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浙醫一院中醫腸胃癌哪個醫生好
北京有個鄭偉達的。再北京偉達中醫腫瘤醫院。他研發的慈丹系列葯品讓我姥爺的
❷ 前列腺癌中醫治療中心的介紹
北京前列腺癌中醫治療中心是由北京偉達中醫腫瘤醫院成立,並由中華中醫葯學會腫瘤分會副主任委員鄭偉達教授擔任主任的以中醫為主,以中西醫相結合的專業前列腺癌治療機構。
❸ 你好,我表姐今年35歲,前幾天查出肝癌晚期。醫生說只有3個月至一年的壽命.我想問象我表姐這個情況.能...
對不起,或許我的回答會讓你傷心:
肝癌晚期做肝移植手術已經沒有必要版了,因權為到了晚期癌細胞早已經擴散到全腹腔甚至全身,哪怕做了肝移植手術,清掃全腹腔淋巴結也不能挽救她的生命。現在可以做的是營養支持,保守治療,對病人盡可能給予更多的關心,在剩下的日子感受到親情的溫暖。
願好人一生平安!
❹ 北京偉達中醫腫瘤醫院的偉達慈丹四位
偉達慈丹四位復一體療法是我制國著名腫瘤防治專家鄭偉達教授在中醫辨證論治以及多年臨床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於1991年正式創立的,對腫瘤患者實施心療、葯療、食療、體療四個方面全方位系統化治療。心療是前提,葯療是核心,食療是基礎,體療是補充,全面、整體、協調,根本性的改變了過去只看瘤體大小,不顧病人生存質量錯誤做法,從而能夠真正達到減少痛苦、減輕症狀、提高生存質量、有效抑制復發和轉移、延長生命,最終實現有質的帶瘤生存,推進眾多腫瘤患者的康愈進程。
偉達慈丹四位一體療法開辟了腫瘤治療的新天地,使腫瘤治療更加科學化、規范化、專業化,為腫瘤醫學領域提供了一套切實可行、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案,運用二十多年來,已經有數萬名癌症患者接受此療法並延長生命5年以上,實現了有質的帶瘤生存,在癌症臨床治療上是一個歷史性的突破。
❺ 北京偉達中醫腫瘤醫院的介紹
北京偉達中醫腫瘤醫院創建於1994年,由全國政協副主席陳宗興、中國科學院院士吳孟超、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副局長田景福在人民大會堂揭牌成立。北京偉達中醫腫瘤醫院為全國首家中醫腫瘤醫院,是北京市衛生局批準的醫保定點單位,隸屬於衛生部中國醫促會中醫腫瘤防治專業委員會,是經國家衛生部門正式批準的專業從事癌症的防治與研究、新葯研發、臨床診療、學術交流的綜合性醫療學術機構。北京偉達中醫腫瘤醫院現擁有院士2名,正副主任醫師26名。由中國科學院院士、中華醫學會副會長、國際著名腫瘤專家、2005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東方肝膽外科醫院院長吳孟超教授擔任名譽院長;由中國農工民主黨醫葯衛生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央委員、中國醫促會中醫腫瘤防治專業委員會主任、中華中醫葯學會第四屆、第五屆理事、中華中醫葯學會腫瘤分會副主任委員、北京中醫葯大學教授、著名中醫腫瘤專家鄭偉達教授擔任首席專家。北京偉達中醫腫瘤醫院總面積9156平米,可容納200張床位,如今已開設腫瘤科、影像科、免疫科、檢驗科、口腔科、中醫綜合門診等臨床科室。北京偉達中醫腫瘤醫院是由偉達醫葯集團(香港)有限公司與中國醫促會中醫腫瘤防治專業委員會共同投資建立的全國首家中醫腫瘤醫院。
❻ 北京中醫肝癌治療中心的鄭偉達醫案
