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葯物治療 > 抗酸葯物治療

抗酸葯物治療

發布時間:2021-03-02 01:16:13

『壹』 哪些是抗酸葯

組胺是自體活性物質之一,在體內由組氨酸脫羧基而成,組織中的組胺是以無活性內的結合容型存在於肥大細胞和嗜鹼性粒細胞的顆粒中,以皮膚、支氣管粘膜、腸粘膜和神經系統中含量較多。當機體受到理化刺激或發生過敏反應時,可引起這些細胞脫顆粒,導致組胺釋放,與組胺受體結合而產生生物效應。
抗組胺是拮抗組胺對人體的生物效應,即應用抗組胺葯物。
抗組胺受體就是拮抗組胺的H1和H2受體。由於此兩種受體在人體內分布不同而產生不同的效應,它是抗組胺葯應用治療疾病的生理葯理基礎。
包括H1受體拮抗葯(又稱為抗過敏葯):撲爾敏、異丙嗪、息斯敏、特非那定等;H2受體拮抗葯(也就是治療消化性潰瘍的抗酸葯):西米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

『貳』 治療胃食道反流只有抗酸治療么

典型抄的胃食管反流動的患者一般會出現咽不下東西,咽喉部像堵了一團棉花似的不舒服,燒心,想吐酸水等症狀。特別是寶寶得了胃食管反流,要注意,每次餵奶要量少,增加餵奶的次數。一起來學習一下胃食管反流的治療和預防吧。 凡診斷為病理性胃食管反流的患兒必須及時進行治療。包括體位治療、飲食治療、葯物治療和外科手術治療。 (一)體位治療:在清醒狀態下最有效的體位為直立位和坐位,睡眠時保持右側卧位,將床頭抬高20~30cm,以促進胃排空,減少反流頻率及反流物吸入。 (二)飲食療法。 (三)葯物治療包括三類:即促胃腸動力葯、抗酸或抑酸葯、粘膜保護劑。 (四)外科治療:早期診斷和及時採用體位、飲食、葯物等治療方法後,無效,有嚴重並發症則手術治療。 以上文章就是有關這方面問題的介紹,相信讀者和患者朋友一定有所了解,對您肯定也能有所幫助。在此,專家建議患者和家屬,病發原因還是要去醫院進行科學規范的檢查之後才能確定,建議盡快到正規醫院就診,以便查明原因後能夠及時針對性的治療,以免延誤最佳治療時機,給您的工作和生活帶來更大的影響。

『叄』 抗酸葯的臨床應用

理想的抗酸葯應具備以下特點:①中和胃酸的作用強大而持久,使胃內容物的pH維持在3.5以上,此時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大部分停止;②與胃酸作用不產生二氧化碳;③不引起便秘和腹瀉;④沒有系統性效應。抗酸葯種類雖多,但若以上述標准去衡量,沒有一個臻於理想。這就需要我們在選擇抗酸葯時除了考慮其價格和是否適口以外,更重要的是要考慮其副作用。例如碳酸鈣和氫氧化鋁可致便秘,特別是在老年人。常常需要加用含鎂的化合物來克服其致便秘效應。
長期服用含三硅酸鎂的抗酸葯可發生二氧化硅的尿石。各種含鋁化合物可以吸附有機和無機物質,如四環素族抗生素。應用氫氧化鋁可使血中四環素族抗生素水平顯著降低。它還可以吸附某些抗膽鹼能葯,包括阿托品。氫氧化鋁在腸腔內和無機磷酸鹽結合,致使糞便中磷酸鹽排泄增多和血清磷酸鹽濃度降低。可利用氫氧化鋁的這一特性來治療尿毒症。在尿毒症病人應禁用含鎂抗酸葯,以免發生高鎂血症。由於氫氧化鋁在腸內與磷酸鹽結合,長期服用可以導致骨代謝異常和骨質軟化。氫氧化鋁凝膠尚含一定量的鈉,在水腫病人應用抗酸葯時,應慎重考慮。
碳酸鈣雖然是最便宜和作用最強的抗酸葯,但是偶然發生的高鈣血症限制了它的應用。應用放射性示蹤物的研究表明,碳酸鈣中鈣的吸收和可溶性鹽──葡萄糖酸鈣中鈣的吸收程度相同,為9~37%,因此,腎臟病患者應避免應用。

