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個人開什麼店好求推薦。
一個人開店推薦:禮品代理店、粗糧早餐、乾洗店、水果店、清潔等。店面不需要太大,一個人精力也能顧得過來。
1.禮品代理店
為元旦、元宵節、中秋節、春節、端午節等這些節日做禮品代理,或者是生日啦,紅白喜事,以及各種公司舉辦的活動禮品代理。送禮是人們生活的一種習慣,也是現在工作中的一部分,可以增加感情,也可以作為一種營銷策略吸引客戶等。禮品代理點正是適合一個人開的實體店,不用過多的人力。
4.水果店
可以在學校或者是商圈的十字路口,大型的百貨賣場等地開一家小型的水果店,每天保證上新新鮮的水果,在這些人流量比較大的地方不乏會有很多的客源,同時依靠賣場,商圈人們總是會在購物過後買些水果回家。小型的水果店,是適合一個人開的實體店的首選。
5.清潔
據信息產業部的統計,我國每年潛在著3000億元的專業清洗需求,是世界上最大的專業清潔市場。一個人可以開一個小型的清洗店,承接類似於空調清洗、抽油煙機清洗、衛生打掃、辦公室清潔等業務,成本小,一個人能轉過來。
(1)養生館彩繪擴展閱讀
開店的注意事項有:
1.市場調查:包括商圈調查、競爭店鋪調查等。
2.經營計劃:店鋪地點確定,測算營業額及規模,投資預算等。
3.內部裝修:包括店鋪內部裝修、貨架定製、所有設備與經營用具、招牌製作等。
4.商品及服務內容:商品及服務構成、政策、商品訂購、重點商品及服務確定。
5.商品采購:理清進貨渠道,並具體實施。
6.陳列方式:確定陳列方式及數量。
2. 想創業,請問加盟什麼店好一些
加盟什麼店好一些,這個取決於您自己。即便是有一些項目,當前在網上宣傳得很火,被公認是有市場前景的,但也未必適合您去做。
選擇之前要好好審視一下自己,喜歡干什麼,適合干什麼,擅長干什麼,自己手上有哪些寶貴的資源,同時也結合一下時下的趨勢。
比如,手上有學校資源的朋友,想尋找一個校園創業項目的朋友,互聯網+校園洗衣就是很好的選擇。
首先,當今校園洗衣的市場需求很大,手洗、自助洗衣機等校園里的傳統洗衣模式,已漸漸無法滿足各方的需求了。對學生來說,平時面臨沒時間洗衣、不會洗衣、排隊洗衣、衣物混洗不衛生、衣物晾曬不幹等諸多問題,他們需要一種服務更全面的洗衣模式,幫助解決校園洗衣中存在的問題,以節省更多時間精力,感受更加美好的校園生活。
對家長來說,現有的洗衣模式存在不衛生、不安全、耗時耗力、影響孩子學習等問題,他們也希望有一種更便捷、更高效的校園洗衣模式,能夠幫孩子解決問題,讓他們更加放心。
對學校來說,校園洗衣問題也會衍生出費水費電、校園環境不整潔等諸多問題,如果一種智能化、網路化的洗衣模式出現,既能幫助他們解決問題,也能幫助學校提升「智慧校園」的形象。
此外,對於傳統校園洗衣模式的運營商來說,自助洗衣機使用率低、洗衣營收少、代洗人工成本高、洗衣效率和質量有限,這些都是如今難以解決的痛點。他們同樣期待一種全新的校園洗衣模式,結合智能化產品與技術進行轉型,最終增加盈利收入。
除了解決各方需求外,如今在校學生(特指中學生和大學生)的思想觀念、消費觀念,相比過去發生了很大變化。其中一部分學生或因為「懶」,或因為重視有效時間的利用,他們寧願多花一些錢,享受更便捷更優質的代洗服務,節省時間用於更重要的事情上。部分大學生的洗衣需求也更加多元化,除了「干凈」「衛生」外,還有烘乾、殺菌、特殊衣物特殊處理、手工刷鞋、乾洗等需求。
再者,如今校園洗衣的市場容量也很大。以中學校園為例,根據國家統計局和教育部發布的2017年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整個中學市場人數為8295萬人。
綜上所述,校園智能洗衣向智能化、網路化方向升級,是新時代的大趨勢,市場前景一片大好。
3. 求2006世界盃32隻球隊足球寶貝彩繪圖片
最補腎的復是黑米
黑米營養豐富,制含有蛋白質、脂肪、B族維生素、鈣、磷、鐵、鋅等物質,營養價值高於普通稻米。它能明顯提高人體血色素和血紅蛋白的含量,有利於心血管系統的保健,有利於兒童骨骼和大腦的發育,並可促進產婦、病後體虛者的康復,所以它是一種理想的營養保健食品。
谷萬里指出,黑米具有滋陰補腎、益氣強身、健脾開胃、補肝明目、養精固澀之功效,是抗衰美容、防病強身的滋補佳品。經常食用黑米,對慢性病人、康復期病人及幼兒有較好的滋補作用。由於黑米不易煮爛,應先浸泡一夜再煮。因此腎虛應多食黑米飯。消化功能較弱的幼兒和老弱病人不宜於食用。
綠色秋然大米 真的用的都是農家肥綠色安全健康真的無農葯 無化肥的有東北機米哦抓住一個人的心淘BAO輸入@lmy12479還還有做飯教程和教您養生食療白送。還等什麼。看一看也不吃虧哦! 不看肯定會後悔 讓方正大米的米飯更加美味
4. 徐州漢兵馬俑館作文五百字
就兩句嗎?大概多少字?如果只兩句寫出徐州的文化特色還真是太大難度!
