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與患有自戀型人格障礙的人相處
如何與自戀者相處:
技巧篇 最大的問題在於如何為"如何與自戀者相處"到到一個合適的答案. 因為自戀者經常使用一些完美的具有偽裝性的方法隱藏自己的感情和慾望.然而,還是有一些有效的技巧幫助大家處理因為自戀型人格障礙而帶來的不愉快.
不要把自戀者想像的那麼邪惡或者他們想要傷害你.自戀者也認為他人都是不錯的,但是他們的問題源自他們理所當然的以自我為中心.無論他們看到什麼,都會與自己的生活聯系在一起.所以他們是很難控制別人的,但也不要仇視他們.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自戀型人格障礙案例被曝光.也有很多如何與難相處的人相處的幫助類書籍出版,人們在論壇或研討會上也公開討論與自戀者相處的多種途徑.研究並提高你對這個問題的認識,你將發現自己會更有效的處理與自戀傾向的人的關系.
記住,你不能改變自戀者.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你能做的僅僅是更有效的與他們相處.
如果不能離開一個自戀者,因為他(她)是你生命中的一部分,那你不得不考慮如何面對.要明白必須將自己與自戀者的感情分離開,不用負責.自戀者無論得到多少的關愛與關注,他們的內心仍然會感到空缺,其實他們只是在找更多的原因讓自己不快樂.你無法幫助他們.不要因為他們而導致自己的心理使衡,他們的行為古怪難以琢磨所以不可能一直取悅他們.
不要因為自戀者產生沮喪或失望的情緒而感到內疚.你對此沒有責任.找尋一些'自戀症治療方法'並且帶他們去看專家.盡管這樣可能會造成負面影響,作為一個自戀者根本不相信自己的確有這些問題.
與那些也與自戀者相處的人交流,因為他們會傳授你一些實用性強的方法.
閱讀了解一些關於自戀型人格障礙的案例將幫助你集中精力去找如何解決這些問題而不會讓你因為情緒透支而感到窩火.
不要讓自戀者變成你生活的重點,當他們在你周圍的時候你需要製造關於他們的話題. 他們很容易將注意力投向與他們有關的話題上去.
B. 人格障礙及治療方法是什麼
一、人格障礙的概念
人格障礙,又稱精神病態,或病態人格。
人格,是支配人的行為的機體內所有力量的集合,是精神結構的總體。
病態人格是具有持久性的適應不良行為模式,人格在發展和結構上的明顯偏離正常,這種人格異常,主要表現出一種情感和意志活動的障礙。
病態人格的研究,歷史並不算長,尚不到200年。首例病態人格的發現,並引起醫學界重視的,是19世紀初,1806年,Pinel報告了一例一名法國農民在狂怒中將一名婦女投入井內的事件。罪犯並非精神病人,也與該婦女無冤無仇,殺人動機難以理解。罪犯自己也無法說明自己的行為。當這一案例在醫學界提出後,引起強烈反響,因為世界各國都有這類案件發生。於是第一次提出了「精神病理性卑劣」
一詞。後來,隨著對病態人格的認識進一步深化,「精神病理性卑劣」
一詞被擯棄,而病態人格一詞卻為全世界的醫學界所接受。
美國《精神疾病診斷和統計手冊》將病態人格分為三大類:
(1)伴發腦功能障礙和腦損傷人格異常,包括癲病,多發性硬化症,腦功能硬化症,老年性痴獃等品質性疾病時的人格異常。
(2)伴發精神病的人格異常,包括偏執型、循環型、分裂性和強迫人格異常。
(3)作為單獨的實體存在的人格異常,包括暴發型、癔病型、衰弱型、波動一攻擊型、不足型等人格異常。
當您的心理失去平衡的時候,當您處在極度的悲痛、狂怒、激憤、絕望、狂喜或是一種不可抑制的非理性沖動的時候,您一定要冷靜地問自己一聲:
我的心理正常嗎?我的心理,是否發生了障礙?當你變得焦躁、疑慮、壓抑、憤怒、嫉世憤俗、悲觀厭世,與周圍的一切都那麼格格不入,與親人、同事、鄰居關系變得冷漠、緊張、對抗、猜忌,甚至因險的時候,你一定要冷靜地進行自我反省。
我的心理正常嗎?我的人格是否發生了扭曲、畸變、解體或是出現了障礙?這些缺陷是否病態?一定要冷靜、再冷靜。
二、人格障礙的基本特徵
(1)萌芽於兒童、青少年期。人格是從小逐漸形成的,人格障礙的特徵往往從兒童期就有發端,到青春期開始顯露。因為年齡愈小,人格的可塑性就愈大,因而在青春期以前不能輕易診斷人格障礙。
(2)具有紊亂不定的心理特點和難以相處的人際關系。這是各類型人格障礙的最主要的行為特徵。不論是被動的還是主動的行為變異,都會給他人造成困難,甚至帶來禍害。
(3)常怨天尤人。因而不會感到自己有錯誤需要改正,而常把社會或外界的一切看做是荒謬的、不應該如此。
(4)自私沒有責任感。對不道德行為沒有罪惡感、傷害別人而不覺後悔,並對自己的所作所為都能做出自以為是的辯護。他們總把自己的想法放在首位,不管他人的心情和狀態。
