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治療方法 > 中醫治療眩暈症的方法

中醫治療眩暈症的方法

發布時間:2021-03-12 00:15:03

❶ 治療眩暈症的方法有哪些

1.西醫葯治療

〈1〉美尼爾氏病

急性發作期應卧床休息。

東莨菪鹼0.6mg口服或肌注,每~6小時1次,可以減輕胃腸道症狀;倍他司汀4~8mg,每日3次,以改善內耳血液循環,解除迷路積水;美克洛嗪25mg,每日3~4次,可抑制前庭系統,減輕症狀;安定2~5mg口服,每6~8小時1次,以解除焦慮。

如發作次數頻繁,症狀嚴重,經葯物治療無效者可考慮手術破壞迷路或切斷前庭神經。

〈2〉其他類型的眩暈在進行病因治療同時,應進行對症治療。

卧床休息。

可選用茶苯海明(暈海寧)50~100mg口服,每4~6小時1次或鹽酸敏克靜25mg口服,每日3次。

2.中醫葯治療

〈1〉肝陽上亢:眩暈伴面紅目赤,口苦易怒,重者肢麻震顫,眩暈欲仆,頭痛,語言不利,惡心嘔吐,舌紅苔黃,脈弦數。

治法:平肝潛陽。

方葯:天麻10克、鉤藤10克、石決明30克、生牡蠣30克(先煎)、代赭石30克(先煎)、川牛膝10克、益母草10克、黃芩10克、山梔10克、杜仲10克、桑寄生12克、茯神12克。