提到徐州首先想到的就是兩個人
劉邦和彭祖
一個是漢朝皇帝,一個是廚師的祖師爺
所以徐州最出名的文化就是漢文化和飲食文化
一點一點寫出來肯定要遺漏和不精確
我給你從網上復制一下相關兩個文化的一些介紹,你了解下然後總結出來介紹給他們。
漢文化:
「明清文化看北京,隋唐文化看西安,兩漢文化看徐州」。這是中國目前流行的一種文化旅遊者的共識。可見徐州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徐州,因為她是一座古老的城市,早於1987年已被國務院批准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她是中國古代九州之一,已有四千多年的文明歷史。自唐堯封篯鏗,在徐州建立了大彭國以來,篯鏗就被稱為彭祖,建都於彭城。這里就成為中國東方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一直延續八百年之久。夏商時期,大彭國很強盛,曾成為五霸之一。至商武丁43年,大彭國被滅,但之後仍以彭祖相稱。春秋戰國時期,曾經為徐國國都、楚國國都和西楚的國都。因彭祖是烹調業和氣功的祖師爺,所以彭城在歷史上影響很大,曾被孔子推崇備至,也被道家奉為先驅的奠基人之一(道家思想是漢初形成的文化的核心思想),亦被西漢目錄學鼻祖劉向稱為碩仙。彭祖的飲食養生之道,對以後漢文化的形成和發展也起著重要的作用。
彭城還是西漢、東漢、三國時曹魏和西晉等三朝封國的國都,長達500多年之久。在歷史上,徐州籍人士就出了11位開國皇帝,但影響最大的就是漢朝,因為它是中國漢文化的發祥地,是漢高祖劉邦故里。
(1)古彭徐州是中國漢文化的創始人劉邦的故里
據《史記》載:「高祖,沛,豐邑中陽人」。當時沛為沛郡(秦之前為泗水郡),所轄彭城周圍37個縣。豐邑即豐縣。又據明代《關王廟記》載:「豐邑,古徐州城,漢高祖誕生之鄉也。」《高祖本紀》上曾有劉邦自言:「豐,吾所生長,極不忘耳」。可見,豐縣就是漢高祖劉邦的老家,其具體地址就是今豐西北12里(華里)金劉寨村,因為至今這里還有劉邦曾祖父劉清之墓,還有漢皇祖陵的遺址遺碑兩件:一碑上寫「西漢高祖,豐邑西北隅離城12里力村疇(今金劉寨)西王廟碑記。」另一古碑上寫「漢之故里」字樣。這既說明金劉寨就是劉邦的老家,又說明這里就是漢文化的發祥地。不然怎會寫「漢之故里」呢?漢皇祖陵不僅有劉邦的先祖墓冢,而且經漢代修建,規模還相當宏大。以劉清墓為中心,東北角建有西漢王朝開國皇帝劉邦的廟,名曰「西王廟」(古碑尚存),西北角建有東漢王朝開國皇帝劉秀的廟,名曰「東王廟」(尚存石獅、石碑頭和碑座),正東邊建有蜀漢昭烈帝劉備和關羽、張飛的三義廟(五十年代拆除),正西邊建有劉玄(待考)的玄帝廟(1966年拆除),正前方為千米神道,兩旁列有石人、石馬、石丞相,氣勢壯觀,曾引世代墨客騷人考察參觀。
此外,由於劉邦生長在豐縣,故在豐縣留下許多活動遺址和傳說故事。如喝鳳凰嗉土劉邦方能降生的鳳凰嗉遺址、劉媼歇息龍霧橋有孕生劉邦的橋址和橋碑、劉邦避難出逃的五門和七里鋪的遺跡、遺址、劉邦跟馬惟先生上學的地方「馬公書院」遺址、還有卧牛崗、盧綰道、斬蛇溝、邀帝城、分榆社等等。所有這些,說明劉邦在家鄉的活動事跡頗多,亦證明豐邑就是劉邦的老家。由於劉邦創建了大漢王朝,並廣泛地吸收了百族文化的因子,從而創造了光輝燦爛而又豐富多彩的漢文化。所以劉邦被史學家稱為「漢祖」或「漢之始祖」,因此,歷代皇帝就稱金劉寨為「漢之故里」。綜上所述,徐州豐縣是漢文化的發祥地。
(2)促成漢文化形成的主要人物多是徐州人
