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治療消化不良與小兒疳積有哪些偏方
鷓鴣菜雞內金治小兒消化不良 [用料]鷓鶓菜乾品、雞內金各適量。
[制用法]共研細末備用。每次3克,每天服2次,開水沖服。
[功效]消食化積。治療食慾不振、消化不良。
參黃二金湯治小兒消化不良 [用料]太子參20克,獨角金15克,雞內金10克,胡黃連5克。
[制用法]水1碗煎半碗,分2次服,連服3~5劑。
[功效]可治療進食很少,久則消瘦之患兒。
麥芽陳皮湯治小兒消化不良 [用料]大薺莖葉、炒麥芽各10克,陳皮2克。
[制用法]水煎內服,代茶飲。
[功效]可治療小兒消化不良。
鍋巴餅治小兒消化不良 [用料]鍋巴1500克,炒神曲120克,炒砂仁60克,山楂120克,蓮肉(去心)120克,雞內金30克,白糖、米粉各適量。
[制用法]先將鍋巴炒黃,再炒雞內金,將蓮肉用鍋蒸20分鍾,然後將前六味共搗碎,研成細末,調入白糖、米粉拌勻,按常法作蒸餅或烙食。蒸烙火力不宜過大,時間不宜過長,以防葯性揮發,影響療效。
[功效]健脾消食,清虛熱。可治療小兒消化不良、食積腹痛。
山楂湯治小兒厭食症 [用料]山楂片20克,大棗10枚,雞內金2個,白糖少許。
[制用法]山楂片及大棗烤焦呈黑黃色,加雞內金、白糖煮水。頻頻溫服,每天2或3次,連服2天。
[功效]健脾止瀉,消食化滯。可治療小兒不畏飲食、腹脹、手足心熱、頭發乾枯、大便乾燥或稀溏。
鴨膽粉治小兒五疳症 [用料]鴨膽汁30克,懷山葯粉30克,蜂蜜15克。
[制用法]鴨膽汁與山葯粉調勻,曬干,研末。以蜂蜜加水1匙,與葯粉調勻蒸10分鍾,空腹服下。1~3歲,每服3克,每天1次;3~6歲,每服3克,每天2次;6~9歲,每服3克,每天3次。如口渴,可另用雞內金煎水飲。
[功效]清熱潤燥,生津止渴,消積化滯。可治療小兒疹後發熱、消瘦、口渴、面黃之五疳。效果良好。
消疳靈治小兒疳疾 [用料]生梔仁30粒,桃仁7粒,皮硝9克,蔥頭7個,飛籮面1匙,雞蛋1個(去黃),蜂蜜適量, [制用法]將上葯研為細末,用蜂蜜、蛋清調勻。荷葉為托,貼敷肚皮上,用紗布固定。忌食生冷、魚腥、點心等。
[功效]清熱,活血,消積。可治療小兒疳積,症見頭大頸細、面露青筋、腹大、便泄。
大麥粥治療消化不良 [用料]大麥:米50克,紅糖適量。
[制用法]將大麥米浸泡軋碎,瀝干,加水400毫升,小火慢熬至粥將成時,加入紅糖,熬至糖溶粥成。每天服2次,空腹服。
[功效]可治療小兒疳積,脾胃虛弱,面黃肌瘦,少氣乏力。
白蘿卜蔥白汁健牌消食 [用料]白蘿卜、蔥白各適量。
[制用法]將白蘿卜、蔥白洗凈,切小塊,搗爛取汁。多量飲用。
[功效]消食,導滯,下氣。可治療小兒食物停滯、消化不良。
壁虎治療小兒疳積 [用料]活壁虎1條,雞蛋1個。
[制用法]將壁虎放入雞蛋中,濕紙封口,置新瓦片上焙炭(存性),研成細末。2~5歲小兒1次服1/3(其他年齡可適當增減)。
[功效]治療小兒疳積,輕者服1次即愈,病重的隔一星期再服1吹,最多不超過4次。治療小兒疳積。
蜈蚣治療小兒疳積 [用料]蜈蚣粉1.5克,雞蛋1個。
[制用法]將蜈蚣粉裝入雞蛋內,濕紙封口煨熟,去蛋殼,食蛋。每天1次。
[功效]治療小兒疳積,通常4~5次即愈。