〈2〉痰濁中阻:眩暈伴頭重昏蒙,胸悶乏力,納呆,或時吐痰涎,苔濁膩,脈滑。

治法:祛痰健脾。

方葯:半夏10克、白術10克、天麻10克、橘紅10克、茯苓10克、生薑2克、大棗6克、甘草6克。

〈3〉瘀血內阻:眩暈伴頭痛,痛有定處,心悸煩悶,疲倦乏力,唇舌紫暗或舌有瘀斑,脈弦澀或細澀。

治法:活血祛瘀生新。

方葯:當歸15克、生地15克、桃仁6克、紅花6克、赤芍6克、枳殼10克、柴胡6克、桔梗6克、川芎6克、牛膝6克、天麻6克。

〈4〉氣血虧虛:眩暈在活動後加重,神疲氣短,面色無華,納差,舌質淡胖,脈細或虛大。

治法:益氣養血健脾。

方葯:人參15克(另煎兌入)、黃芪25克、當歸12克、白術12克、茯苓10克、川芎12克、白芍12克、地黃12克、肉桂6克、牛膝12克、炙甘草10克。

❷ 中醫有哪些治療眩暈的方法

①肝陽上亢:眩暈伴面紅目赤,口苦易怒,重者肢麻震顫,眩暈欲仆,內頭痛,語言不利容,惡心嘔吐,舌紅苔黃,脈弦數。治宜平肝潛陽。

方葯:石決明、生牡蠣(先煎)、代赭石(先煎)各30克,天麻、鉤藤、川牛膝、益母草、黃芩、山梔、杜仲各10克,桑寄生、茯神各12克。

②痰濁中阻:眩暈伴頭重昏蒙,胸悶乏力,納呆,或時吐痰涎,苔濁膩,脈滑。治宜祛痰健脾。

方葯:半夏、白術、天麻、橘紅、茯苓各10克,生薑2克,大棗、甘草各6克。

③瘀血內阻:眩暈伴頭痛,痛有定處,心悸煩悶,疲倦乏力,唇舌紫暗或舌有瘀斑,脈弦澀或細澀。治宜活血祛瘀生新。

方葯:當歸、生地各15克,桃仁、紅花、赤芍、柴胡、桔梗、川芎、牛膝、天麻各6克,枳殼10克。

④氣血虧虛:眩暈在活動後加重,神疲氣短,面色無華,納差,舌質淡胖,脈細或虛大。治宜益氣養血健脾。

方葯:人參15克(另煎兌入),黃芪25克,當歸、白術、川芎、白芍、地黃、牛膝各12克,肉桂6克,茯苓、炙甘草各10克。

❸ 眩暈有哪些中醫葯治療方法

①肝復陽上亢:眩暈伴面紅目赤,口制苦易怒,重者肢麻震顫,眩暈欲仆,頭痛,語言不利,惡心嘔吐,舌紅苔黃,脈弦數。治宜平肝潛陽。

方葯:石決明、生牡蠣(先煎)、代赭石(先煎)各30克,天麻、鉤藤、川牛膝、益母草、黃芩、山梔、杜仲各10克,桑寄生、茯神各12克。

②痰濁中阻:眩暈伴頭重昏蒙,胸悶乏力,納呆,或時吐痰涎,苔濁膩,脈滑。治宜祛痰健脾。

方葯:半夏、白術、天麻、橘紅、茯苓各10克,生薑2克,大棗、甘草各6克。

③瘀血內阻:眩暈伴頭痛,痛有定處,心悸煩悶,疲倦乏力,唇舌紫暗或舌有瘀斑,脈弦澀或細澀。治宜活血祛瘀生新。

方葯:當歸、生地各15克,桃仁、紅花、赤芍、柴胡、桔梗、川芎、牛膝、天麻各6克,枳殼10克。

④氣血虧虛:眩暈在活動後加重,神疲氣短,面色無華,納差,舌質淡胖,脈細或虛大。治宜益氣養血健脾。

方葯:人參15克(另煎兌入),黃芪25克,當歸、白術、川芎、白芍、地黃、牛膝各12克,肉桂6克,茯苓、炙甘草各10克。

❹ 眩暈症有什麼好的治療方法

中醫中葯怎樣治療眩暈症

眩是指視物昏花或眼前發黑;暈是指自感身體或外界景物旋轉擺動,站立不穩。二者常同時發生,故統稱為眩暈。輕度眩暈者閉目即止。重度眩暈者如坐車舟,或伴有惡心嘔吐、心慌出汗、甚至肢體偏斜欲倒等症狀。
眩暈是中老年人常見的一種症狀。它可由現代醫學中的多種疾病引起。如美尼爾氏綜合症、內耳前庭及迷路感染、內耳前庭神經炎、高血壓病、低血壓病、貧血、白細胞減少症、腦動脈硬化症、神經官能症等。
祖國醫學認為,眩暈可由風、痰、虛引起,故有「無風不作眩」、「無痰不作眩」、「無虛不作眩」的說法。
1.無風不作眩(由肝氣不調引起的眩暈症)。中醫認為,肝為風木之臟,主動主升。憂郁惱怒,可致肝氣不調,氣郁化火,肝陽上亢,肝風內動,上擾清竅,發為眩暈。此型眩暈症的臨床表現為頭暈目眩,頭脹或痛,心煩易怒,失眠多夢,耳鳴口苦,面色紅赤,血壓偏高等。此症多因情志刺激而誘發。治療此症應以平肝熄風為主。方葯可用鎮肝熄風湯加減:取杭芍15克,玄參15克,龍骨20克,牡蠣20克,代赭石15克,龜板10克,天麻10克,鉤藤15克,夏枯草15克,夜交藤15克,牛膝10克。將上葯水煎2次,將葯液混勻。每日一劑,早晚分服。
