德遠著,宋室既亡,三宮皆北,我朝含弘,錄功忘過,能早自歸,必取將相,與夏、呂比。又為書,以禮義禍福反復譬解之,以為:「汝之為臣,不親於宋之子孫,合之為州,不大於宋之天下,彼子孫已舉天下而歸我,汝猶偃然負阻窮山,而曰吾忠於所事,不亦惑哉!且昔此州之人不自為謀者,以國有主,恥被不義之名,故爾得制其死命。主今亡矣,猶欲以是行之,則戲下盜遇君,竊君首以徼福一旦,不難也。」珏未及報,而德輝還王邸。既而合州遣李興、張
郃十二人詗事成都,皆獲之,釋不殺,復為書縱歸,使諭其將王立如諭珏者,而辭益剴切。立亦計夙與東府有深怨,懼誅,即使興等導帥干楊獬懷蠟書,間至成都降。德輝從兵才數百人,赴之。東府害其來,皆曰:「公昔為書招珏,誠亦極矣,竟無功而還。今立,珏牙校也,習狙詐不信,特以計致公來。使與吾爭垂成之功,延命晷刻耳,未必誠降。」德輝曰:「昔合以重慶存,故力可以同惡,今已孤絕,窮而來歸,亦其勢然。吾非攘人之功者,誠懼公等憤其後服,誣以嘗抗蹕先朝,利其剽奪,而快心於屠城也。吾為國活此民,豈計汝嫌怒為哉!」即單舸濟江,薄城下,呼立出降。安集其民,而罷置其吏,合人自立而下,家繪事之。川蜀平,復以王相還邸。
十七年,置行中書省,以德輝為安西行省左丞。是年,西南夷羅施鬼國既降復叛,詔雲南、湖廣、四川合兵三萬人討之。兵且壓境,德輝適被命在播,乃遣安圭馳驛止三道兵勿進,復遣張孝思諭鬼國趣降。其酋阿察熟德輝名,曰:「是活合州李公耶,其言明信可恃。」即身至播州,泣且告曰:「吾屬百萬人,微公來,死且不降,今得所歸,蔑有二矣。」德輝以其言上聞,乃改鬼國為順元路,以其酋為宣撫使。其後有以受鬼國馬千數譖德輝於朝者,帝曰:「是人朕所素知,雖一羊不妄受,寧有是耶!」
德輝卒年六十三,蠻夷聞訃,哭之哀如私親,為位而祭者動輒千百人。合州安撫使王立,衰絰率吏民拜哭,聲震山谷,為發百人護喪興元。播州安撫使何彥請率其民立廟祀之。
http://ke..com/link?url=oL3K7-JYlTLFrDzK
❸ 這個社會太虛偽
前幾天,上海交通大學網路故障,不能連外面。面對信息閉塞的無聊苦悶,學生們在內部網亂逛。大概是教導處那位昏了頭,下面這份東西共享卻沒設!呵呵,學生將它貼到交大飲水思源站上後,20分鍾後就被斑竹刪了,不過已經成為了當天十大之二,不過後來者看不到內容罷了:)
雖然這很普遍,雖然大家心知肚明,呵呵,但這份材料是如此清晰的將情況擺在我們面前:
機動指標使用討論材料
] 1 校領導接收
] 招生特殊情況匯總
] 考生姓名 生源 分數 學校加分因素 專業情況 委託人擬解決意見
] 曹炎焱 江蘇 生物醫學工程、金融、電氣、應用物理
] 胡光 安徽 環境工程、英語 發展研究中心徐諍處長推薦
] 韓超陽 上海 電子信息工程、計算機、自動化 閔行區委辦公室韓朝陽之弟保證專業
] 袁毅婷 上海 5 測控 保證專業
] 李豐園 上海 %
] 李巧 上海 外語 周永興,電力局紀委書記李永鳴之女
] 曾誠 上海 5 工商管理高鳳池,上海檢查院二院副檢查長曾勉之子 %
] 郭佳 上海 20 w** %
] 劉晨 錢永昌 %
] 王昕 浙江 王宗先
] 四川 徐僖之孫
] 朱文謙 湖北 電氣工程、船舶 國家計委
黃展鵬 湖北 全國政協,陳鼎常
] 章瓊 浙江 (文科) 基金辦
] 應 江蘇 學指委、武裝部
] 周慈 上海 5 程天縱妻妹
] 續琰 上海 5 新任上海副長嚴雋琪,浦東司法局長陳建之子
] 張軼穎 上海 5 局長 %
] 葉鳴 上海 5 中醫大party委書記張建中侄 %
] 孫? 上海 20 信息工程、應用物理六院幹部病孫宜平主任侄 %
] 宋鴻翔 上海 不進農學院 婦聯 保證專業
] 王聰 湖北 計算機 多位領導托
] 錢君 上海 人大領導托 %
] 張晶 上海 %
] 盛涵濤 上海 5 測控、工程力學 盛校長之侄
] 張由儀 上海 5 計算機(保證一志願)同濟大學力學系主任 保證專業
] 蔡夢 上海 陳雲青,大電氣托
] 王興華 上海 10 材料科學(保證一志願) 保證專業
] 唐青 杭州 大電氣副總裁托 已建議不要報考
] 李程貝 上海 瞿振元內侄 %
] 朱晏燕 上海 10 材料科學(保證一志願)蔣光照親戚之女保證專業
] 李樹青 上海 退學後重考 錄取
] 朱淼 上海 試點班 閔行區宣傳部 保證專業
] 劉文君 上海 蔣光照侄之親戚
] 楊士佳 上海 10 吳毅雄,磁懸浮項目負責人楊永興之子、向明中學校長擬投檔考慮
] 張馳寧 上海 外語教科文部主任張學全之女、南模中學校長 %
] 歐洲 上海 朱物華外孫崔功之外甥
] 蔣春曦 四川 生物技術 西南交大蔣校長之子
] 唐鶴 四川 電子科技大學唐小我之子
] 許培恆 上海 陸燕蓀
] 吳立婧 上海 吳敬儒侄女
] 吳則 、王大中,吳建平之子
] 聞毅 上海 5 上海人事局聞處長之女 投檔考慮
] 李寧 山西 人事司管培俊司長
] 周凱 總裝備部
] 耿成厚 雲南
] 卓越 上海 5 計算機(保證一志願)華東政法學院副書記莫負春 保證專業
] 汪遠 上海 40 藝術特長生薛沛健,上海教育電視台台長汪天雲之子
] 王瑋 上海 上海教育超總經理王星之子 %
] 許穎 上海 電子科學與技術、工商管理 保證專業
] 王陽 江蘇 10 王如竹堂妹
] 孔潔宏 上海 考試院院長胡啟迪
] 朱嘉炯 上海 考試院院長胡啟迪、太平洋口腔院長%
] 唐月 江蘇 考試院副院長劉昌坤親戚
] 李晶 上海 5 %
] 李濤 江蘇
] 秦? 戴海波
] 程鵬 學生司副處長
] 施永聞 上海 5 長寧教育局 %
] 陳裕 江蘇 清華大學副校長余壽之
] 桂園方 江西 團委副書記張仁良內弟
] 向瑩 上海 財政局行財處 %
] 2.中學校長推薦
] 編 考生姓名 生源 分數 學校加分因素 專業情況 委託人
] 1 孫賢傑 上海 復旦附中
] 2 張思成 上海 大同中學
] 3 吳若瑋 上海 南匯中學
] 4 蘇呈彥 上海 5 光明中學
] 5 張瑞瑞 上海 格致中學
] 6 周瑾 上海 二
] 7 張馳寧 上海 南模
] 8 馬雅謹 上海 吳淞中學
] 9 張珏良 上海 延安中學
] 10 黃墨寒 上海 10 位育中學
] 11 余美琳 上海 20 南模
] 12 曹晶 上海 建平中學
] 13 姚乾華 上海 5 嘉一中
] 14 許晶? 上海 閔行中學
] 年上海生源%以內討論材料
] 考生姓名 生源 分數 學校加分因素 委託人
] 唐本偉 上海 5
] 曾誠 上海 5 高鳳池,上海檢查院二院副檢查長曾勉之子
] 郭佳 上海 20 w**
] 張軼穎 上海 5 局長
] 葉鳴 上海 5 中醫大party委書記張建中侄
] 孫? 上海 20 六院幹部病孫宜平主任侄
] 錢君 上海 人大領導托
] 張晶 上海
