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打粉病的介紹
病原來,打粉病又叫白鱗病、源卵甲藻病,是一種嗜酸性卵甲藻寄生魚體表而引起的魚病。嗜酸性卵甲藻是一種適合生活在酸性水質中的浮游植物。身體呈腎臟形,體外有一層透明的玻璃纖維壁,體內充滿澱粉粒和色素體,中央有一圓形的核。嗜酸性卵甲藻用縱分裂法形成裸甲子,在水中自由活動,碰到魚類就附著於魚體上,開始過寄生生活,發育為嗜酸性卵甲藻。池塘水呈酸性(ph5~6.5),水溫22~32℃的條件,最適合它的生長繁殖。
② 求教:金魚得了打粉病咋治
打粉病主要是長期不換水導致水質呈酸性,魚缸里加鹽和食用小蘇打,買點PH試紙測一下,8左右,一星期左右金魚上的白點(粉)會消失,平時一定要定期換水。
③ 我的魚缸爆發打粉病了,怎麼破
打粉病又叫白鱗病、卵甲藻病,是一種嗜酸性卵甲藻寄生魚體表而引起的金魚常見病。
病原和專症狀
打粉屬病的病原是嗜酸性卵甲藻,它是一種適合生活在酸性水質中的浮游植物。身體呈腎臟形,體外有一層透明的玻璃纖維壁,體內充滿澱粉粒和色素體,中央有一圓形的核。嗜酸性卵甲藻用縱分裂法形成裸甲子,在水中自由活動,碰到魚類就附著於魚體上,開始過寄生生活,發育為嗜酸性卵甲藻。ph5~6.5,溫度在22~32℃條件的水,最適合它的生長繁殖。
④ 我家魚打粉病泛濫怎麼辦,急急急
最好換個缸,把缸里的水全換了,棉花也全換了,石子和沙子都清理掉,洗干凈過濾回器、加熱棒,放好答新水、硝化細菌、超級黑水、少量海鹽,溫度夠了在把魚放回去。
很可能是水太臟了,部分換水已經不解決問題了。要是有鼓眼睛的估計兩周左右會死,不死的話就慢慢好了。
⑤ 得打粉病的原因是什麼
打粉病,也稱白衣病,是因為嗜酸卵甲藻侵入魚體,並寄生在魚體引起的。
防治方法版:
1、得了打粉病權,應該把水的酸鹼度提高。
方法是取 0.5 — 1克 生石灰,溶於50千克水中充分攪拌,待充分溶解沉澱後將溶液潑灑,使酸鹼度調節到pH為8左右。
2、成魚可用2%一3%的食鹽水塗洗全身,清水過洗後入干凈嫩綠水靜養,隔天1次,數次即可見效。
3、早期處理 在發現魚病早期,可把金魚養在嫩綠水中按每12.5千克水中投放青黴素40萬一80萬或慶大黴素8萬一16萬等抗菌素葯物,停食或少食,多曬太陽殺菌也有一定療效。
以上建議是網路查閱所得,當個參考。
⑥ 金魚打粉病怎麼防治
病因與症狀
打粉病又叫白粉病、白衣病、卵甲藻病。本病多發生於夏季至秋末,主要是由卵甲藻引起的。
幼魚發病率極高,病發初期,可見許多幼小金魚像怕冷似地擁擠在一起,魚體的體表粘液逐漸增多,全身各部分的鰭上都出現一些小白點,很像是白點病,之後,白點逐漸增加,蔓延到身體兩側和尾柄、頭部、鰓部。最後,白點會多得連成一片,像是魚身上打了一層白粉,所以被稱為打粉病。
防治方法
利用嗜酸卵甲藻喜酸性而不適應鹼性的特點,使飼養水偏於鹼性,即用1%~2%的生石灰溶液潑灑金魚容器,使飼養水的pH值保持在8左右。
更新裝置,配置一定比例的過濾循環系統裝置,或者保持一定比例的過濾流量,一般每6小時循環1次。
成魚發病,可以用2%~3%的食鹽水浴約5分鍾,撈出清洗後再放入嫩綠水中靜養,隔天1次,直至金魚恢復健康。20.白點病
病因與症狀
白點病的病原體是「多子小瓜蟲」,一般只在水族箱中或小泥池中發生,在土池中極少發生。發病季節一般在暖冬或早春,水溫為18℃~20℃。若金魚被感染,此病也可在水溫20℃以上時暴發,或在水溫15℃以下的環境中長期存在。此病與金魚的營養和體質有關,健康的金魚不易發此病。單胞藻發生「水華」時,金魚也不易感染此病。致病幼蟲入侵金魚的皮膚或鰓的表皮組織,病魚體表、鰓部布滿白色小點狀膿胞,體表粘液增多,魚體消瘦,傳染嚴重。