林某,男42,幹部。1995年10月12日初診。患者在今年9月初因右上腹悶痛,消瘦乏力,納減,於9月24日在閩侯縣醫院,診斷為原發性肝癌,並行肝癌手術。但目前症狀未減,反而增重,今特來求診。現症:右上腹疼痛,呈刺痛,體倦,納差食少,舌苔白膩,脈弦滑、證屬瘀毒互結,肝鬱氣滯,濕蘊中焦。治宜:解毒化瘀,疏肝理氣,化濕健脾。方葯:①症消癀(症痛康),每次1g,每日4次,飯後口服。慈丹膠囊,每次5粒,每日4次。②柴胡10g,枳殼10g,白芍30g,甘草6g,丹參10g,鬱金6g,山楂30g,陳皮6g,半夏10g,厚朴6g,蒼術10g,黃芪30g,山葯30g,白花蛇舌草30g,水煎口服。以上各葯連服1個月。
二診(1995年11月12日):上葯服完,諸症減輕,肝區疼痛消失,但舌苔仍膩,脈細弱,效不更方,方葯同前,成葯、湯葯續服1個月。
三診(1995年12月15日):一療程後,未見明顯不適,體重增加,納香,睡好,舌苔薄黃,脈弦。腫瘤久病傷心,瘀毒較深,故仍以前方葯,進行第三年後即每年一療程。
四診(1996年1月16日)葯後,患者精神好,充滿信心,對癌魔如同患一場感冒。今面色光華,精神抖數,皮膚紅潤,二便調順,舌苔薄白,脈弱細。方葯:中成葯同前,續服1個月。中葯湯方以四逆散、越鞠散、金鈴子散為主加丹參,鬱金、山楂,連續服葯30天。
五診(1996年4月7日):上葯服完患者精神飽滿,人若常人,於3月14日經閩侯縣醫院B超檢查示:肝、膽、胰、腎均未見異常,肝功檢查基本正常,AFP<20μg/L.今未見明顯不適,舌質淡紅,苔白,脈弦。中葯湯方暫停,以中成葯:慈丹膠囊、復方莪術消瘤膠囊、扶正固本膠囊、症消癀(症痛康)交替服用。 張某,男47歲。1996年1月3日初診。患者因鞏膜黃染,於1995年12月23日在協和醫院(CT號31532)檢查診斷為:原發性肝癌Ⅲ期,肝硬化,脾腫大,示右肝後葉低密斷影,最大約8cm×7cm,並在腹膜後伴淋巴結腫大。現慕名求診。症見:眼睛鞏膜黃染,全身發黃呈橘子色,肝區疼痛掣引腰痛,呈針刺疼痛,小便短赤,大便稍結,舌苔黃膩,脈弦滑。證屬:瘀毒互結,濕熱內蘊,肝氣郁結。治宜:化瘀解毒,清熱利濕,疏肝理氣。方葯:症消癀(症痛康),每次1g,每日4次;慈丹膠囊,每次5粒,每日4次。連服30天②茵陳30g,白英30g,白花蛇舌草30g,丹參10g,鬱金10g,山楂30g,澤瀉10g,茯苓30g,車前子15g,佛手10g,大腹皮15g,元胡15g,川楝10g,水煎口服,一日1劑,連服30天。
二診(1996年3月18日):葯後病情穩定,目黃、身黃、尿黃已消失,唯肝區仍痛,舌、脈同前。治療以鄭氏茵陳雙白湯加減,連服30天,中成葯不變續服30天。
三診(1996年4月21日):上葯盡劑,諸症若失,無明顯不適,舌質紅,苔薄白,脈弦。治療同前續服一療程。
按:葯後患者信心倍增,並堅持上班,還經常到舞廳跳舞娛樂,隨訪至今仍健在。 孔某,男,87歲,退休幹部。1994年12月14日在上海靜安區中心醫院門診(號168-1289),診斷為:原發性肝癌(巨塊型)。B超查片示:肝右葉佔位,膽囊內膽固醇結晶。全胸片示:兩肺紋理多,兩肺門陰影濃,心影向左下延伸,心胸比例為1:2,心電圖檢查示:頻發房室早搏,超聲描寫肝右後見實質性高回聲團塊約99mm×99mm×116mm大小,邊界不規則,內部回聲紊亂,血管走勢不清,肝右葉實質佔位。AFP:240<μp/L。在上海靜安區中心醫院服用慈丹膠囊,每日4次,每次5粒,連服四療程後,1996年5月22日又在上海靜安區中心醫院B超室(號1803)復查:肝大致正常,肝右葉見41mm×47mm中等回聲光團。AFP20<μp/L。