大一統漢王朝的建立,是漢文化產生、形成的先決條件和政治基礎。無為而治,休養生息之國策的制定,又是漢文化形成的物質基礎。然而,這兩件大事的成功,除了劉邦本人的主導作用之外,與謀臣戰將、忠心耿耿獻計獻策沖鋒陷陣的共同努力是絕然分不開的。然而,這些謀臣戰將又多是彭城人或彭城附近的人。如漢初三傑之一的相國蕭何和劉邦同里近鄰;謀士張良雖屬韓國人,但祖籍毫縣,曾屬古彭所轄。大將軍韓信屬徐州南淮陰人,亦古屬彭城轄地。因劉邦發跡於豐沛,跟隨者豐沛人當然很多。除親屬18人封王之外,外姓封侯者不下幾十人。如豐人周勃為絳侯、雍齒為什邡侯、盧綰為×侯、沛人有曹參為平陽侯、樊噲為舞陽侯,夏侯嬰為汝陽侯,周昌為汾陽侯,周成為高景侯,王陵為安國侯,任敖為廣阿侯,周碟為崩城侯,鄂千秋為安平侯,邵歐為廣侯,朱軫為都昌侯,嚴不識為武強侯,奚涓為魯侯,周止為魏其侯,孫赤為堂陽侯,冷耳為下相侯,秘彭祖為載侯,單父聖為中牟侯,衛母擇為樂平侯,杜得臣為棘陽侯。特別是蕭何、曹參、樊噲、周勃、王陵五人皆至丞相位,對輔劉氏安天下,促使漢文化的形成,做出了特殊的貢獻。不僅如此,劉邦還把彭城人遷到西方去,很快就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融會,從而形成了「漢字」、「漢語」、「漢文化」。據《漢書·高帝記載》:劉邦對諸侯子留在關中者,復之12歲,又「徒齊、楚大姓、昭氏、屈氏、景氏、懷氏、田氏五大性於關中,興利田宅」。連同豐縣人劉邦也在咸陽附近為太上皇建新豐,並「徒諸故人實之」。這樣,不管是開創天下,還是鞏固天下,對漢文化的形成,古彭徐州人都起到了發啟和奠基作用。故可以說,故彭徐州是漢文化的發祥地。
(3)古彭徐州豐富而燦爛的漢文化遺址和文化,亦可證明徐州就是中國漢文化的發祥地
⒈楚王陵漢墓群及其出土文物
由於徐州是東方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又是兵家必爭之地,所以劉邦建漢後不久,便把其四弟劉交封為楚王,都彭城,直至東漢滅亡,一共有18位劉氏諸侯建都彭城,長達400多年之久,所以漢文化在這里就顯得極為豐富和典型。現就發掘和出土的文物看,有西漢一代楚王劉交墓,有龜山楚襄王劉注墓,有卧牛山楚王劉紆墓,有東洞山的楚王劉延壽墓等,還有其他貴人的漢墓不可勝數。這些漢墓都是以山為陵,坡鑿通道,開石室,鑿豎井,建築地下宮,形成了巨大的地下宮殿。
就從墓中發掘的文物看,也是典型的漢文化代表。
①漢兵馬俑 漢兵馬俑位於徐州東郊獅子山麓,是西漢第三代楚王劉戊的墓葬陪葬墓。坑內有氣勢浩大的彩繪兵馬俑群。這是中國考古界對秦漢兵馬俑的第三次大發現,僅次於西安秦始皇兵馬俑。有步兵俑坑5個,騎兵俑坑1個,陣容千軍萬馬,氣勢威嚴,從而看出漢代的軍事文化和制陶工藝之高明。
②漢畫像石館 此館建在雲龍山西側,收集了徐州一帶墓中出土的漢畫像石刻500多塊,被文化界公推為江蘇文化的「三寶」。其石刻有反映現實生活的,如饗宴會飲,車騎出行,游射田獵,舞樂百戲等;有表現神話和祥瑞的,如羲和舉日輪,長羲舉月輪,金鳥為日,玉兔為月,伏羲女媧,人首蛇身等畫面,雕工精湛,栩栩如生;還有些為裝飾畫圖案,,如青龍、白虎、玄鳥、麒麟等,其繪畫和雕刻藝術都是很高明的。充分反映了當時漢文化的藝術水平。
③金銀縷玉衣 製造十分精細,用金、銀絲和磨製的玉塊2600多枚編綴而成。它是漢代皇室特定的葬服,聲譽國內外。曾去日本、法國、英國和澳大利亞等國展出,受到高度的評價。至於兵器、玉器、陶器、漢印等,皆多不勝舉,實屬漢文化所特有。
④大風歌碑 此碑在沛縣文化館內存藏,是劉邦平英布謀反後過沛縣與鄉親父老飲酒共歡時所作的楚歌。雖只有三句,但氣勢磅礴,概括力極強,是一般人難以作出的一首詞,故被史學家稱為「古今絕唱」 :
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四海兮歸故鄉,安的猛士兮守四方!現有漢代碑刻和元代摹刻碑各一塊,具有很高的文化價值。
⒉漢文化遺址處處皆是
除以豐縣漢皇祖陵為中心各活動中心外,徐州還有:張良地橋授書處和子房山,項羽的戲馬台、范增墓、劉邦的拔劍泉、北洞山地下宮殿、龜山地下宮殿和拉犁山的地下宮殿等。
①劉邦的拔劍泉 此泉在徐州西郊的漢王鄉丁塘山下。相傳公元前205年,楚漢相爭,劉邦被項羽從彭城追趕至城西10多公里處的丁塘山下,突然大風從天而降,天昏地暗飛砂走石,楚兵大亂,劉邦得救。此時,人困馬乏,飢渴難忍,劉邦舉劍問天,擊石相試。果然,岩石如破竹一般從中裂開。為解將士乾渴之急,劉邦又握劍怒刺山石,那知刺中泉眼,劍拔水出,清泉涌流,人馬歡飲,士氣大振。至今,此泉已2000多年至久,清泉長流,四季不絕。漢王廟曾建於此,已成為人們旅遊觀賞之勝地。
