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醫能治療腦積水嗎
當然能治療,你幹嘛抄不早點兒求助於中醫呢?現在這種情況,你得費點錢啦!
同仁堂安宮牛黃解毒丸1粒。代赭石100克熬水頻服。
同仁堂蘇合香丸1盒,每日服兩次,每次一粒。五日後應該會用明顯的效果。到那時再給你傳治療的中葯方子。祝媽媽早日康復。
㈡ 腦積水有什麼偏方治療
建議:病情分析:你好,腦積水屬於一種腦炎或腦血管滲出等問題形成的腦內積水
指導意見:一般病情太好的偏方治療,可以應用甘露醇等降低腦內壓的葯物或手術方法排除腦積水
腦積水,是指腦脊液過多聚積於腦室及蛛網膜下腔所引起的一種病症。以腦室擴大、顱縫分離、頭圍異常增大為主要特徵。—般分為交通性腦積水和阻塞性腦積水兩類。多種疾患諸如先天畸形、顱內感染或出血、顱內腫瘤或其他佔位性病變等均可導致本病,其發病機制包括腦室系統的阻塞、腦脊液吸收障礙或腦脊液分泌過多等。
(1)通竅活血利水湯
①內服方:
組成:當歸、赤芍、川芎、紅花、桃仁、丹參、黃芪、地龍、全蠍、車前子、川菖蒲各3~9克,蔥白1根,大棗3枚。
加減:眼球震顫加天麻、鉤藤、僵蠶;眼球不旋重用黃芪;納少便稀加黨參、白術。
用法:每日1劑,水煎2次,分3~4次勻服。
②外用方:
組成:紅花、艾葉各10克,皂角1500克,麝香1克。
用法:將前三味加水2500毫升,煎2小時後去渣取汁,濃縮成葯液能吊起如線為止,再加人麝香調勻,裝入瓶內冷藏備用。用時,先剃光患兒頭發,將上葯均勻塗於頭上,顱縫及囟門處適當塗厚一些。然後用綳帶包裹,早晚以溫水濕敷綳帶各1次,使其保持一定濕度,每周換葯1次。
以上內外兼治,30天為一療程,中間休息3~7天。
療效:內外合治共7例,基本痊癒4例,顯效2例,有效1例,總有效率100%。
(2)腦積水丸
組成:熟地、山葯、鹿角膠、牛膝、茯苓、黃精、茺蔚子、豬苓、丹皮、車前子、肉蓯蓉各10克,當歸6克。上葯製成蜜丸,每丸重1.5克。
用法:每日早晚各服1次。3個月以內患兒,每次半丸;3個月以上患兒,每次1丸。
療效:共治療10例,顯效4例,有效5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0%。
(3)雙膠雙角合劑
組成:鹿角膠、阿膠、熟地、山葯、山萸肉、丹皮、當歸、茯苓、豬苓、澤瀉、茺蔚子各6克,羚羊角、
用法:本方主要用於腦脊膜膨出症手術後之並發腦積水。上方為1歲以內患兒之劑量,於術前、術後每日1劑,水煎服。
療效:本方結合西醫方法治療85例,均獲得顯著療效。
(4)加味五苓散
組成:茯苓、大腹皮各15克,豬苓、澤瀉、牛膝、車前子各10克,白術5克,桂枝2克。
加減:煩躁加生石膏20克,琥珀面1克(沖服);嘔吐加竹茹10克;大便干加大黃7.5克,知母10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2次,頻服。
療效:共治腦積水4例,均收到一定療效。
㈢ 腦積水有什麼辦法治癒啊
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全國科技成果推廣項目 腦積水三位一體療法 中醫治療 了解一下
㈣ 腦積水採用中醫怎麼治療那
@ 先天不足,來脾腎兩虛——自解顱飲:黨參9克,白術9克,甘草3克,陳皮5克,黃精9克,何首烏15克,龜板15克,生地9克(或用