] 李程貝 上海 瞿振元內侄
] 張馳寧 上海 教科文部主任張學全之女、南模中學校長
] 王瑋 上海 上海教育超總經理王星之子
] 朱嘉炯 上海 考試院院長胡啟迪、太平洋口腔院長
] 李晶 上海 5
] 施永聞 上海 5 長寧教育局
] 向瑩 上海 財政局行財處
] 楊士佳 上海 10 吳毅雄,磁懸浮項目負責人楊永興之子、向明中學校長
] 聞毅 上海 5 上海人事局聞處長之女
] 孔潔宏 上海 考試院院長胡啟迪
] 朱晏燕 上海 10 蔣光照親戚之女
] 4. 年上海生源機動指標討論材料
] 編 考生姓名 生源 分數 學校加分因素 委託人
] 1 李巧 上海 周永興,電力局紀委書記李永鳴之女
] 2 周 慈 上海 5 程天縱妻妹
] 3 續琰 上海 5 嚴雋琪,浦東司法局長陳建之子
] 4 盛涵濤 上海 5 盛校長之侄
] 5 蔡夢 上海 陳雲青,大電氣托
] 6 劉文君 上海 蔣光照侄之親戚
] 7 歐洲 上海 朱物華外孫崔功之外甥
] 8 許培恆 上海 陸燕蓀
] 9 汪遠 上海 40 薛沛健、於信匯,上海教育電視台台長汪天? 之子
] 5. 年外地生源機動指標討論材料
] 編 考生姓名 生源 分數 學校加分因素 委託人
] 1 王昕 浙江
] 2 章瓊 浙江 文科 基金辦
] 3 耿成厚 雲南
] 4 四川 徐僖之孫
] 5 蔣春曦 四川 西南交大蔣校長之子
] 6 唐鶴 四川 電子科技大學唐小我之子
] 7 李寧 山西 人事司管培俊司長
] 8 桂園方 江西 團委副書記張仁良內弟
] 9 蘇於果 江蘇 推薦
] 10 曹炎焱 江蘇
] 11 應 江蘇 學指委、武裝部
] 12 王陽 江蘇 10 王如竹堂妹
] 13 唐月 江蘇 考試院副院長劉昌坤親戚
] 14 李濤 江蘇
] 15 陳裕 江蘇 清華大學副校長余壽之
] 16 朱文謙 湖北 國家計委
] 17 黃展鵬 湖北 全國政協,陳鼎常
] 18 王聰 湖北 多位領導托
] 19 唐青 杭州 大電氣副總裁托
] 20 劉晨 錢永昌
] 21 吳則? 、王大中,吳建平之子
] 22 周凱 總裝備部
] 23 秦? 戴海波
] 24 程鵬 學生司副處長
] 25 胡光 安徽 發展研究中心徐諍處長
] 26 吳立婧 上海 吳敬儒侄女
] 27 黃 劍 江蘇 20 梁豐中學
] 28 龔子明 江西 江西師大附中
] 29 唐 月 江蘇 進才中學
] 30 帥承? 湖北 華中師大一附中
開始看見這個東西,覺得有點意思,很多都是言之鑿鑿的,但是裡面還有很多人是只提了一個名字,可能是(原稿)作者認為是眾所周知的人物,可惜我孤陋寡聞,好在網路發達,我們可以一點一點的考證一下,看看這份名單到底真實性如何。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
前面的一段裡面大部分都是有職務的,我看就最後驗證一下吧,但是最後那一段裡面基本上就是只提一個名字,讓我大感興趣,一個一個看來. 第一個阮雪榆(年1月--)壓力加工專家。生於廣東中山。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塑性成形工程系主任、教授。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似乎還不是什麼實權人物。第二個盛煥燁就不一樣了,盛煥燁男,生於年8 月,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上海交大自動控制系本科畢業,歷任上海交大計算機科學及工程系副教授,教授,副系主任,系主任現任上海交大昂立股份有限董事;副校長出面應該可以擺平了。有沒有更大的?我興趣更濃了。
來看這個「16 曹聖梁 5 交通運輸謝繩武」。乖乖,謝繩武,上海交通大學校長呀。算了,我直接來查交大的主要領導吧:
上海交通大學 校 長:謝繩武
副校長:盛煥燁 沈為平 葉取源 張聖坤 許曉鳴 張世民
C.P上海交通大學委員會 書 記:王宗光
副書記:陶愛珠 潘永華 陳 龍
常 委:王宗光 謝繩武 蔣秀明 陶愛珠 潘永華
陳 龍 盛煥燁 沈為平 王永華 田信燦
C.P上海交通大學紀律檢查委員會紀委書記:王永華
校長們除了「許曉鳴」,都寫了條子;書記們還算對得起party員,沒有全鍋端,但是頭帶的不好,書記和第一副書記都寫了條子,而且很惡劣的是,紀委書記王永華也寫條子。這怎麼去查呀?!
其他的人來頭大部分也是響當當的,尤其是什麼都不寫只寫名字的,更是如此。比如:
w**,我開始在交大裡面查,發現大人物叫這個名字的,於是到上海查,你猜是誰:上海公~安~局局長w**同志。
還有一個范祖德,也只寫名字,想來甚是厲害。到google上查,條目主要有香港《經濟一周》社長范祖德,上海高科法人代表范祖德。看來是後者呀,但似乎一個法人代?不至於在交大「眾所周知」了吧,再去交大查,有了:原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范祖德同志。
仔細查看裡面的名字,共和國的部長們也榜上有名,不過基本上是退休的人士,比如,—年任中華共和國交通部部長錢永昌,原國家機械部副部長陸燕蓀等。當前在位的最厲害的當屬新任上海副長嚴雋琪了,類似的大官是高校學生司司長瞿振元。裡面教育口的官員很多,不過原作者似乎沒有仔細查對名單,王宗先當為交大書記王宗光,余壽之當為清華副校長余壽文,想必是打字員用五筆錄入的。其它還有避「副」之諱的,比如,人事司管培俊司長應該是副司長管培俊,上海教育電視台台長汪天雲也只是副台長。等等。
仔細看名單,還有有不少東西可以挖挖的。
1 教育口的人最多。上至,下迄上海教委,區教委,甚至各大學,中學,校辦企業,校董(蔣光照),院士。裡面有一個頭銜讓我奇怪(可能是全國政協的面子大):陳鼎常(全國政協委員、湖北黃岡中學特級教師)。
2 實權單位。公共安全專家局,電力,(真是FT,一個住院病的主任都來了。),組織,人事局,外辦。其實教育口的也大部分是實權職能部門,比如招生,財務,人事等等。
3 企業。總裁們,想必錢能通神,當然現現是不行的,應該是以前打好的基礎了。
4 其他自認為很牛的人物。比如浙江電力局副局長趙義亮等。雖然你上海不歸我管,但是電力系統一家親,牛人在哪兒都應該很牛。
5 其他一些關聯的人物也很有意思,比如「上海檢查院二院副檢查長曾勉托高鳳池」一條,「上海檢查院二院副檢查長」想來也是來頭頗大,但為什麼還要托一個「高鳳池」呢??
此「高鳳池」何許人?一查,一個村長能這么厲害?再仔細一看,這個村長可不一般,上海綜合實力百強村,上海旗忠集團法人代表,這還不算,旗忠村位於上海閔行區,想必地頭也很厲害。所以這個雙保險應該問題不大。
教育已經.....
