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防治雞傷寒和副傷寒病
是由雞傷寒沙門氏菌所引起的敗血性傳染病,主要危害6個月齡以下的雞,也會引起雛雞發病。副傷寒病的流行、症狀等與雞傷寒病十分相似,其特徵是下痢和各種器官的灶狀壞死。
『貳』 雞傷寒的主要症狀是什麼,有特效葯嗎
雞副傷寒沙門氏菌可感染大多數溫血動物和冷血動物。本病原體的廣泛分布使它們可以迅速傳播。大多數雞群在其生命的某些階段均可感染沙門氏菌。本病的傳播途徑有多種,經卵傳播是其中之一,包括經卵巢直接傳播和穿入蛋殼的間接經卵傳播。
一、易感宿主
雞副傷寒沙門氏菌感染在家雞中以火雞和雞最為常見,幼齡鵝和鴨也很易感,鴿也可發生本病。在其他雞類以及所有家養和野生的哺乳動物都很常見。
1、火雞:流行率比任何其他雞類都高。主要的血清型為鼠傷寒沙門氏菌,群間的感染率有差異,以0~72%不等,有1/3的暴發感染率超過10%。公雞、母雞和仔雞的感染水平無多大區別。飼料和飼料成分是新血清型進入火雞群的主要來源。
2、雞:可以由多種血清型引起。死亡率從20%~100%不等。死亡一般僅見於幼齡雞,以出殼後最初2周最常見,第6和第10天之間是死亡高峰。1月齡以上很少死亡。雞對沙門氏菌感染的抵抗力隨年齡而迅速上升,到第3至第5周齡時感染水平顯著下降。3周齡以上很少引起臨診疾病,只有存在其他不利條件時才可能出現高死亡率。但這些存活雞中有很大部分仍然帶菌,成為無症狀的排菌者。通過帶菌雞污染的新鮮墊料可使感染在群內迅速散布。肉用仔雞群感染可把沙門氏菌帶進加工廠,在消費者的雞肉中發現的很多沙門氏菌血清型都與肉雞場發現的相似。加工過的雞肉可帶有沙門氏菌,最可能的來源是塑料運輸箱,因為水洗不能降低其污染率。
隨著雞群的成熟,感染的雞數減少,其盲腸和糞便中的細菌數下降。雞經受運輸應激不增加排菌和感染。成年雞感染不顯外部症狀,但在長時間內腸道帶菌。副傷寒感染對不同品種和品系的雞在易感性方面差異不大。生殖道上行感染試驗表明,95隻蛋有30隻蛋殼帶菌,1隻蛋卵黃帶菌。經口感染後約25%的產蛋雞在糞中排菌,這些雞產的蛋中有10%為沙門氏菌陽性,但僅有1隻是蛋內帶菌。有人檢測5個種雞群,發現其中1個將副傷寒垂直傳播給後代。
二、傳播途徑
雞副傷寒可通過多種途徑傳播。種雞感染時可經卵傳播,此外飼料、嚙齒動物、野鳥和其他媒介也可造成家雞感染。
1、經卵傳播:可分為經卵巢的直接蛋內傳播和蛋殼污染並穿入蛋殼引起的經卵傳播。經卵巢的直接蛋內傳播可偶見於火雞,但蛋感染率低;雞則很少見。據認為至少有些副傷寒沙門氏菌可產生卵巢和腹膜局部感染,因此在蛋殼形成前污染蛋內容物。雖然這樣的蛋內感染率低,研究結果表明,有時可發生真正的蛋傳播。腸炎沙門氏菌偶爾可以經卵傳播,但不同菌株之間有差異。
產蛋過程中糞便污染蛋殼或產蛋後在產蛋箱、地面或孵化器內污染蛋殼在本病的傳播中有很重要的意義。在蛋殼表面的副傷寒沙門氏菌可以穿入蛋殼,在蛋內繁殖,造成經蛋傳播。進入蛋內的沙門氏菌在卵黃內繁殖很快,隨後感染發育中的胚,引起胚胎死亡,或孵出感染雛,成為感染其他雛的來源。蛋白對穿入蛋殼的沙門氏菌的抑製作用很小,蛋殼的結構和質量,如是否有裂縫,決定進入蛋內的程度。相對濕度高有利於蛋殼上沙門氏菌的繁殖。污染蛋把沙門氏菌帶進孵化器,還可感染出殼的雛雞。
