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麼治療傷寒
西醫要對症下葯,一般打點滴;中醫要辯證,一般為外敷和內服草葯。
⑵ 傷寒吃什麼葯
(一)一般治療與對症治療 病人入院後,即按消化道傳染病隔離,臨床症狀消失後每隔5~7天送檢糞便培養,連續2次陰性可解除隔離。發熱期病人必須卧床休息,退熱後2~3天可在床上稍坐,退熱後2周可輕度活動。
應給予高熱量,高營養,易消化的飲食,包括足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及各種維生素,以補充發熱期的消耗,促進恢復,發熱期間宜用流質或細軟無渣飲食,少量多餐。退熱後,食慾增加後,可逐漸進稀飯,軟飯,忌吃堅硬多渣食物,以免誘發腸出血和腸穿孔,一般退熱後2周才恢復正常飲食。
應鼓勵病人多進水分,每日約2000~3000ml(包括飲食在內),以利毒素排泄 。如因病重不能進食者可用5%葡萄糖生理鹽水靜脈滴注。
有嚴重毒血症者,可在足量有效抗菌治療配合下使用激素。常用氫化可的松25~50mg或地塞米松1~2mg,每日1次靜脈緩慢滴注;或口服強的松5mg,每日3~4次,療程不超過3天。
若傷寒合並血吸蟲病,尤其是急性血吸蟲病時,一般宜先用腎上腺皮質激素配合傷寒的病原治療,待體溫被控制,全身情況明顯改善後,才給予口服吡喹酮治療血吸蟲病。
對兼有毒血症和顯著鼓腸或腹瀉的患者,激素的使用宜慎重,以免發生腸出血及腸穿孔。
(二)傷寒患者抗菌葯物的選擇
1.氟喹諾酮類葯物為首選,氟喹諾酮類葯物具有下列共同特點:①抗菌譜廣,尤其對革蘭陰性桿菌活性高;②細菌對其產生突變耐葯的發生率低;③體內分布廣,組織體液中葯物濃度高,可達有效抑菌或殺菌水平;④大多品種系口服制劑,使用方便;⑤因其影響骨骼發育,孕婦、兒童、哺乳期婦女慎用。目前常用的有氧氟沙星,劑量:300mg每日兩次,口服或200mg每8~12小時一次,靜滴,療程14天。環丙沙星,劑量:500mg每日兩次或每8小時一次,口服或靜滴,療程:14天。
2.頭孢菌素類 第二,三代頭孢菌素在體外對傷寒桿菌有強大抗菌活性,毒副反應低,尤其適用於孕婦,兒童,哺乳期婦女以及氯黴素耐葯菌所致傷寒。可用頭孢三嗪,劑量:成人1g,每12小時一次,兒童每天100mg/kg,療程:14天。頭孢噻肟,劑量:成人1~2g,每8~12小時一次,兒童每天100~150mg/kg,療程:14天。
3.氯黴素 劑量:為每天25mg/kg,分2~4次口服或靜脈滴注,體溫正常後,劑量減半。療程:兩周。注意事項:①新生兒,孕婦,肝功能明顯損害者忌用;②注意毒副作用,經常復查血象,白細胞低於2500/mm3時停葯。
4.氨苄(或阿莫)西林 劑量:成人2~6g/d,兒童每天100~150mg/kg,分3~4次口服或靜脈滴注。阿莫西林成人2~4g/天,分3~4次口服,療程:14天。注意事項:①本葯效果不太理想,故療程宜長,以減少復發及排菌。②一旦出現葯疹,應及時停葯。
5.復方新諾明 劑量:成人,2片每日兩次,兒童每天SMZ40~50mg/kg,TMP10mg/kg,一日二次,療程:14天。