❹ 透明的塑料圓管長約28Cm,兩頭蓋有兩個蓋子,共中一個蓋子上有五個洞
❺ 張氏有什麼比較有名的歷史人物嗎列舉人名年代事例…多多益善
張飛,中國古代最著名的勇猛大將。東漢末年跟隨劉備起兵。曹操奪取荊州,劉備敗於長坂(今湖北當陽),張飛率騎出戰,曹軍不敢前進,當時與關羽同被稱為「萬人敵」。
張居正,明朝最傑出的改革家。明神宗時他出任宰相,針對當時軍政敗壞,財政破產的局面進行改革,大力整頓吏治,整頓賦稅,又任用名將戚繼光練兵,加強邊防,取得成效。
張芝,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今草書法大師。好書法,尤善章草書。其後,省略了章草的繁難之處,在運筆上使用了流利的出鋒,顯示出奮逸的力量,打破了章草的常規,創造了「今草」。
張騫,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出使西域的旅行家。其西漢時(公元前139年和前116年),曾兩次出使西域,從此打通了亞洲的交通線,開辟了中國和歐亞各國人民進行經濟、文化交往的通道「絲綢之路」。
張謇,最早創建博物館的人。清光緒年間的狀元。從事民族工商業,是中國近代最早的民族資本家之一。1905年,在江蘇省南通市創建了南通博物苑,開了中國人自辦博物館之先河。
張伯行,「天下第一清官」。清康熙進士,歷任福建巡撫、江蘇巡撫,官至禮部尚書。康熙皇帝稱其操守為「天下第一清官」。
張仲景,中國古代最傑出的中醫理論家。東漢末年的醫學家。年輕時鑽研和掌握了豐富的醫學知識,後來在長沙任地方官,因看到連年瘟疫奪去無數人的生命,心裡十分痛苦,便辭官行醫。在醫療中,既重視學習古人的知識和經驗,並且勇於創新。有醫學名著《傷寒雜病論》。由於他對中醫的貢獻,被後人尊稱為「醫聖」。
張之洞,最早推廣普通話的高層官員。清末洋務派的後起之秀,積極引進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創辦鋼廠、鐵路。1903年,為清廷學部重臣,主持制定了《學務綱要》,銘文規定學堂皆習官音,積極推廣官話(普通話)以統一全國語言,實為一種替中華文明鋪石墊路的明智之舉。
張元濟,張姓最著名的中國近現代出版家。生於1867年,卒於l959年,享年92歲。清光緒進士。曾任刑部主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章京。因參加維新運動,「戊戌變法」失敗被革職,後在上海致力於文化事業,主持商務印書館。解放後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當選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張志和,張姓最早成名的唐代詩人。16歲參加科舉考試,皇榜高中,被賜為明經及第。他向唐肅宗獻策,頗得賞識,被任命為翰林學士,唐肅宗賜名志和。
張衡,世界上第一架觀測地震儀器的製造者。東漢著名的天文學家、文學家。曾擔任掌管天文的官吏。精通天文歷算,不但注意理論研究,而且注重實踐。他製造的候風地動儀是世界上第一台觀測地震的儀器。他發明的地動儀比歐洲人發明的地震儀器早1700多年。其文學作品以《二京賦》最著名。
張學良,國民黨最著名的愛國將領、張姓最長壽名人。1936年12月12日,東北軍將領張學良和西北軍將領楊虎城等愛國志士,在中共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和全國人民抗日救亡運動的影響下,在西安毅然率部扣留了蔣介石及其軍政要員10多人,發動了「西安事變」。當天,張、楊通電全國,提出以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為主旨的八項主張。中共中央以民族利益為重,根據當時復雜的國內外形勢,及時制定了和平解決的方針並派周恩來、秦邦憲、葉劍英等前往西安參加調解談判。24日,蔣介石被迫同意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等條件。25日,張學良送蔣介石回南京。「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標志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初步完成。此後,張學良被蔣介石長期囚禁。2001年10月14日逝世,享年101歲。
張勛,最後一支「辮子軍」的北洋軍閥統帥。曾隨袁世凱鎮壓義和團,受到慈禧太後的寵信。清王朝被推翻以後,他為了表示對清王朝的忠心,令他的部隊禁剪辮子,稱為「辮子軍」,他被稱為「辮帥」。在袁世凱死後,他帶兵入京,逼走總統黎元洪,解散國會。1917年7月,擁立清帝溥儀復辟。年底被段祺瑞擊敗,復辟流產。
張國燾,中國共產黨黨史上最大的叛徒。1920年在北京參加中國共產黨的創建工作,在中共一大當選為中央局組織主任。在中共六大被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1931年任中共中央分局書記、軍事委員會主席,積極推行「左」傾路線。在紅軍長征途中,大搞分裂,另立偽中央。1938年叛變革命,投降國民黨。1948年逃到台灣,後定居加拿大,死於加拿大多倫多。
張瑞芬,中國第一位女飛行家。1927年,遠渡重洋到美國求學,研讀航空學。1932年,經過一年多的學習和訓練,飛行考試合格,領取了美國航空執照,被接納為航空協會會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名人
張雲逸(文昌籍),開國大將。
張宗遜,開國上將。
張愛萍(達縣籍),開國上將。任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長、國務院副總理。
開國中將:張震(平江籍)、張藩(瀏陽籍)、張才千(麻城籍)、張天雲(紅安籍)、張仁初(紅安籍)、張令彬(平江籍)、張達志、張池明、張賢約、張祖諒、張國華(永新籍)、張經武(炎陵籍)、張南生(連城籍)、張翼翔(瀏陽籍)、陶勇原名張道庸。
開國少將:張雄(瑞金籍)、張光華(寧都籍)、張英輝(興國籍)、張耀祠(於都籍)、張力雄(上杭籍)、張雲龍(永定籍)、張元培(永定籍)、張開荊(吉水籍)、張華(永豐籍)、張和(瀏陽籍)、張天恕(紅安籍)、張太生(吉安籍)、張日清(長汀籍)張文碧(吉水籍)、張水發(連城籍)、張書祥(平江籍)、張平凱(平江籍)、張正光(平江籍)、張漢丞(麻城籍)、張廷發(沙縣籍,任過解放軍空軍司令等職)、張闖初(平江籍)、張志勇(紅安籍)、張宜步(永定籍)、張顯揚(通江籍)、張濟民(泰和籍)、張培榮(麻城籍)、張銍秀(永新籍)、張強生(安福籍)、張新華(寧化籍)、張雍耿(寧化籍)、張竭誠(紅安籍)、張德貴(巴中籍)、張世蓋(巴中籍)等103人。以上1/3強出自客家聚居地。
《黃埔軍校三百名將》列有張純(湘鄉籍,國民黨中將)、張鎮(國民黨追贈上將)、張子清(紅四軍十一師師長)、張開荊(吉水籍,解放軍少將)、張友清(八路軍總司令部秘書長)、張世希(國民黨中將)、張赤男(長汀籍,紅四軍十一師政委)、張靈甫(國民黨中將)、張國燾(萍鄉籍,原紅軍總政委)、張宗遜(解放軍上將)、張金廷(國民黨中將)、張炎元(梅縣籍,國民黨中將)、張治中(原國民黨中將加上將銜,任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委員會副主席、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副主席)等17人。
