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脾對人有什麼重要的作用
脾臟是人體的免疫系統的一部分,是最大的免疫器官。
在人體遭受細菌、病毒、真內菌等致病微生物或寄容生蟲的感染時,人體中對抗這些有害因素的主要細胞大部分是在脾臟中發育成熟的。其次,脾臟中有大量的血竇,儲存了大量的血液,當人出現車禍或者嚴重創傷等緊急情況時,可以將儲存的血液釋放進循環系統中。
(1)河南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江志剛擴展閱讀:
養脾的食物:
1、菠蘿
菠蘿中含有的蛋白酶能夠有效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質等,可促進消化。「貼秋膘」後吃點菠蘿能開胃順氣幫助消化,
2、香蕉
長夏里很多人會「上火」:口乾舌燥、咽干喉痛、便秘等,根據「熱者寒之」的中醫理論,最適合試試香蕉。香蕉味甘性寒,可清熱潤腸、促進腸胃蠕動。
3、橙子
橙子性涼,味甘酸,具有生津止渴、開胃補氣的功效。飯後吃橙子或喝橙汁可以止渴,解油膩。橙子皮也有健脾功效,如果食慾不振,可以用橙皮煮水,略帶苦味,可以幫助增進食慾,緩解脾胃不適。
4、南瓜
南瓜不僅具有黃色食物的特點,其所含的果膠可以保護胃黏膜,讓其免受粗糙食物的刺激,促進潰瘍的癒合,很適宜脾胃不適的人食用。
Ⅱ 如何查看疫情去世的醫生名單
登錄網路官網,搜索疫情去世的醫生名單即可查看。
根據官方通報、公開報道等信息,據不完全統計,截至4月4日,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國至少有59名醫務工作者去世。其中,湖北有32人,河南、江蘇、雲南、福建、安徽各3人,江西、湖南各2人,廣東、廣西、海南、遼寧、陝西、內蒙古、甘肅、貴州各1人。
59人中,有12名女性,年紀最大的72歲,至少有20人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至少有53人是在抗疫一線犧牲。
1、江學慶,男,55歲,武漢市中心醫院甲狀腺乳腺外科黨支部書記、主任、主任醫師、中國醫師獎獲得者。據武漢市中心醫院公告,江學慶同志1964年3月31日出生於湖北省武漢市。
1986年7月從同濟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專業畢業後一直在武漢市中心醫院工作,從事外科專業30餘年。在醫院工作期間兢兢業業、甘於奉獻,對患者耐心細致,盡職盡責,為醫院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江學慶同志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不幸染病,經全力搶救無效,於2020年3月1日凌晨5點32分在武漢市肺科醫院去世,享年55歲。
2、黃文軍,男,42歲,孝感市中心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
2001年6月,黃文軍畢業於武漢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系,同年8月起在孝感市中心醫院呼吸內科工作。2004年-2005年,他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呼吸內科進修學習一年,於2006年12月被聘為主治醫師,2012年被聘為副主任醫師。
疫情發生後,黃文軍寫下請戰書:「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我申請去隔離病房,共赴國難,聽從組織安排!」
