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猩紅熱的治療方法是什麼
猩紅熱西醫葯治療:(1)抗生素:宜早用足量,較長療程。一般用青黴素肌內注射。(2)對症治療:高熱可用較小劑量退熱劑,或用物理降溫等方法。
❷ 怎樣治療猩紅熱及其注意事項
患兒要隔離以防止傳染別人,同時也減少再感染其它疾病,卧床休息。在發熱期間宜專給清淡易消化食物屬,多喝水。燒退後可恢復正常飲食。一般患兒不必住院治療。可用青黴素注射、紅黴素口服或其它抗生素治療。用葯後1~2天體溫可下降,皮疹消退。這時不可停葯,因體內細菌未完全殺滅。一般應治療5~7天,症狀完全消失,咽部紅腫消退才可停葯。經過正規足量抗生素治療7天,無症狀體征者可解除隔離。
注意事項:集體兒童發生猩紅熱時,部分小兒可能只表現化膿性扁桃腺炎而沒有皮疹,其傳染性相同,同樣應隔離治療。同班孩子和其他密切接觸者應服預防葯,常用復方新諾明,每天0.25g~0.5g,連服3天。
❸ 猩紅熱怎麼治療
(一)治療
1、一般治療
包括急性期卧床休息,呼吸道隔離。
2、病原治療
目前多數A組鏈球菌對青黴素仍較敏感。可用青黴素,每次80萬U,2~3次/天,肌內注射,連用5~7天。80%左右的患者24小時內即可退熱,4天左右咽炎消失,皮疹消退。膿毒型患者應加大劑量到800萬~2000萬U/d,分2~3次靜脈滴入,兒童20萬/(kg·d)分2~3次靜脈滴入,連用10天,或退熱後3天。對青黴素過敏者,可用紅黴素,成人劑量為1.5~2g/d,分4次靜脈滴入,兒童劑量為30~50mg/(kg·d),分4次靜脈滴入。也可用復方磺胺甲呼唑(SMZ-TMP),成人每天4片,分2次口服,小兒酌減。對帶菌者可用常規治療劑量青黴素連續用葯7天,一般均可轉陰。
3、對症治療
若發生感染中毒性休克,要積極補充血容量,糾正酸中毒,給血管活性葯等。對已化膿的病灶,必要時給予切開引流或手術治療。
(二)預後
青黴素問世以來,本病預後大大改觀。只要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絕大多數病人很快治癒。嚴重並發症,膿毒敗血症等極少見。並發心肌炎者亦不多,並發腎炎似與猩紅熱輕重無關,與風濕熱的關系亦無一定規律性。中毒性猩紅熱雖少,但可危及生命,應予以注意。
日常護理
1、體溫過高的護理
(1)急性期卧床休息2~3周,以減少並發症。居室空氣要流通,在夏天最好使室溫降低一些,鼓勵患者多喝水,保證足夠水分攝入,有利於降溫。發熱期間給予營養豐富的含大量維生素且易消化的流質、半流質飲食,不能進食或重型患者靜脈補充熱量和液體。
(2)高熱時給予物理降溫,可採用額部冷敷或洗溫水澡,洗澡的水溫最好低於體溫1~2℃。忌用冷水或酒精擦浴。若物理降溫效果不理想可口服退熱葯,但每次服用一種退熱葯,不要同時或在短時間內服用幾種退熱葯,也不要頻繁服用同一種退熱葯,兩次服葯間隔最好不少於6h。以免葯物過量,出汗太多,導致小兒虛脫。
(3)遵醫囑及早使用青黴素G治療,並給溶菌酶含片。
2、皮膚完整性受損的護理
(1)保持皮膚清潔,衣被勤換洗。可用溫水洗皮膚,忌用肥皂水。忌穿絨布或化纖內衣褲,以免刺激皮膚,加重瘙癢。
(2)出疹期皮膚有瘙癢感時,塗爐甘石洗劑,剪短患者指甲,避免搔抓皮膚。皮膚脫屑時,應任其自然脫落,如大片蛻皮時囑病兒不能用手撕扯,可用剪刀修剪,以免皮膚繼發感染。
(3)注意口腔衛生,年長兒進食前後用復方硼砂溶液或淡鹽水漱口,幼兒用生理鹽水清洗。經常飲白開水,口唇乾裂時局部塗液體石蠟油。
3、病情觀察,防治並發症
起病後2~3周,觀察血壓變化,注意有無顏面眼臉水腫、尿量減少和血尿;有無關節紅腫等急性腎炎或風濕熱表現。每周送尿常規檢查2次,查血沉。病癒後1個月內,定期到醫院檢查,及時發現並發症。