按:患者已生存3年余,肝腫瘤已縮小約50%,無任何不適,完全恢復健康。目前還能騎自行車去公園遊玩。 林某,男,34歲。1993年月因右上腹持續疼痛,在廈門中醫醫院同位素掃描、超聲波、CT等檢查,證實肝區有巨大佔位病變,而於1993年2月手術,探查發現肝區有多個癌腫,最大者為60 mm×70mm,術後病理為肝細胞癌。手術後,決定予以放、化療治療。因患者當時體質甚差,消瘦明顯,對放、化療不能耐受,於1993年3月6日轉入我院治療。治療時症見,肝區脹痛,胃納差,氣喘自汗,畏風怕冷,心率每分鍾180次,時常眩暈,口乾唇燥,手術刀口處感覺綳緊不適,時有疼痛,但無感染,舌質紫,脈弦滑。證屬:瘀毒壅結,肝氣郁滯,氣血雙虧。治宜:化瘀解毒,疏肝理氣,補氣養血。方葯:①慈丹膠囊10盒,每日4次,每次5粒,開水送服;復方莪術消瘤膠囊10盒,每日4次,每次5粒口服;症消癀(症痛康)40瓶,每日4次,每次1g。②丹參10g,鬱金10g,山楂30g,黃芪10g,甘草6g,梔子10g,醋鱉甲30g(先煎),川楝子10g,白毛陳20g,每日1劑,水煎口服,連服30天。1個月後,肝區疼痛已消失,體質逐漸恢復,舌紫轉淡,其他症狀減輕,按原方繼服第二療程。
二診(同年7月17日):服葯後氣喘自汗、畏風怕冷諸症已愈,胃納增加,已無不適,舌淡紅苔白,脈弦。此為瘀毒漸盡,正氣漸復之勢,然考慮到肝癌為癌中之王,根深蒂固,必窮追猛殺而不可輕敵,故前①方加復方莪術消瘤膠囊,每日3次,每次5粒,飯前蜜水送服,繼服五療程。1996年12月27日,在廈門市義診時,隨訪林科長,見其滿面紅光,無任何不適,仍每日堅持上班,並能在冬季參加冬泳體育活動。 翁某,男,50歲。1997年元月26日初診,患者無明顯誘因,在元月24日體檢中,確定為肝癌,腫塊大小12.7 cm×11.2cm×12.5cm,症屬晚期,伴膽囊多發性結石,雙腎多發異常信號,體檢醫院認為無治療意義:①不能動手術;②不能插管化療;③放療不適應;④本院無治療癌症的中葯;⑤免疫無見大效,故特轉我院求診。症見:病勢加劇,發熱出汗,心煩易怒,口乾,口苦,身黃目黃,脅肋刺痛,腹脹腹滿,惡盡納少,便干尿赤,舌質絳而暗,舌苔黃膩,脈弦滑。此為濕熱結毒,治宜清熱化濕,清毒散結。方葯:①慈丹膠囊,復方莪術消瘤膠囊,每日4次,每次各5粒;症消癀(症痛康)40瓶,每日4次,每次1g。②茵陳30g,白英30g,白花蛇舌草30g,大青葉30g,土茯苓15g,澤瀉30g,丹參10g,鬱金10g,山楂30g,水煎口服。
二診(同年2月24日):服完上葯,病症均減輕,病情穩定,腫塊示增大,身黃目黃已消退,肝區疼痛消失,偶有惡心,便溏日1~2行,舌暗紅,苔白略干,證為:肝脾失調,瘀毒內結,繼予健脾益氣、養肝解毒法。處方:①方葯同前。②湯葯:生芪30g,黨參15g,白術15g,茯苓12g,生地15g,當歸15g,麥冬12g,五味子6g,竹茹15g,玉竹12g,丹參10g,丹皮15g,龍葵30g,枳殼15g,白花蛇舌草30g,每日1劑,水煎口服。
按:上葯服完以後重用活血化瘀之葯,體重增加而腫塊縮小至3.0cm×7.0cm×3.0cm,脾厚3.8cm。症狀全面改善,現仍在調治之中。 龐某,男,63歲,廣東從經人氏。1997年6月18日初診。患者於10日前因右上腹觸及腫塊,在廣東某醫院檢查診斷為:原發性肝癌(巨塊型)。右葉見7.0cm×5.8cm、3.5cm×4.4cm大小的腫塊,左葉10.4cm×7.2cm的巨大腫塊,膽囊增大,膽囊炎。醫院認為失去治療意義,生存期約3個月左右,甚至更短。患者經患友介紹,慕名求診。症見:腹部膨脹,腹圍103cm,B超示腹水量約7000ml,體重56kg,腹脹少尿,肝區劇痛,眼睛鞏膜黃染,溲黃,納呆,便溏,舌苔厚膩,脈弦。平素喜飲烈酒,日約3兩,肝肋下四指,劍突下五指,脾側位肋下四指。辨證:酒熱酒濕傷及肝脾,肝氣郁結,郁久化熱,歸藏失司,脾胃氣滯,水濕停留,遂致水、瘀互結而成臌疾。治法:清熱利濕,健脾利水,清肝達絡,軟堅散結。方葯:①黨參10g,白術10g,陳皮10g,茯苓30g,赤、白芍各24g,木瓜10g,牛膝10g,大腹皮、子各10g,山甲10g,半枝蓮、半邊蓮各45g,白毛陳30g,冬瓜皮、車前子、草各30g,二芽各15g,水煎口服,15劑。②慈丹膠囊10盒,症消癀(症痛康)40瓶,扶正固本膠囊10盒,茵陳雙白丸40瓶,服一療程。