②北洞山地下宮殿 此地宮在北郊茅村鄉洞山村,坐北向南,鑿山而築。有立宮室8個,側宮室11個,耳室5個,建築面積500多平方米。宮室各具特色,形制不盡相同。各室皆富麗堂皇,設計合理,結構嚴密精巧。有起居室、洗漱室、用膳室、會客廳、游藝室及倉庫、伙房、水井、廁所等,僅次於河北滿城的劉勝墓。此墓出土許多珍貴文物,具有很高的考古價值,現已對外開放。其他地下宮殿均大同小異。
③戲馬台 位於城南1里許的南山上,是蓋世英雄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後,定都彭城而觀賞士兵賽馬、檢閱的高檯子,名曰戲馬台。2000多年來,戲馬台上寺宇亭台樓閣建築不斷,也為歷代文人墨客憑吊楚漢戰爭遺跡的場所,一覽「霸業五載,雄風千秋」的霸王業績。現已對外開放。
④張良圯橋授書處和子房山 圯橋授書一事是張良為報國滅之仇,僱用刺客在博浪沙刺殺秦始皇未遂後,隱姓埋名,逃至徐州東睢寧縣下邳鎮隱居時,一日在圯橋上得到黃石老人授給的奇書《太公兵法》,並說13年後,濟水之北,谷城山下再見。此後,果然如說。張良後,於谷城黃石同葬在徐州沛縣東的微山之上,而圯橋仍在下邳。至於子房山,則是張良的洞簫吹奏楚調,四面楚歌之處。山上建有留侯祠,祠內塑有張良像。此山名曰子房山。
至於范增墓、華佗墓、泗水亭、戚姬苑以及秦始皇泗水求鼎處等,古代漢文化遺跡多不勝舉。由此可見,只有漢文化發祥地,才有這極為豐富而多採的漢文化遺址遺物。
綜上所述,古彭徐州是漢之始祖劉邦故里,是漢文化藝術極為集中和典型的地方,是漢文化的發祥地。
此稿是劉恆心先生為領導人赴台參加楚漢文化研討會而寫
成稿於2000年8月16日
飲食文化:
徐州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徐州古稱彭城,緣於彭祖和他所建立的大彭氏國。 彭祖是我國烹飪界公認的始祖,相傳在堯之時,彭祖因擅烹飪野雞湯,得到帝堯的贊賞而受封,在徐州一帶建立了大彭氏國。 徐州的菜點秉承有大彭風味,製作考究,風味獨特,自成體系,幾乎每一道菜都有一個動人的傳說。 羊方藏魚因將魚置於割開的大塊羊肉中文火同燉而得名。 相傳,彭祖的小兒子夕丁喜捕魚,彭祖恐其溺水堅決不允。一日,夕丁捕魚回家,正巧彭祖不在,夕丁讓其母剖開正在燉著的羊肉,將魚藏入其中。 彭祖回來吃羊肉,感覺異常鮮美,於是如法炮製,便產生了 羊方藏魚 這道菜。 據傳漢字中的 鮮 字即源於此。 帝堯時期,堯封顓頊的玄孫錢鏗於大彭,建立了大彭國。 鏗為彭祖。 他曾獻雉羹於帝堯,受到了堯的褒獎。 屈原《楚辭;天問》中有 彭鏗斟雉,帝何饗?受壽永多,夫何久長 之句。 漢代王逸註: 彭鏗,彭祖也,好和滋味,善斟雉羹,能事帝堯,帝堯美而饗食之也。 陶文台《中國烹飪史略》稱彭祖為 中國第一代職業廚師 。 彭祖被尊為廚行的祖師爺,所創的雉羹、羊方藏魚、麋魚雞、雲母羹等名菜名湯流傳至今。 其主要貢獻在於把人類飲食由熟食推向味食,由粗食推向精食,將飲食與養生相結合,創出了葯膳、食療等飲食的新天地,對發展民族飲食文化,增強民族體質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春秋戰國時期,曾烹子事主的易牙來到彭城,求教彭祖的烹飪之道,終成烹調大師。 商殷之際彭祖後裔紛紛遷往山東、河南、四川、浙江等地,將飲食文化推向全國各地。 漢代高祖劉邦定都長安,將彭城烹飪技藝帶到了西部地區。 漢時徐州在烹調技術上已有較大發展,炊具的使用也有了很大進步, 牝雞抱蛋 、 沛公狗肉 、 鴛鴦雞 等名菜相繼產生,同時面點如燒餅、饊子等也相繼出現。
魏晉之後,彭城人多次南遷,又將彭城烹飪之法傳往南方各地。 唐宋時期,韓愈好飲食,曾親自創制了不少名菜,如 愈炙魚 ,在徐州廣為流傳。 隨父來徐州的白居易,愛吃一種鴨子,因其字 樂天 故稱 樂天鴨子 。 自稱 老饕 的蘇東坡,創意製作的四道菜被譽為 東坡四珍 流傳至今。 由於這些文人墨客的推波助瀾,使徐州的飲食日漸豐富,發展得很快。 元朝時期,有僧人開辦的素食館。 釋家風味的 天花宴 、 素八珍 等名菜應市,多種風味小吃也布滿市面。