(三)帶菌者的治療
1.氨苄西林(或阿莫西林) 劑量:成人氨苄西林4~6g/天或阿莫西林6g/天加丙磺舒2g/天,分3~4次口服,療程:6周。
2.氧氟沙星或環丙沙星 劑量:氧氟沙星300mg一日二次,環丙沙星500~750mg,一日二次口服,療程:6周。
(四)並發症的治療
1.腸出血 ①絕對卧床休息,嚴密觀察血壓,脈搏,神志變化及便血情況;②暫停飲食,或進少量流質;③靜脈滴注葡萄糖生理鹽水,注意電解質平衡,並加用維生素K,安絡血,抗血纖溶芳酸,止血粉等止血葯;④根據出血情況,酌量輸血;⑤如病人煩躁不安,可注射鎮靜劑,如安定,苯巴比妥鈉,禁用瀉劑及灌腸;⑥經積極治療仍出血不止者,應考慮手術治療。
2.腸穿孔 除局限者外,腸穿孔伴發腹膜炎的患者應及早手術治療,同時加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如氯黴素或氨苄青黴素與慶大或卡那黴素聯合應用,以控制腹膜炎。
3.中毒性心肌炎 嚴格卧床休息,加用腎上腺皮質激素,維生素B1,ATP,靜注高滲葡萄糖液。如出現心力衰竭,應積極處理,可使用洋地黃和速尿並維持至臨床症狀好轉,但病人對洋地黃耐受性差,故用葯時宜謹慎。
4.中毒性肝炎 除護肝治療外,可加用腎上腺皮質激素。
5.膽囊炎 按一般內科治療。
6.溶血性尿毒綜合征 ①控制傷寒桿菌的原發感染,可用氨苄青黴素或羥氨苄青黴素;②輸血,補液;③使用皮質激素如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地塞米松,強的松龍等。尤對兒童患者可迅速緩解病情;④抗凝療法,可用小劑量肝素每日50~100u/kg靜注或靜滴,控制此征有顯著療效,也可用低分子右旋糖酐靜滴;⑤必要時行腹膜或血液透析,以及時清除氮質血症,促進腎功能恢復。
7.DIC 給予抗凝治療,酌情輸血,並應用氨苄青黴素控制原發感染。
⑶ 《傷寒雜病論》中治療疾病的方法是什麼
張仲景在抄《傷寒雜病論》中,通過襲八綱辨證和六經論治,採用了「汗、吐、下、和、溫、清、補、消」等治療方法。因為疾病的來由,都是人體抗病能力的正氣同致病因素的邪氣作斗爭的表現,其結果不是邪盛就是正衰,或者是正勝則邪退。所以在治療上就要運用扶正祛邪,汗吐下和溫清補消等方法。
這些都是按照扶正祛邪的原則而制定的。
此外,張仲景還提出「舍脈從證,舍證從脈」的靈活辨證方法,在討論治療中要根據病情的標本緩急,運用先表後里、先里後表以及表裡兼治的方法,並對治療的禁忌,以及針灸綜合療法,都有所論述。
⑷ 傷寒病怎麼治療
治療治療傷寒應掌握辨證論治原則.傷寒六經病總的治則為祛除外邪,扶助正氣.三陽病多屬表證內,熱證,實證,以祛邪為主容,三陰病多屬里虛寒證,治法應以扶正為主.但傷寒病的診治較為復雜,倘若誤治,可致變證迭現.如太陽病雖有表邪,但不能發汗太過,否則津液耗傷,甚則汗多亡陽;太陽病表邪未解,不可誤行攻下,否則可成痞證或結胸;少陽病邪在半表半里,故汗,吐,下法皆在所禁;陽明病腸胃燥熱,故禁發汗及利小便,以免重傷津液;陽明邪熱在經,尚未與燥屎相合,不可過早攻下;少陰病陰陽皆虛,不可誤汗,誤下等等.
