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古人曾說「作詩不過情景二端」,你怎樣從景和情的角度看待李華的《春行即興》
這首詩寫抄了作者"春行"時的所見所聞:有草有水,有樹有山,有花有鳥,可謂一句一景,且每個畫面均有特色。但詩又不是純粹寫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詩中"花自落"、"鳥空啼"之景者顯出了山中的寧靜,從中更透出一絲傷春、凄涼之情。
❷ 山寺靜無塵,花妍景似春.
山中的寺廟寂靜的彷佛連塵土都沒有,繁花盛開的景色好像春天一樣.妍是美麗的意思,在這里是說花的美麗景色,即繁花盛開.
❸ 春行即興 本詩描繪了怎樣的景象
這是一首景物小.作者春天經由宜陽時,因對眼前景物有所感觸,即興抒發了國破山河在、花落鳥空啼的愁緒.這首詩寫的是靜景,然而靜景偏於動處寫:水流、花落、鳥啼,無一不是變動的景象.李華因在安祿山陷長安時受偽職,被貶為杭州司戶參軍.而此詩正寫於安史之亂平息後不久.當時宜陽位置很重要,唐代最大的行宮之一──連昌宮就坐落在這里.境內女幾山是著名的風景區,山上古木流泉,鳥語花香,景色妍麗,是一座天然的大花園.它年年都吸引著皇室、貴族、墨客、遊人前來觀賞.然而,在安史之亂中,這里卻遭到嚴重破壞,景象荒涼.詩人在安史之亂後經過此地,心情可想而知.「宜陽城下草萋萋」,作者站立城頭觀賞景緻,只見大片土地荒蕪,處處長滿了茂盛的野草.接著,一筆便把人們的視野帶到了連昌宮和女幾山一帶.「澗水東流復向西.」太平時期,登上那武後、玄宗曾走過的「玉真路」,不僅可以觀看「鳴流走響韻,含笑樹頭花」的美景,而且也會看到農民利用澗水灌溉的萬頃良田,但此時,這里清泠泠的山泉卻再沒人汲引灌溉,而是任其「東流復向西」了.昔日,這里的香竹、古柳、怪柏、蒼松,無處不吸引著眾多的遊客;而今,且莫說那些,就是紅顏吐芳的春花,也早已無人欣賞了.「芳樹無人花自落」,這里強調「無人」二字,便道出了詩人對時代的感慨,說明經過安史之亂,再也無人來此觀賞,只能任其自開自落了.「春山一路鳥空啼」,春山一路,不僅使人想像到山花爛熳,鳥語宛轉的佳境,但著以「空啼」二字,卻成了以樂寫哀,以鬧襯寂,充分顯示了山路的荒寞;這里不僅再也見不到那麼多的遊人墨客,而且連耕農、樵夫、村姑都不見了.「自落」、「空啼」相照應,寫出了詩人面對大好山河的多少寂寞之感.李漁《窺詞管見》有雲:「詞雖不出情景二字,然二字亦分主客,情為主,景是客.說景即是說情,非借物遣懷,即將人喻物.有全篇不露秋毫情意,而實句句是情、字字關情者.」詩和詞在表現手法上是一致的.這首詩雖然還不能說就做到了「全篇不露秋毫情意」,但句句寫景,句句含情,卻是比較突出的.尤其值得提出的是,詩中雖然寫的是綠草、芳樹、山泉、鳥語,都是一些宜人之景,但是這些景色都是為襯托詩人凄涼的心境服務的,它充分顯示了詩人對時代的深沉嘆惋.
❹ 春行即興 李華 本詩描繪了怎樣的景象 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地方更何況吉粉花
❺ 山寺靜無塵,花妍景似春是什麼意思
山中的寺廟寂靜而又沒有塵土,繁花盛開的景色卻好像春天一樣
❻ 帶有(黎、妍)的詩句
陸渾山火雖富妍,惜渠不遇昌黎仙。
風骨聳峭無妍姿,頗黎琢盌盛珠璣。
黎山分火種畲田。還看芳春景物妍。
(上面是帶有 黎、妍的詩句,參考下!)