清代和民國時期,徐州的飲食更加豐富多彩,凍豆腐、酥魚、蹄卷、芙蓉肉、糟豬耳、攪瓜等普遍食於民間。 經學大師康有為品嘗到細嫩的彭城魚丸時,高興地賦詩贊譽彭城魚丸聞遐邇,聲譽久持越南北。 近代徐州烹飪業發展更為迅速,傳統技藝在繼承中不斷創新。 改革開放以來,徐州的飲食文化與全國各地擴大了交流,在保留地方特色的基礎上,兼收並畜各地烹飪之長,相繼推出了川菜、粵菜、鎮揚菜等風味名菜;陝西、河南、安徽、山東等地的風味食品也遍布街頭,加上外來的肯德基、麥當勞,極大地滿足了人們的飲食需求。
今日的徐州城,處處美食風。 人們不僅可以大快朵頤,而且可以領略徐州的飲食風尚
5. 197多年時,曾出土過什麼完整的屍骨
馬王堆漢墓
馬王堆漢墓在湖南省長沙市區東郊四千米處的瀏陽河旁的馬王堆鄉,是西漢初期長沙國丞相、軑侯利倉的家族墓地,1972年至1974年先後在長沙市區東郊瀏陽河旁的馬王堆鄉挖掘出土三座漢墓。三座漢墓中,二號墓的是漢初長沙丞相軑侯利蒼,一號墓是利蒼妻,三號墓是利蒼之子。 一號漢墓出土的女屍,時逾2100多年,形體完整,全身潤澤,部分關節可以活動,軟結蒂組織尚有彈性,幾乎與新鮮屍體相似。它既不同於木乃伊,又不同於屍臘和泥炭鞣屍。是一具特殊類型的屍體,是防腐學上的奇跡,震驚世界,吸引不少學者、遊人觀光。女屍經解剖後,軀體和內臟器官均陳列在一間特殊設計的地下室內(漢墓陳列館現設在湖南省博物館院內)。三座墓中以一號墓規模最大,墓坑南北長19.5米,東西寬達17.8米,深16米。現在一、二號墓坑已經填塞,三號墓坑經過整理加固,保存下來,並新建了大跨度的頂棚,供人們參觀。
發現和發掘馬王堆漢墓的過程
1971年底,當地駐軍在馬王堆的兩個小山坡建造地下醫院,施工中經常遇到塌方,用鋼釺進行鑽探時從鑽孔里冒出了嗆人的氣體,有人用火點燃了一道神秘的藍色火焰…… 湖南省會長沙市的東郊有兩座土丘,因外形很像馬的鞍具被當地人叫
馬王堆漢墓出土文物圖集(19張)做「馬鞍堆」,後來訛傳為「馬王堆」。據一本地方誌記載,馬王堆是五代十國楚王馬殷的家族墓地。 被點燃的那神秘的藍色火焰讓人感到恐懼和不解。最早接到消息的湖南省博物館的侯良馬上意識到,人們遇到的是一座古代墓葬,在湖南土話里把這樣的墓叫火坑墓。 1972年1月,考古隊正式對神秘的墓葬進行了科學挖掘,顯示出這個墓葬南北長20米,東西長17米,屬於大型的古代墓葬。 正當人們懷著期待的心情工作時,發現了一個圓形的盜洞,筆直地朝著墓葬的下方插去,一直向下延伸了17米,盜洞終於消失了。就在這時,人們挖到了一種粘糊糊的泥土,它的俗名叫白膏泥,常常用來保護墓葬,據說具有很好的封閉性。這時,在發掘工地上,忽然有工人在白膏泥中挖出了綠色的樹葉,周圍的人不敢相信這是古時候的樹葉。在隨後的發掘中,人們又在填土中陸續發現了翠綠的樹枝和黃綠色的竹筐,一切都那麼不可思議。 這是一個方形的墓,深20米,從上到下逐漸縮小,像漏斗的模樣,墓坑的底部擺放著4米多長、1.5米高的槨室,如此罕見的巨大槨室讓經驗豐富的考古學家感到驚訝。 揭開槨板,人們發現這是一個豐富的地下寶庫:中央是巨大的棺材,四邊的邊廂里填滿了五光十色的珍寶,在淤泥的覆蓋下,每件物品都如新的一樣。 就在考古隊員小心翼翼提取文物的時候,不可思議的事情又出現了,在東面的邊箱里發現了一個漂亮的漆器,打開蓋子,在場的人都不由瞪大了眼睛。侯良回憶說,那天蓋子揭開後發現下邊是水,漂了一層藕片,北京來的王予予喊:「哎呀,這是2000多年的藕片啊!」這么一喊,大家都擠上來看這稀奇的事,他怕擠壞了,慢慢端到中間趕快去照相,就這么一端一放,漆器里就剩下幾片了,等放到汽車上馬上送回來時,哎,沒有了,變成一鍋湯了! 馬王堆出土蓮藕片
