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面神經麻痹的治療偏方
這屬於疑難雜症了,是可以用面癱一聞靈來進行治療的。
Ⅱ 面神經炎偏方能不能治療
面神經炎是顳骨的面神經管內的面神經炎症引起周圍性面癱,又稱貝爾麻痹,可能為病毒感染,面神經腫脹受壓引起血液循環障礙,軸突髓鞘變性而致麻痹。急性起病,迅速發展成完全性面癱。發病年齡20~50歲,男性較多。本病以口眼歪邪為主要表現。古代醫籍有「口僻」,「吊線風」,「歪嘴風」之稱,近代中醫著作中多將此病列於「中風中經絡症」的范疇。
【診斷要點】1.發病前常有受涼,受潮,吹風史。少數患者發病前幾天可有耳後、耳內疼痛或面部不適等前驅症狀。
2.急性或非急性發病,出現一側(偶為雙側)周圍性面癱:兩頰動作不靈,病側面部表情肌癱瘓,額部皺紋消失,眉低下,眼裂擴大,口角下垂,患者不能皺額、蹙眉、閉目、鼓頰、噘嘴,閉目時麻痹側眼球上轉,由於眼裂不能閉合,露出鞏膜,即貝爾現象。鼓頰吹哨時一側口角漏氣。下眼瞼外翻有淚外溢。進食時,食物滯留在頰齒之間,唾液自口角外流。外耳道或鼓膜出現泡疹時為享特綜合征。可伴舌前2/3味覺障礙。
3.頭顱CT及其他理化檢查已排除其它原因所致之周圍性面癱(如小腦橋腦病變,腦干病變,手術損傷,腮腺病變,格林-巴利綜合征等)。
【方一】鱔魚【來源】民間【組成】黃鱔1條(以粗大者為好)
【功用】祛風濕,通經絡。
【主治】用治面神經麻痹。 【用法】刺破其頭部,讓鮮血流出,滴入碗中30滴,加入麝香0.5克,攪拌均勻。塗抹在患處,每隔15分鍾塗1次。一般在面部神經麻痹初發時,立即塗抹,2小時即可好轉,8小時左右可痊癒。如患病時間較長,需連續用葯幾天。
【方二】附子散【來源】民間【組成】白附子、僵蠶、全蠍各等份【功用】搜風通絡止痙。
【主治】治口眼歪斜。
【用法】共研為細末。每服1.5~3克,開水沖服,避免風寒。
【按】僵蠶所含草酸銨有抗驚厥作用。僵蠶提取液有鎮靜、抗凝血和降血糖作用。
【方三】鯉魚【來源】民間【組成】鯉魚血、白糖各適量【功用】搜風通絡。
【主治】治口眼歪斜。
【用法】鯉魚血與白糖調勻塗患處。即左歪塗右,右歪塗左,效果很好。
【方四】三鮮湯【來源】民間【組成】鮮馬鞭草60克,鮮扶芳藤、鮮仙鶴草各30克【功用】舒筋活絡。
【主治】治口眼歪斜。
【用法】上葯水煎2次,取液合豬嘴巴一付合煮,放少量紅糖,1次服用。
【方五】蓖麻仁膏【來源】民間【組成】蓖麻仁10克,松香30克【功用】祛風通絡。
【主治】治療口眼歪斜。
【用法】上葯分別研成細末,取凈水1000毫升煮沸後放入蓖麻仁末,煮5分鍾後再入後葯末,小火煮3~5分鍾,倒入冷水中,捻收成膏,切成小塊,約3克置備用。治療時先將葯塊用火燙軟,平攤於小圓布上,然後貼於患處的下關穴。左歪貼右,右歪貼左,用膠布固定。7~10天換葯一次,可連續3~4次。
【按】方中蓖麻仁和松香合用共祛外風以通絡。
【方六】黑松葉酒【來源】民間【組成】黑松葉500克,白酒1000克【功用】活血通絡。
【主治】可治療口眼歪斜。
【用法】將黑松葉搗成汁,和白酒1000克浸2天。每服1~2盅,溫服,1日2次,漸增加至30毫升,至頭面出汗為止。
【方七】蟬蛻散【來源】民間【組成】蟬蛻200克【功用】散風止驚定抽。
【主治】治口眼歪斜。
【用法】將上葯壓碎,研為細末,裝瓶備用,每次服7克,日服3次。
