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劉胄人的人物生平
冥冥中註定的事
說起劉胄人對藝術的喜愛,他說是「冥冥中註定的」。劉胄人在汕頭出生,1961年5歲時隨全家從廣州到粵東北的平遠縣。他的父親劉寒時任平遠縣委宣傳部部長,母親陳岱容在平遠縣人民醫院當醫生。「文革」時,他的父親在縣里第一個被打倒,作為「黑幫、反革命分子」的家屬,母親也被排斥到長田公社衛生院反省,自身都難保了。「但他們都很寵愛我,我爸爸總覺得自己的兒子『好叻』(聰明),自學也學得不賴呀。那時一盒高級水彩顏料,7塊錢,好貴的,我想要,我媽媽二話不說,就買了。」劉胄人深情地回憶著。
對劉胄人酷愛藝術的最初啟蒙正是那些有趣的連環畫。「我先後收藏有500多本連環畫,每一本我都認認真真去感受——不是文字,而主要是畫面吸引了我,經常會臨摹其中的精彩畫面,漸漸地,在學校內外就小有名氣了。」在劉胄人看來,藝術在那時就成了他的精神寄託。
因為能寫會畫,「文革」的時候,逢學校學工、學農乾重活,劉胄人都會被分配去布置宣傳欄。1972年,他高中畢業,在縣木材廠當林業工人,面對周邊環境,他拿起畫筆畫機台,畫工人,畫森林……半年多後,他被調到縣電影公司跑大機隊放映搞宣傳。電影放映員在當時是個很體面的工作,可以走遍全縣每個公社,接觸到更多不同的人。這樣一來,他的生活積累更豐富了。
劉胄人第一次見報的美術作品創作於1972年,當時是《毛澤東選集》剛發行至平遠縣,不大的山城人山人海,鑼鼓喧天。他趕到現場急急畫了張速寫後,回去再加工。作品選送梅州地區美展後,登在了當時的《梅州日報》美術增版上。「這是我第一次見報的美術作品,我當時捧著它,看了一個多星期呢!」劉胄人講敘時彷彿回到了過去。 「我是個天馬行空者」
常被人問起師從哪一位老師?劉胄人總是笑著回答:「我的老師是印刷品和各種展覽。」在他看來,藝術是講靈性的,自學是一個快樂的過程。劉胄人回憶說,上世紀60年代,父親所任職的平遠縣委宣傳部訂了不少報刊,因有父親幫他開眼界,這就使他有機會見識到不少精彩的美術、攝影作品和中外文學書籍。
在當時,美術是反映政治和工農兵的樣板畫。可對劉胄人來說,這是重要的藝術歷練過程。在平遠縣的圖書館里,有一大段時間,他都追看上海《文匯報》美術專版。這些反映社會和工農兵的作品,雖然政治性大於藝術性,但是畫面表現出來的關注身邊人的內容還是感動了他。「每次閱讀和欣賞這些報紙,全身毛孔都會盡情張開,只因心裡想去迎接和擁抱它。」
上世紀70年代初,劉胄人作為一個文學青年和美術愛好者,因為與一群志趣相合的朋友交流,使得他領略到了這個世界的精彩。從當時的混沌狀態進入了豁然開朗的境界。
當時,梅州地區第二汽車配件廠設址平遠縣郊兩口塘,來了不少青年工人。因同樣愛好文學藝術之故,劉胄人與廠里的工人廖紅球(現為廣東省作協黨組書記、作家)、陳小奇(歌曲《濤聲依舊》作者)交上了朋友。這些「文學青年」自然一有時間就粘在一塊了。每次交流都讓他們感到彼此精神愉悅、受益匪淺。
對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前後繪畫藝術的了解,劉胄人說是在處於偷偷摸摸的狀態下「開啟」的:當地有一位美術愛好者謝繼菘,有天他們在一起閑坐「聊藝術」,已是深夜卻無倦意。謝繼菘一時興起,悄悄將藏在床底下的珍藏品拿出,在劉胄人面前亮了相:米勒的《晚鍾》、莫奈的《日出·印象》、蒙克的《吶喊》……這些突如其來的視覺享受直讓劉胄人興奮了一晚,他滿腦子都是那些抹不去的美妙畫面。這些對藝術感染後的強烈沖擊,也對他日後的藝術之路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此後,雖然人生的際遇發生著改變,但是劉胄人對於藝術的痴迷和追求卻從未停止過。1979年,他隨著父母調回廣州,在廣東省美術印刷廠做美術製版員。那時候,他覺得自己比任何人都幸福。那是因為工廠的正對面就是廣州文化公園——當時廣州舉辦各種展覽最經典的地方!太多的書畫藝術品都在文化公園展出。他的工資基本上都用來買畫筆、美術書,獎金基本上都花在看展覽上了。幾乎在廣州舉辦的所有展覽,劉胄人都沒有落下。
