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有個神奇的祖傳秘方,專冶哮喘一次去根,怎樣推廣,既產生效益,又服務病友
哮喘是一種氣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治療應避免或消除引起哮喘發作的變應原和專其他非特異性刺激,哮喘發作屬時應兼顧解痙、抗炎、去除氣道粘液栓,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繼發感染。緩解期治療需要增強體質,參加必要的體育鍛煉,提高預防本病的衛生知識,穩定情緒等對於防止復發有一定的作用。建議堅持正規治療,不要輕信什麼偏方。
② 請問那位朋友知道河北滄州專治支氣管哮喘的祖傳秘方馮書秀先生的電話號碼不請告知。
千萬別相信祖傳秘方,小心被騙,支氣管哮喘要規范用葯,長期用葯,別隨便停葯,不然有很多不良反應的,一定要謹遵醫囑,
③ 尋找治療哮喘的老中醫高手
在哮喘治療來的方式自中,中醫的治療方法有中葯調理和針灸,按摩導引等都比較有效果,尤其是在平穩期調理身體能夠避免哮喘的頻繁發作,不同的病因引起哮喘要用不同的葯方治療,不要盲目用葯,一定要在中醫的指導下按療程用葯。也可以結合針灸刺激穴位治療,建議您去正規的中醫院預約專家進行會診。
④ 滄州生產的一種治療支氣管炎,哮喘的葯面
還是買進口的吧。普米克都寶130多元一隻能用一個月
⑤ 中國名老中醫偏方大全
《氣喘、支氣管炎、過敏性鼻炎處方選輯》、《如何根治哮喘》、《現代名中醫哮喘診治絕技》
《哮喘中醫論治》以上網上均有下載。但沒有中醫基礎的人不要亂用。附上簡單灸法如下:
咳嗽,呼吸系統常見的病,有聲無痰的為咳,有痰無聲的為嗽,一般多痰聲並見,故稱為咳嗽。咳嗽是內科病症中最為常見的疾病之一,發病率高,以慢性支氣管炎為例,患病率達3%~5%。尤其以寒冷地區發病率更高。中醫葯對治療咳嗽有較大的優勢。
臨床上中醫把咳嗽分為外感咳嗽與內傷咳嗽兩種。外感咳嗽的臨床表現為發熱怕冷,鼻塞打噴嚏,咳嗽嚴重,痰稀多白或黃稠,伴有頭痛、咽痛口乾、脈浮等。內傷咳嗽表現為咳嗽日久,時作時休,咳嗽色白,或乾咳無痰,咽干喉癢唇紅,伴有手足心熱。
取穴:肺俞、合谷、列缺、風門、大椎、風池。
每次每穴灸10~15分鍾,每日或隔日1次,重症每日2次,7次為一療程。
附:取穴法
肺俞
位於人體背部,當第3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合谷
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間,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
列缺
在前臂橈側緣,橈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1.5寸,當肱橈肌與拇長展肌腱之間。[簡便取穴法] 兩手虎口自然乎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橈骨莖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風門
第二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大椎
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
風池
在項部,當枕骨之下,與風府相平,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
咳嗽灸療2
用穴:
膻中穴、膏肓穴、赤穴
膻中穴
位於胸部正中線,平第四肋間隙,兩乳頭連線的正中點。
主治咳嗽、氣喘、胸脅痛。
《千金方》道:「上氣咳逆,灸膻中五十壯。」
灸法為艾條灸3~7分鍾,艾罐灸20~30分鍾。
肺俞穴
位於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
主治咳嗽、氣喘、咳血、肺癆。
《灸法秘傳》稱:「咳嗽見血者,灸肺俞或灸行間。」
灸法為艾條灸5~15分鍾,艾罐灸20~30分鍾。
膏肓穴
位於第四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處。
主治肺癆、咳嗽、氣喘、盜汗、神經衰弱。
《針灸資生經》說:「久咳嗽宜先灸膏肓,次灸肺俞。」
灸法為艾條灸7~15分鍾,艾罐灸20~30分鍾。
奇穴赤穴
位於位於胸部,在胸骨柄正中點,左右旁開1寸處。
主治喘息、咳嗽、胸膜炎等。
灸法為艾條灸3~7分鍾,艾罐灸10~15分鍾。
⑥ 找治療哮喘方面的名老中醫
過去有句名言叫做名醫不治喘,治喘傷了老人家的臉。
是說喘是一種不容易治的病,網頁上能找到什麼真的專家,都是自吹自擂的。還是去正規醫院放心。
⑦ 哪位大俠知道治療哮喘的中葯秘方啊
給你找了一些偏方和食療的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祝你母親早日康復!