2.無痰不作眩(由痰阻引起的眩暈症)。飲食失節,過食肥甘,會使脾胃運化失常而聚濕生痰,痰濁中阻,蒙蔽清陽,發為眩暈。此型眩暈症的臨床表現為頭重昏蒙,胸悶惡心,時嘔痰涎,不思飲食。治療此症應以化濕祛痰為主。方葯可用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取半夏10克,白術15克,茯苓20克,橘紅10克,天麻10克,牡蠣30克,澤瀉15克,竹茹10克。將上葯水煎2次,將葯液混勻。每日一劑,早晚分服。
3.無虛不作眩(由氣血虧虛引起的眩暈症)。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思慮勞倦或飲食不節,可損傷脾胃,或因脾胃素虛,皆能導致氣血不足,氣虛清陽不升,血虛使腦失濡養,發為眩暈。腎為先天之本,主藏精生髓。腦為髓海。房勞過度,或有遺精滑泄之疾,或年老體衰,腎精耗傷,腦髓不足,也為眩暈之因。氣血虧虛型眩暈者,動則加劇,勞則即發,面色萎黃或蒼白,唇甲無華,心慌氣短,食少身倦。治療此症應以補益心脾,培補氣血為主。方葯可用歸脾湯:取黃芪20克,黨參20克,白術10克,茯神15克,當歸15克,炒酸棗仁15克,遠志10克,龍眼肉15克,木香10克,甘草10克,大棗10枚。將上葯水煎2次,將葯液混勻。每日一劑,早晚分服。若腎精耗傷引致的眩暈,可伴有腰膝酸軟,神疲健忘,遺精耳鳴,記憶減退等。方葯可用補腎定眩湯:取枸杞子30克,菊花15克,熟地15克,山葯30克,菟絲子15克,女貞子15克,肉蓯蓉20克,山萸肉15克,杜仲10克。將上葯水煎2次,將葯液混勻。每日一劑,早晚分服。
一旦發生眩暈症,可根據以上幾種類型進行辨證選方治療,定會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應用中葯治療的同時,還要採取正確的康復保健措施。這樣有利於緩解眩暈症狀,防止眩暈症復發,並能控制病情的進一步發展。常用的防治眩暈症的保健措施如下:
一、要進行飲食調養。眩暈症病人的飲食應以富有營養和新鮮清淡為原則。要多食蛋類、瘦肉、青菜及水果。忌食肥甘辛辣之物,如肥肉、油炸物、酒類、辣椒等。營養豐富的食物,可補充身體之虛,使氣血旺盛,腦髓充實。對因貧血、白細胞減少症或慢性消耗性疾病所引起的眩暈症,尤應以營養調理為主。肥甘辛辣之品,能生痰助火,會使眩暈加重。因此,患高血壓病、腦動脈硬化症的人應當慎用肥甘辛辣之物。在眩暈症的急性發作期,應適當控制水和鹽的攝入量。現代醫學認為,這樣可減輕內耳迷路和前庭神經核的水腫,從而使眩暈症狀緩解或減輕發作。
二、要進行精神調養。眩暈症病人的精神調養也是不容忽視的。憂郁惱怒等精神刺激可致肝陽上亢或肝風內動,而誘發眩暈。因此,眩暈病人應胸懷寬廣,精神樂觀,心情舒暢,情緒穩定,這對預防眩暈症發作和減輕發作次數十分重要。
三、要注意休息起居。過度疲勞或睡眠不足為眩暈症的誘發因素之一。不論眩暈發作時或發作後都應注意休息。在眩暈症急性發作期應卧床休息。如椎底動脈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暈,站立時症狀會加重,卧床時症狀可減輕。卧床休息還能防止因暈倒而造成的身體傷害。眩暈症病人保證充足的睡眠甚為重要。在充足睡眠後,其症狀可減輕或消失。再者,眩暈症病人應盡量避免頭頸左右前後的轉動。如有內耳病變,可因頭位的改變影響前庭系統的功能而誘發眩暈。頸椎病患者頸部轉動或仰俯時,可使椎動脈受壓而影響腦部血液循環,使腦供血不足而誘發眩暈。聲光的刺激也可加重眩暈,故居室宜安靜,光線要暗淡