劉胄人的藝術自學是「天馬行空」的,他不習慣定格在某派某師的馬鞍上前行。任何高手都能成為他的老師,而他的作品卻不局限於某個人的師承。他練書法,學古人王羲之、王鐸的韻律,倪元璐、傅山的章法與筆勢。以後又練了多家法帖,把各家作了適合自己的糅合。 將藝術繼續「雜」下去
有評論家語:「劉胄人是位馳騁於新聞與藝術界的通才與『劍客』。此『劍客』擅舞『六脈神劍』。一是書法;二為繪畫;三是攝影;四為文學評論;五是新聞寫作;六為散文詩。」
20多年前,在《廣東電視周報》頭版,劉胄人曾用筆名「魯也」以專欄畫家的面目出現,經營了長達5年多的《中外視波》欄目。每期都以中外電視界拍攝動態為題材刊出速寫專欄畫,這種形式在當時的全國廣播電視報界堪稱「一絕」。他這位學中文的人,其速寫後來還上了美術高校的教材。
在他的辦公室里,有一幅對開大小的剛獲獎的鋼筆畫作品,描繪的是廣州市天河區珠村從事乞巧藝術的農婦們的生活場景。他的鋼筆畫表現力度到位,技巧嫻熟,獲得了業界藝術家們的褒贊。
如今,他時常碰到一些以前的老讀者,還會提起以往那個讓人留下記憶的專欄來。大家才恍然大悟:看這名字和畫法,當時以為「魯也」是老頭子,現 在才知是位並不老的才俊。
劉胄人反對「藝術符號學」,他不喜歡被貼上標簽,希望能全方位立體地去表達自我的藝術。在他看來,終極的藝術境界應是被人們認可的自由宣洩。
劉胄人認為,傳統絕對是有高度的,廣義的傳統應該是可以超越某種界限來獲取依據的。如果一些傳統的東西因有其局限性而對創新有所束縛,那就應在吸取傳統的養分上,大膽突破時空的界限去發展它,而不是畏縮不前。一旦這種觀念確立,他就覺得為書為畫,既可大膽又顯輕鬆了。
《新周刊》曾做過一期「痛打創新狗」的話題。在藝術創新的問題上,劉胄人是反對「偽創新」的,他有著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如今的創作與古人的環境不同,傳統的中國畫到了現代似乎有種尷尬狀態。無法做出古人的韻味來。畫家應感知當代,不牽強不做作,發自於內心去創作才是。如果以今人的心態去感知古韻,牽強為古韻而「古韻」是難於重復古人的筆法和意境的。當代人於創作,藝術元素已經很多了。要懷感知古韻之心,但不必刻意過分追求,因為你根本做不到。那所謂做到了的,只是偽古韻。
有些藝術摯友勸他,藝術之事不可太雜,否則出名沒個代表性的說法。對此,劉胄人總是這樣回答:「其實我終究是個媒體人。媒體人雜一些,懂多一些,表現多一些,多方面出擊,這不正是活得精彩的一面嗎?實際上就是要『雜』,我還得繼續『雜』下去。」 愛,成為畫筆下的感動
藝術是一種混合變出來的東西。她能讓人對世界充滿熱情,並擁有積極向上的心態去生活。作為《新周刊》雜志的總編輯,劉胄人深諳其中道理。因此他也總是能用新銳的視角去感知和表現藝術。或許,這新銳的視角,不純粹是看到了某種風景,而應該說是從風景之下去了解其間的人文內核及人性中最朴實的東西。
一幅名為《阿克蘇的陽光》的作品,是劉胄人采風新疆後創作的的畫作。作品描畫了一對賣哈密瓜的維吾爾族夫妻。他們都是簡單而淳樸的人,但卻享受著簡單與快樂,小小的滿足也會讓他們覺得生活充滿著陽光。故而劉胄人有此一說:「有愛,生活才會成為畫筆下的感動。」
今 年52歲的劉胄人,畫了40多年的畫。「我沒有停止過畫筆,因為唯有它,才有精神力量的寄託。當人生遭遇不順時,只要把自己置身於藝術創作中,就能一身輕鬆了,藝術是可以安撫心靈的。跟定她,會得到你想要的夢。」劉胄人說得很肯定。