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最容易腐爛的東西保存如此完好,又是什麼原因讓神奇的景象轉瞬即逝呢?這時的人們還來不及思索這些令人費解的謎團,琳琅滿目的文物源源不斷地被取出墓坑,最後只剩下了墓主人的棲身之所。 開棺的過程再次出乎人們的意料,龐大的棺材竟然套裝有4層,最裡面才是安放墓主人遺體的內棺,棺蓋上覆蓋著一塊「T」型的神秘帛畫,這幅長達兩米並且完好無損的巨幅帛畫是中國考古史上的首次發現。 龐大的4層棺材都用上好的木料打造,最外面是莊重的黑漆素棺,沒有絲毫裝飾;第二層是黑底彩繪漆棺,黑色的底子上用金黃色繪出復雜多變的雲氣紋,紋路間穿插著111個怪獸或者神仙,圖案想像力豐富,線條粗獷,洋溢著遠古時代的神秘氣息;第三層是朱底彩繪漆棺,紅色的底子上用綠色、褐色、黃色等各種顏色,描繪出許多代表祥瑞的圖案,一共畫了6條龍、3隻虎、3隻鹿、1隻鳳和1個仙人,和外面的棺材相比,這個棺材顯得富麗堂皇;最裡面的內棺,棺身塗滿黑漆,外面用帛和綉錦裝飾。 裝藕片的容器雲紋漆鼎
要見到墓主人的面目,必須先揭開裹在外面的絲綢物品,人們花了整整一個星期的時間。墓主人身上裹了20層衣物,有絲綢、麻織品,春夏秋冬的衣服幾乎都全了。 墓主人終於露出了面容,所有在場的人都目瞪口呆:她不像一具古屍,皮膚仍舊是淡黃色的,按下去甚至還有彈性,部分關節能夠活動。女屍經過防腐處理後,被送到了湖南省醫學院。注射防腐劑時,女屍的軟組織隨時鼓起,以後逐漸擴散,和新鮮屍體十分相似。 這不僅是世界考古史上的奇跡,而且也是人類歷史上的奇跡。 在文物清理過程中,人們發現了一枚印章,上面刻著「妾辛追」幾個字,說明墓主人的名字叫辛追。另外在一些隨葬器物上,印有「軑侯家丞」和「軑侯家」的字樣。根據史書記載,軑侯是西漢初年的一個侯爵,曾在長沙國擔任丞相。由此基本確定墓葬的年代屬於西漢初期,而地方誌里關於五代十國楚王馬殷墓的說法是錯誤的
馬王堆漢墓兩千多年來從未被盜,保存完好,因此出土了大量的文物,特別是一號墓出土的歷兩千年不腐的神奇女屍及三號墓出土的大量帛書文獻,為西漢初期歷史考證提供了翔實的資料,震驚了世界。出土時,一號墓由於用白膏泥密封好,因此女屍歷經二千年仍保存完好,被發現時,曾有氣體噴出燃燒,但由於沒及時收集氣體,不知具體成份,成了千年女濕屍仍保存完好的難解之謎。
女屍
從最早發掘的一號墓中出土了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屍,據考證為利蒼的妻子辛追,年齡約五十歲左右,出土時軟組織有彈性,關節能活動,血管清晰可見,為世界考古史上前所未見的不腐濕屍,此後將此類古屍命名為馬王堆屍。屍體經湖南醫學院專家解剖後保存在湖南省博物館,長期向遊客開放,已經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數千萬計的遊客。
漆器
一號墓出土了大量陪葬用漆器,如杯、盤、化妝盒等,杯盤內底上寫有「君幸食」、「君幸酒」字樣,外表光亮如新,足見漢初漆器製造工業之精。有的學者認為,這些漆器應該是當時由四川生產的。
帛畫
主條目:馬王堆一號漢墓帛畫 一號墓內棺覆蓋了一幅精美的T型帛畫,畫面上中下三部分分別表現了天上、人間與地下的場景,體現了當地的傳統習俗,學者們最初認為這幅帛畫的作用是接引死者走向天國,但因為後來發現此觀念在當時仍不算普及,反而可能是根據當地傳統習俗招魂儀式所做,希望死者死後靈魂不會消散。
馬王堆帛書
主條目:馬王堆帛書 在三號墓中出土了大量的帛書,其中包括《易》、《老子》、《戰國縱橫家書》、《養生方》等漢初學術與方術文獻,其中《易》與《老子》都與今本有較大的區別,被認為是這些書正式定本之前流行的傳抄版本之一,大量的方術文獻有助於了解漢初的占卜、星相、醫術、房中術等內容。帛書的字體接近於漢隸,而別具一格,被書界稱為「馬王堆體」。
編輯本段隨葬器物
保存較好的1號墓和3號墓,隨葬品都置於棺房周圍的4個邊箱之中,主要有滿盛衣物、食品和葯材等物的竹笥、漆器、木俑、樂器、竹木器和陶器,以及「遣策」竹簡,均達1000餘件。兩墓的錦飾內棺上都覆蓋彩繪帛畫。3號墓還隨葬有帛書和兵器。
「遣策」竹簡
詳細記載了1號和3號兩墓隨葬品的情況,是目前發現的同類竹簡中最完整的兩批。1
馬王堆一號墓遣冊(33張)號墓出土312枚,3號墓出土410枚,內容均為逐件記錄隨葬物品的名稱、 數量和各種物品的分類小計。1號墓「遣策」竹簡所列器物清單的大概順序是:用漆木製九鼎、七鼎和三鼎、二鼎盛放的各種羹,用竹笥盛放的肉食品