蚌肉治療小兒疳積 [用料]鮮蚌肉1斤。
[制用法]先用涼開水將蚌肉洗凈,放入白糖60克浸1小時,其肉即慢慢縮小,用湯匙取汁眼,每服3湯匙,1天3次。
[功效]治療小兒疳積。
五倍子貼囟治療小兒疳積 [用料]五倍子9克(焙黃)。
[制用法]以醋搗粘如膏,攤布上貼囟門。或抹於臍腹。
[功效]治療小兒疳積。
雞內金治療小兒疳積 [用料]雞內金1.5克。
[制用法]研末,開水沖服。
[功效]運脾消食。治療小兒消化不良、疳積。
疳積草外治方治小兒疳積 [用料]鮮疳積草15克,生薑、蔥白備30克,鴨蛋清1個。
[制用法]將前三味洗凈搗爛,加入鴨懷蛋清調勻,外敷腳心1夜。隔3天1次,5~7次即可痊癒。
[功效]消積開胃。可治療小兒疳積。
石榴皮山楂湯治小兒疳積 [用料]石榴皮6克,山楂10克,紅糖適量。
[制用法]水煎服。每天1劑,3次分服。2歲以下葯量減半。
[功效]消食化積、驅蟲鎮痛。可治療小兒疳積。
梔子外敷治療小兒食積腹脹發熱 [用料]生梔子9克。
[制用法]研細末,加白面少許,雞蛋白調成3個餅。分敷在臍部及兩足心。
[功效]治療小兒食積、腹脹。
2. 小孩有疳積怎麼治比較靠譜
捏積法捏積就是推拿,是治療小兒疳積的有效方法,也可作為保健按摩的方法使用。具體做法為:自尾骶部開始,雙手拇指和食指沿脊柱兩旁,由下而上連續地捏提起肌膚,邊捏邊向前推進,一直捏到項枕部為止。重復3~5遍即可。每天一次,一般六天為一個療程。休息一到兩天後可以開始下一個療程。需要注意的是:有皮膚破損、皮膚疾病或孩子在發燒生病的時候不能進行。針灸法針刺四縫是中醫治療疳積症的手段之一,四縫在雙手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手掌側的關節中央,針灸法常與其他方法相配合對疳積進行綜合治療。
3. 小孩疳積的治理方法
你好,建議還是到正規的醫院進行檢查治療。祝健康。 以下是治療小兒疳積的食療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小兒疳積 本病以體重不增或減輕為特徵。葯膳食療法為治療本病較好的方法。 1.常見病型 1)脾虛氣弱 面色萎黃無華,形體消瘦,毛發焦枯,發結如穗,睏倦神疲,目無光彩,乳食懶進,頭大頸細,脘腹脹滿,睡眠不寧,舌質淡,苔膩,脈細弱。 2)氣血雙虧 面色蒼白,形體羸瘦,四肢不溫,發稀乾枯,睡眠露睛,哭聲無力,腹部凹陷,食慾不振,完谷不化,大便溏泄,舌質淡,脈弱無力。 2.食療中葯 1)大麥 大麥磨如粟米大,煮粥食用。 2)雞內金 雞內金1個,洗凈焙乾,研細末,每次0。6-0。9克,糖開水送服,1日3次。 3)胡蘿卜 胡蘿卜蒸熟吃,每日1個,連吃數個。 以上三種葯物適用於脾虛氣弱型。 4)鵪鶉 鵪鶉1隻,去毛和內臟。洗凈,加少許油鹽,蒸熟食用。適用於氣血雙虧型。 3.葯膳復方 1)內金鱔魚 黃鱔魚1尾(內臟)、雞內金6克,加水蒸熟,用適量醬油調味食之。 2)雞肫粉粥 雞內金6個、干橘皮3克、砂仁 1.5克、粳米30克、白糖適量,將內金、橘皮、砂仁研末,取米煮粥,粥成入葯末,食用。 3)棗糕 大麥面或高梁面、小米麵,加紅棗蒸糕食用。 4)麥芽山楂飲 炒麥芽10克、炒山楂片3克、紅糖適量,煎水飲用。 