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是葯物的劑量,治療量,最小有效量,極量,中毒
①劑量:一般成人應用葯物能產生治療作用的一次平均用量。
②治療量:指葯物的常用量,是臨床常用的有效劑量范圍,一般為介於最小有效量和極量之間的量。
③最小有效量:應用葯物能引起葯理效應的最小劑量。
④極量:指治療量的最大量,即安全用葯的極限,超過極量就有可能發生中毒。
⑤中毒量:超過極量,產生中毒症狀的劑量
❷ 幾種頭孢類葯物的每日最大使用劑量
頭孢曲松鈉:成人最高劑量每日4g。小兒每日總量不宜超過4g。12歲以上小兒用成人劑量。
頭孢他啶:65歲以上老年感染時的給葯量可減少至正常量的2/3~1/2,每日劑量不超過3g小兒每日最高劑量不超過6g。
頭孢哌酮舒巴坦:成人一次1-2g(頭孢哌酮0.5~1g)每日2~4次。
小兒:每日40~80mg/kg(體重)分2~4次用葯。
最大劑量:每日160mg/kg,分2~4次用葯,舒巴坦的最大劑量每日不得超過80mg/kg。
頭孢呋辛:成人每日2.25~4.5g,每8小時1次,肌注或靜脈給葯,病情嚴重者可增加至每日6g,每6小時給葯1.5g。兒童每日50~100mg/kg,每6~8小時給葯1次;>3月嬰兒每8小時肌內注射或靜脈注射16.7~33.3mg/kg。治療骨感染劑量為每8小時50mg/kg。治療細菌性腦膜炎的每日劑量為200~240mg/lg,每6~8小時給葯1次。同時單次口服丙磺舒1g可用於治療單純性淋病。腎功能減退者須調整劑量,肌酐清除率>20ml/min時,劑量為750mg~1.5g每日3次;10~20ml/min和<10ml/min時,分別為750mg每12小時1次和750mg每24小時1次;兒童腎功能減退時的劑量按成人腎功能減退時的相應劑量調整;每次血液透析後給於750mg;頭孢呋辛鈉粉末和異丁烯雙甲酯粘固劑混合可用於預防全關節置換術後感染。
❸ 如何計算用葯劑量
(1)給葯劑量
按漁葯制劑產品說明書為准。(2)外用給葯量的確定①根版據水產動物對權某種葯物的安全濃度,葯物對病原體的致死濃度,而確定葯物的使用濃度。
②准確地測量池塘水的體積或確定浸浴水體的體積。水體積的計算方法為:水體積(米3)=面積(米2)×平均水深(米)。
③計算出用葯量(克)=需用葯物的濃度(克/米3)×水體積(米3)。(3)內服葯給葯量的確定①用葯標准量:指每千克體重所用葯物的毫克數(毫克/千克),每種市售葯均有註明。
②池中水產動物的總體重(千克)=估計每尾魚的體重(千克)×魚的尾數;或按投餌總重量(千克)÷投餌率(%)進行計算。
③投餌率(%):每100千克對蝦體重投喂飼料的千克數,根據對蝦的不同養殖階段、水質情況進行確定。
④葯物的添加率(%):每100千克飼料中所添加葯物的毫克數。由下列公式得出:用葯標准量(毫克/千克)÷投餌率(%)。
⑤根據以上的數據,可以從兩個方面得到內服葯的給葯量。
如果能估算魚的總體重,那麼給葯總量(毫克)=用葯標准量×魚總體重;如果投餌量每天相對固定,且有一定的依據,那麼給葯總量(毫克)=日投餌量(千克)×葯物添加率。
❹ 限定日劑量的限定日劑量
