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什麼治療癲癇的民間偏方~~
癲癇病的治療與病理:
癲者,瘋狂的意思,抱括多種疾病。而癇症只單一的,發作時會出現一種動物的聲音,如:豬、馬、牛、羊。癇症,脈虛弦為警、風癇。癇症者,發則仆地悶亂無知,嚼舌吐白沫,背反張,目上視,手足搐搦或作六畜之聲者是也。蓋癇疾之原得之警,或在母腹之時,或在出生之後,必因警恐而致疾,蓋恐則氣下,警則氣亂,恐氣歸心伴於腎,則肝脾獨虛,肝虛則生風,脾則虛生痰,蓄極而通,其發也暴,故令風痰上涌而癇作矣。內經曰:然所以令人仆地者,厥氣伴於上,上實下虛,清濁倒置,故令人仆地悶亂無知者。濁鄧土干心主,而神明壅閉也,舌者心之苗,而脾之經絡,連於舌本,陽明之經絡,入上下齒縫中,故風邪實於心胸,則舌自挺,風邪實於陽,則口自噤,一挺一噤,考試令嚼舌吐沫者,風熱盛於內也,此風來潮湧之象,背後張目上視者,風在太陽經也,足太陽之經,起於睛明,挾脊而下,風邪干之,則實而勁急,故目上視而背後張也。手足搐搦者屬肝木,肝木主筋,風熱盛於肝,則一身之筋牽攀,故令手足搐搦也,搐者四肢屈曲之名,搦者十指開握之羲也,或作六畜之聲者,風痰鼓其氣竅,而聲自變也,臂之弄笛焉,六孔閉塞不同,而宮商別異是也。患者癇之為病,角弓後張,手足搐搦,口吐白沫,俗雲豬圈瘋也,亦因金衰木旺,生風外出,警邪入內以致之,蓋癇病一月數發者,易治,周年一發者難治。虛實之致,虛者先補可也。方用:
黨參、 山葯、 半夏、 白術、 茯神、 薏仁、 肉桂、 附子,水浸煎服。
又方:黨參、 茯神、 白術、 半夏、 南星、 附子、 柴胡、 菖蒲,水浸煎服。
癲狂:內經曰:巨陽之厥,則腫首頭重,腳不能行,發為睜仆,是蓋陽氣逆亂,故令人卒然暴仆而不知人,氣呼則生,此癇之類也。又曰:陽明之厥,則癲疾欲走呼,腹滿不得卧,面熱,妄見妄言。又曰:甚則充衣而走,登高而歌,蹬垣上屋,罵闖不避視疏,是蓋得之於陽氣太盛,胃與大腸實熱,燥火郁結於中而為之耳。此則瘋狂之候也。癲狂症有以下幾種,如:癲狂:此症多生於脾胃之虛寒,飲良說胃不變精而變痰,痰迷心竅,遂成癲狂症,苟徒治痰而不補氣也。發狂見鬼:此症氣虛而中痰也,宜固其正氣而佐以化痰之品治之也。發狂不見鬼:此是內熱之症也。狂症:此症有因寒得之者,一時之狂也,可用白虎渴以瀉火治之,必得見效。更有終年狂而不愈者,或拿刀殺人,或罵親戚,不認兒女,見水大喜,見食則惡,此乃心氣之虛,而熱邪乘之,痰氣侵之也。寒狂:凡發狂罵人,未渴索飲,與水不飲者,寒證之狂也,此必氣郁結不舒,怒氣未淺,其人必性情過於柔弱,不能自振者耳,治療時宜補其氣消痰是也。
② 六經辨證的方法是什麼
六經辨證是東漢著名醫學家張仲景創立的外感熱性病的辨證施治體系,在中醫發展史上有十分重大的意義。關於六經的實質,歷代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見解,但總體認為與人體的經絡有關聯。經絡臟腑是人體不可分割的整體,故某一經的病變,很可能影響到另一經,所以六經病有相互傳變的證候。一般說來,六經傳變,陽病大多從太陽開始,然後傳入陽明、少陽,如正氣不足,亦可傳及三陰;陰證大多從太陰開始,然後傳入少陰、厥陰,但亦有邪氣直中三陰的。總之,病邪傳變,大多自表而里,由實而虛;然在正復邪衰的情況下,亦可由里達表,由虛轉實。前者是病邪進展的傳變,後者是病情向愈的轉歸,所以有這樣的演變,是與各種客觀因素的影響有密切關系的,凡病邪的輕重、體質的強弱,以及治療的恰當與否,都是決定疾病傳變的主要因素。如病人體質衰弱,或醫治不當,雖陽證亦可轉入三陰;反之,如病護理較好,醫治適宜,雖陰證亦可轉出三陽。所以,疾病的傳變雖然沒有固定的形式,但是也總不離乎六經的證候范圍,因而只要分清六經脈證的界限,也就能識別六經病證的傳變證候。
一、太陽病證
太陽為人身的藩籬,主肌表,外邪侵襲,大多從太陽而入,正氣奮起抗邪,於是首先表現出來的就是太陽病。
太陽病的主脈主證: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這是太陽病的基本脈證。凡具有如此脈證,在外感病發生發展的過程中,但見此脈此證,即可辨為太陽病。
太陽病的病機是因外邪侵襲於肌表,正氣抗邪於外,故脈亦應之為浮。足太陽經脈從頭走足,行於身體的背部;太陽經脈受邪,失其柔和,故頭項強痛。惡寒,亦包括惡風在內,是外邪侵襲,衛陽被郁的緣故。
太陽病又有經證和腑證的區別。
(一)太陽病經證由於病人感受病邪的不同和體質的差異,同是太陽病經證,又有中風與傷寒的區別。
1.太陽中風證
臨床表現:發熱,惡風,頭痛,脈浮緩,自汗出,有時可見鼻鳴干嘔。
太陽中風為外傷風邪之意,與卒然昏倒的中風不同。太陽中風的主要病機,是由於營衛失調所致。
證候分析:太陽主表,統攝營衛。衛為陽,功主衛外;營為陰,有營養的作用。陽在外為陰之使,陰在內為陽之守。今風邪外襲,衛受病則衛陽浮盛於外而發熱,所謂「陽浮者熱自發」。正由於衛陽浮盛於外,失其固外開闔的作用,因而營陰不能內守而汗自出,汗出則營弱,所謂「陰弱者汗自出」。由於汗出肌腠疏鬆,營陰不足,故脈浮緩。汗出肌疏,故惡風。鼻鳴干嘔,則是風邪壅滯而影響及於肺胃使然。由於此證汗出肌腠疏鬆,所以又有表虛證之稱,這是對太陽傷寒證的表實而言的,並不是絕對的虛證。
2.太陽傷寒證
臨床表現:發熱,惡寒,頭項強痛,體痛,無汗而喘,脈浮緊。
此為寒邪襲表,衛陽被束,營陰郁滯所致的證候。
證候分析:邪壅於表,故惡寒,衛氣與邪抗爭,故發熱。起初有未發熱者,乃是寒邪初襲,衛陽被遏,暫時還未與邪相爭的現象。衛陽被遏,勢必與邪相爭,即會出現發熱。因此,傷寒臨床所見,多為惡寒發熱同時並見。衛陽既遏,營陰亦受邪滯,筋骨失於濡煦,故身體骨節痛。腠理閉塞,所以無汗。正氣欲向於外而寒邪束於表,所以脈見浮緊。肺主呼吸而外主皮毛,邪束於外,肌腠失宣,必然影響及肺,由是肺氣不利,則呼吸喘促。因其無汗,故又稱為表實證。
(二)太陽病腑證
1.蓄水證
臨床表現:太陽病發汗以後,大汗出,胃中干,煩躁不得眠,小便不利,微熱,消渴,或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脈浮。
證候分析:足太陽經脈連屬膀胱腑,太陽病過汗後,水蓄膀胱,主要表現為小便不利。胃中干、口渴都是過汗所致。
2.蓄血證
臨床表現: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少腹急結者。
證候分析:太陽病未解,血蓄膀胱,故少腹急結;上擾心神,故其人如狂。
二、陽明病證
陽明病是因太陽病未愈,病邪逐漸亢盛入里所致。見於外感病過程中,陽氣亢旺,邪從熱化最盛的極期階段。按其性質來說,屬於里實熱證。
陽明病也有經證和腑證之分。
(一)陽明病經證
臨床表現:身大熱,大汗出,大渴引飲,面赤心煩,舌苔燥黃,脈洪大。
此為邪熱彌漫全身,充斥陽明之經,而腸道尚無燥屎內結的證候。