馬王堆一號漢墓簡(16張)(包括禽、蛋和魚類),用陶器盛放的醬和酒,用布囊盛放的糧食,以及漆木器具、梳妝用品、絲織衣物、樂器、扇、席和土質、木質的,但沒有提到屍體的衣衾和相當數量的木俑。簡文所載與墓內所出實物雖有一定的出入,但兩相符合者仍然較多,因而根據簡文便可確定某些器物的名稱。3號墓所出「遣策」竹簡,除大部分內容與1號墓相同外,還記載有車騎、樂舞、童僕等侍從,包括所持儀仗、兵器和樂器等物,這些都能同出土的木俑及棺房兩壁的帛畫大體對照起來。
彩繪帛畫
1號墓和3號墓內棺上的彩繪帛畫,保存完整,色彩 彩繪帛畫
鮮艷,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兩幅帛畫的構圖基本一致,全長2米許,均作「T」字形,下垂的四角有穗,頂端系帶以供張舉,應是當時葬儀中必備的旌幡。畫面上段繪日、月、[2]升龍和蛇身神人等圖形,象徵著天上境界;下段繪交龍穿璧圖案,以及墓主出行、宴饗等場面。整個主題思想是「引魂升天」。有人認為,「遣策」簡文中的「非衣一長丈二尺」,即指這種帛畫。兩墓帛畫的主要差別在於墓主形象,1號墓為女性,3號墓為男性。3號墓棺房懸掛的帛畫,西壁保存較好,長2.12米,寬0.94米,繪車馬儀仗圖像,畫面尚存一百多人像、幾百匹馬和數十輛車;東壁的帛畫殘破嚴重,所繪似為墓主生活場面。
紡織品和衣物
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各種絲織品和衣物,年代早,數量大,品種多,保存好,極大地豐富了中國古代紡織技術的史料。1號墓邊箱出土的織物,大部分放在幾個竹笥之中,除15件相當完整的單、夾綿袍及裙、襪、手套、 香囊和巾、袱外, 還有46卷單幅的絹、紗、綺、羅、錦和綉品,都以荻莖為骨幹卷扎整齊,以象徵成匹的繒帛。3號墓出土的絲織品和衣物,大部分已殘破不成形,品種與1號墓大致相同,但錦的花色較多。最能反映漢代紡織技術發展狀況的是素紗和絨圈錦。薄如蟬翼的素紗單衣,重不到1兩,是當時繅紡技術發展程度的標志。用作衣物緣飾的絨圈錦,紋樣具立體效果,需要雙經軸機構的復雜提花機制織,其發現證明絨類織物是中國最早發明創造的,從而否定了過去誤認為唐代以後才有或從國外傳入的說法。而印花敷彩紗的發現,表明當時在印染工藝方面達到了很高的水平。保存較好的麻布,發現於1號墓的屍體包裹之中,系用薴麻或大麻織成,仍具相當的韌性。
帛書和醫簡
馬王堆漢墓發現了大批帛書和兩卷醫簡,均出自3號墓東邊箱的長方形漆盒中。帛書大部分寫在寬48厘米的整幅帛上,折疊成長方形;少部分書寫在寬24厘米的半幅帛上,用木條將其捲起。出土時都已嚴重破損,經整理,知共有28件。其中除《周易》和《老子》二書有今本 馬王堆出土的帛書
傳世外,絕大多數是古佚書,此外還有兩幅古地圖。這是中國考古學上古代典籍資料的一次重大發現。 醫書簡兩卷200支,一卷內容與《黃帝內經》相似,講的是養生之道,另一卷則為房中術。 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周易》、《喪服圖》、《春秋事語》、《戰國縱橫家書》 諸子: 《老子》甲本([3]附佚書3篇)、《老子》乙本 《九主圖》、《皇帝書》、 兵書: 《刑德》甲、乙、丙3種 數術: 《篆書陰陽五行》、《隸書陰陽五行》、《五星占》、《天文氣象雜占》、《出行占》、《木人占》、《符籙》、《神圖》、《築城圖》、《園寢圖》、《相馬經》 方術: 《五十二病方》(附佚書4篇)、《胎產圖》、《養生圖》、《雜療方》、《導引圖》(附佚書2篇) 地圖: 《長沙國南部地形圖》、《駐軍圖》、《城邑圖》 其中發現的甲、乙本《老子》,為我們現在所見最古的版本;發現的《五星占》,是我國現在發現的最古老的天文書;發現的《五十二病方》,是我國現在發現的最古老醫書.預計在2012年出版《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包括全部的內容.