二診(同年7月17日):葯後溲量大增,腹脹漸平,腹圍87cm,黃退盡,肝肋下二指,劍下三指,脾側位肋下二指,近因外感致咽干作痛,音嘶,咳嗽痰少而粘,喉有赤瘰,兩蛾紅腫,脈弦有力,舌苔微黃。擬前法加入清解之品。方葯:①中成葯同前。②丹皮10g,連翹15g,黃芩6g,威靈仙10g,僵蠶10g,生赤、白芍各12g,馬勃10g,茯苓皮15g,陳皮10g,地丁15,山甲10g,鱉甲10g,半邊蓮30g,白英30g,板藍根10g,水煎口服。上葯服完,腹水消盡。咽痛亦除,納食已馨,諸症若失,目前仍在治療觀察中。 黃某,男,54歲,1996年5月初診。患者因酒後腹脹,CT、核磁共振檢查發現:肝癌,左肝部腫塊約12cm×11cm大小,4月中旬行介入化療,未見佳效。症見:肝區隱痛,厭油,納呆,自汗,口乾。大便稀溏,日行4~5次,眠可,舌苔潤,舌下靜脈較粗,脈滑。證屬:脾不得木疏而濕滯痰結。治宜:健脾、疏肝、行滯、化瘀。處方:①症消癀(症痛康)30瓶,慈丹膠囊10盒,扶正固本膠囊10盒,每日4次。連服一療程。②黨參20g,生黃芪25g,蒼術12g,青皮10g,半枝蓮30g,伏苓30g,枳殼10g,丹參10g,鬱金10g,山楂30g,白英30g,山葯30g,佩蘭6g,麥芽15g,連服30劑。
服葯後疼痛消失,大便溏日2~3行,納香,依上方隨證加減至1997年3月檢查肝功能正常,AFP<20μg/L,B超示:左肝強回聲團6.8cm×7.2cm,比原來大有縮小。今診查:體重略增,肝區疼痛消失,偶有惡心,便溏。成葯仍以上方。湯葯減鬱金、青皮,加用陳皮10g,竹茹10g。
在1997年7月5日,患者無明顯主訴,第3次復查:肝左葉呈3.0cm×5.3cm的回聲團。余均正常。仍依原法,帶中成葯慈丹膠囊、症消癀(症痛康)、扶正固本二療程葯物繼服。
按:肝臟血供主要來源於肝動脈系統及門脈。當栓塞時,使肝動脈血流減少90%~95%,而正常肝實質也減少了35%,故可出現肝實質損害,或肝功能衰竭。今用活血、滋陰、保肝、祛毒等中葯治療介入化療病人,使機體的臟腑功能及氣血功能恢復,全面增強了機體免疫能力,提高了抗癌功能,使病人的生命得到延長。 李某,男,33歲,1997年6月17日初診,患者於6月1日因腹脹,在廣東中醫學院附屬醫院CT(號28897)檢查診斷:肝硬化後肝癌,脾增大,少量腹水,腫塊大小約5cm×4cm。在同院進行治療,於6月13日再查CT,腫塊已增大為11cm×20cm,肝硬化,脾腫大,少量腹水。現症:全身紫黃,脈滑。此為濕熱蘊結,肝氣不疏,中焦失調,臟腑失約。治宜:祛濕熱,理氣,調中焦,利臟腑。方葯:①症消癀(症痛康)40瓶,每日4次,每次1g;茵陳雙白丸40瓶,每日4次,每次1g;慈丹膠囊及復方莪術消瘤膠囊各10盒,每日4次,每次各5粒。②茵陳30g,白英30g,白花蛇舌草30g,大青葉30g,土茯苓30g,板藍根30g,大黃6g,丹參10g,鬱金10g,山楂30g,佛手10g,大腹皮30g,茯苓30g,水煎口服,半劑日二次,連服30劑。
二診(同年7月17日):葯後黃疸退盡,余症大減,舌苔薄白,脈濡。復查:腫塊7cm×8.3cm,未見腹水。仍以上法,中成葯未變繼服一療程,中葯湯方減量服用。目前仍在積極治療中。
❼ 北京偉達中醫腫瘤醫院的醫院院長
名譽院長吳孟超院士
2005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
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華醫學會副會長
解放軍醫學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