證候分析:邪入陽明,燥熱亢盛,充斥陽明經脈,故周身大熱。陽明之脈榮於面,熱勢上騰,故面赤。熱迫津液外泄,故大汗出。汗出而津不能繼,故大渴引飲。陽明熱盛,蒸灼於心神,故心煩。熱甚津傷,所以舌苔燥黃。熱甚陽亢,陽明為氣血俱多之經,熱迫其經,故脈來洪大。
(二)陽明病腑證
臨床表現:日晡潮熱,手足濈然汗出,臍腹部脹滿疼痛,大便秘結,或腹中轉矢氣,甚者譫語、狂亂、不得眠,舌苔多厚黃乾燥,邊尖起芒刺,甚至焦黑燥裂,脈沉遲而實,或滑數等。
此為邪熱傳里與腸中糟粕相搏而成燥屎內結的證候。
證候分析:本證較經證為重,足陽明經內連大腸,陽明經熱盛不解,熱入陽明腑則出現本證。陽明經證,大熱汗多,或誤用發汗使津液外泄,於是腸中乾燥,里熱更甚,而致燥屎阻結,則成腑證。陽明的經氣旺於日晡時,而四肢稟氣於陽明,大腸腑中實熱,彌漫於經,故日晡潮熱,手足濈然汗出。熱與糟粕充斥腸道,結而不通,則臍腹部脹滿疼痛,大便秘結。燥屎內結,結而不通,氣從下出,則腹中矢氣頻轉。邪熱熾盛上蒸而熏灼心宮,則出現譫語、狂亂、不得眠等症。熱內結而津液被劫,故苔黃乾燥、起芒刺或焦黑燥裂。燥熱內結於腸,腸道壅滯而邪熱又迫急,故脈沉遲而實,或滑數。
三、少陽病證
臨床表現:口苦,咽干,目眩,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苔白或薄黃,脈弦等。
少陽病從其病位上來看,是已離太陽之表,而未入陽明之里,正是在表裡之間,因而在其病變的機轉上,既不屬於表證,也不屬於里證,而是屬於半表半里的熱證。
證候分析:少陽位居半表半里,《傷寒論》以口苦、咽干、目眩為本病辨證總綱。因為少陽受病,邪熱熏蒸,膽熱上騰則口苦,津為熱灼則咽干,目為肝膽之外候,少陽風火上騰,所以目為之眩。此外,邪入少陽半表半里之間,正邪相爭,正不勝邪,則惡寒,正勝於邪,則發熱,因此寒熱往來,亦為少陽病的特點之一。少陽之脈布於脅肋,熱郁少陽,故胸脅苦滿。膽熱木郁,干犯胃腑,胃為熱擾,則嘿嘿而不欲飲食。少陽木郁,木火上逆,則心中煩擾。膽氣橫逆,胃土必自受侮,胃為邪襲,失其將下之常,而反氣逆向上,所以時時欲嘔,肝膽受病氣機郁滯,是以脈弦。
四、太陰病證
臨床表現: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口不渴,時腹自痛。或舌苔白膩,脈象沉緩而弱。
太陰病的性質屬於里虛寒濕。脾屬太陰,與陽明胃相表裡,胃陽旺盛則邪從燥熱而化,脾陽不足則邪從寒濕而化,故陽明病屬於里實熱,太陰病屬於里虛寒。由於脾與胃同居中州,相為表裡,所以兩經見證可以相互轉化,如陽明病而中氣虛,即可轉為太陰;太陰病而中陽漸復,亦可轉為陽明。臨床所見,凡三陽病而中氣虛者,每易轉為脾胃虛寒的證候,稱為「傳經」;如里陽素虛而始病即見虛寒證候者,稱為「直中」;無論傳經或直中,凡見上述證候的可斷為太陰病證。
證候分析:脾土虛寒,氣機不利,則腹部滿悶;寒邪阻滯,則腹痛陣發。太陰病的腹滿、痛與陽明病的腹滿因於燥屎內結者,迥然不同。燥屎內結者,其滿痛必甚,而且痛必拒按;太陰病腹滿、痛為虛,所以腹滿時減,而且喜溫手揉按。由於中焦虛寒,故食不下或自利,以其邪從寒濕而化,且下焦氣化未傷,津液猶能上承,所以太陰病口多不渴,但在吐利嚴重的情況下,也可能有口乾渴的感覺,不過渴不喜飲,或渴喜熱飲而飲亦不多。寒濕之邪,彌漫太陰,故舌苔白膩,脈象沉緩而弱。
五、少陰病證少陰病屬於全身性虛寒證。少陰經屬於心腎,為水火之臟,是人身的根本,心腎機能衰減,抗病力量薄弱,則為少陰病變。少陰病既可從陰化寒,又可從陽化熱,因而在臨床上有寒化、熱化的兩種不同證候。
(一)少陰病寒化證
臨床表現:無熱惡寒,脈微細,但欲寐,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嘔不能食,或食入即吐;或脈微欲絕,反不惡寒,甚至面赤。
少陰病寒化證是少陰病過程中比較多見的一種證候,多為陽氣不足,病邪內入,從陰化寒,故呈現出全身性的虛寒徵象,這與太陰病的腸胃虛寒證是判然有別的。
證候分析:少陰陽氣衰微,陰寒獨盛,故無熱惡寒,所謂「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亦即「陽虛則外寒」之義。陽氣衰微不能鼓動血液運行,是以脈微細;「陽氣者,精則養神」,今陽氣衰微,神氣失養,故呈現「但欲寐」即神情衰倦的迷糊狀態。此外,更由陽衰寒盛,外不能溫煦四肢,四肢失其所本,則四肢厥冷;內不能溫運於脾胃,陰霾充斥,故下利清谷,嘔不能食,或食入即吐。在這里應當明確,下利清谷,即指下利而完谷不化,此種下利,必兼口渴,與太陰病的自利不渴者不同。因少陰病下焦陽氣衰微,不能化氣升津,同時下利較甚,津液亦隨之外泄,所以少陰下利,每多口渴;若太陰下利,下焦陽氣未受影響,且下利不如少陰之甚,所以太陰病的下利,口多不渴,這是兩者的區別。若陰寒極盛於下,將殘陽格拒於上,則表現為陽浮於上的面赤「戴陽」假象。
(二)少陰病熱化證
臨床表現:心煩不得卧,口燥咽干,舌尖紅赤,脈象細數。
此為陰虛陽亢,從陽化熱的證候。
證候分析:少陰病熱化證是陰虛陽亢,與少陰病寒化證的陽微陰盛,正好相反。邪入少陰,少陰為水火之臟,既可從陰化寒,也可從陽化熱,化熱則陰液受灼,不能上承,故口燥咽干;水虧則不能上濟心頭,而心火獨亢,陽亢不入於陰,陰虛不受陽納,則心煩不寐。更因心火上炎而陰液耗傷,故又出現口燥咽干,舌尖紅赤及脈細數等一系列的陰虛陽亢病象。
六、厥陰病證
臨床表現:消渴,氣上沖心,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食則吐蛔。
厥陰病在病程中為病變的較後階段,這個階段正氣和病邪相爭於內,病變的表現極為錯綜復雜。足厥陰經屬肝絡膽而挾胃,故其病變雖極復雜,但是歸結起來,其病則多顯示出肝膽和胃的證候,臨床特點為陰陽對峙,寒熱交錯。由於其病理變化、正邪消長的不同,故有上熱下寒和厥熱勝復的不同機轉。
證候分析:厥陰病的主症,表現為上熱下寒。因厥陰為陰之盡,其特點是陰陽各趨其極,陽並於上則上熱,陰並於下則下寒。其主症中的前三症,是上焦津傷熱擾的上熱表現;後者是下部腸道虛寒,蛔蟲因棲息環境改變且無食物而竄動,故呈現出食則吐蛔的症狀。
七、六經病的合病、並病、傳經與直中
(一)合病
兩經病或三經病同時發生的為合病,例如太陽病傷寒證或中風證和陽明病同時出現,為「太陽陽明合病」;三陽經同病的為「三陽合病」等。
(二)並病凡一經之病,治不徹底,或一經之證未罷,又見他經證候的,稱為並病,這與兩經同時發病者不同。例如太陽病,發汗不徹因而轉屬陽明,為太陽陽明並病;少陽病進一步發展而又涉及陽明,或少陽證未罷而已見陽明證的,為少陽陽明並病;以及症見頭項強痛,眩冒,時如結胸,心下痞鞭等的太陽少陽並病。其實這是疾病傳變中的一種形式。
(三)傳經