❺ 治療眩暈症最有效的方法是什麼

眩暈是由於平衡器官病變或功能紊亂所導致的一種異常的旋轉運動感覺,並通常伴有平衡功能的喪失。
患者可感到自己在圍繞著周圍環境運動,或者感到周圍環境在圍繞自己轉動,同時伴有步態不穩,不能直線行走,行走時持續偏向一側及眼球震顫等。眩暈是常見的臨床症狀,可見於多種疾病。
美尼爾氏病
多發生於中年職工,其病理改變為膜迷路積水,主要表現為發作性眩暈,波動性聽力減退及耳鳴。表現為發作突然,並伴有惡心和嘔吐;聽力減退和耳鳴通常累及一側;一次發作持續數分鍾至數小時。
前庭神經元炎
多發生於上呼吸道感染後,表現為突起眩暈,惡心,嘔吐,無耳鳴及聽力損害。眩暈症狀持續數周,然後逐漸緩解。
急性化膿性迷路炎
多為中耳乳突炎的並發症。眩暈驟起,伴惡心嘔吐,有自發性眼震和劇烈耳鳴,1~2日內患耳聽力完全喪失。
中樞性眩暈
椎?基底動脈系統的短暫腦缺血發作,表現為發作性眩暈,伴構音障礙、吞咽困難、復視、共濟失調等,症狀在24小時內完全緩解。累及腦干、小腦的病變均可產生眩暈,但其眩暈持續時間較久,聽力障礙不重,並有腦干、小腦受損的其他神經系統體征。
此外,頭顱骨折、復視、腦炎、癔病、癲癇、多發性硬化、暈動病、血液病等均可有眩暈的症狀表現。
西醫葯治療
美尼爾氏病的急性發作期應卧床休息。
東莨菪鹼0?6毫克口服或肌注,每4~6小時1次,可以減輕胃腸道症狀;倍他司汀4~8毫克,每日3次,可以改善內耳血液循環,解除迷路積水;美克洛嗪25毫克,每日3~4次,可抑制前庭系統,減輕症狀;安定2~5毫克口服,每6~8小時1次,可以解除焦慮。
如發作次數頻繁,症狀嚴重,經葯物治療無效者可考慮手術破壞迷路或切斷前庭神經。
其他類型的眩暈在進行病因治療同時,應進行對症治療、卧床休息,或選用茶苯海明(暈海寧)50~100毫克口服,每4~6小時1次,或鹽酸敏克靜25毫克口服,每日3次。
中醫葯治療
肝陽上亢:眩暈伴面紅目赤,口苦易怒,重者肢麻震顫,眩暈欲仆,頭痛,語言不利,惡心嘔吐,舌紅苔黃,脈弦數。治宜平肝潛陽。
痰濁中阻:眩暈伴頭重昏蒙,胸悶乏力,納呆,或時吐痰涎,苔濁膩,脈滑。治宜祛痰健脾。
瘀血內阻:眩暈伴頭痛,痛有定處,心悸煩悶,疲倦乏力,唇舌紫暗或舌有瘀斑,脈弦澀或細澀。治宜活血祛瘀生新。
氣血虧虛:眩暈在活動後加重,神疲氣短,面色無華,納差,舌質淡胖,脈細或虛大。治宜益氣養血健脾。

❻ 眩暈病中葯治療方法

你好,眩暈症的病因有很多,比如美尼爾綜合征,比如因為低血壓引起的腦供血不足等等。需要找到具體的病因,那麼治療會好治療一些,建議可以先到正規的耳鼻喉科醫院檢查檢查。

❼ 眩暈症中醫怎麼治療

祖國醫學認為,眩暈可由風、痰、虛引起,故有「無風不作眩」、「無痰不作眩」、「無虛不作眩」的說法。

1.無風不作眩(由肝氣不調引起的眩暈症)。中醫認為,肝為風木之臟,主動主升。憂郁惱怒,可致肝氣不調,氣郁化火,肝陽上亢,肝風內動,上擾清竅,發為眩暈。此型眩暈症的臨床表現為頭暈目眩,頭脹或痛,心煩易怒,失眠多夢,耳鳴口苦,面色紅赤,血壓偏高等。此症多因情志刺激而誘發。治療此症應以平肝熄風為主。方葯可用鎮肝熄風湯加減:取杭芍15克,玄參15克,龍骨20克,牡蠣20克,代赭石15克,龜板10克,天麻10克,鉤藤15克,夏枯草15克,夜交藤15克,牛膝10克。將上葯水煎2次,將葯液混勻。每日一劑,早晚分服。

2.無痰不作眩(由痰阻引起的眩暈症)。飲食失節,過食肥甘,會使脾胃運化失常而聚濕生痰,痰濁中阻,蒙蔽清陽,發為眩暈。此型眩暈症的臨床表現為頭重昏蒙,胸悶惡心,時嘔痰涎,不思飲食。治療此症應以化濕祛痰為主。方葯可用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取半夏10克,白術15克,茯苓20克,橘紅10克,天麻10克,牡蠣30克,澤瀉15克,竹茹10克。將上葯水煎2次,將葯液混勻。每日一劑,早晚分服。