5)人奶 人奶適量、白糖15克,將白糖拌入人奶中,煎湯服。1日2-3次,連服6-7天。 6)黨參炒米飲 黨參9-15克、炒米30克、紅糖適量,將炒米、黨參同放沙鍋內,加水2000毫升煎至700毫升,紅糖調味,代飲料服用。隔日1劑,連服4-5劑。 7)山葯苡仁粥 山葯30-60克、苡仁30克、糯米適量,山葯、苡仁分別炒香研末,加糯米煮粥吃。 以上復方可用於脾虛氣弱型。 8)糖蘋果 飴糖、蜂蜜煮蘋果食。 9)小米焦巴散 小米飯焦巴焙乾,研面,紅糖水沖服。 10)山葯粥 羊肉500克,煮熟研泥,山葯500克研泥,肉湯內下米250克,煮粥食之。 1 1)蓮子粥 蓮子(皮心)、白米、砂糖,如常法煮粥。 1 2)參芪鴿肉湯 人參3克(或黨參9-15克)、黃芪9-15克、白術9克、乳鴿1隻,將鴿去毛和內臟,人參、黃芪、白術用布包好,同放燉盤內加水適量,隔水燉至爛熟,飲湯吃鴿肉。一般3天燉1次,連服4-5次。 1 3)核桃蠶蛹 核桃肉100-150克、蠶蛹50克,將蠶蛹略炒,與核桃肉放鍋中隔水燉爛服。隔日1次,連服5-7天。 1 4)丁香薑汁奶 丁香2粒、薑汁20毫升、牛奶250克、白糖適量,前3味放鋁鍋內煮沸,除去丁香加白糖少許即可。每日服1次,連服10天。 上述復方可選用於氣血雙虧型。
4. 3歲小孩子有疳積要怎麼治療鄉下土方法要
親,其實寶寶要是現在會側身睡覺的,你可以給寶寶側身睡覺的,但是你要多注意兩邊都給寶寶睡覺的啦,這
5. 小孩有疳積怎麼辦啊
小兒在中醫中有四大症:麻痘驚疳。疳就是消化不良。大部分是因為脾濕,水谷精專微運化不良等等屬。你孩子面黃是脾運化不良的典型表現。
消食葯有:山楂、神曲、麥芽、萊菔子、雞內金等等。
山楂只是消食,不會健脾和胃;神曲消食和胃;麥芽是消食和胃,回乳消脹,疏肝解郁;萊菔子是消食除脹,降氣化痰;雞內金是消食健胃,澀精止遺。
我推薦雞內金。平時買來多吃點。小孩大多都是不正經吃飯呀,愛鬧呀,不用太過煩心。
對了,你給孩子吃過驅蟲葯嗎?買點,順便給孩子驅驅蟲子。
6. 小孩疳積如何治療效果好
疳積多因飲食不節,乳食喂養不當,損傷脾胃,運化失職,營養不足,內氣血精微不能濡養臟腑;或因慢容性腹瀉、慢性痢疾、腸道寄生蟲等病,經久不愈,損傷脾胃等引起。指導意見建議去中醫門診治療。揉板門、揉中脘、分推腹陰陽、揉天樞消食導滯,疏調腸胃積滯;推四橫紋、運內八卦加強以上作用,並能理氣調中;補脾經、按揉足三里以健脾開胃,消食和中。或者是補脾經、推三關、揉中脘、捏脊溫中健脾,補益氣血,增進飲食;運內八卦、揉外勞溫陽助運,理氣和血,並加強前四法的作用;掐揉四橫紋主治疳積,配按揉足三里調和氣血,消導積滯。
7. 治療小孩疳積什麼方法好
寶寶有「積」,可以通過吃健脾、消積的葯物治療,但對有些寶寶來講喂葯很困難,且見效慢。中醫傳統療法即捏積,對治療寶寶有「積」有其獨到之處。捏積也稱為小兒按摩,是中醫外治法之一,通過手法作用於小兒體表的特定部位,以調節機體的生理功能,年齡越小,療效越好。
捏積的方法操作簡便,方便易行,並且見效快、療效好、無毒副作用。方法為每天一次,10次為一療程,各位媽媽不妨一試。具體部位可見附圖示意,操作方法如下:
1、運大腸:大腸穴位於食指端橈側邊緣至虎口。媽媽可用一根食指在此處做直線推動按摩,每次推200次,每天1次,還可治療腹瀉。