病邪從外侵入,逐漸向里傳播,由這一經的證候轉變為另一經的證候,稱為「傳經」。傳經與否,關鍵決定於受邪的輕重、病體的強弱和治療的當否三個方面。如邪氣盛,正氣衰,則發生轉變;正氣盛,邪氣退,則病轉愈。身體較強者,病的轉變多在三陽經;身體弱者,容易傳入三陰。此外,誤汗、誤下,也能傳入陽明,更可以不經少陽、陽明而徑傳三陰,但三陰病也不一定從陽經傳來,有時外邪可以直中三陰。傳經的一般規律有:
1.循經傳
就是按六經次序相傳。如太陽病不愈,傳入陽明,陽明病不愈,傳入少陽;三陽病不愈,傳入三陰,首傳太陰,次傳少陰,終傳厥陰。一說有按太陽—少陽—陽明—太陰—厥陰—少陰相傳者。
2.越經傳
是不按上述循經次序,隔一經或隔兩經相傳。如太陽病不愈,不傳少陽而傳陽明,或不傳少陽、陽明而直傳太陰。越經傳的原因,多由病邪旺盛,正氣不足所致。
3.表裡傳
即是相為表裡的經相傳。例如太陽傳入少陰,陽明傳入太陰,少陽傳入厥陰。表裡相傳,是邪盛正虛,由實轉虛,病情加劇的證候,與越經傳同義。
(四)直中
凡病邪初起不從陽經傳入,而徑中陰經,表現出三陰經證候的為直中。
上述都屬由外傳內,由陽轉陰。此外,還有一種里邪出表,由陰轉陽的陰病轉陽證。所謂陰病轉陽,就是本為三陰病而轉變為三陽證,為正氣漸復,病有向愈的徵象。
③ 運動神經元的中葯治療方法怎麼樣
中醫辨證論治
一、辨證要點
運動神經元病起病大多隱襲, 呈進展性。臨床表現以肌萎縮、肌無力、肌跳及延髓麻痹症狀 為主, 實驗室缺乏客觀檢查, 肌電圖有助於診斷。應注意與中風後遺症、痹證等鑒別。中風後遺 症多有高血壓或高血脂病史, 發病前多有明確的急性中風(腦出血、腦梗死或腦血栓形成等) 病 程, 肌肉萎縮多為廢用性。痹證多因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 臨床症狀可見肌肉萎縮等證, 但 多伴有關節腫大畸形, 且有感覺疼痛、麻痹不仁等。張從正在《儒門事親》對風、痹、痿、厥四證的 鑒別論述極為精闢, 指出「夫四末之疾, 動而或痙者, 為風; 不仁或痛者, 為痹; 弱而不用者, 為痿; 逆而寒熱者, 為厥, 此其狀未嘗同也, 故其本原, 又復大異。」
(一) 辨舌脈 脾氣虛弱以舌質淡、舌體胖、舌苔薄白或白膩, 脈沉緩為主; 脾腎陽虛以舌質淡嫩、舌體胖、 舌苔白滑或白膩, 脈象沉遲無力為主; 肝腎陰虛則見舌質紅、舌體瘦小、少苔或無苔, 脈象弦細 為主。
(二) 辨病情輕重 輕者僅以一側肢體萎縮無力為主, 肌跳少或無, 全身症狀不明顯, 一般沒有延髓麻痹症狀。 重者多全身症狀重, 消耗明顯, 甚至呈惡病質樣表現, 呼吸氣短, 肌跳明顯, 延髓麻痹症狀突出。
(三) 辨常證與變證 常症肌肉萎縮無力, 病情發展平緩, 肌跳增加不明顯, 無生命危象。變證多見於呼吸衰竭, 常因進食嗆咳窒息, 感染後痰涎增多阻塞氣道, 引起呼吸功能衰竭, 呼吸氣短, 喘息不能平卧, 口 唇紫紺, 大汗淋漓, 神情緊張等, 嚴重者可迅速轉變, 出現脫證或閉證而死亡。
二、治療原則
在運動神經元病的辨證中, 仍主要以本虛立論, 肝脾(胃) 腎諸臟虧損、氣血不足為其主要表 現。但疾病的根本仍在於奇經虧損, 八脈失養, 絡氣虛滯, 非單純一臟一腑所能涵括。內經時代 即提出了「治痿獨取陽明」這一痿證的治療原則, 後世用於指導本病的中葯及針灸治療, 取得一 定的療效。《痿論》篇末明確提出了所有痿證總的治療原則:「各補其滎而通其俞, 調其虛實, 和 其順逆, 筋、脈、骨、肉各以其時受月, 則病已矣」。這一原則不僅適用於針灸治療取穴, 對於辨證 用葯、飲食調理, 均有指導意義。但針對運動神經元病這一特殊痿證, 以上治則指導臨床治療並 完全符合本病發病及辨證特點。根據從奇經絡病論治運動神經元病的新理論, 治療本病當以 「從奇經論治, 結合五臟分證, 三焦分治」為原則, 扶元起痿、養榮生肌、通暢絡脈為治療大法, 應 貫穿治療始終。運動神經元病多遷延日久, 治療用葯時應宗葉天士 「奇經為病, 通因一法, 為古 聖賢之定例。」
「大凡絡虛, 通補最宜」。補益奇經的葯物, 當重補元陽和元氣, 用溫和之品, 可重 用血肉有情之物。絡氣虛滯的葯物治療「當以通補入絡」, 使補中有通。治療奇經絡病必須言補 則寓之以通, 擬通則假之以補, 方合陰陽開闔之理, 正如李時珍所雲 「用補葯必兼瀉邪, 邪去則補 葯得力, 一辟一闔, 此乃玄妙」。
三、辨證治療
運動神經元病屬中醫痿證范疇, 臨床上以虛證多見, 奇經虧損, 八脈失養, 絡氣虛滯貫穿疾 病始終。臨床應結合這一病機特點, 靈活辨證施治。根據本病臨床表現及病機特點, 主要有以 下分型。
(一) 奇經虧損, 脾腎兩虛
證候: 肢體痿軟無力, 肌肉萎縮, 舉頭無力或頸垂, 畏寒肢冷, 精神疲憊, 飲食不香, 涎唾淋 漓, 腰膝酸軟, 小便清長, 陽痿早泄或月經失調, 舌淡胖, 凹凸不平, 苔薄白, 脈沉細。
證候分析: 本病多發於中老年, 或因久病體弱後, 脾腎兩虛, 脾虛不能運化水谷精微榮養肌 肉, 故見肢體痿軟無力, 肌肉萎縮, 精神疲憊; 脾虛不能攝唾, 腎虛不能固縮, 故見涎唾淋漓, 小便 清長。奇經督脈為一身陽脈之統帥, 虧損則見舉頭無力或頸垂, 畏寒肢冷, 男子則陽痿早泄, 女 子則月經失調。舌淡、苔薄、脈沉細無力皆為奇經虧損、脾腎兩虛之象。
治法: 健脾益腎, 扶元起痿
方葯: 右歸丸合加味金剛丸加減。 人參10 g , 附子6 g, 肉桂6 g, 熟地12 g , 山葯18 g, 杜仲6 g , 山萸肉6 g , 白術12 g, 菟絲子 12 g , 鹿角霜12 g , 巴戟天12 g , 淫羊藿9 g , 烏梢蛇9 g 。
方解: 方中人參、白術大補元氣, 健脾益氣; 桂附溫腎散寒, 扶助元氣; 熟地、山葯、山萸肉滋 陰補腎, 益精填髓, 有陰中求陽之妙; 杜仲、菟絲子、巴戟天、淫羊藿溫補腎陽, 使元陽得以歸元。 更用鹿角霜、烏梢蛇血肉有情之品, 不但能溫腎中之陽, 大補元氣, 而且有走行通絡之功, 使補而 不膩。諸葯合用, 共奏陰陽雙補, 剛柔相濟, 健脾益腎, 扶元起痿之功效。 或應用肌萎靈膠囊(肌萎靈系列制劑均為河北以嶺醫院生產) , 口服,1 次6 ~8 粒,1 日3 次, 兒童酌減。肌萎靈注射液,24 ~40 ml , 加入5 % 葡萄糖液或0.9 % 生理鹽水250 ml 中靜滴。1 日1 次,28 天為一療程。功能扶元起萎、養榮生肌, 適用於奇經虧損、八脈失養證, 症見肢體痿軟無 力、肌肉萎縮、頸項腰脊無力。
加減: 腰膝酸軟、豎頸困難或垂頭者加桂枝、肉蓯蓉; 兼有濕熱者加石斛、薏苡仁; 肌肉萎縮 明顯者加紫河車、龜板、鱉甲; 瘀滯明顯者加全蠍、僵蠶、蜈蚣。
(二) 肺腎兩虛, 大氣下陷
證候: 四肢及肋間肌肉萎縮, 呼吸氣短, 不足以息, 或呼吸微弱, 咳嗽無力, 咳嗽少痰或痰粘 不易咳出, 構音不清, 聲間嘶啞, 舌肌萎縮瘦小, 苔薄白, 脈細弱。常見於運動神經元病延髓麻痹 出現呼吸衰竭。