(5)具有較強的猜疑、仇視。他們的嫉妒心很強,思維意識狹隘,任何新環境的氣氛都要受其行為特點的影響。
(6)其行為常常傷及和致痛別人。
(7)不承認自己的人格障礙。患者對自己的怪癖和不良行為沒有正確認識,通常由他人予以揭知。
人格障礙的行為問題程度各有不同。輕者完全過著正常生活,只有與他緊密接近的人(親屬或同事)才會領教他的怪癖,覺得他無事生非,難於相處;嚴重者事事都違抗社會習俗且積極表現於外,很難適應正常的社會生活。
三、人格障礙的形成原因
人格障礙是由於某種不健全的先天素質,或在後天不良社會環境因素的影響下形成,兩種情況兼而有之。其表現在:
(1)生物遺傳因素。血緣關系越近,發生率越高。親生父母有人格障礙的,被收養子女有病態人格的比率高。同卵孿生子比異卵孿生子在人格障礙、過失和犯罪等方面的一致率更高。
(2)病理生理因素。人格障礙患者對靜態和緊張刺激的自主反應程度比正常人低,他們傾向於缺乏焦慮,因而不能從經驗中吸取教訓。
(3)後天生活環境和社會因素。這是形成異常人格的外因,而且是很重要的因素。人格障礙患者的異常情緒反應和行為方式,都是兒童成長過程中學得的,兒童期間單純通過觀察、模仿,即可學得許多情緒反應和行為方式,包括一些社會適應不良的行為,並可通過條件反射機理而鞏固下來。追溯人格障礙患者的童年,常可發現不良環境對其人格偏離所產生的影響。童年接受家庭成員特別是父母的行為影響最大。另外成年人在嚴重長期的精神打擊下(如冤獄、單獨隔離禁閉),也會後遺顯著性的人格改變。
個人的人格一旦形成,往往具有一定的恆定性,要改變並非易事,正所謂「江山易改,秉性難移」。但是,「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只要加強自我調適和進行各種治療,人格障礙是可以糾正的。
四、人格障礙的類型與治療
1.偏執型人格障礙
偏執型人格又稱妄想型人格。
患有偏執型人格障礙者,其特徵是對別人充滿猜疑和偏執,因而認為人們的動機都是惡意的。
(1)特點。始於成年早期,男性多於女性;童年期即可表現出孤獨、缺少同伴、社交焦慮、過分敏感、言詞怪僻而刻薄等,令人感覺「古怪」;少數民族、移民和難民中,由於不熟悉特殊的社會文化和環境,易於產生偏執型人格;患者的家族成員中,精神分裂症和偏執性精神病的患病率較高;經常無中生有地懷疑別人要傷害、欺騙或利用自己,或認為有針對自己的陰謀;對朋友和同事也缺乏信任,常無端懷疑;不願與他人建立親密的關系,擔心因此受到對方擺布;決不肯輕易透露個人秘密,而對別人的一言一行則總要琢磨出「隱含的意義」以作為自己先佔觀念的證據;易記恨,對自認為受到的侮辱、不公正待遇或輕視等耿耿於懷,微不足道的輕視即可引起強烈的敵意,並長久地記恨:常伴病理性嫉妒,如無故懷疑其伴侶不忠;常伴有冷淡、敵對、頑固、情緒化、推倭、善譏諷和批評等個性特徵,對自己的能力、等級和重要性常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可伴發偏執型分裂症、抑鬱症、場所恐怖症、強迫症、酒精和葯物濫用、分裂樣人格障礙、自戀型人格障礙等。
①廣泛猜疑,常將他人無意的、非惡意的甚至友好的行為誤解為敵意或歧視,或無足夠根據,懷疑會被人利用或傷害,因此過分警惕與防衛;
②將周圍事物解釋為不符合實際情況的「陰謀」,並可成為超價觀念;
③易產生病態嫉妒;
④過分自負,若有挫折或失敗則歸咎於人,總認為自己正確;
⑤好嫉恨別人,對他人過錯不能寬容;
⑥脫離實際地好爭辯與敵對,固執地追求個人不夠合理的「權利」
或利益;
⑦忽視或不相信與患者想法不相符合的客觀證據,因而很難以說理或事實來改變患者的想法。
患者的症狀至少要符合上述項目中的三項,就可診斷為偏執型人格障礙。
(2)治療方法。對偏執型人格障礙的治療應採用心理治療為主,以克服多疑敏感、固執。不安全感和自我中心的人格缺陷。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①認知提高法。首先要與他們建立信任關系,在彼此信任的基礎上交流情感,介紹其自身人格障礙的性質、特點、危害性及糾正方法,使其對自己有正確、客觀的認識,並自覺自願產生要求改變自身人格缺陷的願望。
②交友訓練法。鼓勵他們積極主動地進行交友活動,在交友中學會信任別人,消除不安感。交友訓練的原則和要領是:一是真誠相見,以誠交心。必須明確,交友的目的在於克服偏執心理,尋求友誼和幫助,交流思想感情,消除心理障礙。二是交往中盡量主動給予知心朋友各種幫助。這有助於以心換心,取得對方的信任和鞏固友誼。三是注意交友的「心理相容」原則。性格、脾氣的相似和一致,有助於心理相容,搞好朋友關系。