解放軍醫學專家組副組長
中國癌症基金會副主席
中德醫學協會副理事長
中日消化道外科學會中方主席
國際外科學會委員等
12次擔任「國際肝炎肝癌會議」等重要學術會議的主席或共同主席
第二軍醫大學上海東方肝膽外科醫院院長
北京偉達中醫腫瘤醫院名譽院長
被譽為「中國肝膽外科之父」
吳孟超院士是西醫肝膽外科的旗幟性人物,更是我國肝膽外科事業的領軍者。在「發揮中醫葯優勢防治腫瘤高峰論壇」上他說肯定的說道非常相信中醫,很認可鄭偉達教授的四位一體療法,並且部分方法還引入上海東方肝膽醫院臨床使用。2005年,吳孟超教授參觀北京偉達中醫腫瘤醫院,支持並鼓勵醫院的發展,希望北京偉達中醫腫瘤醫院能夠不斷在學術上鑽研、在療法上不斷的深入,讓四位一體療法造福更多的患者,同時也非常高興出任北京偉達中醫腫瘤醫院名譽院長。
院長鄭偉達,教授,出身於中醫世家,是中醫泰斗呂炳奎先生的關門弟子。他在多年醫療實踐中,對腫瘤、乙肝、肝硬化、風濕病、不孕不育症、冠心病等疑難雜病頗有研究,尤擅長於腫瘤的防治。在「以人為本,科學抗癌」先進治癌思想指導下,創立「四位一體」抗癌康復療法,為眾多患者解除了痛苦,得到了吳階平和吳孟超等院士的推介。著有《中醫治療腫瘤的經驗》、《腫瘤的中醫防治》、《鄭偉達醫文集》、《八名方臨床應用》等十六部醫學著作;研製成功國家級抗癌新葯「慈丹膠囊」(國葯准字Z—20063914)等系列葯物。由於他在中醫葯防治腫瘤方面的傑出表現,2006年被中華中醫葯學會授予「名醫」稱號。
成為名醫之後的鄭偉達教授,不僅繼續濟世救人,還積極為我國衛生醫葯事業尤其是中醫葯的發展建言獻策。1996年,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農工黨,並擔任農工黨福建省科教文衛總支委員,1998年擔任福州市政協委員,2003年當選福建省政協委員,同時又擔任農工黨中央十三大醫葯衛生工作委員會委員。2003年鄭偉達教授被農工黨中央授予「模範黨員」光榮稱號,2007年榮膺農工黨中央委員。
作為政協委員的鄭偉達教授,先後發表政協提案二十多條,內容涉及:①中醫葯的產業、人才、科研、知識產權、政策法規等方面;②農民醫保、農村醫療衛生體系建設等「三農問題」;③民營醫院的生存發展問題;④構建和諧社會的建言等等。這些提案都是當今醫療領域和社會建設的熱點問題,得到上至中央下至省級領導的高度重視,紛紛來函回復,有些問題已經得到了較好的解決。他所做這一切的目的是為了推動中醫事業發展,讓中醫為更多的人服務。
正因為鄭偉達教授在中醫葯界的突出成就,2008年3月,他又當選為農工黨醫葯衛生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作為醫者,濟世救人是職責;作為一名中央委員,為人民解決困難是責任。鄭偉達教授深深感到肩上的擔子之重,他將一如既往地在中醫葯的路上不斷創新,並繼續參政議政,為我國衛生事業的進步做貢獻!
❽ 中醫腫瘤學的介紹
《中醫腫瘤學》是由中華中醫葯學會腫瘤分會副主任委員鄭偉達教授治療腫瘤回學術思想和答經驗的一本臨床經驗集。該書的出版,得到醫學界老前輩的支持,中國工程院院士程莘農教授特為本書題寫了書名中國中醫研究院專家委員會委員周超凡教授為本書作序;程莘農教授和全國著名老中醫專家吉良晨主任醫師為本書顧問。鄭偉達教授系北京中醫葯大學客座教授,國家級抗癌新葯——慈丹膠囊研製者、衛生部中國醫促會中醫腫瘤防治中心主任、新中國中醫葯事業的奠基人呂炳奎的關門弟子、北京偉達中醫腫瘤醫院院長。他從醫三十多年,近十年來潛心研究腫瘤的中醫治療,診療過的病人不下數萬人,許多瀕臨死亡的癌症患者在他的手中獲得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