『肆』 什麼是抗酸葯

組胺是自體活抄性物質之一,在襲體內由組氨酸脫羧基而成,組織中的組胺是以無活性的結合型存在於肥大細胞和嗜鹼性粒細胞的顆粒中,以皮膚、支氣管粘膜、腸粘膜和神經系統中含量較多。當機體受到理化刺激或發生過敏反應時,可引起這些細胞脫顆粒,導致組胺釋放,與組胺受體結合而產生生物效應。
抗組胺是拮抗組胺對人體的生物效應,即應用抗組胺葯物。
抗組胺受體就是拮抗組胺的H1和H2受體。由於此兩種受體在人體內分布不同而產生不同的效應,它是抗組胺葯應用治療疾病的生理葯理基礎。
包括H1受體拮抗葯(又稱為抗過敏葯):撲爾敏、異丙嗪、息斯敏、特非那定等;H2受體拮抗葯(也就是治療消化性潰瘍的抗酸葯):西米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

『伍』 抗酸葯的缺點

常用的抗酸葯可分為兩大類。一類為吸收性抗酸葯,也就是說這類葯物回口服後除在胃裡中和胃酸答外,還可以被腸道吸收進入血液和尿液,因此還可以用來治療酸中毒和鹼化尿液。這類葯物常用的是碳酸氫鈉[非],也叫小蘇打,是一種白色,帶有鹹味的葯片,遇酸性物質則起泡,產生二氧化碳氣體。口服後能迅速中和胃中過多的胃酸,但作用持續時間較短。每次口服0.5~1.0克,每天3次,飯前服用效果較好。需要注意的是,由於碳酸氫鈉在中和胃酸時產生大量二氧化碳氣體,使胃內壓力增加,對嚴重胃潰瘍病人有引起胃穿孔的危險,所以胃潰瘍病人應慎用。並且長期大量服用,鹼化血液可能引起鹼血症,也需注意。

『陸』 抗酸葯的主要作用是

抗酸葯以能中抄和過多胃酸,提高胃襲液的PH值,減少酸性食糜對潰瘍的刺激,使疼痛減輕,並能降低胃蛋白酶活性及胃液對潰瘍面的自體消化,有利於潰瘍的癒合.故用於治療消化性潰瘍.抗酸葯常見的副作用有腹瀉,便秘,腹脹等.若出現柏油樣便或疼痛不能緩解甚至加重時,應及時就醫,以防消化道出血,潰瘍穿孔及其它並發症.抗酸葯合理的用葯時間為每餐後1,3小時及晚上睡前各服一次.不是很清楚你提的問題,簡單提供上述內容供參考.

『柒』 常見的抗酸葯有哪五類

常用的抗酸葯可分為兩大類。一類為吸收性抗酸葯,也就是說這類葯物口服後除在胃裡中和胃酸外,還可以被腸道吸收進入血液和尿液,因此還可以用來治療酸中毒和鹼化尿液。這類葯物常用的是碳酸氫鈉[非],也叫小蘇打,是一種白色,帶有鹹味的葯片,遇酸性物質則起泡,產生二氧化碳氣體。口服後能迅速中和胃中過多的胃酸,但作用持續時間較短。每次口服0.5~1.0克,每天3次,飯前服用效果較好。需要注意的是,由於碳酸氫鈉在中和胃酸時產生大量二氧化碳氣體,使胃內壓力增加,對嚴重胃潰瘍病人有引起胃穿孔的危險,所以胃潰瘍病人應慎用。並且長期大量服用,鹼化血液可能引起鹼血症,也需注意。