張姓枝繁葉茂,名人輩出。戰國時有政治家、魏國人張儀,曾先後任泰相和魏相,其策略號稱「連橫」。西漢最著名的張姓人物除前已述的張良和張騫。還有諸侯王張耳,歷算家張蒼,御史大夫張湯,大司馬張安世,淮南相張釋之,京兆尹張敞,丞相張禹。東漢有兩個最傑出的張姓人物是前已述的張衡、張仲景。今河南南陽縣北25公里石橋鎮有張衡墓,南陽市東關溫涼河畔醫聖祠內有張仲景墓。東漢順帝時,張道陵在四川創立道派,為道教定型化之始,世稱「張天師」。至東漢靈帝時,張氏出現兩個著名的道教中心:一個是張角所創的太平道,184年起義,以頭纏黃巾為標志,稱「黃巾軍」,其弟張梁、張寶均為首領,斗爭持續了10多年;一個是以張修、張魯為首領的天師道,184年在四川舉行武裝起義,所建政權繼續約30年,成為東漢末年比較安定的地區。西晉有大臣、文學家張華,還有文學家張翰、張協、張載,法律學家張裴,荊州蠻、漢各族人民聯合起義領袖張昌。西晉永康二年(301年),涼州刺史張軌,聯合漢族和少數民族統治階級穩定當地秩序,創造了一個安定繁榮的社會環境;其子張茂,建立前涼國,傳4代7王63年。南北期,有南朝宋農民起義領袖張鳳,南朝梁畫家張僧繇,北魏教育家張偉,北齊天文學家張子信。隋未有山東農民起義首領張金稱。唐代,張姓更是才人濟濟,僅宰相即有17人,其中張說、張九齡同時又是詩人;還有以守睢陽、抗安祿山叛軍而聞名的張巡,文學家張鷟,書法家張旭,小說家張讀,畫家張萱、張璪,詩人張若虛、張繼、張籍、張祜、張為、張碧,傳為八仙之一的張果老;天文學家、世界上第一個測出子午線的張遂。 五代時南漢有農民起義首領張遇賢。北宋有川陝地區農民起義領袖張余,陝豫鄂農民起義首領張海,唯物主義哲學家張載,詞人張先,詩人張末,以畫《清明上河圖》著名的畫家張擇端,道教南派初祖張紫陽。南宋有大臣張浚,將領張憲、張俊、張貴、張順、張珏、張世傑,抗金農民軍首領張榮,詞人張元干、張孝祥、張炎,學者張拭,書法家張即之。金有醫學家張子和、張潔古。元代有大將張弘范,散曲家張養浩、張可久,詞人張埜,詩人張翥,畫家張渥、張守中,戲曲藝人、作家張國賓。明代有建文時受命密察燕事,靖難兵起被朱棣執,不屈而死的北平布政使張,明代還有畫家張路、張宏,戲曲作家張風翼,音樂家張野塘,醫學家張景岳,文學家張溥,閩、粵、贛邊區農民起義首領張璉,著名道士張三豐;明未有農民軍起義首領張獻忠,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權,即帝位,年號大順,歷時三年。明清之際有伊斯蘭教學者張中,文學家張岱,畫家張風,經學家張爾岐。清代有醫學家張石頑,水利家張玉書,學者張琦、張澍、張文虎,經學家張惠言、張穆,文學家張潮、張景祁,詩人張問陶、張維屏,書法家張照、張裕釗,戲曲作家張大復,川楚白蓮教起義首領張正謨;清末有捻軍首領張樂行、張宗禹,貴州苗族農民起義首領張秀眉,義和團首領張德成,著名外交官張蔭桓,北洋軍閥張作霖、張敬堯、張宗昌等。
近現代,張姓對社會的貢獻是多方面的,因之幾乎在各個領域都有出類拔萃的人物。在軍政界有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張太雷,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蘇聯大使張聞天,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兼國務院文教辦公室主任張際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張瀾,著名愛國將領張自忠等。在科學技術界有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張如心,近代地理學家張相文,學者張采田,近代史學家張星烺,植物學家張景。在醫葯學界有解剖學家、醫學教育家張鋆,葯理學家張昌紹,近代名醫張錫純、張山雷。在文化藝術界有出版家張元濟,現代作曲家張寒暉、張曙。英模人物有張思德、張福林、張學棟。
僑居海外的張姓華人以及台港澳張姓同胞也是人才濟濟。在美國,有費城中華文化社區中心理事長張天德,國際商業機器公司托瑪斯·奧森研究中心量子結構部經理、博士張立剛,航空與太空署宇宙航空高級總工程師張雲樵,1986年1月12日以哥倫比亞號太空船升空的宇航員張福林,華盛頓世界銀行總會計師張展成,林肯大學校長張道行,哈佛大學歷史學教授張光直,密蘇里大學歷史學教授張春樹,國家科學院院士、教授、被稱為「避孕葯之父」的遺傳生物學家張覺明,《環球瞭望》電視系列節目主持人、總編輯、哈佛大學國際事務中心女研究員張雯,1987年獲美國聯合藝術家協會年度繪畫比賽第一名的水彩畫女畫家張融。在英國,有劍橋大學漢文系教授張心滄。在法國,有巴黎保安運輸公司負責人張宗清,著名女畫家張玉良。在澳大利亞,有心外科專家、反貪污特別專員張任謙,國立大學人文科學院院士、教授張光裕。在菲律賓,有馬尼拉國際稻米研究所所長、教授、水稻專家張德慈,馬尼拉迪拉莎大學文學院中國研究計劃女學者張素玉。在印度尼西亞,有蘇門答臘資本家張度淵。在新加坡,有古幣協會委員張愛俊、張其深。在汶萊,張民為汶萊工農商業發展立下大功,被汶萊王封予拿督勛銜。在巴拿馬,有工商部次長張志誠。在台灣,有著名畫家張大千;長榮海運公司總經理張榮發及其子張國華、張國明、張國政,擁有財富約20億美元,在「世界華人超級富豪榜」排名第45位。此外,被列入「世界華人億萬富豪榜」的張姓人有16位,他們是:泰國的張錦程,馬來西亞的張曉卿、張德麟、張泗清,菲律賓的張偉廉,美國的張濟民,巴西的張勝凱,紐西蘭的張朝,英國的張祺威,台灣的張建安、張國安、張伯欣、張添根,香港、澳門的張祝珊、張人龍、張玉良。
贛南張姓名人還有出自章貢區的20世紀前半期贛南教育三泰斗之一張廣鴻;出自於都的贛南第一個縣紅色政權主席張文煥;出自上猶的上猶縣第一任革命委員會主席張書杜等。
張儀(?-前310),戰國時期魏國人,縱橫家,秦惠文王時任秦相,封武信君。他用合縱的策略游說各國服從秦國,瓦解了蘇秦倡導的連橫抗秦策略。後入魏為相。
張蒼(?-前152),西漢陽武(今河南原陽東南)人。幫助劉邦建立西漢政權有功,封為北平侯。文帝四年(前176)代替灌嬰擔任丞相十五年。
張禹(?-前5),西漢河內軹(今河南濟源)人。成帝河平四年(前25年)拜為丞相,封為昌侯。在位六年,以老病歸。
張邯(?-23),籍貫不詳。因為推行井田制,得到王莽的稱贊,地皇四年(24)拜為新朝宰相,任大司徒。
張湛 扶風平陵(今陝西咸陽西)人。西漢時官至二千石。王莽新朝歷任太守、都尉。東漢初歷任光祿大夫、太子太傅、太中大夫等。建武二十年(44)拜相,任大司徒。
張純(?-56),平兆杜陵(今陝西西安東南)人。東漢建武二十三年(47)拜相,在位十年。
張酺(?-104),東漢汝志細陽(今安徽阜陽北)人,東漢和帝永元五年(93)拜相,任太尉,十二年罷相,十六年再次拜相,任司徒。為政剛正不阿,抑制豪強。卒於相位。
張奮(?-102)。張純之子。東漢和帝永元六年(94)代劉方任司空,十三年任太常,以病免。卒於家。
張禹(?-113)。東漢襄國(今河北邢台)人,和帝永元六年(94)由大司農拜為宰相,為政節儉,重農墾水利。
張敏(?-112),東漢河澗饃(今河北雄縣東南)人。建初二年(77)舉孝廉,任司空六年。在位奉法守紀,用刑公正平允。以病重免相。
張皓(49-132),東漢犍為武陽(今四川彭山東)人。順帝永建元年(126)拜相,任司空,在位四年。
張歆,東漢河內人。桓帝建和三年(149)拜相。
張顥,東漢常山(今河北元氏)人。靈帝光和元年(178)拜相。
偶?/B>,東漢汝南細陽人,靈帝光和二年(178)拜相。
張溫(?-191),東漢南陽穰(今河南鄧縣)人。靈帝中平元年(184)拜相,獻帝初平二年(191)被董卓殺死。
張延(?-186),東漢河內人,漢桓帝相張歆之子。靈帝中平二年(185)拜相,後被宦官下獄至死。
張喜,東漢汝南細陽人,獻帝初平四年(193)拜相,在位四年。
張悌(?-286),三國東吳襄陽(今湖北襄樊)人。末帝天三年(279)以軍師兼任丞相,翌年,率三萬大軍抗擊晉軍,力戰而死。
張華(232-300)西晉范陽方城(今河北固安)人。武帝泰始七年(271)拜相,任中書令,力排眾議,制訂滅吳計劃。咸寧五年(279)免相,改任度支尚書。元康元年(291)再次拜相,任中書監加侍中光祿大夫,在位六年,「盡忠匡輔,海內晏然」,封為壯武郡公。
張行成(587-653),定州義豐(今河北安國)人。唐太宗貞觀十九年(646)拜相,以刑部侍郞兼太子少詹事掌典機務。高宗即位,以顧命大臣輔政,封北平縣公。歷任尚書右僕射同中書門下三品、太子少傅,監修國史。
張文,(605-678),唐貝州武城(今屬山東)人。乾封二年(667)任東西台舍人參知政事,拜為宰相。在位十二年,為政勤儉,辦案公正,執法平恕,受到高宗倚重。
張大安,唐魏州繁水(今河南南樂)人。儀鳳二年(667)拜相,同中書門下三品,受到章懷太子倚重。永隆元年(680)罷相,貶為普州刺史,終於橫州司馬任上。
張光輔(?-689)唐京兆(今陝西長安縣)人。武則天垂拱三年(687),以討平越王李貞之功拜相,永昌元年(689)改任訥言,遷內史令。同年,以不滿武則天專權,坐心懷兩端之罪被誅殺。