【按】蟬蛻含大量甲殼質和蛋白質、氨基酸、有機酸等。有抗驚厥、鎮靜及解熱作用。
【方八】二麻散【來源】方觀傑.浙江中醫雜志,1987,(11):498.【組成】天麻、升麻各15克,當歸28克,北細辛5克【功用】祛風止痙。
【主治】治口眼歪斜。此方治療面神經炎89例,1個療程後均獲痊癒。
【方解】方中天麻、升麻、當歸祛風通絡。
【用法】上葯共研細末,每天服3次,每次3克,分7天服完,為1個療程。
Ⅲ 誰知道治面癱的偏方
面癱是由於外傷、手術、面神經炎、佔位性疾病等導致的單側或雙側面神經麻痹、表情肌癱瘓的一種疾病,多發生於單側。患病2年內沒有完全恢復的稱早期面癱,2年以上的稱晚期面癱。
外科治療主要針對晚期面癱。外科治療可以分為靜態治療和動力性治療。靜態治療主要是將闊筋膜成條狀移植於面部,治療後靜態情況下雙側面部表情對稱,但動態下患側不能隨健側運動。動力性治療一般分為二期,一期是將從患者小腿取下的神經與健側面神經吻合,移植神經末端置於患側,待6個月到1年神經從健側長入患側後,實施二期手術,即移植帶血管神經的肌肉,選擇的肌肉可以為股直肌、股薄肌、背闊肌等,治療3個月到1年後靜態與動態都可達到雙側表情的對稱。
我們提出按骨骼肌肌肉內神經、血管、肌腱分布設計移植肌肉供區的理論,並觀察到股直肌神經、血管解剖恆定,口徑適合面部血管、神經,其肌肉的肌腱有利於維持移植肌瓣的正常肌張力以及面部口角復位固定,而且手術切除肌瓣方便,無血管、神經損傷,無肌肉供區功能障礙。經實施游離股直股動力性治療面癱的患者現已有21位。經施用上述手術方法,全部患者於術後1~3個月左右面部腫脹消退,靜態時雙側口角對稱,其中有兩位患者在術後8個月恢復了口角自主運動,其餘均在術後10~12個月出現了自主的表情運動。
面癱的治療總的說:第一是去除病因。第二是對症治療,改善循環消除面神經水腫。第三是營養神經。對急性期的面神經炎一旦確診,應盡早抗病毒,用激素和對症治療。如果耽誤了最佳治療時機,容易造成面癱後遺症。
過去對面癱、面癱後遺症、面肌痙攣、三叉神經痛的傳統治療,都採用針灸、貼葯、拔罐、割治、火針、電針、理療、鼻塞葯、介入治療、面部注射葯物等及一些民間的土辦法如擦鱔魚血等。這些傳統的辦法,為中華民族的發展、興旺解除疾病,做出了重大的貢獻,是祖國醫葯定庫中的瑰定。
但是,就治療面癱、面癱後遺症、面肌痙攣、三叉神經痛等面部肌肉的疾病上卻有著它嚴重的,甚至不可克服的後遺症,是造成大量病人一生極大痛苦的根源。
面部肌肉都呈扁平、扁薄的皮肌和條狀的扁平肌,這些肌肉起自於顱骨的不同部位,分布在眼裂、口裂、鼻孔的周圍,呈扁平環形肌和扁平輻射形肌肉與周圍的肌肉組織聯結在一起。在這些肌肉收縮和舒張時,有開大和縮小眼、口、鼻孔的作用。同時牽動著面部皮膚活動,表現出喜、怒、哀、樂等各種表情,面部的肌肉大約有26塊之多。它們互相重疊在一起各有各的功能,如果在面部上針灸、拔罐、貼葯、電針、火針、面部注射營養神經的葯物,介入治療。這些治療方法,一定會造成這些肌肉的損傷、出血、纖維化及炎性反應
========================
偏方治面癱
取活鱔魚宰殺後取血塗抹癱麵皮膚,24小時後,或至少12小時後洗掉,一周左右可見效。
巴豆酒
[葯物組成] 巴豆3—5粒
[功能主治] 溫經、祛痰、通絡。主治面神經麻痹。