③自我療法。具有偏執型人格障礙的人易走極端,要改變偏執行為,偏執型人格障礙患者首先必須分析自己的非理性觀念。比如:
我不能容忍別人一絲一毫的不忠。
世上沒有好人,我只相信自己。
對別人的進攻,我必須立即予以強烈反擊,要讓他知道我比他更強。
我不能表現出溫柔,這會給人一種不強健的感覺。
對這些觀念加以糾正,消除極端偏激的成分。
我不是說,應學會寬容別人。
人有好壞之分,我應該相信那些好人。
對別人的進攻,馬上反擊未必是上策,而且我必須首先辨清是否真的受到了攻進。
你不敢表示真實的情感,這本身就是虛弱的表現。
每當故態復萌時,就應該把改造過的合理化觀念默念一遍,以此來阻止自己的偏激行為。有時自己不知不覺表現出了偏激行為,事後應重新分析當時的想法,找出當時的非理性觀念,然後加以改造,以防下次再犯。
④敵意糾正訓練法。偏執型人格障礙患者易對他人和周圍環境充滿敵意和不信任感,採取以下訓練方法,進行克服。
首先,常提醒自己不要陷於「敵對心理」中。事先自我提醒和警告,處世待人時注意糾正,這樣會明顯減輕敵意心理和強烈的情緒反應。
其次,要懂得只有尊重別人,才能得到別人尊重的基本道理。要學會對那些幫助過你的人說感謝的話,而不要不疼不癢地說一聲「謝謝」,更不能不理不睬。
再次,要學會向你認識的所有人面帶微笑。可能開始時你很不習慣,做得不自然,但必須這樣做,以後,就會很自然。
最後,要在生活中學會忍讓和有耐心。生活在復雜的大千世界中,沖突糾紛和摩擦是難免的,這時必須忍讓和剋制。
2.分裂樣人格障礙
分裂樣人格障礙是一種具有精神分裂樣表現的人格障礙,是日常生活中和醫學心理咨詢門診中比較常見的人格障礙。
分裂人格障礙的形成通常與人的早期心理發展有很大關系。
人類個體出生以後,有很長一段時間不能獨立,需要父母親的照顧,在這個過程中,兒童與父母的關系占重要地位,兒童就是在與父母的關系中建立自己的早期人格的。在成長過程中,盡管每個兒童不免要受到一些指責,但只要他感覺到周圍有人愛他,就不會產生心理上的偏差。但倘若終日不斷被罵、被批評,得不到父母的愛,兒童就會覺得自己毫無價值。更進一步,倘若父母對子女不公正,就會使兒童是非觀念不穩定,產生心理上的焦慮和敵對情緒,有些兒童因此而分離、獨立、逃避與父母身體和情感的接觸,進而逃避與其他人和事物的接觸,這樣就極易形成分裂樣人格。
(1)特點:
①有奇異的信念,或與文化背景不相稱的行為,如相信透視力、心靈感應、特異功能和第六感官等。
②奇怪的、反常的或特殊的行為或外貌,如服飾奇特、不修邊幅。
行為不合時宜、習慣或目的不明確。
③言語怪異,如離題、用詞不當、繁簡失當、表達意見不清,並非文化程度或智能障礙等因素所引起。
④不尋常的知覺體驗,如一慣性的錯覺、幻覺、看見不存在的人。
⑤對人冷淡,對親屬也不例外,缺少溫暖體貼。
⑥表情淡漠,缺乏深刻或生動的情感體驗。
⑦多單獨活動,主動與人交往僅限於生活或工作中必需的接觸,除一級親屬外無親密友人。
符合上述項目中的三項的人,可診斷為分裂樣人格障礙。
從以上的診斷標准可以看出,分裂樣人格障礙患者主要表現出缺乏溫情,難以與別人建立深切的情感聯系,於是,他們的人際關系通常很差。也因此,大多數分裂樣人格障礙患者獨身。患者對別人的意見漠不關心,對別人的贊揚。批評,均無動於衷。過著一種孤獨寂寞的生活。其中有些人,可以有些業余愛好,但多是閱讀、欣賞音樂、思考之類安靜、被動的活動,部分人還可能一生沉醉於某種專業,做出較高的成就。但從總體而言,這類人生活平淡、刻板,缺乏創造性和獨立性,難以適應多變的現代社會生活。
這類人的性慾淡漠也頗為突出,內心世界卻極其廣闊,常常想人非非,但常常缺乏相應的情感內容,缺乏進取心。他們總是以冷漠無情來應付環境,以「眼不見為凈」的方式逃避現實,但他們這種與世無爭的外表不能壓抑內心動的焦慮和敵意的痛苦。
(2)治療方法
對分裂樣人格障礙的治療目的是糾正其孤獨離群性、情感淡漠和恢復其生活的熱情。具體方法有以下幾種:
①社交訓練法。糾正孤獨不合群性,通常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一是提高認知能力,懂得孤獨不合群、嚴重內向的危害,自覺投入心理訓練。同時講清訓練的方法、步驟、目的和注意事項,要求積極配合實施。
二是制定社交訓練評分表。每天要進行自我小結,每周總結。8~12周為一療程。心理醫生每周核對記錄,並作出評價。
三是自我評分標准:0分訓練無變化;1分稍有進步,願意與人接觸交談,但接觸仍比較勉強和刻板;2分明顯進步,能夠主動與人接觸交談,3分孤獨不合群現象基本消失。