①DDD是根據成人用葯制定的值,兒童尚無相應系統;②主要適應證表現在葯物ATC代碼上。當推薦的版劑量需要根權據體重來計算時,體重設定為70kg。需要強調的是即使主要用於兒童的制劑例如混合制劑和栓劑也是成人的日劑量。但是生長激素和氟化物片劑仍按照兒童使用的劑量;③確立DDD通常根據葯物的維持劑量,一些初始劑量不同的葯物不能在DDD中反映出來,如洋地黃類;④DDD通常是治療劑量,但是,如果主要適應證是為了預防,就選擇預防劑量,例如氟化物片劑和一些抗瘧葯的DDD就是預防劑量;⑤DDD通常依據產品的純品裝入量,沒有給出不同的鹽類制劑的DDD;⑥DDD以葯物活性物質的重量單位來表示,在確定葯物的DDD時,還應考慮某些特殊的情況。當用葯途徑不同劑量也不同時,應制定不同的DDD。⑦對於劑量不能用活性物質的重量來表示的復方制劑,其DDD是以單位劑量數為基礎來確定,如片數、膠囊數或栓劑枚數。 DDD相關概念
❺ 葯物的「基本劑量」是什麼意思
對動抄物機體發生一定反應的葯量稱為襲葯物的劑量。劑量一般指防治疾病的常用量。如果劑量過小,在體內不能獲得有效濃度,葯物則不能發揮其有效作用;如果劑量過大,超過一定的限度,葯物的作用可出現質的變化,對機體產生毒性作用。
要發揮葯物的作用而又要避免其不良反應,就必須掌握葯物的劑量范圍。
最小有效量
葯物開始出現葯效時的劑量。
極量
治療量的最大限度。
治療量
產生明顯治療作用的劑量,即常用量,略大於最小有效量而小於極量的葯物的劑量。
最小中毒量
葯物已超過極量,使機體開始出現中毒的量。
中毒量
介於最小中毒量與最小致死量之間的葯物劑量。
致死量
引起動物死亡的劑量。
安全范圍
最小有效量與最小中毒量之間的范圍。
治療指數
實驗動物的半數致死量(LD50)與半數有效量(ED50)之比值,衡量葯物的安全性。治療指數愈大,葯物的安全性也愈大。一般而言,一個比較安全的葯物,治療指數不應小於3。
❻ 葯學中低劑量和小劑量的量怎麼區別
劑量的概念
1.最小有效量(閾劑量或閾濃度)出現療效所需的最小劑量。
2.治療量指葯物的常用量,是臨床常用的有效劑量范圍,一般為介於最小有效量和極量之間的量。
3.極量引起最大效應而不發生中毒的劑量(即 安全用葯的極限)。
4.常用量比閾劑量大,比極量小的劑量。一般情況下治療量不應超過極量。
5.最小中毒量超過極量,剛引起輕度中毒的量。
6.半數致死量(LD50)引起半數動物死亡的劑量。
反應曲線
1.量反應葯理效應呈連續增減的量變,可用數或量的分級表示,如血壓升降、平滑肌舒縮等。
(1)效價強度:葯物達一定葯理效應所需的劑量,反映葯物與受體的親和力,其值越小則強度越大。常用產生50%最大效應時的劑量來表示,稱半數有效量(ED50)。
(2)效能:葯物達最大葯理效應的能力(增加濃度或劑量而效應量不再繼續上升),反映葯物的內在活性。
(3)葯物的最大效能與效應強度含意完全不同,二者並不平行。
2.質反應葯理效應表現出反應性質的變化,只能用全或無,陽性或陰性表示,如死亡與生存、驚厥與不驚厥等。
(三)葯物的時間一效應關系葯物的效應隨時問而變化的過程稱為葯物的時效關系。葯物的經時過程分為:潛伏期、持續期、殘留期。
葯物安全性評價
1.治療指數半數致死量和半數有效量的比值(LD50/ED50),比值越大相對安全性越大,反之越小。該指標的葯物效應及毒性反應性質不明確,這一安全指標並不可靠。
2.安全范圍是ED95~TD5之間的距離,其值越大越安全。葯物的安全性與葯物劑量(或濃度)有關。
3.安全指數LD5/ED954.安全界限(LD1一ED99)/ED99。