當得知記者也是客家人時,劉胄人笑著講起了親切的鄉語。他那濃重的客家情結,同時也是他藝術創作的激情所在。「我老爸是個很典型的客家人,他最常說的一句話是:『客家人都是一家人。』這樣的情結也直接影響著我。」父親去世後,劉胄人承父之秉性熱心助人,不少代表客家人的藝術活動也都少不了他。去 年,他曾作為中國廣東客家民系著名書畫家赴台灣參展,他還為家鄉大埔策劃出版了大型名片《美麗大埔——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攝影畫冊。而在記者采訪他的第二天,劉胄人又出發了。作為領隊,他帶著10位粵港著名書畫家「清風拂梅州」,到梅州創作、采風,為梅州建市二十周年獻禮。
客家情結在其靈魂深處的支撐,是劉胄人藝術創作的原動力。他的很多作品都是表現客家民俗風情的。對鄉間花草、土地天空的感受,是他與生俱來的熱愛。
一幅名為《八月的鄉村》的作品,則是他早期的油畫作品。某日黃昏彩霞滿天,靜謐的曠原村婦走在鄉間。他觀此景從有感覺而至激動,回到住所,一個小時工夫就將作品畫了出來。作品完成後,直讓他獲得一種藝術感知過後的滿足!
從事媒體工作近30年,劉胄人有機會去了世界上很多地方。即使走過千山萬水,但家鄉山水之美一直是沁入其心靈深處的東西。劉胄人記得,去 年初,南美洲阿根廷火地島之行,當看到遍地的野花開得爛漫時,他頃刻覺得找到了兒時家鄉的感覺,那些封存在內心裡的美妙,就在瞬間自然地迸發出來。劉胄人在山地野花間流連了三個多小時,用心將鏡頭定格了這些美好的記憶。
采訪結束前,記者問劉胄人對於將來藝術創作的設想時,他笑言自己有個奢想:干到退休,有自己一堆子的書畫集、文論集,那就是他人生覺得最爽的事情了。
言談中,記者感覺到劉胄人就是這樣一位頗有藝術才華的性情中人。
友人談胄人
胄人那進取、多彩的文筆總能著意刻畫人間真善美的形態,其藝術格調是昂揚與曼妙的結合體。於是,藝術「多面手」的布局在人們面前擺開了陣勢:感性、激昂、節奏、色彩與律動等,都無不體現了他作為性情中人的個性存在。
看胄人君「掃字」,始覺詫異,繼而亢奮,規規整整的方塊字,原來竟可以如積木般分崩離析,搖搖欲墜,而最後九九歸一,構造出疊岩壘石般的別樣風景來。
❷ 叉車手續不全安監局要罰款多少
叉車手續不全責令停止使用有關特種設備或者停產停業整頓,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規定:
第八十六條 違反本法規定,特種設備生產、經營、使用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止使用有關特種設備或者停產停業整頓,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
(一)未配備具有相應資格的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檢測人員和作業人員的;
(二)使用未取得相應資格的人員從事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檢測和作業的;
(三)未對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檢測人員和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訓的。
(2)平遠縣人民醫院擴展閱讀:
無證操作叉車致工友意外身亡
近日,廣東省平遠縣人民法院依法審理一宗重大責任事故案,被告人張某洲、葉某雄犯重大責任事故罪,均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並由兩人所在公司平遠縣某某再生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某再生能源公司)賠付被害人家屬76.5萬元。