評分規劃和獎勵方式。每日最低分為0分,最高分為3分,每周最高分為18分。倘若以8周為一療程,總分144分。對患者的每一點滴進步都要加以肯定,並給予強化,以鼓勵其自信心,這一點很重要。獎勵方式通常可採用現金、贈送喜愛的生活學慣用品、允許定期外出旅遊等等。切忌因為無進步或進步微小而批評責備,以免造成患者心理反感和對自己喪失信心。
四是訓練內容和目標:訓練內容。開始時由心理醫生和受訓者共同商定,交談對象是較好的朋友,每次要求主動與他交談10分鍾,交談內容和方式不限,逐漸做到主動、比較融洽地隨便交談。進而逐步增加交談的時間(從10分鍾增加半小時);對象由1人逐漸增加到5人。成功後,改變訓練內容,鼓勵患者積極參加集體活動。
②興趣培養法。興趣培養有助於克服興趣索然、情感淡漠的人格。具體做法有以下幾點:
一是要求患者有意識地分析自己,確定積極的人生追求目標,並懂得人生是一種情趣無窮的愉快旅程,每一個人都應該像一位旅行家,時刻欣賞著一路的美景。
二是要創造條件,主動地接觸社會實際生活,擴大接受社會信息量,促使興趣多樣化。
三是參加興趣小組活動。比如繪畫、歌詠、舞蹈、藝術、體育鍛煉、科技活動等。這是培養興趣的較好方式。
3.癔症型人格障礙
癔症型人格障礙是一種以自我為中心,過分尋求他人注意,具有某些癔症樣表現的人格障礙。其產生的原因通常與早期家庭教育有關。父母溺愛孩子,使孩子受到過分的保護,造成生理年齡與心理年齡不符,心理發展嚴重滯後,停留在少兒期的某個水平,因而表現出癔症型人格特徵。另外一個原因是,患者的心理常有暗示性和依賴性。
(1)癔症型人格障礙的表現:
①引人注意,情緒帶有戲劇化色彩。這類人常喜歡表現自己,有較好的藝術表現才能,並有一定的感染力。他們常常表現出過分做作和誇張的行為,甚至裝腔作勢,以引人注意。
②高度的暗示性和幻想性。這類人常愛幻想,把想像當成現實,當缺乏足夠的現實刺激時便利用幻想激發內心的情緒體驗。
④情感易變化。這類患者情感變化無常,容易心理失衡。對於輕微的刺激,有情緒激動的反應,缺乏固有的心情,情感活動幾乎都是反應性的。往往沒有真情實感和裝腔作勢甚至無病呻吟。
④喜歡捉弄別人。多種花招使人就範,如任性、強求、說謊欺騙、獻殷勤、謅媚,有時甚至使用操縱性的自殺威脅。他們的人際關系較淺,表面上熱情、好客、令人心動,實際上完全不顧自私自利。
⑤自我中心意識強。這類患者喜歡別人注意和誇獎。只有投其所好和取悅他時才合自己的心意,並表現出欣喜若狂的態度,不然會熱烈攻擊他人。
⑥性心理不成熟。此類患者表現為性冷淡或性過分敏感,女性患者往往天真地展示性感,用過分嬌羞樣的誘惑勾引他人而不自覺。
(2)診斷標准
《中國精神疾病分類方案與診斷標准》中,將癔症型人格障礙的症狀診斷標準定為:
①表情誇張像演戲一樣,裝腔作勢,情感體驗膚淺。
②暗示性高,很容易受他人的影響。
③自我中心,強求別人符合他的需要或意志,不如意就給別人難堪或強烈不滿。
④經常渴望表揚和同情,感情易波動。
⑤尋求刺激,過多地參加各種社交活動。
③需要別人經常注意,為了引起注意,不惜嘩眾取寵,危言聳聽,或者在外貌和行為方面表現得過分吸引他人。
⑦情感反應強烈易變,完全按個人的情感判斷好壞。
⑧說話誇大其詞,摻雜幻想情節,缺乏具體的真實細節,難以核對。
(3)治療方法
①幫助患者了解認識自己人格中的缺陷。只有真正了解自己,才能揚其長避其短,適應社會環境。不然就會處處碰壁、導致病情發作。
②情緒自我調適法。患者的情緒表達太過分,常使人無法接受。
所以要改變這種情況,首先要做的便是向自己的親朋好友作一番調查,聽聽他們對這種情緒表達的看法。然後,分析這些情緒表現哪些是有意識的,哪些是無意識的;哪些是別人喜歡的,哪些是別人討厭的。對別人討厭的要堅決克制,對別人喜歡的則在表現強度上力求適中,把無意識的表現寫下來,放在醒目處,以便自我提醒。另外,可請好友在關鍵時刻提醒一下,或在事後請好友對自己今天的表現作一評價,然後從中體會自己情緒表達過火之處,以便在以後的情緒表達上適當控制,達到自然、適度的效果。
③升華法。癔症型人格患者有一定的藝術表演才能,就讓其把興趣轉移到表演藝術中去,使患者原有的能力在表演中得到升華。癔症型人格的人適合於藝術表演。
4.強迫型人格障礙
強迫型人格障礙也稱強迫症。它是以重復出現不能為主觀意志所控制的強迫症狀為特徵的神經功能性疾病。強迫症的症狀五花八門,無奇不有。概括而言,大體可劃分為強迫觀念、強迫意向和強迫行為三種類型。