❼ 山寺靜無塵,花妍景似春怎麼解釋
從字面上看容易理解:青山深處之寺院清靜無塵,處處花開嬌艷無比美景如春。看上去,這是寫景的,贊美大自然中的美景。但也可能是表現自己的心情的,抒發自己嚮往怡然清凈、親近大自然,遠離塵囂的願景。
❽ 請從景和情的角度賞析這首<<春行即興》
分析意境類
提問方式:這首詩(詞)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
解題分析:這是一種最常見的題型。所謂意境,是指寄託了詩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綜合起來構建的讓人產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個方面,答題時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題範式:描圖景(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點氛圍(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析情感(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示例: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2005年全國卷的第12題)
春行即景(李華)
宜陽城下草萋萋,澗水東流復向西。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
問:古人在談到詩歌創作時曾說:「作詩不過情、景二端。」請從「情」和「景」的角度來賞析這首詩。
明確:這首詩寫了作者「春行」時的所見所聞:有草有水,有樹有山,有花有鳥,可謂一句一景,且每個畫面均有特色(描圖景)。但又不是純粹寫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詩中有「花自落」、「鳥空啼」之景都顯出了山中的寧靜。(點氛圍),從中更透露出一絲傷春、凄涼之情(析情感)。
這是一首景物小詩。作者春天經由宜陽時,因對眼前景物有所感觸,即興抒發了國破山河在、花落鳥空啼的愁緒。這首詩寫的是靜景,然而靜景偏於動處寫:水流、花落、鳥啼,無一不是變動的景象。
李華因在安祿山陷長安時受偽職,被貶為杭州司戶參軍。而此詩正寫於安史之亂平息後不久。當時宜陽位置很重要,唐代最大的行宮之一──連昌宮就坐落在這里。境內女幾山是著名的風景區,山上古木流泉,鳥語花香,景色妍麗,是一座天然的大花園。它年年都吸引著皇室、貴族、墨客、遊人前來觀賞。然而,在安史之亂中,這里卻遭到嚴重破壞,景象荒涼。詩人在安史之亂後經過此地,心情可想而知。
「宜陽城下草萋萋」,作者站立城頭觀賞景緻,只見大片土地荒蕪,處處長滿了茂盛的野草。接著,一筆便把人們的視野帶到了連昌宮和女幾山一帶。
「澗水東流復向西。」太平時期,登上那武後、玄宗曾走過的「玉真路」,不僅可以觀看「鳴流走響韻,含笑樹頭花」的美景,而且也會看到農民利用澗水灌溉的萬頃良田,但此時,這里清泠泠的山泉卻再沒人汲引灌溉,而是任其「東流復向西」了。昔日,這里的香竹、古柳、怪柏、蒼松,無處不吸引著眾多的遊客;而今,且莫說那些,就是紅顏吐芳的春花,也早已無人欣賞了。
「芳樹無人花自落」,這里強調「無人」二字,便道出了詩人對時代的感慨,說明經過安史之亂,再也無人來此觀賞,只能任其自開自落了。
「春山一路鳥空啼」,春山一路,不僅使人想像到山花爛漫,鳥語宛轉的佳境,但著以「空啼」二字,卻成了以樂寫哀,以鬧襯寂,充分顯示了山路的荒寞;這里不僅再也見不到那麼多的遊人墨客,而且連耕農、樵夫、村姑都不見了。「自落」、「空啼」相照應,寫出了詩人面對大好山河的多少寂寞之感。
李漁《窺詞管見》有雲:「詞雖不出情景二字,然二字亦分主客,情為主,景是客。說景即是說情,非借物遣懷,即將人喻物。有全篇不露秋毫情意,而實句句是情、字字關情者。」詩和詞在表現手法上是一致的。這首詩雖然還不能說就做到了「全篇不露秋毫情意」,但句句寫景,句句含情,卻是比較突出的。尤其值得提出的是,詩中雖然寫的是綠草、芳樹、山泉、鳥語,都是一些宜人之景,但是這些景色都是為襯托詩人凄涼的心境服務的,它充分顯示了詩人對時代的深沉嘆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