[用法用量] 外熏面癱之手掌心勞宮穴,每次1-2小時,重者可治療4小時,每日一次,五次為一療程。
[制備方法] 巴豆研細,放鋁壺或玻璃瓶中,加入75%乙醇(酒精)或好燒酒500ml,燉熱外用。
============================
面癱的護理方法
1、 心理護理:患者多為突然起病,難免會產生緊張、焦慮、恐懼的情緒,有的擔心面容改變而羞於見人及治療效果不好而留下後遺症,這時要根據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徵,耐心做好解釋和安慰疏導工作,緩解其緊張情緒,使病人情緒穩定,身心處於最佳狀態接受治療及護理,以提高治療效果。
2、 護眼:由於眼瞼閉合不全或不能閉合,瞬目動作及角膜反射消失,角膜長期外露,易導致眼內感染,損害角膜,因此眼睛的保護的非常重要的,減少用眼,外出時戴墨鏡保護,同時滴一些有潤滑、消炎、營養作用的眼葯水,睡覺時可戴眼罩或蓋紗塊保護。
3、 局部護理:熱敷祛風:以生薑末局部敷於面癱側,每日1/2小時;溫濕毛巾熱敷面部,每日2—3次,並於早晚自行按摩患側,按摩時力度要適宜、部位準確;只要患側面肌能運動就可自行對鏡子做皺額、閉眼、吹口哨、示齒等動作,每個動作做2個八拍或4個八拍,每天2—3次,對於防止麻痹肌肉的萎縮及促進康復是非常重要的。此外,面癱患者應注意不能用冷水洗臉,避免直接吹風,注意天氣變化,及時添加衣物,防止感冒。
=================================
自我按摩治面癱
本病治療除根治原發病外,主要療法為針灸、理療、按摩、葯物等。自我按摩可提高療效,縮短病程。現將具體操作方法介紹如下:
1.准備。取卧床位者枕好;若坐位者頭靠牆壁。患者思想集中排除雜念。按摩前先做熱敷或中葯煎湯(桂枝9克,防風9克,蘇葉9克)浸濕毛巾熱敷。謹防葯液誤入眼內。
2.輪刮眼瞼。以兩手食指及中指的羅紋面為術端,分別從眼內眥向外均衡刮上下眼瞼各50次,然後輕揉眼皮20-30轉。
3.指擦鼻翼。以兩手食指羅紋面為術端,分別從鼻根兩側向下擦至鼻翼兩旁迎相穴50次,在該穴處輕按揉1-2分鍾(迎香穴在鼻翼旁開0.5公分)。指端按壓由輕漸重,可治口角歪斜、鼻塞之症。
4. 點捻四白穴。該穴在眶下孔凹陷處,瞳孔直下。以食指為術端捻四白穴,邊捻邊漸施壓力。持續1-2分鍾。
5.掌揉頰車、地倉穴。以同側手之大魚肌緊貼病側頰車穴(咀嚼肌),邊揉邊移至地倉穴(口角旁開0. 5公分),往返50次。
治療時注意麵部保暖,莫受冷風吹,忌冷水洗臉,不食刺激性食物。每天按摩1-2次,對治癒面癱大有裨益。
====================================
面癱及面部神經疾病--綠色食療
補充鈣及維生素B族元素,對面神經疾病都有幫助。
鈣不僅能對骨骼和智力有益,還能促進肌肉及神經功能正常,由於面神經疾病患者主要是面神經傳導障礙而導致肌肉萎縮,所以補鈣很重要,排骨、深綠色蔬菜、蛋黃、海帶、芝麻、水果、胡蘿卜、西瓜、奶製品等都富含鈣質,。