證候分析: 久病之後, 肺腎兩虛, 宗氣下陷, 肺虛不能主氣司呼吸, 腎虧不能攝納真氣, 故見 呼吸氣短, 不足以息, 或呼吸微弱。肺腎氣虛, 升降失職, 故見咳嗽無力或有痰不易咳出。肺氣 不足, 無氣以行息道, 津液不能上承, 故見構音不清, 聲音嘶啞。舌瘦苔白脈細弱均為肺腎兩虛、 大氣下陷之象。 治法: 補肺益腎, 升補宗氣
方葯: 保元湯合升陷湯加減。 人參10 g , 黃芪18 g , 五味子6 g , 山萸肉6 g , 生地12 g , 麥冬12 g , 知母6 g , 升麻6 g , 柴胡9 g , 白術12 g, 茯苓6 g , 山葯15 g , 川貝母6 g, 桔梗6 g, 蛤蚧粉2 g(吞服) , 紫河車2 g(吞服) 。
方解: 方中重用人參、黃芪大補肺氣, 扶助元氣, 二葯與白術、茯苓、山葯合用健脾益氣助運, 有補土生金之妙。麥冬、知母補肺滋陰, 生地、山萸肉、五味子益腎養陰, 山萸肉與五味子合用還 可攝納腎氣, 以收攝浮散之氣。升麻、柴胡合用, 升陽舉陷, 桔梗引葯上升, 有舟楫之用。川貝母 清肺化痰以祛邪扶正。蛤蚧粉、胎盤為血肉有情之品, 大補肺腎之氣, 以扶助元氣, 使宗氣源泉 不竭。諸葯合用, 共奏補肺益腎、升補宗氣之功。 或應用肌萎靈1 號散(5 g 次,2 ~3 次 日) 。功能溫理奇陽、升補宗氣, 適用於奇陽虧虛、肺 氣失調、宗氣虛衰證, 症見呼吸氣短、構音不利、甚則胸悶憋氣、呼吸困難、咳痰不出、不能言語、 甚至呼吸衰竭而死亡, 此為本病延髓麻痹的呼吸衰竭症狀。
加減: 大氣下陷, 呼吸氣促, 不足以續, 或呼吸困難, 有似於喘, 加大生黃芪、人參用量等。倘 若肺氣虛衰, 百脈不能來朝, 又出現瘀阻經絡之症, 見有四肢痿廢或麻木不仁、唇紫舌青、脈澀不 利者, 治宜益氣活血, 行瘀通絡, 加桃仁、紅花、赤芍、穿山甲、川芎、三七粉。
(三) 脾胃虛弱, 沖氣上逆
證候: 肢體痿軟無力, 肌肉萎縮, 少氣懶言, 語音低弱, 咀嚼無力, 吞咽不利, 飲水嗆咳, 口張 流涎, 食少, 便溏, 腹脹, 舌體嫩淡, 或凹凸不平, 苔薄白或白膩, 脈細。常見於運動神經元病延髓 麻痹。
證候分析: 患者先天脾胃虛弱, 或因飲食不節、勞倦久傷, 而致脾胃虛弱, 運化失司, 清氣不 升, 濁氣不降。脾為氣血生化之源, 氣虛不能運化散布水谷精微於四肢, 故見肢體痿軟無力, 肌 肉萎縮。脾氣虛弱, 母病及子, 肺氣不宣, 可見少氣懶言, 語音低弱。胃失和降, 沖氣上逆, 故見 吞咽不利, 飲水嗆咳。脾氣虛, 運化失司, 故見咀嚼無力, 食少便溏。腑氣不降, 可見腹脹。舌淡 苔白脈細均為脾胃虛弱之象。
治法: 健脾和胃, 平沖降逆 方葯: 四君子湯合旋覆代赭湯加減。 人參6 g, 黃芪18 g, 白術12 g, 茯苓6 g , 陳皮6 g , 薏苡仁18 g , 旋覆花9 g(包煎) , 代赭石15 g (先煎) , 大腹皮6 g , 厚朴6 g , 蘇子9 g 。
方解: 方中人參、黃芪大補肺脾之氣, 以健脾胃運化受納之功。白術、茯苓健脾益氣, 除濕助 運。陳皮、厚朴、大腹皮理脾氣, 降腑氣, 除脹滿。薏苡仁祛濕助運, 兼養胃氣。旋覆花苦辛性 溫,「諸花皆升, 旋覆獨降」, 下氣化痰, 降逆止嗆, 代赫石甘寒質重, 降逆下氣, 二者相配合, 共同 起平沖降逆之功。蘇子降氣止咳, 又能化痰, 與旋覆花同用以達止嗆咳作用。諸葯合用, 攻補兼 施, 脾胃同治, 共同達到健脾和胃, 平沖降逆之功。 或應用肌萎靈2 號散(5g 次,2 ~3 次 日) 。功能溫補奇經、宣肺和胃, 適用於奇經虧虛、肺失 清肅、胃失和降證, 症見飲食嗆咳、吞咽不利、甚則咀嚼無力、吞咽困難, 後期則全無吞咽動作, 致 患者衰竭而死亡, 此為本病延髓麻痹的吞咽困難症狀。
加減: 方中黃芪用量可大至60 ~90 克, 脾虛兼挾濕熱可加淮山葯、石斛; 兼腎虛可加杜仲, 川 斷; 肌肉震顫可加白芍、鉤藤、龍骨、牡蠣。
(四) 肝腎陰虛, 精虧髓減
證候: 肢體肌肉萎縮, 形體消瘦, 大肉陷下, 筋骨拘攣, 肌肉 動, 握固無力, 動作益衰, 甚至 步履全廢, 遺精或月經失調, 情緒不穩, 夜眠夢多, 大便干結, 舌紅少苔, 舌體萎軟, 薄瘦, 脈沉細。
證候分析: 本病多發於中老年,「人年過四十而陰氣自半」, 或因久病耗傷, 肝腎兩虧, 精血不 足, 四肢筋骨肌肉失養, 故見肢體肌肉萎縮, 大肉陷下, 形體消瘦, 握固無力, 甚至步履全廢。肝 陰虛不能濡養, 虛風內動, 故見筋骨拘攣, 肌肉 動。肝腎兩虧, 精血不旺, 故見男子遺精, 女子 月經失調。肝血不足, 疏泄失職, 腎精虧虛, 腦神不用, 魂魄不藏, 故見情緒不穩, 夜眠夢多。舌 紅瘦少苔脈沉細皆為肝腎陰虛, 精虧髓減之象。 治法: 滋補肝腎、益精填髓、濡養筋脈。
方葯: 左歸丸合虎潛丸加減。 熟地15 g, 山葯15 g , 山萸肉6 g , 菟絲子6 g, 當歸9 g, 白芍12 g, 黃精18 g, 桑椹12 g , 雞血藤 15 g , 牛膝12 g , 龜板15 g(先煎) , 紫河車2 g(吞服) , 鎖陽12 g 。
方解: 方中重用熟地滋腎益精, 以填真陰; 山萸肉養肝滋陰, 益精填髓; 山葯補脾益陰, 滋腎 固精, 黃精、桑椹與三葯合用, 加重滋補肝腎, 益精填髓之功。菟絲子、牛膝益肝腎, 強腰膝, 健筋 骨。當歸、白芍合用補血滋陰, 養陰舒筋。當歸與雞血藤合用又可活血通絡, 濡養筋脈。龜板、 紫河車為血肉有情之品, 峻補精髓, 鎖陽壯腎陽, 有陽中求陰之義。諸葯合用, 共奏滋陰補腎, 養 肝舒筋, 填精益髓, 濡養筋脈之效。 或用肌萎靈3 號散(5 g 次,2 ~3 次 日) 。功能滋補肝腎、濡養筋脈, 適用於奇經虧損、肝腎 兩虧證, 症見肌體僵硬、肌束震顫、肌張力增高, 病理反射陽性, 或見臏陣攣、踝陣攣, 行走困難, 痙攣步態, 或有肌肉抽掣, 甚則不能行走。 或用肌萎靈6 號散(5 g 次,2 ~3 次 日) 功能滋補奇經, 清熱養陰, 適用於奇經虧損, 陰虛內 熱證, 症見口乾舌燥, 乾咳無痰, 煩渴汗出, 手足心熱, 溲赤便秘, 皮膚乾燥, 舌紅少苔, 脈細數等 症。
加減: 肌肉跳動明顯者加重白芍用量, 再加柴胡、桑椹子; 大便秘結可加枳實、瓜蔞仁、胡麻 仁; 咳痰無力可加桔梗、升麻、柴胡。
(五) 濕熱瘀阻, 筋脈不舒
證候: 四肢痿軟, 身體困重, 口乾口苦, 胸痞脘悶, 手足煩熱, 步履艱難, 肢體僵硬, 肌張力增 高, 腱反射活躍, 小便黃赤或澀痛, 舌紅, 苔黃膩, 脈滑數
證候分析: 素體脾胃虛弱, 濕邪內生, 郁久化熱, 或攝生不慎, 感受濕熱浸淫, 脾虛濕困, 故見 四肢痿軟, 身體困重。脾虛不能健運, 無力布散津液上承, 故見口乾口苦。濕熱困阻, 氣機不暢, 故見胸痞脘悶。「濕熱不攘, 大筋軟短, 小筋弛長, 軟短為拘, 弛長為痿」, 故可見步履艱難, 肢體 僵硬, 肌張力增高, 腱反射活躍。濕熱困阻, 手足煩熱, 小便黃赤或澀痛。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均為濕熱瘀阻之象。