作用機制葯物
可通過以下方面產生葯理效應:
1.改變細胞周圍環境的理化性質。
2.補充機體所缺乏的各種物質。
3.影響神經遞質或激素。
4.作用於特定靶點受體、酶、離子通道、載體、核酸、免疫系統和基因等。
5.非特異性作用葯物作用主要與其理化性質有關,而不依賴於化學結構,並無特異性作用機制。
受體學說
(一)受體的概念和特性
1.受體為糖蛋白或脂蛋白,存在於細胞膜、細胞漿或細胞核內,能識別周圍環境中某種微量化學物質,與葯物相結合並能傳遞信息和引起效應的細胞成分。
2.配體能與受體特異性結合的物質,分為內源性配體和外源性配體。
3.受體的特徵:①飽和性;②高靈敏度;③可逆性;①高親和性;⑤多樣性。
(二)受體的類型
根據受體蛋白結構、信息傳導過程、效應性質、受體位置等特點,受體分為四類:
1.離子通道受體。
2.G一蛋白偶聯受體。
3.酪氨酸激酶受體。
4.細胞內受體。(三)葯物與受體的相互作用
根據葯物的親和力和內在活性,可將葯物分為激動葯與拮抗葯。
1.激動葯能與受體結合並激動受體而產生相應的效應,與受體有親和力和內在活性。
(1)完全激動葯:具有較強的親和力和內在活性(α=1)。
(2)部分激動葯:與受體有較強的親和力和較弱的內在活性(α<1)。
2.拮抗葯能阻斷受體活性的配體,與受體有較強的親和力,但無內在活性(α=0)。
(1)競爭性拮抗葯:能與激動葯互相競爭同一受體,與受體可逆結合,量效反應曲線平行右移,斜率和高度(Emax)不變。
(2)非競爭性拮抗葯:不與激動葯互相競爭同一受體,或與受體不可逆結合,量效反應曲線右移,斜率降低,高度(Emax)壓低。
(四)葯物與受體相互作用後的信號轉導第二信使:配體作用於受體後,可誘導產生一些細胞內的化學物質,可作為細胞內信號的傳遞物質,將信號進一步傳遞至下游的信號轉導蛋白,故稱之為第二信使。
現已確定的第二信使包括:環磷腺苷(cAMP)、環磷鳥苷(cGMP)、磷酸肌醇(IP3)、甘油二酯(DG)和鈣離子。
葯物代謝動力學
葯物代謝動力學,簡稱為葯動學,研究葯物體內過程及體內葯物濃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葯物在體內雖然不一定集中分布於靶器官,但在分布達到平衡後葯理效應強弱與葯物血漿濃度成比例。醫生可以利用葯動學規律科學地計算葯物劑量以達到所需的血葯濃度並掌握葯效的強弱久暫。這樣可以比單憑經驗處方取得較好的臨床療效。
少數與正常代謝物相似的葯物,如5-氟尿嘧啶、甲基多巴等的吸收是靠細胞中的載體主動轉運(activetransport)而吸收的,這一主動轉運機制對葯物在體內分布及腎排泄關系比較密切。易化擴散(facilitateddiffusion)是靠載體順濃度梯度跨膜轉運方式,如葡萄糖的吸收,吸收速度較快。固體葯物不能吸收,片劑、膠囊劑在胃腸道必須先崩解(disintegration)、溶解(dissolution)後才可能被吸收。
生物轉化的第二步反應是結合。多數經過氧化反應的葯物再經肝微粒體的葡萄糖醛酸轉移酶作用與葡萄糖醛酸結合。有些葯物還能和乙醯基、甘氨酸、硫酸等結合。這些結合反應都需要供體參加,例如二磷酸尿嘧啶是葡萄糖醛酸的供體。
❼ 常用葯物劑量表
因為葯物太多,不可能在這里說明完整,只能給你介紹相關的葯物劑量知識-
關於葯物劑量:
同一葯品用量不同會出現不同的效果。所謂用量就是「劑量(Dose)」,即用葯的分量。劑量太小達不到有效的血葯濃度,起不到治療作用,這種小劑量就被稱為「無效量」;當劑量增加到出現最佳治療作用時,這個劑量就是「治療量」,即常用量,也就是通常治病時所需要的分量;在常用量的基礎上再加大用量,直至即將出現中毒反應為止,這時的劑量被稱為「最大治療量」或「極量」;如果用葯超過極量,就會引起中毒,是為「中毒量」;中毒量繼續加大,就會造成死亡,這時的劑量就成了致死量。
同一葯品因所治疾病不同,劑量會有很大差異。比如,大家熟悉的阿司匹林,用於解熱鎮痛,一般每次0.3~0.6克,一日3次;用於治療風濕性關節炎,可以用到每次0.6~1克,一日3~4次;用於預防心肌梗死,每日1次,每次50~100毫克;用於預防腦梗塞時,每次150~300毫克,每日1次。
同一葯品,劑型不同,其所用劑量也不相同。如用於治療高血壓的硝苯地平(心痛定),用其普通片一般每次10毫克,每日3次;用其控釋片(每片含硝苯地平30毫克),每次1片,每日只需1次。因此,患者在用葯時,一定要仔細看清葯品的劑型和規格。
葯品說明書上載明的劑量一般指成人用葯劑量,也就是18~60周歲人群的劑量,而且是平均劑量。用葯一定要按規定的劑量或遵醫囑使用,不可隨意更改。有的患者買回葯品服用一兩次後,自認為劑量太小,效果不明顯,不經咨詢醫生,隨意加大劑量,一旦發生可怕後果,後悔可就晚了。
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器官功能相對下降,排泄功能減弱,用葯量要相對減小,一般為成人劑量的3/4。
如果兒童用葯,最好選用兒童專用葯品,如果用成人葯,其劑量要按體重加以估計。一般依以下公式計算:
兒童體重(Kg)
兒童劑量= -------------------- × 成人劑量
50(成人平均體重)
除了劑量之外,給葯間隔也須恰當,才能維持血葯濃度於適當水平,這樣,既保證療效又不致造成身體傷害。給葯劑量不是某個人隨意決定的,而是按照葯品的血漿半衰期決定的,因此患者一定要按規定服葯,每日兩次不能改成3次,每日3次也不能改成兩次。
有位高血壓病人,醫生為其檢查後,開了北京降壓0號葯片,並囑其隔日服一片即可。可患者回到家裡一想,隔日服一片不就等於每日服半片嗎?於是便自作主張,改隔日一片為每日半片。10日後,病人感到頭暈耳鳴,到醫院一檢查,血壓回升至190/105mmHg。
看起來每日服半片和隔日服一片總量相等,但用葯效果大不一樣。一次一片,血液中的葯物濃度能達到有效水平,進而正常發揮作用;而每日服半片,血液中的葯物濃度因為達不到有效水平,自然也就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
兒科臨床常用葯物劑量
甘露醇 3---5ML/KG/次 新生兒3ML/KG/次
SB 5ML/KG 新生兒2---3ML/KG
10%GS-GA 2ML/KG
頭孢類抗生素一般用50--100MG/KG 我們一般用100MG/KG大家可以選用.
非那根 1MG/KG/次
25%硫酸鎂 0.3ML/KG /天
安定針 0.3---0.5MG/KG im 0.1---0.3mg/kg iv
阿托品 0.02---0.03mg/kg.次
西地蘭 30---40ug/kg(2歲以下兒) 20---30ug/kg(2歲以上兒) 這是指飽和量,具體用法以後再講.