張錫,唐貝州武城(今屬山東)人,高宗宰相張文的侄子。武則天久視元年(700)任宰相。次年以泄露宮中機密流放循州。唐隆元年(710)韋後殺中宗立少帝,命為宰相,僅十餘天,韋後被殺,他亦被貶。
張柬之,唐襄州襄陽(今湖北襄樊)人。武則天長安四年(704),拜為宰相,次年發動政變,入宮殺張昌宗,張易之,迫武則天退位,擁立唐中宗復辟,以功升天宮尚書、中書令等職,仍居相位。
張仁願(?-714)華州下圭(今山西富平東)人,唐中宗景龍二年(708)拜為宰相 ,封韓國公。是整個唐代少有的文武雙全的宰相。
張嘉福(?-710),籍貫不詳。唐睿宗景雲元年(710)拜為宰相。同年被誅殺。
張說(667-730),洛陽(今屬河南)人。唐睿宗景雲二年(711),拜為宰相,監修國史。同年免相,改任尚書左丞。玄宗開元元年(713),第二次拜相,封為燕國公。不久免相,貶為相州刺史,唐玄宗開元九年第三次拜相,在位五年。開元十四年,為奸臣李林甫彈劾免相。
張嘉貞(666-729),蒲州猗氏(今山西臨猗南)人。開元八年(720)拜相。開元十一年免相,封河東候。子延賞、孫弘靖分任德宗、憲宗朝宰相,史稱「三相張家」。
張九齡(673-740)。唐韶州曲江(今廣東)人。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拜相。三年後受李林甫排擠,罷相。
張鎬(?-764?),唐博州(今山東平西)人。肅宗至德二年(757)拜相,主持平定安史之亂。
張鎰,蘇州人。唐德宗建中二年(781)拜相,次年罷相,謫鳳翔右節度使,後為叛將所殺。
張延賞(727-787)德宗貞元元年(785)拜相,旋罷。三年,再次拜相,同年卒於相位。
張弘靖(760-824),唐德宗宰相張延賞之子。肅宗元和九年(814)拜相,在位三年。
張浚(?-902),河間(今屬河北)人。唐僖宗光啟三年(887)拜相,在位五年。昭宗大順二年(891)免相,貶為武昌軍節度使。後被朱溫殺害。
張文蔚(?-908),河間(今屬河北)人,唐昭宗天復四年(904)初拜相。天佑四年(907),朱全忠滅唐,任後梁宰相。
張策(?-912),敦煌人。後梁開平二年(908)拜相,兼刑部侍郞。同年以病辭相。
張延朗(?-936),開封人。後梁清泰元年(934)拜相。後被石敬塘殺害。
張孝傑,遼永霸(今遼寧朝陽)人。咸雍八年(1072),封陳國公、北府宰相,賜國姓耶律氏。
張琳(?-1122),瀋州(今沈陽)人。遼乾同四年(1104)為南府宰相。
張齊賢(943-1014),北宋曹州人。淳化二年(991)拜相,四年罷。咸平元年(998)再拜相,三年罷相。
張知白(?-1028),北宋滄州清池(今河北滄州東南)人,仁宗天聖三年(1025),以工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拜相。三年後卒於相位。
張士遜(964-1049),北宋陰城(今湖北光化)人。天聖六年(1028)拜相,次年罷相;明道元年(1032),再次拜相,次年罷相,寶元元年(1038)三拜相,朝廷機務悉由裁奪。
張商英(1043-1121),北宋蜀州新津(今屬四川)人。大觀四年(1110)拜相,大革蔡京弊 政。
張邦昌(1081-1127),宋東光(今屬河北)人,靖康元年(1126)拜相。金兵入侵力主議和。次年金滅北宋立他為楚帝。南宋初被處死於潭洲。
張浚(1097-1164),宋漢州綿竹(今屬四川)人。紹興五年(1135)拜相,督師抗金。憂郁而死。
張浩(?-1163)。金代遼陽(今屬遼寧)人。本姓高,改姓張。大定二年(1102)拜相。
張璁(1475-1539),明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嘉靖八年,為內閣首輔。在位六年,從政剛明果敢,痛懲貪官。
張璧(?-1545)明石首(今屬湖北)人。嘉靖二十五年(1544)拜相,不久病逝。
張治(?-1550),明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嘉靖二十八年(1549)拜相,不久病逝。
張居正(1525-1582),明政治家。江陵(今屬湖北)人。隆慶元年(1567)入閣。穆宗死後他代為首輔,主持國政十年,大力改革弊政。
張四維(1526-1585),明蒲州(今山西永濟西)人。萬曆十年張居正逝世,遂代為內閣首輔,力反居正改革措施,次年,以父喪離職。
張位,明新建(今屬江西)人。隆慶十九年(1591)入閣,參預機務,為相果敢善斷。
張瑞圖(1576-1641),明晉江(今屬福建)人,天啟六年(1626)入閣,累升中極殿大學士、吏部尚書等職。崇禎元年(1628)被罷相。
張至發(?-1642)明淄川(今山東淄博)人。天啟十年(1631)代溫體仁為內閣首輔大學士。無大作為。次年,罷相歸家。
張四知,明費縣(今山東費縣)人。崇禎十二年(1639)入閣,參預機務,累加太子太保、吏部尚書,後降清。
張瑞,山東掖縣人。順治十年()拜相,任國史院大學士。次年卒於相位。
張玉書(1642-1711),清江南丹徒(今江蘇鎮江)人。康熙二十年(1681)累官刑、戶部尚書、文華殿大學士等職,頗得康熙信任
張英(1637-1708),清江南桐城(今屬安徽)人。康熙三十八年(1699)拜相,頗受康熙器重。四十年以疾辭職,七年後逝世。
張鵬翮(1649-1725),清四川遂寧人。雍正元年(1723)拜相,三年卒於相位。
張廷玉(1672-1755),清江南桐城(今屬安徽)人。雍正八年(1730),首任軍機大臣,備受雍正、乾隆帝倚重。
張之萬(1811-1897),清直隸南皮(今屬河北)人。光緒十年(1884)任軍機大臣,十五年加體仁閣大學士,轉東閣大學士。為相十年。
張之洞(1837-1909),清末洋務派首領。直隸南皮(今屬河北)人。歷任內閣學士、兩廣總督、軍機大臣等職。
--- ---
張 良:西漢謀臣。(?—前186),漢初大臣,城父(今安徽亳縣)人,劉邦的重要謀士。和蕭何、韓信等人輔佐劉邦創建了西漢王朝,封留侯。 劉邦稱他"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張 騫:西漢外交家,陝西城固人。兩次出使西域,建立起了我國與中亞各國的友好往來。
張 衡:東漢科學家、文學家,河南南陽人。他在天文上一改"蓋天說",提出"渾天說",繪制星象圖,發明"渾天儀"、"地震儀"等。
張道陵:江蘇豐縣人,東漢末年,在四川灌縣創立了"五斗米"(道)教,人稱張天師。
張仲景:東漢醫學家,河南鎮平人。勤求古訓,博採眾方,著《傷寒雜病論》,造福人民,為後人尊為醫聖。
張 飛:字冀德,燕人,三國時名將。為蜀國五虎上將,戰長坂名震於時。傳與劉備、關羽結義於桃園,世稱桃園三結義,被後世所傳誦。
張 遂:唐朝天文學家,河南南樂人。他是世界上第一個測出子午線的人。 張 旭:唐代大書法家,江蘇蘇州人。他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而後乃下筆,逸勢奇絕,連綿回繞,人稱"草聖"。
張擇端 北宋畫家,東武(今山東諸城)人。傳世作品有《清明上河圖》。
張景岳:明朝中醫理論家,浙江紹興人。他闡發了醫易相通的中醫理論,對中醫理論的發展,起了重大作用。
張居正:明末著名政治家。1525—1582)字叔大,號太岳,湖廣江陵(今屬湖北)人
張德成:清末,中國人民抗擊八國聯軍的義和團首領。
張秀眉:清末,貴州台拱人士,清末苗民抗清領袖。
張天師:道家重要人物。
張大千:著名畫家。
張自忠:著名愛國將領。(1890-1940)字藎忱,山東省臨清市唐元村人
張學良,中國偉大的愛國者,國民黨軍陸軍一級上將。西安事變的組織者。字漢卿,號毅庵,生於1901年農歷4月17日凌晨(清光緒二十七年四月十七日),奉天(今遼寧)海城人。
張瀾,愛國民主人士。(1872-1955),四川南充人。他是中國民主同盟的主要創始人和領導人,著名愛國人士和教育家。1949年9月,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1954年,先後擔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和全國政協副主席。
張愛玲,著名作家。(1920-1995)原名張瑛,上海人。著有《傳奇》《金鎖記》《傾城之戀》 等。中國近代四大才女之一。
中國道教創始宗師(張天師) 張道陵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武術宗師 張三豐