[方一]
羅漢果半個,柿餅2--3個,冰糖少許。將羅漢果洗凈,與柿餅一起加清水二碗半煎至一碗半,加冰糖少許調味,去渣。1日分3次飲用。
本方清熱,去痰火,止咳喘。
[方二]
川貝母、生名膏、橘紅茶30克,杏仁20克,前胡15克,生甘草10克,雪梨6個,冬瓜條100克,冰糖150克,白礬適量。先將石膏、杏仁、前胡:甘草共煎取汁的一小碗,待用;將冬瓜條切成黃豆大顆粒,貝母打碎,橘紅研成粉,雪梨削皮搗爛調入白礬水,入冬瓜粒、冰糖、貝母、橘紅粉,再倒入葯汁,共盛一大碗內和勻。置於蒸鍋中隔水蒸約50分鍾,合成粘稠膏狀即成,分次酌量食用。
本方清熱,止咳,平喘,適用於熱性哮喘者。
[方三]
蚯蚓100克,桑白皮150克。將蚯蚓炒成焦黃色,共研成末,每服5克,日服2次,忌食辛辣食物。
本方適用於痰黃而粘的哮喘者。
[方四]
薄荷15克,橘皮、紫蘇各10克。一起煎湯服,1日2次;
本方適用於外感風寒引起的咳嗽氣喘。
[方五]
杏仁、旋復花、款冬花各10克,粳米50克。
前三味煎水去渣,人米煮粥,空腹食。
[方六]
乾薑30克,淡豆豉15克,飴糖250克,植物油少許。乾薑、淡豆豉同放鍋內,加水適量,文火煎煮,每30分鍾取汁1次,取2次後合並,文火煎煮至濃,加飴糖調勻,繼續煎熬至挑起糖漿成絲時停火,倒入塗有植物油之搪瓷盤內,攤平,稍涼後劃成小塊。每服3塊,日3次。
本方適用於肺寒咳喘。
[方七]
椒母若干。研粉,每次3克,裝入膠囊,內服,每日3次。
本方除痰平喘,適用於哮喘。
[方八]
炙麻黃9克,鉤藤15克,葶藶子9克,烏梅6克,蟬衣9克,石韋30克,甘草3—15克。水煎服,日分2次服。
本方為江蘇省中醫研究所朱秀峰方,適用於哮喘。
[方九]
糯米100克,冰糖少許。
洗凈糯米燜飯,或上籠蒸熟,另將冰糖整熬,澆在飯上,每日午餐溫熱服食,不可過量。
本方適用於肺氣虛弱所致急喘。
[方十]
水發白果150克,白糖100克,生粉25克。白果砸去外殼,放鍋內加清水、鹼適量;燒沸後,用竹帚刷去皮,挖去白果心,再放人碗內,加清水,上籠蒸熟,取出,鍋內放白糖、白果,清水250克,武火燒沸;去浮汁,用生粉勾芡,倒入盤中,單食或佐餐。
本方適用於肺氣虛之喘證。
[方十一]
蘿卜1000克,半夏、茯苓、陳皮、白術各10克,白糖適量。蘿卜、洗凈,刮細絲,與四葯同人鍋中,加水煎煮半小時,濾出湯汁,另置小火煎熬至較稠時入白糖,待成膏狀停火置冷,每次1--2匙,日3次沸水沖服。
本方適用於中焦痰濕,食少,咳喘。
[方十二]
薏苡仁30克,杏仁10克,冰糖少許。將薏苡仁煮粥,待半熟時,加入杏仁,文火煮至熟,加冰糖,早晚食用。
本方適用於咳嗽痰多之喘症。
[方十三]
核桃肉500克,薑末0.5克,白糖120克,熟植物油1000克(實耗100克)甜面醬100克,鹼25克。將核桃肉用鹼水浸泡半小時後,浸水漂凈,撈出瀝干,置火燒至七成熟的油鍋內不斷炒動,至金黃色,浮出油麵上撈出;鍋底留油25克,加白糖70克,至溶化後,加入甜面醬,薑末翻炒,加水200克拌勻,倒人核桃肉,略炒離火,不斷翻炒至冷卻,入熟油翻炒,使汁濃縮,裹住核桃肉,佐餐服食,或作點心用。
本方補腎納氣,適用於久喘,久嗽。
[方十四]
粳米100克,靈芝、核桃仁各20克,精鹽2克。將靈芝洗凈切成3塊,米洗凈,核桃仁用開水泡10分鍾,剝去種衣;砂鍋置火上,注入清水1000毫升,下米、靈芝、核桃仁,燒開後,小火煮至米湯爛稠,表面浮有粥油時,放入精鹽調味。
本方適用於肺腎虛之咳喘。
[方十五]