強迫觀念可以表現為不自主呈現的某種想法、某種事情或某句話。如腦子里反復出現「我是一個俊姑娘」,「苗條身材」,「春風又綠江南岸」等等;還可以表現為強迫懷疑,如鎖了門後又反復懷疑是否真把門鎖好了,投信後又懷疑自己是否真把信封好了、投對了,等等;還可以表現為強迫聯想,如看到樹枝枝葉。草地便想到有許多蟲子或野獸;還可以表現為強迫性窮思竭慮,如為何人要長兩隻眼睛?為什麼一加一等於二?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強迫意向即是患者常常被某些慾望或意向糾纏而產生沖動。如患者走到河邊時出現要跳下去的沖動,見到利器就出現想拿起來刺人或刺自己的沖動,登上高樓就出現往下跳的情境和沖動等等。但患者不會這么做,只是不能控制這些意向的出現。
強迫行為,具體可以表現為強迫計數,如上樓梯要計數有多少梯級,走路要數自己的步子,明知無意義,也記不住,但還是要數;還可表現為強迫檢查,這與強迫懷疑相聯系,如反復檢查門窗是否關好,門鎖是否鎖上;還有強迫性洗手,強迫性洗衣,強迫性偷竊等等都屬於強迫行為。
強迫觀念、強迫意向和強迫行為,其共同點是具有強迫性、復性、刻板性和儀式性。
患者主觀上都感到有一種不可抗拒的強迫無奈的觀念和情緒,他也明知這些觀念、意向和行為的重復出現是毫無意義和不必要的,主觀上卻無法擺脫這些強迫症狀的糾纏。因而導致情緒緊張、煩惱、焦慮不安,甚至頭昏眼花、失眠、記憶力下降、身體衰竭。
(1)表現特徵
①做任何事情都要求完美無缺、按部就班、有條不紊,因而有時反會影響工作的效率。
②不合理地堅持別人也要嚴格地按照他的方式做事,不然心裡很不痛快,對別人做事很不放心。
③猶豫不決,常推遲或避免作出決定。
④常有不安全感,窮思竭慮,反復考慮計劃是否適當,反復核對檢查,惟恐疏忽和差錯。
⑤拘泥細節,甚至生活小節也要「程序化」,不遵照一定的規矩就感到不安或要重做。
⑥完成一件工作之後常缺乏愉快和滿足的體驗,相反容易悔恨和內疚。
⑦對自己要求嚴格,過分沉溺於職責義務與道德規范,無業余愛好,拘謹吝嗇,缺少友誼往來。
患者狀況至少符合上述項目中的三項,便可診斷為強迫型人格障礙。
強迫型人格的最主要特徵就是要求嚴格和完美,過於理智,自製心理和自控行為都很強。患者常有不安全感,對自我過分克制,過分注意自己的行為是否正確、舉止是否適當。責任感特別強,往往用十全十美的高標准要求自己,同時又墨守成規。在情感上易焦慮、緊張、悔恨,待人接物上不能平易近人,難於熱情待人,缺乏幽默感。
(2)行為表現
①心裡總有一種不安全感,常處在莫名其妙的緊張焦慮狀態。如反復洗,總擔心手沒有洗凈。不停地洗衣,能持續幾個小時等等。
②過多考慮,很在乎別人的看法,做事總懷疑自己的能力。
③行為制約很多,不通人情。平時處理問題有秩序、整潔,嚴守時刻,但對突如其來的事情顯得不知所措,對新事物接受慢。給人的印象是刻板、僵死、缺乏生命活力。
強迫型人格障礙通常形成在幼年時期,與家庭教育和生活經歷有著很大關系。比如父母管教過分嚴厲、苛刻,要求子女嚴格遵守規范,不準孩子自行其事,造成孩子做事過分拘謹,生怕做錯事而遭到父母的懲罰,慢慢就形成了經常性緊張、焦慮的情緒反應。父母的生活習慣,也對孩子產生影響,如父母過分愛清潔,對孩子的衛生特別注意,容易使孩子形成「潔癖」,產生強迫性洗手等行為。幼年時期受到較強的挫折和刺激,也可能產生強迫型人格。
(3)治療方法
①順其自然法。強迫型人格的主要表現是把沖突理智化,過分壓抑和控制自己,因此強迫型人格障礙的糾正主要是減輕和放鬆精神壓力,最有效的方式是順其自然,不要對做過的事進行評價。比如擔心門沒有關好,就讓它沒關好;課桌上的東西沒有收拾干凈,就讓它不幹凈;字寫得別扭,也由它去,與自己無任何關系。開始時可能會由此帶來焦慮的情緒反應,但由於患者的強迫行為還遠沒有達到強迫症的無法自控的程度,所以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和自己意志的努力,症狀是會消除的。
②當頭棒喝法。「棒喝」是借用禪宗中的「德山棒,f臨濟喝」的說法。德山常以大棒驚嚇學生,使執迷不悟的學生頓然開悟,而臨濟則以模稜兩可的問題問學生,學生猶豫不能作答時,臨濟則大喝一聲以示警醒。當一個人過分執著於經典與規矩時,就會對多變的現實感到無所適從。強迫型人格障礙患者已經習慣於按教條辦事,在某種程度上像個機器人。而要改變這種狀況,就要發現生活中的獨特事件,用新的觀念和解決問題的新思路、新方法,來改變墨守成規、循規蹈矩的習慣。
5.依賴型人格障礙
依賴型人格障礙,又稱無力型人格障礙或被動型人格障礙,是一種過分順從別人的意志,嚴重缺乏獨立性的人格障礙。
(1)表現特徵
①在沒有從他人處得到大量的建議和保證之前,對日常事物不能作出決策。
②無助感,讓別人為自己作大多數的重要決定,如在何處生活,該選擇什麼職業等。
③被遺棄感。明知他人錯了,也隨聲附和,因為害怕被別人遺棄。
④無獨立性,很難單獨展開計劃或做事。