三國時期最著名的將領之 張飛 張遼 張頜 張任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詩人之 張說 張九齡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醫生之一 張仲景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學者之一 張仲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辯士之一 張儀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謀士之一 張良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美女之一 張麗華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丞相之一 張居正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陰謀家之一 張角
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 張衡
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外交官之一 張騫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書法家之一 張旭 (草聖)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軍閥之一 張作霖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將軍之一 張自忠
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大將之一 張雲逸
中國當代最著名的富翁之一 張朝陽
中國當代最著名的導演之一 張藝謀
❻ 張宗祥書畫院 屬於海寧哪個街道
倉基街56號
館名全稱:張宗祥紀念館(Zhang Zhongxiang Former Residence)隸屬關系:隸屬於海寧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張宗祥紀念館於1992年開始籌建,1993年正式對外開放。位於浙江省海寧市倉基街41號,佔地面積0.1512公頃,建築面積2600平方米,全故居呈長方形傳統四合院布局,其主體建築有:張宗祥故居(鐵如意館)、舉人第、愛愚草堂、新館展廳、文藝走廊、文藝沙龍、辦公樓等。建築結構,由於不同時期建造,故風格各異,帶有明顯的時代特徵。有晚清時期建造的平房傳統磚木結構,如舉人第;有民國時期建造的中西結合的青磚扁砌二層樓磚木結構,如張宗祥故居(鐵如意館);有帶有現代色彩的混凝土結構,如新館展廳、辦公樓等。張宗祥紀念館前身是張宗祥故居,1965年張宗祥先生逝世後,其子女遵照先人遺願,於1984年由張宗祥先生的長女張珏代表家屬把張宗祥先生的故居(556平方米)無償捐贈給海寧市人民政府。1989年海寧市人民政府把故居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3年在張宗祥故居建立張宗祥紀念館和張宗祥書畫院。張宗祥先生1882年4月3日出生於海寧硤石鎮,譜名思曾,號閬聲,晚號冷僧,自署鐵如意館主,是我國近代著名學者、書法家,曾先後擔任過浙江高等學堂教員、教育部視學、京師圖書館主任、浙江教育廳廳長、甌海道尹、文瀾閣《四庫全書》保管委員會主任等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浙江圖書館館長、浙江文史館館長、西泠印社社長、浙江省政協常委、民革浙江省委常委、中國美協浙江分會副主席等職,1965年8月16日下午3時15分在杭州逝世,享年84歲。張宗祥先生為近代書法開山人物之一,以行草見長。畢生又致力於古籍校勘,共抄校古籍近萬卷,主持、補抄文瀾閣《四庫全書》,使之與湖山並存,厥功甚偉。對我國民族文化事業竭盡心力,建樹不朽功績深為世人稱頌。他學識淵博、一生著述甚多,於文史、書法、繪畫、金石、考古、戲曲、醫學、水利等方面都有不同的造詣。張宗祥先生愛好收藏古玩文物,精於鑒別,人稱「識寶太師」,曾被聘為故宮博物館名譽委員。在杭州曾寫成《玉雜說》一書,後編入《鐵如意館碎錄》一書(共5卷),該書內有《說玉》、《說磁》等,張宗祥先生晚年,將生平收藏的古玩、磁器、字畫共400多件全部捐贈給國家,其中僅黃賓虹的畫就有33幅,由當時的省文管會負責接收,又將生平收藏的刻章,內有齊白石、方介堪、韓登安、經子淵(其中經子淵刻章最多)等名人刻章,共127枚,全部捐贈給國家,由西泠印社負責接收,張宗祥先生將這些珍貴文物字畫不傳後代而全部捐贈給國家又不計任何報酬或附加條件的做法,深受領導和人民群眾的尊敬,其無私大度的精神,深得後人敬仰。。。。。。
❼ 張緒龍祖上有什麼功勞
張飛,中國古代最著名的勇猛大將。東漢末年跟隨劉備起兵。曹操奪取荊州,劉備敗於長坂(今湖北當陽),張飛率騎出戰,曹軍不敢前進,當時與關羽同被稱為「萬人敵」。
張居正,明朝最傑出的改革家。明神宗時他出任宰相,針對當時軍政敗壞,財政破產的局面進行改革,大力整頓吏治,整頓賦稅,又任用名將戚繼光練兵,加強邊防,取得成效。
張芝,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今草書法大師。好書法,尤善章草書。其後,省略了章草的繁難之處,在運筆上使用了流利的出鋒,顯示出奮逸的力量,打破了章草的常規,創造了「今草」。
張騫,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出使西域的旅行家。其西漢時(公元前139年和前116年),曾兩次出使西域,從此打通了亞洲的交通線,開辟了中國和歐亞各國人民進行經濟、文化交往的通道「絲綢之路」。
張謇,最早創建博物館的人。清光緒年間的狀元。從事民族工商業,是中國近代最早的民族資本家之一。1905年,在江蘇省南通市創建了南通博物苑,開了中國人自辦博物館之先河。
張伯行,「天下第一清官」。清康熙進士,歷任福建巡撫、江蘇巡撫,官至禮部尚書。康熙皇帝稱其操守為「天下第一清官」。
張仲景,中國古代最傑出的中醫理論家。東漢末年的醫學家。年輕時鑽研和掌握了豐富的醫學知識,後來在長沙任地方官,因看到連年瘟疫奪去無數人的生命,心裡十分痛苦,便辭官行醫。在醫療中,既重視學習古人的知識和經驗,並且勇於創新。有醫學名著《傷寒雜病論》。由於他對中醫的貢獻,被後人尊稱為「醫聖」。
張之洞,最早推廣普通話的高層官員。清末洋務派的後起之秀,積極引進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創辦鋼廠、鐵路。1903年,為清廷學部重臣,主持制定了《學務綱要》,銘文規定學堂皆習官音,積極推廣官話(普通話)以統一全國語言,實為一種替中華文明鋪石墊路的明智之舉。
張元濟,張姓最著名的中國近現代出版家。生於1867年,卒於l959年,享年92歲。清光緒進士。曾任刑部主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章京。因參加維新運動,「戊戌變法」失敗被革職,後在上海致力於文化事業,主持商務印書館。解放後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當選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張志和,張姓最早成名的唐代詩人。16歲參加科舉考試,皇榜高中,被賜為明經及第。他向唐肅宗獻策,頗得賞識,被任命為翰林學士,唐肅宗賜名志和。
張衡,世界上第一架觀測地震儀器的製造者。東漢著名的天文學家、文學家。曾擔任掌管天文的官吏。精通天文歷算,不但注意理論研究,而且注重實踐。他製造的候風地動儀是世界上第一台觀測地震的儀器。他發明的地動儀比歐洲人發明的地震儀器早1700多年。其文學作品以《二京賦》最著名。