生地炭9克)。先熬龜板1小時,後下余葯,煎三沸、去渣、混合後稍濃縮。分6次服,日服3次。
㈤ 請問:我親眼見到有民間醫生用中草葯治療好腦積水,請問腦積水的敷穴療法中用那幾種中葯
古方中主要用的是黃柏,黃連,半夏。現在醫學日新月異,有很多方法均可治療。對此進行具體說明:
腦積水是腦室系統或蛛網膜下腦有異常的多量腦脊液瀦留而引起的腔隙擴大狀態及其症後群。因顱脊部先天性疾病或畸形所致的腦積水稱「先天性腦積水」如系後天疾病所引起的稱「後天性腦積水」。
腦積水的病理改變為腦室系統逐漸擴大,第三腦室向下方隆起壓迫垂體及視神經交叉部,透明隔可穿破,腦實質變薄,以額葉處最明顯,甚至穿破側腦室與蛛網膜下腔相通。胼胝體、錐體束、基底節、四疊體、脈絡叢及腦乾等處均可因長期受壓而萎縮。白質脫髓鞘變,神經軸受壓變形,膠質增生及神經細胞退行性變等。
正常情況下,腦脊液的分泌和吸收處於動態平衡狀態。但在病理情況下,顱內腦脊液過多積存於腦室系統或蛛網膜下腔內。腦積水臨床上分為梗阻性腦積水和交通性腦積水兩大類。
阻性腦積水見於腦脊液通路受阻,在受阻以上腦室系統擴大而無蛛網膜下腔的擴張。多見於先天性畸形,如中腦導水管畸形是嬰兒腦積水的主要原因,出生時常有頭顱偏大,而後是頭顱呈進行性異常增大,頭身不成比例,智力發育低下,甚至有痙攣性癱瘓。其次是腫瘤直接堵塞或壓迫腦室系統的通道導致腦積水。交通性腦積水多為後天病變引起,如腦膜炎、蛛網膜下腔出血阻塞蛛網膜粒,引起腦脊液吸收功能障礙,使腦室系統和蛛網膜下腔擴張。
西醫以手術治療為主,包括減少腦脊液生成外分流術、腦室系統梗阻遠近端的旁路手術和解除梗阻病因的手術。對於病因不甚明了者,目前臨床上以腦室-腹腔分流術最為普通。
中醫認為本病小兒多發,故歸納於「解顱」的范疇。其病因為先天不足,外邪乘虛侵入。根源為腎虛,腎主水,腎虛則氣化行水障礙,而停積腦中;腎藏精,主骨升髓充腦,腎精虛則骨腦失充而智力、形體發育不良。治療上以補腎利水,標本兼治法為主。
㈥ 中醫治療腦積水的方法
腦積水是一種神抄經管缺陷類疾病,它屬於多基因遺傳病.在多基因遺傳病中,遺傳基礎和環境因素的共同作用而發病.但遺傳因素的作用要高於環境因素,遺傳因素主要是多個基因協同作用.環境因素包括感染,葯物,毒素噪音等.感染中包括即巨細胞病毒,弓形體,風疹病毒,皰疹病毒感染。這個要看看是中醫的方法護理,還是採用手術的方式,疏通腦積水,這個要根據腦積水的具體病情來看。
㈦ 中醫有什麼好的方法可以治療腦出血後的腦積水
高齡女性了,在住院了最好還是遵醫囑治療了,因為你的經治醫最了解你的自身情況。。 一些治療建議如下,只做參考哈,願健康 腦積水西醫治療: 1.非手術治療 適用於早期或病情較輕,發展緩慢者,目的在於減少腦脊液的分泌或增加機體的水分排出,其方法: A:應用利尿劑,如乙醯唑胺、雙氫克尿塞、速尿、甘露醇等。 B:經前囟或腰椎反復穿刺放液。 2.手術療法 手術治療對進行性腦積水,頭顱明顯增大,且大腦皮質厚度小於1cm者,可採取手術治療。手術可分為以下幾種: A:減少腦脊液分泌的手術:脈絡叢切除術後的灼燒術,現少用。 B:解除腦室梗阻病因手術:如大腦導水管形成術或擴張術,正中孔切開術及顱內佔位病變摘除術等。 C:腦脊液分流手術:手術目的是建立腦脊液循環通路,解除腦脊液的積蓄,兼用於交通性或非交通腦積水。常用的分流術包括顱內分流和顱外分流,顱內分流有腦室——小腦延髓池引流術、三腦室造瘺術。