⑤過度容忍,為討好他人甘願做低下的或自己不願做的事。
⑥獨處時有不適和無助感,或竭盡全力以逃避孤獨。
⑦當親密的關系中止時感到無助或崩潰。
⑧經常被遭人遺棄的念頭所折磨。
⑨很容易因未得到贊許或遭到批評而受到傷害。
具有上述特徵中的五項,即可診斷為依賴型人格。
(2)治療方法
習慣糾正法。治療首先必須破除患者的不良習慣。找出自己的行為中哪些是習慣性地依賴別人去做,哪些是自作決定的。每天作記錄,以一個星期為期限,然後將這些事件進行規類按自主意識強、中等、較差分為三等,每周一小結。
對自主意識強的事件應堅持自己做。
對自主意識中等的事件,應提出改進的方法,並在以後的行動中逐步實施。例如,制定工作計劃,在聽取了朋友的意見時,你有不同的看法來。就應該把自己的理由說出來。這樣,在工作計劃中便
C. 自戀型人格障礙怎麼治
病情分析: 滑精,指夜間無夢而遺,甚至清醒時精液自動滑出的病症。需要在心理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改善的,
D. 自戀性格障礙怎麼辦
「自戀型人格障礙」的產生原因,多與童年的經歷密切相關,如單親家內庭、教養方式不當、缺容少同齡夥伴等。 患有「自戀型人格障礙」並不可怕,更不必以為得了不治之症。克服此症,關鍵在於找准症結所在,然後「對症下葯」。比如,有的心理醫生從消除自戀者的「自我為中心」人手,讓其把自己認為討人厭煩的人格特徵和別人的批評羅列下來,然後回憶童年往事,究其童年 時期性格形成的原因:在童年時表現為渴望得到父母的誇獎,一旦不能如願,便會耍賴、搗蛋以吸引父母的注意。如果患者能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是童年幼稚行為的翻版後,便會告誡自己必須改掉這些以自我為中心的幼稚行為,通過自己努力的工作,取得成績,來獲得別人的稱贊。此外,採用精神治療法一般也能取得較好療效。以親切溫和的態度對待患者,幫助他們認識個人人格方面的缺陷,並樹立起糾正的信心。他們一般能接受,而且處境越困難,其療效越好。同時,應鼓勵他們多參加集體活動,多與人交往,並學會關心和幫助別人。倘若患者能在生活中以助人為樂,「自戀型人格障礙」便會逐漸減輕,直至消失
E. 什麼是自戀型人格障礙
古希臘有一個神話故事,講一位英俊的少年叫納喀索斯。一天,他於水中發現了自己的影子,便一見傾心,再無心戀及他人他事,在水邊依依不忍離去,終於憔悴而死,後來,心理學上便以納喀索斯的名字來命名自戀症。
一、表現特徵
對自戀型人格障礙的診斷,目前尚無完全一致的標准。《心理障礙的診斷與統計手冊》(DSM—Ⅲ)中對其特徵有如下定義:
(1)對批評的反應是憤怒、羞愧或感到恥辱(盡管不一定當即表露出來)。
(2)喜歡指使他人,要他人為自己服務。
(3)過分自高自大,對自己的才能誇大其辭,希望受人特別關注。
(4)堅信他關注的問題是世上獨有的,不能被某些特殊的人物了解。
(5)對無限的成功、權力、榮譽、美麗或理想愛情有非分的幻想。
(6)認為自己應享有他人沒有的特權。
(7)渴望持久的關注與贊美。
(8)缺乏同情心。
(9)有很強的嫉妒心。
只要出現其中的5項,即可診斷為自戀型人格障礙。
二、心理分析
自戀型人格在許多方面與癔症型人格的表現相似,如情感戲劇化:有時還喜歡性挑逗等,二者的不同之處在於,癔症型人格的人性格外向、熱情,而自戀型人格的人性格內向、冷漠。下面讓我們來看一封自戀型人格的人寫給醫生的信,這是哈特考列斯(Hartocollis)在1980年的一篇報告中介紹的:
「如果我過分接近某人,我會產生徹底佔有他的念頭。我希望那人每分每秒與我在一起,可一旦他真的這樣做,我又感到十分不舒服,因為我恐怕他會批評我,會不喜歡我……」
從這封信中可以看出自戀型人格的自我中心特點。這種人大多表現為自我重視、誇大、缺乏同情心、對別人的評價過分敏感等。他們一聽到別人的贊美之辭,就沾沾自喜,反之,則會暴跳如雷。他們對別人的才智十分嫉妒,有一種「我不好,也不讓你好」的心理。在和別人相處時,很少能設身處地理解別人的情感和需要。由於缺乏同情心,所以人際關系很糟,容易產生孤獨抑鬱的心情,加之他們有不切實際的高目標,往往易在各方面遭受失敗。
【病案】
「我是一名文學專業的研究生,從小學到大學,我一切順利。大學畢業後,又被推薦上了研究生。但最近,我發現自己陷入困境,我很難念完博士學位。
前不久,我寫了篇論文。我認為那是篇很有價值的論文。我相信,它會在文學界產生極大的轟動,並會產生深遠的影響。但我寫到2/3時,卻很難進行下去。因為我的導師們對我的文章大不以為然,而且,還軟磨硬施,阻礙它早日成稿。我知道,他們是在妒賢嫉能,他們怕我的文章出來後,自己臉上無光。其實,這正說明他們固步自封。不過,我會盡力而為,用行動證明自己能超越他們。