⑸ 傷寒治療的方法有哪些
【西葯治療】
1.病原治療:氨節青黴素
⑹ 得了傷寒應該怎麼治
醫院檢查看數據; --- 提問人的追問 2010-05-19 11:19 --- 剛從醫院治好了一點檢舉 --- 我的補充 2010-05-19 11:29 外感性虛寒徴; --- 三因證;外因,內因,不內外因; --- 環境生理;出生地,生活地; --- 天不滿西北,右耳目,不如左明; --- 地不滿東南,耳目聰明,手足不便; --- 西方耳目不聰,手足便;俱感於邪;上則,右甚,下則左甚。 ---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形成自然生理不同。 --- 【宇宙浩然】 天人合一時空節點; 人類生存混沌學問。 黃帝內經養生之道, 陰平陽秘精神乃治。 開創我們健康生活, 黃河魂魄天下銀河。 民族智慧惠諸世界, 大器無藏共和自然。 --- 一, 中醫學問;統稱術語, 女性血虛;男性腎虛。 男無陰萎;女無腎虛, 女有陰萎。男有腎虛。 --- 女性;【血虛//血實;】一切不適症狀不能承受之范疇; 男性;【腎虛//腎實;】一切不適症狀不能承受之范疇; 二, 半啦中醫學術不精,糊塗西醫愚昧無知。 混淆醫科專業術語,裝莫做樣用手搭脈。 無分男女亂說腎虛,不學無術昏庸低俗。 笑克萊登大學文憑,畫皮貼金狐假虎威。 --- 三, 目前狀況; 【女性;下焦血虛寒徴;【血虛=簡稱】治療;心脾兩虛】 【男性;命門虛寒徴;【簡稱=腎虛】治療;肝腎兩虛】 --- 四, 禁忌;酒,腥,膻,辛辣,生冷,生發類食品; --- 合理飲食;五穀養生,五畜補益,五果助之。 --- 養生之道; 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移精變氣,秋冬養陰,春夏養陽; ---必須努力做到,否則一切養生,治療不能--- 五, 急則;醫院。 緩則;觀察目前所用之葯3---9日。 --- 六, 因地,因時,因人,四診合參; --- 七,當地中醫;根據,性別,年齡整體素質--- --- 同病異治,異病同治; --- 要整體治療,不能用某一【葯方】能夠治癒。 --- 八, 【正安邪祛】; --- 當下處方;【反治】; --- 四性,五味【酌】功效。 --------------------------------------------------------------------------- --- 九,整體素質基本尚可之前提下; --- 【9日---3個月許為基本療程】二--三,---許療程? --- 提問人的追問 2010-05-19 11:40 --- 說的什麼啊檢舉 --- 我的補充 2010-05-19 11:53 --- 自然人看自己能夠看懂部分; --- 仔細咨詢當地中醫; --- 或者看本人日誌; ------------------- 內行人看學術部分; --- 窺天地之奧,達造化之極。
⑺ 傷寒的治療
一般治療與對症治療,患者入院後,即按消化道傳染病隔離,臨床症狀消失後每隔回5~7天送檢糞便培養,答連續2次陰性可解除隔離。發熱期患者必須卧床休息,退熱後2~3天可在床上稍坐,退熱後2周可輕度活動。應給予高熱量,高營養,易消化的飲食,包括足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及各種維生素,以補充發熱期的消耗,促進恢復,發熱期間宜用流質或細軟無渣飲食,少量多餐。退熱後,食慾增加後,可逐漸進稀飯,軟飯,忌吃堅硬多渣食物,以免誘發腸出血和腸穿孔,一般退熱後2周才恢復正常飲食。應鼓勵患者多進水分,每日約2000~3000ml(包括飲食在內),以利毒素排泄。如因病重不能進食者可用5%葡萄糖生理鹽水靜脈滴注。
有嚴重毒血症者,可在足量有效抗菌治療配合下使用激素。若傷寒合並血吸蟲病,尤其是急性血吸蟲病時,一般宜先用腎上腺皮質激素配合傷寒的病原治療,待體溫被控制,全身情況明顯改善後,才給予口服吡喹酮治療血吸蟲病。
⑻ 傷寒怎麼辦