2、推脾土:脾土穴位於拇指螺紋面。媽媽可用一根食指在此處推動按摩,每天1次,每次推200次,可治療寶寶嘔吐、腹脹。
3、揉板門:板門穴位於大魚際隆起處,媽媽可用一根食指揉此處,每天1次,每次揉50-100次,可治療寶寶腹脹、食慾不振。
4、推天河水:天河水穴位於前臂掌側正中,自腕橫紋中點至肘橫紋中點成一直線,媽媽可用一根食指推動按摩此處,每天1次,每次100-200次,可治療身熱煩躁、便秘的寶寶。
5、捏脊4遍:雙手中指、無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狀,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對准食指前半段;然後頂住寶寶的皮膚,拇指、食指前移提拿皮肉,自尾椎兩旁雙手交替向前推動到大椎兩旁,即為捏脊一遍。如此反復4次,可治療寶寶厭食、腹脹、腹瀉。
8. 小孩疳積的偏方
疳積以神萎、面黃肌瘦、毛發焦枯、肚大筋露、納呆便溏為主要表現的兒科病證。多見於1~5歲兒童。 疳積多因飲食不節,乳食喂養不當,損傷脾胃,運化失職,營養不足,氣血精微不能濡養臟腑;或因慢性腹瀉、慢性痢疾、腸道寄生蟲等病,經久不愈,損傷脾胃等引起。小兒疳積是由於脾胃虛損、運化失宜,導致消化吸收功能障礙的一種慢性疾患。治療應以調整脾胃為主,如適當配合葯粥食療有助於減輕症狀和促進康復。這里,介紹一些小兒疳積葯粥,供參考。 白蘿卜粥:白蘿卜1個,洗凈切片,先煮30分種,再加大米50克同煮,至米爛湯稠,加紅糖適量,煮沸即可。用於小兒消化不良,腹脹。 山葯粥:大米100克,淘洗干凈後與山葯片100克一起入鍋煮,至米爛。食用時加白糖適量有調補脾胃,滋陰養液功效。 消食健脾粥:蓮子、芡實、炒麥芽、扁豆各15克,焦山楂10克,神曲6克(用紗布包),共放鍋內,加水適量煎煮30分鍾,去渣,再加入粳米15克熬粥。粥成加入白砂糖少許調味,趁溫熱服,有健脾養胃、消食化積功效。用於小兒面黃肌瘦、神煩氣急、手足心熱、納呆腹脹等症。
9. 小兒疳積怎麼治療
治療積滯傷脾
(1)治則:消積導滯,調理脾胃。
(2)處方:揉板門,推四橫紋,運內八卦,補脾經,分推腹陰陽,揉中脘,揉天樞,按揉足三里。
(3)方義:揉板門、揉中脘、分推腹陰陽、揉天樞消食導滯,疏調腸胃積滯;推四橫紋、運內八卦加強以上作用,並能理氣調中;補脾經、按揉足三里以健脾開胃,消食和中。
氣血兩虧
(1)治則:溫中健脾,補益氣血。
(2)處方:補脾經,運內八卦,掐揉四橫紋,揉外勞宮,推三關,揉中脘,按揉足三里,捏脊。
(3)方義:補脾經、推三關、揉中脘、捏脊溫中健脾,補益氣血,增進飲食;運內八卦、揉外勞溫陽助運,理氣和血,並加強前四法的作用;掐揉四橫紋主治疳積,配按揉足三里調和氣血,消導積滯。
其他
此外:五心煩熱,盜汗,舌紅光剝,陰液不足者,宜推三關、揉外勞,加清肝經,補腎經,運內勞宮;煩躁不安,目赤多淚加清肝經;若有咳嗽痰喘,加推肺經,推揉膻中、肺俞;便溏者加補大腸;便秘者加清大腸,推下七節骨。
另外可單用捏脊配合針刺四橫紋治療。也有用板門割治的效果也十分明顯。
編輯本段葯膳食療疳積,又稱食滯、食積。小兒一旦患有此病,影響營養的吸收,造成生長發育不良,嚴重 者會合並其它症,導致死亡。所以對小兒疳積的盡快治療,顯得格外重要。