還有一件事令我苦惱。近來我嚴重失眠。常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本來平時和女友關系還可以,近來卻很緊張,這些情況,不知怎麼回事,希望得到您的幫助。」
這是一位咨詢者的來信。
為了更清楚了解這位青年,並盡可能給他一些指導,醫生去了封信,約他來談一次。
他是和女友一起來的,雙方的談話是從他那篇論文談起的。一觸及此,他便眉飛色舞,似乎正在萬人會場上,慷慨陳詞,表達自己的觀點。
施治者:「你有孤獨的時候嗎?」
求治者:「我一直在孤獨中。不過,這沒關系,我知道,有成就的人總是孤獨的。」
施治者:「你和女友關系怎樣?」
求治者:「不怎樣。和女人相處,只是一種調節劑,不會有太大的收獲。」對此,他毫不隱瞞。
於是,施治者請他到外面稍等片刻,請他的女友進來,側面了解一些情況。
據其女友說,在她以前,他曾結交過好幾個女孩子,但不知什麼緣故,談的時間不長,一個個都離他而去了。「我同他認識時間也不長,開始他似乎對我很迷戀,但不到兩個月,便逐漸冷淡我。現在,我越來越受不了他那種盛氣凌人的氣勢了。」據她說,他在學校里,總是獨來獨往,連元旦聯歡時,也沒有人願同他搭話,他也不理別人。
恰巧有個機會,施治者了解到這個研究生的其他情況,據反映他那篇被他吹成驚世之作的論文,後來勉強完成了,但他的導師和其他幾位教授都認為,那是一篇平庸之作,既無新的見解,論述也不夠全面。他的同學也反映,他這人極無涵養,總是以一種高高在上的優越感與人相處,令人難以接受。稍有不如別人的時候,便會妒性大發,或把別人貶得一文不值。
上面那位研究生,就是一位自戀型人格障礙患者。
三、治療方法
對自戀型人格障礙的治療,一般可採用以下方法:
1.解除自我中心觀
自戀型人格的最主要的特徵是自我中心,而人生中最為自我中心的階段是嬰兒時期。由此可見,自戀型人格障礙患者的行為實際上退化到了嬰兒期。朱迪斯·維爾斯特在他的《必要的喪失》一書中說道:「一個迷戀於搖籃的人不願喪失童年也就不能適應成人的世界」。因此,要治療自戀型人格,必須了解那些嬰兒化的行為。你可把自己認為討人厭的人格特徵和別人對你的批評羅列下來,看看有多少嬰兒期的成分。例如:
①渴望持久的關注與贊美,一旦不被注意便採用偏激的行為。
②喜歡指使別人,把自己看成「太上皇」。
③對別人的好東西垂涎欲滴,對別人的成功無比嫉妒。
……
通過回憶自己的童年,你可發現以上人格特點在童年便有其原型。例如:
①總是渴望父母關注與贊美,每當父母忽視這一點時,便耍無賴、搗蛋或做些異想天開的動作以吸引父母的注意。
②童年時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父母是「僕人」。
③總想佔有一切,別的小朋友有的,自己也想有。
……
明白了自己的行為是童年幼稚行為的翻版後,你便要時常告誡自己:
①我必須努力工作,以取得成績來吸引別人的關注與贊美。
②我不再是兒童了,許多事都要自己動手去做。
③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好東西,我要爭取我應得到的,但不嫉妒別人應得的。
還可以請一位和你親近的人作為你的監督者,一旦你出現自我中心的行為,便給予警告和提示,督促你及時改正。通過這些努力,自我中心觀是會慢慢消除的。
2.學會愛別人
對於自戀型的人來說,光拋棄自我中心觀念還不夠,還必須學會去愛別人,唯有如此才能真正體會到放棄自我中心觀是一種明智的選擇,因為你要獲得愛首先必須付出愛。弗洛姆在他的《愛的藝術》一書中闡述了這樣的觀點:幼兒的愛遵循「我愛因為我被愛」的原則;成熟的愛遵循「我被愛是因為我愛」的原則;不成熟的愛認為「我愛你因為我需要你」;成熟的愛認為「我需要你因為我愛你」。維爾斯特認為,通過愛,我們可能超越人生。自戀型的愛就像是幼兒的愛,不成熟的愛。因此,要努力加以改正。
生活中最簡單的愛的行為便是關心別人,尤其是當別人需要你幫助的時候。當別人生病後及時送上一句問候,病人會真誠地感激你;當別人在經濟上有困難時,你力所能及地解囊相助,便自然會得到別人的尊敬。只要你在生活中多一份對他人的愛心,你的自戀症便會自然減輕。
F. 患有自戀型人格障礙的人,其實他們最需要細心的關懷,如何幫助自戀患者
列舉以下幾種方法來幫助自戀患者。
1 .要把自戀者想像的那麼邪惡或者他們想要傷害你.自戀者也認為他人都是不錯的,但是他們的問題源自他們理所當然的以自我為中心.無論他們看到什麼,都會與自己的生活聯系在一起.所以他們是很難控制別人的,但也不要仇視他們.
