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偏方可以治百病嗎
偏方是指在實踐當中中醫師開出的對某一病徵有較好療效的葯方,因為中醫開方隨症,所以偏方一般只能治一種病中的一類……不可能有治百病的方子,現實中也不是每一種病都能治好
㈡ 治療痹症有哪些好的方法
除了針來灸,還可以結合推拿、刮源痧、拔罐、熏蒸等中醫的物理療法。不論何種痹證,除針對病因施治外,均應輔以通經活絡法。臨床表現以肢體關節、肌肉筋骨疼痛、麻木為特點。常用中葯:風濕熱痹用秦艽、稀簽草、絡石藤、金銀藤;風寒濕痹用松節。另外,根據疼痛、麻木部位可選用適宜引經葯。上肢用羌活、川芎、姜黃、桂枝、桑枝、下肢用牛膝、木瓜、防已、木通;頸項用葛根;腰脊用寄生、狗脊、杜仲;全身用雞血藤、金銀藤。
㈢ 在華佗論家傳葯方中是如何配製治腳氣痹攣秘方的
腳氣病有挾風毒者,則風毒搏於筋,筋為之攣,風濕乘於血,則痹,專故令痹攣也。下方專治屬風虛氣滿,腳疼冷痹攣弱,不能行。
石斛丹參各五兩側子秦艽杜仲山茱萸牛膝各四兩桂心乾薑羌活芎A橘皮椒黃芪白前茵芋當歸各三兩防風二兩薏苡仁一升五加皮根五兩鍾乳八兩上二十一味,以絹袋盛之,浸清酒四斗內三日,初服三合,日再,稍稍加之,以知為度。忌豬肉、冷水、生蔥。
㈣ 有誰知道蜜蜂麻痹病治療高招
蜜蜂麻痹病有急性和慢性兩種,慢性麻痹病比較常見,是由病毒引起的,輕微的話版可以用一些抗病毒的中葯就權可以抑制病情,很嚴重的話,可採取以下措施:
1、必須清理掉病蜂,換掉巢脾;
2、可以用升華硫撒在蜂箱底上,可以控制病情的發展;
3、先喂抗病毒的葯物;
4、然後用牛奶加白糖水(1:2)喂養,提高蜂群抗病力。
㈤ 治療風濕有什麼好的偏方
針灸,
中葯;枸杞子,何首烏,雪蓮,用酒50度泡每天少服
,蜈蚣放入酒精75
度
外擦
㈥ 治療面癱偏方
治療面癱的偏方聽說過很多,像鱔魚血、自製中葯貼在臉上,還有埋線,這些都沒有科學依據,迷信偏方只會給患者帶來不必要的痛苦,還可能會耽誤病情,還是建議得了面癱到正規的醫院進行治療。
㈦ 面神經麻痹的治療偏方
這屬於疑難雜症了,是可以用面癱一聞靈來進行治療的。
㈧ 頸椎病最簡單有效的治療方法偏方驗方什麼的
教你幾種枕頭治療頸椎病的方法:葯枕即是指枕頭的內芯充填物為中草葯。除了普通枕芯充填物所具有的質地柔軟、透氣性好、有一定的可塑性外,葯枕尚可利用枕芯內所裝的中草葯、以達到預防及治療頸椎病的目的。葯枕由於是在睡眠時較長時間發揮葯物作用,無損傷,不痛苦,不花費時間,因而很受人們歡迎。 葯枕枕芯的充填物一般為芳香開竅、理氣活血的中草葯,以起到芳香開竅、清頭疏風、活血理氣通痹的治療作用。一般可添加中葯:通草300克,白芷100克,紅花100克,菊花200克,佩蘭100克,川芎100克,桂枝60克,厚朴100克,石菖蒲80克。將以上中草葯混合並加工、使其軟硬適度,並製成中間低、兩邊高的元寶形枕頭。 此外,對頸椎病患者,可根據不同的症狀、相應加減葯物,如頸部酸困不適可加薟草100克、蒼術60克;頭暈、鼻塞者可加葛根60克、辛夷花60克;肢體麻木者可加麻黃50克,桑枝100克,防風100克,羌活100克。 對於頸椎生理曲線序列不齊、變直或反張的頸椎病患者,或有輕度骨質增生,或由於局部軟組織緊張而引起臨床症狀時,可將葯枕製成長40cm寬18cm高8~10cm的元寶形狀,墊於頸部、仰卧,保持頭頸部輕度仰卧位,以加強葯枕療效。 如果以上方法嫌麻煩建議使用中醫外用葯水進行外塗滲透治療!