維生素B族元素對面神經疾病也有幫助,如B1、B2、B12等。維生素B族富含於下列食品中:香菜、番茄、冬瓜、黃瓜、木瓜、蘋果、菠蘿、梨、桃、西瓜、杏、柿子、葡萄。維生素B,能夠幫助神經傳導物質的合成,所以應該適當進補。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款:菠蘿、奶汁燉排骨,做法是這樣的:先把排骨用鮮奶泡上一小時,然後爆鍋,把排骨稍煎一下,注意不要煎老了,然後加好調料和上湯用中火燉上三十分鍾。用排骨、牛奶是因為他們含有豐富的鈣,菠蘿含有大量的維生素B,此外,排骨中還含有鎂,鎂可以在鈣和鉀的新陳代謝中,對神經系統的正常運作起重要作用。綠葉蔬菜、麥芽、紅糖、干棗、谷類、排骨等食品中富含鎂。在起鍋前5分鍾要把菠蘿放進去。這就是今天為您帶來的菠蘿奶汁燉排骨。
Ⅳ 治療面癱常用的中葯偏方有哪些
最好還是去正規醫院治療哦,我一個親戚是在北京紅十字會面癱醫院採用面神經激活療法治療的,好像還有儀器治療,現在已經好了。
Ⅳ 治療面癱的偏方
我的偏方是在河北找的,用了12天了,現在還在用,有效果~
Ⅵ 中樞性面神經麻痹可以採用偏方治療嗎
偏方對治療中樞性
面神經
麻痹會有一些效果,但必須要在醫生的叮囑下治療,目前,【面神經激活療法】治療
面神經麻痹
效果顯著,可以更好的治癒面癱。
Ⅶ 治療面部神經炎的偏方
唐氏面癱祖傳秘方專科:http://www.tangchungui.com/
主治由中風等各種原因引起的面部肌肉癱瘓、面神經麻痹、歪嘴、面肌痙攣「口眼歪斜」、面神經炎等。
面癱病變時對側表情肌癱瘓,口角下垂且向健側偏斜,流淚或流涎,鼻唇溝變淺,或眼裂增大,額紋消失,或不能皺眉、閉目、露齒、鼓腮、吹口哨等。若久治不愈,新血不生,血虛不能濡養筋脈肌肉,而成抽搐、攣縮的內風之象。本病常因受涼、過勞、精神緊張、心情抑鬱而誘發。治療不當或延誤,可後遺麻痹、同側面肌痙攣或鱷淚症(咀嚼食物時病側淌淚)等。
面癱為什麼會出現各種各樣的表現?這是因為:在人的面部,如眼、口、鼻周圍分布著許多塊大大小小的肌肉,這些肌肉有環形的、有條塊形的,在面部「橫七豎八」地排列著,也正是這些肌塊彼此間協調地收縮與舒張,才使人能夠自由地閉眼、睜眼、張口、閉口,並且,會牽動面部的皮膚運動,顯示出喜怒哀樂等各種豐富的表情。面癱面肌痙攣主要表現為口眼歪斜、面肌麻木抽搐、口角流涎、眉不能抬、吃飯存食、面部無表情等。
然而,面部肌肉的協調運動是受面神經所支配的,一但面神經受到損傷,如受感染、腫瘤壓迫、外傷等,則使面肌失去指揮而處於癱瘓狀態,導致出現不能閉眼、閉口不嚴,由於患側肌肉不能收縮,所以在笑時嘴會被拉向健側,故而嘴歪向的一邊是好的,並沒有癱瘓。
如果損傷了面神經中的感覺神經纖維,還會出現面部感覺異常,麻木不適,以及舌前2/3的味覺遲鈍。
參考資料:http://www.tangchungui.com/
Ⅷ 在華佗臨床各症驗方中關於面神經炎的有哪些
玉屏風牽正散【原料】黃芪180g,白術60g,防風60g,制白附子30g,僵蠶30g,全蠍30g。
【製法】上葯共為細末拌勻,過120目篩,常規滅菌,裝瓶備用(或裝膠囊),每服10g,每日早晚溫水送服。1個月為1療程,2個療程後統計結果。
【主治】益氣化痰,祛風通絡。治療面神經炎(周圍性面神經麻痹,面癱)。
【驗效】治療40例,結果:臨床治癒25例,顯效8例,好轉6例,無效1例,有效率為97.54%,療效優於對照組(口服潑尼松、維生素B,,肌注維生素B。差異有顯著性。
【注意】配合莖乳突孔附近部熱敷,或給予紅外線照射。同時注意避風,角膜暴露者給予保護。
復方牽正散【原料】白附子(制)10g,僵蠶10g,蜈蚣3條,夏枯草30g,川芎10g,葛根15g,羌活10g,赤芍15g,白芷6g,地龍15g。