3.無虛不作眩(由氣血虧虛引起的眩暈症)。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思慮勞倦或飲食不節,可損傷脾胃,或因脾胃素虛,皆能導致氣血不足,氣虛清陽不升,血虛使腦失濡養,發為眩暈。腎為先天之本,主藏精生髓。腦為髓海。房勞過度,或有遺精滑泄之疾,或年老體衰,腎精耗傷,腦髓不足,也為眩暈之因。氣血虧虛型眩暈者,動則加劇,勞則即發,面色萎黃或蒼白,唇甲無華,心慌氣短,食少身倦。治療此症應以補益心脾,培補氣血為主。方葯可用歸脾湯:取黃芪20克,黨參20克,白術10克,茯神15克,當歸15克,炒酸棗仁15克,遠志10克,龍眼肉15克,木香10克,甘草10克,大棗10枚。將上葯水煎2次,將葯液混勻。每日一劑,早晚分服。若腎精耗傷引致的眩暈,可伴有腰膝酸軟,神疲健忘,遺精耳鳴,記憶減退等。方葯可用補腎定眩湯:取枸杞子30克,菊花15克,熟地15克,山葯30克,菟絲子15克,女貞子15克,肉蓯蓉20克,山萸肉15克,杜仲10克。將上葯水煎2次,將葯液混勻。每日一劑,早晚分服。

❽ 眩暈症有什麼好的治療方法嗎

中醫中葯怎樣治療眩暈症

眩是指視物昏花或眼前發黑;暈是指自感身體或外界景物旋轉擺動,站立不穩。二者常同時發生,故統稱為眩暈。輕度眩暈者閉目即止。重度眩暈者如坐車舟,或伴有惡心嘔吐、心慌出汗、甚至肢體偏斜欲倒等症狀。
眩暈是中老年人常見的一種症狀。它可由現代醫學中的多種疾病引起。如美尼爾氏綜合症、內耳前庭及迷路感染、內耳前庭神經炎、高血壓病、低血壓病、貧血、白細胞減少症、腦動脈硬化症、神經官能症等。
祖國醫學認為,眩暈可由風、痰、虛引起,故有「無風不作眩」、「無痰不作眩」、「無虛不作眩」的說法。
1.無風不作眩(由肝氣不調引起的眩暈症)。中醫認為,肝為風木之臟,主動主升。憂郁惱怒,可致肝氣不調,氣郁化火,肝陽上亢,肝風內動,上擾清竅,發為眩暈。此型眩暈症的臨床表現為頭暈目眩,頭脹或痛,心煩易怒,失眠多夢,耳鳴口苦,面色紅赤,血壓偏高等。此症多因情志刺激而誘發。治療此症應以平肝熄風為主。方葯可用鎮肝熄風湯加減:取杭芍15克,玄參15克,龍骨20克,牡蠣20克,代赭石15克,龜板10克,天麻10克,鉤藤15克,夏枯草15克,夜交藤15克,牛膝10克。將上葯水煎2次,將葯液混勻。每日一劑,早晚分服。
2.無痰不作眩(由痰阻引起的眩暈症)。飲食失節,過食肥甘,會使脾胃運化失常而聚濕生痰,痰濁中阻,蒙蔽清陽,發為眩暈。此型眩暈症的臨床表現為頭重昏蒙,胸悶惡心,時嘔痰涎,不思飲食。治療此症應以化濕祛痰為主。方葯可用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取半夏10克,白術15克,茯苓20克,橘紅10克,天麻10克,牡蠣30克,澤瀉15克,竹茹10克。將上葯水煎2次,將葯液混勻。每日一劑,早晚分服。
3.無虛不作眩(由氣血虧虛引起的眩暈症)。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思慮勞倦或飲食不節,可損傷脾胃,或因脾胃素虛,皆能導致氣血不足,氣虛清陽不升,血虛使腦失濡養,發為眩暈。腎為先天之本,主藏精生髓。腦為髓海。房勞過度,或有遺精滑泄之疾,或年老體衰,腎精耗傷,腦髓不足,也為眩暈之因。氣血虧虛型眩暈者,動則加劇,勞則即發,面色萎黃或蒼白,唇甲無華,心慌氣短,食少身倦。治療此症應以補益心脾,培補氣血為主。方葯可用歸脾湯:取黃芪20克,黨參20克,白術10克,茯神15克,當歸15克,炒酸棗仁15克,遠志10克,龍眼肉15克,木香10克,甘草10克,大棗10枚。將上葯水煎2次,將葯液混勻。每日一劑,早晚分服。若腎精耗傷引致的眩暈,可伴有腰膝酸軟,神疲健忘,遺精耳鳴,記憶減退等。方葯可用補腎定眩湯:取枸杞子30克,菊花15克,熟地15克,山葯30克,菟絲子15克,女貞子15克,肉蓯蓉20克,山萸肉15克,杜仲10克。將上葯水煎2次,將葯液混勻。每日一劑,早晚分服。
一旦發生眩暈症,可根據以上幾種類型進行辨證選方治療,定會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應用中葯治療的同時,還要採取正確的康復保健措施。這樣有利於緩解眩暈症狀,防止眩暈症復發,並能控制病情的進一步發展。常用的防治眩暈症的保健措施如下:
一、要進行飲食調養。眩暈症病人的飲食應以富有營養和新鮮清淡為原則。要多食蛋類、瘦肉、青菜及水果。忌食肥甘辛辣之物,如肥肉、油炸物、酒類、辣椒等。營養豐富的食物,可補充身體之虛,使氣血旺盛,腦髓充實。對因貧血、白細胞減少症或慢性消耗性疾病所引起的眩暈症,尤應以營養調理為主。肥甘辛辣之品,能生痰助火,會使眩暈加重。因此,患高血壓病、腦動脈硬化症的人應當慎用肥甘辛辣之物。在眩暈症的急性發作期,應適當控制水和鹽的攝入量。現代醫學認為,這樣可減輕內耳迷路和前庭神經核的水腫,從而使眩暈症狀緩解或減輕發作。
二、要進行精神調養。眩暈症病人的精神調養也是不容忽視的。憂郁惱怒等精神刺激可致肝陽上亢或肝風內動,而誘發眩暈。因此,眩暈病人應胸懷寬廣,精神樂觀,心情舒暢,情緒穩定,這對預防眩暈症發作和減輕發作次數十分重要。
三、要注意休息起居。過度疲勞或睡眠不足為眩暈症的誘發因素之一。不論眩暈發作時或發作後都應注意休息。在眩暈症急性發作期應卧床休息。如椎底動脈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暈,站立時症狀會加重,卧床時症狀可減輕。卧床休息還能防止因暈倒而造成的身體傷害。眩暈症病人保證充足的睡眠甚為重要。在充足睡眠後,其症狀可減輕或消失。再者,眩暈症病人應盡量避免頭頸左右前後的轉動。如有內耳病變,可因頭位的改變影響前庭系統的功能而誘發眩暈。頸椎病患者頸部轉動或仰俯時,可使椎動脈受壓而影響腦部血液循環,使腦供血不足而誘發眩暈。聲光的刺激也可加重眩暈,故居室宜安靜,光線要暗淡。