墨魚骨(海鰾硝)150克,紅糖少許。將黑魚骨曬干,用小刀刮成粉末,每次15克,用紅糖拌吃,早晚各1次。
本方適用於哮喘、氣促證。
[方十六]
鯉魚1條,糯米200克。將鯉魚去鱗,紙裹炮熟,去刺研末,同糯米煮粥,空腹食之。
本方適用於咳嗽氣喘。
[方十七]
炙麻黃、杏仁各10克,化橘紅12克,半夏10克,茯苓15克,炒蘇子、萊菔子各10克,白芥子、茶葉、訶子各6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病情較重者;每日1.5劑,日服3次。
本方為著名老中醫焦樹德治療哮喘經驗方,適用於肺脾兩虛所致哮喘。
[方十八]
麻黃、桂枝、半夏各9克,細辛6克,五味子9克,乾薑6克,白芍9克,甘草6克,生石膏30克。水煎服,1日1劑,分2次服。
本方適用於喘息不能平卧者。
[方十九]
射干、麻黃、半夏、紫菀各9克,細辛3克,生薑9克。
水煎服,1劑1天內分2次服完。
本方散寒平喘,適用於喉間哮鳴音重,但咳嗽痰不甚多而痰出不爽的。
[方二十]
蜜麻黃6克,苦杏仁9克,炙甘草3克,紫蘇子10克,白芥子、葶藶子(布包)、蜜款冬各6克,蜜橘紅5克,茯苓10克,清半夏6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
本方名為止咳定喘湯,為著名中醫俞慎初方,適用於風寒哮喘。
[方二十一]
熟地30克,淫羊藿20克,當歸10克,麻黃6克,紫石英30克,肉桂3克,白芥子6克,鹿角片20克,五味子4克,桃仁10克,皂角3克。日1劑,水煎分溫2服。
本方為陽和平喘湯,為胡翹武主任醫師方。
[方二十二]
(1)咳喘飲:冬瓜仁、葦莖各15克,杏仁10克,炙麻黃9克,甘草6克,前胡、百部、浙貝各10克,瓜蔞15克,炙杷葉10克,雙花12克,公英15克。
(2)咳喘膏:細辛3克,白芥子5克,麻黃9克,杏仁10克,沉香5克,膽南星6克,川貝、白前各10克,白果9克,雙花12克,連翹10克,仙鶴草12克,紫菀、蘇子、五味子各10克等,共研細末,用生薑汁調成軟膏,貼肺俞、心俞、膈俞三對穴位,每天貼1次,每次8—10小時。
咳喘飲水煎溫眼,每天1劑,頭煎與二煎共取葯汁300毫升,和勻,分2口3次溫服。咳喘膏貼用法詳前。
本方為江蘇著名中醫陳鼎祺驗方。功能宜肺、清熱、止咳、化痰、平喘,臨床上用來主治:咳嗽,如急性氣管炎、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痰多,呈白稀或粘及黃粘痰,含肺部感染。哮喘,如支氣管哮喘、喘息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含咳血痰。肺癰,即肺
膿腫。肺瘺,病久咳喘,由肺氣不宣,影響至腎,而腎不納氣。肺氣腫、早期肺心病等咳喘症。
若發熱,痰黃者,加魚腥草30克,黃苓10克,大青葉15克,連翹10克,膽星6克。若口渴痰粘者,有陰虛證候,宜加玉竹、天花粉各15克,天麥冬各10克。喘重者加沉香粉3克(沖服)、白果9克,蘇子、萊菔子、五味子各10克。咽喉紅腫者,加射干、牛蒡子、黃芩各10克,板藍根15克,山豆根9克。若惡寒,遇冷咳喘加重,咯白稀寒痰者,加細辛3克,桂枝9克,乾薑6克,姜半夏10克。若咳血或痰中帶血絲者,加仙鶴草、茅根、生側柏各15克,三七粉3克(沖服)。
[方二十三]
蘇子、地龍、前胡各15克,麻黃5克,川芎15克,射干、黃芩各10克,苦參5克,白鮮皮、劉寄奴各10克。兩日1劑。水煎2次,煎出液總量約300毫升(5歲量),分6次溫服,每日3次,每次50毫升。