治法: 清熱祛濕, 活血通絡。
方葯: 四妙散合三仁湯加減。 蒼術9 g , 白術12 g , 黃柏6 g , 川牛膝12 g , 藿香18 g , 菖蒲10 g , 白蔻仁12 g , 薏苡仁18 g , 滑石 6 g , 黃芩6 g , 忍冬藤18 g 。
方解: 方中合用蒼術、白術, 一燥濕一健脾, 共達濕去脾健, 脾旺濕除之功效。藿香、白蔻仁 芳香化濕, 宣暢氣機。黃柏、黃芩寒以勝熱, 苦以燥濕, 合用以祛上下二焦濕熱。薏苡仁、滑石甘 淡性寒, 利濕清熱, 疏導下焦, 給邪以出路, 使濕熱從小便而出。菖蒲活血, 川牛膝不僅可壯腰 膝、健筋骨, 還有活血之功。忍冬藤清熱活血, 藤以通絡。諸葯合用, 共奏濕去熱清, 活血通絡之 功。 或用肌萎靈4 號散(5 g 次,2 ~3 次 日) 。功能調理奇經、清化濕熱, 適用於奇經功能失調、 濕熱浸淫證, 症見肌萎無力、抽掣僵硬, 或痿軟無力, 手足熱而汗出, 口苦溲黃, 舌紅苔黃膩, 脈滑 數。
加減: 熱甚者, 可去蒼術, 加麥冬、玄參、知母; 肢體麻木、關節運動不利, 可加姜黃、赤芍、桃 仁、紅花以活血通絡, 祛痰通絡葯加白芥子等。痰熱瘀結者, 酌加清熱化痰祛瘀通絡葯, 膽星、竹 茹、川貝、丹皮、鬱金、丹參、地龍、全蠍、地鱉蟲等。
(六) 氣血虧虛, 肌腠失榮
證候: 全身消瘦, 面色蒼白或萎黃, 肌力下降, 肢體萎軟, 肌張力減低, 腱反射減弱或消失, 身 體困重, 納少脘悶, 伸舌無力或伸舌不出, 舌質淡, 苔白, 脈細弱。
證候分析: 久病大病之後, 氣血耗傷, 肌腠失於榮養, 可見全身消瘦, 面色失華。氣血虧虛, 肢體筋脈失濡, 故肌力下降, 肢體萎軟, 肌張力減低, 腱反射減弱或消失。脾為氣血生化之源, 氣 血不足, 脾氣必虛, 濕邪困阻, 故見納少脘悶, 身體困重。舌質淡苔白脈細弱均為氣血虧虛之象。 治法: 益氣起痿, 養榮生肌。
方葯: 八珍湯或十全大補湯加減。 人參9 g, 黃芪18 g , 白術12 g , 茯苓6 g, 熟地黃12 g , 山萸肉6 g, 當歸12 g , 白芍18 g, 川芎9 g , 丹參15 g , 阿膠6 g(烊化) , 枸杞子12 g 。
方解: 方中人參與熟地相配, 前者大補元氣, 後者味厚養血, 合用氣血雙補。白術、茯苓健脾 滲濕, 協助人參益氣補脾。黃芪助人參大補肺脾之氣。當歸、白芍養血和營, 助熟地補益陰血。 川芎活血行氣, 使補而不滯。一味丹參, 功同四物, 補血活血。阿膠、枸杞子滋陰養血。諸葯合 用, 共奏氣血雙補, 榮養肌腠之效。 或用肌萎靈5 號散(5 g 次,2 ~3 次 日) 。功能溫補脾腎、養榮生肌, 適用於奇陽虧虛、脾腎 虛損證, 症見肌肉萎縮無力、肌力下降、上肢不能抬舉、下肢不能站立, 甚則肌力全無、痿軟癱瘓 於床、久卧不起、畏寒肢冷。
加減: 失眠夢多, 頭暈目眩, 加龍眼肉、酸棗仁、合歡皮; 肌跳明顯, 情緒不穩, 易怒, 加龍骨、 牡蠣、合歡皮、琥珀粉等。
四、其他治療
(一) 專方專葯
1 . 益髓湯 葯物由黨參、白術、黃芪、甘草、熟地、補骨脂、菟絲子、牛膝、川斷、枸杞子、當歸、 白芍、雞血藤、龜甲、鹿角霜、黃柏、知母組成。 2 . 復肌寧片 由天麻、全蠍、蜈蚣等組成,5 片 次,3 次 日。
3 . 補肝強肌湯 由膽星、菖蒲、伸筋草、黃芪、杜仲等組成, 隨症加減服用,1 劑 日,3 個月為 1 療程。
4 . 地黃飲子加減 熟乾地黃去心25 g, 巴戟天去心12 g, 山茱萸15 g , 石斛12 g, 肉蓯蓉酒浸 焙乾12 g, 制附子6 g , 五味子15g, 官桂9 g , 白茯苓15 g, 麥冬去心15 g , 菖蒲12 g, 遠志去心15 g , 薄荷3 g 。加水浸1 小時左右, 文火慢煎沸騰後30 分鍾, 約煎葯汁200 ml , 接下來再煎上葯取汁 200 ml ,2 次混均分用, 早晚各1 次,75 天為1 個療程, 連續治療3 個療程, 同時注意保持思想樂 觀, 勿食辛辣刺激之品, 堅持完成康復作業, 預防感冒。
運動神經元病是中樞神經系統的一種慢性變性疾病,包括進行性脊肌萎縮症、原發性側索硬化症、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進行性延髓麻痹。以針灸配合中葯辨證治療本病,取得了較好的療效,現總結如下。
針灸治療
取手足陽明經穴、背俞穴、督脈經穴、華佗夾脊穴。主穴:足三里、髀關、伏兔、解溪、肩髃、曲池、合谷、手三里、陰陵泉、脾俞、肝俞、腎俞、大椎、身柱、華佗夾脊穴。配穴:脾弱氣虛配氣海、胃俞;脾腎陽虛配關元、命門;肝腎陰虛配太溪、三陰交、懸鍾;痰熱瘀阻配豐隆、內庭、膈俞;延髓麻痹配風池、風府、廉泉。
每次選8~12穴,風池、風府、廉泉用平補平瀉法,太溪、三陰交用補法,豐隆、內庭用瀉法,均留針30分鍾。其餘穴位用溫針灸法,每穴灸2壯,共灸30分鍾。每天治療1次,3個月為1療程。
中葯治療
脾弱氣虛型:症見四肢無力,肌肉萎縮,甚則四肢不用,倦怠,納呆便溏,舌淡邊有齒印、苔薄白,脈弱。治宜健脾益氣為主,方用補中益氣湯加減。處方:黃芪60
g,黨參、五爪龍、千斤拔各30 g,白術12 g,茯苓、山葯各20 g,當歸、柴胡、升麻各10
g,陳皮6 g,炙甘草5 g。
脾腎陽虛型:症見四肢無力,肌肉萎縮,畏寒肢冷,不思飲食,腰冷陽萎,舌淡、苔薄白,脈細無力。治宜溫補脾腎為主。方用益髓湯加減。處方:黃芪45
g,高麗參、熟附子、肉桂、鎖陽各10 g,白術12 g,茯苓、鹿角膠(烊)、淫羊藿、巴戟天、杜仲、補骨脂各15
g。
肝腎陰虛型:症見肢體僵硬乏力,肉削筋惕,消瘦聲嘶,遺精耳鳴,舌紅、少苔,脈細數無力。治宜滋養肝腎,清熱柔筋,方用虎潛丸加減。處方:熟地黃20
g,白芍、枸杞子、菟絲子、紫河車各15 g,龜板(先煎)、鱉甲(先煎)各30
g,山茱萸、阿膠(烊)、黃柏、甘草各10 g,知母6 g。
痰熱瘀阻型:症見肢體乏力,肌肉萎縮,喉中痰多,吞咽不利,口苦口臭,大便秘結,納呆,舌暗紅、苔黃膩,脈滑數。治宜清熱除痰,活血通絡,方用滌痰湯加減。處方:黃芩15
g,法半夏、茯苓各12 g,制南星、陳皮、石菖蒲、竹茹、枳實、全蠍、僵蠶、地龍、桃仁、川芎各10
g。
討論
本病與病毒感染、植物毒素或重金屬中毒、微量元素缺乏、免疫功能異常或遺傳等因素有關,一般採用支持療法及神經營養葯治療,目前尚無特效治療方法。本病屬於中醫痿證范疇。痿證的發生主要與脾、肝、腎三臟功能失調有密切關系。《素問.痿論篇》曰:「陽明者,五臟六腑之海,主潤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也」,針對痿證的治療,又曰:「治痿獨取陽明」,《靈樞.經脈》曰:「陷下則灸之」,根據這些原則,針灸取穴以多氣多血的陽明經穴及調補脾、肝、腎的相應背俞穴為主,配合「陽脈之海」的督脈經穴和鄰近督脈、脊髓的華佗夾脊穴,再辨證選取相關的穴位,以灸為主,針灸並用,補虛瀉實,疏通經脈。正如《素問.痿論篇》指出:「各補其榮,而通其俞,調其虛實,和其逆順」,諸穴合用共奏療痾起痿之功效。