2018年4月,被告人張某洲受被告人葉某雄的雇請,到平遠縣某再生能源公司務工。同年6月,該公司開始正式生產生物顆粒燃料,張某洲負責控制、操作生產顆粒燃料的機器。
6月19日晚7時許,葉某雄安排張某洲與工人楊某香、閆某林從事生產、打包顆粒成品工作,由楊某香負責給粉碎機上料,張某洲負責控制操作顆粒機,閆某林負責打包。
葉某雄在明知張某洲未取得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的情況下,還在車間內教授張某洲如何操作叉車配合閆某林使用大塑料袋進行打包成品。20日凌晨1時多,閆某林與楊某香自行調換工作崗位,由楊某香到料倉口配合張某洲進行大塑料袋打包成品工作。
凌晨3時多,張某洲操作一部未依法依規檢驗且未辦理使用登記手續的紅色杭州牌CPCXX叉車作業時,因車速過快,沒有留意到楊某香所處的具體位置,將叉車的左貨叉前端叉到楊某香的右側腹部,造成楊某香嚴重受傷。
事故發生後,葉某強與閆某林等人將楊某香送到梅州市人民醫院救治,楊某香經搶救無效於當日7時死亡。7時48分,葉某雄打電話報警稱楊某香在送夜宵時被叉車撞倒經搶救無效後死亡。
經鑒定,死者楊某香符合鈍性物體撞擊擠壓導致膈肌挫裂、肝臟破裂引發血氣胸、失血性休剋死亡。
梅州市質量和技術監督局對「6·20」某再生能源公司叉車事故調查認定:該事故是一起特種設備一般事故,屬生產安全責任事故;叉車駕駛員張某洲對該事故負直接責任;某再生能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葉某雄應對該事故負主要責任。
案發後,某再生能源公司賠付死者家屬各種費用共計76.5萬元,死者家屬對被告人張某洲、葉某雄表示諒解。
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張某洲、葉某雄在生產、作業中違反安全管理規定,因而發生重大事故,造成一人死亡,其行為已構成重大責任事故罪,應依法懲處。
案發後,事發公司能積極賠償被害人家屬各項經濟損失,被害人家屬對二被告人表示諒解,對二被告人依法可酌情從輕處罰。
辯護人提出被告人葉某雄具有自首情節依法可從輕處罰的辯護意見,經查,被告人葉某雄在報警時謊稱被害人是在送夜宵時被叉車撞倒,未如實陳述,不符合自首的相關規定,故其行為不應認定為自首。法院遂作出前述判決。
❸ 平遠縣人民醫院有沒有腦梗塞康復中心
這套一般都是沒有這種專門的地方,應該是去一些大型的醫院里邊就這些東西。
❹ 在住院期間東西被小偷偷了,也再監控上看到了人怎麼找
報警處理唄,讓警察給你找
❺ 平遠縣人民醫院的產品與服務
該院各學復科專業齊全,醫制療技術、設備適應當地群眾需求。骨科是該院重點專科,曾成功地進行斷臂、斷指再植手術,現能成功地開展「股骨頭置換術」、「股方肌骨瓣植骨術」、「先天性髖臼形成術」等,在梅州市同級綜合醫院中具有領先地位,在閩、粵、贛邊區享有盛譽。
擁有全身CT、B型超聲波、腦電地形圖機、24小時全息動態心電圖機、多功能心電監護儀、纖維胃鏡、纖維結腸鏡,纖維鏡電視系統、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手術顯微鏡、電腦骨科創傷治療儀、腰椎自動牽引床、射頻五官治療儀、激光治療儀、血療儀、多功能麻醉機、高頻電刀、尿液分析儀等先進醫療設備。
該院是平遠縣醫療衛生科研基地,1992年以來,該院國家級雜志發表論文34篇;省級雜志發表論文23篇;獲市級科技進步獎6項。是梅州市、興寧市衛生學校醫療衛生實習基地。
該院健全內部信息化管理,逐步實現網路化的計算機管理,病案、葯品、財務、收費、和醫療費用「一日清」查詢等系統正在運行,住院、門診網路等在建設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