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七十年代有哪些傑出的無私代表
1976
施光南
祝酒慶解放
1976年10月「四人幫」被粉碎,施光南把萬馬齊喑後民眾再獲解放的心情與自己的一腔喜悅化成一曲《祝酒歌》,頓時傳遍華夏大地,陶醉了億萬中國人民,成為一代頌歌,並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編入世界性的音樂教材。他其後創作的《吐魯番的葡萄熟了》、《在希望的田野上》等歌曲,唱出了中國人民走向未來的心聲,也成為了經久不衰的時代之歌。他的音樂,植根於民族民間的土壤,他是當之無愧的「人民音樂家」。在重視民間音樂、地方戲曲、民歌以及少數民族音樂方面,王洛賓之後,無人能出其右。他的音樂中充盈的理想主義和積極向上的精神,激勵了那個百廢待興的年代,對於哼唱著「最近比較煩」長大的新一代來說,也未嘗不是一種稀缺的精神資源。
1977
陳景潤
向科學進軍
1977年10月3日新華社報道,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陳景潤,論證世界數論難題「歌德巴赫猜想」獲得重大成果,這一成果被稱為「陳氏定理」,陳景潤的事跡被大力宣傳,這位數學家立即成為一代青年的新偶像,學科學、講科學、用科學開始在新一代青年中蔚然成風。隨後的1978年,鄧小平首次提出「科學技術也是生產力」,同一年,《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同時轉載了徐遲的報告文學《歌德巴赫猜想》。這篇文章極大地喚起了國人的科學意識,也使這一「猜想」成為當代中國最出名的一道數學題。「哥德巴赫猜想」這個枯燥的術語隨著陳景潤的故事成為青年人奮斗的一個坐標,「向科學進軍」成為最鼓舞人心口號的同時,知識分子開始獲得應有的社會地位。那個時代的孩子在被問到「長大後做什麼時」,都會鏗鏘有力地回答,「當科學家!」
1978
劉心武
文學受寵的年代
1978年,小說《班主任》獲得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文章直指「文革」後遺留下來的青少年一代的教育問題,發出「救救孩子」的呼聲。作者劉心武借小說之口表達政治理念,「揭露『文革』中的蒙昧主義和愚民政策」,開創「傷痕文學」的先河,從而一舉成名。
當時,劉心武35歲,家住什剎海附近的柳蔭街一間十多平方米的小平房。據作者回憶,將投稿信投入郵筒的一瞬間,他因為文中激烈的反思和質疑,有過猶豫。這部特定歷史時期的小說,在特定年代讓他成名的同時,也成為他此生「撕扯不去的符碼」,他更願意把它「定位在一段逝去的時間里」。
上世紀70年代末期的「傷痕文學」,尖銳地反思歷史,作者往往通過個體的聲音、個人的遭遇表達來自心靈的傷痛,對「文革」採取了強烈的否定態度。
《班主任》描寫了一位班主任在下課後到學生家去家訪,「像一架永不生銹的播種機,不斷在學生們的心田上播下革命思想和知識的種子」。小說的結尾寫道:「這時,春風送來沁鼻的花香,漫天的星星都在眨眼歡笑,彷彿對張老師的想法給予著肯定與鼓勵……」如中學生作文一般淺白的文字,並沒有完全逃脫「文革」時期遺留下來的話語方式,有讀者認為小說很像一篇適應時勢的「急就文章」。而《班主任》的創作表明一代人由絕望走向希望,由對時代的不可挽回的傷痛的控訴,轉為對時代的理性分析。它所體現的,正是當時所需要的宣傳口徑。
劉心武退休後,自稱「早已習慣邊緣生存、邊緣寫作」,不再是「文壇」各種會議活動中的活躍人物。「我的性格一直都是好靜的,像妙玉一樣有些孤僻。」他每天都上網瀏覽,也有頻繁的私人聚會,「只見自己想見的人,只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一年裡有很多時間住在鄉間,「和這些村友還有城裡的市井朋友在一起時,心情總是特別歡暢」。透過書房溫榆齋的窗子,能望到潮白河和溫榆河之間的一片河溝田野。除了寫作,天氣好時他也去田野寫生,並開始為自己的書畫插圖。習書法、學建築,玩票之餘,還有解讀紅樓,這時候,他充分顯示了一位小說家的想像力。
劉心武在央視《百家講壇》大談紅樓秘史,「從養生堂抱回來的秦可卿實則是廢太子家族的公主。」他自創以研究秦可卿為解碼的「秦學」一派,因此成為「2005年度中國文化圈」中的焦點人物。
紅學家們質疑劉心武的學術觀點,認為他追尋的原型根本不存在,而文化界也打了一場熱鬧的口水戰,「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劉心武則委屈道:看我來了,就拿我來當靶子。
胡文輝在《南方周末》發表評論說,「在紅學事件中,劉心武明明一開始就占據了央視這一傳媒制高點,擁有了遠大於紅學家群體的表達權,他何曾需要我們來捍衛他的話語權利呢?相反,真正需要維護表達權的恰恰倒是紅學家群體。在網路輿論的多數聲討中,在文化界幾乎一面倒的指責中,在媒體推波助瀾的造勢中,紅學家的聲音事實上被弱化,甚至被負面化了。劉心武當然有他的言論自由,但紅學家更有批判他的言論自由,否則,以捍衛劉心武表達權的名義,打壓紅學家的表達權,那就成了學術自由的反諷了。」
語不驚人死不休,用這句話來形容「名士」、作家劉心武似乎不為過。他認為自己的《紅樓夢揭秘》至少有一個優點,那就是「有趣」。確實是,作為紅學票友,能把《紅樓夢》的「秦學」解讀得像一部繪聲繪色的「清宮秘史」,姑且不論學術上是否站得住腳,卻也懸念迭出,「自圓其說」,確實不得不讓人佩服的。在2000年第3期《文學自由談》上,劉心武發表的《給侄孫女的七條忠告》,其中一條是「不要相信廣告」,就有人撰寫一文揶揄道:不要相信廣告,更不要相信作家。
1979
鄧麗君
解凍的心靈
成長於1970年代的人,多數都有把錄音機捂在被窩里偷聽《甜蜜蜜》的經歷。在很多大陸人的心目中,鄧麗君是中國有史以來最成功的女歌手。鄧麗君的歌曲之所以能在內地大面積風靡,是因為她用最綿軟的歌聲,擊碎了包裹在人們身上的意識形態的硬垢。人們突然發現,音樂不再僅僅是鼓舞士氣、打擊敵人的武器了,我們可以盡情享受音樂的美,情感的純真。即使到了今天,鄧麗君仍然沒有被忘記,畢竟,溫柔與真情是人無法割捨的,離開了人心,音樂就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