張學良,國民黨最著名的愛國將領、張姓最長壽名人。1936年12月12日,東北軍將領張學良和西北軍將領楊虎城等愛國志士,在中共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和全國人民抗日救亡運動的影響下,在西安毅然率部扣留了蔣介石及其軍政要員10多人,發動了「西安事變」。當天,張、楊通電全國,提出以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為主旨的八項主張。中共中央以民族利益為重,根據當時復雜的國內外形勢,及時制定了和平解決的方針並派周恩來、秦邦憲、葉劍英等前往西安參加調解談判。24日,蔣介石被迫同意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等條件。25日,張學良送蔣介石回南京。「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標志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初步完成。此後,張學良被蔣介石長期囚禁。2001年10月14日逝世,享年101歲。
張勛,最後一支「辮子軍」的北洋軍閥統帥。曾隨袁世凱鎮壓義和團,受到慈禧太後的寵信。清王朝被推翻以後,他為了表示對清王朝的忠心,令他的部隊禁剪辮子,稱為「辮子軍」,他被稱為「辮帥」。在袁世凱死後,他帶兵入京,逼走總統黎元洪,解散國會。1917年7月,擁立清帝溥儀復辟。年底被段祺瑞擊敗,復辟流產。
張國燾,中國共產黨黨史上最大的叛徒。1920年在北京參加中國共產黨的創建工作,在中共一大當選為中央局組織主任。在中共六大被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1931年任中共中央分局書記、軍事委員會主席,積極推行「左」傾路線。在紅軍長征途中,大搞分裂,另立偽中央。1938年叛變革命,投降國民黨。1948年逃到台灣,後定居加拿大,死於加拿大多倫多。
張瑞芬,中國第一位女飛行家。1927年,遠渡重洋到美國求學,研讀航空學。1932年,經過一年多的學習和訓練,飛行考試合格,領取了美國航空執照,被接納為航空協會會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名人
張雲逸(文昌籍),開國大將。
張宗遜,開國上將。
張愛萍(達縣籍),開國上將。任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長、國務院副總理。
開國中將:張震(平江籍)、張藩(瀏陽籍)、張才千(麻城籍)、張天雲(紅安籍)、張仁初(紅安籍)、張令彬(平江籍)、張達志、張池明、張賢約、張祖諒、張國華(永新籍)、張經武(炎陵籍)、張南生(連城籍)、張翼翔(瀏陽籍)、陶勇原名張道庸。
開國少將:張雄(瑞金籍)、張光華(寧都籍)、張英輝(興國籍)、張耀祠(於都籍)、張力雄(上杭籍)、張雲龍(永定籍)、張元培(永定籍)、張開荊(吉水籍)、張華(永豐籍)、張和(瀏陽籍)、張天恕(紅安籍)、張太生(吉安籍)、張日清(長汀籍)張文碧(吉水籍)、張水發(連城籍)、張書祥(平江籍)、張平凱(平江籍)、張正光(平江籍)、張漢丞(麻城籍)、張廷發(沙縣籍,任過解放軍空軍司令等職)、張闖初(平江籍)、張志勇(紅安籍)、張宜步(永定籍)、張顯揚(通江籍)、張濟民(泰和籍)、張培榮(麻城籍)、張銍秀(永新籍)、張強生(安福籍)、張新華(寧化籍)、張雍耿(寧化籍)、張竭誠(紅安籍)、張德貴(巴中籍)、張世蓋(巴中籍)等103人。以上1/3強出自客家聚居地。
《黃埔軍校三百名將》列有張純(湘鄉籍,國民黨中將)、張鎮(國民黨追贈上將)、張子清(紅四軍十一師師長)、張開荊(吉水籍,解放軍少將)、張友清(八路軍總司令部秘書長)、張世希(國民黨中將)、張赤男(長汀籍,紅四軍十一師政委)、張靈甫(國民黨中將)、張國燾(萍鄉籍,原紅軍總政委)、張宗遜(解放軍上將)、張金廷(國民黨中將)、張炎元(梅縣籍,國民黨中將)、張治中(原國民黨中將加上將銜,任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委員會副主席、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副主席)等17人。
張姓枝繁葉茂,名人輩出。戰國時有政治家、魏國人張儀,曾先後任泰相和魏相,其策略號稱「連橫」。西漢最著名的張姓人物除前已述的張良和張騫。還有諸侯王張耳,歷算家張蒼,御史大夫張湯,大司馬張安世,淮南相張釋之,京兆尹張敞,丞相張禹。東漢有兩個最傑出的張姓人物是前已述的張衡、張仲景。今河南南陽縣北25公里石橋鎮有張衡墓,南陽市東關溫涼河畔醫聖祠內有張仲景墓。東漢順帝時,張道陵在四川創立道派,為道教定型化之始,世稱「張天師」。至東漢靈帝時,張氏出現兩個著名的道教中心:一個是張角所創的太平道,184年起義,以頭纏黃巾為標志,稱「黃巾軍」,其弟張梁、張寶均為首領,斗爭持續了10多年;一個是以張修、張魯為首領的天師道,184年在四川舉行武裝起義,所建政權繼續約30年,成為東漢末年比較安定的地區。西晉有大臣、文學家張華,還有文學家張翰、張協、張載,法律學家張裴,荊州蠻、漢各族人民聯合起義領袖張昌。西晉永康二年(301年),涼州刺史張軌,聯合漢族和少數民族統治階級穩定當地秩序,創造了一個安定繁榮的社會環境;其子張茂,建立前涼國,傳4代7王63年。南北期,有南朝宋農民起義領袖張鳳,南朝梁畫家張僧繇,北魏教育家張偉,北齊天文學家張子信。隋未有山東農民起義首領張金稱。唐代,張姓更是才人濟濟,僅宰相即有17人,其中張說、張九齡同時又是詩人;還有以守睢陽、抗安祿山叛軍而聞名的張巡,文學家張鷟,書法家張旭,小說家張讀,畫家張萱、張璪,詩人張若虛、張繼、張籍、張祜、張為、張碧,傳為八仙之一的張果老;天文學家、世界上第一個測出子午線的張遂。 五代時南漢有農民起義首領張遇賢。北宋有川陝地區農民起義領袖張余,陝豫鄂農民起義首領張海,唯物主義哲學家張載,詞人張先,詩人張末,以畫《清明上河圖》著名的畫家張擇端,道教南派初祖張紫陽。南宋有大臣張浚,將領張憲、張俊、張貴、張順、張珏、張世傑,抗金農民軍首領張榮,詞人張元干、張孝祥、張炎,學者張拭,書法家張即之。金有醫學家張子和、張潔古。元代有大將張弘范,散曲家張養浩、張可久,詞人張埜,詩人張翥,畫家張渥、張守中,戲曲藝人、作家張國賓。明代有建文時受命密察燕事,靖難兵起被朱棣執,不屈而死的北平布政使張,明代還有畫家張路、張宏,戲曲作家張風翼,音樂家張野塘,醫學家張景岳,文學家張溥,閩、粵、贛邊區農民起義首領張璉,著名道士張三豐;明未有農民軍起義首領張獻忠,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權,即帝位,年號大順,歷時三年。明清之際有伊斯蘭教學者張中,文學家張岱,畫家張風,經學家張爾岐。清代有醫學家張石頑,水利家張玉書,學者張琦、張澍、張文虎,經學家張惠言、張穆,文學家張潮、張景祁,詩人張問陶、張維屏,書法家張照、張裕釗,戲曲作家張大復,川楚白蓮教起義首領張正謨;清末有捻軍首領張樂行、張宗禹,貴州苗族農民起義首領張秀眉,義和團首領張德成,著名外交官張蔭桓,北洋軍閥張作霖、張敬堯、張宗昌等。
近現代,張姓對社會的貢獻是多方面的,因之幾乎在各個領域都有出類拔萃的人物。在軍政界有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張太雷,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蘇聯大使張聞天,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兼國務院文教辦公室主任張際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張瀾,著名愛國將領張自忠等。在科學技術界有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張如心,近代地理學家張相文,學者張采田,近代史學家張星烺,植物學家張景。在醫葯學界有解剖學家、醫學教育家張鋆,葯理學家張昌紹,近代名醫張錫純、張山雷。在文化藝術界有出版家張元濟,現代作曲家張寒暉、張曙。英模人物有張思德、張福林、張學棟。