積滯
胃納減退,惡心嘔吐,吐出奶塊及食物,腹脹而硬,大便酸臭,煩躁哭鬧,苔白厚膩,脈滑有力。治宜消食導滯。
(1)二丑消積餅 黑、白丑各60克,白面500克。將二丑炒香脆,研成細粉狀,與白面調合,加適量白糖,焙製成每塊重3克的餅干食用。每服1~塊,日3次。
(2)雞內金粥 雞內金6克,干橘皮3克,砂仁1.3克,粳米30克,白糖少許。先將前三味共研成細末,然後與粳米同煮粥,待熟時調入白糖。溫服,早晚各1碗。
(3)鵪鶉大米粥 鵪鶉1隻,大米適量,調味料少許。將鵪鶉處理干凈,切成小塊,與大米同煮作粥,調好味。空腹溫熱食,日2~3次。
(4)香姜子奶 丁香2粒,薑汁1茶匙,牛奶250毫升,白糖少許。將丁香、薑汁、牛奶同鍋煮沸,去丁香,加白糖,溫飲。
(5)萊菔子散 萊菔子6克,焙乾研末。用溫開水調服。
(6)五香散 芡實、扁豆、玉米、黃豆均炒熟各等份,焙雞內金1/4份。將五味均勻研成極細的粉末狀,每服15~克,溫開水送服,日3次。可連用1~2個月。
疸證
長期胃納不振,時時腹瀉,面色黃白,毛發枯槁,形體羸瘦,精神不振,目光黯淡,睡間露睛,甚則浮腫,舌淡少苔,脈細弱。治宜健脾益胃,補養氣血。
(1)二藤健脾糕 旋花根150 克,雞血藤60克,粳米250克,白糖250克。將前三味共研細粉,混勻後加白糖,用水適量揉成面團,切塊或搓成小團塊,蒸熟。分頓隨量食。
(2)山楂蜜膏 山楂、蜂蜜各500克。將山楂洗凈,去核,切成薄片,加水適量煮糊,再加蜂蜜煉成膏。每服半匙,日3次。
(3)小米山葯粥 山葯45克(鮮品100克),小米50克,白糖適量。將山葯洗凈搗碎或切片,與小米共煮作粥,熟後加白糖適量調勻,空腹溫熱服食。
(4)木鱉榧子夜明砂散 雞肝4具,木鱉、榧子各3克,夜明砂6克。將前三味炒至黑褐色,研成繼末,分成4份,分別與不沾水之4具雞肝(雄雞經閹割的雞肝)同蒸,熟後食用。每次服雞肝1具。服後忌喝茶。
(5)內金鱔魚 黃鱔1條,雞內金6克,調料適量。將鱔魚剖腹去內臟,洗凈,切成2厘米長的段,雞內金洗凈;將鱔魚和雞內金同放入蒸盆內,加生薑、蔥、醬油、食鹽、紹酒各適量,入籠蒸至熟透,調入味精。隨意服食。
(6)炒扁豆淮山葯粥 炒扁豆60克,淮山葯60克,大米50克。將扁豆、淮山葯洗凈,大米淘洗干凈,加水適量共煮粥。
(7)茯苓粉 茯苓適量,研粉。每服15克,開水沖服。
編輯本段注意事項1.注意調養:在喂養方面,應注意遵循先稀後干,先素後葷,先少後多,先軟後硬的原則。
2.注意營養搭配。
3.必要時應中西醫結合治療,特別是對原發病、消耗性疾病的治療。
醫學(中醫)上稱之為「挑疳積」。
小兒針挑療法又稱「挑四縫法」、「挑疳積法」,是用三棱針(或其他鋼針)選准特定部位和穴位,挑破皮層取出皮下脂肪,用以治療小兒疳積(包括蟲積)的一種外治方法。
本療法系從古代中醫砭刺術中派生而出。最早見於《針灸大成》,在其他中醫學典籍中記載甚少,但卻以其方法簡便、療效顯著而廣為流傳。包括挑液法和挑脂法兩種。
1、挑液法(針挑四縫穴): 小兒疳積的刮痧療法
(1)選用三棱針(或圓利針、縫衣針),先予高壓消毒,或用75%酒精浸泡30分鍾,或煮沸20分鍾消毒,取出置於消毒盒內備用。