6.不要讓自戀者變成你生活的重點,當他們在你周圍的時候你需要製造關於他們的話題. 他們很容易將注意力投向與他們有關的話題上去.
與自戀型人格慢慢相處,給足他們安全感。
G. 自戀型人格障礙怎樣自我治療
首先,根據DSM-4,你是否具備以下條件中的5點或更多:
具有自我重要性的誇大感(例如,誇大成就和才能,在沒有相應成就時卻盼望被認為是優勝者)。
幻想無限成功、權利、才華、美麗或理想愛情的先佔觀點。
認為自己是「特殊」的和獨特的,只能被其他特殊的或地位高的人(或機構)所理解或交往。
要求過度的贊美。
有一種權利感(即不合理地期望特殊的優待或他人自動順從他的期望)。
在人際關繫上剝削他人(即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利用別人)。
缺乏共情:不願識別或認同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常常妒忌他人或認為他人妒忌自己。
表現為高傲、傲慢的行為或態度。
若具備,才可稱為自戀型人格障礙。
自戀型人格障礙的核心問題是低自尊——碩大的、深藏的自卑,以及強烈的自我補足本能。自戀型人格障礙往往會找上獨生子女,或者被偏愛的人。
一般來說,自戀者不會尋求治療,他們尋求治療的原因是無法維持那種使他遠離絕望的自大感。自戀者,一般通過盲目自大、極力貶低他人、被拆穿後的瘋狂否認來處理一切事務。
精神動力學認為,破碎的母親原型導致自戀的發生。母親的原始形象代表著天堂,在那裡,兒童所處的環境能完美地滿足其需要。只要母親能合理的滿足兒童的需要,他/她就會「正常」發展。但是,沒有哪位母親能在現實中滿足兒童的原型期待,一旦母親沒能成為一位「足夠好的母親」,自戀就發生了。
本人並不完全認同這一點,母親可以被父親或者其他任何重要他人取代。所以,一切改變都應該源自移情——自戀者對重要他人的完美要求得不到滿足後的那種感情,轉移到別的東西上,也就是自我滿足。
最終,一切的幫助都只有一個目的:讓自戀者認識到,全世界都關心他,但是都不如他自己對自己的關心,都不如他對全世界的關心;全世界都會與他共情,他也與全世界共情。
共情,正是你所需要做的,也是你能做的。
H. 怎樣治療「自戀型人格障礙」
首先,不知道你所說的【自戀型人格障礙】是專業心理咨詢師或者精神科醫生的診斷還專是你自己在網路上查找後自屬己得出的結論。因為【以自我為中心】並非僅僅是自戀型人格障礙的表現,實際上很多其他的心理問題或者人格障礙都會表現出過度以自我為中心,比如偏執型或者分裂樣。所以我想你首先要明白,不要自己給自己扣帽子,如果你覺得自己過度的以自我為中心,那麼你要找出原因所在。比如是因為從小受到過度的溺愛,無法同理他人。還是受到忽視和過多批評以至於自卑心理轉化成過度以自我為中心這樣一種防禦機制等等。弄清楚了這件事情,再來談怎樣治療才會比較實用。
PS:自戀型人格障礙的其中一個突出特點是【沒有良好的反省自身的能力】所以我想當你上網尋求幫助的時候,所謂自戀型人格障礙的定義需要再一次的考量。
I. 如何治療自戀型人格障礙
對自戀型人格障礙的治療,一般可採用以下方法:
1.解除自我中心觀
2.學會愛別人。
J. 怎麼治療自戀型人格障礙
我看過一些這方面的相關資料,但是在這里說的任何方法是不能解決你的問題的,因為每個人的實際情況不一樣,沒有包治百病的葯,治療的方法也很簡單,就是去找心理醫生談談心,談話就能治療,可惜的是,但就是這么簡單,很多自戀的人也不敢做,不是因為他們怕醫生,而是因為他們沒勇氣說服自己,其實,往前一步,你會發現,你以後看到的海會更藍,天會更晴!
你也可以看看我之前回答的問題,對自戀會有更系統的了解。
——————真心希望自戀的人能幸福suanjiao1321原創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