地塞米松 0.1---0.3mg/kg.日
氨茶鹼 2---4mg/kg.次 一般我們用3mg/kg iv bid
胞二磷 足月的可以用0.25/次或0.125/次
10%氯化鉀 0.22g/kg
立其丁 0.3---0.5mg/kg (有鼻塞的副作用)
魯米那納 鎮靜用5mg/kg
催眠用6---7mg/kg
癲癇解痙 8---10mg/kg
速尿 1mg/kg.日
東莨菪鹼 7---10ug/kg. 日
多巴胺 5---10ug/kg.分
多巴酚丁胺 2.5---10ug/.min
更昔洛韋 5---10mg/kg
654-2 0.1---0.3mg/kg 抗休克 0.5mg/kg
氯黴素 25--50mg/kg
丙戊酸鈉 30---40mg/kg
阿其黴素 10mg/kg
西米替丁 20---40mg/kg. ivdrip
胃復安針 0.2---0.3mg/kg.日 im
片 0.1mg/kg tid
馬叮啉 0.2---0.3mg/kg tid
西沙比利 0.1---0.2mg/kg bid
丹參 0.1---0.3ml/kg
川芎秦8---10mg/kg
布洛分 5---10mg/kg tid
撲爾敏片 0.35mg/kg/ 天
地高辛 0.05---0.06mg/kg(2歲以下) 0.03---0.05mg/kg(2歲以上)
賴氨匹林 20mg/kg iv
止血敏 0.125---0.25/kg
安絡血 1.25---2.5mg/kg tid (<5歲) 2.5---5mg/kg tid (>5歲)
洛貝林 1---3mg/kg iv或im
回蘇靈 0.1---0.2mg/kg im 或加糖稀釋後 iv
可拉明 6個月 0.075g/次
1歲 0.125g/次
4---7歲 0.175g/次
>7 歲 0.25---0.5g/次
付腎素 0.1ml/kg/次
潘生丁 5mg/kg tid
卡托普利 0.5---5mg/kg.d 分3次
顛茄合劑 0.2ml/kg. 次 tid
新斯的明 0.01---0.02mg/kg.次
白蛋白 1g/kg
新鮮血漿 5---10ml/kg
706代血漿 60---80ml/kg
祝好:)
❽ 什麼是治療劑量
治療劑量:指葯物的常用量,是臨床常用的有效劑量范圍,一般為介於最小有專效量和極量之間的量。 劑量:屬一般成人應用葯物能產生治療作用的一次平均用量。 最小有效量:應用葯物能引起葯理效應的最小劑量。 極量:指治療量的最大量,即安全用葯的極限,超過極量就有可能發生中毒。
❾ 葯物最大日劑量是怎麼確定的
根據動物實驗的半數有效量和半數致死量的比值,得出葯物的治療指數。內
根據實驗結果得出容葯物的最低有效濃度,最低有毒濃度,最小致死量,然後劃分區間。
上述兩種數據相結合,便可得出葯物的安全范圍,其上限就是最大濃度。
然後根據該葯物的窯洞學特點,根據其不同的半衰期(監控血葯濃度,葯物在體內代謝、吸收、排泄等確定出來),既可推算出葯物在體內的一天內的有效濃度。
一天內的有效濃度不得高於其安全范圍的上限。
就是這個樣子,葯物最大日劑量便可以確定了。
原來你是這個意思啊,這要看是什麼葯物的。
你可以去查葯典,這個最權威了。或者你可以告訴我是什麼葯,我可以查一下。
❿ 什麼叫葯物的劑量
對動物機體發復生一定反應的葯量制稱為葯物的劑量。劑量一般指防治疾病的常用量。如果劑量過小,在體內不能獲得有效濃度,葯物則不能發揮其有效作用;如果劑量過大,超過一定的限度,葯物的作用可出現質的變化,對機體產生毒性作用。
要發揮葯物的作用而又要避免其不良反應,就必須掌握葯物的劑量范圍。
最小有效量
葯物開始出現葯效時的劑量。
極量
治療量的最大限度。
治療量
產生明顯治療作用的劑量,即常用量,略大於最小有效量而小於極量的葯物的劑量。
最小中毒量
葯物已超過極量,使機體開始出現中毒的量。
中毒量
介於最小中毒量與最小致死量之間的葯物劑量。
致死量
引起動物死亡的劑量。
安全范圍
最小有效量與最小中毒量之間的范圍。
治療指數
實驗動物的半數致死量(LD50)與半數有效量(ED50)之比值,衡量葯物的安全性。治療指數愈大,葯物的安全性也愈大。一般而言,一個比較安全的葯物,治療指數不應小於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