防治方法
在放養金魚之前要將魚缸刷洗干凈,用百萬分之零點七的硫酸銅和硫酸亞鐵合劑(5∶2)配成的溶液把全池或缸盆潑灑消毒。
從別處買來的魚應當嚴格檢疫,如發現小瓜蟲,可用百萬分之二的硝酸亞汞溶液給病魚浸洗24小時左右。用葯液浸洗病魚時間的長短,要根據水溫的高低和病魚的表現靈活掌握。一般來說,水溫高的浸洗的時間應稍短些。
發病時可用硝酸亞汞溶液潑灑缸池。
如果條件允許,冬季水溫應保持在25℃左右,並在水中吊銅絲(每100升水體2克),可防止此病發生。
定期投喂鮮活動物性餌料或者自製冰鮮動物性餌料,都可以起到預防作用。
加入福爾馬林和孔雀綠合劑於水族箱中,第二天後換水30%,3天後換水再次用葯進行治療,同時加強營養,以提高魚的體質。
⑦ 打粉病的治療方法
打粉病又叫白鱗病、卵甲藻病,是一種嗜酸性卵甲藻寄生魚體表的結果。嗜酸性卵專甲藻是一種屬適合生活在酸性水質中的浮游植物。 身體呈腎臟形, 體外有一層透明的玻璃纖維壁, 體內充滿澱粉和色素體,中央有一個圓形的核。嗜酸性卵甲藻用縱分裂法形裸甲子,在水中自由活動,碰
⑧ 怎樣判斷金魚(我家是小金魚)是得了白點病還是打粉病
打粉病體表是粉狀「白點」,並伴有尾鰭充血特徵。
白點病體表是點狀「白點」,尾鰭不充血。病原體:打粉病又叫白鱗病、卵甲藻病,是一種嗜酸性卵甲藻寄生魚體表而引起的魚病。
嗜酸性卵甲藻是一種適合生活在酸性水質中的浮游植物。身體呈腎臟形,體外有一層透明的玻璃纖維壁,體內充滿澱粉粒和色素體,中央有一圓形的核。嗜酸性卵甲藻用縱分裂法形成裸甲子,在水中自由活動,碰到魚類就附著於魚體上,開始過寄生生活,發育為嗜酸性卵甲藻。池塘水呈酸性(ph5~6.5),水溫22~32℃的條件,最適合它的生長繁殖。
打粉病發病症狀,初期症狀體表無明顯「白點」魚群縮鰭趴缸聚集在缸的一角,擁擠成團並有一陣速游擦缸現象,中期症狀體表的粘液增多,尾鰭充血、背鰭和背部先後出現白色小點,隨後白點逐漸向尾柄、身體兩側、頭部等處蔓延擴大,後期症狀魚體從腹部充血發展至全身,並出現爛尾現象,影響魚鰓呼吸最後死亡。
此病危害嚴重有幾大特點:死亡率高、傳染性強、發病周期長等。治療方法:用小蘇打(碳酸氫鈉)配合PH試紙調節水體酸鹼度,每次調節不超0.5PH值逐漸提升到8左右,還可以用2%-3%粗鹽水塗抹病魚或者鹽浴15-20分鍾隔天一次,治療時要有思想准備因為發病後死亡率高即使治療也不能全保,能有70%存活率已是最好的情況。
⑨ 怎麼治三間鼠的打粉病
打粉病又叫白鱗抄病、襲卵甲藻病,是一種嗜酸性卵甲藻寄生魚體表而引起的魚病。嗜酸性卵甲藻是一種適合生活在酸性水質中的浮游植物。身體呈腎臟形,體外有一層透明的玻璃纖維壁,體內充滿澱粉粒和色素體,中央有一圓形的核。嗜酸性卵甲藻用縱分裂法形成裸甲子,在水中自由活動,碰到魚類就附著於魚體上,開始過寄生生活,發育為嗜酸性卵甲藻。池塘水呈酸性(ph5~6.5),水溫22~32℃的條件,最適合它的生長繁殖。 病症 病魚在患病初期,在池中擁擠成團,體表的粘液增多,背鰭、尾鰭和背部先後出現白色小點,隨後白點逐漸向尾柄、身體兩側、頭部等處蔓延擴大,以致連接重疊,全身像塗了一層粉一樣,故叫打粉病。 流行情況 打粉病的發病時間長,感染快,死亡率高。以夏、秋兩季流行最盛,草魚種最易感染。夏花和剛入池培育的「冬片」魚種最容易發生此病。 防治方法 (1)魚池要徹底清塘消毒,在魚種培育過程中,定期用生石灰潑灑,把池水的ph調節到8左右。 (2)將病魚轉到水質為微鹼性的魚池內飼養。
⑩ 打粉病問題
你管他打粉還是白點,直接硝酸亞汞,2種病原全死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