本方為遼寧著名中醫王烈驗方。功能止哮平喘,活血化瘀,可用治哮喘。
本方性偏涼,用於小兒哮喘發作期的熱哮。包括小兒哮喘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毛細支氣管炎等。症見咳嗽氣促、喉間哮鳴顯著,甚則呼吸困難,喘憋,煩躁不得卧,雙肺滿布哮鳴音。咽紅、舌紅、苔黃、溲赤、便秘。
喘甚者重用蘇子加馬兜鈴,哮重者重用地龍,痰盛者加瓜蔞、葶藶子、膽南星祛疾平喘,久哮多瘀重用桃仁,喘憋伴便秘,輕者用萊菔子以降氣豁痰、消導通便,稍重者加枳實,干結者加番瀉葉以盛者下之,清大腸而瀉肺止喘。
[方二十四]
生雞脯肉150克,發好的凈海蜇頭絲300克,雞蛋清半個,香菜梗15克,精鹽、味精、醋、胡椒粉、麻油、花椒水、蔥、姜、蒜、生油、水澱粉。
把雞脯肉切成細絲,放入碗內,加雞蛋清,水澱粉,用手抓勻;香菜梗切成段,蔥、姜切成細絲,蒜切成片。鍋內放人生油,燒到四五成熱時,放入雞絲,用筷子劃開,熟時出鍋。海蜇用熱水燙一下瀝干水。鍋內放入少量生油,燒熱時用蒜炸鍋,烹入酷,添雞湯,把雞絲、蜇頭放入鍋內,加上精鹽、味精、花椒水、胡椒粉、蔥絲、姜絲、香菜梗,湯開時撇去浮沫,點上麻油,出鍋盛碗即成。本菜餚在正餐時用,每天一次。
海蜇性味咸平,具有清熱化痰,軟堅消積、潤腸通便的作用。配以甘溫,補氣益中的雞肉,其作用特點在於「宣氣、化痰、消積、行食而不傷正,補虛扶正又不礙祛邪。」有攻補兼施的療效。可治療哮喘,慢性支氣管炎,或高血壓、痰飲、帶下等症。
http://www.anmotj.com/moban/1/ReadNews.asp?NewsID=267
老鴨燉蟲草:冬蟲草10克,老鴨1隻,宰好洗凈,將冬蟲草放入鴨腹內,加水適量,隔水燉爛熟,調味後分多次食用,每周1~2次,連服4周。
蟲草燉麻雀:麻雀3~5隻,洗凈切塊,冬蟲草5克,生薑20克,同入鍋內,加水適量,慢火燉2小時,調味服食,每周2次,連服10次,適應脾腎陽虛者。
蛤蚧燉冰糖:蛤蚧數只,冰糖15克,蛤蚧焙乾研末,每次5~6克,入冰糖燉服,每天1次,連服20~30天。
核桃大米粥:核桃30克,大米100克,核桃去殼取肉,同大米同煮成粥,分早晚餐食之,可常服。
熟附子燉狗肉:熟附子10~15克,生薑100克,狗肉500~1000克,切塊,先用花生油起鍋,加水燉狗肉時,再放入熟附子、生薑片,約燉2小時,調味即可食用。分多次服用,此法可常服,對脾腎陽虛哮喘效佳。
茶葉煲雞蛋:綠茶10克,雞蛋二個,加清水一碗半同煎,蛋熟後去殼再煮,至水煮干時取蛋吃。
豬仔煮粥:豬胎或剛生下尚未吸乳的豬一隻,去毛及內臟洗凈,切碎煮熟,加米粉及適量鹽,再次煮熟,成糊狀,1~2天內分多次吃完。
胡桃仁30克,大米100克,同煮成粥,早晚服食,長期食用。
蚯蚓若干,焙乾研末,每服6~9克,每日2次。
白果適量,大棗若干.將白果仁炒黃後研細粉,再用大棗煮成湯,用大棗湯調服白果仁細粉,每次3克,每日1~2次。
鮮蘿卜500克,白糖適量,將蘿卜洗凈切碎,用潔凈紗布絞取汁液,加入白糖調服,每日1次,經常服用。
我小時侯得了用偏方治好好了,2斤半到3斤重的西瓜,7個棗7片姜,2兩蜂蜜2兩香油,把西瓜上面切個洞(可大可小),挖出一部分西瓜瓤,能放下7個棗7片姜2兩蜂蜜2兩香油,放鍋里蒸四十分鍾.之後把裡面的東西全部吃掉(但是很難吃!!)夏天頭伏二伏三伏各吃一回,就能好了.我吃了兩年.很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