另一類為非吸收性抗酸葯,有胃舒平[非](復方氫氧化鋁片)、氫氧化鋁凝膠。這類葯物含有難以吸收的陽離子,口服後只能中和胃酸而不能被胃腸道吸收。有中和胃酸、保護潰瘍面,局部止血作用,效力較弱,緩慢而持久。目前,片劑已很少使用,多用氫氧化鋁凝膠[非]。每次10~15毫升,每天3~4次,宜在飯前1小時和睡前服用。因可引起便秘,長期便秘的病人要慎用。另外還有極少量的葯物可在胃內轉生成氯化鋁而被吸收,並從尿中排泄,腎功能不全的病人服用後可使血中鋁離子濃度升高,可能引起痴呆,故使用時也應慎重。

『捌』 抗酸葯的種類

按其效應分為:①吸收性抗酸葯。如碳酸氫鈉等。②非吸收性抗酸葯。如碳酸鈣、氧化鎂、氫回氧化鋁(片劑或凝膠答)、三硅酸鎂等。
液態或粉劑抗酸葯較片劑有效,若用片劑,應在咽下前嚼碎。應用抗酸葯中和胃酸時,應注意增加投葯的頻度,不能依靠增加葯物的劑量,一般每次飯後1小時和3小時及睡前各1次,一日共服7次為宜,抗酸治療的時間不應少於3個月。
為無機弱鹼性物質,能中和過多的胃酸,降低胃蛋白酶分解胃壁蛋白的能力,減弱或解除胃酸對胃及十二指腸潰瘍面的腐蝕和刺激作用,有利於潰瘍面的癒合。

『玖』 說出5種治療胃酸過多的葯品,主要有效成分的化學方程式

治療胃酸的葯品有氫氧化鋁、碳酸氫鈉、鋁碳酸鎂(達喜)、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

1、氫氧化鋁,化學式Al(OH)3,主要成分,以氫氧化鋁的混合物為主,可含有一定量的碳酸鹽,含氫氧化鋁[Al(OH)3]不得少於76.5%。

2、碳酸氫鈉,化學式NaHCO₃,主要成分,純鹼的溶液或結晶吸收的二氧化碳。

3、鋁碳酸鎂(達喜),化學式Al2Mg6(OH)16CO3·4H2O,主要成分,鋁碳酸鎂。

4、雷尼替丁,化學式C13H22N4O3S,主要成分,N'-甲基-N-[2-[[[5-[(二甲氨基)甲基]-2-呋喃基]甲基]硫代]乙基]-2-硝基-1,1-乙烯二胺鹽酸鹽。按乾燥品計算,含C13H22N4O3S·HCl應為97.5%~102.0%。

5、法莫替丁,化學式C8H15N7O2S3,主要成分,[1-氨基-3-[[[2-[(二氨基亞甲基)氨基]-4-噻唑基]-甲基]硫代]亞丙基]磺醯胺。按乾燥品計算,含C8H15N7O2S3不得少於98.0%。

(9)抗酸葯物治療擴展閱讀:

生活中,有些人經常會出現胃酸過多的情況,在這時選擇一款適合的胃葯尤為重要。葯店裡治療胃酸過多的葯有很多種,尤其是抗酸葯和抑酸葯。二者區別如下:

1、抗酸型胃葯可以直接中和過多的胃酸,達到迅速緩解胃痛的目的,一般在餐後1-2小時或胃痛發作時服用。進餐後1至1.5小時,胃酸分泌量達到高峰時服用,可發揮葯物最大的中和能力,維持葯效3至4小時。

由於胃酸的分泌是個動態的過程,如果服葯效果不明顯,可通過增加給葯頻次緩解胃部不適,比如飯後1小時和3小時各服一次,睡前再加服一次。

2、抑酸葯以抑制胃酸分泌為主,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具體到分類上,抑酸葯其中一類為H2受體拮抗劑,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另一類為質子泵抑制劑,主要有雷貝拉唑、奧美拉唑、泮托拉唑等。宜在早晚餐前整片吞服,不可咀嚼。胃酸的分泌夜間多於白天,所以H2受體拮抗劑應在睡前一次服用。

另外,胃酸過多飲食上應該注意:

1、吃含鹼成分的食物,少食含酸的食物,如豆類、花生、醋、油脂食品等。

2、酸過多宜食低脂、低糖食物,而高脂和甜食均能引起胃酸分泌增加。避免攝入刺激胃酸增加的調味品,如辣椒、咖啡、芥末等。

3、胃酸過多應以麵食為主,麵食能稀釋胃酸,其中的鹼還能中和胃酸。豆漿、粥類等,能稀釋胃酸、保護胃粘膜。還可以多吃饅頭、包子、面條等鹼性麵食,讓胃的酸鹼達到平衡。

4、胃酸過多要多攝取蛋白質,節制刺激性食品,因胃液分泌過剩,為保護胃壁,要多攝取蛋白質豐富又不刺激胃的食品如豆腐、白肉魚及牛奶等。

5、喝養胃茶可以達到很好的調理胃酸的效果,比食補效果更好,特別是白領們,平時工作忙,飲食上也不大怎麼注意,都是喝養胃茶來調理的,茶療不僅具備葯的療效,同時具備茶品的溫和。

『拾』 什麼是抗酸劑哪些葯物含有抗酸劑

抗酸劑是治療潰瘍病的常用葯,一般沒有太大的副作用,但若使用不當,也會造成代謝性鹼中毒、體內水分異常瀦留、腎功能衰竭、嚴重便秘或腹瀉。臨床上使用的抗酸劑主要有如下三類:

一.含鈉抗酸劑:常用的有碳酸氫鈉。如果用量過大,可使鈉離子大量進入血流,造成鹼中毒。其次,此葯一旦驟然停服,會引起胃酸反跳性增多。另外,此葯與胃酸中和後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使患者感到腹脹不適。因此,高血壓、心臟病患者,最好少用含鈉抗酸劑,以免加重病情。

二.含鋁及鎂抗酸劑:例如氫氧化鋁、氫氧化鎂是目前最常用的抗酸劑。鑒於鋁鹽會引起便秘、而鎂鹽可造成腹瀉,醫生常同時用這兩種葯物,以抵消各自的副作用而取得療效。但某些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服用含鎂抗酸劑可導致鎂離子瀦留,引起神經傳導障礙。若長期大量服用含鋁抗酸劑,則會抑制腸道磷酸鹽的吸收,導致骨質代謝異常。

三.含鈣抗酸劑:雖作用快且維持時間長,但長期大量使用會引起腹脹、高鈣血症、腎結石、便秘以及胃酸反跳現象,所以也有它的不足之處。

抗酸劑的葯理作用,無非是為了中和多餘的胃酸,所以空腹或飯後1小時服用才能發揮其最大療效。因為食物本身就是胃酸的緩沖劑,所以無須飯後立即服葯。

抗酸劑劑型以懸浮液或乳劑為最佳,起效快。在服葯前,須將葯瓶上下顛倒搖動,使瓶內葯物均勻分布。而片劑則應先嚼碎後再吞服,方可及早起效。但抗酸葯只起治標作用,能暫時緩解胃酸對胃的刺激,最根本的還是要消除病因。

抗酸葯物
鋁碳酸鎂(如達喜),氯化鎂、碳酸鈣和三硅酸鎂等

閱讀全文

與抗酸葯物治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萬博動物醫院在線電話 瀏覽:380
臨淄愛佳寵物醫院 瀏覽:582
蘇泊爾養生壺怎麼樣打開 瀏覽:104
肝轉移的治療方法 瀏覽:845
養生壺如何做現磨咖啡 瀏覽:787
中醫治療失眠能根治嗎 瀏覽:391
望京附近看婦科好的醫院 瀏覽:773
治療葯物依賴的醫院 瀏覽:100
閔行區中醫院地址 瀏覽:543
治療頑固性失眠的葯物 瀏覽:489
石龍人民醫院體檢 瀏覽:507
盛京醫院婦科哪個醫生好 瀏覽:613
甘肅省人民醫院燒傷科 瀏覽:724
老年痴呆嚴重送康復醫院好嗎 瀏覽:185
治療糖尿病陽痿的中葯方 瀏覽:565
汕頭潮陽哪裡有寵物醫院 瀏覽:984
醫院婦科治療儀 瀏覽:758
興義博愛醫院婦科 瀏覽:749
湖北武漢兒童醫院電話 瀏覽:190
最好的傳染病醫院 瀏覽: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