僑居海外的張姓華人以及台港澳張姓同胞也是人才濟濟。在美國,有費城中華文化社區中心理事長張天德,國際商業機器公司托瑪斯·奧森研究中心量子結構部經理、博士張立剛,航空與太空署宇宙航空高級總工程師張雲樵,1986年1月12日以哥倫比亞號太空船升空的宇航員張福林,華盛頓世界銀行總會計師張展成,林肯大學校長張道行,哈佛大學歷史學教授張光直,密蘇里大學歷史學教授張春樹,國家科學院院士、教授、被稱為「避孕葯之父」的遺傳生物學家張覺明,《環球瞭望》電視系列節目主持人、總編輯、哈佛大學國際事務中心女研究員張雯,1987年獲美國聯合藝術家協會年度繪畫比賽第一名的水彩畫女畫家張融。在英國,有劍橋大學漢文系教授張心滄。在法國,有巴黎保安運輸公司負責人張宗清,著名女畫家張玉良。在澳大利亞,有心外科專家、反貪污特別專員張任謙,國立大學人文科學院院士、教授張光裕。在菲律賓,有馬尼拉國際稻米研究所所長、教授、水稻專家張德慈,馬尼拉迪拉莎大學文學院中國研究計劃女學者張素玉。在印度尼西亞,有蘇門答臘資本家張度淵。在新加坡,有古幣協會委員張愛俊、張其深。在汶萊,張民為汶萊工農商業發展立下大功,被汶萊王封予拿督勛銜。在巴拿馬,有工商部次長張志誠。在台灣,有著名畫家張大千;長榮海運公司總經理張榮發及其子張國華、張國明、張國政,擁有財富約20億美元,在「世界華人超級富豪榜」排名第45位。此外,被列入「世界華人億萬富豪榜」的張姓人有16位,他們是:泰國的張錦程,馬來西亞的張曉卿、張德麟、張泗清,菲律賓的張偉廉,美國的張濟民,巴西的張勝凱,紐西蘭的張朝,英國的張祺威,台灣的張建安、張國安、張伯欣、張添根,香港、澳門的張祝珊、張人龍、張玉良。
贛南張姓名人還有出自章貢區的20世紀前半期贛南教育三泰斗之一張廣鴻;出自於都的贛南第一個縣紅色政權主席張文煥;出自上猶的上猶縣第一任革命委員會主席張書杜等。
❽ 雲南省文山州在古代有那些書院
學院 - 封建社會後期的一個重要的教育機構。
①,中央統治者設立的機構,收集,整理和整理書籍。
②,民間建立個人的閱讀學術的地方。從宋代開始,學院正式成立,作為一個教育系統。
=============================
唐末到在五代時期,戰亂頻仍,政府學校的下降,許多學者逃到山裡,然後模仿的說教成立學院的佛教寺廟,形成了獨特的教育機構在中國的封建社會。學院的集合,是實施和較高的教育教學和研究機構的三種組合。在唐代,完整性,廢除清,宋萌芽學院系統,前後超過了一千多年的歷史,中國封建社會的發展,教育和文化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北宋,主要是教大學越來越多。南宋,隨著科學的發展,學院逐漸成為學校活動的地方。宋代著名的四大書院:江西廬山白鹿洞書院,嶽麓書院在長沙,湖南,河南,河南商丘應天府書院,登封嵩陽書院。學院主要是自籌資金修建校舍。教學採取自學,常見的形式的研討會和教師的自我導向。其特點是知識和美德的人,而不是為了獲得名聲應試教育,培養。
明代書院發展到1200多,但其中有一些是政府的民辦高校。一些民辦高校的免費講座,批評的弊病,成為思想輿論和政治活動。最有名的江蘇省無錫市東林書院。明朝中央集權類的4倍,摧毀了禁止家庭,但是,學院擁有一支強大的生命力,屢毀在殘酷的政治壓迫寧死不屈沒有絕對學院的學生和教師。東林書院的對聯寫道:讀風的聲音,雨,耳朵;全球家事國事事事關心。 「
清朝學院2000多名,但楊增強達到了極點,大部份的大學和學術界是沒有什麼不同。光緒27年(1901年),的詔令變化各省學院大學校府,直隸廳學院成為了中學,縣學院一所小型學校。在這一點上,學院退出了歷史舞台。
學院古赫溪站
豐王彥軍
著名的四大書院:古天書院,嵩陽書院嶽麓書院和白鹿洞書院。
後周嶽麓書院始於五代學校的僧侶。使開寶九年(976 )正式成立後,清代先後更換了學校,學校,並於1926年正式定名為湖南大學,是沒有休息歷經千年的音樂。朱熹,王陽明許多著名的傳道授業期間在教育系統的變化,出現了譚,梁期梁啟超,大量的知名教師陳真,曾國藩,左,胡男子的影響,中國的歷史在這所學校,青年論毛澤東幾個倍居住在嶽麓科學院一半的封齋,從事革命活動,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通過了千年大學。
今天,千年的大學教育體制發生了變化,作為文物保存下來的第一門大學原位,兩個演講廳,借出一半科學,教學素食,百泉軒,御書樓響水縣學校教堂,文廟,古建築相互連接,集體,作為一個整體,展現中國古代書院雄奇壯麗的場面。愛晚亭,自卑亭,風玉館,吹亭,赫熙露台景觀建築和文化景觀,呈現在表演學院深厚的文化底蘊,追求的文人風格。這些古建築,何夕,台灣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地方。
赫西站的建設在形式上來講,屬於在湖南當地的舞台。的平面呈「凸狀,石座,高開放。前單檐歇山式後三個單拱形硬山的約束力,玻璃脊檐卷棚灰色的瓦頂,空花相當遠的地方特色。 「我退出的戲曲故事的對聯和雕塑周圍一丈余,最搶眼的內壁,走筆,如龍」祝福「,」生命「的支柱和牆壁上的字。
「傳奇」。早在唐代,考試後舉行的鄉,州和縣行政晚餐提高他們的兒子的人。「詩經·小雅·鹿鳴」夜宴「唱,跳魁星舞,所謂的「鹿鳴宴。如果你參加了鹿鳴宴的候選人再次經過60多年的樂趣與新的科舉的晚宴的宴會,它的重量去鹿鳴宴清嘉慶年間(1807年)。羅碼重赴鹿鳴宴天,格外熱鬧嶽麓書院,名門望族,達官顯貴門下的優秀學生表示祝賀尹詩富昌古老的報表今天,盡顯自己的才華。我們所有的人都玩在興頭上??,他是一個鶴發童顏的踏板草履道來湊趣。人群中看到了無名路,有輕薄的玩笑,問他寫幾句話。這里看到的不容忍的經驗豐富的地面,想說得太多了,拉:「斯文土地,又怎能內容,你想來就來,想去。」在這個時候,但不是氣道觀,說打一個大掃帚,從黃泥延伸,目的在牆上,白色的牆壁,他XI平台,「刷」兩聲,沒等他們反應,並寫了一章於「壽」字,然後就走了。愣是說什麼。作為一個龍字,健筆,力透骨的肌肉,不平凡的人通過仙跡。從那時起,羅店鎮受託人在他們周圍的仙蹤,但我不知道去向,為了彌補過失,為對稱性,羅店鎮在對面牆上的補親自寫了一個「福」字,但這個祝福的筆力大的劣勢長壽。
赫溪表建立了密切的關系,與休閑的第一起。清代,課外活動的學生誰是最重要的和經常進行戲劇,娛樂的各種活動,展示了各種文化的和諧與輝煌。
由此看來,古老的高等學府,閱讀的學習生活,可能不完全研究很難。
❾ 張珏的重慶五路被圍
公元1275年(德祐元年),元軍在向臨安進逼的同時,為防四川宋軍出援,忽必烈下令東西川行樞密院統領大軍主動進攻四川。時任宋朝四川制置副使的張珏以釣魚城和重慶為根據地,拚死抗元。 轉年,即公元1276年,張珏審時度勢,派出一支奇軍忽襲了元朝東川行院的治所青居城(今四川南充),並乘元軍回救之機,派猛將張萬率水軍由水上入重慶增援。同年夏,趁元朝東、西兩川行院矛盾重重、互相觀望逗留之機,張珏又派出軍隊收復了瀘州,殺掉降元的原宋將梅應春以及元將熊耳,並俘虜了不少元將家屬。在此情形下,元軍不得不從重慶撤圍。年底,張珏命手下將領王立守衛釣魚城,他本人入重慶指揮,並迅速收復了涪(今四川涪陵)。
張珏悉力指揮宋軍守城。1278年(祥興元年)正月,張珏派一部宋軍出擊,被元軍殺個干凈。不花本人抵至城下,指揮諸將攻城。元軍漢將汪良臣大造雲梯、鵝車等攻城器械,親自沖鋒登城。張珏立於城牆,指揮守軍激戰。混戰之中,汪良臣身中四箭,元軍未能佔得任何便宜。轉日,張珏又率軍出城,與元軍猛將也速答兒在扶桑壩(今重慶以東)激戰,不料汪良臣等人帶兵從後夾擊,宋軍不支,大潰,張珏率殘兵復入重慶城死守。
當夜,宋軍都統趙安向元軍獻城投降。張珏聞訊悲憤,率余兵巷戰,同時派人索取鴆酒想自殺,不得而已。苦戰一夜,張珏只得率幾個親隨和家屬乘船順流想奔往涪州方向。船開不久,張珏突然為自己不能死於重慶而後悔,用手中大斧猛砍艙底想舉家自沉,被船工奪去斧頭扔入江中。張珏又想跳江自殺,為家人所挽持,不得死。半路,張珏所乘船為不花手下的元軍水師邀擊,張珏被俘。
攻陷重慶後,元軍一鼓作氣,齊集大軍進攻當年蒙哥汗被打死的釣魚城。宋將王立自1276年底起開始守城,奮戰兩年多,最終不支,在得到忽必烈同意不屠城的允諾下,王立於1279年四月終於出降。大名鼎鼎的釣魚城,終於落入元軍手中。從此,川蜀廣大地區皆落入元朝版圖。 張珏被元軍押至安西(今西安)趙老庵,他的一名老友前來探望,對他說:「您為宋室盡一世,以報國家。今日行至此處,縱然能不死,活下去有什麼意義呢?」張珏聞言頷首。待老友走後,趁元兵看守不備,張珏解下弓弦,自縊而死,最終殉國而不降元。
❿ 遵義張珏遺產一案什麼時間開庭
據有關人士透露,擬訂於2019年11月28日中午2點鍾在法院民事2庭開庭審理此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