根據觀察,本病以脾弱氣虛、脾腎陽虛、肝腎陰虛、痰熱瘀阻4型多見,尤以脾腎陽虛、脾弱氣虛型最為常見,但也有表現為虛中夾實,寒熱兼雜,如脾弱氣虛兼痰濕中阻、脾腎虧虛兼痰瘀阻滯、肝腎不足兼邪熱內蘊等,臨證時應靈活辨證施治,或攻或補,或溫或清,或攻補兼施,溫清並用,不可拘泥於一型一方。本病呈進行性發展,療程較長,患者必須樹立信心,堅持治療,適當配合患肢功能鍛煉,方能獲得較佳療效。
④ 柴胡 法半夏 黨參 防風 茯苓 白術 澤瀉 赤芍 當歸 大棗 乾薑 甘草 川芎這是治療什麼的
貌似治療眩暈的
或者說是治療焦慮抑鬱、精神分裂、偏頭痛、耳鳴耳聾的也無不可
總之病機大概是少陽樞機不利、痰飲內阻
⑤ 驚癇怎麼治
驚癇,也就是俗稱的「抽風」,中醫稱為「驚風」,是癲癇發作的主要形式,是中樞神經系統器質性或功能性異常的緊急狀態。新生兒驚厥的表現多為呼吸戒律失整
⑥ 治療癲癇的偏方
治療癲抄狂 在病人姆甲襲下用針刺之,血出即愈。
治母豬風和羊角風:風人發此病,肛門則有長毛一根伸出,頭頂又有一根彎曲的紅毛發時,只需將二毛拔去即愈。 羊癲風 用黃瓜藤二兩,剪短節,加三杯水煎服,剩約二杯,分二次服下,見效可連續多服幾次,最好每日進行服用二次。
癲癇: 畢茇8份(8兩),滑石0.5份(5錢),酵母粉1.5份(1兩5錢),共研細末。一日三次,每次二至四克,飯後服。(有效率93.7%)。
癲癇 黃鱔汁水一杯(開水燙活黃鱔水)、白鞏6克,白糖50克,調勻服下,兩次痊癒。(此葯必須在發病時或剛醒時服)
癲癇(羊角瘋) :蚯蚓一條,白礬半兩放入大碗中用開白水沖開。一次一碗晨起空腹,連喝十天。
⑦ 誰知道 半身不遂 最好的治療方法
中醫有幾千年的歷史,而西醫卻只有500年,相信你更會選擇
⑧ 硬皮病的治療方法有哪些呢是中醫治療效果好還是西醫治療效果好啊
1.毫針刺。取穴以手足陽明經為主,手足少陽經、太陽經、足厥陽經與足太陰經為輔。選穴以面部近取與循經遠取相結合。主穴:地倉、頤中、下吳、頰車、合谷、瞳子髎、牽正、攢竹、二間、陽白、承漿、顴髎、列缺、太沖、行間、太白、三陰交、承泣。配穴:迎香,水溝、臣髎、睛明、內庭、頭維、翳風、聽會、風池、申脈、溫溜、照海、廉泉、絲竹穴、偏歷、四白、太淵。以上諸穴,每次治療選主穴6-8個與配穴5-8個,交替使用。初期、中期患側與健側同取,比例為 3:1,補泄法並用。恢復期面部以患側為主,健側據病情取1-3穴,四肢雙側酌情取穴。每日每次取穴總數不超過30個。每次留針15-20分鍾,第一日內留針30分鍾。每日1次,連續針刺5天後休息2天再刺。
2.耳針療法。主穴:面頰區、肝、眼、口、皮質下。配穴:腎上腺、枕。每日每次選主穴3個,配穴1個。初期(初診治療3周內)以點刺放血法治療,每穴一滴血,每日1次。中期用耳夾法,每次夾3分鍾。耳針治療均採取治4天休息3天的療法。恢復期不用耳針治療。
3.穴位敷貼法。將麝香追風膏用剪刀剪為1.5cm×1.5cm大小,將馬錢子粉與肉桂粉各0.001g撒於麝香追風膏上。在針刺治療5小時後貼地翳風、下關、牽正穴上。十二小時後撕掉。貼1次休息2天,共貼穴10次後停用。
4.電針治療。恢復期用6805-Ⅲ型電針綜合治療儀治療。穴位同毫針刺,每日選4個主穴2個輔穴作電針治療,斷續波,每次10-20分鍾,每日1次。電針5天,休息2天,如此反復治療到患者恢復正常。希望這些方法對您有所幫助,衷心祝您早日康復。
⑨ 如何調理我們自身的上熱下寒
上熱表現:反復發作性的口腔潰瘍、舌瘡、失眠、慢性咽炎、咽喉灼熱感、慢性中耳炎、目赤、青春痘、失眠這一系列上熱證候。
下寒表現:腰以下卻冰涼,比常人怕冷,飲食耐溫不耐寒,吃溫的東西舒服,吃涼的東西就腹痛。
防治:平日飲食以溫性為主,注意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同時也要避免寒涼的冷飲。可以推搓湧泉穴由摩擦而產生熱。湧泉穴位於腳心部,用手掌快速揉搓,直到有熱感為佳,每天早起和晚上臨睡前,揉搓湧泉穴90下,接著揉搓各腳趾90下。
中醫學認為,人體諸多經脈都匯集於足底,與全身各臟腑、組織、器官都有密切關系。尤其是刺激湧泉穴,有益於補腎壯陽、強筋壯骨。堅持揉搓此穴會改善手腳冰涼等下寒症狀。也可以艾灸湧泉常能讓人產生滿口甘津,這是火降水升,上下交泰的佳征。
運動:最好是慢跑或快走45分鍾左右,運動到腿腳熱乎乎的,全身微微出汗就達到目的了。
有幫助請採納,謝謝
⑩ 足部有什麼秘密
足為健康之本雙足在人類的產生和發展過程中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古猿雙足站立行走,是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具有決定意義的一步,促進了大腦的發育,使人類擺脫了低級的境地,成為萬物之靈。
俗話說:「人老足先衰,木枯根先竭。」若把人體比喻為一棵樹的話,那麼足就是其根部,根部枯竭則枝折葉落,樹木夭折。因此,足與人類健康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
雙足由52塊骨骼、66個關節、40條肌肉和200多條韌帶組成,是人體重要的運動和負重器官,承受著身體的全部重量,是人體重要的組成部分,更是人體健康的基石。
足部密布著豐富的毛細血管、淋巴管和神經末梢,有66個穴位、70多個反射區和70多個與臟器相關連的敏感點,與人體五臟六腑和大腦組織密切相關。人體所有臟腑功能的變化,都能從足部反映出來。
雙足處於人體最低位置,遠離心臟,並受地心力的影響,血液供應少,血流緩慢,而且表層脂肪薄,保暖功能差,極易受邪氣的侵襲,導致疾病。若能經常活動或按摩雙足,促進足部的血液循環,不但有利於足部保健,還有利於血液迴流,增加回心血量,故足有人體「第二心臟」之稱。
人類雖然無法抗拒死亡的自然規律,但是,倘若平時保養得當,可以延緩衰老。因此,應該順應自然規律,保持身體內外環境的平衡,愛護自己的雙足,力求健康長壽。
從足部體察健康足型與健康不同的足型可以顯示出不同的身體健康狀況。
1.正常足型。
足背曲線柔和、豐滿,指頭圓潤,足趾整齊柔軟有彈性;指甲光亮透明,甲色紅潤;足弓正常,弧度勻美;足掌前部、外沿、跟部掌墊規整,沒有異常增厚或軟薄;足趾間沒有足癬,掌背光滑。正足型是精力充沛的象徵。
2.實型足。
實型足,五趾向中間靠攏,拇趾外傾弧度適當,且緊並第二趾。足趾甲、足弓、掌墊等正常,亦沒有足癬和足部實質形狀變化。表明機體抗病能力強,多見於輕體力勞動者。倘若足部柔軟、韌性好,多預示健康長壽。
3.鼓型足。
鼓形足,足大趾短窄,二趾突出,各趾明顯向心歪斜,足中部鼓寬,足呈鈍梭型,趾甲不透明,甲下色不均勻。常見於慢性腎病,泌尿生殖系統病變和神經系統病變。
4.散型足。