4、預防感染傳播的護理
(1)隔離一般進行1周的隔離治療,至臨床症狀消退,咽拭子培養連續3次陰性,無並發症可以解除隔離。密切接觸者如咽拭子培養陽性,可口服青黴素。
(2)切斷傳播途徑接觸患者時應戴口罩,患者的分泌物或污染物應隨時消毒。流行期間應禁止小兒到公共場所,外出戴口罩。
(3)保護易感者目前尚無供臨床使用的菌苗。接觸者醫學觀察7天,採用青黴素或復方新諾明預防。
5、健康指導
了解患者心理活動,取得信任;有針對性地向患者家長講解疾病的有關知識;指導家長進行消毒隔離,皮膚護理,飲食護理及病情觀察,以防並發症的發生;出院後注意休息,避免疲勞;加強營養,增強抵抗力。
❹ 患有猩紅熱怎樣治療
患有猩紅熱兒童的治療方法:患兒要卧床休息,並注重加強飲食營養及時補充水分,症狀嚴重的兒童可輸液,青黴素是治療猩紅熱的首選葯物。
❺ 猩紅熱如何治療
首選青黴素抗菌治療,療程7 ~ 10 天。青黴素過敏或耐葯者可選用紅黴素或頭孢菌素類治療。
❻ 猩紅熱的治療方法和注意事項是怎樣的
治療方法
患兒要隔來離以防止傳染別人源,同時也減少再感染其它疾病,卧床休息。在發熱期間宜給清淡易消化食物,多喝水。燒退後可恢復正常飲食。一般患兒不必住院治療。可用青黴素注射、紅黴素口服或其它抗生素治療。用葯後1~天體溫可下降,皮疹消退。這時不可停葯,因體內細菌未完全殺滅。一般應治療5~7天,症狀完全消失,咽部紅腫消退才可停葯。經過正規足量抗生素治療7天,無症狀體征者可解除隔離。
注意事項
集體兒童發生猩紅熱時,部分小兒可能只表現化膿性扁桃腺炎而沒有皮疹,其傳染性相同,同樣應隔離治療。同班孩子和其他密切接觸者應服預防葯,常用復方新諾明,每天0.25g~0.5g,連服3天。
❼ 猩紅熱怎麼治療
A群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少數患者患病後由於變態反應而出現心、腎版、關節的損害權,病菌一般存在於猩紅熱病人或帶菌者的鼻咽部,通過空氣飛沫(說話、咳嗽、打噴嚏)直接傳染,也可由帶菌的玩具、生活用品等間接傳播,偶爾也可通過被污染的牛奶或其他食物傳播。
一般要住院治療的,不然治療不徹底的話可能遺留潛在感染,以後容易得腎炎
❽ 猩紅熱如何治療它是什麼病
猩紅熱為A組β型溶血性鏈球菌(也稱為化膿鏈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其臨床特徵為發熱、咽峽炎、全身彌漫性鮮紅色皮疹和疹退後明顯脫屑。少數患者患病後可出現變態反應性心、腎、關節的損害。
❾ 猩紅熱怎樣治療和預防
患兒要隔離以防止傳染別人,同時也減少再感染其它疾病,卧床休息。在發熱期間宜給清淡易消化食物,多喝水。燒退後可恢復正常飲食。一般患兒不必住院治療。可用青黴素注射、紅黴素口服或其它抗生素治療。用葯後1~2天體溫可下降,皮疹消退。這時不可停葯,因體內細菌未完全殺滅。一般應治療5~7天,症狀完全消失,咽部紅腫消退才可停葯。經過正規足量抗生素治療7天,無症狀體征者可解除隔離。
集體兒童發生猩紅熱時,部分小兒可能只表現化膿性扁桃腺炎而沒有皮疹,其傳染性相同,同樣應隔離治療。同班孩子和其他密切接觸者應服預防葯,常用復方新諾明,每天0.25~0.5克,連服3天。
❿ 猩紅熱如何治療
