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15年最知名的中國女科學家都有誰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院教授彭新華、浙江大學神經科學中心教授胡海版嵐、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權學學院研究員王玲華、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研究員吳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教授李贊、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張麗華、南京農業大學農學院教授郭旺珍、中國科學院上海葯物研究所研究員吳蓓麗、第四軍醫大學神經外科教授楊倩。
不過我覺得最知名的只有屠呦呦(諾貝爾獎獲得者)
㈡ 如何煉成一篇成功的科研論文
「如何能夠得到編輯和審稿人的青睞?」美國細胞出版社中國代表及《癌細胞》雜志常務副主編楊曉虹話音未落,台下近300位來自生命科學領域的學生和青年科研人員便齊刷刷拿起了筆。幻燈片上,密密麻麻地列著十幾條建議。
能夠聆聽國際權威期刊主編如此細致地講述「編輯部的故事」,這對於最希望,也最頭疼發論文的科研學子來說,無疑是一次難能可貴的機會。
而5月5日下午舉辦的「中國科學家與Cell Press」系列活動——科研寫作心得座談會上,一次性請來了多位包括細胞出版社編委和國內著名生命科學家在內的專家學者,讓下午的座談會格外引人注目。
覺得審稿意見不合理,怎麼辦?
現場提到最多的問題,就是當作者認為審稿人的意見不合理時,應當怎麼辦?
對此,楊曉虹坦誠地表示:「對於編輯部來說,我們也不想失去一項好的研究,但我們也不能降低期刊的質量。如果你覺得審稿意見不合理,不要想當然地認為審稿人本應看得懂。你可以考慮換一種方式向編輯和審稿人重新解釋你的觀點。」
的確,有時審稿人會從學術角度多次提出修改意見,讓作者不勝其煩。「這並不是說審稿人不可理喻,而可能是他們認為再補充幾個關鍵數據會讓研究更有說服力。」楊曉虹解釋道,「但是編輯也會替作者考慮完成補充研究所需的時間和金錢。」
她在報告中也建議,在再次提交修改稿或反駁審稿意見時,作者需根據審稿意見進行清晰簡潔的逐條回應。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生命科學聯合中心研究員鄧宏魁說,修改過程中,會增添很多數據,本來作者提交的論文是一輛完整的「小轎車」,但根據審稿意見修改後,整篇文章東拼西補,變成了一台「加長版凱迪拉克」。
對此,楊曉虹建議:「根據審稿意見修改論文是一個綜合全面的動態過程,需要重新思考,而非簡單地把需要補充的數據塞進去。如果第二稿的數據更有說服力,論文重點就要隨之改變,刪除不必要的數據。」但她也提醒,要將所刪部分告知編輯和審稿人。
如何讓論文脫穎而出?
在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教授吳晨看來,當你被問到在作什麼研究時,可以用一句話簡明地進行概括,「這說明你已經明確了論文的主題,論文需要一個中心思想,不要陷入實驗細節」,而且要「注重邏輯,環環相扣」。
她強調:「科學論文不是以工作量為依據的,不是簡單的數據堆砌,不是給老闆作報告,也不是展示用了多少方法,最重要的是要把『故事』講好,告訴大家結果是什麼。」
吳晨還提醒大家,寫論文時要重視他人的意見與建議,「熟悉你領域的人給你提一個建議,強過你埋頭苦幹一年多」。
楊曉虹從期刊的角度指出,其實很多作者在投稿時往往忽視了目標期刊的發稿范疇和讀者群。她表示,發表論文是與同行以及某個期刊和某個領域的讀者進行正式、專業的交流,「因此你在投稿前要思考,你是寫給這個期刊的讀者,要讓他們感興趣」。
作為《細胞》及《細胞—幹細胞》的雜志編委,鄧宏魁則強調,未來會有越來越多重要的原始創新發生在中國,要做到這一點,必須要確保數據的真實性和可靠性。「要發表好的工作,不只是把論文發布出來,更重要的是經受時間的考驗,因此實驗記錄的保存非常重要。」
注重文獻閱讀積累
在論壇上幾位專家指出,平時的文獻閱讀積累無論對做科研還是寫論文來說,都至關重要。而這也正是現場學生頭疼的部分。
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生命科學聯合中心研究員沈曉驊現場傳授了自己的文獻閱讀技巧,「一篇文獻讀一遍肯定記不住,我自己會讀三遍,邊讀邊做筆記,把好的語句、觀點記錄下來進行學習。」
她也建議要從閱讀文獻中尋找蛛絲馬跡,並選擇獨特的角度或切入點,甚至可以用新的技術來回答古老的科學問題。
「做科研要學會精益求精,目標要遠大,但是也要是現實性目標。」她告誡在場學生,「不要追求短期就能出成果的東西,不要走捷徑,否則會走更多的彎路。」
吳晨則推薦學生精讀《細胞》等國際權威期刊每年推出的綜述特輯。「積累多了就能看到問題的精髓。在你積累不夠時就會覺得某篇論文太牛了,但真正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知道這篇文章還有什麼缺陷,我還有什麼研究機會。」
吳晨表示,閱讀英文文獻最初像是做英文的閱讀理解,每個詞都可以翻譯出來,但並不能真正地消化其精髓。因此她建議學生要「把電腦上的翻譯軟體卸載掉,這限制了你的學習和發展」。(記者 姜天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