㈨ 中醫如何去痹症
養清補益湯
第一步,健運脾胃,人體的氣血是由脾胃將食物轉化而來,故脾胃乃後天之本。脾胃五行屬土,屬於中焦,共同承擔著化生氣血的重任,所以說脾胃同為「氣血生化之源」,認為人體的氣血(相當於我們所說的能量)是由脾胃將食物轉化而來的。又說脾胃是「後天之本」就是人生存的根本。脾主運化,是指脾具有把水谷(飲食物)化為精微,並將精微物質轉輸至全身的生理功能。使得人體具有一個良好的吸收能力,能夠完成飲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其精微的輸布,血行暢通,關節疏利,筋骨強健,肌肉發達,肢體活動有力。
第二步,補益肝腎「肝腎同源」,肝與腎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肝藏血,腎藏精,精血相互滋生。在正常生理狀態下,肝血依賴腎精的滋養。腎精又依賴肝血的不斷補充,肝血與腎精相互資生相互轉化。精與血都化源於脾胃消化吸收的水谷精微,故稱「精血同源」。在脾胃功能虛損較輕或是運化能力尚可,可以兼顧肝腎不足的問題,根據患者個人病情體質情況也可一二步同時進行。
第三步,修復正氣,固本培元,增強機體免疫力。中醫的理論中有這么兩句話「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正氣」即人體的抵抗力。祖國醫學很重視人體的「正氣」,認為在一般情況下,只要人體的正氣旺盛,如功能正常,氣血充沛,衛氣固密,使得外邪的侵襲得到防禦,不易發病。
㈩ 震顫麻痹偏方能不能治療
震顫麻痹又名帕金森病,是一種較常見的椎體外系疾病。以運動減少、肌強直、震顫和體位不穩為主要症狀。本證屬中醫學之「顫證」范疇,亦稱「顫振」、「振掉內風」、「痙病」。
【診斷要點】1.多於40歲以後緩慢起病,逐漸加重。
2.以雙側肢體、顏面及咽喉部肌肉的運動減少,始動困難和肌肉強直為主證,並伴有肢體靜止性震顫。
3.腦脊液中多巴羥胺的代謝產物高香草酸含量與5-羥色胺的代謝產物5-羥吲哚酸含量降低,尿中高香草酸含量亦降低,頭顱CT多正常,有智能障礙者可有不同程度的萎縮,40%的人可有異常腦電圖。
【方一】白芍阿膠湯【來源】民間【組成】白芍15克,首烏15克,阿膠12克,桑寄生30克,龜板30克,生龍牡30克,紫丹參15克,明天麻10克,鉤藤15克,黃芪20克,雲苓15克,砂仁5克,甘草6克【功用】養血補腎。
【主治】主治震顫麻痹。
【方解】方中白芍、首烏、阿膠、桑寄生等補精血、養肝腎而治其本,龜板、龍牡育陰而重鎮潛降,制陽亢而熄內風;配天麻、鉤藤鎮肝潛陽,助其熄風之力;黃芪、雲苓、甘草扶脾氣、益化源,以養筋脈;佐陳皮、砂仁行氣開胃;丹參活血祛瘀通絡,使其補而不滯。諸葯合用,標本兼顧,治療震顫麻痹綜合征有較好效果。
【用法】上葯水煎,阿膠烊化,每日1劑,分2次服,15天為1療程。
【方二】地黃芍葯木瓜散【來源】史蔭綿等.上海中醫葯雜志,1979,(1):2.【組成】熟地20克,懷牛膝、當歸、枸杞子、首烏、白芍、丹參各10克,雞血藤、木瓜各15克【功用】補肝腎,活血通絡。
【主治】震顫麻痹。
【用法】水煎服,日1劑,早晚分服。
【按】方中熟地、懷牛膝、枸杞子、首烏、白芍滋補肝腎;雞血藤、木瓜疏肝和筋;當歸、丹參活血通絡。
【方三】白芍鉤藤湯【來源】徐尚華等.浙江中醫雜志,1994,(12):58.【組成】白芍、鉤藤各16克,山萸肉10克,全蠍、鹿角膠(烊化)8克,枸杞子、生地、白附子、當歸各12克,蜈蚣(焙乾研末沖服)1條,甘草6克【功用】通絡活血,溫補腎陽。
【主治】主治震顫麻痹。
【用法】隔日1劑,水煎服。
【方四】芪芎當歸湯【來源】熊成熙.湖北中醫雜志,1982,(6):18.【組成】黃芪30克,川芎、全蠍、當歸、地龍各10克,巴戟、天麻、赤芍各12克,紅花6克,蜈蚣6條,丹參21克,木瓜15克【功用】息風止痙,活血通脈。
【主治】主治震顫麻痹。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五】白芍牡蠣湯【來源】民間【組成】生牡蠣25克(先煎),炙龜板15克(先煎),炙鱉甲20克(先煎),白芍15克,半夏12克,枳實10克,制南星10克,炙僵蠶10克,制首烏15克,生地15克,麥冬15克,川石斛20克【功用】熄風潛陽,化痰祛瘀,佐以培補肝腎。
【主治】主治震顫麻痹。
【用法】水煎,日服1劑,2月為1療程。
【按】方中牡蠣、龜板、鱉甲、白芍、首烏、生地、麥冬、石斛培補肝腎,熄風潛陽;半夏、枳實、南星、僵蠶化痰祛瘀。
【方六】通竅活血湯【來源】徐乃剛.安徽中醫臨床雜志,1997,(2):81.【組成】赤芍、桃仁各15克,紅花、枳殼、柴胡各10克,老蔥白4段,全蠍6克,蜈蚣5條【加減】煩躁、夜卧不安者加遠志、酸棗仁。
【功用】理氣舒郁,活血化瘀。
【主治】主治震顫麻痹。
【方解】本方標本兼顧,治肝與治脾腎結合;祛風豁痰、潛陽化瘀與填精補髓、養血益陰相結合。
【用法】水煎服,日1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