2、環境傳播:污染的蛋殼、羽絨毛、灰塵和其他孵化的碎屑都是孵化器內感染的來源。通過氣流的作用,孵化器中的沙門氏菌散布到整個孵化室中,並存活幾周到幾個月的時間,感染隨後孵化的一批雞。在育雛器中雞副傷寒可通過吸入、糞便污染飼料和飲水或直接吃進病雛的糞便而迅速傳播。本病可從較大的無症狀腸道帶菌雞直接傳播到幼齡雞,或通過靴鞋、飼料袋、運輸板條箱或育雛設置等污染物而傳播。
3、飼料傳播:飼料是雞副傷寒沙門氏菌很常見和很重要的來源。污染水平通常不高,但是污染量達1個細菌11~159飼料就可引起感染。飼料成分中的魚粉污染最為常見。從飼料中分離到的沙門氏菌的血清型與從墊料和加工過的家雞胴體中分離到的存在顯著相關。顯然,減少飼料污染可以減少胴體污染。
4、通過人和其他動物傳播:鼠類常帶菌,其排泄物可污染飼料和飲水。野雞也可傳播感染。家畜也可成為家雞的感染源。人類接觸造成感染與飼養員和人類排泄物有關。
5、成年雞和幼齡雞中的直接傳播:感染雞的糞便是成年雞中直接感染最常見的來源。墊料是幼齡雞直接傳播的主要來源,不僅可造成同一批雞的傳播,而且可傳給下一批雞。
6、其他傳播途徑:昆蟲和外寄生物,如蠅、蚤、申殼蟲和蟑螂等,也可傳播本病。
『叄』 比較雞的白痢與黃痢,傷寒與副傷寒區別
白痢 雞排出去的是白色稀便 黃痢 雞排出去的是黃色稀便雞傷寒是發生於成年雞和青年雞的敗血性傳染病,以肝、脾等實質器官的病變和下痢為特徵。本病是由雞傷寒沙門氏菌引起的。 【症狀】 主要發生於3周齡以上的青年雞及成年雞,病雞所表現的症狀是,精神不振,羽毛松亂,頭下垂,不吃料。較有特徵的症狀是,腹瀉,排淡黃色至綠色稀糞,粘污肛門周圍的羽毛,頻頻飲水,如發生腹膜炎,呈企鵝樣的站立姿勢。慢性病雞消瘦、貧血、冠及肉髯蒼白色。 【剖檢】 肝、脾腫大2-4倍,肝表面呈黃色或古銅色,肝和心肌上有白色或淡黃色的壞死點。膽囊擴張,充滿綠色油狀膽汁。有時可見心包膜與心臟粘連。 【診斷要點】 (1)3周齡以上的青年雞或成年雞,病雞貧血,冠及肉髯蒼白。 (2)排黃綠色稀糞;肝、脾腫大2-4倍,肝呈古銅色。 【防治】 (1)重病雞及時淘汰處理,輕病雞隔離治療,雞舍及場地要徹底消毒。 (2)預防葯物用痢特靈,按0.02-0.04%比例混飼料。雛雞每天每隻在飲水中飲服鏈黴素0.01克,也有較好的效果。 本病為各種家畜、家禽和人的共患病,對人引起食物中毒,廣義稱為禽副傷寒。對家禽而言,主要危害雛雞與火雞,常造成嚴重的損失,成年雞與火雞常不出現症狀,但長期帶菌和排菌。由於本病是慢性感染並難於消滅,常使受精率、孵化率和產蛋量下降,病癒雞生長也受到阻滯而發育不良。機體衰弱,降低其對各種疫病的抵抗力。因此,雞副傷寒所引起的經濟損失是不容忽視的。 【病因/病原】 除雞白痢和禽傷寒沙門氏菌外,還有許多沙門氏菌能引起雞副傷寒,稱為雞副傷寒沙門氏菌, 目前已分離出150多種,均對禽具有致病性。這些細菌革蘭氏陰性,無芽孢和莢膜、有鞭毛、能運動,對外界抵抗力中等。一般消毒葯可將其殺滅。在自然條件下很易生存和繁殖,成為本病易於傳播的一個重要因素,在墊料、飼料中副傷寒菌可生存數月、數年。 【病因附圖】 【流行病學】 1.易感動物 各種家畜、家禽、幼禽均易感。幼禽多發,而成年畜禽多為隱性或慢性感染。 2.發病年齡 雛雞副傷寒在胚胎期和出雛器內感染的,常在4~5日齡發病。