(2)洗凈患兒手掌,術者先用2%碘酊塗擦,稍干後再用75%酒精將患兒掌面第2、3、4、5指腹側第一、二指間關節橫紋處由中心向外周擦拭消毒。
(3)用消毒三棱針挑刺上述橫紋中心,對准挑點,快速地向中心方向斜刺一分深度,稍提搖,術者以左手在第一指節腹面向針尖方向按准,隨即出針,針口可見少許粘黃液體(也有清稀液體滲出量多),用指擠壓,使液盡出,見血為度,再用消毒干棉球拭去。患兒兩手8指均一一挑刺,血出則用干棉球壓之,囑患兒(或家長幫助)捏緊雙拳,以壓迫止血。
(4)疳積重者,刺出全是稠質粘液,輕者粘液夾血,未成疳者無粘液而見血。隔日或隔2、3日針挑1次,一般針挑3-6次,粘液漸少,直至無粘液,僅見血為止。
2、挑脂法(針挑疳積點):
(1)選用三棱針,先予高壓消毒,或用75%酒精浸泡30分鍾,或煮沸20分鍾消毒,取出置於消毒盒內備用。
(2)洗凈患兒手掌,術者先用2%碘酊塗擦,稍干後再用75%酒精將患兒手第2、3、4、5指第一、二指節腹面正中,即疳積點由中心向外周擦拭消毒。
(3)押手:因為挑脂要挑皮下脂肪層,取出脂肪團,容易出血,故要充分利用押手來壓取脂肪和止血。可請助手協助。術者和助手用左手挾持住患兒手指,並以左手拇指分別向自身方向,經過挑點,滑壓幾次,然後固定在挑點的旁邊,用力壓著不動。其目的是要排除局部血液,壓迫止血,並使挑點皮膚張露,皮下脂肪易被擠出。
(4)術者右手拿針對准挑點中心,用「挑點法」,動作迅速地挑開皮層,進入皮下。皮下脂肪小體由於受到兩個指頭在旁的壓力,很快便會向針口冒爆出來,然後用針尖邊挑邊刮,把分布在脂肪團上的稀疏纖維挑斷,盡量擠出脂肪小體,最後用針體把針口殘留的脂肪刮干凈。
(5)術後針口塗上紅汞,用消毒紗布墊封壓住針口,再用綳帶包紮,加壓3-5分鍾,以防出血。在未封壓好針口前,術者和助手的押手不能放鬆,否則即可引起出血。
(6)術後囑患兒(或家長)不要沾污傷口,5天後可以拆封。
(7)因其針口較深、押手擠壓,出血較多,留有微小創口必須用紗布墊加壓包紮。5天後不能拆封洗手,不能用手拿取他物,以防感染。
本法不及針挑四縫穴之簡便、安全,而療效相仿,故目前臨床多用針挑四縫穴。
二、治療機理 小兒疳積的拔罐療法
四縫為經外奇穴,與三焦、命門、肝和小腸有內在聯系,臨床觀察有平肝瀉心、理脾和胃作用,針之可調整三焦,燥濕驅蟲,理脾生精。醫家有專用本法治療小兒疳證;也有以本法配合湯葯,作為輔助療法。有學者提出針挑四縫,不但能用於治療,且有鑒別診斷和判斷其預後的意義。
現代醫學研究,認為針刺四縫穴可使唾液分泌增加,提高唾液澱粉酶的作用,腸中胰蛋白酶、胰澱粉酶、胰脂肪酶的含量(消化強度)增加。對於營養不良合並佝僂病者,針刺四縫穴後,發現血清鈣、磷均有上升,鹼性磷酸酶活性降低,結果鈣、磷乘積增加,有助於患兒的骨骼發育與成長。
10. 怎麼治小兒疳積哪種有效
病情分析: 你好,治療小兒疳積,治療應用消乳消食,導滯和中之法。方葯可用內砂仁3g,神容曲10g,生麥芽10g,陳皮6g,萊菔子6g,白術6g,茯苓6g等葯物治療。中成葯可用化食丸、消乳丸等。也可推拿按摩,推八卦2分鍾,清胃2分鍾,清補脾2分鍾,清補大腸2分鍾,揉中脘1分鍾,捏脊一次,分腹陰陽半分鍾,揉巨闕2分鍾,揉足三里1分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