樂器
馬王堆漢墓的樂器,1號墓出土有二十五弦 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樂器
瑟[4],是目前發現的唯一完整的西漢初期瑟,還出土二十二管竽和一套竽律。3號墓除出土瑟、竽外,又有七弦琴和六孔簫。這些都是首次發現的西漢實物。12支一套的竽律管,分別標明漢初的律名,為探討中國早期律制增添了物證。
漆器和木俑
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漆器共約500件,計1號墓184件,3號墓316件。這是各地發現漢代漆器中數量最多、保存最好的一批。器類主要有鼎、匕、盒、壺、鈁、卮、耳杯、盤、、奩、案、幾和屏風等。漆耳杯占漆器總數的一半以上。漆器大部分是木胎,只有少數奩和卮是夾胎。裝飾花紋多為漆繪的紅、黑和灰綠等色。紋樣則以幾何紋為主,龍鳳紋和草紋為輔。一些漆器書有「侯家」、「君幸酒」、「君幸食」字樣,還有註明器物容量的。不少漆器有「成市□」戳記,說明是由成都官府作坊製造的。 此外,1號、3號兩墓分別出土100多件木俑和30多個盛放肉食品、穀物、果品和香料的竹笥。
編輯本段馬王堆漢墓女屍的保護
「沉睡了兩千多年的辛追遺體保護良好,皮膚仍有彈性,關節還可以活動,軟骨組織用肉眼就能看清。X光片顯示,老太太的骨質比現在60歲的正常人還好。」7日,湖南省博物館和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聯合公布了出土30年的長沙馬王堆漢墓女主人保存情況的「體檢報告」。 湖南省博物館館長陳建明在7日召開的「馬王堆漢墓發掘三十周年國際學術討論會」上說,2002年6月,湖南省博物館計劃將辛追遺體搬遷到新的陳列大樓,為了保證搬遷工作的順利進行,並為以後進一步做好保護工作提供科學依據,經湖南省人民政府同意,特請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的專家對女屍做了全面系統的檢查和評估。 這份「體檢報告」指出,通過氣相色譜和高效液相色譜等方法對30年來所使用的保存液的化學成分進行了系統分析,還從單獨保存的女屍消化系統,泌尿生殖系統、硬腦膜及女屍保存液和有機玻璃棺內採集可疑霉斑作了細菌和黴菌培養,所檢對象均無細菌生長,也沒有分離出黴菌。 在無菌條件下,還取女屍右小腿前麵皮膚、小腿肌肉組織、肝組織、分別用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觀察,發現大部分結構與30年前的檢查結果基本一致。 尤其令人意外的是,女屍的骨結構基本正常,30年前注入血管的造影劑依然清晰可見,古屍體的外形、膚色無明顯變化,皮膚仍具有彈性。這些結果表明,以前使用的保護方法是成功的。 目前,辛追遺體已經搬到湖南省博物館新的陳列大樓為其量身定做的「地下寢宮」。「地下寢宮」距離地面8米,恆溫恆濕,模仿當年出土時原狀修建,置放著大型棺槨,周圍還有墓坑模型,接近「老太太」當年沉睡兩千多年的地下環境。 盡管如此,「體檢報告」還表示了一些擔憂。羅學港教授對記者說,已故的周恩來總理希望將馬王堆女屍至少保存200年,但現在還只保護了30年,如何在將來的17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內防止蛋白質降解,防止骨組織脫鈣、防止組織細胞水腫或脫水等,是馬王堆漢墓女屍保護所面臨的艱巨課題。 陳建明說,「下一步,我們將加強科技保護的力量,與醫學界合作,定期對女屍進行檢測和科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