接觸感染的雛雞,常在10~12日齡發病,死亡高峰在10~20日齡,病死率在10%~20%不等,嚴重的達80%以上,1月齡以上對其有較強抵抗力』,一般不引起死亡,成年雞往往不表現臨床症狀。 3.傳播途徑 很少垂直感染,主要在出雛器內傳染,雞通過消化道感染本病。由於本病為畜禽共患病,在雞舍內,老鼠、蒼蠅、麻雀、貓、狗等都可以成為傳染源而傳播本病。成年雞病原菌均在消化道內,因此種蛋帶菌主要在蛋殼表面。 病雞和其他帶菌動物是傳染來源,經糞便排出病原菌,污染飼料、飲水、用具和環境,經消化道感染。本病也可經種蛋垂直傳播;帶病菌的飛沫可經呼吸道傳播。 本病屬於人和畜、禽共患病。人和畜或其他禽類都能相互傳染,鼠類、蒼蠅也能成為傳遞因素。雛雞最易感,常暴發流行。4—5日齡和10—12日齡易感多發,死亡高峰可延長到20日齡。 雞場飼養管理不善,環境衛生差,如溫度忽高忽低,擁擠,空氣污穢,營養不足等均可促進本病發生。 【病理學】 最急性死亡的,完全沒有病變。10日齡以後發病,與雞白痢相似,消瘦、失水、卵黃凝固,脾、肝充血,並有條紋狀出血,肺,腎出血,心包與心粘連,腸有出血性腸炎。成年雞有腸粘膜潰瘍或壞死灶,肝、脾、腎有不同程度的腫大,母雞卵巢也有白痢病變。 急性死亡者病理變化不明顯。發病過程稍緩和的可見十二指腸、空腸、回腸充血,出血性炎症,腸壁增厚,腸淋巴濾泡腫大;肝脾大,、充血和出血性條紋,並有針尖大至粟粒大灰白色壞死小點;脾臟腫大;膽囊腫大並充滿膽汁;心包炎,心包膜和心外膜粘連,心包液增多;腎臟充血,腫大;有的見肺炎病灶。成年雞表現為消瘦,腸炎,腸黏膜壞死潰瘍,腹腔積水,輸卵管炎,卵巢炎,肝、脾、腎臟腫大,心肌有壞死性小結節,有時可見關節炎。 【病理學圖】 【症狀】 雛雞:經帶菌卵或出雛器感染,或者以接觸方式感染本病的雛雞,以急性敗血症為主,往往不見任何症狀而死亡,隨日齡增大,10日齡以後發病的出現嗜睡、呆立、垂頭、兩翅下垂、羽毛松亂、不食、喜飲水,病雞排水樣稀糞,肛門粘有糞便,怕冷而相互擁擠或靠近熱源,病程約1~4天,有時表現為流淚、流鼻液,病程較長,死亡率低。 成年雞,無明顯症狀,有時輕度腹瀉,消瘦,產蛋減少,急性症狀少見,有時出現水樣下痢,精神沉鬱,兩翅下垂,羽毛松亂等症狀。 4—5日齡雛雞多呈急性敗血症經過,有時不見症狀而死亡。10日齡以上雛雞症狀明顯表現精神不振,低頭、縮頸、垂翅,怕冷,擁擠成堆,食慾降低或廢絕,渴欲增加,羽毛松亂無光澤,下痢、排水樣糞便,污染肛門周圍羽毛;有時表現眼結膜炎、流淚;有時可見呼吸困難。病雛多於1~2天內死亡。隨著日齡增大,症狀緩和,病程稍長,但體質下降,群勢不佳。結膜炎、鼻炎、腸炎,下痢,肛門周圍羽毛粘有糞便等仍然存在。 成年雞常呈隱性或慢性經過,是危險的帶菌者,症狀輕微,主要症狀是消瘦,下痢,結膜炎,產蛋率下降,種蛋孵化率降低。 【症狀圖】 【診斷】 根據症狀、,流行病學、病理變化,可以作出初步診斷。確診需實驗室分離培養病原,雛雞必須採取肝、脾、心臟、肺、十二指腸和盲腸病料分離培養該菌以確診。 【治療】 所用葯物與雞白痢、雞傷寒相似,可以控制該病發展。 【防治措施】 目前尚無疫苗進行預防,加強平時的衛生管理和消毒隔離措施,此病系人、畜、禽共患病,故應盡量避免人、畜、禽頻繁接觸,以防人中毒感染。做好種蛋的收集和保存工作,有污染的種蛋不能用來孵化,對種蛋孵化器、育雛器應進行消毒處理,對於血清學陽性種雞予以淘汰。 