顱外分流手術有腦室——心房分流術及腦室——腹腔分流術,側腦室——腹腔、上矢狀竇、心房、頸外靜脈等分流術。注意可有感染危險。 (二)腦積水中醫治療: 腦積水的形成,中醫學多責之於先天不足,氣血虧損,或外感時邪、郁阻經絡,水濕停聚。此外,頭部外傷瘀血亦可導致本病。本病病位在腦髓,涉及經絡、臟腑,屬本虛標實之證,脾腎虧損為本,痰瘀阻絡、水濕內停為標。故臨床上應根據標本緩急,進行辨證施治,其治療原則是急則治其標,多祛濕利水;緩則治其本,溫補脾腎是其關鍵。詳細分型治法從略。 其他尚有敷貼法,如封囟散、加味天靈散等按顱裂部位外敷以及穴位敷貼法等;針灸療法;推拿療法等。 採用中葯,針灸、敷貼療法治療腦積水有一定療效,但多屬零散報導,其深度和廣度均不夠理想,治療效果未達到突破的程度。
㈧ 治療腦積水有哪些方法
1.非手術治療
適用於早期或病情較輕,發展緩慢者,其方法:①應用利尿劑或脫水劑,如乙醯唑胺、雙氫克尿塞、速尿、甘露醇等。②經前囪或腰椎反復穿刺放液。
2.手術療法
對於重度腦積水,智能低下已失明、癱瘓,且腦實質明顯萎縮,大腦皮質厚度小於1cm者,均不適宜手術。手術治療對進行性腦積水,頭顱明顯增大,且大腦皮質厚度超過1cm者,可採取手術治療。
(1)減少腦脊液分泌的手術 脈絡叢切除術後灼燒術,現已少用。
(2)解除腦室梗阻病因手術 如大腦導水管形成術或擴張術,正中孔切開術及顱內佔位病變摘除術等。
(3)腦脊液分流術 手術目的是建立腦脊液循環通路,解除腦脊液的積蓄,兼用於交通性或非交通性腦積水。常用的分流術有側腦室-小腦延髓池分流術,第三腦室造瘺術,側腦室-腹腔、上矢狀竇、心房、頸外靜脈等分流術等。
3.微創分流術
目前治療腦積水最普及的療法是腦室-腹腔分流術,也稱微創分流術,並被認為是比較有效的治療手段之一。微創分流術把微創外科新技術應用到腦室-腹腔分流術中,具有創傷小、對腹腔干擾少,減少腹腔粘連甚至能夠松解輕微腹腔粘連,術後瘢痕不明顯且隱蔽,疼痛輕、恢復快等諸多優點。術後意識不清、胡言亂語等症狀全部消失,生活質量可得到極大改善和提高。
4.飲食治療
(1)腦積水的飲食現代研究顯示,與腦密切相關的物質主要有脂肪(不飽和脂肪酸)、蛋白質、糖、維生素C、維生素B族、維生素E、鈣、微量元素鋅、銅、硒等。
(2)急性腦積水的飲食急性期保證營養供應、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做好飲食護理,是極其重要的一環。急性腦積水患者病情穩定時不能進食者由靜脈輸液補充營養和水分。每日的入量不宜過多,一般在2000ml左右。病情較輕,意識較清醒、無吞咽障礙者,可幫助進食流質或半流質。食物宜清淡,少食多餐,溫度不宜過冷過熱。
㈨ 誰能幫我治腦積水…
腦積水還是去神經內科或神經外科吧,這兒只能給你建議,你得住院去找找原因,一般呢,嚴重的話是需要做手術的,不知道你現在什麼症狀,嚴不嚴重,還是盡快去醫院吧
㈩ 中醫治療腦積水的案例
患者可以採取物理加中醫治療,在中醫基礎理論指導下,結合現代專科技發展的產物屬,綜合應用中醫理論、生物醫學工程、計算機技術、信息與感測器技術和智能化、規范化診療設備。使療效達到客觀化、標准化水平,且無副作用,治療有效率高治療期利用益智康腦丸促進大腦分泌更多化學物質,提高自身免疫力,具體的治療方案要根據面診後的實際病情及體質機能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