2月23日晚,孝感市中心醫院官網發布訃告:在抗擊新冠肺炎的戰役中,黃文軍不幸被感染,經多方搶救醫治無效,於2月23日19時30分不幸犧牲。
據同事介紹,1月27日,黃文軍稱有點乾咳,不太舒服。兩天後,病情加重,後於1月29日確診感染新冠肺炎。
Ⅲ 脾在人體有什麼重要的作用
脾在五臟中是一個極受重視的內臟,這主要取決於脾的主運化的生理功能。由於脾主運化水谷精微,是人體攝取營養物質的主要器官(這些營養物質是化生氣血津液的物質原料),從而確立了脾為後天之本的特殊地位。然而,由於脾主運化的生理活動是在胃主受納腐熟的基礎上進行的,脾與胃都參與了人體的消化吸收,故歷來常把脾與胃合論,而稱脾胃同為後天之本。為了更深入地研究脾胃的功能並使之運用於臨床,歷史上甚至出現了「脾胃學說」這樣的專門理論,其代表人物是金元時代的李杲(東垣)。李東垣在其所著《脾胃論》中反復強調脾胃對人體生命活動的極端重要性,並力倡補脾胃,從而被稱為「補土派」、「脾胃論派」。本節討論的重點是脾,但事實上我們也不能完全排除對胃的敘述。 脾的生理功能 (1)脾主運化現在大多數人都把運化解釋為「消化吸收」,其實這種解釋太過「白話」了。誠然,運化中有消化吸收的含義,但運化並不等同於消化吸收。 「運化」是「運」和「化」相合並而成的概念。「運」即運輸、轉輸之義,《內經》中也用「散」、「傳」等字。《素問·經脈別論》說:「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靈樞·營衛生會》說:「人受氣於谷,谷入於胃,以傳於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化」,是變化之義,包括對飲食物的直接消化,使之變成便於「運」的精微物質,以及將這些精微物質逐漸地轉化為人體的氣血津液。可見,脾主運化就其對飲食物的作用來講,包括對飲食物的消化吸收、精微物質的轉運輸布及其向氣血津液的轉化等一系列生命過程。瞿衍慶曾指出,脾主運化並不包括消化吸收,認為消化吸收完全是胃腸等六腑的功能,脾主運化的「化」主要指脾氣攝取水谷精微,將其進一步轉化,以利於其他臟腑共同利用,化生精、氣、血、津液,營養全身。這種觀點完全排除了脾對飲食物的消化吸收,是走了另一個極端。事實上,六腑傳化物,重點在「傳」有形之水谷,它們在「傳」的過程中進行著對水谷飲食的消化吸收。脾的生理作用主要是「運」,轉運水谷精微,它在此轉運過程中實現了對飲食物的消化吸收。「消化吸收」一詞不是中醫固有的,而是借用來的現代醫學詞彙,這一詞彙實際上概括了脾胃的部分功能,包括胃的腐熟、脾的運化等,但「消化吸收」並不能概括脾胃的全部功能。也就是說,我們現在看起來消化吸收主要是在小腸內進行的,而實際的作用卻離不開脾的運化。只有脾能將水谷精微轉運而離開小腸,小腸的消化吸收才能真正實現。 近二十年來對脾本質進行了大量研究,重點是研究脾主運化的內在機制。北京中醫學院、北京中醫研究所等單位研究發現,脾虛患者胃泌素分泌功能明顯降低,尿澱粉酶含量(反映胰分泌澱粉酶功能)低下;在木糖排泄試驗中發現脾虛或兼有脾虛見證者木糖排泄率多降低或異常升高,表明小腸吸收功能紊亂。另發現脾虛者胃蠕動功能下降,排空延遲,而在全消化道運動排空卻明顯加快。廣州中醫學院等的研究發現,脾虛者的血清胃泌素值與正常人無顯著差異。人們還發現,整個胃腸道含有很多內分泌細胞,其細胞總量超過任何一種內分泌腺。胰島分泌的激素與胃腸道分泌的激素之間,在結構、作用等方面均有共同的規律,並相互影響,故有人把他們稱為胃腸胰內分泌素(簡稱 GEP系)。目前已經肯定的GEP激素有:胃泌素、抑胃素、腸血管活性肽、腸升糖素、胃動素、胰升糖素和胰島素。可見GEP系是以消化功能為主,並參與了糖、蛋白等代謝過程以及血液循環系統。 