【製法】每日1劑,水煎,分3次飯後半小時溫服。連服20天,配合針刺治療。
【主治】化痰止痙,活血通經。治療面神經炎。
【驗效】耳後乳突部壓痛症狀消失後去夏枯草加黃芪;體虛型,表現為四肢不溫、面部無汗,加桂枝,耳後疼痛及頭痛顯著者加全蠍。治療58例,結果,痊癒47例,顯效7例,好轉2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0.55%,療效優於單純針灸治療組,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
補陽還五湯【原料】黃芪30g,當歸、赤芍、川芎、桃仁、紅花、地龍各10g。
【製法】每日1劑,水煎服,10天為1療程。
【主治】補氣養血,化瘀通絡。治療面神經炎。
【驗效】急性期加澤蘭、益母草;兼見風寒者去地龍,加秦艽、羌活、自芥子;兼見風熱者加薄荷、金銀花、連翹;咽喉紅腫加玄參、板藍根;恢復期重用黃芪,加黨參、白術,挾痰濕者加二陳湯;挾痰熱者加枳實、竹茹、黃芩;病久不愈者加全蠍、蜈蚣。治療62例,結果:治癒32例,好轉27例,無效3例。
牽正膏【原料】馬錢子60g,白附子、豬牙皂各80g,樟腦15g。
【製法】上葯粉碎成極細末,過100目篩,用蓖麻子油調製成稠膏狀,置油膏缸中備用。先將透氣醫用膠帶或醫用膠布剪成圓形,直徑約2cm。取上葯約綠豆大小,置於膠布中央,葯堆取成圓形,敷貼腧穴。取穴:陽白、攢竹、太陽、四白、顴謬,迎香、地倉、頰車、大迎、牽正、完骨等穴。一般選八個腧穴敷貼。每天上午敷貼1次,次日上午更換。10天為1療程,一般使用1~2療程獲效。
【主治】疏風除濕,溫經散寒,通絡止痛。主治面神經炎。
【驗效】治療94例,結果:痊癒77例,顯效9例,有效7例,無效1例。
【注意】敷貼過程中出現微癢、微痛感為「得氣」現象,無須揭去葯膏或中斷治療。貼葯後腧穴處微紅者亦不需處理,下一次治療時適當偏離微紅部位貼葯即可。
葛根湯【原料】葛根30g,麻黃、甘草各10g,桂枝20g,生薑5g,芍葯20g,大棗5枚。
【製法】每日早晚煎服各1次,6日為1療程。
【主治】解表和營,主治面神經炎。
【驗效】治療143例,結果:痊癒84例,顯效21例,有效22例,無效16例。總有效率為88.8%,顯效率為73.42%。與對照組(潑尼松、阿司匹林、甲基硫酸新斯的明、維生素B12等治療)相比無差異。
清面飲【原料】銀花、連翹各12g,丹皮10g,玄參15g,板藍根30g,山豆根6g,生地12g,黃芩6g,生石膏20g,梔子12g,蒲公英15g,天花粉10g,赤芍10g,生甘草6g。
【製法】水煎,分2次服。
【主治】疏風清熱,解毒活血。主治面神經炎,外感風熱。症見咽部紅腫疼痛,乳突部壓痛,舌邊尖紅,舌苔黃,脈弦數或滑數。
【驗效】小便黃、大便干加竹葉、牛蒡子、大黃;病程超過2周或年齡超過55歲,加黃芪、蟬衣、當歸;舌質暗,舌下脈絡瘀滯,加水蛭、紅花;舌苔膩加杏仁、草蔻仁、生苡仁。治療67例,結果:痊癒29例,顯效24例,好轉10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94.03%。療程最短6天,最長28天,平均17天。
Ⅸ 哪位朋友有治療面部神經麻痹的偏方,敬請盡快答復我,非常感謝!