散型足,五趾向外散開無法並合,足部整體顯瘦小,足趾甲泛白,透明度降低,足彈性不強,掌弓下陷,掌墊擴大。多預示機體抵抗力差,易患病,特別是易感冒。
5.枯型足。
枯型足,足部皮膚乾燥,骨形突出,趾甲沒有華,甚至指甲產生折皺或重甲。多提示營養吸收不好,常見於腦力.勞動過度或房勞過度,損傷腎精者。
6.翹型足。
翹型足,大趾上翹,其餘四趾向下扣,足背可見青色血管浮露,趾甲厚而沒有華,足大趾下掌墊加厚。多見於腦.力勞動者和性生活沒有度之人,常伴有頭暈、腰痛、視疲勞、記憶力減退等。
觀足趾的學問人們似乎很少去關心自己的腳趾,其功能和肌肉也日漸退化。倘若仔細去分析五根腳趾與全身各部位的聯系,就會發現它們各自具有獨特的功能。通過仔細觀察五根腳趾,可以了解身體相應部位的機能狀況。
1.觀拇趾察健康。
肝經經絡起自於拇趾內側的趾甲外。肝經負擔太重時,拇趾會出現彎曲;身體疲倦或肝功能差時,拇趾會顯得柔軟發脹。而拇趾柔軟肥胖,通常是精力不足或胃內空氣堆積所致。
另外,第四趾處有膽經經絡,和肝經有著密切的關系。觀察拇趾的同時也必須觀察第四趾,這是很重要的。因此,平時經常觀察拇趾,可避免延誤疾病的醫治。
拇趾外側的趾甲處,為脾經所屬,控制著機體的營養吸收,也是控制機體氣血流通的要害。若此路不通暢,可表現出腳冰涼、月經不調等。
拇趾代表頭部,其內側為頭的中央,外側有幾處則形成頭的側面。倘若在拇趾上出現痣或類似的東西,則通常是腦部發生異常的前兆。
拇趾底部乾燥破裂,標志著體內長年毒物蓄積,肝臟負擔過重,並且性方面的反應較為遲鈍;拇趾變得極端肥硬(緊張狀態)時,尤其是拇趾根部,小心患有糖尿病。
另外,左腳拇趾比右腳拇趾粗,多為有偏食、糖尿病、月經過多、腫胞等毛病;若右拇趾比左拇趾粗的人,多為頭腦、體力都很強的人。
2.從第二趾了解健康。
因為第二趾與胃的關系密切,倘若勉強穿著不合腳的鞋,勢必會壓迫腳趾,從而影響到胃,出現食慾不振、腹痛、便秘、身體疲倦、喉乾等多種症狀。
此趾端柔軟腫脹、多皺紋,呈萎縮、彎曲狀,大都是與胃有關聯的某些疾患所表現出來的徵兆。此趾若往下躍出,大多是食慾不振;往上躍出時,則表示食慾過盛。
通常認為第二趾有中和毒物的作用。食物中毒時,將第二趾的趾根稍下附近仔細揉搓,十分有效。另外,倘若此趾和拇趾並列堅硬時,要注意是否患有癌症等疾病的可能性。
3.第三趾連通心臟。
通常認為此趾和心臟有關,因為與心臟密切相關的心包經通過此趾。因此揉搓第三趾,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有利於心臟病的治療。
4.從第四趾察健康。
此趾有膽經經過,是支配膽囊的地方,並與拇趾處的肝經有著密切聯系。膽囊有殺菌和幫助消化食物的功能,倘若膽囊的功能惡化,則食物不能充分消化,胃內容易積氣。
若此趾沒有力,呈柔軟腫脹狀,則可見膽經異常。若此處變弱,人就會疲軟慵懶、急躁不安,易導致腹瀉、便秘,或是痔瘡等疾病,或是和膽汁有關的膽結石、膽囊炎等。
另外,若此趾端出現瘀血、痣或類似的東西,可視作腦內部產生障礙的徵兆。若養成揉搓拇趾和第四趾的習慣,可有效防止腳部肌肉痙攣,並可增強相應器官的功能。
5.小趾與健康的關系。
小趾和腎臟、膀胱有關,中醫學認為這些器官在五行中屬水,與全身的水液代謝關系密切。
若膀胱經機能減弱,水液流動停滯,會引發肩周炎、眼睛疲勞、耳鳴、重聽、頭痛、中耳炎、眩昏、低血壓、痔瘡、膀胱炎、腦部疾病、子宮異常等所有症狀。因此,平時應經常按摩小趾,促進體內的水液流通。
此趾虛弱時,容易引發自律神經異常,導致昏眩、站起時頭暈、耳鳴和重聽等;到中年以後,小趾堅硬或彎曲變形時,慎防白內障、青光眼、眼睛疲勞、癌症、腦軟化症等。
小趾結實的人性慾較強。若小趾和拇趾都漲滿,必須注意是否是性慾亢進和糖尿病;小趾虛弱者,其性慾較弱,性情較陰沉;若小趾彎曲歪斜時,則應考慮子宮的異常。
另外,腳趾的異常,還有以下具體表現。
■趾甲透裂、直貫甲頂為中風先兆;■指甲青紫,反映出機體循環系統障礙;■趾甲有縱溝、不平、薄軟、剝脫,為營養不良的表現;■趾甲殘脫,為靜脈炎的表現;■趾甲動搖松脫,為肝病血虛;■趾甲下有一條或數條縱行黑線,為內分泌失調、痛經、月經紊亂;■趾甲蒼白沒有血色,可見於貧血及再生障礙性貧血;■趾甲緊扣入肉,為肝氣郁滯;■趾甲凹凸不平,多見於慢性肝腎疾患;■趾甲有白斑或紅白相間斑點,為小兒蟲積;■大拇趾腫脹,為糖尿病;■足第四趾蒼白水腫,多見於高血壓及動脈硬化;足底的秘密足底異常,常有以下具體表現:
一足底內側緣骨突畸形,多有脊椎畸形;■足底塌陷(扁平足),多因為骨骼、韌帶、肌肉受損及先天性發育不良所引發;■扁平足兼有皮膚蒼白,常伴有脊椎病;■右扁平足,多有肝臟和膽囊疾患;■左扁平足,多有心臟疾患;■拇趾外翻,常有頸椎和甲狀腺疾患;■足底拇趾外側出現突起,多為五官科炎症;■足底拇趾端出現瘦弱,多表現為耳部疾患;■足底拇趾關節趾骨突起,為頸椎病變;從足背看病情腳背出現異常,常有以下表現:
■足踝部水腫,多為心衰、腎炎;■足踝內側出現紫斑點,多見於痛經及子宮疾患;■足踝內側出現蒼白,多見於小腹疝氣;■足背外翻,多見於外翻扭傷;■足背內翻,多見於內翻扭傷(外側韌帶損傷);■足背的足趾跟部有小白脂肪塊,多為高血壓病的表現;■足背趾關節部分出現水腫,多提示有盆腔炎及胸膜炎;■足背部出現血點、斑點,多見於造血系統疾病;■足背部出現隆起,多見於泌尿系統結石;■足背部出現凹陷,多見於肝硬化、肝癌;■足背部出現隆起腫大的結節,多見於所有腫瘤徵候。
足部感知察健康身體某部位不適時,會影響至腳底反射區。也既是說,按壓腳底,可以探察身體不適之處。例如,胃不好的人若按壓胃的反射區,就會感到強烈疼痛。
腳跟處感到疼痛時,多半是身體疲勞、能源長期性不足,或肝臟衰弱所致;腳跟附近為生殖器反射區,若腳跟疼痛應考慮是否有生殖器的麻煩。
因為痛的感覺因人而異,無法一概而論。但是,若反射區痛得較劇烈,其身體相對部位的毛病癒大。相反地,痛的程度愈弱,則病況愈輕,或是舊疾未痊癒者。但是,因鞋不適而引發的急性腳痛,腳變形時,則應當別論。
足部骨骼足部骨骼組成人體足部骨骼包括跗骨、跖骨和趾骨三部分,每隻足共有26塊骨。
1.跗骨。
較粗大,位於足的後半部,分為前、中、後三列,共有七塊。前列由內向外依次為第一楔骨、第二楔骨、第三楔骨和骰骨;中列有足舟骨;後列有距骨和跟骨。
距骨分體、頸、頭三部分,與舟骨的關節面相接;跟骨為最大的跗骨,上面有3個關節面,分別與距骨、舟狀骨構成大關節;足舟骨介於距骨頭與3個楔骨之間,位於足內側縱弓的中央部分,其內緣有一向下垂的舟骨粗隆,為足部明顯標志;骰骨為不規則的立方體,嵌在跟骨與第4、5跖骨之間。
2.跖骨。
位於跗骨之前、趾骨之後,共五塊,由內向外依次為第一至五跖骨,構成足掌跖部的前半部。每塊跖骨分為頭、體、底三部分。第五跖骨底外側部突向後,稱為第五跖骨粗隆。
3.趾骨。
共有14塊。拇趾有兩節趾骨,即近節趾骨與末節趾骨;其餘各趾有三節趾骨,即近節、中節和末節趾骨。每節趾骨分為滑車(小頭)、體、底三部分。