中醫治療眩暈症

針灸吧!
配合葯物效果更好!

❿ 眩暈症如何用中醫治療

眩暈症在吃葯打針無效的情況下、用中醫推拿立竿見影、手到病除。請印證

閱讀全文

與中醫治療眩暈症的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萬博動物醫院在線電話 瀏覽:380
臨淄愛佳寵物醫院 瀏覽:582
蘇泊爾養生壺怎麼樣打開 瀏覽:104
肝轉移的治療方法 瀏覽:845
養生壺如何做現磨咖啡 瀏覽:787
中醫治療失眠能根治嗎 瀏覽:391
望京附近看婦科好的醫院 瀏覽:773
治療葯物依賴的醫院 瀏覽:100
閔行區中醫院地址 瀏覽:543
治療頑固性失眠的葯物 瀏覽:489
石龍人民醫院體檢 瀏覽:507
盛京醫院婦科哪個醫生好 瀏覽:613
甘肅省人民醫院燒傷科 瀏覽:724
老年痴呆嚴重送康復醫院好嗎 瀏覽:185
治療糖尿病陽痿的中葯方 瀏覽:565
汕頭潮陽哪裡有寵物醫院 瀏覽:984
醫院婦科治療儀 瀏覽:758
興義博愛醫院婦科 瀏覽:749
湖北武漢兒童醫院電話 瀏覽:190
最好的傳染病醫院 瀏覽: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