加強種雞場衛生管理,使種雞健康;種蛋人孵前要徹底消毒;孵化室、孵化器、出雛器要保持清潔;防止鼠類、野禽和閑雜人員人舍;加強育雛期飼養與衛生管理,飼料營養全價,溫度、濕度適宜,空氣新鮮,環境衛生好,合理使用預防葯物;發現病情要及時治療,金黴素、土黴素或四環素按0.4%拌料喂服,療效較好。如食慾不振,可適當增加拌料濃度。0.04%呋喃唑酮拌料喂服7天,長效磺胺0.5%拌料連喂5天,氨苄青黴素每隻每天口服500國際單位,連用3天,也很理想。如喂服不行,則可肌肉注射鏈黴素或卡那黴素每隻每次2毫克,每天2次,連用3天。 本病病原體是人類細菌性食物中毒常見病原菌之一。因此,本病肉屍和蛋要無害化處理後,小心食用
『肆』 如何防治雞副傷寒
雞副傷寒是由沙門氏菌屬中除雞白痢和雞傷寒沙門氏菌之外的眾多血清型沙門氏菌引起的沙門氏菌病的總稱。雛雞多發,成年雞則為慢性或隱性感染,以下痢、結膜炎、消瘦為特徵。各種家禽都能發病,故也稱為禽副傷寒。
雞副傷寒的病原主要是鼠傷寒沙門氏菌,為革蘭氏陰性小桿菌。以雛雞發病最嚴重。病原主要存在於糞便及被其污染的飼料、飲水和灰塵中,貓、鼠、飛禽、蒼蠅是副傷寒沙門氏菌的重要帶菌者和傳播媒介。雞副傷寒可經消化道、呼吸道和損傷的皮膚或黏膜感染,垂直傳播也是雞副傷寒的重要傳播途徑。不良的飼養管理因素可促進本病的發生。
雛雞在胚胎期和出雛器內感染的,於4~5日齡發病;病雛的排泄物可使同群的雞感染,多數於10~12日齡發病,死亡高峰在10~21日齡。10日齡以上的雛雞發病時表現厭食,離群呆立,閉目,垂翅,怕冷,排出水樣稀糞,肛門粘結糞便,或有眼結膜炎、鼻竇炎等。成年雞出現精神不振、食慾減退,輕度腹瀉、消瘦、產蛋減少等症狀。
雞副傷寒的病理變化表現為肝臟腫大,常為古銅色,表面有點狀或條紋狀出血及灰白色壞死灶;膽囊腫脹;脾臟腫大,表面有斑點狀壞死;腎臟腫大;肺臟發生灶性壞死;心包炎,心肌炎;其他病理變化還有氣囊炎、關節炎、鼻竇炎、腸炎等。成雞還有卵巢炎、輸卵管炎等。
本病的防治主要是加強衛生消毒工作,嚴防各種動物進入雞群,防止其糞便污染飼料、飲水等,加強對種蛋、孵化器及育雛器具的清潔消毒。治療可用以下葯物。
河南得康斯普瑞動物葯業有限公司生產的桿菌速治(主要成分為甲磺酸培氟沙星、頭孢噻肟鈉、磷黴素、西米替丁)。混飲:本品100克兌水300千克,連用3~5天。混飼:本品100克拌料150千克,連用3~5天。
石家莊聯創動物葯業有限公司生產的桿凈(主要成分氟苯尼考、硫酸奈替米星、硫酸頭孢喹諾、甘露糖等)。混飼:每100千克飼料加本品100克;混飲:每200千克水加本品100克。每日將全天用葯量集中一次飲水使用,連用3~5日。預防量減半。
『伍』 急用家禽類常用什麼葯
1.青黴素G
用於鏈球菌感染、葡萄球菌感染、壞死性腸炎、壞死性皮炎、禽霍亂、霉形體病、大腸桿菌病、球蟲病等。
參考劑量(成禽):每千克體重5萬單位,肌注。
2.鏈黴素
用於防治禽出敗、禽傷寒、副傷寒、雞白痢、雞大腸桿菌病、雞傳染性鼻炎、霉形體病等。參考劑量(成禽):每千克體重20~50毫克,肌注。
3.土黴素、四環素、金黴素
用於防治雞白痢、禽傷寒、禽出敗、霉形體病、傳染性鼻炎、葡萄球菌病、鏈球菌病、球蟲病等。
參考劑量(成禽):拌飼料0.02%~0.05%,飲水0.02%~0.03%,肌注每千克體重20~30毫克。