你好:傷寒是由傷寒桿菌引起的經消化道傳播的急性傳染病。臨床特徵為長程發熱、全身中毒症狀、相對緩脈、肝脾腫大、玫瑰疹及白細胞減少等。主要並發症為腸出血、腸穿孔。 病因 (一)傳染源:為患者及菌者。全病程均有傳染性,以病程第2~4周傳染性最大。 (二)傳播途徑:病菌隨患者或帶菌者的糞便排出,污染水和食物,或經手及蒼蠅、蟑螂等間接污染水和食物而傳播。水源污染是傳播本病的重要途徑,常釀成流行。 (三)人群易感性:人對傷寒普遍易感,病後可獲得持久性免疫力,再次患病者極少。 症狀 潛伏期3~60天,平均1~2周。 (一)典型傷寒:典型患者臨床表現可分為4期: 1.初期:相當於病程第1周。病多緩起,體溫呈階梯狀上升,於5~7日達39.5℃或以上,伴有全身不適、食慾不振、咳嗽等。部分患者出現便秘或腹瀉。 2.極期:相當於病程第2~3周,其主要表現如下: (1)高熱。 (2)神經系統中毒症狀. (3)皮疹。 (4)相對緩脈。 (5)肝脾腫大。 (6)消化系統症狀 腹脹、腹部不適、右下腹壓痛、便秘或腹瀉等。 3.緩解期:相當於病程第3~4周。 4.恢復期:相當於病程第4周末開始。體溫恢復正常,食慾常旺盛,但體質虛弱,一般約需1個月方全康復。 檢查 (1)常規化驗 ①血液檢查。 ②尿液檢查。 ③糞便檢查。 (2)細菌學檢查 ①血培養。 ②骨髓培養。 ③糞培養。 (3)血清學檢查:傷寒血清凝集試驗。 治療 (一)一般治療。 1.隔離與休息。 2.護理:注意皮膚及口腔的護理、注意觀察體溫、脈搏、血壓、腹部、大便等變化。 3.飲食:給予高熱量、高維生素、易消化的無渣飲食。 (二)對症治療。 1.高熱:適當應用物理降溫,不宜用發汗退熱葯,以免虛脫。 2.便秘。 3.腹瀉:可用收劍葯,忌用鴉片制劑。 4.腹脹。 (三)病原治療。 1.氯黴素仍是目前治療傷寒的主要葯物。 2.喹諾酮類抗菌劑:其抗菌譜廣,殺菌作用強。 3.氨苄青黴素: ①對氯黴素有耐葯性的患者; ②不能應用氯黴素的患者; ③妊娠合並傷寒; ④慢性帶菌者。 4.頭孢菌素 第三代頭孢菌素療效較好,如頭孢哌酮,頭孢三嗪、頭孢塞肟等。
⑼ 傷寒的治療方法及注意事項
一般治療 (1)休息 嚴格卧床休息。 (2)飲食 易消化高熱量、高營養流質或無渣半流質飲食,防止暴飲暴食,避免引發和腸出血及腸穿孔。 (3)降體溫和便秘處理 高熱時可用溫水或溫水酒精擦身,必要時使用1/3 ~1/2解熱劑,不宜大量應用,以免虛脫。便秘者以生理鹽水低壓灌腸或給開塞露 ,禁用瀉葯。 (4)腹脹處理 給予少糖低脂肪飲食,必要時用松節油塗腹部及肛管排氣,禁用新斯的明。 (5)隔離 入院後即按腸道傳染病隔離直至臨床症狀消失後,每隔5~7天作糞便培養,連續兩次陰性後可解除隔離。 (6)嚴重毒血症患者在足量有效抗菌素配合下可少量應用糖皮質激素。一般用氫化可的松25~50加入葡萄糖液中靜滴。 2、抗菌治療 (1)氯黴素 成人劑量每日1.5g~2.0g,小兒每日30mg/kg~40mg/kg,分4次口服,或靜脈滴注。體溫下降至正常並穩定2~3d後,將劑量減半,繼續給葯10d~14d。間歇療法的氯黴素每日劑量同上,體溫降至正常後2~3d可考慮停葯,間歇1周,再服葯1周。應用氯黴素應注意血象,有骨髓抑製表現應立即停葯改用其他抗菌素。 (2)復方新諾明 成人每次2片,每日2次,首次加倍,兒童酌情減量,療程7~10d。 (3)氨苄青黴素 成人每次1g,每日3次口服,兒童每日40~80mg/kg口服14~21日為一療程。 (4)頭孢類抗生素 可用第三代,如頭孢哌酮、頭孢他啶等。 (5)喹諾酮類 氧氟沙星,200mg,每日3次。環丙沙星,0.25,每日3次。 3、並發症治療 (1)腸出血 卧床休息,嚴密觀察血壓、脈搏、神態變化及便血情況。給予適當鎮靜劑及止血劑。適當輸液並注意水電解質平衡。 (2)腸穿孔 早期診斷,早期處理。一旦確診,應及早手術,加強抗菌葯物治療,控制腹膜炎。 (3)中毒性心肌炎 大量抗生素治療及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加強心肌營養,心功不全時,可應用小劑量洋地黃制劑。 4、慢性帶菌者治療 (1)復方新諾明 每次2片,每日2次,連服21日。 (2)氨苄青黴素 每日6g,分次靜滴或口服,並加用丙磺舒每日1.5g,療程4周。 (3)氧氟沙星 300mg,每日2次,療程6周。
求採納
⑽ 得了傷寒如何去有效的治療
傷寒是由傷寒桿菌引起的腸道傳染病,多是建議西葯如四環素或是氯黴素等治療中葯在治療傷寒方面也有效果,可以清熱攻下,化瘀益氣,如白頭翁鬼針草大黃丹參黨參,水煎服,或有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