一、中醫治療 (一)辨證論治 1.邪侵肺衛 主症 發熱驟起,咽部紅腫疼痛,皮膚潮紅,可見隱約細小紅點,點如錦紋,舌質紅苔薄黃。 次症 頭痛,或伴有嘔吐,脈浮數。 理化檢查 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增加,多價紅疹毒素試驗陽性。 辨證要點 本證為痧毒疫癘之邪侵犯肺衛,肺胃受邪,其氣失和,故見發熱、頭痛、咽喉紅腫疼痛等症狀;皮膚潮紅,可見隱約細小紅點,狀如錦紋,為痧毒由里出表的反映。 治療原則 辛涼宣透,清熱利咽。 方葯運用 解肌透痧湯加減:葛根、蟬蛻、浮萍、淡豆豉、荊芥、射干、桔梗、馬勃、牛蒡子、甘草、連翹、竹茹、僵蠶。 2.毒在氣營 主症 壯熱不解,皮疹密布,色紅如丹,甚則色紫如瘀點,疹由頸、胸開始,繼而彌漫全身,見疹後的1~2天,舌苔黃糙,舌質紅刺,3~4天後舌苔呈剝脫,舌面光紅,舌質紫紅有刺,狀如楊梅,脈數有力。 次症 面赤口渴,咽喉腫痛,伴有糜爛白腐,大便干結,小便短赤。 理化檢查 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增加,咽拭子塗片免疫熒光檢查或培養可見A組β型溶血性鏈球菌。 辨證要點 本證為毒熱竄人氣營,氣血受邪,血熱熏蒸,因而形成毒在氣營的病理變化。痧毒外達,其熱必熾;毒火上攻咽喉,則咽喉腫痛,伴有糜爛白腐;痧毒犯營,痧火透達表現為皮疹密布,色紅如丹,甚則色紫如痧點;舌為心之苗,痧毒火熱及心,心熱上熏舌體,故見舌刺紅腫似「梅」。 治療原則 清氣涼營,瀉火解毒。 方葯運用 涼營清氣湯加減:生石膏、連翹、薄荷、甘草、生地、丹皮、赤芍、犀角(水牛角代)、梔子、黃連、石斛、竹葉、玄參、白茅根、蘆根。若丹痧布而不透,壯熱無汗者,方中去黃連、石膏,加淡豆豉、浮萍,用以表散,促使痧疹透達;若苔糙、便秘、咽喉腐爛氣味穢臭者,方中去石斛、竹葉,加大黃、玄明粉,以通腑泄火。 病程中若見高熱、頭痛、嘔吐、神昏、抽搐,舌苔黃糙、舌質紅絳,脈數等症,為痧毒內陷心肝之變證,治宜鎮驚熄風,葯用紫雪丹,或安宮牛黃丸。 3. 疹後傷陰 主症 丹痧布齊後1~2天,開始皮膚脫屑,伴有低熱,舌紅少津,脈細數無力。 次症 咽喉糜爛疼痛減輕,唇口乾燥,或伴有乾咳,食慾不振,大便秘結。 理化檢查 血象一般正常,多價紅疹毒素試驗陰性。 辨證要點 本證為痧毒疫火外達肌膚,陰傷液枯,從而致肌膚失潤而枯,隨之脫落;肺胃陰傷,故見低熱、舌紅少津、唇口乾燥、食慾不振等症。 治療原則 養陰生津,清熱潤喉。 方葯運用 沙參麥冬湯加減:沙參、麥冬、天冬、石斛、玄參、桔梗、甘草、蘆根。若低熱不解者,加地骨皮、銀柴胡;食慾不振者,加佛手、麥芽;大便干結者,加知母、火麻仁。 若見發熱、心悸、胸悶、神疲、多汗、肢節疼痛,舌苔薄、舌質淡紅,脈數無力,或結代等症,為毒熱傷及心氣、血脈所致,治宜益氣養血,滋陰寧心,葯用炙甘草湯加減:炙甘草、人參、當歸、丹參、生地、麥冬、石斛、五味子、柏仁、桂枝。 (二)其他療法 1.單驗方 (1)黃芩:為清熱解毒之品,對丹痧的防、治均有療效。每日10—15g,水煎,分3次 服,連用3天。 (2)板藍根、大青葉各15g,甘草5g,水煎服。 2.外治法 (1)錫類散:取葯少許吹喉中,以清熱解毒,消腫利咽。 (2)珠黃散:吹於患處,用於咽喉紅腫、潰爛時。 3.針刺療法 取風池、天柱、合谷、曲池、少商、膈俞、血海、三陰交,用瀉法,每日1次。 二、西醫治療 (一)抗生素療法 青黴素是治療猩紅熱和一切鏈球菌感染的首選葯物,早期應用可縮短病程、減少並發症。4萬~8萬U/(kg.d),分2次注射。病情嚴重者可增加劑量。為徹底消除病原菌、減少並發症,療程至少10天。對青黴素G過敏者可用紅黴素20~40mg/(kg·d),分3次口服,嚴重時也可靜脈給葯,療程7—10日。 (二)一般護理 急性期患兒應卧床休息,較大兒童用溫淡鹽水含漱。飲食以流質、半流質為宜。皮膚保持清潔,可予爐甘石洗劑以減少瘙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