4.慶大黴素
用於治療大腸桿菌病、沙門氏桿菌病、葡萄球菌病、霉形體病、是防治大腸桿菌病首選葯物。
參考劑量(成禽):肌注每千克體重0.4萬~0.8萬單位,飲水0.003%~0.012%。
5.卡那黴素
用於治療大腸桿菌病、巴氏桿菌病、雞白痢、禽傷寒、禽副傷寒、霉形體病、壞死性腸炎、葡萄球菌病等。
參考劑量(成禽):飲水0.003%~0.012%。
6.諾氟沙星(菌敵)
防治呼吸道感染、雞白痢、雞傷寒、禽副傷寒、大腸桿菌病、禽出敗、禽霉形體病。
參考劑量(成禽):0.02%飲水。
7.磺胺嘧啶(SD)、磺胺二甲基嘧啶(SM2)
用於防治巴氏桿菌病、雞白痢、雞傷寒、禽副傷寒、雞傳染性鼻炎、大腸桿菌病、球蟲病等。
參考劑量(成禽):0.05%混飼料。
8.磺胺甲基異惡唑
治療巴氏桿菌、腸道桿菌,霉形體感染,對球蟲病、白細胞原蟲病也有效。
參考劑量(成禽):0.05%~0.1%混飼料。
9.克霉唑
對麴黴菌及其他真菌感染有抑製作用。
參考劑量(成禽):拌飼料0.03%~0.05%。
10.制黴菌素
對白色念珠菌、麴黴菌和其它真菌感染有防治作用。
參考劑量(成禽):拌飼料,每千克體重50萬單位。
『陸』 雞副傷寒怎麼治
「昂熱用雙手從屍堆里挖出了自己的朋友們,把他們燒成灰燼。他埋葬了那些回灰燼,也埋答葬了自己的往事。秘黨找到他的時候他獨自行走在曠野中,就像行屍走肉,他獲救之後只說了一句話,『世界原來是這么殘酷的』。當年的醫生說不敢想像這樣一個重傷瀕死的病人曾有那麼大的活動量,徒手挖出那麼多具屍體再收集木柴舉行盛大的火葬,醫生說必然有某種驚人的精神力量支撐著這個身體千瘡百孔的年輕人。之後昂熱沉睡了掙掙一年才再度蘇醒,醫生幾乎以為他不會再醒來了。」
『柒』 雞副傷寒怎麼治
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
『捌』 怎樣防治雞副傷寒
本病是指除了雞白痢和雞傷寒外,由其他沙門氏菌所引起疾病的總稱,以下痢、結膜炎、消瘦為特徵。本病主要侵害雛雞,常出現暴發性流行,造成大批死亡。成年雞多為隱性或慢性感染,但產蛋率、受精率、孵化率明顯降低。
雛雞副傷寒以急性敗血症為主。帶病出殼的雛雞不久即將死亡,無明顯症狀。10日齡以後發病的,表現虛弱,無食慾,離群獨自站立,縮頭閉眼呈睡眠狀,怕冷,偎近熱源或擠堆。這些症狀與白痢很相似,略有不同的是,病雛排水樣稀糞,飲水較多,較少表現呼吸困難。有的發生眼炎,失眠;成年雞有時有輕度腹瀉,消瘦,產蛋減少。病程較長的雞肝、脾、腎淤血腫大,肝臟表面有出血條紋和灰白色壞死點,膽囊擴張,充滿膽汁。常有心包炎,心包液增多呈黃色,小腸 (尤其是十二指腸)有出血性炎症,腸腔中有時有乾酪樣物質堵塞。
根據流行特點、臨床症狀及剖檢病變,可做出初步診斷。但本病無論在雛雞或成年雞,與白痢、傷寒都較難區別,不過這三種病的治療葯物基本相同,只要不與其他雞病混淆,區別不清並不影響治療。
預防本病的重要措施:一是嚴防各種動物進入雞舍,並防止其糞便污染飼料、飲水及養雞環境;二是種蛋及孵化器要認真消毒,夜裡不要讓雛雞在出雛器內停留過久,其他預防措施同雞白痢。
慶大黴素、卡那黴素、喹諾酮類葯物等對本病都有良好的治療作用。通常用於防治雛雞白痢的葯物對本病均有效。育雛時,用葯防治雛雞白痢,也就同時防治了雛雞副傷寒。