足部關節足部各骨之間連結成的關節達33個之多。脛骨下端、內踝、外踝與距骨共同構成踝關節(距上關節);距跟關節和距舟關節組合成距下關節;距上關節和距下關節形成足關節。
跖骨與近節趾骨之間構成跖趾關節,第一跖骨與拇趾近節趾骨近端構成第一跖趾關節。趾骨之間構成趾間關節,第二至五趾的近節趾骨與中節趾骨間構成近側趾間關節(或第一趾間關節),中節趾骨與末節趾骨間構成遠側趾間關節(或第二趾間關節)。
足部經脈足三陰經起於足,足三陽經止於足。因此,足部是足三陰、足三陽經脈循行、分布之處,是足三陰、足三陽經脈的根部與本部的所在地。
足部6條經脈與全身其他各經絡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正如《素問·厥論》所說:「陽氣起於足五趾之表,陰氣起於足五趾之里。」說明足部與周身陰陽經絡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按摩足部相應的穴位可以治療遠端部位(頭面、臟腑、軀乾等)的疾病,或對全身的某些機能狀態起到調整作用。
足部六條經絡的循行、分布如下:
足陽明胃經行走於足背中央,止於足第二趾的外側端「厲兌」穴,其支脈進入拇趾和中趾。分布於足部的穴位有:解溪、沖陽、陷谷、內庭、厲兌。
足太陽膀胱經經過足外側赤白肉際,止於足小趾外側的「至陰」穴。分布於足部的穴位有:昆侖、仆參、申脈、金門、京骨、束骨、足通谷、至陰。
足少陽膽經行於足背外側,止於足第四趾外側端,其支脈斜入拇趾。分布於足部的穴位有:丘墟、足臨泣、地五會、俠溪、足竅陰。
足太陰脾經起於拇趾甲根內側的「隱白」穴,沿足內側赤白肉際上行。分布於足部的穴位有:隱白、大都、太白、公孫、商丘。
足厥陰肝經起於拇趾甲根外側的「大敦」穴,沿足背內側上行。分布於足部的穴位有:大敦、行間、太沖、中封。
足少陰腎經起於足底內側「湧泉」穴,斜著穿過足底後,沿著足內側上行。分布於足部的穴位有:湧泉、然谷、太溪、大鍾、水泉、照海。
足部重要穴位及功效厲兌定位:位於第二趾末節外側,距甲根邊緣下約2毫米處。
主治:牙痛、咽喉腫痛、熱病、多夢、頭痛、眼睛疲勞、下痢、便秘等。
第二厲兌定位:位於第二趾甲根邊緣中央下方的2毫米處。
主治:呃逆、嘔吐、食慾不振等。
第三厲兌定位:位於第三趾甲根邊緣中央下方約2毫米處。
主治:呃逆、惡心嘔吐、胃酸過多、胃痛、胸部悶脹等。
至陰定位:在足小趾末節外側,距甲根邊緣下方約2毫米處。
主治:頭痛、目痛、胎位不正、難產、肩酸痛、便秘、下痢、夜尿症等。
內至陰定位:位於小趾內側(靠第四趾)甲根邊緣下2毫米處。
主治:頭痛、怕冷等。
足竅陰定位:在足第四趾末節外側,距甲根邊緣下約2毫米處。
主治:頭痛、失眠、月經不調、牙痛等。
隱白定位:在拇趾末節內側,距甲根邊緣約2毫米處。
主治:腹脹、便血、尿血、月經過多、多夢、頭痛、肩酸痛、便秘等。
大敦定位:位於大拇指外側(靠第二趾)甲根邊緣約2毫米處。
主治:疝氣、遺尿、經閉、崩漏、目眩,腹痛。
第二大敦定位:位於大拇趾甲根邊緣中央下約2毫米處。
主治:目眩、耳鳴等。
龜頭穴定位:於大拇趾前端中央。
主治:性沒有能、冷感症等生殖系統疾病。
昆侖定位:在足部外踝後方,外踝頂點與跟腱之間的凹陷中。
主治:腳跟腫痛、頭痛、腰痛、高血壓、眼疾、怕冷症、下痢等。
仆參定位:在足外側部,外踝後下方,昆侖穴直下,跟骨外側赤白肉際處。
主治:腦溢血、高血壓、頭痛、神經官能症、腰痛、坐骨神經痛等。
金門定位:在足外側,外踝前緣直下,骰骨下緣處。
主治:痔瘡、頭痛、腰痛、閃腰、腳關節痛、五十肩和下腹痛等。
足通谷定位:位於小趾,小趾彎曲時外側橫紋末端,即為本穴。
主治:頭痛、目眩、痔瘡、腰痛、膀胱炎、腳背痛、坐骨神經痛。
足臨泣定位:在足背外側,第四跖趾關節的後方,第四趾、小趾跖骨夾縫中。
主治:月經不調、遺尿、頭痛、腰痛、肌肉痙攣、眼疾、膽囊炎、神經官能症等。
行間定位:在足背側,第一、二趾間,趾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
主治:頭痛、目眩、目赤腫痛、肝臟疾病、宿醉、肋間神經痛、月經過多等。
太沖定位:在足背側,第一跖骨間隙的後方凹陷處。
主治:頭痛、眩暈、肝臟病、牙痛、眼疾、消化系統、呼吸系統、生殖系統等病變。
商丘定位:在足內踝前下方凹陷中,腳腕橫紋末端。
主治:便秘、黃疸、足踝痛、虛弱倦怠、消化不良、胸悶欲吐、腹痛等。
中封定位:位於商丘前方(靠腳趾方向)約2—3毫米處。
主治:肝炎、怕冷症、風濕關節炎、腰痛、便秘、下痢、食慾不振等。
然谷定位:在足內側緣,足舟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際處。
主治:月經不調、帶下、遺精、泄瀉、小便不利、心悸、不孕症等。
太溪定位:在足內側,內踝後方,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
主治:月經不調、遺精、陽痿、氣喘、咽喉腫痛、腎臟病、牙痛、支氣管炎、關節痛等。
水泉定位:在足內側,內踝後下方,太溪直下一橫指,即內踝後緣下方與跟骨內側凹陷中。
主治:月經不調、痛經、經閉、失眠、胃炎、膀胱炎、下痢、腎臟病等。
三陰交定位:位於內踝上緣三橫指,踝尖正上方脛骨邊緣陷中。
主治:怕冷症、更年期障礙、婦科所有疾患。對胃酸、食慾不振亦有效。
里內庭定位:位於第二趾根部,腳趾彎曲時趾尖碰到處。
主治:食物中毒、蕁麻疹等。
湧泉定位:位於腳掌前1/4線中央,人字形紋頂點下約l毫米處。
主治:頭痛、頭昏、高血壓、糖尿病、過敏性鼻炎、更年期障礙、怕冷症、腎臟病等。
泉生足定位:位於足底第二趾第一關節和第二關節中央。
主治:心臟病、心悸、呼吸困難、頭痛、嘔吐、宿醉不適等。
第二泉生足定位:位於足底第三趾第一關節和第二關節中央。
主治:對所有心臟疾病有良效。
心包區定位:位於腳掌前像的中央部位,即腳掌中分線的中央。
主治:低血壓、自律神經失調、焦慮症、更年期障礙等。
足心定位:位於足弓中心部位,直徑約3毫米圓形區域。
主治:低血壓、心臟病、風濕關節炎等。
失眠定位:位於足跟部中央的正中線上,內外踝連線的交叉點。
主治:失眠、高血壓等。
足三里定位:位於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找穴時,以食指(左腿用右手、右腿用左手)第二關節沿脛骨上移,至有突出的斜面骨頭阻擋為止,指尖處即為此穴。
主治:食慾不振、腹瀉、腹脹、嘔吐等腹部不適症。對更年期障礙、腰腿疲勞、皮膚粗糙亦有效。
陽陵泉定位:位於膝蓋下方,小腿外側之腓骨小頭稍前凹陷中。
主治:關節僵硬、抽筋、麻痹、腰腿疲勞、胃潰瘍等。
豐隆定位:位於腓骨小頭與外踝尖連線的中點處。
主治:肥胖、頭痛、便秘、高血壓、神經官能症、氣喘、多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