本病又稱「面神經炎」或「貝爾麻痹」:中醫稱「口眼歪斜症」。是一種急性非化膿性的莖乳突孔內的面神經炎。病因不明,特徵為一側面表情肌發生急性麻痹.
1 . 簇蓼鱔血治面神經麻痹
[方 劑] 蔟蓼草(又名叢枝蓼、火紅辣蓼、辣蓼)、鱔魚血各適童。
[制用法] 將蔟蓼草搗爛,取一半炒熱備用。然後將鱔魚血塗布於患側面部(如左側口眼歪斜塗右側面部,右側塗左側),待鱔魚血干後,即將炒過與未炒過的蔟蓼草混合拌勻敷在塗有鱔魚血的部位,每天換l次,直到痊癒:一般在敷葯10--20 分鍾後,患側面部即有牽拉感,用葯一天症狀即有所減輕。治療短的3天,長的7--8天,一般為5天。
[療 效]治療25例,除1例因用葯第2天自動放棄治療外,其餘24例全部治癒。
[驗 證] 林、,女,56歲。口眼歪斜已7天,經中葯大秦艽湯、牽正散及西葯治療無效。診見:口眼右斜,左眼不能閉合,眼淚外溢,口涎淋漓不斷,語言失利,前額皺紋消失。用上方治療,首次敷葯20分鍾,患側面部即出現強烈牽拉感,連用5天,病癒。隨訪6年,無復發。
2 .小續命湯加味和外敷巴豆治面神經麻痹
[方 劑] 肉桂末2--6 克(沖服),附子、麻黃各4克,川芎6克,黨參、白芍、杏仁、防風、黃芩、防己、白附子各10克,甘草5克,細辛3克,蜈蚣3條,地龍15克,陳巴豆(1--2 年內葯效最好)10--13克。
[制用法] 內服葯水煎服。葯渣趁熱用兩層紗布包敷熨患處,涼後加熱再熨,反復多次。用葯後最好睡覺,以利發揮葯效。外敷葯巴豆去殼搗爛如泥狀(勿放水、油等物),按患者手心大小捏成餅狀,置於患側手心外,外蓋敷料後綳帶固定。24小時後將巴豆餅翻轉再敷24 小時,48 小時後將巴豆餅取下搗爛,再做成餅狀,再敷24小時,共3晝夜。敷葯處一般有發癢、發熱、起.泡,甚至沿手臂到頸項、面部脹痛,眼瞼浮腫等反應,均屬正『常,無須處理。反應太大可將敷葯取下,反應很快減輕消失。若過後病未好轉,可按原法再敷1次,治療期適當休息。
[療 效] 治療500例,痊癒443例,顯效34例,好轉8例,無效15例。
[驗 證] 李xx ,男,58歲,1983年4月27日診。4天前發現口眼歪斜,服中葯3 劑未效。檢查:口眼鼻嘴唇等明顯左側歪斜,右眼瞼裂變大,右口角下垂。診為周圍性右側而神經麻痹。照以上方法,服葯5劑後痊癒。
Ⅹ 治療面癱偏方
治療面癱的偏方聽說過很多,像鱔魚血、自製中葯貼在臉上,還有埋線,這些都沒有科學依據,迷信偏方只會給患者帶來不必要的痛苦,還可能會耽誤病情,還是建議得了面癱到正規的醫院進行治療。