『玖』 怎樣防治雞傷寒
本病是來由雞傷寒沙源門氏菌引起的一種敗血性傳染病,多發生於青年雞和成年雞,因蛋殼污染也可以使初生雛感染。發病季節視地區而定,一般多發生於春、夏季節,冬季較少發生。其特徵為傳播快,病雞下痢,肝、脾等實質器官有明顯病變。
病雞所表現的症狀是:精神不振,羽毛松亂,不吃料。較有特徵的症狀是:腹瀉,排淡黃色至綠色稀糞,沾污肛門周圍羽毛,飲水增加。如發生腹膜炎,呈企鵝樣站立。慢性病雞消瘦、貧血、冠及肉髯蒼白。剖檢可見肝、脾腫大2~4倍,肝表面呈黃色或古銅色,肝和心肌上有白色或淡黃色的壞死點。膽囊擴張,充滿綠色油狀膽汁。有的可見心包膜與心臟粘連。根據流行病學、症狀及病變,可做出初步診斷。但本病與雞白痢、副傷寒較難區別,最後確診需進行實驗室檢查。
本病的預防措施與雞白痢相同,用於防治雞白痢的葯物可用於雞傷寒,其用葯方法基本相同。
『拾』 如何治療雞傷寒
雞傷寒是由雞傷寒沙門氏菌引起禽的敗血性傳染病,呈急性或慢性經過,其他家禽如鴨、鵝、鵪鶉與鴿等也能夠感染。以青年雞和成年雞發病最多。主要經消化道感染,也可通過感染卵垂直傳播,該病多發於冬、春兩季。
(1)流行特點
病原體為禽傷寒沙門氏菌。它的形態、培養特性、抵抗力和抗原結構與雞白痢沙門氏菌極其相似,兩者之間具有交叉凝集作用。主要通過生化特性鑒別。一般消毒葯和直射日光都能很快將其殺死。
雞傷寒的傳染源主要是帶菌雞,病菌不斷從糞便排出,污染土壤、飲水和用具,造成傳染。雛雞感染主要是種蛋帶菌,在孵化器和育雛器內相互傳染;此外,野禽、動物或蒼蠅等及飼料人員都是傳播雞傷寒的重要媒介。
(2)症狀及病變
雞群中先出現少數死雞,隨後發現病雞,病雞顯現精神萎靡,食慾廢絕,不愛活動,羽毛松亂,離群獨處,眼半閉,個別雞把頭藏在翅膀下,體溫升高至43~44℃。病初排黃綠色稀糞,急性病程2~10天。慢性型的病雞,能拖延數周之久,死亡率較低,康復後成為帶菌雞。
最急性病例,很少見到眼觀病變,急性雞傷寒特徵性的病理變化是肝和脾發生明顯腫大、充血、變紅。在疾病的亞急性和慢性階段,肝脾極度種大,呈現綠棕色,或青銅色,肝和心肌散布著灰白色的小壞死點。膽囊擴張,充滿濃厚的膽汁。病雞發生心包炎,母雞的卵泡發生出血、變形和變色,常由於卵殼破裂而引起腹膜炎。小腸有輕重不等的卡他性腸炎,內容物黏稠,含有多量膽汁。當肺部受到侵害時,即顯現呼吸困難症狀,死亡率在10%~50%或更高。
(3)診斷
根據病雞的發病年齡(一般在1個月以上)、病狀及病理剖檢變化,可做出初步診斷。剖檢可見肝和脾臟極度腫大,呈青銅色。
(4)防治措施
①做好日常管理工作。重視環境消毒,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定期進行抗體水平檢測,做好沙門氏菌的凈化工作。
②重病雞及時淘汰處理,輕病雞隔離治療,雞舍及場地要徹底消毒。雞糞要堆積發酵。
③預防葯物用痢特靈,按0.02%~0.04%比例混合飼料。雛雞每天每隻在飲水中飲服鏈黴素0.01克,也有較好的效果。
④治療雞傷寒可選用磺胺類、呋喃類及抗生素類葯物。如磺嘧啶或磺胺二甲基嘧啶,按0.5%的濃度拌料,連喂5~10天。還可用土黴素拌料。病情嚴重用環丙沙星飲服2天,以加強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