中醫藏象學認為脾「在液為涎」,而現代醫學則認識到涎產生的基礎是存在於口腔組織中的「涎腺」。從組織學上看,這些腺體雖小,卻與分泌各種消化酶的胰腺組織很相似,而且這些「涎腺」所分泌的「涎」中也存在著以澱粉酶為主的消化酶。據對脾虛患者唾液澱粉酶活性的測定,普遍發現在無負荷下,唾液澱粉酶活性偏高,而在酸的有效負荷下,唾液澱粉酶活性反而降低,表明其儲備力不足。另外,「涎」中還存在著一種叫做「唾液腺素」的物質,陳淑英等人研究發現,給小白鼠喂飼唾液腺素後,肌糖元含量較對照組顯著增加,提示唾液腺素能增加肌糖元的合成和儲存能力;又發現唾液腺素能促進小白鼠胃腸道對〓H-葡萄糖的吸收,並能促進肌肉和肝組織對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這與肌糖元顯著升高基本是一致的。 (2)脾主統血統血,即統攝血液的略言。統是統管,攝即固攝。往往只從固攝的意義上來理解統血,其實是不完善的。在脾的統血作用中,既包括了脾氣固攝血液,令其在脈管內運行,而不逸出脈外,也包括了脾通過運化水谷精微化生血液的功能。因為血液能否正常地運行,既取決於脾氣的固攝作用,也與血液本身是否健全有關。脾氣健旺,生血充盈,則血液健全,否則血不健全,將失其靜守之性,而逸出脈外。因此在臨床上,脾不統血而見出血者,既有脾氣不足之證,也有生血不旺之機,出血與血虛並見。在中醫診斷學將介紹,脾不統血所致出血,往往血色暗淡,血質清稀,此即是血不健全的證明。 有人認為,中醫學之脾統血,似與造血機能有關。沈鷹等在對「生化乏源」動物的研究中看到,隨著營養缺乏程度的加深,貧血亦逐漸加重,說明脾胃虛弱而導致了氣血生成障礙。李聰甫直接從現代解剖學的「脾」來探討中醫脾的實質,他說:「中醫所指脾臟是包括脾、胰而言的」,「脾是網狀內皮細胞的一部分,是破壞血液的,為了調整循環系統的血細胞數,脾在平時儲存大最沒有毀滅的紅細胞,在血液缺氧時,脾收縮放出紅細胞到血液內供給其需要,這就是『脾統血』的真實含義。」 西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對脾不統血型出血患者的凝血狀態進行了觀察,發現血漿纖維蛋白元含量較正常人明顯降低,優球蛋白溶解時間較正常人明顯縮短,於是有纖維蛋白溶解活躍現象,使凝血系統和抗凝系統的動態平衡遭到破壞,故出血較正常為多。江志剛對崩漏病人進行的脾不統血與凝血功能紊亂的臨床研究,也得出一致的結論。 從上面的敘述中,我們可以把脾的統血功能理解為脾的氣化作用對血液運行狀態的影響。認識到這一點是很重要的,因為這樣就把脾統管血液和心主血、脾固攝血液和肝藏血區別開來了。心主血,是由心氣推動血液運行,是從動力方面來敘述;脾統管血液,是由脾氣以氣化方式影響血液的質態,從而使血液保持被脈道管約的狀態。肝藏血是因肝為血海,血液歸之,如物事入庫一般,既能歸藏,又能復運行於外,隨人體生理活動之需要,如潮汐般往來;脾固攝血液是由無形之脾氣,滲灌周身脈道,固護血液,維護於血液與脈道之間,令無所失,而這樣的功能只有通過特殊的氣化活動才能實現,且脾氣之固攝,不應有一刻鬆懈,否則立致血逸脈外之患。所以《難經》提出「脾裹血」的概念,「裹」字是對脾氣作用方式的形容,表達的是脾氣對血液進行包藏的含義。脾統血,或脾統攝血液,實際上就是一種無形的「包藏」作用。 脾統血這種包藏作用,正好與脈管對血液的約束作用聯合起來,使脈道真正達到密閉。這就是說,脈管對血液的約束,是一種有形的宏觀的圍欄作用,而實際上它是有疏漏的。脾以其特殊的氣化方式,進行無形而微觀的密合作用,正好填補了脈管的天然疏漏。這里,脾氣的統攝作用與脈管的圍欄作用是不可相互替代的。脈管自不能閉其無所不存之微小疏漏,脾氣亦不能於宏觀中圍堵滔滔之血流。
記得採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